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相关附件抗菌药物概论
医药类抗菌药物概论PPT精品课件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2/24
9
一、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β-内酰胺类、万古 霉素等。 二、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如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 等。 三、抑制蛋白质合成,如氨基甙类、四环素类、 红霉素、氯霉素等。 四、抑制核酸代谢,如利福平、喹诺酮类。 五、影响叶酸代谢,如磺胺类、甲氧苄啶等。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 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细菌产生耐药性的 途径有: ➢ 药物不能到达其靶位。 ➢ 细菌所产生的酶使药物失活,如β-内酰胺酶。 ➢ 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 ➢ 代谢拮抗物形成增多。
细菌耐药性
分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两类。获得耐药性有 更重要的临床意义。获得耐药性最为常见的是平 行地从另一种耐药菌转移而来。方式有三种: ❖ 转化:通过DNA的释出,耐药基因被敏感菌获 取,再组合而变成耐药菌称为转化。 ❖ 转导:通过嗜菌体将耐药基因转移-转导。 ❖ 转接:细菌间通过性纤毛或结合桥相互结合过 程中发生的基团转移-配接。
应用化学治疗药物应注意
机体、病原体和药物三者间的相互关系,调动机 体的抗病力,发挥药物的作用,减少药物的不良 反应及病原体的耐药性。
机体
病原微生物
抗菌药物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抑菌剂:凡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能力的药物 称为抑菌剂,如磺胺类、四环素类等。 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最低抑 菌浓度(MIC)。
杀菌剂:凡有杀灭微生物能力的药物称杀菌剂, 如青霉素类、氨基甙类等。 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称最低杀菌浓 度(MBC)。
抗菌药物概论课件
二、常用术语
★首次接触效应
(first exposure effect,FEE)
► 指抗菌药在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 的抗菌效应,再次或连续与细菌接 触,则不能再现这种明显效应,需 间隔一段时间后才会再起作用。
二、常用术语
★化疗指数
(chemotherapeutic index, CI)
是评价化学治疗药物有效性与安全 性的指标。
194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一、抗菌药发展简史
➢ 1935年德国学者Domagk、法 国 Trefouels等使氨苯磺胺成 为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细菌 感染的特效药,开始了化学 合成抗菌药物的时代。
一、抗菌药发展简史
现代抗菌药物的重要发展
➢ 1960年代,头孢菌素 ➢ 1970年代以后的喹诺酮类 ➢ 1980年代新的大环内酯类 ➢ 1990年代以来,头孢菌素、氟喹
三、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使细胞 壁缺损,菌体失去渗透屏障而 膨胀、变形;
►细菌在自溶酶的作用下菌体破 裂、溶解而死亡。
三、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β-内酰胺类
抑制转肽酶,阻止细胞膜 外的十肽聚合物的交叉联 结,抑制肽聚糖最后形成
三、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1. 抑制细胞壁合成 2. 改变胞质膜的通透性 3. 抑制蛋白质合成 4. 影响核酸代谢 5. 影响叶酸代谢
➢ 1929 年Fleming发现青霉菌培养液抗菌; ➢ 1939年,Florey 和 Chain 制备了青霉素; ➢ 1941年青霉素在伦敦成功地治疗了第一例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患者,获得 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一、抗菌药发展简史
Sir Alexander Fleming
抗菌药物概论(常用抗真菌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础篇“看药”之道4—抗菌药物概论(常用抗真菌药)病例分享•男,62岁,73kg ,支气管扩张病史30余年•20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白昼夜晚均咳,咳黄白色粘痰,伴发热,体温最高39.0℃•当地医院就诊,先后接受莫西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效果不佳•pct 0.25 CRP 346.36•美罗培南1g q8h +环丙沙星0.8g qd ,体温不降•ANCA 阳性,风湿免疫科会诊考虑血管炎•甲泼尼龙80mg ivgtt qd •G 实验阴性•血肌酐:165umol/L•经验性予以卡泊芬净70mg 负荷剂量,50mg 维持•体温正常,仍咳喘严重•痰培养:尖端赛多孢•BALF :阴性•血肌酐:284umol/L临床常用抗真菌药适应症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制霉菌素特比萘芬灰黄霉素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念珠菌病临床常用深部抗真菌药Amphotericin B两性霉素B (分子量: 924.1)多烯类三唑类Fluconazole 氟康唑(分子量: 306.3)Voriconazole 伏立康唑(分子量: 349.3)Itraconazole 伊曲康唑(分子量: 705.6)Posaconazole 泊沙康唑Isavuconazole艾沙康唑(分子量: 437.5)临床常用深部抗真菌药抗真菌药物峰浓度两性霉素B 棘白菌素类C max /MIC浓度依赖时间依赖无PAE 或很短氟胞嘧啶T>MIC 长PAEAUC/MIC唑类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 抗菌谱有较强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天然耐药敏感度欠佳新型隐球菌念珠菌属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球孢子菌属孢子丝菌属赛多孢子菌葡萄牙念珠菌土曲霉菌季也蒙念珠菌放线菌黄曲霉广谱抗真菌药吸收分布清除•蛋白结合率>90%•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不易被透析清除•肾组织浓度最高•胸、腹水、滑膜腔中血药浓度通常低于同期血药浓度的一半•支气管分泌物中药物浓度亦低•血消除半衰期约为24h •在体内经肾脏缓慢排泄•每日约有给药量2-5%原型排出•7日内经尿液排出给药量的40%•停药后尿中排泄至少持续7•碱性尿液中药物排泄增多•口服几乎不吸收注:鞘内给药FDA仅推荐用于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失败患者的补救治疗中国早期用于全身用药不能达到目标浓度或不能耐受大剂量两性霉素B的患者肾脏⚫氮质血症,低钾血症,尿潴留,肾小管酸中毒和肾钙质沉着症,这些通常会随着治疗中断而改善⚫接受大量两性霉素B (超过4g )或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同时使用的患者,易发生永久性肾损伤•发烧,•心肺功能影响•肝功能异常,消化道不良反应•注射部位局部疼痛,全身疼痛•神经系统毒性如头痛、思绪异常,嗜睡,失眠(鞘内注射常见),严重者可发生下肢截瘫,•低钾血症,肾毒性✓用药前予以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抗组胺药或止吐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耐受性✓哌替啶(25至50 mg IV)可以减少两性霉素B输注时发生的颤抖和发烧的持续时间✓在使用两性霉素B前用500mL生理盐水水化和补钠,可以降低发生肾毒性的风险用药前予以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或止吐药可改善患者耐受情况在一些患者中观察到静脉注射(25-50mg)哌替啶可缩短输注两性霉素B引起的颤抖,发热时间•严重肝病患者禁用•肝功能损害。
