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集合复习课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复习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2. 掌握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补集、集合相等)。
3. 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对称差集)。
4. 能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集合的定义列举法与描述法2. 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补集集合相等3.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对称差集的定义与性质运算规律4. 集合的实际应用列举实际问题,运用集合知识解决5. 复习巩固与拓展探讨集合的拓展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
2. 难点:理解集合的抽象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规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关系与运算。
2. 利用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集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采用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提问、交流、探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集合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集合知识。
2. 讲解:详细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关系与基本运算。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列举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集合知识解决。
6. 拓展:探讨集合的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集合概念、表示方法、关系与运算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评价学生运用集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际应用: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集合知识的灵活性。
4.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采取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集合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3. 创设有趣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鼓励学生提问、交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集合复习教案
集合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集合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学生在过去学习阶段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2. 帮助学生巩固并回顾他们的学习成果。
3. 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1. 概述学生在过去学习阶段所学的主要知识点。
2. 组织学生参与一系列的复习活动,包括小组讨论、游戏和练习。
教学步骤:1. 导入阶段:-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
- 回顾学生在过去学习阶段所学的知识点,并提醒他们这些知识点的重要性。
2. 复习活动阶段:-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复习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
-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选择,使用讨论、游戏或练习等方式进行复习。
-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复习材料,如复习卡片、练习题或复习游戏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回顾所学知识。
-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复习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总结阶段:- 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复习成果,并与全班一起讨论。
- 教师总结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答疑惑。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复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教师收集学生的复习材料和答案,评估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并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资源:1. 复习卡片、练习题或复习游戏等。
2. 板书、投影仪或其他教学工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自主复习,并提供相关的复习资料和建议。
2. 鼓励学生与同学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2. 教师应提供充分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复习活动中,并有所收获。
3. 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案 《数学》1.1.4 集合的运算(二)
1.1.4 集合的运算(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全集的意义;理解补集的概念,掌握补集的表示法;理解集合的补集的性质;会求一个集合在全集中的补集.2. 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满足条件的集合用Venn图或数轴一一表示出来;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其求知欲望,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教学重点】补集的概念与运算.【教学难点】全集的意义;数集的运算.【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发现式教学法,通过引入实例,进而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其一般结果,归纳其普遍规律.【教学过程】新课我们在研究数集时,常常把实数集R作为全集.二、补集1. 定义.如果A 是全集U的一个子集,由U中的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 在U 中的补集.记作U A.读作“A 在U中的补集”.2. 补集的Venn图表示.例1 已知:U={1,2,3,4,5,6},A={1,3,5}.则U A=;A ∩U A=;A ∪U A=.解{2,4,6};∅;U.例2已知U={ x | x是实数},Q={ x | x 是有理数}.则U Q=;Q∩U Q=;Q∪U Q=.解{ x | x 是无理数};∅;U.3. 补集的性质.(1) A ∪U A=U;(2) A ∩U A=∅;(3) U(U A)=A.例3已知全集U=R,A={x | x>5},求U A.解U A={x | x≤5}.练习 1(1) 已知全集U=R,A={ x | x<1},求U A.师:通过引导学生回答引例中的问题2“没有购进的品种构成的集合是什么?”,得出补集的定义和特征;介绍补集的记法和读法.生:根据定义,试用阴影表示补集.师:订正、讲解补集Venn图表示法.生:对例1口答填空.师:引导学生画出例2的Venn图,明确集合间关系,请学生观察并说出结果.师:以填空的形式出示各条性质.生:填写性质.师:结合数轴讲解例3.学生解答练习1,并总结解题规律.从引例的集合关系中直观感知补集涵义.通过画图来理解补集定义,突破难点.借助简单题目使学生初步理解补集定义.