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我的说课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属于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

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敬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本文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

二、说学情
创设情境时,考虑到本班学生均来自农村,信息资源渠道狭窄、闭塞,对于世界局势可谓是一无所知。

教师把远程教育资源经过选择、整合、加工后再现情境,让学生形象感知世界局势。

学生们有一定的自学生字、词语的能力,但概括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能力有所欠缺,现在的中国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对战争感到很遥远,特别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更是无法体会。

因此,我在课件开头插入两个短片,主题分别是“和平”和“战争”,在观看中让学生进行对比,初步感知战争的可怕。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情感,进行熏陶、感染,让学生对文章留下深刻印象,对语言文字有所感悟。

三、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有三
知识与能力目标:
重在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应达到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四、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五、说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六、说教法学法
教法是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创设情境,生成情感;2多重对话,迸发情感;3、拓宽文本,激发情感学法是学生通过读文质疑,抓住含义深刻的重点语句理解感悟(找句、勾画、批注、体会、朗读),学生在体验情感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个性,悟出自己的理解。

七、说教学流程
教学本课时,根据本课教材特点,我进行了以下处理:
第一、创设情境,生成情感
情境是引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阅读之前,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去感悟、去探究,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促使学生自发地进行并获得情感体验。

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两个短片,让学生感受和平的重要,理解小作者对和平的呼吁。

我会同时引导:在大街上、公园里、商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温馨的画面。

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这样的幸福,再观看战争场面的短片进行比较。

引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接着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并出示问题,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的答案。

然后介绍中国维和部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情况,让学生从心底对他们产生崇敬之情,获得情感体验,自觉地潜入文本,用心灵去充分感悟。

第二、多重对话,迸发情感
现代对话理论认为:阅读就是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因此,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围绕孩子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进行朗读、感悟。

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让学生体会到爸爸的可敬、可亲、勇敢、伟大,激起学生对战争的憎恨。

再过渡到: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我们怎样把作者的真实感
受读出来?然后抓住文中两段震憾人心的文字,即生前分离和死后重逢两部分内容进行探究。

比如让学生从“深情的目光”中体会爸爸临上飞机前与妻儿依依惜别之情。

让学生想象爸爸临走时,究竟想要告诉孩子什么?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到这不仅仅只是爸爸在呼唤和平,而是全世界善良的人民都热切地期盼着,呼唤着和平,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在谈对“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句的理解时,先让学生交流讨论并给予鼓励,如:你的想法真新颖,你的理解很透彻……教师在此基础上点拨: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和平之花”,但和平的环境还不稳固,还不持久,所以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

总之,学生在多重、开放、深刻的对话中,在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心灵的接纳中,知识不断积累,情感更加丰富,体验更加深刻。

第三、拓宽文本,激发情感
文本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作为语文课程的实践者和操作者,教师不仅要“重文本”,而且要“超文本”。

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我安排了一些“超文本’’的内容,如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战争的资料,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战争的残酷,然后再播放战争的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再次感受战争的无情,激发学生情感。

最后,在深入感悟课文内容后,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除了从读文中倾吐自己的感情之外,还有千言万语要倾诉,让学生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用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符号等尽情抒发自己此刻的心情,让学生的情感一泻千里、一吐为快,从而维和的信念更为坚定,并将化为今后的行动:如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做好维护和平的宣传使者,或给战乱地区的儿童献爱心等。

请同学们拿起自己手中的笔,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吧!
情感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是教学艺术的生命。

用情打动学生,用情感染学生,用情震撼学生,愿语文教学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