第36章抗菌药物概论
抗菌药物概论
汤文璐
M.D. 副教授
复旦大学 药学院 药理教研室
36章
内容
? 第一节 常用术语 ?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其机制 ? 第四节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化学治疗概念
第一节 常用术语
化学治疗 (简称化疗 )
? 定义 :用化学药物 抑制或杀灭 机体内的病原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寄生 虫及癌细胞, 消除或缓解 它们所致的疾病。
? 包括: 抗微生物药 (antimicrobial drug) 抗寄生虫药 (antiparasitic drug) 抗癌药(anticancer drug)
化疗药物的分类
第一节 常用术语
化学治疗概念
理想的化疗药 应该对病原体有 选择性毒 性(即强大杀菌作用),而对宿主无害或少 害,毒副作用相对较轻。
抗菌药评价指标
抗菌活性
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分体外 与体内两种方法测定 。
体外抗菌活性指标:
? 最低抑菌浓度 ( MIC) :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 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 最低杀菌浓度 (MBC) :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 最低药物浓度。
抗菌药评价指标
抑菌药 (bacteriostatic drugs)
抗菌药评价指标
化疗指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hemotherapeutic index, CI)
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 (ED50)之比。 LD50/ED50
安全指数( safety index )
5%致死量(LD5)与95%有效量(ED95) 之比。 LD5/ED95
药物治疗效果 ↑ CI↑
抗菌药物概论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细菌核糖体:70S(30S, 50S) 哺乳动物核糖体:80S(40S,60S) 氯霉素、林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50S 四环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用30S
18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
19
耐 药 性: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或不敏 感,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
固有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细菌染色体 基因决定,基于药物作用机制的内在耐药性。 例:氨基糖苷类遇到厌氧菌:
7
2. 抗菌活性 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 体外活性(培养基) 最低抑菌浓度(MIC)-抑菌药 最低杀菌浓度(MBC)-杀菌药
8
3. 化疗指数 (chemotherapeutic index, CI) — 衡
量化疗药物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参 数。
LD50/ED50 或 LD5/ED95
广义的细菌包括“四体”(螺旋体、衣原体、支 原体、立克次体)。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能杀灭或抑制其他
病原微生物
抗生素
天然
抗菌药
人工半合成
人工合成抗菌药
5
几个重要概念
6
1. 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
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窄谱抗菌药与广谱抗菌药 抗菌药临床选药的基础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敏感菌体内的积蓄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 完成,包括需氧条件下的主动转动系统,故此类药物对厌氧菌 无作用
获得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后天获得
20
1.获得性耐药的生化表现 ①降低外膜通透性;②产生灭活酶;③改变 靶位结构;④药①接合:通过菌毛相互沟通 ②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 ③转化:细菌从周围环境中摄取裸DNA
抗菌药物概论(糖肽类、恶唑烷酮类、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磷霉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础篇“看药”之道3——抗菌药物概论(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磷霉素、呋喃妥因、硝基咪唑类)常见用药疑问MRSA肺部感染,利奈唑胺更有优势吗?选药要考虑哪些方面呢?