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角形基础练习

合集下载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基础练习(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基础练习(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图中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A .10°B .15°C .20°D .25°2.已知两条线段15cm a =,8cm b =,下列线段能和a ,b 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0cm B .7cmC .5cmD .2cm3.如图,AD 是ABC 的外角CAE ∠的平分线,35B ∠=︒,60=︒∠DAC ,则ACD∠的度数为( )A .25︒B .85︒C .60︒D .95︒ 4.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2m 、5m 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 .2mB .3mC .5mD .7m5.如图,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是( )A .B .C .D .6.在△ABC 中,∠A =x °,∠B =(2x +10)°,∠C 的外角大小(x +40)°,则x 的值等于( ) A .15B .20C .30D .407.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α=47°,则∠β的度数是( )A .43°B .47°C .30°D .60° 8.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能与3cm ,7cm 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 .3cmB .10cmC .4cmD .6cm9.如图,△ABC 中AC 边上的高是哪条垂线段.( )A .AEB .CDC .BFD .AF 10.正十边形每个外角等于( )A .36°B .72°C .108°D .150°11.以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cm ,3cm ,6cmB .3cm ,4cm ,8cmC .5cm ,6cm ,10cmD .5cm ,6cm ,11cm12.设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a ,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b ,则a 与b 的关系是( ).A .a b =B .180a b =+°C .180b a =+︒D .360b a =+︒13.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若ax ay =,则x y =;④若A 、B 、C 三点共线且AB BC =,则B 为AC 中点;⑤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④⑤ D .②④⑤ 14.某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3倍,则此多边形的边数是( )A .5B .6C .7D .815.如图,王师傅用六根木条钉成一个六边形木框,要使它不变形,至少还要再钉上________根木条( )A .2B .3C .4D .5二、填空题16.设三角形三内角的度数分别为,,x y z ︒︒︒,如果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的度数的2倍、那我们称数对(,)()y z y z <是x 的和谐数对,当150x =时,对应的和谐数对有一个,它为(10,20);当66x =时,对应的和谐数对有二个,它们是__________.当对应的和谐数对(,)y z 有三个时,请写出此时x 的范围_______.17.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有9条对角线,则n 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 18.如果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3和5,则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9.将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147∠=︒,220∠=︒,那么3∠= __________.20.如图,点P 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若∠BPC=100︒,则∠BAC=_________.21.如图所示,△ABC 中,∠BAC 、∠ABC 、∠ACB 的四等分线相交于D 、E 、F (其中∠CAD =3∠BAD ,∠ABE =3∠CBE ,∠BCF =3∠ACF ),且△DFE 的三个内角分别为∠DFE =60°、∠FDE =53°、∠FED =67°,则∠BAC 的度数为_________°.22.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90︒,则从此多边形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____条. 23.ABC 中,,AB AC 边上的高,CE BD 相交于点F ,,ABC 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 ,若=125CGB ∠︒,则CFB ∠=______.2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25.如图所示,∠A+∠B+∠C+∠D+∠E+∠F=____.(填写度数).26.如图,已知ABC 的角平分线BD ,CE 相交于点O ,∠A=60°,则∠BOC=__________.三、解答题27.ABC 中,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AE 是ABC 的高.(1)如图1,若40B ︒∠=,60C ︒∠=,求DAE ∠的度数; (2)如图2()B C ∠<∠,试说明DAE ∠、B 、C ∠的数量关系.28.△ABC 中,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 ,过点O 作OD ⊥OB ,交边BC 于点D . (1)如图1,猜想∠AOC 与∠ODC 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2,作∠ABC 外角∠ABE 的平分线交CO 的延长线于点F .①求证:BF ∥OD ;②若∠F =35°,求∠BAC 的度数.29.如图,在ABC 中,90ACB ∠=︒,29A ∠=︒,CD 是边AB 上的高,E 是边AB 延长线上一点.求:(1)CBE ∠的度数; (2)BCD ∠的度数.30.已知:180,BDG EFG B DEF ∠+∠=︒∠=∠.(1)如图1,求证://DE BC .(2)如图2,当90A EFG ∠=∠=︒时,请直接写出与C ∠互余的角.。

解三角形基础练习题

解三角形基础练习题

解三角形基础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5,b=7,c=6,求角A的余弦值。

A. 1/7B. 1/5C. -1/7D. -1/52.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角A=60°,角B=45°,求角C的大小。

A. 75°B. 65°C. 30°D. 45°3. 根据正弦定理,若三角形ABC的边a=2,边b=3,边c=4,求角A的正弦值。

A. 1/2B. √3/2C. √2/2D. 1/√24.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角A=40°,角B=70°,求边a的长度,若边b=8,边c=10。

A. 6B. 8C. 10D. 125. 根据余弦定理,若三角形ABC的边a=5,边b=7,角C=60°,求边c的长度。

A. 6B. 8C. 9D. 10二、填空题6. 在三角形ABC中,若角A=30°,角B=6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C=______。

7. 已知三角形ABC的边a=3,边b=4,边c=5,根据海伦公式,其面积S=______。

8. 若三角形ABC的边a=7,边b=8,边c=9,且角A=45°,求角B的正弦值,结果为______。

9.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若角C=90°,边a=5,边b=12,求斜边c的长度,结果为______。

10. 已知三角形ABC的边a=6,边b=8,角C=120°,求边c的长度,结果为______。

三、解答题11. 已知三角形ABC的边a=8,边b=10,求边c的长度,当角A=30°时。

12. 已知三角形ABC的边a=5,边b=7,角C=45°,求角A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13. 根据余弦定理,若三角形ABC的边a=7,边b=8,边c=9,求角A 的大小。

14. 已知三角形ABC的边a=3,边b=4,边c=5,求角A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

解三角形专题练习【附答案】

解三角形专题练习【附答案】

解三角形专题(高考题)练习【附答案】1、在ABC ∆中,已知内角3A π=,边BC =.设内角B x =,面积为y .(1)求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和定义域; (2)求y 的最大值.8、△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且有sin2C+3cos (A+B )=0,.当13,4==c a ,求△ABC 的面积。

2、已知ABC ∆中,1||=AC ,0120=∠ABC ,θ=∠BAC ,…记→→•=BC AB f )(θ,(1)求)(θf 关于θ的表达式; (2)(2)求)(θf 的值域;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21222ac b c a =-+ (1)求B CA 2cos 2sin 2++的值; (2)若b =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4、在ABC ∆中,已知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向量(2sin ,m B =,2cos 2,2cos 12B n B ⎛⎫=- ⎪⎝⎭,且//m n 。

