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虽有嘉肴》

合集下载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虽有嘉肴》

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虽有嘉肴》

拓展延伸,扩大外延
谈启示
• 练习四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 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
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 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 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 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 “知困”而“自强”。
知不足,然后 能自反⑦也;
⑦〔自反〕反省自己。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 样以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困,然后能自强⑧也。
⑧〔自强(qiǎng)〕 自我勉励。强,勉励。
知道了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增长,促进 故曰:教学相长①也。
①〔教学相长〕意 思是教和学互相促 进,教别人,也能 增长自己的学问。
(二)文言词句归类练习
1、通假字: 《兑命》曰( 兑,通“说”,指傅) 说 2、古今异义: 虽有至道 (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 不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今义:主旨 ) 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 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 然后知不足( 古义:这样以后。今义:然后 )
• 4、练习一 背诵课文。课文句式整齐,读 来朗朗上口。试将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并 朗读一下,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 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 后/能自强也。 •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其/此之谓乎?

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虽有嘉肴》

初中语文七年级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虽有嘉肴》

二:读
(一)听朗读,读准字音
嘉肴(yáo ) 教然后知困( jiào)
自强( qiǎngué
兑命( ) 学学半( )( )
(二)注意停顿(结合课后练习
“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自由诵读
三:译
(一)注意以下词语
• (1)虽有嘉 肴, • (2)弗食,不知其旨也; •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6)故曰:教学相长也。
(一)注意以下词语 • (1)虽有嘉 肴,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兑命》曰:“学学半。 ”
《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四: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用?
A、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D、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3、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好处,益处。
4、一词多义 学学半
学 学学半
音xiào,教 向别人学习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20课复习知识点:虽有嘉肴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20课复习知识点:虽有嘉肴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20课复习知识点:虽有嘉肴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语文网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20课复习知识点:虽有嘉肴,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一、注音嘉肴(yáo ) 自强( qiǎng ) 兑命(yuè ) 学学半(xiào )二、划分节奏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三、重点翻译1、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5、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6、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所“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7、《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重点字词解释:1、虽有嘉肴虽:即使;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吃;旨:甘美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是故: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

6、: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长:促进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学学半音xiào,教学学学半向别人学习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语文网为您提供的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20课复习知识点:虽有嘉肴,祝您学习愉快!。

《虽有嘉肴》ppt课件

《虽有嘉肴》ppt课件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 互相促进的。
副词,表示推测,大概、也许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
“学”同“敩(xiào)”,教导。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 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说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 个道理吧!
《礼记》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虽有佳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jiāo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
qiǎnɡ
jiāo
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
zhǎnɡ yuè
xiào
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故曰:教学相长也
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果论
研读诗歌,理解观点
2.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教学相长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研读诗歌,理解观点
3.这篇短文的句式有何特点?试举例加以分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其 不知其旨也 代词,它的
其色正耶 连词,表示选择

虽有至道 形容词,最好的 寡助之至 名词,极点
文言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
然后能自强也 动词,勉励 强 赏赐百千强 形容词,有余
善 不知其善也 名词,好处 陈康肃公善射 动词,擅长
反 然后能自反也 动词,反思、反省 窥谷忘反 动词,同“返”,返回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虽有嘉肴礼记原文及解析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虽有嘉肴礼记原文及解析

《虽有嘉肴》翻译及知识点原文及译文原文《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

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知识点分析知识点归纳课文背景:《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由西汉戴圣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词语解释:虽:即使。

嘉肴:美味的菜肴。

旨:味美。

至:到达了极点。

是故:因此。

困:困惑。

自反:自我反思。

自强:自己督促自己。

主题思想:课文通过“嘉肴”与“至道”的比喻,阐述了教与学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

强调了学习使人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使人知道自己的困惑,进而自我反思和自强不息。

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即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论证方法:课文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以“嘉肴”喻“至道”,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通俗易懂。

课文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论证,通过对比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结尾引用:课文结尾引用了《兑命》中的“学学半”,证明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使论证更有权威性。

总结《虽有嘉肴》是一篇论述教与学关系的经典文章,通过比喻论证和逻辑推理,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文章语言简练、意义深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_虽有嘉肴ppt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_虽有嘉肴ppt优质课件

3、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4、一词多义
学学半 学
学学半
音xiào,教 向别人学习
其此之谓乎 其
不知其旨也
表推测。大概,恐怕 它的
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你能 自己的话阐述一下吗?
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 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 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 相成的。
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 不懂得地方。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故曰:教学相长也。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2.有人认为:把短文最后一句引用的话去掉 也不会 响文章的完整性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你同意这种观 吗?说说你的理由。
• 引用《尚书》中的话作结,再次点明“教学相长”的道理,同时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虽有嘉肴原文翻译注释

