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词五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词五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词五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国情。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
难点
准确默写,理解运用。
媒 体教 具
常规
课时
3
教 学 过 程
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第一课时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国情。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
难点
准确默写,理解运用。
媒 体教 具
常规
课时
3
教 学 过 程
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第二课时
渔家傲 秋思
X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某某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中考,当堂测试】
1、(2005某某荷泽试题)过尽千帆皆不是,,。
2、(2007某某市中考题)《武陵春》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2分)
3、(2007某某市中考题)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请写出来。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第二课时江城子苏轼武陵春李清照破阵子辛弃疾作者简介: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江城子》、《武陵春》和《破阵子》。

2、了解引用典故在诗中的作用,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

3、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自学指导一:比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自学指导二:比快速正确理解诗意。

要求: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自学指导三:比精彩回答问题一、《江城子》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2、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是怎样具体表现这种心情的?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具体表现在哪些诗句上?<<渔家傲》明确: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和对朝廷的不满。

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李清照简介: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

济南人,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

其作品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辛弃疾简介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1140-1207),别号稼轩,山东济南人。

明确:1.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2.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显得英姿威武,精神抖擞)狂:(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场面二、《武陵春》1、此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内心和生活状态?哪些词句最能这种内心和生活状态?2、下片中“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3、《望江南》和《武陵春》这两首词有何共同之处?三、《破阵子》1、“醉里挑灯看剑”是一种怎样的心境?这种愿望在词壮观,“卷”字说明行走极快,可见猎者情绪高昂)(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表明自己虽已年暮却依然有勇气有能力去抵御外侵)总结: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词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词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词五首》教学设计【教学依据】中国是诗的国度,灿烂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也闪烁着诗歌的光辉,唐诗、宋词已成为我国文学繁荣的一个象征,诗言志、词言情也成为中国文化知识分子表情达意的最主要的方式。

可以说透过诗歌的家里行间,我们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的脉博。

《词五首》就是从“余晖脉脉”、“长烟落日”的自然景色,从“城外狩猎,沙场秋点兵”的生活场景,从独倚危楼,无语泪流的举止神情去与古人作一次心灵的对话,去感受古人的离愁别绪、壮志难酬。

中学阶段,是学生各种情感迅速发展的时期,开始关注自然,反思生活,感悟人生,这无疑是学习本文的良好条件,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的遥远。

作者经历的复杂,使得词中所描述的景与情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学习中详细掌握与了解每首词的背景材料,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著名词作家生平,词的风格及代表作品。

2.学习词的基本知识。

3.掌握吟诵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想象在阅读词时的作用。

3.指导学生结合词的背景来阅读理解词的内容。

4.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的意境。

态度情感价值观:1.体会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

2.认识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3.在感悟中使学生多一份情感的经历。

[教学方式]1.在词的欣赏中教师以引导为主,避免一言堂,应该是一位起纽带作用的主持人。

2.学生是本文学习的主体,从背景资料收集、品味词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无不渗透着学生主体智慧的参与。

3.词的学习中,老师要鼓励活学生间自主、合作,讨论的学习氛围。

通过同伴间对话与交流,团结与互助,更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构思]一、学生准备、教师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整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做好学习古词的准备;老师对准备内容作方向性作引导。

二、学生吟诵、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古词,互相讨论朗读节奏与语气,老师作适当指导。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第3课时)教学案 (新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第3课时)教学案 (新版)

25《词五首》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目标
1、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名句积累与赏析。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 针对目标3,通过交流合作,学生能说出赏析名句的方法。

1、你能找出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吗?特点是什么?“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威风凛凛。

2、你能找出描写出猎队伍的句子吗?特点是什么?“千骑卷平冈” ---威武雄壮,场面浩大
3、请你找出表现苏轼豪迈气概的句子。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表现词人心胸开阔,胆气豪壮的句子。

“酒酣胸胆尚开张”
5、表现太守年愈长而志弥坚的句子是哪句?
“鬓微霜,又何妨!”
6、表现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7、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句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六﹑布置作业
1.默写背诵全词。

2.完成同步练习题。

七、教后反思。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词五首》教案1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词五首》教案1 新人教版

词五首《望江南》章节(课题)名称25 词五首《望江南》学时5-1总课时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把握作者的感情。

过程方法品味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学生特征分析作为一名初三的学生,早已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不陌生了,但他们的学习往往是停留在记忆与背诵默写上的,认为只要能背熟默写对就可以了。