(I )求锐角B 的大小; (II )如果2b =,求ABC ∆的面积ABC S ∆的最大值。

5、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cos cos 3cos B c B a C b -= (I )求cos B 的值; (II )若2=⋅,且22=b ,求c a 和b 的值. 6、在ABC ∆中,cos A =cos 10B =. —(Ⅰ)求角C ; (Ⅱ)设AB =,求ABC ∆的面积.7、在△ABC 中,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已知向量(1,2sin )m A =,A B C120°θ(sin ,1cos ),//,3.n A A m n b c a =++=满足 (I )求A 的大小;(II )求)sin(6π+B 的值.8、△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且有sin2C+3cos (A+B )=0,.当13,4==c a ,求△ABC 的面积。

中考数学解直角三角形练习

中考数学解直角三角形练习

中考数学解直角三角形练习第一课时(锐角三角函数)课标要求1、 通过实例认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锐角三角函数(sinA 、cosA 、tanA 、cotA )2、 熟知300、450、600角的三角函数值3、 会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由已知的三角函数值求相应的锐角。

4、 通过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知道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

5、 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

sin 2α+cos 2α=1:倒数关系tan α·cot α=1.6、 熟知直角三角形中:300角的性质。

中招考点1、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

2、 300、450、600角的三角函数值及计算代数式的值。

3、 运用计算器求的三角函数值或由锐角三角函数值求角度。

典型例题[例题1] 选择题(四选一)1、如图19-1: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则下列线段比中不等于sinA 的是( )A. AC CDB. CB BDC.AB CBD.CBCD分析:sinA=AC CD ; sinA=sin ∠BCD=BC BD ;sinA= ABBC;从而判断D 不正确。

故应选D.。

2、在Rt △ABC 中:∠C =900:∠A =∠B :则cosA 的值是( ) A.21B. 22 C.23 D.1分析:先求出∠A 的度数:因为∠C =900:∠A =∠B :故∠A =∠B =450:再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得:cosA=cos450=22故选B.。

3、在△ABC 中:∠C =900:sinA=23 ;则cosB 的值为( )A. 21B. 22C.23D.33分析:方法一:因为sinA=23;故锐角A =600。

因为∠C =900:所以∠B =300.cosB=23.故选C.方法二:因为 ∠C =900:故 ∠A 与 ∠B 互余.所以cosB=sin A =23.故选C..4、如图19-2:在△ABC 中:∠C =900:sinA=53.则BC :AC 等于( )A C图19-1A. 3:4B. 4:3C.3:5D.4:5 分析: 因为∠C =900:sinA =53 ;又sinA=AB BC .所以AB BC =53; 不妨设BC =3k ;AB=5k ;由勾股定理可得AC =22BC AB -=4k ;所以BC :AC =3k:4k=3:4故选A.。

解三角形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解三角形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解三角形基础练习题(含答案)解三角形基础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ABC中,已知a=8,B=60°,C=75°,则b的值为(C)32/32.在△ABC中,a=15,b=10,A=60°,则cosB=(B)43/463.在△ABC中,a-c+b=ab,则C=(A)60°4.在△ABC中,若∠A=60°,∠B=45°,BC=32,则AC=(B)235.已知△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若a=c=6+2且∠A=75°,则b=(D)6-26.若△ABC的内角A,B,C满足6sinA=4sinB=3sinC,则cosB=(D)11/167.在△ABC中,若sinA+sinB<sinC,则△ABC的形状是(A)钝角三角形二、填空题:8.在△ABC中,若a=3,b=3,∠A=π/3,则∠C的大小为90°。

9.在△ABC中,已知∠BAC=60°,∠ABC=45°,BC=3,则AC=2.10.设△ABC的内角A=π/4,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1,b=2,则sinB=15/4.11.在三角形ABC中,角A,B,C所对应的长分别为a,b,c,若a=2,B=2,则c=3π/4(或135°)。

12.在△ABC中,三边a、b、c所对的角分别为A、B、C,若a+b-c+2ab=3π/4,则角C的大小为π/4(或45°)。

13.△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已知a=2,b=3,则sinA/2=sin(A+C)/3.14.若△ABC的面积为3,BC=2,C=60°,则边AB的长度等于2.解析:根据海伦公式,s=(a+b+c)/2,代入已知条件可得s=3.再根据面积公式,S=1/2×b×c×sinA,代入已知条件可得1/2×2×c×sin60°=3,解得c=4.由此可得边AB的长度为2.Ⅰ)将2sinBcosA sinAcosC cosAsinC化为sin2B=sinA(sinC+cosC),再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得到:a/sinA=b/sinB=c/sinC=2R(R为△ABC的外接圆半径)代入sin2B=sinA(sinC+cosC)中,化简得cosA=1/2,即A=π/3.Ⅱ)由余弦定理可得cosA=(b²+c²-a²)/(2bc)=1/2,代入b=2,c=1中得a=√3.因为D为BC的中点,所以AD平分∠A,即AD垂直于BC,且AD=√3/2.。

