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内陆无水港运营模式与保障机制
我国无水港发展现状及对策
目录
01 一、我国无水港的发 展现状
02
二、我国无水港的相 关政策分析
03
三、我国无水港的市 场需求分析
04 四、我国无水港的建 设及运营模式分析
05
五、我国无水港发展 的对策建议
06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贸易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无水港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基础设施在全 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无水港是指在临近海港或陆路口岸的地区,建设具有一 定规模的物流设施和服务体系,能够实现陆海联运、铁海联运等运输方式的有 效衔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的港口。近年来,我国无水港发展迅速,但也暴露 出一些问题。本次演示将就我国无水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
二、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全程冷链管理
在我国,冷链物流的断链现象较为严重。由于缺乏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和高效 的冷链管理手段,很多企业无法实现对产品全过程的温度控制,导致产品质量 受损。
2.技术水平低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先进的冷链技术和设备,如冷藏 车、冷藏库等。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影响了冷链物流的效率和质 量。
1、政府投资建设模式:由政府出资建设无水港基础设施,并委托专业机构进 行运营管理。这种模式有利于政府对无水港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但可能存在效 率低下的问题。
2、企业投资建设模式:由企业独立出资建设无水港,并进行运营管理。这种 模式能够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但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3、公私合营模式: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设无水港,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运 营管理。这种模式能够实现政府和企业优势互补,但需要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成后对西江内河港口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和对策建议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成后对西江内河港口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和对策建议1. 引言1.1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背景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指连接中国西部内陆地区和东南亚的海上通道,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加快区域互联互通的战略需求。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经开始筹建,并逐步开展建设工作。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对西江内河港口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通道的建成将极大提升西江内河港口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其在连接内陆与海上国际航运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新通道的开通将促进西江内河港口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促进内河港口的货运量和业务规模的提升。
新通道的建设将带动西江内河港口周边的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将为西江内河港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于促进内河港口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西江内河港口现状西江内河港口是广东省内部重要的水域港口,主要分布在西江干流及支流上。
目前,西江内河港口数量较多,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江门、中山等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货运运输提供了重要支持。
西江内河港口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包括码头、仓库、货物装卸设施等配套设施比较齐全;二是内河港口运力较大,能够满足一定规模的货运需求;三是内河港口航运业务较为繁荣,船舶多样化,运输航线较为密集;四是内河港口与相关产业的互动紧密,为当地经济带来了不少良好效益。
虽然西江内河港口现状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老化、运力不足、航运效率需提升等。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西江内河港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内河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内河港口航运业务,为西江内河港口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2. 正文2.1 西部陆海新通道对西江内河港口经济的影响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成将对西江内河港口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内陆无水港建设与发展模式探索
内陆无水港建设与发展模式探索概述内陆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设的一种无水运输的交通枢纽。
其建设目的是为了加快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互通,推动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
