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学案第二章:本 章 总 结
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学案二章:二章二节
作者:陈丹10年前科学家首次观察到电子掺杂的碳60分子具有超导性.自那时起,科学家对富勒烯家族中的另一成员碳70做过多次实验,但始终未观察到它也具有预期的超导性.最近,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研究中已观察到了电子掺杂的碳70所具有的超导性,而且发现其超导转换温度大约为7K.据《自然》杂志报道,研究人员利用与制取碳60相同的方法制取了不足1立方毫米的碳70单晶体,然后在氙气中将晶体进行处理,发现晶体并没有与这种惰性气体结合.通过X光分析,科学家发现碳70单晶体是六角紧密堆积的六方晶体,其c轴和a轴比值为1.63。
在随后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又以金作电极、以氧化铝作绝缘膜,制备了一个超导—绝缘—超导的场效应晶体管。
研究人员观察发现,这个场效应晶体管是N沟道晶体管,当置于一个强磁场时,晶体分子的最表层会聚集相当数量的自由电子。
当温度超过1。
7K时,含3个自由电子的碳70分子显示出超导性。
而当温度为7K时,含4个自由电子的碳70的电阻开始下降,当温度为6K时,其电阻下降了一半。
这表明电子掺杂的碳70开始由常态向超导态过渡。
科学家认为,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富勒烯家族其它成员也极有可能具有超导性.此前实验证实,电子掺杂的碳60最高转换温度为40K,而此次测知电子掺杂的碳70的转换温度为7K,这一变化正好印证了科学家的预言,即电子—声子的偶合效应随分子曲率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如果电子密度恰当的话,像碳36这样较小富勒烯的超导转换温度甚至应该高于碳60。
21世纪的化学是研究泛分子的科学21世纪的化学是研究泛分子的科学。
泛分子的名词是仿照泛太平洋会议(Pan Pacific Conference), 泛美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Air Line)等提出的.泛分子是泛指21世纪化学的研究对象。
它可以分为以下10个层次:(1)原子层次棗例如近来受到重视的碱金属原子的Bose—Einstein凝聚态。
(2)分子片层次棗分子片是指组成分子的碎片,例如[1,2]:一价分子片:CH3,OH,Mn(CO)5,Co (CO)4,二价分子片:CH2,NH,Fe(CO)4,Ru(PR3)4,三价分子片:CH,Co(CO)3,NiCp 等。
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学案二章:二章一节
生物机体能合成许许多多的有机物,有很多人工都不能合成。
但在手性方面生物体只能生产具有特定取向的分子,而这样的分子总有光学活性的.但在实验室合成有机物(如酒石酸盐),如果没有特别的处理,则这些有机物往往无光学活性(因为在得到的有机物中两种手性异构体得到的几率相同)。
而巴斯德利用霉菌做的实验,就是利用霉菌消耗了两种手性异构体中的一种,而于下了另一种。
因此,合成酒石酸盐的溶液沾染了霉菌后,溶液渐渐提高了光学活性。
无机材料铟可以形成类似碳键的化学键《Science》杂志上,英国科学家发表论文,声称他们在铟原子间形成了铟—铟单键组成的长链。
这个发现非常令人惊讶,因为一般只有元素周期表中第14列的元素(碳族元素)才能形成这种化学键。
所有的生命系统和大多数聚合物都含有碳元素,这也是因为只有碳这样的元素才能形成这种化学键.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和苏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制备的这种新的铟化合物中含有与众不同的电子结构,这种结构允许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3列元素(硼族元素)形成类似碳有机物的聚合物。
研究人员们还认为,硼族元素聚合物的电子学性质可以用来制造那些类似固体半导体的新型电子学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一种可溶解的铟聚合物可以很容易取代碳族元素的地位,而且生产这种铟聚合物不需要像固体电子器件那样的高温低压条件.伦敦帝国学院化学系的Mike Hill博士说:“我们制造的化合物具有出人意料的稳定性,而且生产它们的过程也很简单。
它可以用来解决大量的问题。
"他还说:“如果你把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看作是一些颜料的话,那么我们平时只用了调色板中的某几种颜料。
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要用那些平时没有用到的颜料。
”研究人员通过碘化铟和一种钾的衍生物之间的置换反应制备出了这种铟聚合物.他们现在正打算更深入的研究这种铟聚合物分子,并且在硼族元素化合物中形成更长或更短的链,最终利用它们制出稳定的聚合物。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学案第二章:第二章 第四节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有机分子,其结构上的共同特点使分子的一端有极性,是亲水基团;而分子的另一端没有或几乎没有极性,是疏水基团。
疏水基团有亲油的性质,再用肥皂等洗涤的过程中,污垢中的油脂跟肥皂接触后,疏水基团就插入油污内。
而亲水基团就伸在油污外面,插入水中。
这样油污就被包围起来。
再经磨擦、震动,大的油污便分散成小的油珠,最后脱离被洗涤的衣物,而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从而达到洗涤的目的。
这些分子之所以被称为“表面活性剂”,是由于它们会分散在水中的液体表面形成一层疏水基团朝向空气的“单分子膜”,从而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
人体细胞和细胞器的双分子膜内层的非极性特征决定了它不能让极性分子或离子自由通过;非极性分子如烃类、氧气等则很容易融入膜内并通过双分子膜,从而保证了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
一些非常小的分子,如水虽然具有极性,但质量非常小,也能通过双分子膜,大的分子如葡萄糖,尽管不带电荷,但由于分子大,不能自由出入。
而一些小的离子如H+和Na+,无论它们有多小,都不能自由通过双分子膜。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学案第二章:第三节
银光闪闪的精美银器会令居室内熠熤生辉,玲珑晶莹的银制饰物也会让你变的光彩照人。
你当然应清楚:之所以有这么多不同的银制品来装点人类的生活,原因是金属银是可以被改变形状的,可以被压成薄片,也可以被拉成细丝。
构成金属银的微粒能发生相对滑动但又不容易被分开而断使银断裂。
说明微粒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力,这就是金属键。
金属键是化学键的一种。
这一节我们主要来学习几种重要的化学键。
高手支招之一:细品教材一、离子键:1、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2、离子键的形成条件: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越大,原子间越容易发生电子得失。
一般认为,当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原子间才有可能形成离子键。
如:电负性较小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价电子形成阳离子,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当这两种原子相互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发生电子得失而形成阴、阳离子。