1.3 解直角三角形 第1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1.3 解直角三角形   第1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1.3解直角三角形第1课时解直角三角形【基础练习】知识点已知一边一角或两边解直角三角形,BC=6,则AB的长为()1.在Rt△ABC中,△C=90°,sin A=35A.4B.6C.8D.102.如图1,在Rt△ABC中,△C=90°,△B=30°,AB=8,则BC的长为()图1A.4√3B.4C.8√3D.4√333.在Rt△ABC中,已知△C=90°,△A=40°,BC=3,则AC等于()A.3sin40°B.3sin50°C.3tan40°D.3tan50°4.在Rt△ABC中,△C=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c=10,△A=45°,则a=,b=,△B=°.5.在Rt△ABC中,△C=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a=6,b=2√3,则△B的度数为.6.如图2,在Rt△ABC中,△C=90°,△B=37°,BC=32,则AC的长约为.(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图27.如图3所示,AB是伸缩式的遮阳棚,CD是窗户,要想在夏至的正午时刻阳光刚好不能射入窗户,则AB的长度是米(假设夏至的正午时刻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为60°).图38.如图4,在Rt△ABC 中,△C=90°,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由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1)△A=60°,b=4; (2)a=13,c=√23;(3)c=2√2,△B=30°;(4)a=8,sin B=√22.图49.如图5,在△ABC 中,△ABC=90°,△A=30°,D 是边AB 上一点,△BDC=45°,AD=4,求BC 的长.(结果保留根号)图5【能力提升】10.某简易房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则AC的长为()图6A.511sinα米B.511cosα米C.115sinα米D.115cosα米1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3,底边长为6,则底角等于()A.30°B.45°C.60°D.120°12.[2019·杭州]如图7,一块矩形木板ABCD斜靠在墙边(OC△OB,点A,B,C,D,O在同一平面内).已知AB=a,AD=b,△BCO=x,则点A到OC的距离等于()图7A.a sin x+b sin xB.a cos x+b cos xC.a sin x+b cos xD.a cos x+b sin x13.如图8,已知在Rt△ABC中,△ABC=90°,点D沿BC边从点B向点C运动(点D与点B,C不重合),作BE△AD于点E,CF△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则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BE+CF的值()图8A.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14.如图9,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CE折叠,点B恰好落在AD边上,设此点为F.若AB∶BC=4∶5,则tan△ECB的值为.图915.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一章时,小明同学对一个角的倍角的三角函数值是否具有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一些研究.(1)初步尝试:我们知道:tan60°=,tan30°=,发现结论:tan A2tan A2(填“=”或“≠”).(2)实践探究:如图10△,在Rt△ABC中,△C=90°,AC=2,BC=1,求tan A2的值.小明想构造包含12△A的直角三角形:延长CA至点D,使得DA=AB,连结BD,可得到△D=12△BAC,即转化为求△D的正切值.请按小明的思路进行余下的求解.(3)拓展延伸:如图△,在Rt△ABC中,△C=90°,AC=3,tan A=13.△tan2A=;△求tan3A的值.图10答案1.D2.D3.D4.5√2 5√2 455.30° [解析] ∵tan B=ba ,b=2√3,a=6, ∴tan B=2√36=√33,∴∠B=30°. 6.24 [解析] 因为在Rt △ABC 中,∠C=90°, 所以tan B=ACBC ,即tan37°=AC32, 所以AC=32·tan37°≈32×0.75=24. 7.√38.解:(1)∵∠A=60°,∠C=90°,∴∠B=30°. ∵b=4,cos A=bc,∴4c=12,解得c=8,∴a=√82-42=4√3.(2)∵a=13,c=√23,∴b=√c 2-a 2=13. ∵sin A=a c =13÷√23=√22, ∴∠A=45°,∴∠B=45°. (3)∵∠B=30°,c=2√2,sin B=bc , ∴12=2√2,∠A=60°,∴b=√2,∴a=√c 2-b 2=√(2√2)2-(√2)2=√6. (4)∵sin B=√22,∴∠B=45°, ∴∠A=45°,∴b=a=8, ∴c=√a 2+b 2=8√2.9.解:∵∠ABC=90°,∠BDC=45°, ∴BD=BC.∵∠ABC=90°,∠A=30°, ∴AB=√3BC ,∴AD+BD=√3BC ,即AD+BC=√3BC. 又∵AD=4,∴4+BC=√3BC , 解得BC=2√3+2.10.D [解析] 如图,过点A 作AH ⊥BC 于点H.由题意,得AB=AC ,BC=4+0.2+0.2=4.4(米). ∵AH ⊥BC , ∴BH=CH=2.2米. 在Rt △ABH 中,cos α=BH AB,∴AB=BHcosα=2.2cosα=115cosα(米),即AC=115cosα米. 故选D . 11.A [解析]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AC=2√3,BC=6,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 则BD=12BC=12×6=3.在Rt △ABD 中,cos B=BDAB =2√3=√32,∴∠B=30°.故选A .12.D [解析] 如图,过点A 分别作AE ⊥OC 于点E ,AF ⊥OB 于点F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BC=90°.∵∠ABC=∠AEC ,∠BCO=x ,∴∠EAB=x,∴∠FBA=x.∵AB=a,AD=b,∴AE=FO=FB+BO=a cos x+b sin x.故选D.13.C[解析] ∵BE⊥AD,CF⊥AD,∴CF∥BE,∴∠DCF=∠DBE.设∠DCF=∠DBE=α,则CF=CD·cosα,BE=DB·cosα,∴BE+CF=(DB+CD)cosα=BC·cosα.∵∠ABC=90°,∴0°<α<90°,当点D从点B向点C运动时,α是逐渐增大的,∴cosα的值是逐渐减小的,∴BE+CF=BC·cosα的值是逐渐减小的.故选C.14.12[解析] 设AB=4k,则BC=5k.在△DFC中,FC=BC=5k,CD=AB=4k,∴DF=3k,∴AF=2k.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FE=∠B=90°,∴∠CFD+∠AFE=90°.又∵∠CFD+∠DCF=90°,∴∠AFE=∠DCF.又∵∠D=∠A=90°,∴△DFC∽△AEF,∴DFAE =FCEF,即3kAE=5k4k-AE,解得AE=1.5k,∴BE=2.5k,∴tan∠ECB=2.5k5k =1 2 .15.解:(1)√3√33≠(2)在Rt△ABC中,∵∠C=90°,AC=2,BC=1,∴AB=√AC 2+BC 2=√5. ∵DA=AB ,∴∠D=∠ABD ,CD=DA+AC=√5+2, ∴∠BAC=2∠D , ∴tan A2=tan D=BCCD =√5+2=√5-2.(3)①34 [解析] 如图ⓐ,作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E ,连结BE ,则AE=BE ,∠A=∠ABE ,∴∠BEC=2∠A. ∵在Rt △ABC 中,∠C=90°,AC=3,tan A=13, ∴BC=1,则AB=√AC 2+BC 2=√10. 设AE=x ,则BE=x ,EC=3-x.在Rt △EBC 中,由勾股定理,得BE 2=EC 2+BC 2,即x 2=(3-x )2+1, 解得x=53,即AE=BE=53,∴EC=43,∴tan2A=tan ∠BEC=BC EC=34.故答案为34.②如图ⓑ,作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E ,连结CE ,作BM 交AC 于点M , 使∠MBE=∠ABE ,则∠BMC=∠A+∠MBA=3∠A. 设EM=y ,则CM=EC -EM=43-y. ∵∠MBE=∠ABE ,∠A=∠ABE ,∴∠A=∠MBE ,∠ABM=2∠A=∠BEC , ∴△ABM ∽△BEM , ∴AB BE =BM EM,即√1053=BM y,∴BM=3√105y. 在Rt △MBC 中,BM 2=CM 2+BC 2, 即3√105y 2=43-y 2+1,整理得117y 2+120y -125=0, 解得y 1=2539,y 2=-53(不合题意,舍去), 即EM=2539,则CM=43-2539=913,∴tan3A=tan ∠BMC=BCCM=1913=139.。

《解直角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篇)九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