例2中补充两问,为学生得出性质做铺垫.结合具体例题和Venn图,使学生自己得出补集的各个性质,深化对补集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意识.AUC U A新课(2) 已知全集U=R,A={ x | x≤1},求U A.练习2设U={1,2,3,4,5,6},A={5,2,1},B={5,4,3,2}.求U A;U B;U A ∩U B;UA ∪U B.练习3 已知全集U=R,A={x | -1< x < 1}.求U A,U A∩U,U A∪U,A ∩U A,A ∪U A.学生做练习2、3,老师点拨、解答学生疑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补集的理解.小结补集定义记法图示性质1. 学生读书、反思,说出自己学习本节课的收获和存在问题.2. 老师引导梳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填表巩固.让学生读书、反思,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作业教材P17,练习A组第1~4题.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拓展.【教学目标】1. 了解全集的意义;理解补集的概念,掌握补集的表示法;理解集合的补集的性质;会求一个集合在全集中的补集.2. 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满足条件的集合用Venn图或数轴一一表示出来;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其求知欲望,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教学重点】补集的概念与运算.【教学难点】全集的意义;数集的运算.【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发现式教学法,通过引入实例,进而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其一般结果,归纳其普遍规律.【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1. 复习提问:集合的交运算与并运算.2. 实例引入,以我校食堂每天买菜的品种构成的集合为例:计划购进的品种构成的集合记为U={黄瓜,冬瓜,鲫鱼,虾,茄子,猪肉,毛豆,芹菜,土豆};已经购进的品种构成的集合记为A={黄瓜,鲫鱼,茄子,猪肉,芹菜,土豆}.师:提问上节课知识,并引出新问题之后,引入课题.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师:出示引例,提出问题:问题1:集合A与集合U什么关系?问题2:没有购进的品种构成的集合是什么?温故而知新,便于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去探求新知识.联系实际,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概念有感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新课新一、全集1. 定义:我们在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如果一些集合都是某一给定集合的子集,那么称这个给定的集合为这些集合的全集.通常用字母U表示.2. 特征:全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给定的集合,在研究不同问题时,全集也不一定相同.我们在研究数集时,常常把实数集R作为全集.二、补集1. 定义.如果A 是全集U的一个子集,由U中的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 在U 中的补集.记作U A.读作“A 在U中的补集”.2. 补集的Venn图表示.例1 已知:U={1,2,3,4,5,6},A={1,3,5}.师:提出问题,请学生观察并回答;集合A与集合U之间关系怎样?生:观察集合间的关系,得出;集合A是集合U的子集.师:通过上例,介绍全集的定义与特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答引例中的问题2“没有购进的品种构成的集合是什么?”,得出补集的定义和特征;介绍补集的记法和读法.生:根据定义,试用阴影表示补集.师:订正、讲解补集Venn图表示法.生:对例1口答填空.从引例的集合关系中直观感知全集涵义.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1,得出全集的定义和特征.从引例的集合关系中直观感知补集涵义.通过画图来理解补集定义,突破难点.借助简单题目使学生初步理解补集定义.AUC U A课新课则U A=;A ∩U A=;A ∪U A=.解{2,4,6};∅;U.例2已知U={ x | x是实数},Q={ x | x 是有理数}.则U Q=;Q∩U Q=;Q∪U Q=.解{ x | x 是无理数};∅;U.3. 补集的性质.(1) A ∪U A=U;(2) A ∩U A=∅;(3) U(U A)=A.例3已知全集U=R,A={x | x>5},求U A.解U A={x | x≤5}.练习 1(1) 已知全集U=R,A={ x | x<1},求U A.(2) 已知全集U=R,A={ x | x≤1},求U A.练习2设U={1,2,3,4,5,6},A={5,2,1},B={5,4,3,2}.求U A;U B;U A ∩U B;UA ∪U B.练习3 已知全集U=R,A={x | -1< x < 1}.求U A,U A∩U,U A∪U,A ∩U A,A ∪U A.师:引导学生画出例2的Venn图,明确集合间关系,请学生观察并说出结果.师:以填空的形式出示各条性质.生:填写性质.师:结合数轴讲解例3.学生解答练习1,并总结解题规律.学生做练习2、3,老师点拨、解答学生疑难.例2中补充两问,为学生得出性质做铺垫.结合具体例题和Venn图,使学生自己得出补集的各个性质,深化对补集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意识.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补集的理解.。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集合的含义,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2)熟练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并集、交集、补集等;(3)能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巩固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2. 集合的基本运算(1)并集(2)交集(3)补集3. 集合的关系(1)子集(2)真子集(3)相等集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集合的含义和表示方法;(2)集合的基本运算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集合的表示方法;(2)集合的运算规律。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2. 讲解法:教师对集合的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复习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 讲解与示范:讲解集合的基本运算及其应用;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典型例题,学生独立解答;5.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总结课堂内容。
六、教学内容4. 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利用集合解决实际问题;(2)举例说明集合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七、课堂练习1. 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是集合{1, 2, 3, 4, 5}的子集?A. {2, 4}B. {1, 3, 5}C. {1, 2, 3, 4, 5}D. {2, 3}(2)如果A={x | x是小于5的整数},B={x | x是偶数},A∩B是什么集合?A. {2, 4}B. {1, 2, 3, 4}C. {2, 4}D. {1, 3}2. 填空题:(1)设A={1, 2, 3, 4, 5},B={2, 4, 6},A∪B______。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 学会运用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并集、交集、补集等。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与集合相关的题目,提高运用集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集合的定义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2.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两个集合的并集是指包含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集合。