镁与氧气在通电情况下生成氧化镁,同时发出强光。
在这一反应过程中,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成为Mg2+,氧分子中的每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成为O2-,带正电的Mg2+和带负电的O2-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稳定的离子化合物——氧化镁。
以NaCl为例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例1原子 a b c d e f g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元素的原子可以形成离子键的是( ) A.a 和b B.a 和f C.d 和g D.b 和g解析:较活泼的金属因素的原子与较活泼的非金属因素的原子可以形成离子键。
答案:BD3、离子键的实质(1)实质:离子键的实质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2)静电引力:根据库仑定律,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F)与阳离子所带电荷(q +)和阴 离子所带 电 荷(q -)的 乘 积 成 正 比,与阴、阳离子的核间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
F= (k 为比例系数)(3)静电斥力:阴、阳离子中都有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原子核,除了异性电荷间的吸引力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同性电荷所产生的排斥力。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 第三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教案 鲁科版选修3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3:第 3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原子,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相信没有同学见过原子吧?下图就是几种原子结构的示意图。
你知道它们各是哪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吗?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有什么关系?原子体积很小,肉眼是看不见的,我们只能用结构示意图来表示,能表示原子结构的示意图方法有很多种,上图只是其中的两种,在上图中分别表示的是硫原子、钫原子、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从电离能、电负性两个方面在课本中寻找答案。
一、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1.电离能(1)定义: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叫做电离能.①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为KJ•mol-1②意义:通常用电离能来表示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2)第一电离能:处于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生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
(3)第二电离能;由+1价气态阳离子再失去1个电子形成+2价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二电离能,常用符号I2表示,依次还有第三、第四电离能等。
通常,原子的第二电离能高于第一电离能,第三电离能又高于第二电离能。
根据电离能的定义可知,电离能越小,表示在气态时该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反之,电离能越大,表明在气态时该原子越难失去电子。
因此,运用电离能数值可以判断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4)电离能大小影响因素:电离能与原子轨道能有关,其大小取决于原子的有效核电荷(数)和主量子数。
主量子数相同时,有效核电荷数越大,电离能越大。
有效核电荷数相同时,主量子数越大,电离能越小。
第一电离能与元素失电子难易程度的关系:第一电离能越大越难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体上呈现从小到大的变化趋势,表示元素原子越来越难失去电子。
短周期元素的这种递变更为明显,这是同周期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但随着核电荷数增大和原子半径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有效吸引作用依次增强的必然结果。
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教案(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全部教学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一、本章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
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本章知识分析: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1.原子序数:含义:(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原子序数= === .(3)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文档交流仅供参考...a。
原子符号: A z X A zb. 原子结构示意图:c.电子式:d.符号 表示的意义: AB C D E (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无电子微粒 无中子微粒2e—微粒 8e -微粒 10e —微粒 18e -微粒 2. 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教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教学过程:[复习引入]NaCl、HCl的形成过程[设问]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例:H2的形成[讲解、小结]1.δ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a.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图形不变,轴对称图形。
b.种类:S-Sδ键 S-Pδ键 P-Pδ键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δ键外,还能形成π键[板书]2.π键[讲解]a.特征:每个π键的电子云有两块组成,分别位于有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
