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疯狂专练18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20届二轮:模块3 专题15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卷)
2020届二轮:模块3 专题15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卷)(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对苏联的基本态度如下表所示A.积极推动美苏冷战格局的扩展B.准备对苏实施强硬的遏制政策C.试图借助于战争手段遏制苏联D.对苏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转折解析杜鲁门和凯南的态度说明当时美国准备对苏实施强硬的遏制政策,B 项正确;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在1955年,1946年不可能积极推动美苏冷战格局的扩展,排除A项;材料中看不出借助战争手段,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供1946年以前的外交政策,所以看不出发生了重大转折,排除D项。
答案 B2.(2019·江西上饶一模)下图是漫画《拒绝马歇尔计划的苏联,只能发挥制度优势来对抗》。
对该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再现了当时苏联的农业实际状况B.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斗争下的产物C.推动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快速复苏D.揭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解析由马歇尔计划可知,美苏处于冷战时期,而漫画通过对美国和苏联的生产力水平的夸张对比来展示两国的差距,而且对苏联此时农业生产的反映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说明该漫画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B项正确;1937年苏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农业在推行机械化耕作,漫画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排除A 项;推动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只反映了漫画的部分信息,不完整,排除C项;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是控制西欧各国,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项。
答案 B3.(2019·山东德州一模)1969年,联邦德国提出“新东方政策”,表示愿同苏联“互相谅解和信任”,“发展经济和文化联系”,并声称要同东欧对话。
同时,又强调该政策不会削弱联邦德国对北约承担的义务。
该政策() A.推动了欧洲局势的缓和B.表明了苏联逐步加强对欧洲的控制C.反映出两极格局开始解体D.意味着德国外交摆脱了美国影响解析根据材料“表示愿同苏联‘互相谅解和信任’,‘发展经济和文化联系’,并声称要同东欧对话”可知,联邦德国主动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搞好关系,有利于推动欧洲局势的缓和,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联邦德国的措施,而不是苏联的措施,排除B项;两极格局解体在90年代,排除C项;1969年冷战尚未结束,德国外交未摆脱美国影响,排除D项。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史检测专题6《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一、选择题
专题 6《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47 年,苏联领导人指出,“应当同意这个建议(指马歇尔计划),可以去试一试”,并 强调“苏联代表团都应当反对那些可能损害欧洲国家主权和破坏它们经济独立的援助条件”。这 反映出苏联( )
A.希望与美国共同主导马歇尔计划 B.对马歇尔计划持怀疑态度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关贸总协定的确立 D.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 2015 年,美国 GDP 占世界比重由 2000 年的 20.6%下降至 15.7%。进入 21 世纪, 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还策动了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一系列动乱和冲突, 陷入战争泥潭不能自拔。美国国防支出过度扩张,2000~2010 年,美国军费开支占世界总量比 重都在 40%以上。2008 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自身陷入持续 低速增长期。2008~2015 年期间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 1.4%,远远低于 1990~2000 年的 3.4%。美国联邦政府深陷债务危机中,一般性政府债务相对 GDP 的比重,由 2001 年的 54.7%升 至 2008 年的 76.1%,到 2012 年已达到 103%。
所拟论题,逻辑清晰。)
解析 2020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卷世界史
5
一、选择题
专题 6《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47 年,苏联领导人指出,“应当同意这个建议(指马歇尔计划),可以去试一试”,并 强调“苏联代表团都应当反对那些可能损害欧洲国家主权和破坏它们经济独立的援助条件”。这 反映出苏联( )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整合练习:专题18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含答案
专题十八整合训练1、材料据《吴问》记载,晋国赵简子将周制的“步百为亩”变为“二百四十步”为亩,从而提高了属民的生产积极性;赵氏实行国税与户税制度,往昔籍而不税的籍田制显然已被废除;战时作为应急措施出台的各级军功赏,扩大了军功奖赏的范围,有利于调动全军上下的战斗积极性。
赵裹子辅政时期,晋国新型的君臣关系逐渐确立,君主的绝对权威得到强化,文武分职的官僚体制也在初创之中。
赵氏主观上为实现自身权力所做出的各项变革,客观上促进了晋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摘编自白国红《世族的崛起与春秋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以晋国赵氏为个案》1.根据材料,概括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变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晋国赵氏变革的意义。
2、对于秦国的强国之道,古今论者见仁见智。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
皆曰“不得(敌首),无返!”——《史记·商君书》材料二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立,政治行政中心所体现出来的秩序和强权。
一个巨大官僚机器的高度精密可靠的运转,本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
在这种秩序崇拜的权力哲学之中,吏员不过是官僚机器的齿轮与螺钉,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
他们仅仅在数量和功能上具有意义。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材料三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
世之有民也,固先于国,且建国以为人乎?——章太炎《国故论衡·原道下》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了哪些弱民强国的措施,并指出其目的。
2.材料二认为秦的强国之道是什么?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对秦强国措施弊端的共同认识。
