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诗歌的清气
论饶宗颐的生命精神
父亲饶锷 , 排行第 三 , 诸佛理 , 精考据, 诗文造诣犹 深, 是晚清迄民初潮州颇有代表性的学者、 诗人 , 为
作者简介: 赵松 ̄(9 1 ) , 16一 , 湖南武岗人, 男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 肖细白(9 3 ) , 16- , 湖南濂源人。 男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
…
吁嗟 乎 , 日月 可 以韬 晦兮 , 穹 可 苍
以 颓圮 。 脑 可以涂 地兮 , 铁 可 以销 毁 。 肝 金 惟 天地 之 径 气兮 , 历鸿 蒙而 终始 。踽踽 独行兮 ,
精神的养 成, 既有家学 渊源 、 个性气质 的因索 , 更在 于他 吸取 了中西哲学的智慧 和释道二藏的宗教精神 , 亦与香
港 的 因 缘 有着 紧密 的关 系 : 关键 词 : 宗 颐 ; 立 人 格 ; 饶 独 生命 精 神
中 图 分 类 号 :8 5 B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4 2 (0 6 0 - 0 9 07 10 - 2 5 2 0 )2 0 6 - 0 -
史上的文化奇迹 , 又是 世罕有的生命奇迹 。 ’ 在学 者 、 人 和 书 画 家 三 重 身 份 之 中 , 者 诗 学 是 选 堂的一 个 最 基本 的 身份 , 以学 术研 究 安 身 他 立 命 , 以其 学 术 品格 颇 能 表 现 他 的性 情 ; 作 所 而 为 一个 诗 人和 书 画 家 , 又 在 “ 于 艺 ” 他 游 中寄 托 了
饶宗颐
循古得清气洒脱见性情
──略论饶宗颐诗词的“清气”
张琼芬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州潮州521041)
摘要:饶宗颐诗词在近百年诗坛有着重要的地位,因其高迈独立的生命精神,其诗词也总洋溢着一股独一无二的清逸之气,本文试图从《雪意》《念奴娇》等诗词入手,浅析其诗词的特点。
关键词:饶宗颐;诗词;清逸脱俗;高迈独立
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饶宗颐教授在学术方面成就很大,或许就是因此,诗名却被掩盖了。其实,他虽然不以诗词名世,诗词也是写得很好的。夏书枚先生说他的诗“实兼采魏晋六朝唐宋人之长,随体而施,靡不尽其神趣”。港大罗忼烈教授说他的词“才大拟于坡仙,格高无愧白石”。可见他的诗词所获评价之高。当代诗论家钱仲联称饶宗颐的诗词,即使是黄遵宪、康有为、沈曾植皆有所不及,更非王国维、陈寅恪二家所能比。刘梦芙在《近百年词坛点将录》中,仿《水浒传》一百零八将,将饶宗颐点为“智多星吴用”,可见饶宗颐诗词在近百年诗坛的地位之高。
饶宗颐诗词创作数量颇大,加上五洲历其四、九州历其七的学
术与创作经历,其行踪之广,阅历之富,无论在题材内容之开拓还是在艺术创造之新变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古今诗人之所仅有。
饶宗颐的友人和门人成立了一个“选堂教授诗文编校委员会”,替他印行了一部《选堂诗词集》。基本囊括了选堂于1993年以前创作的诗词作品,共1337首,其中诗共1056首,词共281首。[1]这些作品,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唱和,均源自生活,题材广泛,立意新颖,切合时代主旋律,且清新自然,形式活泼,读来饶有兴味。古人云:“惟诗也,是乾坤清气,造物须悭。”有道是:“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饶宗颐的《选堂诗词集》,正是散发着一股乾坤清气!吟其诗,赏其词,使人神舒意畅,回味无穷,是难得的艺术享受。饶公有两句传诵甚广的名句:“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2](《偶作示诸生》其二),这两句充分表明他已从人生观、宇宙观上处理好了如何安顿自己的问题,充分表明他人格的自在、自足、充盈、独立。诗品出于人品。这种人格境界,赋予了选堂诗歌一种高远不凡的气象。
饶宗颐的诗:
饶宗颐的诗:
勉励学生,立意高远!