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和发展也成为了内陆地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分析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建设模式内陆无水港的建设模式包含两种:完全独资建设和股权合作建设。
完全独资建设完全独资建设是指由单个企业或政府出资全部自建无水港口。
这种建设模式的优点是容易控制无水港口的规模、操作程序、设备配置和人员管理。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内陆地区需求较小、交通线路不复杂的区域。
股权合作建设股权合作建设是指企业或政府与其他各类投资公司成立联合公司,各方共同出资建立无水港口并合理进行分配。
这种建设模式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和管理优化来降低成本。
而且,可以让不同单位对其运营进行监管并对整个无水港口运营的复杂性进行分担。
发展模式内陆无水港的发展模式包含两种:关键节点建设模式和长线模式。
关键节点建设模式关键节点建设模式是指在重要的内陆物流中心和工业聚集区建设内陆无水港口。
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重要的交通中心、工业聚集区以及交通线路复杂的区域。
在这种模式下,无水港口的改善和建设将使这些区域更具有生产力、适应性和响应灵敏度。
长线模式长线模式是指将无水港口作为一种长期持续的投资,在非关键的位置建设的大型内陆无水港口。
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发展速度不够快的内陆地区。
在这种模式下,可以通过内陆无水港口提高其经济活力,并在未来保证增长因素。
发展趋势内陆无水港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多元化服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陆无水港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例如,提供居民娱乐、健身和旅游设施等服务,以扩展港口的功能和服务领域。
融合发展内陆无水港需要加强与周围地区的创新合作,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物流区域。
这种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内陆无水港本身的发展,还可以为使用内陆无水港的企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陆港运营方案
陆港运营方案一、背景分析陆港是指将集装箱从海运转移到陆路运输的中转站,是海陆联运的重要枢纽。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海陆联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陆港不仅是货物的转运站,同时也是承担着物流配送、信息传递、服务保障等多种功能的综合节点。
由于陆港的重要性,陆港的运营方案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陆港运营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提高陆港的运作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提升服务水平。
2. 原则:(1)高效: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为首要目标。
(2)服务: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基本要求。
(3)安全:以保障运输安全为核心。
(4)便捷:以方便快捷为服务理念。
三、陆港运营方案1. 设施建设陆港的设施建设对于运营的顺畅和高效至关重要。
陆港的基础设施包括集装箱堆场、码头设施、货运装卸设备、停车场、仓储设施等。
建设现代化的集装箱堆场和码头设施,配备先进的货运装卸设备,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货物周转时间。
同时,增加停车场和仓储设施,方便存储和分拣货物。
2.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提高陆港运营效率的重要一环。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包括集装箱跟踪系统、货物信息管理系统、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等,提高货物的跟踪和管理,对陆港运营起到关键作用。
同时,建立与海运公司、货代、物流公司等相关企业的信息交流机制,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提高运输效率。
3. 人才培训陆港的运营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
加强对陆港员工的培训,并注重培养集装箱操作、物流管理、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技能。
提高员工的素质水平,为陆港的运营提供有力的保障。
4. 安全管理安全是陆港运营的首要任务。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生产制度、应急预案、危险品运输管理等,确保陆港运输活动的安全性。
加强对危险品的防范和处理,做好安全意识教育,促进陆港运营的安全稳定。
5. 合作机制陆港的运营需要与众多相关企业合作,包括船公司、货代、物流公司、运输公司等。
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形成联动效应,共同努力提高陆港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无水港”运作模式研究与发展
一
二、 无水港 ” “ 运作模式 () 1 政府机构 。政府 的参与表现在两个 方面 : 一是 制定 法 规 ,通 过法律法 规约束集 装箱多式联运通 道的参 与各 方 的行 为, 间接对集装箱进行管理 ; 二是设立专门机 构, 直接参 与对 集
服务 。 无水港” “ 的主要 目的是实现集装箱化给 内陆货物运输带 执 行进 出口商 品检疫 的职责 。 卫生检疫局 : 隶属于卫生部 , 履行
来的利益 , 并且促进 了内陆运输货物的集装箱化 。在港 口和“ 无 对进出 口货物、 舶、 船 运输设备等进行卫生检疫的职责 , 目的是
水港 ” 间的运输 是在海关 的监管下 , 之 航运公 司通常 签发 自己 防止货物、 舶、 船 运输设 备等可能携带病毒而引起传染病船 舶 。
的提 单 。 无 水 港 ” 国 外港 口或 国外 目 的地 的 费 用 和 运 输 条 植物捡疫局 : 对“ 到 隶属 于农业 部, 目的是保证动物 、 物、 植物产 植 动
件承担责任 。
品符合健康 、 卫生标准 。 2 货主 。 () 货主是进 出口货物 的所有者 ,
“ 无水港” 是伴随着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而发展起来 的。集 主要是企业 。货主可 自己办理集装箱运输 , 也可以通过委托 货 装 箱多式联 运系统 是 以集装 箱为运输 单元而 开展 的货运运 输 代办理运输 。如果选 定货代, 货主与集装箱运输链 中各个 参与 系统 。 无水港 ’ “ , 应运而生, 以大型集装箱枢纽港 为中心, 它 通过 者的业务联系将由货代办理。() 3 货代。 货代是作为货主与各方 铁路、 公路 、 内河运输等 多式联运 方式, 使枢 纽港对 口对集装 箱 参与者之 间的中介 人, 以货主 的身份代表货主处理有关 货物运
