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数学复习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四边形第2节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全等三角形试题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四边形第二节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全等三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四边形第二节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全等三
第二节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全等三角形
1. ( 2016 长沙中考 )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和 7,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 A )
A. 6 B. 3 C. 2 D. 11 2. ( 2016 金华中考 ) 如图,已知∠ ABC=∠ BAD,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 ABC≌△ BAD A. AC= BD B.∠ CAB=∠ DBA C.∠ C=∠ D D. BC= AD
,画出图形,并用
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写出证明过程.下面是小
明同学根据题意画出的图形,并写出了不完整的已知和
求证.
已知:如图,∠ AOC=∠ BOC,点 P 在 OC上, __PD⊥ OA, PE⊥ OB,垂足分别为 D、 E__.
求证: __PD= PE__.
请你补全已知和求证,并写出证明过程.
∠PDO=∠ PEO,
DF= AF, MF,∴∠ FMC=∠ FCM;
(2)AD⊥MC,理由:由 (1) 知,∠ MFC= 90°, FD=EF, FM= FC,∴∠ FDE=∠ FMC= 45°,∴ DE∥ MC,又∵ AD⊥ DE,∴ AD⊥MC.
18. ( 2016 北京中考 ) 如图,在四边 ABCD中,∠ ABC= 90°, AC= AD,点 M,N 分别为 AC, CD的中点,连接 BM, MN, BN.
(1) 如图①,在△ ABC 中,点 O 是∠ ABC 和∠ ACB 平分线的交点,若∠ A=α,则∠ BOC= __90°+ 2 __( 用 α
1
1
α
表示 ) ;如图②,∠ CBO= 3∠ ABC,∠ BCO=3∠ ACB,∠ A=α,则∠ BOC= __120°+ 3 __( 用 α 表示 ) ;
11 / 11

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系统复习--第四单元 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

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系统复习--第四单元 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

第四单元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第14讲平面图形与相交线、平行线一、知识清单梳理第15讲一般三角形及其性质二、知识清单梳理知识点二: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6.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对应中线、对应高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等、面积等.失分点警示: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要注意找准对应边与对应角.7.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SSS(三边对应相等)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失分点警示如图,SSA和AA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直角三角形全等(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HL)(2)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同样可以用SAS,ASA和AAS.8.全等三角形的运用(1)利用全等证明角、边相等或求线段长、求角度:将特征的边或角放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中,通过证明全等得到结论.在寻求全等的条件时,注意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银行条件.(2)全等三角形中的辅助线的作法:①直接连接法:如图①,连接公共边,构造全等.②倍长中线法:用于证明线段的不等关系,如图②,由SAS可得△ACD≌△EBD,则AC=BE.在△ABE中,AB+BE>AE,即AB+AC>2AD.③截长补短法:适合证明线段的和差关系,如图③、④.例:如图,在△ABC中,已知∠1=∠2,BE=CD,AB=5,AE=2,则CE=3.第16讲等腰、等边及直角三角形知识点一:等腰和等边三角形关键点拨与对应举例1.等腰三角形(1)性质①等边对等角:两腰相等,底角相等,即AB=AC ∠B=∠C;②三线合一: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③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直线AD是对称轴.(2)判定①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1)三角形中“垂线、角平分线、中线、等腰”四个条件中,只要满足其中两个,其余均成立. 如:如左图,已知AD⊥BC,D为BC的中点,则三角形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失分点警示:当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不明确时,需分类讨论. 如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个内角为3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②等角对等边:即若∠B=∠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 30°、120°或75°、75°.2.等边三角形(1)性质①边角关系:三边相等,三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即AB=BC=AC,∠BAC=∠B=∠C=60°;②对称性: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三条高线(或角平分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2)判定①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均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任一内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即若AB=AC,且∠B=60°,则△ABC是等边三角形.(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也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2)等边三角形有一个特殊的角60°,所以当等边三角形出现高时,会结合直角三角形30°角的性质,即BD=1/2AB.例:△ABC中,∠B=60°,AB=AC,BC=3,则△ABC的周长为9.知识点二: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3.角平分线(1)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即若∠1 =∠2,PA⊥OA,PB⊥OB,则PA=PB.(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角平分线上.例:如图,△ABC中,∠C=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AB于E,CD=2,则AC=6.4.垂直平分线图形(1)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端点距离相等.即若OP垂直且平分AB,则PA=PB.(2)判定: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知识点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5.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两锐角互余.