为了勉励学生薪火相传地“接”着自己做学问,饶宗颐曾郑重其事地赠诗给他们:
“更试为君唱,云山韶濩音。芳洲搴杜若,幽涧浴胎禽。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天风吹海雨,欲鼓伯牙琴。”
荷花诗歌,则融禅宗文学于一体,笔意澄明。
2010年8月6日,在中央文史研究馆,他受到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将自己创作的《荷花图》赠送给了总理。这是一幅堪称诗书画三绝的画作,一枝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形简而神逸,辅以黄金加墨书写的一首自作词《一剪梅·花外神仙》:
“荷叶田田水底天,看惯桑田,洗却尘缘。闲随秾艳共争妍,风也倏然,雨也恬然。雨过风生动水莲,笔下云烟,花外神仙。画中寻梦总无边,摊破云笺,题破涛笺。”
此画以荷为题,以词为跋,寓意不言而喻:追求高洁如莲的宝贵精神;褒扬临危不惧、敢于迎接挑战的气魄;称颂刚正不阿、风雨不倒的品质。
饶的古诗词
饶的古诗词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饶,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字眼。在古代的诗词中,饶往往被用
来形容丰富、富足、盛大等意义。在诗歌中,饶常常与丰富、美好的
事物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富饶、充满祥和的
世界之中。
在古代的诗词中,饶这个词常常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古
代的诗人笔下,饶的寓意往往与福寿、丰收、快乐等美好事物联系在
一起,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
赏一些古代诗词中关于饶的写作吧。
唐代诗人李白在其《夜泊牛渚怀古》一诗中写道:“饶此山王在巫峡,云在松江青青桂爆。”诗中以“饶此山王”指的是巫山,表达了
诗人对这座山的景色之美和神秘之感。而“云在松江青青桂爆”则写
出了山间的松江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讴歌。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其《蝉》一诗中写道:“林翠萧疏望,墟饶野绿愁。”诗中以“墟饶野绿”形容大地郁郁葱葱的景色,表达了丰美、生机勃勃的意味。而“翠萧疏望”的描绘则呈现出一种优美的风景画面,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清代诗人袁牧在其《秋至》一诗中写道:“水皆澹澹酒兴摄,山逐饶饶乐扬扬。花雁相遗空自怜,我伤胸臆久时香。”诗中以“山逐饶
饶乐扬扬”表达了山间的富饶与欢乐,展现了秋日的美好景色。而
“花雁相遗空自怜”描绘出动人的画面,引人深思,情感真挚。
古代诗词中关于饶的描写,常常以繁荣、富饶、美好为主题,表
现出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这些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
深刻的内涵、动人的情感,为我们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世界的独特感悟,让我们更加领略了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共同感悟古人诗词中
艺道本相通 诗书画合一——饶宗颐画学思想管窥
饶宗颐本人善画,他的绘画中,山水主要取法倪云林,花鸟 的手法去摹写造化各种事物的出神入化的伎俩。他的特别风格
主要取法八大山人,人物主要取法敦煌白画等,尤其嗜好倪云 的形成,即由此奠定,外界宇宙的客观形象,只是画材而已,如何
林,所画题材广泛,几乎无所不有,在绘画方面所达境界,非常人 支配画材去表现得活泼生动、出奇制胜,以至惊心动魄,全靠主
推崇,在国际上也是声誉卓著。除了学术成就,饶宗颐也是诗人、
饶宗颐又说“画以造境,非写实也。世以写生为尚,依实状而
书法家、画家、音乐家等,在学和艺两方面都达到罕有的高度,堪 作画,与摄影何异?是何贵乎有画?故画中之山水,乃心灵所重
称 20 世纪中国学界的一个奇迹。饶宗颐传承中国学术传统的独 构,取之于物,而冶之以心,必有浩气逸致行于其间,而后始能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8.018
一、前言
通,尤以山水画写枯淡苍莽之意境,令人生‘天地氤氲’之概。”④
饶宗颐是当代的学艺兼通的一代大学者和国学大师,其学 饶宗颐认为作画须表现哲学境界,有天地氤氲之概,才能达至画
识之渊通,涉猎之广泛,堪称 20 世纪中国学坛一高峰,极受学界 道至境。
熟悉,顺手拈来,文辞典雅,富有文采,读之如饮醇酒。
未做到理想的地步,密而行笔不能紧劲联结,全无笔意可观,徒
赞美“白桦”的诗词都有哪些?