《解直角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篇)九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

专题1.17《解直角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篇)(专项练习)一、单选题1.2sin60°的值等于()A .12B .3C .2D 2.如图,在Rt ABC △中,90B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sin BC A AB=B .cos BC A AC=C .tan AB C BC=D .cos AC C BC=3.如图,在坡角为α的山坡上栽树,要求相邻两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6米,那么相邻两树在坡面上的距离AB 为()A .6cos αB .6cos αC .6sin αD .6sin α4.如图,为了测量河岸A 、B 两地间的距离,在与AB 垂直的方向上取点C ,测得AC =a ,ABC α∠=,那么A 、B 两地的距离等于()A .tan a αB .tan a α⋅C .sin a α⋅D .cos a α⋅5.点()sin 60,cos30︒︒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 .12⎛- ⎝⎭B .1,2⎛ ⎝⎭C .22⎛⎫- ⎪ ⎪⎝⎭D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1,2),以点O 为圆心,将线段OA 逆时针旋转,使点A 落在x 轴的负半轴上点B 处,则点B 的横坐标为()AB C D7.已知,斜坡的坡度i =1:2,小明沿斜坡的坡面走了100米,则小明上升的距离是()A .B .20米C .D .1003米8.为扩大网络信号的辐射范围,某通信公司在一座小山上新建了一座大型的网络信号发射塔.如图,在高为12米的建筑物DE 的顶部测得信号发射塔AB 顶端的仰角∠FEA =56°,建筑物DE 的底部D 到山脚底部C 的距离DC =16米,小山坡面BC 的坡度(或坡比)i =1:0.75,坡长BC =40米(建筑物DE 、小山坡BC 和网络信号发射塔AB 的剖面图在同一平面内,信号发射塔AB 与水平线DC 垂直),则信号发射塔AB 的高约为()(参考数据:sin56°≈0.83,cos56°≈0.56,tan56°≈1.48)A .71.4米B .59.2米C .48.2米D .39.2米9.如图,在ABC ∆中,90ACB ∠=︒.边BC 在x 轴上,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6-和()7,0.将正方形OCDE 沿x 轴向右平移当点E 落在AB 边上时,点D 的坐标为()A .3,22⎛⎫ ⎪⎝⎭B .()2,2C .11,24⎛⎫ ⎪⎝⎭D .()4,210.某车库出口安装的栏杆如图所示,点A 是栏杆转动的支点,点E 是栏杆两段的联结点.当车辆经过时,栏杆AEF 最多只能升起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栏杆宽度忽略不计),其中AB ⊥BC ,EF ∥BC ,∠AEF =143°,AB =1.18米,AE =1.2米,那么适合该地下车库的车辆限高标志牌为()(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A .B .C .D .二、填空题11.在Rt △ABC 中,∠C =90°,AB =2,BC sin2A=_____.12.若关于x 的方程x 2+sin α=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锐角α的度数为___.13.如图,P (12,a )在反比例函数60y x=图象上,PH ⊥x 轴于H ,则tan ∠POH 的值为_____.14.如图,在矩形ABCD 中,DE AC ⊥,垂足为点E .若4sin 5ADE ∠=,4=AD ,则AB 的长为______.15.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图形的各个顶点均为格点,则∠1+∠2=_____.16.如图,在ABC ∆中,1sin 3B =,tan C =3AB =,则AC 的长为_____.17.如图,ABC 的顶点B C 、的坐标分别是(1,0)、,且90,30ABC A ∠=︒∠=︒,则顶点A 的坐标是_____.18.如图,在菱形ABCD 中,∠A =60°,AB =6.折叠该菱形,使点A 落在边BC 上的点M 处,折痕分别与边AB ,AD 交于点E ,F .当点M 与点B 重合时,EF 的长为________;当点M 的位置变化时,DF 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19.计算:(1sin 602︒;(2)26tan 30cos30tan 602sin 45cos 60︒-︒︒-︒+︒ .20.如图,在Rt △ABC 中,∠C =90°,D 是BC 边上一点,AC =2,CD =1,设∠CAD =α.(1)求sin α、cos α、tan α的值;(2)若∠B =∠CAD ,求BD 的长.21.如图,为了测得旗杆AB 的高度,小明在D 处用高为1m 的测角仪CD ,测得旗杆顶点A 的仰角为45°,再向旗杆方向前进10m ,又测得旗杆顶点A 的仰角为60°,求旗杆AB 的高度.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2,2),B (4,0),C (4,﹣4).(1)请在图中,画出△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1B1C1;(2)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为原来的12,得到△A2B2C2,请在图中y轴右侧,画出△A2B2C2,并求出∠A2C2B2的正弦值.23.如图,大楼底右侧有一障碍物,在障碍物的旁边有一幢小楼DE,在小楼的顶端D 处测得障碍物边缘点C的俯角为30°,测得大楼顶端A的仰角为45°(点B,C,E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已知AB=80m,DE=10m,求障碍物B,C两点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24.如图,某校教学楼AB后方有一斜坡,已知斜坡CD的长为12米,坡角α为60°.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α≤39°时,才能避免滑坡危险.学校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决定对斜坡CD进行改造,在保持坡脚C不动的情况下,学校至少要把坡顶D向后水平移动多少米才能保证教学楼的安全?(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 39°≈0.63,cos 39°≈0.78,tan 39°≈0.81,≈1.41)参考答案1.D【分析】根据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代入计算即可.解:2sin60°=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熟知sin60°的值是正确计算的关键.2.C【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解:在Rt △ABC 中,∠B =90°,则sin ,cos ,tan ,cos BC AB AB BCA A C C AC AC BC AC====.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3.B【分析】根据余弦的定义计算,判断即可.解:在Rt △ABC 中,6BC =米,ABC α∠=,∵cos BCABC AB∠=,∴6cos BC AB ABC coa α==∠,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掌握坡度坡角的概念、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A【分析】根据正切的定义计算选择即可.解:∵tanα=ACAB,∴AB =tan tan AC aαα=,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正切的定义即对边比邻边,熟练掌握正切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C【分析】先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得出点的坐标,再写出其关于y 轴对称的坐标即可.解:∵sin60°cos30°,)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特征,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C【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A ,可得结论.解:∵A (﹣1,2),∴OA由旋转的性质可知,OB =OA∴B 0).