即∠A+∠B=90°;(2) 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若∠B=30°则AC=12AB;(3)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即若CD是中线,则CD=12AB.(4)勾股定理: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1)直角三角形的面积S=1/2ch=1/2ab(其中a,b为直角边,c为斜边,h是斜边上的高),可以利用这一公式借助面积这个中间量解决与高相关的求长度问题.(2)已知两边,利用勾股定理求长度,若斜边不明确,应分类讨论.(3)在折叠问题中,求长度,往往需要结合勾股定理来列方程解决.6.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即若∠C=90°,则△ABC是Rt△;(2) 如果三角形一条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即若AD=BD=CD,则△ABC是Rt△(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a2+b2=c2,则△ABC是Rt△.第17讲相似三角形21P COBAPCO BADABC abcDABC abc四、 知识清单梳理知识点一:比例线段关键点拨与对应举例1. 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a cb d=,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列比例等式时,注意四条线段的大小顺序,防止出现比例混乱. 2.比例的基本性质(1)基本性质:a cb d =⇔ ad =bc ;(b 、d ≠0)(2)合比性质:a c b d =⇔a b b ±=c dd ±;(b 、d ≠0)(3)等比性质:a c b d ==…=mn =k (b +d +…+n ≠0)⇔......a c mb d n++++++=k .(b 、d 、···、n ≠0)已知比例式的值,求相关字母代数式的值,常用引入参数法,将所有的量都统一用含同一个参数的式子表示,再求代数式的值,也可以用给出的字母中 的一个表示出其他的字母,再代入求解.如下题可设a=3k,b=5k ,再代入所求式子,也可以把原式变形得a=3/5b 代入求解. 例:若35a b =,则a b b +=85. 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 段成比例.即如图所示,若l 3∥l 4∥l 5,则AB DEBC EF=. 利用平行线所截线段成比例求线段长或线段比时,注意根据图形列出比例等式,灵活运用比例基本性质求解. 例:如图,已知D ,E 分别是△ABC 的边BC 和AC 上的点,AE=2,CE=3,要使DE ∥AB ,那么BC :CD 应等于53.(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 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即如图所示,若AB ∥CD ,则OA OBOD OC=. (3)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如图所示,若DE ∥BC ,则△ADE ∽△ABC.4.黄金分割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果ACAB ==5-12≈0.618,那么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其中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例:把长为10cm 的线段进行黄金分割,那么较长线段长为5(5-1)cm .知识点二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AAA). 如图,若∠A =∠D ,∠B =∠E ,则△ABC ∽△DEF.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思路:①条件中若有平行 线,可用平行线找出相等的角而判定;②条件中若有一对等角,可再找一对等角或再找夹这对等角的两组边对应成比例;③条件中 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找夹角相等;④条件中若有一对直角,可考虑再找一对等角或证 明直角边和斜边对应成比例;⑤条件中若有 等腰关系,可找顶角相等或找一对底角相等或找底、腰对应成比例.(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若∠A =∠D ,AC AB DF DE=,则△ABC ∽△DEF. (3)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如图,若AB AC BCDE DF EF==,则△ABC ∽△DEF. F E D CB A l 5l 4l 3l 2l 1ODCBAED CBAFEDC B AFEDC BAFE DC BA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例:(1)已知△ABC∽△DEF,△ABC的周长为3,△DEF的周长为2,则△ABC与△DEF的面积之比为9:4.(2) 如图,DE∥BC,AF⊥BC,已知S△ADE:S△ABC=1:4,则AF:AG=1:2.7.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1)熟悉利用利用相似求解问题的基本图形,可以迅速找到解题思路,事半功倍.(2)证明等积式或者比例式的一般方法:经常把等积式化为比例式,把比例式的四条线段分别看做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然后,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从而得出结果.第18讲解直角三角形五、知识清单梳理知识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关键点拨与对应举例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sin A=∠A的对边斜边=ac余弦: cos A=∠A的邻边斜边=bc正切: tan A=∠A的对边∠A的邻边=ab.根据定义求三角函数值时,一定根据题目图形来理解,严格按照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有时需要通过辅助线来构造直角三角形.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度数三角函数30°45°60°sinA122232 cosA322212 tanA331 3知识点二:解直角三角形3.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科学选择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口诀:已知斜边求直边,正弦、余弦很方便;已知直边求直边,理所当然用正切;已知两边求一边,勾股定理最方便;已知两边求一角,函数关系要记牢;已知锐角求锐角,互余关系不能少;已知直边求斜边,用除还需正余弦.例:在Rt△ABC中,已知a=5,sinA=30°,则c=10,b=5.4.解直角三角形的常用关系(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 A==cosB=ac,cos A=sinB=bc,tan A=ab.知识点三: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仰角、俯角、坡度、坡角和方向角(1)仰、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如图①)(2)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叫做坡度(或者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用α表示,则有i=tanα. (如图②)(3)方向角:平面上,通过观察点Ο作一条水平线(向右为东向)和一条铅垂线(向上为北向),则从点O出发的视线与水平线或铅垂线所夹的角,叫做观测的方向角.(如图③)解直角三角形中“双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模型:(1)叠合式(2)背靠式解题方法:这两种模型种都有一条公共的直角边,解题时,往往通过这条边为中介在两个三角形中依次求边,或通过公共边相等,列方程求解.6.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中名词、术语,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建立数学模型;(2)将条件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的边、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3)选择合适的边角关系式,使运算简便、准确;(4)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到问题的解.。

中考数学第四章几何初步与三角形第二节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课件

中考数学第四章几何初步与三角形第二节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课件

【分析】 利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及三角形的三 边关系解答即可.