赞美“白桦”的诗词都有哪些?
1.《游圣谢拉芬寺》(当代·伯昏子)
隐隐楼台白桦林,擎云十字镀黄金。
晴川浴日春光冷,蓬草萦冈古色侵。
几度生涯看醉梦,廿年波上愧行吟。
圣泉汩汩何边去,但掷青蚨卜远心。
2.《庚寅暮春访喇叭沟门乡万亩次生白桦林》(当代·吴金水)
历尽斧斤厄,重生向碧穹。
深根原不改,浩劫岂能穷。
干记诸天雪,枝吟万壑风。
遥知春有待,不语蓄葱茏。
3.《咏白桦》(民国末当代初·饶宗颐)
弱质甘犯寒,何曾费攘剔。长伴风中松,冰涧日紬绩。
霜皮薄如纸,妆点嗟何益。苍鬟覆翠靥,惊沙缝破隙。
么凤空山冷,憔悴护春埸。孤蟾馀朗照,稍稍明心迹。
江南乞移根,聊用慰远役。
4.《怀柔之什三首其三白桦林》(当代·王蛰堪)
世外旧津何处寻,银装世界雪添襟。
鸥边相与清幽地,最是怀柔白桦林。
白桦是一种落叶乔木,是俄罗斯的国树。在我国的北方,在草原上,在森林里,在山野路旁,都很容易找到成片成片茂密的白桦林。它喜光,不耐荫。耐严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喜酸性土,沼泽地、干燥阳坡及湿润阴坡都能生长。深根性、耐白桦瘠薄,常与红松、落叶松、山杨、蒙古栎混生或成纯林。天然更新良好,生长较快,萌芽强,寿命较短,是胶合板、细木工、家具、单板、防止线轴、鞋楦、车辆、运动器材、家具、乐器、造纸原料等的制作原料。
诗词:有关于白桦的古诗词吗
《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
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
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
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
安徽省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
考试题
第I卷阅读题(77分)
一、现代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1——3题。(本题共3小题, 9分)
按王国维的观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唐诗、宋词、元曲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到了明代,找不出这个文学高峰了,但“清言”可以说是一个被人忽视的明代的文学现象。清言是一种抒情言志的语录体,它是在唐诗、宋词、元曲的意境高峰之后的蹊径。文学的表达形式必须嬗变,因为后人再也达不到唐诗、宋词那样的高峰了,他们必须寻求另一条路子。明代的文人,对清言的写作曾风行一时,留下了大量作品,《菜根谭》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
时至明代,诗衰退了,因为前代诗人创造的意境高峰后人难以企及,尽管还有很多人写诗,但再也写不出前人那样的好诗了。明代文人把这种诗歌的审美意境用清言来表现,反而达到了另一审美高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学的奇迹。《菜根谭》的意境审美很大程度上可以与唐诗媲美。唐诗的题材风格多样,构成绚丽的景观,但真正能够获得意境审美价值的只有一部分诗。如果我们注意到《菜根谭》的意境,在大自然的取材中,完全可以涵盖唐诗的意境。所不同的是,唐诗的意境多为自然画面的呈现,而《莱根谭》的意境在于一种心灵的设计,是为尘世疲惫之人构筑的一个心灵憩园,像深山里的禅境,让人洗净尘烟。这种意境比唐诗的意境更接近人的心灵。“机息心清,月到风来”是《菜根谭》最有味的句子,机就是“心机”,一个人把心机抛却,心灵自然澄澈。
《菜根谭》是一本爱书和善书,中国有书,教育人的书多,关怀人的书少,《莱根谭》是一部关怀人的书。它告诉你在物欲纷扰的世界如何以自己的心志去生活。它给生命设计了一种美好的境界。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人在精神上没有禁锢。唐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的精神。唐诗的意境是天然的,代表那个时代文人们的心境,他们自身很容易被生活和大自然的美丽融入和陶醉。而明代是一个专制统治最黑暗的时代,没有汉代的人才规则,没有唐代的开明,又没有宋代的品味,沉闷压抑,社会特别浮躁。我们从《菜根谭》可以发现,那个时代对名利的炽热使其他人性全部泯灭。功名利禄,把人全部物质化和铜臭化了。处在这样一个时代,那种渴望解脱、寻求生命和生活真谛的愿望可想而知。所以《莱根谭》
饶宗颐《秋兴和杜韵》诗学话语分析
饶宗颐《秋兴和杜韵》诗学话语分析