实际上,由于对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入,在记忆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作品数量的增多而导致记忆的混乱,出错率也比较高。

因此,本课的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赏析作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古词,互相讨论朗读节奏与语气、引导学生收集背景资料、品味词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使得学生在体验与品味的基础上,能够将自己的感受与评价表达出来,并以讨论争鸣形式,让学生进行思想与理解的碰撞,找到正确的理解途径,开阔学生学习的视野。

教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与反思中,发挥其学习主体的地位。

教学重点1、理解背诵名句。

2、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师生互动过程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创设情境二、朗读诗歌三、了解文学常识一、导语设计词发展到宋代,面对被唐人推到顶峰的诗歌创作,宋人独辟蹊径,把词这种文学样式演绎得更加完美,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让我们在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做一次艺术的巡礼吧。

二、朗读,注意几个字的读音倚yǐ脉脉mòmò蘋pín三、文学常识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温庭筠(公元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

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

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人歌楼妓馆。

不为统治者所喜。

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

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通过此环节使学生了解文学常识四、理解大意五、进一步体会词句含义“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重点
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难点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个性补案
预习案设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文学常识
1.作者:X仲淹,字,谥文正,亦称X履霜,北宋著名家、家、家、家。祖籍邠州,后迁居某某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他的文学素养很高,著名的《某某楼记》中“,”为千古名句。
2.苏轼,北宋家、家。字,号,眉州眉山人。我们学过他的,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与父亲,弟 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在密州作太守时,政治上不得意。我们学过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3.默写:
(1)过尽千帆皆不是,。 。
(2)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上节课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今天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
三、整体感知
1.教师X读,正字音。
7.师生齐读,感悟词句。
(1)请学生们思考:词中对“亲射虎”、“谴冯唐”、“射天狼”典故的运用表达了什么意思。
(2)词最后一句话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8.小结,熟读并当堂背诵
五、课堂总结:
巩固作业设计
1.解释句中加粗的字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也拟泛轻舟。
2.默写:

【精品】九年级语文上册25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word版

【精品】九年级语文上册25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word版

词五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古代诗词名家及代表作。

2.诵读本文的五篇诗词。

3.理解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4.学习古诗词用语的考究和他的韵律美。

过程与方法1.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2.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词的意境,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述的意境或者用笔把诗词中的画面画出来,看那位同学画得最接近于诗词的本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从而树立一种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分析古诗词优美的意境,感悟其中的哲理,从中受到启迪,感受作者的豪迈奔放与婉约细腻,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词中的一些深刻哲理和人生的真谛。

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

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1.教师通过媒体资源给学生呈现本课的范读视频。

2.学生结合注释将这五首词浏览通读一遍。

3.教师为学生解读关于“词”的知识。

三、解读课文《望江南》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

晚唐太原祁人。

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2)花间派。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

他们多写闺情。

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2.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第1课时)教学案 (新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第1课时)教学案 (新版)

25. 《词五首》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和情感。

(2)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史传文学为学习重点,第24、25课是是河南中招的必考篇目,其中24课在2014年中招已考过,25课中的《江城子.密州出猎》2009年考过。

据此,古诗文复习应立足于课本,明确考试范围,注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答题技巧。

3.中招考点:近8年来,河南省中招以课标推荐背诵的34首古诗词曲为考查范围,注重对写景抒情类,爱国言志类作品的考查,试题以简答题为主,题量为2道,总分值为4分.常考考点有:品味炼字,名句赏析、主旨情感,画面描述等。

4.学情分析:学生在复习本单元时,对基本内容和情感有了较全面的掌握,但是对于常考考点的答题技巧与答题格式还很陌生。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宋词是继唐诗后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让我们在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做一次艺术的巡礼吧。

(二)学习目标1、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名句积累与赏析。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借助手头资料,能说出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朗读,能说出词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3. 针对目标3,通过交流合作,能说出赏析名句的方法。