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A 即可.7.A【分析】根据坡度意思可知1tan 2A ∠=,设BC h =米,则2AC h =米,由勾股定理可得:222AB AC BC =+,即2221004h h =+,求出h 即可.解:如图:由题意可知:1tan 2A ∠=,100AB =米,设BC h =米,则2AC h =米,由勾股定理可得:222AB AC BC =+,即2221004h h =+,解得:h =米,h =-.故选:A【点拨】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坡度坡比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坡度的意思,找出BC ,AC之间的关系.8.D【分析】延长EF交AB于点H,DC⊥AB于点G,可得四边形EDGH是矩形,根据小山坡面BC的坡度i=1:0.75,即43BGCG=,求得BG=32,CG=24,再根据三角函数即可求出信号发射塔AB的高.解:如图,延长EF交AB于点H,DC⊥AB于点G,∵ED⊥DG,∴四边形EDGH是矩形,∴GH=ED=12,∵小山坡面BC的坡度i=1:0.75,即43 BGCG=,设BG=4x,CG=3x,则BC x,∵BC=40,∴5x=40,解得x=8,∴BG=32,CG=24,∴EH=DG=DC+CG=16+24=40,BH=BG﹣GH=32﹣12=20,在Rt△AEH中,∠AEH=56°,∴AH=EH•tan56°≈40×1.48≈59.2,∴AB=AH﹣BH=59.2﹣20=39.2(米).答:信号发射塔AB的高约为39.2米.故选: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三角函数是解题的关键.9.B【分析】先画出E 落在AB 上的示意图,如图,根据锐角三角函数求解O B '的长度,结合正方形的性质,从而可得答案.解:由题意知:()2,0,C - 四边形COED 为正方形,,CO CD OE ∴==90,DCO ∠=︒()()2,2,0,2,D E ∴-如图,当E 落在AB 上时,()()2,6,7,0,A B - 6,9,AC BC ∴==由tan ,AC EO ABC BC O B'∠=='62,9O B∴='3,O B '∴=734,2,OO OC ''∴=-==()2,2.D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平移的性质的应用,同时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图形与坐标,锐角三角函数,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0.A【分析】延长BA 、FE ,交于点D ,根据AB ⊥BC ,EF ∥BC 知∠ADE =90°,由∠AEF =143°知∠AED =37°,根据sin ∠AED AD AE=,AE =1.2米求出AD 的长,继而可得BD 的值,从而得出答案.解:如图,延长BA 、FE ,交于点D .∵AB ⊥BC ,EF ∥BC ,∴BD ⊥DF ,即∠ADE =90°.∵∠AEF =143°,∴∠AED =37°.在Rt △ADE 中,∵sin ∠AED AD AE=,AE =1.2米,∴AD =AE •sin ∠AED =1.2×sin37°≈0.72(米),则BD =AB +AD =1.18+0.72=1.9(米).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题意构建直角三角形,并熟练掌握正弦函数的概念.11.12【分析】根据∠A 的正弦求出∠A =60°,再根据30°的正弦值求解即可.解:∵sin BC A AB ==∴∠A =60°,∴1sin sin 3022A ︒==.故答案为12.【点拨】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12.30°##30度解:∵关于x 的方程2sin 0x α+=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41sin 0 ,α=-⨯⨯=解得:1sin 2α=∴锐角α的度数为30°.故答案为∶30°13.512解:∵P (12,a )在反比例函数60y x =图象上,∴a=6012=5,∵PH ⊥x 轴于H ,∴PH=5,OH=12,∴tan ∠POH=512,故答案为512.14.3【分析】在Rt ADE △中,由正弦定义解得165AE =,再由勾股定理解得DE 的长,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sin sin ADE ECD ∠=∠,最后根据正弦定义解得CD 的长即可解题.解:在Rt ADE △中,4sin 5AE ADE AD ∠==4AD = 165AE ∴=125DE ∴===DE AC⊥ 90ADE EDC EDC ECD ∴∠+∠=∠+∠=︒ADE ECD∴∠=∠4sin sin 5DE ADE ECD CD ∴∠=∠==534CD DE ∴=⋅=在矩形ABCD 中,3AB CD ==故答案为:3.【点拨】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正弦、勾股定理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5.45°【分析】根据等角的正切值相等得出∠1=∠3,再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得出答案.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11tan 3,tan 122BC CF AB EF ∠==∠==∴∠1=∠3,tan 1FM FAM AM∠== 122345FAM ∴∠+∠=∠+∠=∠=︒故答案为:45°.【点拨】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以及等角三角函数关系,由图得出∠1=∠3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过A 作AD 垂直于BC ,在直角三角形ABD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AD 的长,在直角三角形ACD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CD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 的长即可.解:过A 作AD BC ⊥,在Rt ABD ∆中,1sin 3B =,3AB =,∴sin 1AD AB B =⋅=,在Rt ACD ∆中,tan 2C =,∴AD CD =CD ,根据勾股定理得:AC =.【点拨】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涉及的知识有: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7.【分析】根据B C 、的坐标求得BC 的长度,60CBO ∠=︒,利用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C 的长度,即点A 的横坐标,易得//AC x 轴,则C 的纵坐标即A 的纵坐标.解:B C 、的坐标分别是(1,0)、2BC ∴=tan OC CBOOB∴∠==60CBO ∴∠=︒90,30ABC A ∠=︒∠=︒60,24ACB AC BC ∴∠=︒==//AC x ∴轴A ∴.故答案为:.【点拨】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用到的知识点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是解题的关键.18.6-【分析】当点M 与点B 重合时,EF 垂直平分AB ,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得EF 的长;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AF =FM ,若DF 取最大值,则FM 取最小值,即为边AD 与BC 的距离DG ,即可求解.解:当点M 与点B 重合时,由折叠的性质知EF 垂直平分AB ,∴AE =EB =12AB =3,在Rt △AEF 中,∠A =60°,AE =3,tan60°=EF AB,∴EF当AF 长取得最小值时,DF 长取得最大值,由折叠的性质知EF 垂直平分AM ,则AF =FM ,∴FM ⊥BC 时,FM 长取得最小值,此时DF 长取得最大值,过点D 作DG ⊥BC 于点C ,则四边形DGMF 为矩形,∴FM =DG ,在Rt △DGC 中,∠C =∠A =60°,DC =AB =6,∴DG =DC∴DF 长的最大值为AD -AF =AD -FM =AD -DG故答案为:【点拨】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9.(1(2)1【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解;(2)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解.解:(1)原式=11232-=16(2)原式21316221222=⨯-⨯=--=-【定睛】此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