3.概括三则材料作者对强国之道各自认识的立足点。
3、材料三国以降,州一郡一县三级政区成为正式制度。
南北朝时期,州郡增置日多,全国一度出现275州统领663郡、1500县的局面。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强化练习题: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1.“帝国主义”可泛指一定国家、民族对外扩张,并对别的国家、民族建立政治、经济、文化控制的政策、主张或活动。
但“帝国主义”一词是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才确立其经典含义的。
以下符合“帝国主义”经典含义的是( )A.鸦片战争B.英法的殖民战争C.杜鲁门主义D.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2.1947年6月,美国颁布了新的《劳资关系法》,限制工人参加工会,禁止全国性同业工人集体谈判和共产党员担任工会领导职务;规定工会罢工前须先发通知并静候政府调查。
罗斯福新政以来工人的权利被剥夺殆尽。
这一法案( )A.表明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B.意在消除罗斯福新政的影响C.导致美国工人运动持续低迷D.受到了美国国际战略的影响3.(2019江苏苏州期末)20世纪50年代,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一系列黑人民权诉讼案中,否定了种族隔离制度,并强调“若美国决心充当世界领袖,必须解决好国内的种族问题”。
美国此举意在( )A.巩固殖民统治B.缓解两大阵营间的矛盾C.提升国际形象D.遏制民族独立解放运动4.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发展了万隆精神,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1974年,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出席了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
上述现象( )A.说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C.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D.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5.(2019江苏南通二模)不结盟运动自成立以来以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为任务;进入21世纪,则着重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并为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成员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权益。
这一变化表明当今世界( )A.霸权主义威胁已解除B.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C.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D.经济全球化是发展趋势6.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由前期积极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方针,转变到后来的包庇、扶植。
2020版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交相辉映的多极化与全球化——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交相辉映的多极化与全球化——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娄底市高三模拟]1948年4月至1952年2月,美国向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提供了129.9亿美元援助,同时约定:这些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且受援国要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制和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做出让步。
由此推知,美国此举()A.遏制了苏联势力的扩张B.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C.推动了欧美之间的合作D.有利于扩大美国的出口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欧洲在接受美国经济援助的同时,需要购买美国物资并对美国敞开市场,有利于美国对欧洲的商品出口,故D项正确。
A项,题干未体现对苏联的遏制,排除。
B项,题干体现了美国相对其他国家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不利于其他国家对欧洲商品的出口,不符合经济全球化趋势,排除。
C项,题干反映的是战后美国对欧洲的援助并实行附加条件,反映了美国借机对欧洲的经济入侵,并非欧美合作,排除。
答案:D2.[2019·惠州市高三模拟]1961年美国《对外援助法》出台后,肯尼迪政府通过出售、借贷和赠送等方式,向缺乏粮食的国家出售农产品。
苏联也每年平均向这些国家提供6.83亿美元经济援助,3.3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这反映了()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多极政治格局已经形成C.美苏冷战局面的结束D.美苏争夺中间地带国家解析:材料反映了美苏两国都积极援助缺乏粮食的国家,这说明美苏通过各种形式争夺中间地带国家,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美苏两国都积极援助缺乏粮食的国家,没有体现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排除A项;多极政治格局已经形成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美苏冷战局面结束于1991年,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C项。
答案:D3.[2019·菏泽市高三模拟]1969年2月,戴高乐接见英国新任驻法大使索姆斯,表示希望看到英国和西欧其他国家发展经济合作关系,在政治上和防务上加强合作,认为西欧应该有自己的独立于北大西洋公约的防务。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模块3 专题13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网络构建][整体感知]一个主题: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全球化交相辉映。
二大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三个阶段: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20世纪7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当今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
四个重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世界多极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主题一大国间的博弈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对应学生用书第95页)■主题考向探究····························································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联合国的变化1.(2018·全国卷Ⅰ)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A[材料中变化最大的是联合国中的非洲国家数量增加,这说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平台,体现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