交集:两个集合的交集是指属于两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补集:一个集合的补集是指在全集中不属于该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3. 集合的实际应用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统计、概率、几何等领域的题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
2. 难点:集合的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中与集合相关的题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
3. 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集合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黑板。
2. 练习题和答案。
3. 教学资源(如几何图形、统计数据等)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一、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1. 引入集合的概念,解释集合的定义。
2. 讲解列举法和描述法,展示如何表示集合。
二、集合的基本运算1. 讲解并集的定义和运算方法。
2. 讲解交集的定义和运算方法。
3. 讲解补集的定义和运算方法。
三、集合的实际应用1. 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集合知识解决问题。
2. 讲解集合在统计、概率、几何等领域的应用。
四、集合的综合练习1.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集合的知识。
2. 讲解练习题的解法和答案。
五、集合的拓展知识1. 讲解集合的其他运算,如对称差、Cartesian 积等。
2. 讲解集合在数学和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计算机科学、逻辑学等。
六、集合的性质与公理系统1. 介绍集合的几个基本性质:无序性、确定性、互异性。
2. 引入集合论的公理系统,讲解常用的公理如集合论的三公理、幂集公理等。
四川省北大附中为民学校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1.1.4 集合 复习课教案
教案模板
议就“思”中提出的问题
逐一回答,并研究相应
知识所对应的各种题
型。
漏缺知识点在讨论中明朗
化。
典型题目的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发挥小组同
学的力量,让每
一个都成为学习
的主人。
展收集每个小组中所存
在的问题。
对重难点知
识的梳理
由小组长带头总结,其他组
员以及其他组进行补充。
通过展示,了解
学生对于知识的
掌握情况以及疑
惑之处。
评
听同学或老师讲解。
学生梳理知识,记笔记。
知识形成体系,对于该节内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检课本P44习题(1,,4,5)学生写在书上速度质量的考查教学反思教学后完成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
合格[ ] 不合格[ ]
教研组长(签字):
检查日期:年月日。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第一章:集合的基本概念1.1 集合的定义与表示方法集合的定义:一个无序的、不重复元素的全体。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区间表示法。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如果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的元素,这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
真子集:如果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并且两个集合不相等,这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真子集。
并集、交集、补集的概念与运算。
第二章:集合的运算2.1 集合的并集并集的定义: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全体。
并集的运算规则:A ∪B = {x | x ∈A 或x ∈B}。
2.2 集合的交集交集的定义:两个集合中共有元素的全体。
交集的运算规则:A ∩B = {x | x ∈A 且x ∈B}。
2.3 集合的补集补集的定义:一个集合在另一个集合中的补集是指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全体。
补集的运算规则:A 的补集= U A,其中U 是全集。
第三章:集合的属性3.1 集合的无限性无限集合的定义:包含无限多个元素的集合。
无穷集合的例子:自然数集合、实数集合等。
3.2 集合的序性序集合的定义:具有顺序关系的集合。
线性序集合与树状序集合的概念。
3.3 集合的分类集合的分类:有限集合、无限集合、可数集合、不可数集合等。
第四章:集合的应用4.1 集合在数学中的应用集合在几何、代数、概率等数学分支中的应用。
4.2 集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集合在数据分析、逻辑推理、垃圾分类等方面的应用。
4.3 集合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集合在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中的应用。
第五章:集合的练习与拓展5.1 集合的基本概念练习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的练习题。
5.2 集合的运算练习给出具体的集合,进行并集、交集、补集的运算练习。
5.3 集合的应用练习结合实际例子,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问题。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第六章:集合的属性(续)6.1 集合的基数与势集合的基数: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集合的势:集合中元素的多少。
集合复习教案
集合复习教案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师授课学案学生姓名年级高三科目数学授课老师相老师总课时数第几次课1 授课时间1月4号审核人本次课课题集合复习教学目标1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确定集合的元素,并真正认识集合中元素的属性授课内容教学内容集合的概念一、集合1.集合是一个不能定义的原始概念,描述性定义为:某些____,_____对象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2.集合中的元素属性具有:(1) 确定性; (2) ; (3) .3.集合的表示法常用的有、和韦恩图法三种,有限集常用,无限集常用,图示法常用于表示集合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4.元素与集合是属于和的从属关系,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若a不是集合B的元素,记作.但是要注意元素与集合是相对而言的.三、集合与集合的关系5.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用符号表示.6.子集:若集合A中都是集合B的元素,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7.相等:若集合A中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中都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8.真子集:如果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9.若集合A含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真子集有个.10.空集?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集合,它不含任何元素,?是任何集合的,?是任何非空集合的,解题时不可忽视?.例1.已知集合8|6A x N Nx=∈∈-,试求集合A的所有子集.典型例题基础过关变式训练1.若a,b ∈R,集合{}1,,0,,,b a b a b a+=求b-a 的值.例2. 设集合2{2,3,23}U a a =+-,{|21|,2}A a =-,{5}U C A =,求实数a 的值.变式训练2:(1)P ={x|x2-2x -3=0},S ={x|ax +2=0},S ?P ,求a 取值?(2)A ={-2≤x ≤5},B ={x|m +1≤x ≤2m -1},B ?A,求m 。