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

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

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一、基础知识练习题:1.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中,∠A = 90°, AB = 6cm, AC = 8cm,求BC的长度。

2. 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0°和60°,求斜边的长。

3.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10cm,一个锐角的度数是45°,求直角边的长度。

4.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PQR中,∠P = 90°, PQ = 5cm, QR = 13cm,求PR的长度。

5. 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是3cm和4cm,求斜边的长。

二、综合运用练习题:1. 一个直角三角形ABC,∠A = 90°, AB = x cm, AC = 8cm,BC = 10cm。

求x的值。

2.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8cm,一个锐角的度数是30°,求直角边的长度。

3.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MNP中,∠N = 90°, MN = x cm, NP = 12cm, MP = 20cm。

求x的值。

4. 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是2x cm和3x cm,求斜边的长。

5.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15cm,一个锐角的度数是60°,求直角边的长度。

三、挑战练习题:1.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DEF中,∠D = 90°, DE = 12cm, DF = x cm, EF = x + 2cm。

求x的值。

2. 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是4x cm和5x cm,求斜边的长。

3.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XYZ中,∠Z = 90°, XY = 10cm, XZ = 3x cm, YZ = 4x cm。

求x的值。

4.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20cm,一个锐角的度数是45°,求直角边的长度。

5.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GHI中,∠G = 90°, GH = x cm, GI = 15cm, HI = 3x cm。

解三角形练习题初三

解三角形练习题初三

解三角形练习题初三解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对于初三学生来说,熟练掌握解三角形的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解三角形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和提升解三角形的能力。

练习题一:已知△ABC中,∠A=60°,a=5cm,b=8cm,求c的长度和∠B、∠C的度数。

解答:根据余弦定理,可以得到c的长度:c² = a² + b² - 2abcos∠A= 5² + 8² - 2 × 5 × 8 × cos60°= 25 + 64 - 80 × 0.5= 25 + 64 - 40= 49c = √49c = 7cm对于∠B和∠C的度数,可以使用正弦定理进行求解:sin∠B / b = sin∠A / csin∠B / 8 = sin60° / 7∠B = arcsin(8 × sin60° / 7)∠B ≈ 47.8°由于∠B + ∠C + 60° = 180°,所以∠C = 180° - 60° - ∠B∠C ≈ 180° - 60° - 47.8°∠C ≈ 72.2°练习题二:已知△ABC中,∠A=45°,a=6cm,b=9cm,求c的长度和∠B、∠C的度数。

解答:同样使用余弦定理,可以得到c的长度:c² = a² + b² - 2abcos∠A= 6² + 9² - 2 × 6 × 9 × cos45°= 36 + 81 - 54 × 0.707≈ 36 + 81 - 38.198≈ 78.8c ≈ √78.8c ≈ 8.875cm使用正弦定理求解∠B和∠C的度数:sin∠B / 9 = sin45° / 8.875sin∠B ≈ 9 × sin45° / 8.875∠B = arcsin(9 × sin45° / 8.875)∠B ≈ 30.5°由于∠B + ∠C + ∠A = 180°,所以∠C = 180° - 45° - ∠B∠C ≈ 180° - 45° - 30.5°∠C ≈ 104.5°练习题三:已知△ABC中,a=8cm,b=12cm,c=15cm,求∠A、∠B、∠C的度数。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练习题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练习题