3.δ键和π键比较①重叠方式δ键:头碰头π键:肩并肩②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大②成键电子:δ键 S-S S-P P-Pπ键 P-Pδ键成单键π键成双键、叁键4.共价键的特征饱和性、方向性[科学探究] 讲解[小结]生归纳本节重点,老师小结[补充练习]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B.化学键可以是原子间作用力,也可以是离子间作用力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部D.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2.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δ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3.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I2 B.BaCl2 C.H2SO4 D.NaOH4.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KNO3 B.BeCl C.KO2 D.H2O2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2、N2、HCl、H2O6.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HCl、NaBr、MgF2、Na2S、CO2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2.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教学难点、重点]:键参数的概念,等电子原理[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N2与H2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而F2与H2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学生讨论][小结]引入键能的定义二、键参数1.键能①概念: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所释放出的最低能量。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教案 鲁科版必修1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特点:知识的衍变关系具有逻辑性,简洁明了;引入了离子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分析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过程安排上,较传统教学有新的、本质上的突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的重、难点电离及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的重、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复习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中酸、碱、盐概念及复分解反应反应完成的条件。
2、预习第2节电解质。
重点联系P 38的“联想·质疑”所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与思考。
教师准备相关演示实验器材及药品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解决法六、课时安排 3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二节 电解质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含义;了解物质导电的实质和条件;2、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3、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含义。
初步了解强、弱电解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学案二章:二章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研究中的分类思想:分类思想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层次的类别,把对象加以系统化,从而分类研究的思想方法.本章中通过原子间能够以不同的类型的化学键互相结合,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原子形成的分子为什么有不同的立体结构等的研究,很好地体现了化学研究中的分类思想。
本章导读知识要点重要指数链接考题学习策略1.共价键的形成、本质及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例1、(07年荷泽)例7、(01 上海)例15、(04 日照)例17、(04 天津)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体验科学的魅力。
2。
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形及分子的性质★★★★例3、.(06全国Ⅱ )例9、(06·广州)例14、(05·上海)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发展探究物第一节共价键模型“臭氧空洞”的危害已被人类所认识人.南极上空部分区域臭氧接近消失. “行善的臭氧”,是那些在高空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它们能抵挡有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降低我们接受日照后患皮肤癌的几率。
人类呼吸的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而臭氧都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同是氧原子构成的分子,其性质为什么不同呢?显然是因为其结构不同引起的.氧气和臭氧中有怎样的化学结构呢?对共价键的学习肯定能帮你理解其中的奥秘。
高手支招之一:细品教材一、共价键1、化学键的定义:分子里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分子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按作用的强度分类分为两种,一种是强烈的,一种是微弱的,化学键是强烈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微弱的相互作用.化学键是使原子(广义原子)相互联结形成分子(广义分子)的主要因素,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三种类型。
关于化学键的理解:“分子”是广义的分子,它不仅指H2、H2O、CO2、H2SO4等分子,还包括C(金刚石和石墨),Si、SiO2、NaC1、CaC12、Al、Cu等物质。
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3 全部教学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一、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 (1 ~36 号 )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1.原子序数:含义:(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原子序数====。