目录CONTENTSPART 03 多黏菌素PART 02 四环素及甘氨酰环素类PART 01 糖肽类、噁唑烷酮类PART 04 磷霉素、呋喃妥因PART 05 硝基咪唑类作用机理及包含的品种(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磷霉素利奈唑胺多黏菌素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呋喃妥因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核糖体保护蛋白-四环素类交叉耐药机制靶位结构的改变✓主动外排泵-四环素类交叉耐药、替加环素耐药渗透屏障作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粘液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生物被膜形成耐药机制汪复,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第2版)糖肽类、噁唑烷酮类糖肽类、噁唑烷酮类抗菌谱MSSA (14237株)与MRSA (7327株)对抗菌药的耐药率(%)10203040506070809010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T M P -S M Z 克林霉素红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MSSA 用苯唑西林、头孢唑啉杀菌作用更强%糖肽类、噁唑烷酮类抗菌谱(2280株)和甲氧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521株)对抗菌药的耐药率(%)10203040506070809010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利福平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克林霉素T M P -S M Z 红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率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要注意排除污染%糖肽类、噁唑烷酮类抗菌谱102030405060708090100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磷霉素氨苄西林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株)和屎肠球菌(9885株)对抗菌药的耐药率(%)糖肽类、噁唑烷酮类糖肽类、噁唑烷酮类万古霉素颜青等,临床药物治疗学-感染性疾病汪复,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第2版)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共性:MRSA 、MRCNS 、氨苄西林耐药肠球菌属及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所致感染。
【医疗药品管理】相关附件-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应用药物对病原体所致疾病进行预防或治疗称为化学治疗(chemotherapy),简称化疗。
病原体包括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
化疗过程中所用的药物称为化疗药物,包括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和抗肿瘤药。
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均属于抗微生物药。
化学治疗学是研究药物、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作用机制和作用规律的学科。
理想的抗菌药应具备干扰细菌的重要功能而不影响宿主细胞的特性,研制抗菌药物时候,应努力寻找一些细菌所特有的结构(如细菌所特有的细胞壁)或功能作为药物作用的靶点,以提高药物对病原体的选择性,降低对宿主的毒性。
另一方面,宿主的免疫力和防御功能是防止病原体致病或病后康复的关键因素,应用抗菌药物只是为宿主消灭病原体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注意恢复和提高宿主自身的防御功能,成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机体、抗菌药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第一节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有些抗菌药也可用于寄生虫感染,广义的细菌还包括放线菌、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
抗菌药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奎诺酮类等)和抗生素。
抗生素是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代谢产物,分子量较低,低浓度时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
抗生素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两类。
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而获得的产品。
抗菌谱: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某些抗菌药物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局限于一属细菌,其抗菌谱窄,如异烟肼只对抗酸分支杆菌有效。
另一些药物抗菌范围广泛称之为广谱抗菌药,如四环素和氯霉素,它们不仅对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且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及某些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
抗菌活性抗菌活性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一般可用体外与体内(化学实验治疗)两种方法来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药品管理】相关附件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应用药物对病原体所致疾病进行预防或治疗称为化学治疗(chemotherapy),简称化疗。
病原体包括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
化疗过程中所用的药物称为化疗药物,包括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和抗肿瘤药。
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均属于抗微生物药。
化学治疗学是研究药物、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作用机制和作用规律的学科。
理想的抗菌药应具备干扰细菌的重要功能而不影响宿主细胞的特性,研制抗菌药物时候,应努力寻找一些细菌所特有的结构(如细菌所特有的细胞壁)或功能作为药物作用的靶点,以提高药物对病原体的选择性,降低对宿主的毒性。
另一方面,宿主的免疫力和防御功能是防止病原体致病或病后康复的关键因素,应用抗菌药物只是为宿主消灭病原体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注意恢复和提高宿主自身的防御功能,成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机体、抗菌药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第一节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有些抗菌药也可用于寄生虫感染,广义的细菌仍包括放线菌、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
抗菌药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奎诺酮类等)和抗生素。
抗生素是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代谢产物,分子量较低,低浓度时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