] 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战后国际格局的特点及影响2.(2019·全国卷Ⅲ)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十五)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限时训练(十五)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学者提出:从东西方关系的角度来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
该论断的依据是()A.使欧洲在美国协助之下恢复发展以抗衡苏联B.该计划将东欧国家排除在外C.标志着美国与欧洲结成了军事同盟D.欧洲的政治局势从此得到稳定2.史学家甲:“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
”史学家乙:“‘冷战’应归咎于美苏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
”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A.史学家甲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历史B.史学家乙从整体史观诠释历史C.两位史学家分别代表不同国家的利益D.两位史学家分析视角有较大不同3.(2014·潍坊模拟)“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
”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B.战时同盟解体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D.国家实力变化4.20世纪7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阐述他的新东方政策时说道:“……德国政府的政策是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
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
”材料表明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政治目的是()A.摆脱北约对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控制B.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欧洲政治一体C.消除民族隔阂,谋求德国统一D.谋求联邦德国在欧共体的主导地位5.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保护下,对外推行所谓的“经济外交”,使日本成为经济强国。
日本学者福武直说:“日本越是在这条道路上迅跑,就越会被世人看做是‘经济动物’而唾弃。
”这一言论实质上反映了日本()A.想从经济强国变为政治大国B.想在科技实力方面超越美国C.右翼势力鼓吹对外扩张D.对美国保护的不满6.(2014·揭阳二模)阅读《20世纪50~9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表》。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专题限时集训13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专题限时训练(十三)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对应学生用书第167页)(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武汉调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方盟国对在德国实行的“非工业化政策”进行反思,他们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隔的时期内,德国在欧洲市场上的强大地位并不是体现于它对欧洲经济的主宰,而是反映各国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对许多国家来说,德国在正常的年代里,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国,也是最重要的受货国。
”其主要目的在于()A.重建世界经济秩序B.化解法德之间固有矛盾C.扶植德国对抗苏联D.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C[据材料“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国,也是最重要的受货国”可知,主张加强同德国的经济联系,西方盟国主要目的在于冷战的需要,故A项错误;此举有利于化解法德之间的固有矛盾,但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扶植德国对抗苏联,故C项正确;这一政策客观上有利于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2.(2017·石家庄模拟)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
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
这种做法()【导学号:96084069】A.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B.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C.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D.应对“滞胀”而采取的举措B[“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可知其目的是保证对国内劳动力就业不会产生冲击,故A项错误;根据“《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可知冷战背景是其很重要的一个参照因素,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与苏联的对抗,故C项错误;“滞胀”经济出现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4: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展的趋势(附解析)考纲指导: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知识梳理本专题分为三条主线:主线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格局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主线二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主线三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
常规考点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原因(1)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
(2)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实力增强,争夺世界霸权。
2.表现3.影响:一方面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洲走向联合(1)过程:法德和解,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影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日本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高考政治-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当今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易错雷区,步步为赢】1.观察下列图片,有关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图1 图2①图1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是东西德共同修建的②图2发生在1961年,随后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③两图都是“冷战”格局下美苏对峙的重要体现④图2危机中,美国领导人表现了克制态度,相互妥协使危机逐步降温并解决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③④2.“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