无水港(内陆场站)
现状:
随着上饶经济的快速发展,上饶“无水港” 呈现出客货量大增,业务不断攀升的好势头, 特别是今年以来,更是出现了少有的热闹红 火景象。相关案例:4月27日下午4点半,上 饶“无水港”迎来了开港以来最大的单批出 口货物。这就是上饶恩泉油脂公司出口到印 尼的茶粕产品,这批茶粕产品共30个标箱, 总重量接近600吨,货值近17万美元。南昌 海关驻上饶办事处及时办理了相关手续,并 派出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来到“无水港” ,现场进行 工作人员 查验、施封,不到2个小时,整批货物开始 装运,预计当天下午就可以达到宁波港。
3. 外省:上饶无水港
上饶市“无水港”项目是宁波港首个在外省兴建的“无水港” 项目,作为宁波、上饶两市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上饶国际物 流中心(无水港)是上饶市实施“掉头向东,通江达海,实现 大发展”的发展战略和创优开放型经济环境的“一号工程”, 也是宁波港实施“强港工程”、建设国际一流深水枢纽港和我 国重要的现代港口物流中心、服务上饶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 战略举措。上饶国际物流中心(无水港)以充分发挥成本较低 和服务优质的优势为切入点,依托便捷的公路、铁路运输,实 现仓储、分拨、配送、拆(拼)箱、订舱、报关、报检、保税 等功能,努力打造中西部地区枢纽型的国际内陆港口。同时, 在两地政府、海关、国检的支持下,邀请相关船公司、船代、 货代等企业参与,把宁波港口口岸功能内移,依托“属地申报, 口岸验放”的便捷通关模式,简化通关手续,为客户节省物流 成本。
功能介绍:
首先, 在广泛运输网络中,内陆物流 中心是作为货物捆绑点。大的装载中 心通常产生足够临界物质安装许多直 接的多式联运穿梭移动到腹地的一定 数量的目的地。哪里有货运量不足以 装满列车或驳船的,捆绑概念提供答 案而这就是内河枢纽进入景象。
内陆无水港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陆无水港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前言“无水港”是一种集约化的、大规模的物流设施集中地和多种物流路线的交汇地,具有综合、转运、集散、调节、加工、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的物流中心[1]。
从其发展的历史看,无水港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主要基于陆港双方各自的需要:一方面,陆企业为了节约进出口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和发展区域经济而愿意成为沿海港口在陆地区的货源集散点;另一方面,沿海港口为了争夺腹地拓展货源而有意在陆地区寻找“代理人”。
此外,铁路运输企业通过无水港的集货功能也可以获得规模上的优势而降低成本。
随着陆地区货运量的增长,传统的货物进出口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因为如果出口货物想一次申报则必须随货物到港口才能办理相关的手续;如果在属地报关则货物到港口后还需要二次报关、二次查验才能放行,交接查验手续十分繁琐,而且时间长、成本高。
相比较而言,无水港这种新的运输组织形式因为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而得到迅速发展。
但无水港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既无成熟的理论基础,也无规其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外贸出口量逐年递增,港口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沿海各地区都在大力改建、扩建、新建港口,港口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货源,在陆地区建设无水港,是港口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摘要:从无水港发展的影响因素出发,论述了无水港发展的动力机制;通过对我国“无水港”运作现状的剖析,指出当前无水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国外无水港发展的经验借鉴,从规划、建设和运作等方面探讨了我国陆发展无水港的对策。
关键词:陆无水港;发展模式;对策建议1 国外无水港发展现状分析1.1 国无水港发展现状分析我国自 2002 年 10月首开具有无水港性质的口岸后 ,无水港成为了沿海各大港口拓展陆腹地的重要战略之一 ,其对于改善我国中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环境,促进陆地区对外经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 ,我国无水港建设模式主要有三种 : 港口企业为主的建设模式、陆地区为主的建设模式、陆和港口企业共同开发的建设模式。
“无水港”运作模式探讨
图 1集 装 箱 多式联 运 通 道 的 主要 作 业 环 节
“ 水 港 ” 的运 作 模 式 。 “ 无 无水 港 ” 的 基 本功 能如 图 2 一
l所示
2 CWT 中国水运 2 1 ・ 0 0 15
流
栏 目编 辑 : 红 玲 叶 L it o si g cs
_
输任务。
务 等 为 依 托 采 用 直 通 式 的通 关 模 式 大 大 缩 短 了 货 物 在 进 出
蛊
无 水港 基 本功能
摇
裴
黧 麓 椿 艚 管
赞
适 代
理
内
麓
口
囊
遣
同 络
其 蚀 功
能
钧
集 教
糖
存 锫
岸
口过 程 中 的 时 间 以 及 通 关 效 率 。 “ 水 港 ”运 作 模 式 是 一 无 种 新 的 物 流 组 织 方 式 ,它 随着 社 会 经 济 的 需 求 与 科 技 为 手 段 得 到 不 断 发展 变 化 和 完 善 , 它有 效 运 作 和 发 展 可 以为 区
图 2“ 水 港 ” 本 功 能 图 无 基
如 图 3所 示 , “ 水 港 ” , 们 需 要 对 集 装 箱 进 行 各 在 无 中 人
域 外 贸 提 供 了完 善 、便 捷 、经 济 的 服 务 ,从 而 促 进 区域 经
济 结 构 的合 理 布 局 和 协 调 发 展 , 利 于 网络 化 的 大 区 域 市 场 有
路 、 内河 运 输 等 多 式 联 运 方 式 ,使 枢 纽 港 对 口对 集 装 箱 货 流 的吸 引范 围 向 内 陆 延 伸 。通 过 沿 海 水 路 , 使 枢 纽 港 口 的 吸 引 范 围 向周 边 中 小 型港 口延 伸 。
内陆无水港建设实施方案
内陆无水港建设实施方案内陆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设的无水港口,其主要功能是为内陆地区提供货物的装卸、运输和贮存服务。
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对于促进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提升物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一、选址与规划1. 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选址应考虑到内陆地区的交通条件和发展需求,尽量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地平整的地段。