抗生素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俩类。
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而获得的产品。
抗菌谱: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某些抗菌药物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局限于一属细菌,其抗菌谱窄,如异烟肼只对抗酸分支杆菌有效。
另一些药物抗菌范围广泛称之为广谱抗菌药,如四环素和氯霉素,它们不仅对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且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及某些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
抗菌活性抗菌活性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一般可用体外和体内(化学实验治疗)俩种方法来测定。
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杀菌浓度(MBC)。
抑菌药是指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如四环素等。
杀菌药这类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之,如青霉素类、氨基甙类等。
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 理想的化疗药物一般必须具有对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有高度选择性的毒性,而对宿主无毒性或毒性很低,最好仍能促进机体防御功能且能和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消灭病原体。
化疗药物的价值一般以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之比,或5%致死量(LD5)和95%有效量(ED95)的比来衡量。
这一比例关系称为化疗指数。
化疗指数愈大,表明药物的毒性愈小,疗效愈大,临床应用的价值也可能愈高。
但化疗指数高者且不是绝对安全,如几无毒性的青霉素仍有引起过敏休克的可能。
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后,再去除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常以小时计)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或抗生素后效应。
且非所有的抗菌药和细菌之间均发生PAE,可是当PAE存在时,其时程常常具有浓度依赖性。
第二节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根据细菌的结构同志或代谢特征,抗菌药可特异性的干扰或阻断细菌所特有的某些关键性环节,从而在宿主细胞和细菌之间发挥选择性抗菌作用。
1.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细菌细胞膜外是一层坚韧的细胞壁,能抗御菌体内强大的渗透压,具有保护和维持细菌正常形态的功能。
细菌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是胞壁粘肽,由N-乙酰葡萄糖胺(GNAc)和和五肽相连的N-乙酰胞壁酸(MNAc)重复交替联结而成。
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可分为胞浆内、胞浆膜和胞浆外三个阶段。
胞浆膜阶段的粘肽合成可被万古霉素和杆菌肽所破坏,它们能分别抑制MNAc-五肽和脂载体结合且形成直链十肽二糖聚合物和聚合物转运至膜外受体的过程及脱磷酸反应。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则能阻碍直链十肽二糖聚合物在胞浆外的交叉联接过程。
青霉素等的作用靶位是胞浆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表现为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从而阻碍了交叉联接。
能阻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可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
由于菌体内的高渗透压,在等渗环境中水分不断渗入。
致使细菌膨胀、变形,在自溶酶影响下,细菌破裂溶解而死亡。
2. 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细菌胞浆膜是由类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一种半透膜,位于细胞壁内侧,具有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分泌和呼吸等功能。
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表面活性物质,能选择性地和细菌胞浆膜中的磷酯结合;而制霉菌素和二性霉素等多烯类抗生素则仅能和真菌胞浆膜中固醇类物质结合。
它们均能使胞浆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菌体内的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糖和盐类等外漏,从而使细菌死亡。
3. 抑制蛋白质合成细菌为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70S,由30S和50S亚基组成,哺乳动物是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80S,由40S和60S亚基构成,因而它们的生理、生化和功能不同,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核蛋白体有高度的选择性毒性,而不影响哺乳动物的核蛋白体和蛋白质合成。
多种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但它们的作用点有所不同。
①能和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蛋白质合成呈可逆性抑制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
②能和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而抑菌的抗生素如四环素能阻止氨基酰tRNA向30S亚基的A位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③能和30S亚基结合的杀菌药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等)。
它们的作用是多环节的。
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因而具有杀菌作用。
4. 影响叶酸及核酸代谢磺胺类和甲氧苄啶(TMP)可分别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仍原酶,妨碍叶酸代谢,最终影响核酸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喹诺酮类药物能抑制DNA的合成,利福平能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