”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A.同盟力量的差距B.意识形态的对立C.军事力量的失衡D.经济水平的差距3.“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和华约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为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这反映了在“冷战”时期()A.美苏的插手是地区冲突的根源B.和平的力量时常占据着上风C.军备竞赛造成各国财政的困难D.军事较量威胁到世界和平4.“冷战”期间世界平均每年爆发国际冲突7起,而1990~1992年三年间国际冲突总数为55起,平均每年18起。
此后,随着国际组织加强干预,在进入新世纪后国际冲突的频率大为降低。
据材料可见,“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特点有()①多极化趋势加强②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③和平与动荡并存④“一超多强”局面形成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美国副总统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
“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
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
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
”从拜登的话中我们可知美国()A.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B.承认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C.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愿望D.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6.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的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
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既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疯狂专练18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10
疯狂专练18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高考导航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
这反映出(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2.(2019年天津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
这反映美国( ) 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B.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疯狂刷题1.《华沙条约》第四条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据此分析,华约组织的成立( )A.造成德国分裂B.推动第三世界崛起C.加剧冷战程度D.加强世界多极化趋势2.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某高一学生整理了一幅知识结构图(如图),该学生整理的历史知识的主题是(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全球联系的日益紧密C.20世纪初的美苏对峙D.两极与多极格局并存3.传统观点认为,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
冷战结束后,有学者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还有学者认为,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此可知,关于冷战起源的认识( ) A.忽视了对意识形态斗争的研究B.时代越近越能接近历史的真相C.随着研究视野拓宽而趋于全面D.只能有一种科学而合理的解释4.1972年,在雷克雅未克举行了一场国际象棋比赛,比赛双方是苏联当时的世界冠军鲍里斯·斯帕斯基和美国国际象棋大师鲍比·非舍尔,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亲自介入,以便促成这场比赛。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强化训练12
专题强化训练(十二)一、选择题1.(2019·江苏如皋中学考前训练)“起初,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抱敌视态度的,还在西欧六国酝酿筹组共同市场时,英国政府就赶忙于1956年10月抛出了所谓的‘C’计划,企图用一个包罗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在内的‘工业自由贸易区’,把拟议中的六国共同体‘化’掉。
”英国此举()A.确立了其在欧共体中的核心地位B.旨在抗衡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C.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D.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973年才加入欧洲共同体,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据此可排除A项;B项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可排除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而不是英国的“C”计划,故排除C;依据材料的意思可知,英国企图用所谓的“C”计划把欧洲经济共同体取代掉,这就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故选D。
[答案] D2.(2019·江西赣州适应性考试)1967年共同体宣布成立时,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表示:我们决不能被吓倒,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采取积极行动,以确保广阔的自由贸易区比狭窄的六国共同市场更具有吸引力。
他们不愿意与我们合作的话,就带头反对他们的计划。
材料反映了()A.英国反对欧洲联合B.欧洲一体化道路曲折C.英国的实力在下降D.英国希望领导欧共体[解析]材料“他们不愿意与我们合作的话,就带头反对他们的计划”说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的曲折,故B项正确。
[答案] B3.(2019·河北衡水四月大联考)美国政府将1973年定义为“欧洲年”,并试图以此对大西洋关系进行再定义,对此法国驻欧共体外交官评价:“我国政府根本不打算考虑让欧共体对美国的计划做出回应……美国的计划就如同将一只手指置于正在运转的齿轮装置中。
”这反映了()A.世界格局已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B.美国遏制欧共体独立自主的倾向C.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美欧关系D.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走向衰落[解析]据材料“我国政府根本不打算考虑让欧共体对美国的计划做出回应……美国的计划就如同将一只手指置于正在运转的齿轮装置中”可知美国干预欧共体的运行,进一步遏制欧共体独立自主的倾向,故B项正确。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高分练(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过关高分练(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59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9·盐城三模)杜鲁门总统在其回忆录中指出,没有德国,“欧洲的防御不过是大西洋岸边的一场后卫战”,有了德国,欧洲“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
