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 陀螺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陀螺》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陀螺》知识点+图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bfa18a6da38376bae1fae00.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陀螺》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否:fǒu(否则、否定、可否)旋:xuán (旋转、旋律、盘旋)况:kuàng(情况、状况、况且)兵:bīng(士兵、兵器、兵刃)败:bài(失败、败笔、败诉)仍:réng(仍然、仍旧)尤:yóu(尤其、尤为、怨天尤人)恨:hèn(仇恨、愤恨、悔恨)帅:shuài(元帅、大帅、将帅)预:yù(预言、预习、预备)溃:kuì(溃败、溃退、溃决)品:pǐn(品尝、品味、品茶)丑:chǒu(出丑、丑陋、丑态)豪:háo(自豪、豪爽、豪气)二、我会认组词钉:dīng(铁钉、钉子、斩钉截铁)彻:chè(彻底、贯彻、大彻大悟)誉:yù(荣誉、声誉、名誉)三、多音字钉:dīnɡ(钉子)dìnɡ(钉鞋)旋:xuán(旋转)xuàn(旋风)挨:ái(挨打)āi(挨家挨户)削:xiāo(削苹果)xuē(剥削)四、近义词增加——增添奋力——努力况且——何况质量——品质寻找——寻觅懊恼——烦恼注意——关注英武——英勇尤其——特别嘲笑——讥笑预料——预测寂寞——寂寥妩媚——娇媚恍惚——迷糊挑衅——挑拨傲慢——骄傲顽强——坚强五、反义词增加——减少快乐——难过接受——拒绝溃败——胜利妩媚——素雅恍惚——清醒傲慢——谦虚顽强一软弱兴致勃勃一姜靡不振六、理解词语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毫无怨言:没有任何埋怨的话。
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
绰号:外号。
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嘲笑:用言辞笑话对方。
不伦不类: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0课陀螺批注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0课陀螺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a29bed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8.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0课陀螺批注陀螺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成为了陀螺玩家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要告诉孩子们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并且在困难面前不要轻易放弃。
故事中,小男孩阿宝非常喜欢陀螺,他希望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陀螺玩家。
然而,他一开始并不擅长陀螺,每次都打不好,而且经常被别人取笑。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相反,他决定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陀螺技术。
阿宝找到了一位陀螺高手杨叔,向他请教。
杨叔告诉阿宝,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陀螺玩家,需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术。
阿宝听了杨叔的话后,坚定了自己努力提高的信心。
于是,阿宝每天都抽出时间来练习陀螺。
他经过反复的尝试和摔倒,终于掌握了陀螺的技巧。
他的陀螺越旋转越久,旋转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最终,阿宝在一次比赛中表现出色,赢得了大家的赞赏和尊重。
通过这个故事,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坚持和努力的道理。
不管我们面对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就像阿宝一样,他一开始并不擅长陀螺,但是通过持续的练习和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陀螺玩家。
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示,让我明白了只要肯用心去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除了坚持和努力,这个故事也让我认识到了团结和友爱的重要性。
在教阿宝练习陀螺的过程中,杨叔一直支持和鼓励他。
他的帮助让阿宝更加有信心,也让他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而在比赛中,其他人也纷纷给予阿宝鼓励和支持,这让阿宝感到非常温暖和开心。
我们应该学会团结和友爱,相互支持,因为只有团结一致,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总的来说,这个故事是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它教会了我们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让我们明白只要用心去追求,就一定能够成功。
此外,它也告诉我们团结和友爱的力量,让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互相支持和鼓励。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品质,我们才能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因此,我认为这是一则非常有意义的故事,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明白一些人生道理,也可以激励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努力,追求卓越。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PPT课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cad940fab069dc5122015b.png)
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 “我”的陀螺并没有赢得别人的夸
赞,这时“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沮丧
“我”的陀螺遭到同伴们嘲笑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 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 伴相斗的能力”。
这真是个辉煌的Biblioteka 刻!我尝到了胜 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
浏览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
(说)陀螺——(做)陀螺—— (得)陀螺——(斗)陀螺——(悟) 陀螺
在课文的开始,作者介绍了一下陀螺 是什么。那么接下来作者做什么了?