讲:忽略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条件 判断已知三条线段是否能够组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下列两 个条件之一:①如果选最长边作为第三边,则需判断其余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如果选最短边作为第三边,则需 判断其余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容易 忽略三边是否满足组成三角形的条件. 练:链接变式训练2
求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度时,常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建立已知角与所求的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进行求解 即可.
3.(2017·长春)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点E在
AC上,DE∥BC.若∠A=62°,∠AED=54°,则∠B的大
小为(
)
C
A.54°
B.62° C.64° D.74°
4.(2016·大庆)如图,在△ABC中,∠A=40°,D点是 ∠ABC和∠ACB角平分线的交点,则∠BDC= _1_1_0_°__.
4.三角形的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 三角形的中位线.一个三角形有3条中位线,都在三角形 的内部.三角形的中位线 _平__行__ 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
_一__半__ .
三角形的中线、高、角平分线、中位线都是线段,注意 区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的区别,前者是线 段,后者是射线.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除上述四种判别方法外,
还有 _H_L_ .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思路如下:
考点一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5年2考)
(2013·河北)如图1,M是铁丝AD的中点,将该铁丝
首尾相接折成△ABC,且∠B=30°,∠C=100°,如图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M在AB上 B.点M在BC的中点处 C.点M在BC上,且距点B较近,距点C较远 D.点M在BC上,且距点C较近,距点B较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及全等三角形,青海五年中考命题规律)全等三角形式出,青海五年中考真题)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2015青海中考)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C)A.5 B.6 C.12 D.162.(2016西宁中考)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动成三角形的是( D)A.3 cm、4 cm、8 cm B.8 cm、7 cm、15 cmC.5 cm、5 cm、11 cm D.13 cm、12 cm、20 cm3.(2014西宁中考)下列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B)A.2,2,4 B.3,4,5 C.1,2,3 D.2,3,64.(2017青海中考)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若∠A=50°,则∠BOC=__115°__.(第4题图)(第5题图)5.(2016青海中考)如图,已知∠CAE是△ABC的外角,AD∥BC,且AD是∠EAC的平分线,若∠B=71°,则∠BAC=__38°__.三角形的四条重要线段6.(2013西宁中考)如果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那么等边三角形的中位线长为( A)A.2 B.4 C.6 D.87.(2016西宁中考)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为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以B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若梯形上底为5,则连接△DBC的两腰中点的线段的长为__5__.全等三角形8.(2013西宁中考)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D)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9.(2015青海中考)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BF=CE,AB∥DE,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__AB=DE或∠A=∠D或∠ACB=∠DFE或AC∥FD__.(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第9题图)(第10题图)10.(2014青海中考)如图,已知∠C=∠D,∠CAB=∠DBA,AD交BC于点O,请写出图中一组相等的线段__BC=AD或AC=BD或OA=OB或OC=OD__.11.(2013青海中考)如图,BC=EC,∠1=∠2,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DEC,则需添加的条件是__答案不唯一,如∠A=∠D__.(不添加任何辅助线)12.(2014青海中考)如图,▱ABCD中,点E在边AB上,点F在AB的延长线上,且AE=BF.