(四)新课讲解(五)当堂训练《望江南》:用原文句子或词语填空1、《望江南》词中表达望眼欲穿、思念不尽的感情的句子_过尽千帆……水悠悠2、《望江南》写思妇盼夫未归失望极深的句子过尽千帆……水悠悠3、全词最能表现思妇心情的一句是:肠断白蘋洲4、“梳洗罢”表现了思妇急切心情,“独倚望江楼”表现了思妇孤单寂寞形象,“过尽千帆皆不是”写出了思妇内心的失落。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词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词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下片写战斗场面,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4、“,。” 用修辞手法,从觉和觉两个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与上阕“,”遥相呼应,又回到现实,与中间的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的悲愤。
5、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哪两个细节可以读出?
2、词中前八个字写了女子什么心态?
3、可以推断白蘋洲是个什么地方?
4、反复吟诵本诗,体会词中女子的情感的变化。
5、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句是:。
6、由上题推断,本词写了女子什么样的情感?
7、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尽”能否改为“境”,为什么?
(二)《武陵春》
1、有人说,这首词的上阕没有一个“愁”字,却句句在写愁。你同意吗?请作分析。
3、下阕抒情,抒发的爱国之情。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典故?具体分析其作用。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6、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请写出来。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第三课时
【精读精练】理解赏析《破阵子》
1、上片写生活,战前准备。首句是写,后几句是写。
4、《江城子 密州出猎》作者,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我们在初二学过他的一文一词,分别是,。
5、《破阵子》选自《 》,作者,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我们初一时学过他的一首词是。
【合作探究】
(一)《望江南》
1、本词虽短短2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试给这个故事理清记叙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上阕写景,突出了“异“字。在词中,风景异的具体表现有:⑴;⑵;⑶;(4)写出了边塞萧瑟、荒凉、戒备森严的景色。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5《词五首》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作品的思想内涵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

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望江南》1、听读《望江南》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节奏。

(1)文学常识温庭筠(约812~866) 本名歧,字飞卿。

唐诗人,词人,某某人。

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词风艳丽华美,有《花间集》。

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

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入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

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

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

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

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2)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凭栏眺望。

大江之上,千帆驶过,但哪一条船都不是我所思念的人的归舟,斜阳夕晖脉脉无言,江水悠悠不尽。

看看那当年同爱人分手的白频洲,不由得愁肠寸断。

2、整体感知(1)“梳洗罢”这三个字揭示了这个女子什么样的心态?“独”字又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情怀?梳洗罢:表明她精心打扮,是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情是喜悦和激动的,也写出盼归的殷切心情,以及心中充满希望。

动态描写独倚望江楼:一个“独”字说明她在等候远行爱人的归来,并且一直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

写尽了她的孤独落寞和期盼。

静态描写(2)“过尽千帆皆不是”此句写出思妇怎样的心理变化?在结构中起什么作用?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变化,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教案4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教案4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诗。
“壮”,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3.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重点
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作业
背诵这五首词,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导入新课。
学生概述,其余学生补充、指正
小组合作交流、概括归纳。

学生讨论
学生检测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将军把烤熟的牛肉分给部下吃,远处传来悲壮的军乐声。这是秋高时节战士们准备出征的场面。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用比喻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X激烈的战斗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与上阕““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遥相呼应,又回到现实,与中间的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三、合作探究
1.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
上片写军旅生活,战前准备。首句是实写,后几句是虚写。
下片写战斗场面,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军队生活。“沙场秋点兵” 暗示战斗即将开始。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暗示战斗即将开始。
《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军旅生活(豪放、激烈)
《渔家傲》:思乡、爱国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爱国

最新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word文档

最新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word文档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内容预览:25、《词五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过程与方法3、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掌握吟读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与难点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掌握吟读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

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新授(一)、1、范读词五首。

要求:勾划字词,记住字音。

2、学生齐读词五首。

(二)学习《望江南》1、夯实基础(1)字词过关筠()脉脉()蘋()倚()(2)知人论世。

温庭筠(y&uacute;n),原名岐,字飞卿。

晚唐太原祁人。

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有“花间鼻祖”之称。

花间派。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

他们多写闺情。

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教学过程2、读文本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

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3、读文学“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词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词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5 词五首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感受词的意境,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习三、朗读1.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将这五首词浏览通读一遍。

2.教师X读。

3.学生齐读。

《望江南》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原名岐,字飞卿。

晚唐某某祁(现在某某祁县)人。

诗词兼工,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花间派。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

他们多写闺情。

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

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投影展示)“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明确:“女为悦己者容。

”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2)在“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怎样理解她的心理变化?明确: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3)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明确: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4)你认为白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明确:白洲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本词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24、词五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把握吟咏词的技术与方式。

2、了解闻名词作家的生平、词的风格及代表作品。

(二)进程与方式:指导学生结合词的背景来明白得词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所表现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重点: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词。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词的背景明白得词的内容。