自己削不出好陀螺,叔叔答应送一只 陀螺。
陀螺做好之后呢? 作者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陀螺。
作者最初做陀螺的目的是什么? 和别人比赛,也就是斗陀螺。 最后作者赢了还是输了? 赢了。
“我”的心情如何?
兴奋、自豪
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说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 能用斗去度量一样。不能只根据外貌来评估 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对待别人,仅 凭外貌是看不出他真实的实力的。
小结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 时,不可以只凭外貌来评价。这也是作 者从玩“陀螺”中领悟到的。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还可以看出什么?
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
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 比喻
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 去了。
还可以看出作者对陀螺的酷爱。
在这段时间“我”的状态是怎样的?
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 意。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 “我”非 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那天送我一 常期盼陀 只陀螺。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 螺的出现。 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 武的风姿。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63b45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4.png)
【导语】《陀螺》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篇精读课⽂。
本⽂是⼉童⽂学作家⾼洪波⽼师的⼀篇回忆性散⽂,它以陀螺为线索,主要叙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爱玩陀螺,千⽅百计的想制作出⼀只出⾊的陀螺都没有成功,在⽣⽇时得到叔叔送的⼀只其貌不扬的陀螺,并在之后⾃⼰的陀螺战胜⼤陀螺的事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20课《陀螺》课⽂原⽂ 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家伙。
做冰尜⼉⽤的是⽊头,柳⽊、榆⽊、松⽊、枣⽊、梨⽊都可以。
抽打冰尜⼉,当然是在冬季的冰天雪地⾥,的场所是冰⾯。
好的冰尜⼉尖部嵌⼀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
顶不济的,也要钉上⼀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开裂。
⽆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都不会裂开,能毫⽆怨⾔地让你抽打,在冰⾯上旋转、舞蹈。
抽冰尜⼉的⼩伙伴们,都爱⽐个⾼下。
他们往往各站⼀⾓,奋⼒抽转⾃⼰的冰尜到⼉,让它朝对⽅撞去。
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旋风般撞向对⼿,刚⼀接触,⼜各⾃闪向⼀边,然后重整旗⿎再战——直到其中⼀⽅被撞翻才告⼀段落。
赛陀螺每次都是体重个⼤的⼀⽅占上风。
因此,只有⼩陀螺的⼤多在⾃家院⼦⾥玩,不拿到马路上去应战。
况且⼩陀螺有个难听的绰号叫“⾓锥”,意思是⼩且细。
抽打“⾓锥”的⼤多是拖⿐涕穿开裆裤的,他们的兴趣,在于抽鞭⼦,陀螺的质量往往不在意。
我从⼩就不⽢⼈后,更不愿⾃⼰的陀螺像⾦兵见到岳家军,⼀战即败。
于是四处寻找⽊头,为削制得⼼应⼿的冰尜⼉,就差没把椅⼦腿拿来“废物利⽤”了。
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
然⽽⼀个孩⼦⽆论如何是削不出⾼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般,飞到⼀个谁也看不到的地⽅去了。
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
我的叔叔,⼀位很有童⼼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那天送我⼀只陀螺。
这消息曾使我⼀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四年级语文20课陀螺批注
![四年级语文20课陀螺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cdac27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9.png)
四年级语文20课陀螺批注
四年级语文20课《陀螺》的批注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陀螺的别名:陀螺又被称为“干乐”。
2. 制作陀螺的原料:陀螺通常由木头或塑料制成。
3. 玩陀螺的时间和地点:陀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玩,但最佳的玩耍时间通常是冬季。
4. 拟人句赏析:课文中有一个拟人句,“被大陀螺撞翻”就像“丑小鸭被嘲笑”。
这句话通过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玩陀螺时的快乐和童趣。
5. 作者的心情变化:在文章中,作者的心情经历了从想要赛陀螺的急切,到赛陀螺时的自信、自豪,再到赛陀螺后的懊恼、沮丧,以及最后悟出道理时的自豪、满足的变化。
6. 文章的中心思想:“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它告诉我们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和品质。
7. 批注的总结: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作者玩陀螺的经历,表达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
批注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章。
【教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及教案
![【教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3cb0d87cd184254a353507.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及教案【本文概要】《陀螺》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是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老师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以陀螺为线索,主要叙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爱玩陀螺,千方百计的想制作出一只出色的陀螺都没有成功,在生日时得到叔叔送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并在之后自己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事情。
本文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本文概要】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语言魅力。
【本文概要】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钉、旋、兵”等12个生字,会写“否、旋、况”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
4.学习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
5.使学生认识到玩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独到的感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钉、旋、兵”等12个生字,会写“否、旋、况”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们家里还有什么玩具?玩具是我们喜欢的东西,许多人成年之后对玩具仍然情有独钟,久久不能忘怀,那么玩具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玩具,而是演化为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感,一段萦绕于心的感悟。