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练习题一.解答题(共16小题)1.在△ABC中,3sinA+4cosB=6,4sinB+3cosA=1,求C的大小.2.已知3sinθtanθ=8,且0<θ<π.(Ⅰ)求cosθ;(Ⅱ)求函数f(x)=6cosxcos(x﹣θ)在[0,]上的值域.3.已知是函数f(x)=2cos2x+asin2x+1的一个零点.(Ⅰ)求实数a的值;(Ⅱ)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4.已知函数f(x)=sin(2x+)+sin2x.(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若函数g(x)对任意x∈R,有g(x)=f(x+),求函数g(x)在[﹣,]上的值域.5.已知函数f(x)=2sinωxcosωx+cos2ωx(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1)求ω的值;(2)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6.已知函数f(x)=sin(ωx+φ)(ω>0,﹣≤φ<)的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且图象上相邻两个最高点的距离为π.(Ⅰ)求ω和φ的值;(Ⅱ)若f()=(<α<),求cos(α+)的值.7.已知向量=(cosx,sinx),=(3,﹣),x∈[0,π].(1)若∥,求x的值;(2)记f(x)=,求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对应的x的值.8.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2a﹣c)cosB=bcosC,求的取值范围.9.函数f(x)=2sin(ωx+φ)(ω>0,0<φ<)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M为最高点,该图象与y轴交于点F(0,),与x轴交于点B,C,且△MBC的面积为π.(Ⅰ)求函数f(x)的解析式;(Ⅱ)若f(α﹣)=,求cos2α的值.10.已知函数.(Ⅰ)求f(x)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Ⅱ)设函数,如图,点P,M,N分别是函数y=g(x)图象的零值点、最高点和最低点,求cos∠MPN的值.11.设函数f(x)=sin(ωx﹣)+sin(ωx﹣),其中0<ω<3,已知f()=0.(Ⅰ)求ω;(Ⅱ)将函数y=f(x)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得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y=g(x)的图象,求g(x)在[﹣,]上的最小值.1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2(tanA+tanB)=+.(Ⅰ)证明:a+b=2c;(Ⅱ)求cosC的最小值.13.如图,A、B、C、D为平面四边形ABCD的四个内角.(Ⅰ)证明:tan=;(Ⅱ)若A+C=180°,AB=6,BC=3,CD=4,AD=5,求tan+tan+tan+tan的值.14.已知函数f(x)=sin2x﹣cos2x.(Ⅰ)求f(x)的最小周期和最小值;(Ⅱ)将函数f(x)的图象上每一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两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g(x)的图象.当x∈时,求g(x)的值域.15.已知函数f(x)=sin(﹣x)sinx﹣cos2x.(I)求f(x)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II)讨论f(x)在[,]上的单调性.16.已知函数f(x)=sin(3x+).(1)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2)若α是第二象限角,f()=cos(α+)cos2α,求cosα﹣sinα的值.17.设f(x)=2sin(π﹣x)sinx﹣(sinx﹣cosx)2.(Ⅰ)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Ⅱ)把y=f(x)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y=g(x)的图象,求g()的值.18.已知函数f(x)=sin(x﹣)+cos(x﹣),g(x)=2sin2.(Ⅰ)若α是第一象限角,且f(α)=,求g(α)的值;(Ⅱ)求使f(x)≥g(x)成立的x的取值集合.19.已知向量=(m,cos2x),=(sin2x,n),函数f(x)=,且y=f(x)的图象过点(,)和点(,﹣2).(Ⅰ)求m,n的值;(Ⅱ)将y=f(x)的图象向左平移φ(0<φ<π)个单位后得到函数y=g(x)的图象,若y=g(x)图象上的最高点到点(0,3)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求y=g(x)的单调递增区间.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6小题)1.(2017遂宁模拟)在△ABC中,3sinA+4cosB=6,4sinB+3cosA=1,求C的大小.【分析】对已知式平方,化简,求出sin(A+B)=,确定A+B的值,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C的大小.【解答】解:两边平方(3sinA+4cosB)2=36得9sin2A+16cos2B+24sinAcosB=36 ①(4sinB+3cosA)2=1得16sin2B+9cos2A+24sinBcosA=1 ②①+②得:(9sin2A+9cos2A)+(16cos2B+16sin2B)+24sinAcosB+24sinBcosA=37即9+16+24sin(A+B)=37所以sin(A+B)=,所以A+B= 或者若A+B=,则cosA>3cosA>3>1,则4sinB+3cosA>1 这是不可能的所以A+B=因为A+B+C=180°所以C=【点评】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2.(2017浙江模拟)已知3sinθtanθ=8,且0<θ<π.(Ⅰ)求cosθ;(Ⅱ)求函数f(x)=6cosxcos(x﹣θ)在[0,]上的值域.【分析】(Ⅰ)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cosθ的值.(Ⅱ)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函数f(x)的解析式,再利用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求得函数在[0,]上的值域.【解答】解:(Ⅰ)∵3sinθtanθ=3=8,且0<θ<π,∴cosθ>0,θ为锐角.∴=8,求得cosθ=,或cosθ=﹣3(舍去),∴sinθ=,综上可得,cosθ=.(Ⅱ)函数f(x)=6cosxcos(x﹣θ)=6cosx(cosx+sinx)=2cos2x+4sinxcosx=cos2x+1+2sin2x=3(cos2x+sin2x)=3cos(2x﹣θ),在[0,]上,2x﹣θ∈[﹣θ,﹣θ],f(x)在此区间上先增后减,当2x﹣θ=0时,函数f(x)取得最大值为3,当2x﹣θ=﹣θ时,函数f(x)取得最小值为3cos(﹣θ)=3cosθ=1,故函数在[0,]上的值域为[1,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属于基础题.3.(2017海淀区一模)已知是函数f(x)=2cos2x+asin2x+1的一个零点.(Ⅰ)求实数a的值;(Ⅱ)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分析】(Ⅰ)利用函数的零点的定义,求得实数a的值.(Ⅱ)利用三角恒等变化化简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求得f(x)的单调递增区间.【解答】解:(Ⅰ)由题意可知,即,即,解得.(Ⅱ)由(Ⅰ)可得==,函数y=sinx的递增区间为,k∈Z.由,k∈Z,得,k∈Z,所以,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Z.【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的定义,三角恒等变换、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属于中档题.4.(2017衡阳三模)已知函数f(x)=sin(2x+)+sin2x.(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若函数g(x)对任意x∈R,有g(x)=f(x+),求函数g(x)在[﹣,]上的值域.【分析】(1)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函数公式及二倍角公式化简函数f(x),再由周期公式计算得答案;(2)由已知条件求出g(x)=sin(2x+)+,当x∈[﹣,]时,则2x+∈,由正弦函数的值域进一步求出函数g(x)在[﹣,]上的值域.【解答】解:(1)f(x)=sin(2x+)+sin2x==sin2x+cos2x+sin2x=sin2x+=sin2x+1﹣=sin2x+,∴f(x)的最小正周期T=;(2)∵函数g(x)对任意x∈R,有g(x)=f(x+),∴g(x)=sin2(x+)+=sin(2x+)+,当x∈[﹣,]时,则2x+∈,则≤sin(2x+)≤1,即×≤g(x),解得≤g(x)≤1.综上所述,函数g(x)在[﹣,]上的值域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考查了函数值域的求法,是中档题.5.(2016北京)已知函数f(x)=2sinωxcosωx+cos2ωx(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1)求ω的值;(2)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分析】(1)利用倍角公式结合两角和的正弦化积,再由周期公式列式求得ω的值;(2)直接由相位在正弦函数的增区间内求解x的取值范围得f(x)的单调递增区间.【解答】解:(1)f(x)=2sinωxcosωx+cos2ωx=sin2ωx+cos2ωx==.由T=,得ω=1;(2)由(1)得,f(x)=.再由,得.∴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Z).【点评】本题考查y=Asin(ωx+φ)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查了两角和的正弦,属中档题.6.(2014重庆)已知函数f(x)=sin(ωx+φ)(ω>0,﹣≤φ<)的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且图象上相邻两个最高点的距离为π.