因此,在美国的支持下,联邦德国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加入北约。
美国此举( )A.加强了对德国的政治控制B.促进西欧一体化的进程C.有利于遏制共产主义扩张D.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解析:选C 材料指出了德国在欧洲防御中的重要作用,这里的“防御”,主要指的是防御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扩张,因此,美国极力扶植联邦德国加入北约集团,故C项正确;A项表述不合题干的主旨;B项与题干无关;D项指的是北约和华约的形成。
2.(2019·江苏原创模拟二)下表为部分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看法,据表格信息,能确定( )B.美英等国应该对“冷战”发动承担主要责任C.意识形态斗争不利于构建国际和平秩序D.美苏“冷战”的起源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解析:选D 不同的学者因为立场、史料、视角等差异有不同的观点,这恰恰说明“冷战”的起源是非常复杂的,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是材料整体所能体现或能说明的,排除。
3.1961年4月,赫鲁晓夫说:“我们确信美国人绝不会容忍卡斯特罗政权的存在……在美国对加勒比海地区进行干涉的威胁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我们有义务尽一切可能来保护它,并使其成为其他拉美国家的一个现实榜样。
”苏联为此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加速了拉美国家的联合B.缓和了美苏之间矛盾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D.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解析:选C 卡斯特罗政权是古巴共产党领导人卡斯特罗建立的政权,赫鲁晓夫言论的意思是苏联有义务保护古巴社会主义政权的安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联决定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来防止美国的军事威胁,从而引发了古巴导弹危机,这场危机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故C项正确;A项与此无关;B项表述不合史实;D项表述错误。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4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5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湖北八校联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
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解析:A 社会组织政策的实施反映的是特定阶段国家治理中的迫切或重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首要任务就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为了对旧社会留存下来的各种社会团体进行清理整顿,确立新的社会组织秩序,政务院颁布《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
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反映了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严格控制,即政府通过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形式来剔除那些威胁政权与社会的危险因素。
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新知生成】社会组织“分级登记”:1950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社会团体的类别、登记的范围、筹备登记、成立登记的程序、原则、登记事项以及处罚等内容。
该法规将社会团体分为人民群众团体、社会公益团体、文艺工作团体、学术研究团体、宗教团体和其他符合人民政府法律组成的团体,并规定全国性的社会团体向内务部申请登记,地方性社会团体向当地政府申请登记,从此确立了社会团体的分级登记原则,并形成了社会团体分级登记管理体制。
在规范登记的同时,为实现巩固新政权,国家重点对一大批旧社会组织进行清理取缔。
比如旧有的互益组织、慈善机构、宗教组织、带有政治色彩的反动组织等相继快速被改造、整顿、镇压或取缔。
2.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
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
2020年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卷-专题十六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十六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60年,法国冲破美国阻挠,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声明退出“北约”。
70年代,德国勇敢迈出一步,推行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新东方政策。
日本20世纪70年代开始与美国贸易摩擦不断,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A.两极格局时代结束 B.美日国关系破裂C.资本主义阵营趋向瓦解 D.多极化趋势出现2、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日裔学者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
1992年,他将之扩充为《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一书,指出人类历史的前进与意识形态之争正走向终结,……”自由民主”与资本主义定于一尊,取得最后胜利。
“历史终结论”出台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认同市场经济模式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D.和平发展已成为人类共识3、马歇尔在这一拯救工作中所付的努力,中国人会——的确是热诚地——感谢他。
美国和世界应该感谢马歇尔所从事的相当重要的服务。
这是美国的民主力量、原则、威信,在战后的一项重大事件中,第一次被用来作为建设和完善的模式。
据此,当时马歇尔的政治意图是:A.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步伐 B.制造亲民形象以掩盖美国扩张真相C.将西欧作为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基地D.以美国政治体制来实现中国的和平4、“美国的政治精英始终将美国妆扮成“世界各国的民主自由楷模”,是“世界新秩序的领导者”。
正如戴维·兰普顿所说的,“美国人最支持这样的外交政策,实施这一政策能令人信服地既服务于美国的利益又能服务于美国的理想”。
美国政治精英们构筑的理想从本质上反映了美国()A.维护和推进美国利益价值观 B.干预他国内政追求单极霸权C.终结全球范围内的极权制度 D.为世界确定民主与人权标准5、“如果说美国单枪匹马就能决定共产主义的命运,并能很快让苏联政权垮台,未免夸大其词。
但是,美国的确能够对苏联的政策施加极大的压力,迫使克里姆林宫的行为比近年来的所作所为更加温和与克制,从而最终导致苏联政权逐渐软化,或者垮台。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分天天练课时强化练课时18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1945年以来)课件
答案 C 解析 标志着冷战的开始的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 A 项错 误;杜鲁门的“三大自由”不是自由主义的回归,这“三大自由”是 美国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故 B 项错误;“三大自由”是美国生活 方式的基本内容,和当时共产主义的生活方式形成对比,具有意 识形态色彩,故 C 项正确;表明美国建成“福利国家”不符合题意, 故 D 项错误。