教具预备:PPT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学习《望江南》1、解题。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2、作者及背景。

温庭筠:晚唐诗人、词人。

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

其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

他们多写闺情。

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3、自主学习,反复朗诵,琢磨诗意。

4、明白得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描述了一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在早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

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想念让她肝肠寸断。

梳洗独倚江楼→希望望过尽千帆斜晖水→失望肠断→失望5、合作探讨,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提问:结合词中个别词,说说你的明白得。

要点:“梳洗罢”表明她精心打扮,心中充满希望。

“独”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皆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进程,让人为之心碎。

“斜晖”一句暗喻那望穿秋水的眼神。

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刻,从早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显示了它高度归纳、凝练的特点。

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二、学习《武陵春》1、解题。

武陵春,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那时闻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词五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 词五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

词五首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著名词作家生平,词的风格及代表作品。

(2)学习词的基本知识。

(3)掌握吟诵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

2 过程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想象在阅读词时的作用。

(3)指导学生结合词的背景来阅读理解词的内容。

(4)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的意境。

3 态度情感价值观:(1)体会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

(2)认识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3)在感悟中使学生多一份情感的经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 学习古诗词优美考究的语言,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

难点1准确默写,理解运用。

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诗词中的一些深刻哲理和人生的真谛。

三【教学方式】1 在词的欣赏中教师以引导为主,避免一言堂,应该是一位起纽带作用的主持人。

2 学生是本文学习的主体,从背景资料收集、品味词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无不渗透着学生主体智慧的参与。

3 词的学习中,老师要鼓励活学生间自主、合作,讨论的学习氛围。

通过同伴间对话与交流,团结与互助,更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灿烂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也闪烁着诗歌的光辉,唐诗、宋词已成为我国文学繁荣的一个象征,诗言志、词言情也成为中国文化知识分子表情达意的最主要的方式。

可以说透过诗歌的家里行间,我们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的脉博。

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二首词的内容。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读并背诵五首词,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提高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五首词,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品味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已学过的诗词,引导学生回顾古诗词的基本特点。

2.简介五首词的作者及背景。

二、课堂讲解与讨论1.讲解《忆江南》a.分析词的内容和情感b.品味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c.学生讨论词的表达效果2.讲解《望江南》a.分析词的内容和情感b.品味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c.学生讨论词的表达效果3.讲解《江城子·密州出猎》a.分析词的内容和情感b.品味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c.学生讨论词的表达效果4.讲解《武陵春》a.分析词的内容和情感b.品味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c.学生讨论词的表达效果5.讲解《渔家傲·秋思》a.分析词的内容和情感b.品味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c.学生讨论词的表达效果三、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讲解的五首词。

2.提问:五首词中有哪些共同的修辞手法?二、课堂讲解与讨论1.深入分析五首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a.对比分析五首词中的意象b.讨论五首词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2.学生自主分析五首词中的名句a.学生自选名句,分析其意象和修辞手法b.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3.课堂讨论:如何鉴赏古代诗词a.讨论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b.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三、课堂小结2.强调古诗词的学习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背诵五首词。

2.选择一首词,写一篇鉴赏文章。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学生对五首词的理解是否深入?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背诵五首词,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表达,提高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25《词五首》教案3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25《词五首》教案3新人教版

词五首课题25.词五首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3.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

体会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

体会作者的感情。

作业1.根据要求默写诗句。

2.拓展阅读。

搜集苏轼的其他诗词阅读赏析。

3.背诵。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复备一、激趣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闪烁着诗歌的光辉,唐诗。

宋词成为我国文学繁荣的一个象征,今天让我们透过诗歌的字里行间去触摸历史与文化的脉搏。

二、整体感知(一)解题(二)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1.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创作背景: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

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出猎,词的题目。

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三、合作探究1.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壮观场面。

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明确:上阕写出猎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

同时也为下阕的抒情作铺垫。

3.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狂”是上阕的文眼,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五首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著名词作家生平,词的风格及代表作品。

(2)学习词的基本知识。

(3)掌握吟诵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

2 过程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想象在阅读词时的作用。

(3)指导学生结合词的背景来阅读理解词的内容。

(4)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的意境。

3 态度情感价值观:(1)体会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

(2)认识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3)在感悟中使学生多一份情感的经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 学习古诗词优美考究的语言,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