秋兴和杜韵是饶宗颐的一首诗,它描述了秋天的景色,以及秋天的节日气氛。诗中描绘出的秋天是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季节,它把人们带入一个美丽的世界,让人们享受秋天的美妙。
饶宗颐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多重的比喻,以表达对秋天的美妙和祥和的感受。他把秋天比作一幅画,把秋天的景色比作一个温馨而又宁静的家,把杜韵比作一个温柔而又温暖的家庭。他还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语言,如“秋音”,“秋色”,“秋风”等,来表达他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此外,饶宗颐还使用了许多对比的手法,把秋天和春天进行对比,表达出秋天的美丽和宁静,以及秋天带来的家庭团聚的喜悦。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家庭团聚的热情。
总之,饶宗颐的诗《秋兴和杜韵》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家庭团聚的优美诗歌,它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家庭团聚的热情。
叶嘉莹《阅读视野与诗词评赏》阅读答案及解析
叶嘉莹《阅读视野与诗词评赏》阅读答案及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是言志的,是显意识的,像杜甫《咏怀五百字》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那份深厚博大
的感情令人读起来心里一阵发热,那是诗的好处。但词更微妙,它常常在表面所说的情事以外
给读者很丰富的联想。所以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
之所能言。”词之所以形成这种微妙的作用,是由于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它的“双性人
格”,这是从《花间集》就开始了的。花间词用女性形象和女性语言来描写女子的感情,但其作
者都是男性。如温庭筠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本是写一个女子起床梳妆、画眉、簪花、照
镜、穿衣,张惠言却说它有“离骚初服”之意,因为屈原也曾以女子自比说,“众女嫉余之蛾眉
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而且,当男子求取科第仕宦而不得的时候,其感情与女子那种“弃妇”的
悲哀也有暗合之处。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双重的语境”。早期文人词产生于西蜀与南唐,相对于
五代乱世的中原而言,西蜀与南唐的小环境是安乐的,是可以听歌看舞的;但从大环境来看,
北方对他们这些小国有强大的威胁,其前途很不乐观。冯延巳《蝶恋花》的“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辞镜里朱颜瘦”,饶宗颐先生说是“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南唐是一个必亡的国家,
作为宰相的冯延巳,内心有沉重的负担,朝廷中又有主战主和的纷争,他有许多抑郁和痛苦是
无法对别人说的,而这些无法说清的东西居然就在写美女和爱情的词里无心地流露出来了,这
正是词微妙的作用。词的这种作用又是从何而来呢?有的时候,它来自“语码”的作用。所谓“语
饶宗颐诗歌中佛语及佛教意象的妙用
饶宗颐诗歌中佛语及佛教意象的妙用
作者:庄平贤
来源:《文学教育》2020年第01期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文体学方法兼结合创作背景、创作理念等因素,对饶宗颐先生代表性诗作进行文本细读,分析饶先生在创作中是如何运用佛语与佛教意象的,以及这些佛语与佛教意象在绘景、抒情、言志、造境、传理方面是如何起作用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当今现代化、全球化、不同文化不断交融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古典诗歌这一古老的文学形式在美学、表现力等方面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值得我们将其继承发展下去。
关键词:饶宗颐诗歌佛语佛教意象比较文学
一.背景与目的