今天,高洪波老师的《陀螺》就是这样一篇有着丰富内涵、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板书:陀螺)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2.学生自读课文。
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1e7115aeff00bed5b8f31d5b.png)
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课文原文陀螺1、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2、做冰尜儿用的是木头,柳木、榆木、松木、枣木、梨木都可以。
抽打冰尜儿,当然是在冬季的冰天雪地里,最好的场所是冰面。
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
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开裂。
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抽打,在冰面上旋转、舞蹈。
3、抽冰尜儿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下。
他们往往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尜儿,让它朝对方撞去。
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赛陀螺每次都是体重个大的一方占上风。
因此,只有小陀螺的大多在自家院子里玩,不拿到马路上去应战。
况且小陀螺有个难听的绰号叫“角锥”,意思是小且细。
抽打“角锥”的大多是拖鼻涕穿开裆裤的,他们的兴趣,在于抽鞭子,陀螺的质量往往不在意。
4、我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
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制得心应手的陀螺,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
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
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5、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
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那天送我一只陀螺。
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6、叔叔的礼物不错!7、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制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
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
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8、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
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2056ea7dfc4ffe473368ab9a.png)
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阅读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做冰尜儿用的是木头,柳木、榆木、松木、枣木、梨木都可以。
抽打冰尜儿,当然是在冬季的冰天雪地里,最好的场所是冰面。
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
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开裂。
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抽打,在冰面上旋转、舞蹈。
抽冰尜儿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下。
他们往往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尜到儿,让它朝对方撞去。
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赛陀螺每次都是体重个大的一方占上风。
因此,只有小陀螺的大多在自家院子里玩,不拿到马路上去应战。
况且小陀螺有个难听的绰号叫“角锥” ,意思是小且细。
抽打“角锥”的大多是拖鼻涕穿开裆裤的,他们的兴趣,在于抽鞭子,陀螺的质量往往不在意。
我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
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制得心应手的冰尜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
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
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
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那天送我一只陀螺。
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叔叔的礼物不错!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制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
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
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
的确,在各色帅气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56353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7.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杨先生挑了一只最漂亮的陀螺给小孩们看,小孩们非常喜欢它,又问了许多问题。
“先生,您打陀螺真厉害!”小明说。
“我小时候也打过呢。
你们都知道吧,打陀螺是要用线绕在陀螺上的。
”“可这些陀螺怎么没有线呢?”有的孩子问。
“这些是没有用线的陀螺,叫‘空陀螺’。
你们要认真听我说啊,空陀螺既没线,又轻巧多了。
空陀螺要是旋转得好,就能听到它发出嗡嗡的声音。
”“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呢?”小红问。
“这是因为陀螺旋转的时候,里面的那个东西在迅速地摩擦空气。
”杨先生解释得很详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激动得都开始跑着打陀螺了。
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陀螺的种类和原理。
2.学会制作、运用空陀螺。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制作空陀螺的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出自己的空陀螺。
教学准备1.空白纸板、修正液盖子、牙签、彩线、陀螺装饰材料等材料。
2.漂亮的空陀螺样品,以及制作它的步骤。
3.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拿出漂亮的空陀螺样品,向学生展示,并简要介绍空陀螺,引发学生对陀螺的兴趣。
2. 学生自行制作空陀螺老师向学生讲解制作空陀螺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在班级里一起制作。
同时,老师对学生的制作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
3. 学生互相交流让学生交流他们的陀螺制作过程和经验,并分享他们创造的空陀螺的运用方法。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经验,一起探讨如何让空陀螺旋转得更好。
4. 利用空陀螺进行游戏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空陀螺带到课堂上,老师设计相应的游戏,让学生互相比拼他们的空陀螺,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了解了不同种类的陀螺,学习了制作空陀螺的方法和原理,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满足他们的探究学习和动手实践需求。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PPT课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c4138f5ef7ba0d4a733bb2.png)
( 得 )陀螺
( 斗 )陀螺
( 悟 )陀螺
填一填
你能按照文章的思路将下列内容排序吗?