( 3)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a. 原子符号:Az z X Ab.原子结构示意图:c.电子式:d. 符号表示的意义:A B C D E(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2e- 微粒8e- 微粒10e- 微粒18e- 微粒2.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高中优秀教案选修三化学
高中优秀教案选修三化学
1. 本课时主要内容:选择性沉淀法和蒸发法
2. 相关知识点:化学反应、溶液、沉淀、蒸发等
3. 教学目标:掌握选择性沉淀法和蒸发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化学反应在分离技术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选择性沉淀法和蒸发法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介绍选择性沉淀法和蒸发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及实验器材。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归纳:总结选择性沉淀法和蒸发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学生复习。
第三部分:教学资源
1. 实验器材:玻璃容器、搅拌棒、试管、显色剂等。
2. 实验手册:详细记录选择性沉淀法和蒸发法的实验步骤及要点。
3. 多媒体资料:展示实验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
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及分析。
2. 口头表达: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口头报告实验结果,并接受老师的评价和点评。
3. 小测验:出一份小测验检验学生对选择性沉淀法和蒸发法的掌握程度。
第五部分:教学反思
1. 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效果,总结成功教学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看法。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学案第二章:第二节 共价键与分子的立方体构1
冬季冰雪飘飞的时候,你留意过雪花的形状吗?古语有言:“草木之花皆五出,而雪花独六出”。
微观世界中共价键的形成特点决定了不同的共价型分子具有了不同的立体构型。
雪花这种完美的结构是否与水分子立体结构有关呢?本节就能给你揭开这个谜底。
高手支招之一:细品教材一、一些典型分子的立体构型1、甲烷分子的形成及立体构型(1)甲烷分子的立体构型:甲烷(CH4)分子是规则的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四个C-H键的夹角均为109.5°(2)杂化轨道①杂化理论的由来:杂化轨道理论是一种价键理论,是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提出的。
例如,我们已经知道,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形结构,它的4个C—H键的键长相同,H—C—H的键角为109°28′。
按照我们已经学过的价键理论,甲烷的4个C—H单键都应该是σ键,然而,碳原子的4个价层原子轨道是3个相互垂直的2p轨道和1个球形的2s轨道,用它们跟4个氢原子的1s原子轨道重叠,不可能得到四面体构型的甲烷分子。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②杂化轨道定义: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原子轨道的过程叫做原子轨道的杂化,重新组合后的新的原子轨道,叫做杂化原子轨道,简称杂化轨道。
③杂化轨道理论要点:a、原子在成键时,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重新组合成杂化轨道。
b、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等于形成的杂化轨道数。
C、杂化改变了原子轨道的形状、方向。
杂化使原子的成键能力增加。
如:杂化轨道在角度分布上比单纯的S或P轨道在某一方向上更集中,例如s轨道与p 轨道杂化后形成的杂化轨道一头大一头小如图,成键时根据最大重叠原理,使它的大头与其他原子轨道重叠,重叠程度更大,形成的共价键更牢固。
d、杂化轨道为使相互间的排斥力最小,故在空间取最大夹角分布,不同的杂化轨道伸展方向不同。
在多原子分子中,两个化学键之间的夹角叫键角。
键角与分子的形状(空间构型)有密切联系。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 第二节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教案 鲁科版选修3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节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精彩图文导入金属铜受外力作用易发生形变,而常见的食盐颗粒是正方体,食盐受外力作用易破碎,生成的小的食盐微粒。
那么它们的结构和组成是怎样的?如何从根本上解释上述现象?让我们带着上述疑问,走进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的世界,探究它们的奥秘吧。
高手支招之一:细品教材一、金属晶体1.定义:金属晶体是指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晶体。
2.金属键: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金属键的特征:由于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所共有,所以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数比较少,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金属离子和电子,金属离子间存在反性电荷的维系――带负电荷的自由移动的电子(运动的电子使体系更稳定),这些电子不是专属于某几个特定的金属离子这就是金属晶体的形成的原因。
高手笔记:尽管每个电子的运动都是随机的,但是大量的价电子运动统计的结果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晶体中,每个金属离子都均等的享用所有价电子,但都不可能独占,这就是金属键的核心思想。
例1.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①金属原子②金属离子③自由电子④阴离子A.只有①B.只有③C.②③D.②④解析:金属晶体内存在的作用力是金属键,应该从金属键的角度考虑,分析金属键的组成和特征:由自由电子和离子组成,自由电子具有良好导电性,即金属晶体是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
答案:C3.金属晶体的结构型式:(1)特点:最常见的结构型式具有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等高手笔记:在学习结构前先了解以下概念:①紧密堆积:微粒间的作用力,使微粒间尽可能地相互接近,使它们占有最小的空间。
②空间利用率:空间被晶格质点占据的百分数。
用来表示紧密堆积的程度。
③配位数:在晶体中,原子配位数是指某一个原子周围所接触到的同种原子的数目。