8.(2019·百校联盟全国Ⅰ联考)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 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 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由此可知,该机构( )
A.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 B.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兴 C.使贷款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 D.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工具
答案 D 解析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 济命脉,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不仅仅是通过材料中的“该机构”, 故 A 项错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 洲经济复兴,后来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与“世界 各国”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使各贷 款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故 C 项错误;D 项与材料中“资金主要在 美国筹措”“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相符,故 D 项正确。
答案 C 解析 欧盟成立于 1993 年,故 A 项错误;苏联综合国力没 有赶上美国,故 B 项错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 力量日益增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故 C 项正确;1982 年还是两 极格局,故 D 项错误。
5.(2019·湖南怀化三模)下图是一幅名为《今不如昔》的漫 画。该漫画表明( )
A.冷战有利于世界稳定 B.新的世界均势未建立 C.多极化趋势发生逆转 D.世界主题发生了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案 B 解析 冷战影响下世界局部地区仍然动荡不安,故 A 项错 误;根据材料可知,两极格局结束之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但世界并不太平,新的秩序尚在形成之中,故 B 项正确;漫画反 映了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现象,故 C 项错误;当 今世界的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漫画反映的是和平形势严峻 的情形,故 D 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疯狂专练18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高考导航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
这反映出(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2.(2019年天津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
这反映美国( ) 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B.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疯狂刷题1.《华沙条约》第四条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据此分析,华约组织的成立( )A.造成德国分裂B.推动第三世界崛起C.加剧冷战程度D.加强世界多极化趋势2.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某高一学生整理了一幅知识结构图(如图),该学生整理的历史知识的主题是(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全球联系的日益紧密C.20世纪初的美苏对峙D.两极与多极格局并存3.传统观点认为,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
冷战结束后,有学者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还有学者认为,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此可知,关于冷战起源的认识( ) A.忽视了对意识形态斗争的研究B.时代越近越能接近历史的真相C.随着研究视野拓宽而趋于全面D.只能有一种科学而合理的解释4.1972年,在雷克雅未克举行了一场国际象棋比赛,比赛双方是苏联当时的世界冠军鲍里斯·斯帕斯基和美国国际象棋大师鲍比·非舍尔,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亲自介入,以便促成这场比赛。
这表明冷战期间( ) A.体育竞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B.体育成为美苏竞争的焦点C.文化沦为冷战中的万能武器D.美苏重视双方的文化交流5.下图是漫画《拒绝马歇尔计划的苏联,只能发挥制度优势来对抗》。
对该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再现了当时苏联的农业实际状况B.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斗争下的产物C.推动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快速复苏D.揭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6.20世纪50年代,发展中国家不断要求设立联合国特别发展基金,这一设想遭到美国历届政府的抵制。
1960年,美国政府支持建立的国际开发协会开始运作,对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开发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由此可知A.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发生转移B.美苏争夺扩展到经济领域C.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提升D.发展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7.1966年,第二十一届联大通过公约宣布“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
1970年,塞内加尔第一任高院院长凯巴・姆巴耶首提“发展权”概念,并立即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支持。
1974年,第二十九届联大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各国实现发展权的首要任务。
这反映出( )A.联大是实现发展权的基本保障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初步确立C.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8.1963年9月28日,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概念:“我看中间地带有两个,一个是亚、非、拉,一个是欧洲。
日本、加拿大对美国是不满意的。
”“过去几年法国人闹独立性,但没有闹到今天这样的程度。
苏联与东欧各国的矛盾也有明显发展,关系紧张得很。
”其意在强调( )A.中共放弃传统的革命外交思想B.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均已瓦解C.中国外交的孤立局面已经消融D.世界多极化趋势雏形得以显现9.下图为反映20世纪60年代的漫画《自己组队》。