难点1准确默写,理解运用。

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诗词中的一些深刻哲理和人生的真谛。

三【教学方式】1 在词的欣赏中教师以引导为主,避免一言堂,应该是一位起纽带作用的主持人。

2 学生是本文学习的主体,从背景资料收集、品味词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无不渗透着学生主体智慧的参与。

3 词的学习中,老师要鼓励活学生间自主、合作,讨论的学习氛围。

通过同伴间对话与交流,团结与互助,更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灿烂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也闪烁着诗歌的光辉,唐诗、宋词已成为我国文学繁荣的一个象征,诗言志、词言情也成为中国文化知识分子表情达意的最主要的方式。

可以说透过诗歌的家里行间,我们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的脉博。

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二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3准确背诵三自主学习1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望江南》、《武陵春》这两首词的文学常识。

(1)《望江南》作者,是(朝代)词人,诗词兼工,是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 《武陵春》作者,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

我们学过她的作品:。

2通读这二首词,讨论大意。

对不明白的地方提问。

3从《望江南》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从早晨到傍晚;分别的地方;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尽是完的意思,说明女子等待时间之久,能体现她望穿秋水,不见心上人归来的惆怅、失落之情。

4 《武陵春》词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闻说”二句宕开一笔,“也拟”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

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

“愁”本无形,难以触摸,而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

这是其构思新颖处。

此外,“闻说”、“也拟”、“吸恐”六字前后勾连,也是揭示作者内心活动的传神笔墨。

一位著名作家说:痛苦的感受往往比幸福的感受更加刻骨铭心。

今天我们要通过这两首词的学习,去感悟和体会古人的愁。

四合作探究1 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武陵春》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诗中的两位女主人公什么心态?-----两首词,作者都在细心雕琢着所见之物,所达之情。

通过细节描写反映写作技巧:同是思人,同是梳头,“梳洗罢”流露的是知远行人必归,再失望也可等待的感情;“日晚倦梳头”体现的是内心深知“物是人非”, 对生活已失去了兴趣,没有任何期待,不过是自己无期无尽的精神折磨而已。

2评论认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一个“创意出奇”的句子,请说说奇在何处?(或问:如何理解鉴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运用夸张和比喻,化虚为实,把看不见的、没重量的愁说成连船都载不动,写得具体可感,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忧愁之深、之重。

五当堂测试1《望江南》中“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梳洗罢”流露的是知远行人必归,再失望也可等待的心情;“2 《武陵春》中“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闻说”二句宕开一笔,“也拟”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

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

“愁”本无形,难以触摸,而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

这是其构思新颖处。

此外,“闻说”、“也拟”、“吸恐”六字前后勾连,也是揭示作者内心活动的传神笔墨。

六提升小结1 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2 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第二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25课的其余三首词,体会一下这几首词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1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三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3准确背诵三自主学习1 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这几首词的文学常识。

(1) 《渔家傲秋思》、作者,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我们在初二下学期学过他的名篇《》,其中名句“,”,表达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2)《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我们在初二学过他的一文一词,分别是、。

(3)《破阵子》作者,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

我们初一时学过他的一首词是。

2 通读这三首词,讨论大意。

不明白的地方提问。

3 把握三首词的感情。

(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

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渔家傲秋思》上阕描绘边塞苍凉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江城子》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壮观场面。

《破阵子》上片写军旅生活,战前准备(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渔家傲秋思》下阕抒情,抒发了守边将士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情感。

《江城子》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破阵子》下片写战斗场面,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内容《渔家傲》:塞下景色,特点: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特点:雄壮、开阔。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特点:豪放、激越,有英雄气概。

感情《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四合作探究、展示1 诵读这三首诗,在小组内读,由小组推举读的好的同学到全班展示。

2 《渔家傲》所写的风景“异”在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上阕写景,突出了“异“字。

在词中,风景“异”的具体表现有:⑴雁去将士留⑵边声四起;⑶落日孤城闭;写出了边塞寒冷、荒凉、戒备森严的景色,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3 《破阵子》凭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壮词”?------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意境开阔,豪迈激越。

所以说《破阵子》是“壮词”。

4 《江城子》“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1)“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自况。

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

(2)“遣冯唐”即冯唐持节招魏尚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希望朝中有人为自己说情,使自己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3)“射天狼”勾画了一个豪气十足,誓死卫国的英雄形象,体现了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的爱国之情。

五当堂测试⑴对《渔家傲·秋思》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2)对《江城子》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自况。

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3)对《江城子》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4) 下边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D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六拓展提升1 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2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

七、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