2. 定位明确:根据内陆地区的经济特点和货物类型,明确无水港的功能定位,确定主要货物流向和服务对象。
3. 规划合理布局:内陆无水港应包括码头、堆场、仓库、装卸设备等基础设施,布局合理、通道畅通,以保障货物的高效流转。
二、基础设施建设1. 码头建设:根据货物类型和吞吐量需求,建设适当规模和结构的码头,包括船舶靠泊区域、装卸设备、堆场等,并配置完善的监测系统和消防设施。
2. 仓库建设:建设多功能的仓库,根据货物的特性和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仓库,如普通仓库、冷库、危险品仓库等,以保障货物的安全和储存条件。
3. 运输网络建设:建设与内陆无水港相连的高速公路、铁路等运输网络,以便货物快速、便捷地进出港口。
4. 装卸设备建设:根据货物类型和吞吐量需求,配置适当的装卸设备,如起重机、吊车、运输车辆等,以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
三、环境保护措施1. 废水处理: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对港区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2. 垃圾处理: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对港区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环境监测:建立港区环境监测系统,对大气、水质、噪音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4. 绿化造景:在港口周边进行绿化和景观设计,提升港口的环境质量和形象。
四、管理运营模式1. 设立管理机构:成立内陆无水港的管理机构,负责港口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包括人员安排、货物调度、设备维护等。
2. 引入专业运营公司:可以考虑引入专业的港口运营公司进行内陆无水港的运营管理,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无水港”运作模式探讨
“无水港”运作模式探讨作者:栾登来源:《中国水运》2011年第05期本文重点对我国“无水港”运作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从硬件和软件上提升“无水港”的运作效能,寻求一整套实现“无水港”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的运作模式。
“无水港”是一种集约化的、大规模的物流设施集中地和多种物流路线的交汇地,具有综合、转运、集散、调节,加工、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的物流中心。
其独特运作模式以保税仓储、集装箱运输及场站服务、物流供应链服务等为依托采用直通式的通关模式大大缩短了货物在进出口过程中的时间以及通关效率。
“无水港”运作模式是一种新的物流组织方式,它随着社会经济的需求与科技为手段得到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它有效运作和发展可以为区域外贸提供了完善、便捷、经济的服务,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有利于网络化的大区域市场体系的形成。
?荩“无水港”概述“无水港”作为集装箱运输网络中内陆集装箱运输的枢纽,是集装箱货物的集散地以及集卡之间、集卡与火车之间的衔接点;它为进出本“港”的集装箱和货物提供集散、集装箱装卸、短期堆存和海关检查以及其他相关业务;它把港口(除船舶装卸)功能推进到内陆完成,减轻了集装箱货物对港口的压力,加速了集装箱货物的流通。
“无水港”以大型集装箱枢纽港为中心,通过铁路、公路、内河运输等多式联运方式,使枢纽港对口对集装箱货流的吸引范围向内陆延伸。
通过沿海水路,使枢纽港口的吸引范围向周边中小型港口延伸。
图1 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的主要作业环节“无水港”的运作模式。
“无水港”的基本功能如图2-1所示图2 “无水港”基本功能图如图3所示,在“无水港”中,人们需要对集装箱进行各种操作。
这些集装箱操作包括:从火车上和集卡上把集装箱(空箱或重箱)卸下来,放入集装箱堆场堆存;把集装箱从堆场箱位上抓起放在火车和集卡上;在场内进行捣箱作业;在堆场和拆装箱点之间运输集装箱;装卸集装箱货物等。
图3“无水港”运作模式我国“无水港”建设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水港”建设仍处在发展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a.经济效益不佳。
探讨西部内陆无水港建设与运营模式
探讨西部内陆无水港建设与运营模式一、题目:西部内陆无水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1 无水港的概念及发展现状1.2 西部内陆无水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3 各方面需求对西部内陆无水港的需求1.4 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均衡分析1.5 创新与升级:如何使无水港更具竞争力二、题目:无水港货运模式的探索2.1 无水港的货物进出方式2.2 货运模式现状与问题2.3 新技术的应用及可能面临的风险2.4 关于货运模式的改进与优化建议2.5 无水港货运模式前景分析三、题目:无水港的物流园区建设及运营3.1 物流园区的定位及类型选择3.2 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3.3 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3.4 物流园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3.5 物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四、题目:无水港的金融支持4.1 金融支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4.2 国家政策及金融产品4.3 风险管理与控制4.4 金融支持对无水港发展的推动作用4.5 关于金融支持的改进与加强建议五、题目:西部内陆地区无水港发展探索5.1 西部内陆地区无水港的发展现状5.2 优先考虑的开发方向5.3 西部内陆地区无水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5.4 支持政策及配套措施5.5 西部内陆无水港发展前景分析六、案例分析1. 成都龙泉无水港2. 重庆康桥物流园区无水港3. 贵州遵义火车南站无水港4. 云南宣威港区无水港5. 甘肃兰州经济开发区无水港七、相关分析六个论文报告中所涉及到的题目多方面借鉴了中国不同地区的无水港发展模式,而从这五个案例中不难看出,无水港的发展之路并不容易。