饶宗颐先生是享誉世界的汉学大师,毕生积极从事跨国学术交流,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而舟车所至,饶先生喜欢用古典诗歌记录人生点滴,有诗作1400余首传世。受家学渊源影响,饶宗颐自幼对佛学情有独钟(饶宗颐《宗颐名说》15)。20世纪50年代,饶宗颐在印度学者白春晖(V.V.Paranjpe)指导下學习梵文、钻研印度婆罗门经典;1963年,饶宗颐到印度从事研究,并跟从白春晖的父亲老白春晖(V.G.Paranjpe)继续研究婆罗门经典(陈韩曦68-71)。在回香港之前,饶宗颐又游历了锡兰、缅甸、高棉、暹罗等佛教国家,沿途所见“山川风土,多法显、玄奘、义净所未经历者”(饶宗颐《佛国集》 1),因此他诗兴大发,创作了大量古典诗歌,共计46首,后汇编成诗集《佛国集》。
妙用佛语与佛教意象,以禅绘景、借禅抒情、托禅言志,依禅造境、因境生理,从而达到各种诗歌元素水乳交融,形成一个有机美学共同体,已经成为饶宗颐诗歌的一大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饶宗颐先生代表性诗作进行文本细读,分析饶先生在创作中是如何运用佛语与佛教意象的,以及这些佛语与佛教意象在诗歌中起着什么作用,希望借此能为如何在当今现代化、全球化、不同文化不断交融的大背景下继承与发展中国古典诗歌提供启示。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诗歌范文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诗歌范文【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诗歌一】
我羡慕那只维多利亚港上空的鹰
一只雄鹰盘旋飞翔
在天星码头闯入我的视线
飞翔的影子
令维多利亚港的天空
无限高远
维多利亚港的海
无限广阔
如海风一样没有羁绊
穿过透明的天空
翅膀拍打出快乐的节奏
飞翔的弧线如此优美
像一枚自由的徽章
没有猎人举起罪恶的枪口
也不必担心会被看不见的网
捕获
跌落牢笼
我的衣袖装不下自由的海风
我的背囊带不走悠闲的云彩
我是多么的羡慕
飞翔在维多利亚港上空的那只鹰
一朵紫荆花叫住了我
饶宗颐文化馆门前
桥头上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诗歌二】一朵紫荆花叫住了我
她有紫的高贵,白的纯洁
仰起朝圣的脸
在寂寞的光阴里聆听了二十年诗歌
直到遇见
懂得花语的人,才露出
这绝世的芳容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诗歌三】三月的诗
三月的雨水
打湿了天空
我们穿行在铜锣湾街头
电车从百年前的轨道开过来传唱着经典的叮叮之歌
在一地水洼中
照见我们的影子
与百年前的车轮,重合
尔后散开
世界在这一刻变得朦胧而玄妙充满诗气
《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答案
《迦陵诗词稿》之咏荷(一)
1【单选题】叶嘉莹的《咏莲》写于()夏。
A 1962年
B 1956年
C 1940年
D 1938年
2【单选题】阴历的六月按照中国的传统是那种花的月份?
A 栀子
B 桂花
C 荷花
D 蔷薇
3【单选题】“莲花何旖旎”中“旖旎”的意思是()。
A 颜色鲜艳欲滴的样子
B 随风摇摆的样子
C 娇美的样子
D 花瓣浓密的样子
4【单选题】《爱莲说》的作者是()时期的()。
A 南宋;朱熹
B 唐;韩愈
C 北宋;周敦颐
D 北宋,程颐
5【判断题】拟诗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是不存在的。×
6【判断题】《拟采莲曲》的湖云和湖水代表相思的双方。√
7【判断题】“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田田”二字用以形容荷叶茂盛。√
8【判断题】中国乐府中的很多字常常是谐音字。√
9【判断题】中国古代乐府诗中的“莲”常常通“怜”字,即为爱的意思。√
10【判断题】电影《云水谣》是改编自叶嘉莹的《水云谣》。×
迦陵咏荷.(二)
1【单选题】《尔雅》中解释荷花时将荷花的叶称为()。
A 薏
B 蔤
C 茄
D 蕸
2【单选题】“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节选自李商隐的()。
A 《赠荷花》
B 《登乐游原》
C 《夜雨寄北》
D 《暮秋独游曲江》
3【单选题】“何当百忆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这句诗出自?
A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B 《赠荷花》
C 《暮秋独游曲江》
D 《送臻师》4【单选题】叶嘉莹人生很曲折,几经飘零,最后定居在哪里?