(2)分类:Ca、Al、Cu、Ag、Au等金属晶体属于A1型最密堆积,Mg、Zn等金属晶体属于A3型最密堆积,A2型密堆积又称为体心立方密堆积,Li、Na、K、Fe等金属晶体属于A2型密堆积。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案 鲁科版选修3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精彩图文导入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的,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
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原子中的电子在各原子轨道上按能级分层排布,在化学上我们称为构造原理。
高手支招之一:细品教材一.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1、电子排布式——用轨道符号前的数字表示该轨道属于第几电子层,用轨道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轨道中的电子数(通式为:nl x)。
例如,原子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s22p2,还可进一步写出其价电子构型:2s22p2前二周期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第1周期 H:1s1;He:1s2;第2周期 Li:1s22s1;Be:1s22s2;B:1s22s22p1;C:1s22s22p2;N:1s22s22p3;O:1s22s22p4;F:1s22s22p5;Ne:1s22s22p6;2、轨道表示式——能表示出原子核外各轨道中电子排布情况的式子叫做轨道表示式。
这种表示方法很形象,用小圆圈(或方框、短线)表示一个给定量子数n、l、m的原子轨道,用箭头表示电子且用“↑”或“↓”来区别m s不同的电子如锂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1s 2s二、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则1. 能量最低原则:(1)、原则内容:通常情况下,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这些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这就是构造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则。
(2):实例分析:氢原子中的电子若分布在能量较高的原子轨道如2p的一个轨道上,那么这个电子处于激发态,它很快就会跃迁到能量最低的s轨道并以光的形式辐射出能量,显然,核外电子的排布要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以形成稳定结构。
所以,氢原子核外的电子在通常情况下只能分布在能量最低的1s原子轨道上,由此可见,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是遵循能量最低原则的。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 3.3.2《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第2课时教案 鲁科版选修3
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
第2课时分子晶体
【教学目标】
1.了解干冰的宏观性质,明确分子晶体的概念。
2.理解分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微粒的堆积方式。
3.知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晶体结构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分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点。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分析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2.利用图片、模型以及教材上的“联想·质疑”“交流·研讨”等栏目,承上启下,使课堂学习环环相扣。
3.课堂上利用学案导学,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上黑板展示、师生评价等形式,完成学习目标。
并通过迁移应用、当堂反馈等习题的设置,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一化学导学案: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鲁科版必修1【目标解读】【知识再现】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组成的.组成单质:由的纯净物元素化合物:由的纯净物2、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形式存在的状态。
二、物质的分类1、110多种元素为什么组成上千万种不同的物质:①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 ,且一些单质又有,例:;②一种元素可以与其它元素组成物质-------- ;③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例:;④分子组成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也可形成不同的物质,例:。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3.物质分类的方法:可以根据研究需要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①根据有无固定组成分为;②根据元素组成分为;③根据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能否导电分为;④根据分散物质颗粒大小,将混合物分为;⑤根据是否含碳元素,将化合物分为;⑥根据化学键类型,将化合物分为;⑦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将反应物分为。
4.物质的分类:【重难点精讲】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每种元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自身组成单质也可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3、元素在物质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态,另一种是化合态。
4、物质的基本分类方法(1)根据物质的成分分类:混合物、纯净物(2)根据元素组成的种类分:单质、化合物,而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3)根据官能团进行分类:有机物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烃又可以分为烷、烯、炔等;烃的衍生物可分为卤代烃、醇、醛、酮、羧酸等。
总之,根据研究要求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典例解析】【例1】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 )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解析】:只含一种元素,则一定是单质,不是化合物。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配合物的应用素材 鲁科版选修3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配合物的应用自然界中大多数化合物是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配合物化学所涉及的范围和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近年许多基本有机合成,如氧化、氢化、聚合、羰基化等许多重要反应,均可借助于以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基础的催化剂来实现。