(④)斗陀螺的胜利让“我”自豪。 (①)介绍了“冰尜儿”的制作与玩法。 (③)“我”过生日,叔叔送了“我”一只陀螺。 (②)“我”削陀螺的经历。 (⑤)“我”获得了欢乐,也得到了感悟。
课文品读
说陀螺
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 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介绍了这只陀螺的制作方法和外形特点。
斗陀螺
读第8~11自然段,说说“我”和小伙伴玩陀 螺的结果是什么。
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的 确,在各色帅气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 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 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
写“我”的陀螺比不上大陀螺,为后面的斗 陀螺做了铺垫。
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 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 转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 到支撑点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 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
交代斗陀螺的结果,真是出 人意料。
悟陀螺
“我”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
可斗量。
获胜后,“我”的心情如何?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 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 “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 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 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 证明吧!
为什么作者直到现在还能“兴致勃勃地 写下这些文字”?作者念念不忘的是什么? ( ABD )(多选)
介绍陀螺在故乡的 名称及含义。
制作陀螺的材料。
做冰尜儿用的是木头,柳木、榆木、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e8170df01dc281e53af08b.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原文及教案【原文】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做冰尜儿用的是木头,柳木、榆木、松木、枣木、梨木都可以。
抽打冰尜儿,当然是在冬季的冰天雪地里,的场所是冰面。
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
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开裂。
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抽打,在冰面上旋转、舞蹈。
抽冰尜儿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下。
他们往往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尜到儿,让它朝对方撞去。
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赛陀螺每次都是体重个大的一方占上风。
因此,只有小陀螺的大多在自家院子里玩,不拿到马路上去应战。
况且小陀螺有个难听的绰号叫“角锥”,意思是小且细。
抽打“角锥”的大多是拖鼻涕穿开裆裤的,他们的兴趣,在于抽鞭子,陀螺的质量往往不在意。
我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
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制得心应手的冰尜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
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
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
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那天送我一只陀螺。
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叔叔的礼物不错!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制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
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
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
的确,在各色帅气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
四年级语文第20课写批注
![四年级语文第20课写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53370c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4.png)
四年级语文第20课是《陀螺》。
以下是对这篇课文的批注:
1.“冰尜儿”是什么?
批注:冰尜儿是一种传统的冰上运动器械,通常用木头制成,形状类似于陀螺。
在北方地区,人们常常在冰面上玩冰尜儿,用一根鞭子抽打它,使其在冰面上旋转。
2.“我”的陀螺是什么样的?
批注:“我”的陀螺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木头疙瘩,下端平如纸削,就像一个小碟子。
在制作过程中,“我”不断试验,不断改进,最终才得到了这个完美的陀螺。
3.“我”的陀螺是如何赢得比赛的?
批注:“我”的陀螺在比赛中通过旋转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合理运用策略和技巧,最终赢得了比赛。
具体表现如下:在比赛中,“我”将鞭子绕在陀螺上,然后猛然一拉,陀螺便旋转起来。
在旋转过程中,“我”通过不断调整角度和力度,使陀螺保持稳定的旋转状态。
当对手的陀螺出现失误时,“我”迅速发起攻击,最终赢得了比赛。
4.“我”从玩陀螺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批注:“我”从玩陀螺中得到了两个启示:一是明白了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关键在于如何面对和解决;二是领悟到了人生中的挫折和失败都是正常的,要学会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陀螺》课件(共14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陀螺》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e0f24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b.png)
高兴、急 切的心情
士气大 减,受
挫
大、帅气 小、丑
我的:小、丑 对方:大、帅气
对方:自信满 满、不可一世
我:闪躲、自 卑
外表的缺点变 成了斗争中的 优势。
破折号:补 充说明我胜 利的喜悦。
我的:小、丑
胜利
对方:大、帅气
溃败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陀螺
陀螺的(冰尜 儿)制造原料 是什么呢?