A 多伦多
B 巴黎
C 渥太华
D 温哥华
5【单选题】《木兰花慢·花前思乳字》中“愁听”的“听”是()。
A 仄声
【高中记叙文阅读】《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阅读答案
【高中记叙文阅读】《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阅读答案
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①底,望百之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
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
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
①
底,望百之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
永远不要磨磨蹭蹭,在中流中你会感到轻松自在。
,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潮之中不失独立之精神。
②
张大千先生曾评价饶先生说:“
这是他自己的描述。他的山水画更具创新性,形成了自己的画派。"
季羡林先生认为饶先生“
涉及面广,人往往有无边?世界上的学者中没有第二个人。"
,并直言“
最近,中国有各种各样的大师,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他。"
③1917
仲夏时节,饶宗义先生出生在广东潮安的一个儒商家庭。他的父亲饶娥是岭南著名的
学者,他大力支持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
南社”
饶氏天骄楼的10万册藏书更是名扬天下。这种家庭氛围深深印在饶先生的童年记忆中。16岁的饶宗义
岁那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他的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发表在《禹贡》杂志上,这为他日后气象非凡的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到了18
年,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震惊了当时的中国学
术界,对后来的地方志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23
岁时,饶先生应顾颉刚先生的要求,开始编纂《古史辨析》第八卷,这意味着他刚刚
赢得了“弱者之冠”
五四”
对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不幸的是,他的相关手稿在出版之前就被战争摧
毁了。然而,战争并没有阻碍饶宗颐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他最终于29日去世
理解诗歌的音韵美
理解诗歌的音韵美
诗歌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独特的韵律、
节奏和音韵的编排展现其独特的美感。这篇文章将探讨诗歌的音韵美,通过对音韵的理解,加深人们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
一、音韵美的定义和特点
音韵美是指诗歌中由于字音的巧妙运用所产生的美感,它与诗歌的
意境、情感以及修辞手法息息相关。音韵美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韵美与平仄有关。平仄是指在汉语的韵文中,对句子中的
字音进行分类,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类。平声字读音轻柔平和,仄声字
读音浑厚沉重。在诗歌创作中,通过平仄的运用,可以形成韵律和谐
的音节,使诗歌更具韵律感和美感。
其次,音韵美与押韵有关。押韵是指在诗句中通过选择相同或相近
的音节进行呼应,产生和谐的效果。押韵可以形成诗歌的整体结构和
节奏感,为诗歌赋予独特的节奏美,使诗歌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外,音韵美还与声韵的变化有关。汉语有很多音节相同或相近的
字词,通过这些字词的变换,可以增加诗句的多样性和音乐感。
二、音韵美在古诗词中的表现
古代的中国诗歌是音韵美的典范,它以其特有的音韵美成为了人们心中最美的诗词形式之一。在古诗词中,音韵美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古诗词中精确的平仄押韵规律赋予了诗歌韵律优美的特点。例如,《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中,对仗的平仄关系和押韵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美感。
其次,古诗词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通过字音的变化和选择,形成了独特的音韵效果。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杯”和“明”押韵,使整首诗产生了和谐的音乐感。