虽有嘉肴原文翻译注释

虽有嘉肴原文翻译注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虽有嘉肴原文翻译注释虽有嘉肴一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语文初一上册第20课虽有嘉肴

语文初一上册第20课虽有嘉肴

拓展延伸,扩大外延
谈启示
• 练习四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 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 4、练习一 背诵课文。课文句式整齐,读 来朗朗上口。试将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并 朗读一下,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 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 后/能自强也。
语文初一上册第20课虽有嘉 肴
【背景资料】:
•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 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 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 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 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 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创设情境,文常导入
• 古人常读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 明确: • “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
知道了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增长,促进 故曰:教学相长①也。
①〔教学相长〕意 思是教和学互相促 进,教别人,也能 增长自己的学问。
所以说,“教”和“学 ”是相互促进的。
《兑命》②曰:“学学半③。”
②〔《兑(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
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è)。命,《尚书 》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 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书经 》,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 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③〔学(xiào)学半〕教人是
小结
• 文章运用类比方法引出要阐 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 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 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 知的道理。

西汉-礼记《虽有嘉肴(初中课文版)》原文、译文及注释

西汉-礼记《虽有嘉肴(初中课文版)》原文、译文及注释

西汉-礼记《虽有嘉肴(初中课文版)》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虽有嘉肴(初中课文版)西汉-礼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翻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故曰:所以说:教学相长也。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兑命》曰:“《兑命》上说:“学学半。

”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其此之谓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注释:选自《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困〕困惑。

〔自反〕自我反思。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兑(yuè)命》〕即《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

〔学(xiào)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解析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解析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解析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译文《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读解】看了这段文学,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毛泽东在《实践论》当中说的一段话:“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

即使错了,也不敢于承认,使知道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反对空头理论。

这样就有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种自然而然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这样来看问题,同样也是现实的和实际的。

(以《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翻译为基础,结合课本课下注释稍作修改,使译文尽量与课本一致。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虽有嘉肴(1)——实践出真知【原文】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

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谓乎!注释】①本节选自《学礼》。

②肴:带骨头的肉。

(3)旨:甘美的味道。

《虽有佳肴》

《虽有佳肴》

《虽有嘉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述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

首先运用类比手法,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

然后,在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进一步论证“教学相长”的观点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题目变式:文章论述“教”和“学”的相互关系为什么从“嘉肴”谈起?或开头写“嘉肴”“至道”能删去写吗?)
从“佳肴”写起,用意不在于讨论“嘉肴”,而是为了用“嘉肴”类比“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用“佳肴”“至道”类比,浅显易懂,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论证。

3,“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
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就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论证。

《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

5.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说说“教学相长”给我们的启示?
学是第一位,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就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我和同桌,我的语文学的好,我的同桌数学学的好,我们之间互相帮助,我俩的成绩提高很快。

这说明教和学两方面的确相互影响和促进,都能得到提高。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译文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译文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译文1、《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译文《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礼记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

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

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

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

《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

是这个意思。

《虽有嘉肴》(一)2、《袁彦伯作《北征赋》》原文及翻译译文《袁彦伯作《北征赋》》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桓宣武①命袁彦伯②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

时王珣在坐,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③当佳。

”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

”公谓王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刘义庆《世说新语》)【注】①桓宣武:指桓温。

②袁彦伯:袁宏。

任桓温的记室参军时随桓温北伐。

③足韵:补足一韵。

译文:桓温叫袁彦伯作一篇《北征赋》,赋写好以后,桓温和在座的贤士一起阅读,大家都赞叹写得好。

当时王珣也在座,说:“遗憾的是少了一句。

如果用‘写’字足韵,就会更好。

”袁彦伯立刻即席拿笔增加了一句:“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

”桓温对王珣说:“当今不能不因为这件事推重袁氏。

”《袁彦伯作《北征赋》》3、《世说新语》之《咏雪》原文及翻译译文《世说新语》之《咏雪》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人教版)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0虽有嘉肴原文及译文(语文)

(人教版)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0虽有嘉肴原文及译文(语文)

原文:《礼记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

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虽有嘉肴,虽,连词,虽然。

嘉肴,美味的鱼肉。

嘉美好。

肴,做熟的鱼肉等。

()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

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的。

()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是故,连词,所以。

()困,不通,理解不清。

()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自强,意思是自己努力。

强,竭力,尽力。

()故,连词,所以。

()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20.《虽有佳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20课学习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3、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1.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2、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