这些反应称为配位催化反应,目前国内外,利用配位催化生产化工产品已经不少,约占工业催化剂的15%,预示着将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配合物也广泛地用在染料工业上。
生物体中的许多金属元素都是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如血红素就是铁的配合物,它与呼吸作用有密切关系。
叶绿素是镁的配合物,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
最近人们已普遍注意到各种金属元素在人体和动植物内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如各种酶分子几乎都含有以配合物形态存在的金属元素,它们控制着生物体内极其重要的化学作用。
配合物在药物治疗中也日益显示其强大生命力,例如,EDTA的钙是排除人体内铀、钍、钌等放射性元素的高效解毒剂。
顺式二氯·二氨合铂(Ⅱ)、碳铂、二氯茂铁是发展中的第一至第三代的抗癌药物,且后两者对肾的损害作用小,但碳铂难溶于水,影响疗效。
目前证明对人体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必需微量元素有Mn、Fe、Co、Mo、I、Zn等;还有初步查明的必需元素有V、Cr、F、Si、Ni、Se、Sn等。
它们是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人体内。
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分布极不均匀,如甲状腺中的碘,血红蛋白中的铁,造血组织中的钴,脂肪组织中的钒,肌肉组织中的锌,它们都具有重要的特异生理功能。
有些微量元素是合成酶的关键成分(如Fe、Cu、Zn等),有些参与激素的作用(如Zn参与促进性腺激素的作用,Ni促进胰腺作用);有些则影响核酸的代谢作用(如V、Cr、Ni、Fe、Cu等)。
可见微量元素不仅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必需的,而且对人体的其他生命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研究它们的配合物性能和结构方面的确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科学家第一次发现了五重化学键据physorg网2005年10月14日报道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化学家合成了第一种这样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两个金属原子间成五重键。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3课时)教案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新课标鲁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3课时)一、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
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存在溶液、浊液等混合物的观点,进而引进一种新的混合物——胶体,建立分散系的概念,丰富学生对混合物的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胶体的一般性质,学会从粒度大小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物质可能与哪些其它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体验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它类物质之间反应的关系的过程方法。
(三)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能够列举生活中胶体的实例,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应用。
三.教学重点(一)知识与技能: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胶体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探讨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使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四.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复习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学习本节教材做准备。
教学媒体及课件;概念图;实验探究的药品及仪器。
第1课时【板书】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联想·质疑提出问题....(1)110多种元素是如何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2)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应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用什么样的标准分类?(3)各类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正价元素熟悉物质....【问题1】(P30)找出组成元素;由已找出的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学案第二章:第四节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冰请玉洁”的印象给我们心清神爽的感觉。
冰是我们常见的物质,它是水的固态形式。
你是否注意到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体积会膨胀?江河中的冰又总是浮在水面上?这些现象和事实都与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有关。
高手支招之一:细品教材一、范德华力与物质性质1、范德华力的概念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又叫范德华力2、范德华力的大小范德华力的作用能通常比化学键能小得多,化学键的键能一般为100~600KJ·mol-1,而范德华力的作用能一般只有2~20 KJ·mol-1。
如:食盐中,将Na+和Cl-维系在晶体中的作用是很强的离子键,氯化钠约在801℃时才能熔融,而氯化氢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很弱的范德华力,氯化氢的熔点低至-112℃,沸点也只有-85℃。
高手笔记: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作用力。
范德华力的作用力比较小。
与化学键相比,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