从最基本的建设开始,就需要考虑技术、资金和规划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入技术、政策、金融等多方面资源,加强对其运营、成本等相关情况的分析,才能够使无水港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货运模式,完善物流园区等配套措施,才能够更有效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无水港的建设也面临很多的阻碍和风险,如需求规模不足、技术服务不足等。
探讨西部内陆无水港建设与运营模式
西部内陆无水港建设与运营模式1. 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成为各国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港口资源已经相对充足,而内陆地区却面临着港口资源匮乏的问题。
尤其是西部内陆地区,由于缺乏水路交通条件,使得港口建设成为一大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西部内陆无水港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西部内陆无水港的建设与运营模式。
2. 西部内陆无水港的定义西部内陆无水港是指位于内陆地区的非海港,通过融合陆路、铁路、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货物的集散、转运、仓储等功能,从而成为内陆地区的重要物流节点。
无水港通常由港区、铁路或公路、仓储设施以及相关物流配套设施等组成。
3. 西部内陆无水港建设的意义3.1 经济发展推动西部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可以促进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
由于内陆地区缺乏水路交通条件,原本需要通过沿海港口运输的货物,可以通过无水港在内陆地区进行集散,减少了中转环节和运输成本,提高了货物的运输效率,进而促进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
3.2 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内陆无水港作为区域物流节点,可以实现不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通过无水港的建设,可以打破区域经济壁垒,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3.3 解决港口资源匮乏问题内陆地区由于缺乏水路交通条件,使得港口资源极度匮乏。
而通过无水港的建设,可以将原本需要通过海港处理的货物在内陆地区进行集散,从而缓解了港口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货物的流通效率。
4. 西部内陆无水港建设与运营模式4.1 港口建设4.1.1 选址无水港的选址需考虑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等因素。
尽量选择靠近铁路、公路和航空渠道的地点,以便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集散。
4.1.2 设施建设无水港的设施建设包括港口码头、集装箱堆场、物流仓储设施等。
需要根据货物的种类和规模合理规划设施,并保证设施的功能齐全,以满足货物的集散和转运需求。
4.2 运营模式4.2.1 多式联运西部内陆无水港的运营模式中,多式联运是核心。
内陆无水港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内陆无水港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前言“无水港”是一种集约化的、大规模的物流设施集中地和多种物流路线的交汇地,具有综合、转运、集散、调节、加工、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的物流中心[1]。
从其发展的历史看,无水港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主要基于陆港双方各自的需要:一方面,内陆企业为了节约进出口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和发展区域经济而愿意成为沿海港口在内陆地区的货源集散点;另一方面,沿海港口为了争夺腹地拓展货源而有意在内陆地区寻找“代理人”。
此外,铁路运输企业通过无水港的集货功能也可以获得规模上的优势而降低成本。
随着内陆地区货运量的增长,传统的货物进出口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因为如果出口货物想一次申报则必须随货物到港口才能办理相关的手续;如果在属地报关则货物到港口后还需要二次报关、二次查验才能放行,交接查验手续十分繁琐,而且时间长、成本高。
相比较而言,无水港这种新的运输组织形式因为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而得到迅速发展。
但无水港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既无成熟的理论基础,也无规范其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外贸出口量逐年递增,港口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沿海各地区都在大力改建、扩建、新建港口,港口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货源,在内陆地区建设无水港,是港口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摘要:从无水港发展的影响因素出发,论述了无水港发展的动力机制;通过对我国“无水港”运作现状的剖析,指出当前无水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国内外无水港发展的经验借鉴,从规划、建设和运作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内陆发展无水港的对策。
关键词:内陆无水港;发展模式;对策建议1 国内外无水港发展现状分析1.1 国内无水港发展现状分析我国自 2002 年 10月首开具有无水港性质的朝阳口岸后 ,无水港成为了沿海各大港口拓展内陆腹地的重要战略之一 ,其对于改善我国中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环境,促进内陆地区对外经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 ,我国无水港建设模式主要有三种 : 港口企业为主的建设模式、内陆地区为主的建设模式、内陆和港口企业共同开发的建设模式。
西部内陆无水港建设与运营模式探讨
西部内陆无水港建设与运营模式探讨引言中国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之一,受制于地理条件和交通网络问题,西部地区的物流运输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西部内陆地区建设无水港,可以有效改善物流运输瓶颈,推动西部经济发展。
本文将探讨西部内陆无水港的建设与运营模式。
一、无水港的概念和意义无水港是指位于内陆地区,没有水路的港口,也称内陆港口。
与传统的海港相比,无水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资源优势: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如矿产资源、农产品等。