求证:∠ADE=∠BCF.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且AD∥BC,∴∠DAE =∠CBF. 又∵AE=BF ,∴△DAE ≌△CBF(SAS ), ∴∠ADE =∠BCF.13.(2014西宁中考)课间,小明拿着老师的等腰直角三角板玩,不小心掉到两墙之间,如图所示. (1)求证:△ADC≌△CEB;(2)从三角板的刻度可知AC =25 cm ,请你帮小明求出砌墙砖块的厚度a 的大小.(每块砖的厚度相等)解:(1)由题意得:AC =BC ,∠ACB =90°,AD ⊥DE ,BE ⊥DE ,∴∠ADC =∠CEB=90°,∴∠ACD +∠BCE=90°,∠ACD +∠DAC=90°,∴∠BCE =∠CAD.在△ADC 和△CEB 中,⎩⎪⎨⎪⎧∠ADC=∠CEB,∠DAC=∠ECB,AC =CB ,∴△ADC ≌△CEB(AAS ); (2)由题意得:AD =4a ,BE =3a , 由(1)得△ADC≌△CEB,∴DC =BE =3a. 在Rt △ADC 中,AD 2+DC 2=AC 2, ∴(4a)2+(3a)2=252,即a 2=25. ∵a >0,∴a =5.答:砌墙砖块的厚度a 为5 cm .,中考考点清单)三角形分类及三边关系1.三角形分类 (1)按角分类(2)按边分类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__大于__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如图,__a +b__>c ,|a -b|<__c__.3.判断几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并不一定要列出三个不等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断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内外角关系4.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180°__.5.内外角关系:三角形的一个外角__等于__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中的四条重要线段线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6.定义能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7.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相等__,对应角__相等__;(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中位线)相等,周长__相等__,面积__相等__.全等三角形的判定8.三角形全等的判定∠B1【方法技巧】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路判定三角形全等⎩⎪⎪⎨⎪⎪⎧已知两边⎩⎪⎨⎪⎧找夹角→SAS 找直角→HL 或SAS找另一边→SSS已知一边和一角⎩⎪⎨⎪⎧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AAS 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角的另一边→SAS 找夹边的另一角→ASA找边的对角→AAS 已知两角⎩⎪⎨⎪⎧找夹边→ASA 找任一边→AAS,中考重难点突破)三角形三边关系【例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6,第三边为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0B .12 C.14 D .16【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根据第三边为偶数,求出第三边的长度,从而可求出三角形周长.【答案】C1.(2017舟山中考)长度分别为2,7,x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x 的值可以是( C )A .4B .5C .6D .92.(玉林中考)在等腰△ABC 中,A B =AC ,其周长为20 m ,则AB 边的取值范围是( B )A .1 cm <AB <4 cm B .5 cm <AB <10 cmC .4 cm <AB <8 cmD .4 cm <AB <10 cm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关系【例2】(2018中考预测)如图,CD 是△ABC 外角∠ACE 的平分线,AB∥CD ,∠A =50°,则∠B 的大小是( )A .50°B .60°C .40°D .30°【解析】∵AB∥CD,∴∠A =∠ACD=50°,又∵CD 是△ABC 外角∠ACE 的平分线,∴∠ACD =∠DCE=50°,∴∠ACE =2∠ACD=100°,由三角形内外角关系可得∠B+∠A=∠ACE,∴∠B =∠ACE -∠A =100°-50°=50°.【答案】A3.(丽水中考)如图,在△ABC 中,∠A =63°,直线MN∥BC,且分别与AB ,AC 相交于点D ,E ,若∠AEN=133°,则∠B 的度数为__70°__.(第3题图)(第4题图)4.(2017郴州中考)小明把一副45°,30°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C=∠F=90°,∠A =45°,∠D =30°,则∠α+∠β等于( B )A .180°B .210°C .360°D .270°三角形中重要线段的应用【例3】在△ABC 中,D 为AB 的中点,E 为AC 上一点,CE =13AC ,BE ,CD 交于点O ,BE =5 cm ,则OE =________cm .(例3题图)(例3题解图)【解析】如解图,过D 作DF∥BE,那么DF 就是三角形ABE 的中位线,∴DF =12BE ,AF =EF ,又∵CE=13AC ,∴CE =EF ,∴OE 就是三角形CDF 的中位线,∵OE =12DF =14BE =1.25 cm .【答案】1.255.