松 树
冰尜儿给我带来了 无限的乐趣
抽冰尜儿的小伙伴们,都爱 比个高下。他们往往各占一 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尜儿, 让它朝对方撞去。 赛陀螺每次都是体重、个大 的一方占上风。
互补相让 一决高下
不服输的个性, 为下文都陀螺 做铺垫
为了做陀螺想尽办法 不高兴的原因
回顾课文:
螺陀
说陀螺
费劲心思:满怀热情
做陀螺
爱而不得:懊恼愁闷 得陀螺 期待、高兴、手舞足蹈
嘲笑——受挫
斗陀螺
胜利——自豪
(小、丑)
深快 刻乐 的的 感游 悟戏Leabharlann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陀螺》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陀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ac40b1c850ad02df80410d.png)
3.情感共鸣。
(1)“我从小就不甘人后……可仍然不肯
批
住手。”小作者为得到一个好的陀螺,真是
注
执著。
交
流
(2)当“我”的陀螺胜利时,“我”说这
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此时的心情真是高兴。
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体
默读课文,重点读一读第4—13自
会 心
然段,体会“我”的心情变化,圈点勾
情
画写批注。
变
化
20《陀螺》第二课时
1.课文围绕什么来写?写了哪些事情?
整
课文围绕陀螺来写。
体
介结陀螺的历史典故。
感 知
介绍陀螺的制作与玩法。
“我”削制陀螺。
“我”过生日,叔叔送了“我” 一个陀螺。
“我”和其他的小伙伴斗陀螺。
2.根据文章叙述顺序填空,理清顺序。
整
体
( 说 )陀螺 ( 做 )陀螺
感 知
( 得 )陀螺 ( 斗 )陀螺
此时,“我” 的心里有惊喜、 有得意、有自 豪……
1.陀螺“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
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这“快乐”
悟 得
是什么?“我”为什么自豪?
道
理
“快乐”是玩陀螺的乐趣。“自豪”是
因为“我”的陀螺赢得了战斗。
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悟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
收 束 全 篇
温故而知新,同学们 别忘了经常复习哦!
接
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由此可见,在
明朝时期,陀螺这个名词已正式出现于词语
上。随着时间的演变,陀螺也有崭新的样式
与玩法,是许多人共同的心灵记忆,更洋溢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0课陀螺的批注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0课陀螺的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642d6e5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7.png)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0课陀螺的批注一、引言《陀螺》是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小时候在冰天雪地里找到一只可爱的陀螺,并和伙伴们一起制作、玩耍的故事。
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有趣的情节,展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的特点,同时也传递了友谊、团结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二、文本批注1. 文本主题本文的主题是“陀螺”,通过讲述“我”和伙伴们一起制作、玩耍陀螺的故事,展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的特点,同时也传递了友谊、团结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2. 文本结构本文采用了回忆录的形式,以“我”的口吻讲述了小时候在冰天雪地里找到一只可爱的陀螺,并和伙伴们一起制作、玩耍的故事。
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3. 文本内容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寻找陀螺、制作陀螺和玩耍陀螺。
(1)寻找陀螺在寒冷的冬天,“我”在冰天雪地里发现了一只可爱的陀螺,它被埋在雪里,仿佛是一个宝藏。
这一情节充满了童真和趣味,也展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的特点。
(2)制作陀螺“我”和伙伴们一起动手制作陀螺,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找材料,有的设计形状,有的负责打磨。
这一情节展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传递了友谊和团结的精神。
(3)玩耍陀螺制作完成后,“我”和伙伴们开始玩起了陀螺游戏。
大家各自拿出自己的陀螺,比拼旋转速度和稳定性。
这一情节充满了童趣和欢乐,也展现了孩子们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4. 语言特点本文的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和形容词来描述孩子们的动作和表情,如“我们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陀螺开始比赛”、“大家都瞪大了眼睛,紧盯着自己的陀螺”等。
这些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孩子们的兴奋和紧张情绪。
此外,作者还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我们的陀螺就像一个个小战士一样勇敢地冲向敌阵”、“我们的陀螺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一样在雪地上翩翩起舞”等。
这些比喻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精品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8f133658f5f61fb6366652.png)
自主批注
运用所学的方法,阅读课文,画出体现“我”心情的 句子,在文旁空白处作批注。
• 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 陀螺英武的风姿。
• 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 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 这使我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 人挑战。
这是注意到句子表达 的情感作出的阅读批注。
③这里没有直接写苦闷的心 情,而是通过写常见的现象来表 现,形象生动,富有趣味。
这是从写法的角度作 批注。
小结:阅读文章时,可以抓住重点语句,从内容、 写法和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写出自己的所得所感,这样 做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批 注不是写得越多越好,用语要简洁、精练,落笔时要 “三思而后写”。
20 陀 螺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你玩过陀螺吗?好玩吗?