试从“云”意象论选堂诗中的清气
试从“云”意象论选堂诗中的清气试从“云”意象论选堂诗中的清气
韩山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陈健茹
饶宗颐,字伯濂,自号选堂,是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是人所共钦的汉学大师,在众多的学术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果。他十二岁开始学习作诗,才思敏捷,在古典诗词写作上亦取得非凡的成就。在他的诗词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自在独立的性情品格和高迈特出的生命情怀,同时在他的一系列诗词中都洋溢着一种清逸脱俗高雅明净的情趣,即所说的“清气”。本文试从饶公诗中出现的“云“意象,试着探讨论述这股“清气”的特性。
一、古典诗词中的“云”意象探微
云作为一种自然物像,它无疑最直接地表达了一种欣赏自然的情趣,因而它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很早就已为人们所注意,并进入诗歌审美之中,如“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敕借歧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但大多诗人又从宗教理解的视角和宗教感化下的佛家心态来观照这自然界的云影,这种佛禅意蕴与意象的集中出现,是从唐代才开始的。唐代诗人们把云当作一种身心解放、心灵空闲、无所执著而万念不起,不为物累而神清气容的心性外化的介质,这又与禅宗的勃兴大有关系。可以说,诗人们借用“云”来表现自己空灵睿智的禅心和玲珑透彻的诗境。皎然的《溪云》诗说:“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物不累形,无迹去随风。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在这些诗人的眼中,云已不是纯自然的云了,而是被当作他们那种澹泊无心,闲适清静、无执无争的生命形态的对象物了,在他们这种对象化的过程中,自然的云,也具有了浓郁的象征性,蕴含着渊深的佛理意蕴。又如以下这段联语:
饶宗颐的书写情怀
饶宗颐的书写情怀
导读:本文饶宗颐的书写情怀,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饶宗颐的书写情怀
方孝坤
敲下“饶宗颐”几个字,我不知怎么继续下去,有人把饶宗颐比作一座山、一片海、一座孤独的海岛。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面对这些我想起了“如雷贯耳”、“皓月当空”、“学富五车”、“青史留名”,这些是我们在纸上读到的冷冰冰的字眼,当我们走近饶宗颐,我们感受到的岂止是一种博大、一种崇高。我们无言以对,我们高山仰止,即便勉为其难写下一些文字,也是不知所言。
还是让我援引一下别人的评判吧:
香港特首曾荫权说:国学大师饶宗颐以旷世之才,文通六国,学富五车,堪为一代鸿儒。
文化部前副部长郑欣淼说:饶公继承了我们传统文化最精致典雅的一部分。他研究之广、学问之深,古今一人而已。
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
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说:中华文化什么样子?就饶公这样!饶公是中华传统文化呈现于20世纪的最好典型。我可以说:50年之内,
不会再出第二个饶宗颐!
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说:饶宗颐先生治学,与世俗迥然不同。数十年间,著述逾千万字,于学术文化,中西古今,无不会融通贯,得其窍要,及前沿之地位,开风气之先声,为海内外同知共仰。2003年辑成出版的《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论文集》,煌煌二十巨册,洵非一般学人所能臆想。
作为一个学者能得到如此的评价,已经独步当代了。即便用再多的语言已属多余,我不想多费口舌再讨论饶宗颐的学术成就,在这里,我只想谈一谈饶宗颐的书写与笔墨情怀,让我们从日常书写走进饶宗颐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饶宗颐诗词的清气
饶宗颐先生,字固庵,又字伯子、伯濂,号选堂,广东潮州人。饶先生长于书香门第,自幼天资聪明,弱冠之年,即续成其尊人饶锷之《潮州艺文志》。年十九,受聘为中山大学广东修志馆兼任纂修。饶先生治学甚广,设计甲骨、简帛、经学、礼乐、宗教、历史、中外关系、敦煌、潮学、史前文字、目录、艺术、古典文学等十数门类,又擅书画古琴,学艺双修。被誉为百科全书式之艺术大师。著有《选堂诗词集》。
饶宗颐有两位伯父,一位叔父。大伯父是画家,又是收藏家。父亲饶锷,谙佛理,精考据,诗文造诣犹深,是晚清迄民初潮州颇有代表性的学者、诗人,选堂幼承家风,成为其自在、独立、充盈、坚毅的生命精神的基础。常有人感慨,选堂先生是在娘胎里就读完书的,由此足见其早慧与禀性之天赋。绕年少时曾赋联一对:
山不在高,洞宜深,石宜怪
园须脱俗,树欲古,竹欲疏
清代刘熙载曾经指出“诗品出于人品”。所以,这一对联在字里行间已经透露出饶宗颐先生清高之节气。
下面,我们从几首饶先生的诗词中,来感受绕先生的清气。