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相比,是一种存在于分子之间的,较弱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作用能的大小一般比化学键能小1∽2个数量级,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例1、下列有关范德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范德华力的实质也是一种电性作用,所以范德华力是一种特殊化学键B.范德华力与化学键的区别是作用力的强弱问题C.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中原子之间不存在范德华力D.范德华力较弱,故破坏它需要的能量很少解析:考查知识点是范德华力的定义和性质。
范德华力是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其实质与化学键类似,也是一种电性作用,但两者的区别是作用力的强弱不同,化学键必须是强烈的相互作用(120-800kJ ·mol -1),范德华力只有几到几十千焦每摩尔,故范德华力不是化学键;范德华力非常微弱,破坏它时消耗的能量较少;稀有气体形成的分子晶体中存在范德华力。
答案:BD3、影响范德华力的因素:分子大小、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中电荷分布是否均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建构:专题归纳:一、微粒间相互作用力的比较键比较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非极性键极性键配位键本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相邻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与原子核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电性作用成键条件电负性相差较大的活泼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成键电子的得、失电子能力相差较大)成键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同成键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差别较小(不同种非金属)成键原子一方有孤对电子,一方有空规道同种金属或不同种金属(合金)特征无方向性、饱合性有方向性、饱合性无方向性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存在离子化合物非金属双原子单质、共价化合物(H2O2)离子化合物(Na2O2)共价化合物(HCl)离子化合物(NaOH)离子化合物(NH4Cl)金属或合金范德华力氢键概念范德华力是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它使得许多由分子正电性较强的氢原子与电负性很大且半径小的原子间存在的一种静电相互作构成的物质能以一定的聚集态存在用存在范围分子间某些强极性键氢化物的分子间(HF H2O NH3)强度比较比化学键弱得多比化学键弱得多,比范德华力强影响因素①随着分子极性和相对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形成氢键的非金属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半径越小,则氢键越强特征无方向性和饱合性有方向性和饱合性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等。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沸点;O2>N2,HI>HBr>HCl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使得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如熔沸点:H2O > H2S二、分子的极性和键的极性、分子构型的关系分子类型分子形状键角键的极性分子极性代表物A 球形非极性He、NeA2直线形非极性非极性H2、O2AB 直线形极性极性HCl、NOABA 直线形180°极性非极性CO2、CS2ABA 角形≠180°极性极性H2O、SO2A4正四面体形60°非极性非极性P4AB3平面三角形120°极性非极性BF3、SO3AB3三角锥形≠120°极性极性NH3、NCl3AB4正四面体形109°28′极性非极性CH4、CCl4AB3C 四面体形≠109°28′极性极性CH3Cl、CHCl3 AB2C2四面体形≠109°28′极性极性CH2Cl2由上表可知:分子的极性取决于键的极性,分子中每一个键两端的原子的电负性的差异,差异越大的,键的极性越强;很明显,若分子中没有极性键,则相应的分子不可能是极性分子,但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也不一定都是极性分子,若成键的原子在空间呈对称分布的话,则键的极性彼此抵消,分子仍为非极性分子,否则的话为极性分子。
高考真题:一、分子结构与分子间作用力例1、(07年荷泽)CO2、CH4、BF3都是非极性分子,HF、H2O、NH3都是极性分子,由此推测AB 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B、分子中不含有氢原子C、在AB n中A原子没有孤对电子D、A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B解析:CO2、CH4、BF3中所有电子都参与形成了共价键,没有孤对电子,都是对称结构,而HF、H2O、NH3不是所有电子都参与形成了共价键,都有孤对电子,都不是对称结构。
答案:C例2、(06·黄冈)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解析:A、氢键存在于分子之间而不在分子之内,错误;B、气态的水分子是单个水分子,不存在氢键,错误;D、水分子的稳定性是由于O-H之间的共价键键能大,与分子间作用力没关系,错误。
答案:C例3、.(06高考⋅全国Ⅱ⋅理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是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A NH3B CCl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处在4个Cl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4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原子不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C H2D CO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不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2解析:NH3为三角锥型,N原子位于锥顶,A错;CCl4为正四面体型,C原子处在4个Cl原子所组成的正四面体的中心,B错;H2O为“V”型,C正确;CO2为直线型,C原子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故D错。
答案:C例4、(06·临沂) 固体乙醇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A.极性键B.非极性键C.离子键D.氢键解析:固体乙醇晶体是乙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在乙醇分子里有C-C之间的非极性键,C—H、C—O、O—H之间的极性键,在分子之间还有O和H原子产生的氢键,没有离子键。
答案:C例5、(04·江苏)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解析:A选项与化学键有关,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说明O—H键能大,不易断裂;B选项和氢键有关,水结成冰,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分子间氢键一般是成直线形。