通过无水港建设,可以将这些资源顺利运输到各地,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降低物流成本:在传统海运模式下,内陆地区需要通过陆路运输将货物送往海港,然后再进行海运。
而通过无水港的建设,可以省去陆路运输的环节,减少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3.推动经济发展:无水港的建设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区域产业集聚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无水港还能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增加税收。
二、无水港建设的关键要素要成功建设和运营无水港,需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素:1.区位选择:无水港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地理条件、交通网络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合适的区位选择将直接影响无水港的运营效果和吸引力。
2.基础设施建设:无水港需要建设完善的道路和铁路网络,以便与内陆地区实现高效的连接。
此外,还需要建设仓储设施、装卸设备等基础设施,以支持货物的运输和储存。
3.产业支持:通过引进相关产业和企业,可以为无水港提供货源和需求,形成良好的供应链。
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无水港相关产业的发展。
4.信息系统建设:无水港的运营离不开信息化支持。
建设先进的信息系统,能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实现货物跟踪和信息共享。
三、无水港运营模式无水港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物流集散:无水港作为物流集散中心,接收大量货物,再通过铁路、公路等方式进行中转和分配。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货物集中的地区,可大幅减少物流成本和运输时间。
无水港口实施方案
无水港口实施方案无水港口实施方案背景水资源是我们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在一些地区,由于持续的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传统的港口建设面临着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水港口成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无水港口是指利用无水渠道连接内陆和海洋的港口,通过通过建立干线轨道和载运工具,实现货物和人员的快速、高效、低成本的运输。
方案实施1. 环境评估:在无水港口实施前,首先需要对环境进行评估。
考虑到干旱地区的特殊性,应对气候条件、土壤特性、水质等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
确保无水港口建设和运营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基础设施建设:无水港口的建设需要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建设干线轨道、港口码头、货运站等设施。
需要注意的是,无水港口建设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建设质量和效率。
3. 转运工具优化:无水港口的运营离不开高效的转运工具。
由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传统的船只可能无法使用。
因此,需要开发和使用适用于无水港口的运输工具,如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机等。
这些工具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输成本,提高效率。
4. 物流管理:无水港口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
通过引入物流信息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实现货物的快速、准确、实时跟踪。
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物流运输路径和计划,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5. 能源利用:无水港口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
为了减少环境影响和成本,应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通过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和风力发电设施,可以为无水港口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
6. 生态保护:无水港口的建设和运营必须注重生态保护。
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和规定,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可以通过建设生态修复区和采用水资源节约技术等措施,保护当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7. 合作与共享:无水港口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各方合作共享资源。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无水港口建设和运营的发展。
内陆无水港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 Ke y w o r d s 】a n h y d r o u s i n l nd a p o t;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mo d e l ;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 s
出当前无水港发展 中存 在的 问题 ; 并通过 国 内外无水港发展 的经验 借鉴 , 从 规划 、 建设和运作 等方 面探 讨 了我 国内陆发
展 无 水 港 的对 策 。
【中图分类 号】 F 2 5 1 . 1
【 文献标 识码】 A
2 0 1 3年 第 1 0期 第3 5卷 总第 2 3 2期
物 流 工 程 与 管 理
L OGI STI CS E NGI NEERI NG AND MANAGEMENT
物 流 经 济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4 9 9 3 . 2 0 1 3 . 1 0 . 0 1 6