学习过程:背景链接(介绍作者):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篇。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虽有嘉肴》【知识清单】2024年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篇目考点链接对比拓展

《虽有嘉肴》【知识清单】2024年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篇目考点链接对比拓展

13《虽有嘉肴》1. [统编教材课后习题] 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答案]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

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

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

2.“教学相长”与“学学半”有什么异同?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答:相同点:二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论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

二者是主从关系。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理解“学”与“教”的关系。

[答案]①教和学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事情,有教才有学,二者相互依存。

所以我们看到《兑命》中“教”和“学”字形上都用的是“学”字,正印证了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②我们现在理解的“教学相长”,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促进,“教”“学”是两个主体;而课文所说的“教学相长”,“教”和“学”是对同一个主体而言的,指教师自身的学习与他教导学生的教育实践都是一种学习,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

既强调教育者自己要亲身学习,体验道,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自我反省,同时强调教育者在教的过程中,也会深化认识,发现自己理解上不透彻的地方,并努力改进。

4.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

答:学生经过学习实践,才会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教师经过教学实践,才会发现自己教学中的困惑之处。

学生知道自已知识不足,才能自我反思,加紧学习;老师感到教学有困难,才能自强不息,不断充实自己。

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即“学”因“教”而有进,“教”因“学”而得益。

《虽有嘉肴》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虽有嘉肴》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虽有嘉肴》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虽有嘉肴
汉·戴圣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译文: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注释:
旨:美味。

至道:最好的道理。

困:困惑。

自反:自我反思。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兑(yuè)命》:即《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

学(xiào)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作者简介: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西汉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

西汉官员、
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

《汉书》成书于汉建初七年(公元80年)。

《虽有佳肴》原文及译文

《虽有佳肴》原文及译文

《虽有佳肴》原文及译文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虽有佳肴》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记》曰:"蛾子时术之"。

其此之谓乎!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i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20课《虽有嘉肴》

七年级语文上册20课《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课程讲解大纲
目录
• 课程导入 • 《虽有嘉肴》内容解析 • 主题思想与意义 • 写作技巧与特色 • 课堂互动与讨论 • 课后作业与拓展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介绍
《虽有嘉肴》是《礼记》中的一 篇,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篇经
典之作。
该文主要论述了礼的重要性,强 调了礼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
语言风格探讨
01
02
03
平实自然
文章语言平实自然,无华 丽辞藻,却能深入浅出地 阐述道理,给人以深刻启 示。
言简意赅
文章用词简练,语言精炼, 寥寥数语便能表达出深刻 的道理,令人叹服。
含蓄蕴藉
文章表达含蓄,不直接点 明主旨,而是通过比喻、 排比等修辞手法暗示,给 人留下深刻印象。
写作技巧总结
1 2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写作技巧与特色
修辞手法分析
比喻
文章中多处运用比喻手法,如“嘉肴弗 食不知其旨”,将美食比作高深的道理, 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易于理解。
对偶
文章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虽有嘉肴,弗食 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形式整齐,节奏鲜明,使文章更加优美。
排比
文章开头连续运用多个“弗之……不 知其……”句式,形成排比,增强语势 ,使文章气势磅礴。
06 课后作业与拓展
课后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
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巩 固所学知识。
撰写课程心得
要求学生总结课程学习体会,反思学习过程 中的收获和不足。
拓展阅读推荐
提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 深入了解相关主题。
小组讨论与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体 会,促进交流与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方法
•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 失则易,或失则止。 • (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豫、时、 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 因材施教。
当堂练习,达标测评
• • • • • • • • • • (一)练习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 教学相长 参考答案: 1.虽:即使。食:动词,吃 2.善:好,妙(处) 3.自强:自我勉励。 4.长:增长,促进。