第三节细菌的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分固有耐药性(天然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俩种。
固有耐药性是指基于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内在的耐药性,例如,氨基糖苷类药物需借助氧依赖性转运机制进入细菌内,厌氧菌缺乏此种机制而对氨基糖苷类产生固有耐药性。
以下章节中所叙述的耐药性如不做特殊说明均指获得性耐药性。
获得性耐药性是指某种细菌对某种抗菌药不具有固有耐药性,其耐药机制是后天获得的。
例如,一般是指细菌和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1. 获得性耐药性的生物化学表现⑴降低外膜的通透性:细菌可通过各种途径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如革兰阴性杆菌的细胞外膜对青霉素G等有天然屏障作用;绿脓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水孔或外膜非特异性通道功能改变引起细菌对一些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包括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
⑵产生灭活酶:灭活酶有俩种,一是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可水解青霉素或头孢菌素;二是钝化酶又称合成酶,可催化某些基团结合到抗生素的OH基或NH2基上,使抗生素失活。
多数对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能产生质粒介导的钝化酶,如乙酰转移酶作用于NH2基上,磷酸转移酶及核苷转移酶作用于OH基上。
⑶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
⑷药物主动外排系统活性增强,使药物的排出速度大和药物的内流速度。
⑸改变代谢途径:细菌对磺胺类的耐药,可由对药物具拮抗作用的底物PABA的产生增多所致;也可能通过改变对代谢物的需要等途径。
2. 耐药基因的转移获得性耐药可由基因突变而产生,且能垂直传递给予后代。
此外,更多情况下,获得性耐药性的基因主要通过水平转移在细菌间转移,这种转移方式包括:⑴接合,细菌间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通过这种转移方式,耐药基因可在同一种属或不同种属细菌间进行传递,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⑵转导:一般发生在相同种的细菌之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⑶转化:少数细菌可从周围环境中摄入裸DNA,且将其掺入到细菌染色体中去。
当此DNA中含有耐药基因时,细菌转变为耐药菌。
第四节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1. 根据致病菌和药物特点选用抗菌药2. 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3.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联合用药的目的在于: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高疗效,对混合感染或未做细菌学诊断的病例扩大抗菌范围,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延缓或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联合用药的适应症有:①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②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如肠穿孔后腹膜炎的致病菌常有多种需氧菌和厌氧菌等;③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④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如结核、慢性尿路感染、慢性骨髓炎等;⑤用以减少药物毒性反应,如俩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合用治疗深部真菌,前者用量可减少,从而减少毒性反应;⑥临床感染一般用二药联用即可,不必要三药联用或四药联用。
俩种抗菌药联合应用在体外或动物实验中可获得无关、相加、协同(增强)和拮抗等四种效果。
抗菌药物依其作用性质可分为四大类:一类为繁殖期杀菌,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二类为静止期杀菌,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等,它们对静止期、繁殖期细菌均有杀灭作用;三类为速效抑菌,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四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等。
第一类和第二类合用常可获得协同(增强)作用,例如青霉素和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合用治疗肠球菌心内膜炎;青霉素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有利于氨基甙类抗生素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第一类和第三类合用可能出现拮抗作用。
例如青霉素类和氯霉素或四环素类合用。
由于后二药使蛋白质合成迅速被抑制,细菌处于静止状态,致使繁殖期杀菌的青霉素干扰细胞壁合成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使其抗菌活性减弱。
第二类和第三类合用可获得增强或相加作用。
第四类慢效抑菌药和第一类能够合用,例如,治疗流行性脑膜炎时,青霉素能够和磺胺嘧啶合用而提高疗效。
4. 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⑴病毒感染,抗菌药对病毒感染无效;⑵病因或发热原因不明,不宜用抗菌药,否则可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病原菌不易被检出;⑶皮肤粘膜等局部感染,应尽量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因其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耐药菌的产生;⑷抗菌药剂量要适当,疗程应足够。
剂量过小,不但无治疗作用,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仍会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
疗程过短易使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⑸常规性使用广谱抗菌药或新上市的药物。
5. 患者的其他因素和抗菌药物应用:⑴肾功能减退时,应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宜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
对肾有毒的药物,如俩性霉素B、万古霉素及氨基甙类等,宜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