【 A b s t r a c t 】S t a r t i n g f r o m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f a c t o m o f a n h y d r o u s p o r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d y n a m i c m e c h a n i s m o f
区 因为 内外贸活动频繁 , 货物 生产量大 。因此 , 内陆无 水港在 选择其发展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其选址问题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对西部内陆无水港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口岸主导型、城市主导发展型、港口与城市共同推进型等三种西部无水港的发展模式。
结合西部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无水港发展保障体系,为西部内陆无水港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国际交通领域的多式联运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集装箱运输向内陆的延伸与拓展。
上世纪80年代末,集装箱经营者已经开始在内陆拓展集装箱内陆运输网络。
随着形势的发展,集装箱站点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无水港的提出与成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科技与管理人的研究与重视。
现阶段,内陆无水港的概念和功能界定在世界范围内缺乏统一认识,各国的无水港发展历程、研究深度也各有所异。
学者Theo.E、Jean.P等于2000年,学者Violeta.R、Philippe.L等于2002年分别发表文章论述了内陆无水港由最初的内陆集装箱场站向内陆多式联运中转站发展,成为具有全面贸易、物流、海关结算等功能的内陆货运口岸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内陆地区相关经济贸易、海港与内陆之间运输模式、经济地位等产生具有促进作用。
学者Rutten.B于1998年发表文章,分析了无水港选址的影响因素,为无水港建设布局提供理论基础。
Violeta Roso认为无水港 (Dry Port)是以多式联运的模式将海港向内陆扩展,有助于缓解海港拥挤的运输状况,并分析了建设无水港的影响因素,从环保的角度评价无水港的影响。
Bemard Gendron和Jeanyes西部内陆无水港运营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文/李葆青钟朝晖孙可朝L OGISTICS & CARGO物流货运TRANSPOWORLD 2012 No.14 (Jul)122Potvin等人提出了建立双层顾客流的一个空箱站选址模型。
内陆无水港实践方面,国外起步相对较早,目前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具有无水港特征的物流中心,包括美国堪萨斯内陆型物流中心、美国芝加哥内陆型物流中心、美国达拉斯国际内陆港、西班牙马德里内陆型物流中心和澳大利亚恩菲无水港等。
尽管各国对无水港说法或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别,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是可以看到:提供便捷全面的港口功能是普遍的发展趋势,便利的地理位置、完善的物流网络是发展内陆无水港的基础条件。
本文首先分析了西部无水港的发展现状,然后结合现状分析发现的问题与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口岸主导型,城市主导发展型和港口与城市共同推进发展型三种发展模式,并给出了符合西部实际的发展保障体系。
西部无水港发展现状从我国西部无水港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无水港是沿海港口为主动争取当地货源而设立的无水港。
据统计,截至到2011年7月,仅天津港在中西部内陆地区就建有21个无水港,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
内陆地区为发展本地经济而建立的无水港以西安无水港最具代表性。
西安无水港称为西安国际陆港,目前已设立天津港西安港区、青岛港西安港区、上海港西安港区、连云港西安港区等,并与霍尔果斯口岸和阿拉山口口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各地政府也都雄心勃勃的建设无水港。
广西规划到“十二五”末期,初步形成以南宁为中心,覆盖广西各主要产业城市和西南各重点城市的“无水港”网络。
根据《昆明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昆明要打造成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的重要节点,建设成国际陆港和区域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并建立“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努力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西部内陆无水港的发展模式口岸主导型发展模式口岸主导型无水港主要服务于无水港所在的内陆城市,也可辐射到内陆城市周边的经济区域,为该城市和周边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进出口通道。
无水港实体设施——实体港站的构建选址:口岸主导型无水港实体设123 2012年第14期《交通世界》(7月下)施的选址通常由口岸物流企业主导。
建设与运营:在内陆城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口岸物流企业与当地物流企业机构共同成立股份制公司联合投资建设,并实施物流实体的运营管理。
行业管理:口岸主导型的实体设施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当地政府,通常通过委托“管委会”这一类机构进行管理。
无水港监管与运营信息平台—虚拟港城的构建口岸主导型西部内陆无水港由于通常只对应一个国际物流节点,因此,无水港监管与运营信息平台的发展模式相对简单。
其中:海港口岸物流企业参与建设的内陆无水港,其管理与运营信息平台的应用系统开发与维护主要由海港口岸物流企业在两地政府监管部门的支持下主导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则由物流实体设施的建设方统一规划建设,整个管理与运营信息平台软硬件设施建设完成后交由物流实体的经营者或委托第三方信息平台维护商负责维护,一关三检、海事等监管部门的数据接口由相应的政府监管部门配合维护。
包头无水港的监管与运营信息平台就是由天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运营信息平台主要采用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简称中铁联集)统一开发的全国十八个中心站联网的信息平台。
政府监管部分有待整合。