高中数学集合复习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 掌握集合之间的关系(包含、相等、子集、真子集、补集)。
3. 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差集、对称差集)。
4. 能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 集合之间的关系:包含、相等、子集、真子集、补集。
3.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差集、对称差集。
4. 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关系、基本运算。
2. 教学难点: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关系的理解、集合运算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集合的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集合的图示法,帮助学生形象理解集合之间的关系和基本运算。
3.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集合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关系和基本运算,结合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4. 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指导。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在练习作业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集合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七、教学拓展1. 探讨集合的其他表示方法,如区间表示法、维恩图等。
2. 介绍集合论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如势、无限集合等。
3. 结合数学史,讲述集合论的起源和发展,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包括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运算等;能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集合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
2. 教学难点:集合的运算律,集合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回顾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定义,集合的元素,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区间表示法)。
2. 讲解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补集、对称差集。
3. 运用集合的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举例讲解集合的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1. 判断题:(1)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区间表示法三种。
(2)两个集合的交集是指包含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集合。
(3)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有A∪B=A∩B。
2. 选择题:(1)设A={1,2,3},B={2,3,4},则A∩B=_____。
A. {1,2,3}B. {2,3}C. {1,4}D. {2,3,4}(2)下列表示集合的正确性错误的是:A. {x|x=2n,n∈N}B. {x|x=3n+1,n∈Z}C. {x|x=5k+2,k∈Q}D. {x|x=7m+3,m∈Z}3. 填空题:(1)设A={x|x=2n,n∈N},B={x|x=3n,n∈N},则A∪B={_____}。
(2)已知集合A={1,2,3,4,5},B={4,5,6,7,8},则A∩B的补集是{_____}。
五、课后作业1. 求下列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A={x|x=2n,n∈N} B={x|x=3n,n∈N}C={x|x=4k+1,k∈Z} D={x|x=5k+2,k∈Z}2. 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某班级有男生20人,女生18人,请用集合表示男生、女生及全班学生,并计算男生、女生及全班学生的并集、交集和补集。
集合复习课教案
集合复习课教案教案标题:集合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学生在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点和技能。
2. 强化学生对各个学科的基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 提供学生机会巩固学习成果,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1. 语文:词语辨析、阅读理解、写作技巧。
2. 数学:四则运算、几何图形、应用题。
3. 英语:词汇、语法、听力、口语表达。
4. 科学: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实验设计。
5. 社会:历史事件、地理知识、公民责任。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与学生互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提问学生他们对本次复习课的期望和希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语文复习(15分钟)1. 给学生准备一些词语辨析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选择正确答案来巩固词语的用法。
2. 阅读一篇短文,然后提问学生相关的问题,检验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写作练习,要求他们运用之前学过的写作技巧,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家庭的短文。
三、数学复习(15分钟)1. 给学生一些四则运算的练习题,包括加减乘除,加强他们的计算能力。
2. 展示一些几何图形,让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和命名,巩固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 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英语复习(15分钟)1. 给学生准备一些词汇练习题,让他们通过选择正确的单词或短语来巩固词汇记忆。
2. 通过听力练习,让学生听录音并回答问题,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3. 进行一些口语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句子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练习。
五、科学复习(15分钟)1. 回顾生态系统的概念,让学生描述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和相互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3. 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规律,并提出相关问题。
六、社会复习(15分钟)1. 提供一些历史事件的资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1.1.4.1集合的运算(一)教学设计教案人教版
定义
记法
图示
性质
交集
并集
小结:
1.学生读书、反思:
读教材P13~16,总结本节课收获.
2.教师引导梳理,出示表格.学生填表,巩固所学内容.
通过对比,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梳理总结也可对学生薄弱或易错处强调总结.
2.两天买过的所有菜的品种构成的集合记为D,则集合D等于什么?
生:思考,感知集合运算.
联系实际,引出集合运算:
问题中新得到的集合C,D是由已知的集合,称为集合的运算.