漫画所示国家“自己组队”的原因是( )A.东西方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B.区域经济合作的日益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D.成员国内政外交趋于一致10.不结盟运动兴起后提出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欧洲共同体成立后提出在国际舞台上“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日本经济崛起后提出“日本要运用经济说话”。
这些体现了(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B.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C.世界日益联成不可分割的整体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11.1942年,为了阻止德国获得伊朗的石油,苏联军队驻在伊朗北部。
1946年初,美英将苏联继续占领伊朗北部一事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苏联被迫撤军,与此同时,美国第六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
美国的行动表明( )A.欧洲复兴计划开始实施B.其战略重点是中东地区C.美苏同盟关系已经结束D.对苏联的冷战已经开始12.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的亨利·史汀生在1947年发表的《对美国人的挑战》一文中认为,“美国目前正面临着一个挑战性时机,承担着领导世界走出经济萧条的责任,而这种责任和机遇将最大限度地激发美国的领导能力,衰败动荡的西欧是美国实现国家使命和树立国家威望的巨大场所”。
这说明亨利·史汀生主张美国( )A.遏制苏联,承担领导世界责任B.复兴西欧,提升美国领导地位C.开展援助,阻止经济萧条蔓延D.输出民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13.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14.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
该宣言( )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15.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
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
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16.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
1977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
这反映当时(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B.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17.有学者指出:“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此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美俄关系的发展取决于美国B.中美俄之间存在着三边互动关系C.中美关系的重点取决于俄罗斯D.中俄关系的变化影响着中美关系18.冷战结束时,西方世界存在一种“美国化”的趋势,也有不少国家将美国视为帝国新象征。
伴随世贸组织的建立和9·11事件的发生,“单极世界”理论在美国学术界逐渐消退,包括美国精英在内的世人开始以各种视角看待“多极化”的世界和美国。
这些变化反映了( )A.多极化理论成为世界各国共识B.世界秩序的有序性逐渐增强C.国际格局剧变下认识趋于合理D.冷战后美国的地位急剧下降19.《剑桥美国史》中说:“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
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
”这段话旨在强调( )A.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B.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C.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D.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20.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根据冷战结束后对未来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画出右边示意图。
据此可知,他意在说明( )A.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B.世界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C.美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D.世界多极与多文明关系取代两极对抗21.下边两图反映了当今世界关系格局,这表明( )A.新的世界秩序已形成B.冷战格局产生新变化C.美国陷入了孤立状态D.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22.下表可以用来说明,美国外交( )美国首倡创立的部分国际组织成立时间名称1920年国际联盟1945年联合国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A.始终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针B.借助多边外交推动多领域的国际合作C.淡化了意识形态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D.逐渐控制欧洲建立了全方位世界霸权23.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赫鲁晓夫偷窥西柏林》。
该漫画表明( )A.苏攻美守态势已成定局B.苏联战略目标发生改变C.西欧国家经济合作加强D.柏林危机得到彻底解决24.下图漫画刻画了两任美国总统在应对地区局势时的不同态度,由此反映出美国( )修补者思考者乔治·布什贝拉克·奥巴马2001—2009年美国总统 2009—2017年美国总统A.摒弃霸权主义强权政治B.外交策略由谨慎到鲁莽C.国际控制力的逐渐减弱D.处理国际事务主观随意25.有学者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进一步利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快发展,联合图强成为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这表明多极化的发展( ) A.是世界多样性的必然要求B.推动了和平力量的增长C.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D.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发生参考答案高考导航1.【解析】根据材料“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关于对印第安人的援助态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意识形态的对抗,B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体制的运行机制,A选项排除。
材料与重塑国家精神无关,C选项排除。
材料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意识形态的对抗影响美国政府的政策,D选项排除。
【答案】B2.【解析】由材料可知,为了适应美国政府关于军备的特殊订单,美国大小企业都在合同方式上作了与之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国家政策与公司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故选A。
军备竞赛只是冷战政策实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可能是美国的根本国策,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就业的相关数据,只是提到了大小公司合同方式上的改变,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军备竞赛会引发的消极影响,只是在陈述一段事实,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