虽有嘉肴 《礼记》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 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 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疏通文意
即使
吃,品尝
虽有嘉肴②,弗食, 不知其旨③也;
②〔嘉肴(yáo)〕 美味的菜。嘉,好、 美。肴,用鱼肉做的 菜。 ③〔旨〕甘美。
拓展延伸,扩大外延
谈启示
• 练习四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 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
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 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 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 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 “知困”而“自强”。
相长” 的观点,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
“引用论证”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小结
• 文章运用类比方法引出要阐 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 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 “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 践出真知的道理。
语言特点
•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 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 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 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 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 气贯通,层层递进。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比喻论
证)” ,生动形象地引出论述的问题,并进而
论证论点,使文章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 2、分别找出与学、教相承接的词语。第二
层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 学——知不足——自反,教——知困—— 自强;“学然后知不足”承接上文“弗学, 不知其善也”进一步展开议论,并引出下 文“教学相长”的观点。
• 2、给加线红字注音。 • 嘉肴( jiā yáo ) • 自强( qiǎng ) 兑命( yuè ) 学学半( xiào ) 不知其旨( zhǐ ) 教学相长( zhǎng)
• 3、解释下列加线词语。
• 嘉肴(好、美 ) 至道(达到极点) 旨(甘美 ) 是故(所以 )
知困(不通,理解不了 )自反(反省) 自强(勉励) 兑命(通“说”,指傅说) 学学半(教) 其此之谓乎(表示推测,大概;说) 教学相长(增长,促进)
• 4、练习一 背诵课文。课文句式整齐,读 来朗朗上口。试将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并 朗读一下,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 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 后/能自强也。 •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其/此之谓乎?
(三)理解默写
•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说理短文,本文在论 述时先以“ ________________”作比, 继而引出“ __________”,进而又从教与 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 ________”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 明确: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教学相长
所以说,“教”和 “学”是相互促进 的。
《兑命》②曰:“学学半③。”
②〔《兑(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 “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è)。命, 《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 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 《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 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③〔学(xiào)学半〕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 5、课文内容层次理解填空。
• (1)课文《虽有嘉肴》主要讨论
了 教 和 学 的关系。 • (2)将课文分为三层(用斜线标
注)
• ① / ② ③ /④ ⑤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 1、默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
意。
• 2、本文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运用 什么方法论证这一论点的?
听读、诵读课文
虽有嘉肴 虽有佳肴
《礼记》 《礼记》
古代杂文
【背景资料】:
•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
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 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 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 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 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创设情境,文常导入
知不足,然后 能自反⑦也;
⑦〔自反〕反省自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 样以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困,然后能自强⑧也。
⑧〔自强(qiǎng)〕 自我勉励。强,勉励。
知道了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增长,促进 故曰:教学相长①也。
①〔教学相长〕意 思是教和学互相促 进,教别人,也能 增长自己的学问。
品语言
•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2)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
• (3)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 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 • (4)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 然后民知敬学。 • (5)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 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 ——《学记》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 尝,也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虽有至道④,弗 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 不去学习,也不知 道它的好处。
好处
④〔至道〕最好的道 理。至,达到极点。
这样以后 是故⑤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⑥。 ⑤〔是故〕所以。 ⑥ 〔困〕不通,理解不了。
所以,学习之后,才 知道自己的不足,教 人之后,才知道自己 也有困惑。
3、词类活用
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
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4、一词多义
学学半 ( 音xiào,教 )
学学半
( 向别人学习 )
其词之谓乎( 表推测。大概,恐怕 )
不知其旨也( 它的 )
5、文言句式 ⑴弗食,不知其旨也。 ( 判断句 )
⑵其此之谓乎? ( 倒装句,宾语前置 )
(四)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 虽有 ,弗 ,不知其 ; 虽有 ,弗 ,不知 。 是故学 ,教 。知不 足, ;知困, 。故 曰: 也。《兑命》曰: “ 。”其 ?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
• 3、练习二 对照注释,读懂课文,
说说这篇短文给我们讲了怎样的道
理。 • 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教学相长”
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
相铺相成的。
• 4、 “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
明,课文最后《兑命》的一段话是否
多余?
• 不多余,通过引用《兑命》中 “学学
半。”的名言,进一步论证了“教学
(二)文言词句归类练习
1、通假字: 《兑命》曰( 兑,通“说”,指傅) 说 2、古今异义: 虽有至道 (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 不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今义:主旨 ) 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 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 然后知不足( 古义:这样以后。今义:然后 )
《兑命》说:“教 育别人,能收到一 半的学习效果。”
表示推测语气。 大概,恐怕。
④〔其此之谓乎〕大 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吧。其,表示推测。
其此之谓乎④?
大概说的就是 这个道理吧。
“其„„之谓乎” 是一种固定句式, 通常翻译为“大概 说的就是„„吧。”
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问题探究
• 1、找出与“嘉肴”“弗食”“旨”相对应的词语。 文章以“弗食”“嘉肴”开篇,有什么作用? • 嘉肴——至道;弗食——弗学;旨——善。以 “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来类 比“弗学”“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 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
• 古人常读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 明确: • “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 •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 《虽有嘉肴》就出自“五经”中的《礼记》 《学记》篇。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 1、文常填空。
《学记》 • 《虽有嘉肴》节选自 (《礼记集解》)。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 《小戴礼记》 活动的论著。《礼记》又名 ,儒家 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礼仪论著 的 选集。相传为西汉 戴圣 编撰。《礼记》 和 《周礼》《仪礼》 合称“三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