(2017遵义中考)如图,△ABC 的面积是12,点D ,E ,F ,G 分别是BC ,AD ,BE ,CE 的中点,则△AFG 的面积是( A )A .4.5B .5C .5.5D .6(第5题图)(第7题图)6.(内江中考)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 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B )A .32 B .332 C .32D .不能确定 7.(永州中考)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CD 与BE 相交于O 点,已知AB =AC ,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ACD( D )A .∠B =∠C B .AD =AE C .BD =CE D .BE =CD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及性质【例4】如图,已知点D 为等腰Rt △ABC 内一点,∠CAD =∠CBD=15°,E 为AD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 =CA.若点M 在DE 上,且DC =DM ,试探究线段ME 与B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连接MC ,先证△BDC≌△ADC,再证△ADC≌△EMC.【答案】解:如图,连接MC.在等腰Rt △ABC 中,∵∠CAD =∠CBD=15°,∴∠BAD =∠ABD=45°-15°=30°,∴BD =AD.又AC =B C ,∴△BDC ≌△ADC(SSS ),∴∠DCA =∠DCB=45°,∠EDC =∠DAC+∠DCA=15°+45°=60°.∵DC =DM ,∴△MDC 是等边三角形,即CM =CD.又∵∠EMC=180°-∠DMC=180°-60°=120°,∠ADC =180°-∠MDC=180°-60°=120°,∴∠EMC =∠ADC.又∵CE=CA ,∴∠DAC =∠CEM=15°,∴△ADC ≌△EMC(AAS ),∴ME =AD =DB ,∴ME =BD.8.(2017孝感中考)如图,已知AB =CD ,AE ⊥BD ,CF ⊥BD ,垂足分别为E ,F ,BF =DE ,求证:AB ∥CD.解:∵AE⊥BD,CF ⊥BD ,∴∠AEB =∠CFD=90°.∵DE =BF ,∴DE +EF =BF +EF ,即BE =DF.在Rt △AEB 和Rt△CFD 中,⎩⎪⎨⎪⎧AB =CD ,BE =DF ,∴Rt △AEB ≌Rt △CFD(HL ),∴∠B =∠D,∴AB ∥CD.9.(2017怀化中考)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BC 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ABE≌△DCE; (2)求∠AED 的度数.解:(1)∵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BCE 为等边三角形,∴AB =BE =CE =CD ,∴∠ABE =∠DCE=30°.由⎩⎪⎨⎪⎧AB =DC ,∠ABE =∠DCE,EB =EC ,可知△ABE≌△DCE(SAS ); (2)由(1)知AE =DE ,即△AED 为等腰三角形.又∵AB=BC =BE ,∴∠BAE =180°-∠ABE2=75°,则∠DAE=90°-∠BAE=15°,∴∠AED =180°-2∠DAE =150°.10.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BE ⊥CE 于点E ,AD ⊥CE 于点D. (1)求证:△BEC≌△CDA;(2)试判断BE ,DE ,AD 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证明:(1)∵∠ACB=90°,∴∠BCE +∠ACD=90°.∵BE ⊥CE ,AD ⊥CE ,∴∠E =∠CD A =90°.又∵∠BCE+∠CBE=90°,∴∠ACD =∠CBE.又AC =BC ,∴△BEC ≌△CDA(AAS );(2)由(1)知CE =AD.∵CD+DE =CE ,∴CD +DE =AD.又∵BE=CD ,∴BE +DE =AD.11.(2017连云港中考)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且AD =AE ,连接BE ,CD ,交于点F.(1)判断∠ABE 与∠A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过点A ,F 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BC.11解:(1)∠ABE=∠ACD,∵AB =AC ,∠BAE =∠CAD ,AE =AD ,∴△ABE ≌△ACD ,∴∠ABE =∠ACD;(2)∵AB=AC ,∴∠ABC =∠ACB,由(1)可知∠ABE=∠ACD,∴∠FBC =∠FCB,∴FB =FC.又∵AB=AC ,∴点A ,F 均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即直线AF 垂直平分线段BC.12.(2017齐齐哈尔中考)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点D ,BD =AD ,DG =DC ,点E ,F 分别是BG ,AC 的中点.(1)求证:DE =DF ,DE ⊥DF ;(2)连接EF ,若AC =10,求EF 的长.解:(1)∵AD⊥BC,∴∠ADB =∠ADC=90°.在△BDG 和△ADC 中,⎩⎪⎨⎪⎧BD =AD ,∠BDG =∠ADC,DG =DC ,∴△BDG ≌△ADC ,∴BG =AC ,∠BGD =∠C.∵∠ADB =∠ADC=90°,E ,F 分别是BG ,AC 的中点,∴DE =12BG =EG ,DF =12AC =AF.∴DE=DF ,∠EDG =∠EGD=∠C,∠FDA =∠FAD,∴∠EDG +∠FDA=90°,∴DE ⊥DF ;(2)∵AC=10,∴DE =DF =5,由勾股定理,得EF =DE 2+DF 2=5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