这是饶宗颐先生十六岁时作的《咏优昙花诗》:
异域有奇卉,植兹园池旁。夜来孤月明,吐蕊白如霜。香气生寒水,素影含虚光。如何一夕凋,殂谢亦可伤。岂伊冰玉姿,无意狎群芳。遂尔离尘垢,冥然返太苍。
太苍安可穷,天道邈无极。衰荣理则常,幻化终难测。千载未足修,转瞬讵为逼。达人解其会,保此恒安息。浊醪且自陶,聊以永兹夕。
优昙花,又被叫做优昙钵花、乌昙跋罗花,在梵语中为祥瑞花的意思。。《南史》曰:「优昙花乃佛瑞应,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佛家《法华经》有云:“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如优钵昙花,时一现耳。”后来,人们便以“昙花一现”比喻事物一出现就很快消逝。饶宗颐的咏《优昙花诗》,既描绘了昙花的形神姿色,又赞美了她的品质情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少年饶宗颐的成熟思想和诗歌艺术特色。第一首,作者吟咏了在自家莼园的荷花池旁,种植的两株昙花,每当夏末秋初月夜时分,昙花吐蕊,皎洁如霜,芳香袭人,恍若白衣仙女下凡。令人惋惜的是,这样美的花,却只开一个夜晚,次日凌晨就凋谢了,多令人伤感啊。当然,诗人歌咏的重点在于昙花的冰肌玉质,在于其不与群芳争妍、稍然离开污浊尘世,返回大苍的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真是构思新颖,意趣横生。历代咏昙花的诗作不多,饶宗颐为何赋予昙花这么高的品格,这是因为饶宗颐自小谙熟佛典,《法华经》上说,“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优昙花是佛家圣洁之花。饶宗颐少年时对它有特别的情感,并且高声赞美,正是其中的原因。
《优昙花诗》第一首主要是咏物;第二首则重在述怀。诗人在这里提出“人世衰荣,变幻难测”之理。他认为,即使“千载”也不足以言修身,转瞬就逼在眼前。“浊醪且自陶,聊以永兹夕”是诗的结句。对此,他的“太夫子”温丹铭
老先生给予爱护和勉励:
彼苍夫如何,洁气弥四极。
托命于其中,生物理可测。
栽培意非厚,倾覆情岂逼;
蒙庄虽达人,大道亦几息。
君子蹈其常,愿言矢朝夕。
“饶子年方少,前途远大,吾愿其有以进之也。”
饶诗借“昙花”引起象外之义,感情沉郁,而寄托遥深,达到“情韵绝胜”境界,产生十分动人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到一个国学大师的文化底蕴。正如他的友人夏书枚先生所说:“选堂既宿学,诗词绘画鼓琴,莫不称著于时,骈文倚声尤精善。尝自言以余力为诗,然观其所为,实兼采魏晋六朝唐宋人之长,随体而施,靡不尽其神趣,险峭森秀,清旷超迈,面目綦多,非琴瑟专壹者可同年而语。”
然而,真正让饶宗颐先生在诗坛上发出惊天之吼的,却是《瑶山集》。此时的饶宗颐正当青春盛年,虽然历经八年战乱,并四方辗转奔波,备尝艰辛,但他在学术研究中意气风发,并初步形成了规模,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诗人在战乱年间,多出奔波,且行且吟,一直到抗战胜利。其所历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当时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和他深沉博大的思想感情。
《白山集〃雪意》是绕老中老年佳作之一,“园林粲皓然,贞白明吾志。”诗人的雪意,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远离世俗的冰雪情怀,也即饶先生一直强调生命的独立精神。这个时期的中国大陆尚未改革开放,思想束缚严重,政治气息浓厚,许多国学大师或明哲保身,或横遭迫害。学术一旦沾上了功利,就不可能纯粹;学术一旦成为做官的台阶,就会沦为奴婢。所以选堂宣称:“只有我不走这条路,始终不粘政治。”此话既充分表现出现代学统之超政治的高贵理性,也充分传达出选堂峻洁、坚毅的独立人格。正当我们沉迷在为一族一国尽忠而争得不可开交时,绕老先生已经脱离这个樊笼,站在了人类的的高度上来看待问题。绕老先生学贯中西,但这个学习的过程却是十分艰难。不说研究西学所下的努力,就连研究我国的文化遗产,也是困难重重。清朝末年,中国很多古物国宝被外国列强掠取一空,其中以敦煌为甚。饶先生不远万里前往一个个当年侵略者,如今的收藏家家中,积极钻研,终于作出一部部巨著:《巴黎所见甲骨录》、《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校笺》、《殷代贞卜人物通考》、《欧美亚所见甲骨录存》、《敦煌曲》等。绕先生曾经说过,他不会强求列强把从中国掠夺过去的宝物归还中国,文物是属于全人类的,不单单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当初中国落后的文物保护条件而言,不被掠夺的话,这些文物很可能到如今一件也保留不下来,这对于人类文化而言,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今外国人有这个保护技术,就让他们保护好了。
五十多年以来,绕老先生以香港为中心,周游列国,学贯中西,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尤其填补了敦煌学的空白,其超然物外,自在自由的独立人格,成为了后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