说说预习课文后,你对陀螺有哪些了解。
陀螺又叫“冰尜儿”,小的陀螺 叫作“角锥”。
陀螺是用木头做的,好的陀螺尖 部嵌一颗滚珠或者钉上铁钉,陀螺是 在冰面抽打的。
初读感知
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课文,说说你作了哪些批注。 朗读生不字要词读。成wú mèi
hèn shuài
椅仍尤恨帅
yù
kuì pǐn chǒu háo
预溃品丑豪
你能按照结构特点给上面的生字分类吗?
上下结构: 否 兵 品 豪
左右结构:
旋 恨
况 帅
败 预
椅 溃
仍
独体字结构:尤 丑
词语解释
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顾名思义) 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重整旗鼓) 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十课20陀螺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十课20陀螺](https://img.taocdn.com/s3/m/8aba011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5.png)
BRAND PLANI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首先,请大家猜个谜语:在玩具世界里,有一名倔老头,他有一条细细的腿,如果让他站着,他站不起来,可是如果你捏住他头,一转,他可以旋转半天,要是把他推倒,他还不服气哩,自己 要挺直腰,一直转到没有力气 为止。那么这个玩具是什么呢?
陀螺。
1
2
助读资料
不甘心被冷落。
3.按要求写句子。 1.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用加线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你能搜集一些谚语吗?
01
因为前面的叙述,更能体现出“我”对陀螺的渴望,当收到叔叔送的陀螺时,沮丧的心情,又与后文获得意外胜利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主题。
02
文章中心事件是什么?为什么前面却花大量篇幅写与陀螺相关的其它事呢?
学过课文,你觉得作者通过写陀螺,反映出怎样的童年生活?
反映出一种充满了雀的童年生活。无论是玩陀螺,还是削陀螺,赛陀螺,都是充满童真童趣的。
说陀螺、做陀螺
板书设计
得陀螺
斗陀螺
悟陀螺
陀螺
自豪
欢乐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
写作手法
学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设问】“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陀螺的得意洋洋,不可一势。 【举例】蝴蝶舒展着漂亮的翅膀,在花丛间穿梭盘旋。
拓展延伸
陀螺的历史 在1700多年前的晋代,中国还出现了另一种有趣的玩具——竹片蜻蜓。这种玩具18世纪传到欧洲后,被西方人称为“中国陀螺”,可见,真正的陀螺比这更早到传到了国外。
4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0课陀螺的批注
![4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0课陀螺的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f4c3a42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9.png)
4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0课陀螺的批注正文:一、文章结构分析文章以陀螺的制作和玩乐为主线,讲述了作者在童年时期与陀螺相关的趣事和感悟。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批注时,需要关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作者的行文思路。
二、生词注解与运用文章中出现的生词较多,包括“陀螺”、“兴致勃勃”、“遏制”、“大庭广众”等。
对于这些生词,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解释,并分析其在文中的运用是否得当。
例如,“兴致勃勃”形容兴趣浓厚,在此处用来形容作者对玩陀螺的热情,十分贴切。
三、佳句赏析文章中有许多值得赏析的佳句,如“这玩意儿玩起来挺带劲”“小陀螺转起来,那就神气十足了”“自从有了这支神气的陀螺,我的玩法就不再单调了”等。
这些句子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批注时需要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四、段落理解与主题思考文章中的段落较多,需要关注各段落的含义和作用。
例如,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作者对陀螺的态度,为下文的叙述做了铺垫;第二自然段则详细描述了作者制作陀螺的过程,使读者更加了解作者的心情变化。
在主题思考方面,需要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意图,深入分析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
五、疑问解答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问,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为什么作者会对小小的陀螺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玩陀螺的过程中,作者有哪些收获和感悟?”批注时需要留出空白,以便随时记录自己的疑问和解答。
六、总结评价在完成对全文的批注后,需要对文章进行总结评价。
从语言、结构、主题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在同类题材中的地位和价值。
同时,也需要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阅读和学习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批注,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 0课陀螺》这篇文章。
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从而更好地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