新课:
一、集合的交
1.交集的定义.
给定两个集合A,B,由既属于A又属于B的所有公共元素所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解A∪Z={x|x是奇数}∪{x|x是整数}={x|x是整数}=Z;
B∪Z={x|x是偶数}∪{x|x是整数}={x|x是整数}=Z;
A∪B={x|x是奇数}∪{x|x是偶数}={x|x是整数}=Z.
三、综合应用
例3已知C={x|x≥1},D={x|x<5},求C∩D,C∪D.
解C∩D={x|x≥1}∩{x|x<5}
给学生以赏识性评价.
师:出示例1(2),例2(2)
生:口答.
师:请学生对比交、并运算定义的不同,强调定义中“公共元素”与“所有元素”的不同含义.
师:引导学生画图、讨论、解答,在黑板上写出各题答案.
师:订正答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以纠正、讲解.
例4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A∩B的元素是集合A与集合B中两方程所构成的方程组的解,然后板书详细的解题过程,并强调注意点集的表示方法.
记作A∩B,
读作“A交B”.
2.交集的Venn图表示.
教案 《数学》1.1.4 集合的运算(一)
1.1.4 集合的运算(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与性质.
2. 掌握交集和并集的表示法,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3. 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与运算.
【教学难点】
交集和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发现式教学法和自学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分析归纳、形成概念.并通过对比,自学相似概念,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包括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性质和运算,能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集合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集合的性质(互异性、无序性、确定性)。
2. 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对称差。
3. 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运算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集合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 通过列举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集合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集合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性质和运算,重点讲解集合的运算规律和应用。
3. 示例:举出实际例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集合的运算过程和结果。
4. 练习:布置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集合基本概念的理解,集合运算的熟练程度,以及运用集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练习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参与度。
高一数学集合复习教案
高一数学集合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一数学集合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高中数学中与集合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2. 强化学生对集合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集合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复习集合的基本概念,如元素、空集、全集、子集等;2. 复习集合的运算法则,如并集、交集、差集、补集等;3. 强化集合的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2. 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计算器;3. 学具:练习题、实例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黑板或白板,复习集合的基本概念,如元素、空集、全集、子集等;2. 通过提问或举例,引导学生回忆集合的定义和特点。
二、知识讲解与示范(20分钟)1. 复习集合的运算法则,如并集、交集、差集、补集等;2. 通过实例演示,解释集合运算的步骤和规则;3. 强调集合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或在黑板上出示练习题;2.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卷;3. 收集学生的答卷,进行批改,并针对常见错误进行讲解。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集合的知识解决问题;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3. 预告下节课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推荐相关的练习题和习题集;2. 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集合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3.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题答案进行评分;2.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3.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互相纠正错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了集合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运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并注意运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帮助学生借助直观图示认识抽象概念.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种直观的数学思想,发挥图形在子集以及集合运算教学中的直观作用。
学习目标
巩固集合、子、交、并、补的概念、性质和记号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重点
1.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2.交集和并集的概念,集合的交、并的性质。
考试大纲描述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通过展示,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疑惑之处。
评
听同学或老师讲解。学生梳理知识,记笔记。
知识形成体系,对于该节内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检
课本P44习题(1,,4,5)
学生写在书上
速度质量的考查
教学反思
教学后完成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
合格[ ]不合格[ ]
教研组长(签字):
检查日期:年月日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
教师提出问题:
1、请你复习本节所学知识,结合导学提纲,梳理本节知识流程图,补充知识(包括符号表示、图形表示等).
2、完成导学提纲上相应的题目。
结合老师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并逐一回答问题。在自学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不懂的地方,之后在下一环节进行讨论。完成导学提纲上相应内容,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提纲式引领学习,让学生有的放矢,不至于茫然抓不住重点。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议
就“思”中提出的问题逐一回答,并研究相应知识所对应的各种题型。
漏缺知识点在讨论中明朗化。典型题目的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小组同学的力量,让每一个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
收集每个小组中所存在的问题。对重难点知识的梳理
由小组长带头总结,其他组员以及其他组进行补充。
3.子集的概念、真子集的概念。
难点
1.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
2.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间区别、描述法给定集合的运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备注)
导
教师提出问题:请你根据所学内容,把集合这一知识板块进行梳理。
学生主动思考,进入情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将自己的疑惑记录下来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不涉及集合论理论,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从而体会集合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教材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案模板
课题名称
1.1.4集合复习课
教师姓名
刘瑞
学生年级
高一
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①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加以描述。
③会用集合语言对已经学习过的某些数学对象加以描述,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