无水港多式联运体系的构建口岸主导型根据口岸类型,通常采用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公水联运、公铁联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中的任一种运输方式。
目前,包头无水港即采用的海铁联运方式,通过开通天津港与包头的内陆班列,将包头无水港的货物运到天津港。
无水港进出口货物运输的运作方式从内陆无水港运出的货物,报出入境口岸的FOB价。
外运提单上填写的装运地点是出入境口岸名称,但在内陆无水港内完成货物交运。
内陆无水港只是出入境口岸的一个装卸作业区,只是比出入境口岸当地的装卸作业区更远一点。
无水港货物进出口运输的政府监管方式围绕 “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无水港核心功能目标,口岸主导型无水港的内陆城市及对应口岸城市的一关三检部门,主要采取“一对一”签订便捷通关协议的方式。
城市主导发展型发展模式实体港站构建自主发展型无水港实体设施通常是由内陆城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的,选址与投融资等均由当地政府主导,并通过招投标或委托方式选定建设主体(已有的铁路集装箱中心除外)。
监管与运营信息平台构建自主发展型西部内陆无水港的无水港监管与运营信息平台(包括信息平台网络及基础设施、平台政府应用系统)按照“港城”的理念,在内陆城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下开展基于全市域的无水港平台网络基础设施系统规划、软件平台以及运行于平台之上的相关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系统功能的统筹规划,无水港的软件平台以及运行其上的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等,由政府投资建设,信息服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在政府指导下,通过招投标或委托方式,对现有系统进行整合或开发新的系统。
自主发展型西部内陆无水港的无水港监管与运营信息平台,由于平台的服务客户对象相对比较复杂,适宜通过招投标委托专业的第三方信息平台维护商进行维护,相关应用系统的开发单位在数据交换接口维护方面予以配合。
多式联运体系构建自主发展型西部无水港,一般至少有两条以上的国际物流通道。
通常采用的有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公水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方式。
进出口货物运输运作方式从内陆无水港运出的货物,报内陆无水港的FOB价。
外运提单上填写的装运地点是内陆无水港名称并在内陆无水港内完成货物交运。
内陆无水港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口岸,而合作口岸反而成为中转站。
政府监管方式围绕 “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无水港核心功能目标,自主发展型无水港的内陆城市及对应口岸城市的一关三检部门,主要采取“一对多”签订便捷通关协议的方式。
港口与城市共同推进型发展模式实体港站构建共同推进型无水港实体设施通常是由内陆城市人民政府与海港口岸物流企业共同协商进行规划建设,选址与投融资也由双方共同协调,并通过招投标或委托方式选定建设主体。
监管与运营信息平台构建按照“港城”的理念,共同推进型西部内陆无水港的无水港监管与运营信息平台规划通常由内陆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编制,基于全市域的无水港平台网络基础设施系统规划、软件平台以及运行于平台之上的相关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系统功能的统筹规划,无水港的软件平台以及运行其上的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等,一般由内陆城市政府投资建设,信息服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经与合作口岸物流企业(可能是多家)协商,可共同组织对现有系统的整合或开发新的系统。
如果是“一对一”共同推进型的西部内陆无水港,其无水港监管与运营信息平台,可以委托物流实体港城运营商负责维护,也可委托第三方专业信息平台服务商负责维护;如果是“一对多”共同推进型,则适宜通过招投标委L OGISTICS & CARGO物流货运TRANSPOWORLD 2012 No.14 (Jul) 124托专业的第三方信息平台维护商进行维护,相关应用系统的开发单位在数据交换接口维护方面予以配合。
多式联运体系构建共同推进型西部无水港,可以有一条也可以有多条国际物流通道。
通常采用的有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公水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方式。
进出口货物运输运作方式共同推进型内陆无水港可能是自主发展型无水港进出口货物运输的运作模式,也可能是口岸主导型内陆无水港进出口货物运输的运作模式,这要取决于共同推进的合作双方的协议约定。
政府监管方式围绕 “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无水港核心功能目标,共同推进型无水港的内陆城市及对应口岸城市的一关三检部门,主要采取“一对多”或“一对一”签订便捷通关协议的方式。
即内陆城市人民政府与多个出入境口岸城市及内陆城市所属的“一关三检”等政府监管部门达成便捷通关协议,确定无水港便捷通关模式、出口货物操作规程等相关配套制度,从而使无水港内发往协议口岸的货物,通过“一站式”服务办理订舱、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通关手续,实现 “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西部内陆无水港发展保障体系西部内陆无水港发展的有赖于一套系统、完善的保障体系支持。
本人认为,西部内陆无水港保障体系的建设,应由配套政策保障、政府管理服务保障、无水港配套工程建设与运营维护保障、科技与人才保障等内容构成。
配套政策保障为鼓励、吸引物流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内陆城市无水港建设,政府应灵活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制订内陆港规划、建设、运营等配套法规、制度等,为内陆无水港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无水港配套政策保障体系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无水港实体港站建设用地、投融资政策保障;无水港信息平台建设投资与运营维护资金支持;发展甩挂运输的财政补贴与税收政策支持等。
政府管理服务保障在“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标准模式下,政府应加快管理服务方式的转变,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强化管理服务保障能力,有效提高内陆无水港运营效率。
重要任务是:建立一关三检、海事、港航、道路运政、航空等多个政府部门的协同监管保障机制。
实现基于无水港管理与运营信息平台的一单多报;通过港航、海事等政府执法机构的联合执法实现多式联运监管协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