由于这样,水结成冰其晶体为四面体构型,即每一个水分子,位于四面体中心,在它周围有四个水分子,分别以氢键和它相连。
这一排列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不高,空隙大,密度变小;当冰融化未液态水时,水分子间的部分氢键解体,水分子间的空隙减小,密度反而增大。
C 选项和范德华力有关,CH4、SiH4、GeH4、SnH4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范德华力增大,熔点因而升高;D选项和化学键有关,从HF到HI,键能逐渐减小,因而分子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答案:B例6、(03年江苏 9)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 H2O B. BF3 C.CCl4 D.PCl5解析:根据组成化合物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及成键类型,可推知成键后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H2O中H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O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BF3中B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F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CCl4中C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PCl5中P原子最外层有10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
答案:C例7、(01上海,8)8.下列关于天然气水合物中两种分子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两种都是极性分子B 两种都是非极性分子C CH4是极性分子,H2O是非极性分子D H2O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解析:水分子中的三个原子形成角形结构,不对称,为极性分子;CH4分子为正四面体形,属于对称结构,为非极性分子。
答案:D二、化学键与分子的立体结构例8、(07年滨州)下列不属于配合物或离子的是( )A.Ag(NH3)2+B.[Cu(CN)4]2-C.Fe(SCN)3D.MnO4-解析:Ag(NH3)2+中Ag+和NH3之间存在配为键,[Cu(CN)4]2-中Cu2+和CN-之间存在配为键,Fe(SCN)3中Fe3+和SCN-之间存在配为键。
答案:D例9、(06·广州)硫化氢(H2S)分子中,两个H—S键的夹角接近90°,说明H2S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二氧化碳(CO2)分子中,两个C=O键的夹角为180°,说明C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甲烷(CH4)分子中,两个相邻C—H键的夹角是109°28′,说明CH4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答案:V形直线形正四面体形例12、(01·上海)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水合物,可满足人类1 000年的能源需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五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H2O分子,根据上述信息,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天然气水合物中两种分子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种都是极性分子B.两种都是非极性分子C.CH4是极性分子,H2O是非极性分子D.H2O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2)若晶体中每8个笼只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A.CH4·14H2OB.CH4·8H2OC.CH4·(23/3)H2OD.CH4·6H2O答案:(1)D (2)B例10.(06模拟⋅东城⋅理综)已知A、B、C、D、E为中学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元素Y,且Y在这些物质中所呈化合价依次升高,其中只有B为单质。
若在常温下将气体D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生成C和E。
工业上以A、空气和水为原料,通过催化氧化法制取E。
请回答以下问题:(1)A分子的空间构型为;B分子的电子式为;B发生反应生成1molA时放出的热量为46.2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制取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E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实验室中保存E的方法是;(4)工业上,若输送Cl2的管道漏气,用A进行检验时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B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当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3mol 时,被氧化的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解析:根据题意:A、B、C、D、E中均含有Y元素,且Y元素的化合价依次升高,B为单质,则Y在A中显负价,Y为非金属元素,D中Y元素化合价介于C和E之间,D与水发生N N反应生成C 、E ,可见A 为3NH ,B 为2N ,C 为NO ,D 为2NO ,E 为3HNO 。
答案:⑴三角锥型223()3()2()N g H g NH g −−→+←−−192.4H kJ mol -∆=-⋅ ⑵ 422322()22NH Cl Ca OH CaCl NH H O +∆+↑+⑶贮存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例11、(06上海6).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A .HCl B .Na 2O 2 C.C 2H 2 D.CH 4解析:B 虽然有非极性共价键,但为离子化合物。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C 、D 中只有C 中有碳碳之间的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C 例12.(06高考⋅北京⋅理综)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体表IVA ~VIIA 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其中a 点代表的是 A .H 2S B .HCl C .PH 3 D .SiH 4解析:第VA 族、第VIA 族、第VIIA 族中的NH 3、H 2O 、HF 沸点有反常,而第IVA 族的CH 4无反常,所以a 点应为第IVA 族的SiH 4,答案应是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