(Ⅰ)求ω和φ的值;(Ⅱ)若f()=(<α<),求cos(α+)的值.【分析】(Ⅰ)由题意可得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 求得ω=2.再根据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结合﹣≤φ<可得φ 的值.(Ⅱ)由条件求得sin(α﹣)=.再根据α﹣的范围求得cos(α﹣)的值,再根据cos(α+)=sinα=sin[(α﹣)+],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计算求得结果.【解答】解:(Ⅰ)由题意可得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π,∴ω=2.再根据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可得2×+φ=kπ+,k∈z.结合﹣≤φ<可得φ=﹣.(Ⅱ)∵f()=(<α<),∴sin(α﹣)=,∴sin(α﹣)=.再根据0<α﹣<,∴cos(α﹣)==,∴cos(α+)=sinα=sin[(α﹣)+]=sin(α﹣)cos+cos(α﹣)si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由函数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求函数的解析式,两角和差的三角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7.(2017江苏)已知向量=(cosx,sinx),=(3,﹣),x∈[0,π].(1)若∥,求x的值;(2)记f(x)=,求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对应的x的值.【分析】(1)根据向量的平行即可得到tanx=﹣,问题得以解决,(2)根据向量的数量积和两角和余弦公式和余弦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解答】解:(1)∵=(cosx,sinx),=(3,﹣),∥,∴﹣cosx=3sinx,∴tanx=﹣,∵x∈[0,π],∴x=,(2)f(x)==3cosx﹣sinx=2(cosx﹣sinx)=2cos(x+),∵x∈[0,π],∴x+∈[,],∴﹣1≤cos(x+)≤,当x=0时,f(x)有最大值,最大值3,当x=时,f(x)有最小值,最小值﹣2.【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平行和向量的数量积以及三角函数的化简和三角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8.(2017锦州一模)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2a﹣c)cosB=bcosC,求的取值范围.【分析】(1)根据图象求出A,ω 和φ,即可求函数f(x)的解析式;(2)利用正弦定理化简,求出B,根据三角内角定理可得A的范围,利用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由图象知A=1,,∴ω=2,∴f(x)=sin(2x+φ)∵图象过(),将点代入解析式得,∵,∴故得函数.(2)由(2a﹣c)cosB=bcosC,根据正弦定理,得:(2sinA﹣sinC)cosB=sinBcosC∴2sinAcosB=sin(B+C),∴2sinAcosB=sinA.∵A∈(0,π),∴sinA≠0,∴cosB=,即B=∴A+C=,即那么:,故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根据图象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同时考查了正弦定理的运用化简.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限求范围,属于中档题.9.(2017丽水模拟)函数f(x)=2sin(ωx+φ)(ω>0,0<φ<)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M为最高点,该图象与y轴交于点F(0,),与x轴交于点B,C,且△MBC的面积为π.(Ⅰ)求函数f(x)的解析式;(Ⅱ)若f(α﹣)=,求cos2α的值.=×2×|BC|=|BC|=π可求得其周期T=2π=,解【分析】(Ⅰ)依题意,由S△MBC得ω=1,再由f(0)=2sinφ=,可求得φ,从而可求函数f(x)的解析式;(Ⅱ)由f(α﹣)=2sinα=,可求得sinα,再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即可求得cos2α的值.=×2×|BC|=|BC|=π,【解答】解:(Ⅰ)因为S△MBC所以周期T=2π=,解得ω=1,由f(0)=2sinφ=,得sinφ=,因为0<φ<,所以φ=,所以f(x)=2sin(x+);(Ⅱ)由f(α﹣)=2sinα=,得sinα=,所以cos2α=1﹣2sin2α=.【点评】本题考查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求得ω与φ是关键,考查二倍角的余弦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0.(2017延庆县一模)已知函数.(Ⅰ)求f(x)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Ⅱ)设函数,如图,点P,M,N分别是函数y=g(x)图象的零值点、最高点和最低点,求cos∠MPN的值.【分析】(Ⅰ)化简函数(x)为正弦型函数,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出它的最大值以及此时对应的x值;(Ⅱ)化简函数g(x),过D作MD⊥x轴于D,根据三角函数的对称性求出∠PMN=90°,再求cos∠MPN的值.【解答】解:(Ⅰ)函数=sin2x+cos2x﹣sin2x…(1分)==;…(3分)∴f(x)的最大值为f(x)max=1,…(4分)此时,…(5分)解得;…(6分)(Ⅱ)函数=sin[2(x)+]=sin(x+),…(7分)过D作MD⊥x轴于D,如图所示;∵PD=DM=1,∴∠PMN=90°,…(9分)计算PM=,MN=2PM=2,PN==,…(11分)∴.…(13分)【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化简与运算问题,也考查了三角函数的计算问题,是综合题.11.(2017山东)设函数f(x)=sin(ωx﹣)+sin(ωx﹣),其中0<ω<3,已知f()=0.(Ⅰ)求ω;(Ⅱ)将函数y=f(x)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得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y=g(x)的图象,求g(x)在[﹣,]上的最小值.【分析】(Ⅰ)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化函数f(x)为正弦型函数,根据f()=0求出ω的值;(Ⅱ)写出f(x)解析式,利用平移法则写出g(x)的解析式,求出x∈[﹣,]时g(x)的最小值.【解答】解:(Ⅰ)函数f(x)=sin(ωx﹣)+sin(ωx﹣)=sinωxcos﹣cosωxsin﹣sin(﹣ωx)=sinωx﹣cosωx=sin(ωx﹣),又f()=sin(ω﹣)=0,∴ω﹣=kπ,k∈Z,解得ω=6k+2,又0<ω<3,∴ω=2;(Ⅱ)由(Ⅰ)知,f(x)=sin(2x﹣),将函数y=f(x)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sin(x﹣)的图象;再将得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y=sin(x+﹣)的图象,∴函数y=g(x)=sin(x﹣);当x∈[﹣,]时,x﹣∈[﹣,],∴sin(x﹣)∈[﹣,1],∴当x=﹣时,g(x)取得最小值是﹣×=﹣.【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恒等变换与正弦型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是中档题.12.(2016山东)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2(tanA+tanB)=+.(Ⅰ)证明:a+b=2c;(Ⅱ)求cosC的最小值.【分析】(Ⅰ)由切化弦公式,带入并整理可得2(sinAcosB+cosAsinB)=sinA+cosB,这样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即可得到sinA+sinB=2sinC,从而根据正弦定理便可得出a+b=2c;(Ⅱ)根据a+b=2c,两边平方便可得出a2+b2+2ab=4c2,从而得出a2+b2=4c2﹣2ab,并由不等式a2+b2≥2ab得出c2≥ab,也就得到了,这样由余弦定理便可得出,从而得出cosC的范围,进而便可得出cosC的最小值.【解答】解:(Ⅰ)证明:由得:;∴两边同乘以cosAcosB得,2(sinAcosB+cosAsinB)=sinA+sinB;∴2sin(A+B)=sinA+sinB;即sinA+sinB=2sinC(1);根据正弦定理,;∴,带入(1)得:;∴a+b=2c;(Ⅱ)a+b=2c;∴(a+b)2=a2+b2+2ab=4c2;∴a2+b2=4c2﹣2ab,且4c2≥4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又a,b>0;∴;∴由余弦定理,=;∴cosC的最小值为.【点评】考查切化弦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π,以及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正余弦定理,不等式a2+b2≥2ab的应用,不等式的性质.13.(2015四川)如图,A、B、C、D为平面四边形ABCD的四个内角.(Ⅰ)证明:tan=;(Ⅱ)若A+C=180°,AB=6,BC=3,CD=4,AD=5,求tan+tan+tan+tan的值.【分析】(Ⅰ)直接利用切化弦以及二倍角公式化简证明即可.(Ⅱ)通过A+C=180°,得C=180°﹣A,D=180°﹣B,利用(Ⅰ)化简tan+tan+tan+tan=,连结BD,在△ABD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出sinA,连结AC,求出sinB,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证明:(Ⅰ)tan===.等式成立.(Ⅱ)由A+C=180°,得C=180°﹣A,D=180°﹣B,由(Ⅰ)可知:tan+tan+tan+tan==,连结BD,在△ABD中,有BD2=AB2+AD2﹣2ABADcosA,AB=6,BC=3,CD=4,AD=5,在△BCD中,有BD2=BC2+CD2﹣2BCCDcosC,所以AB2+AD2﹣2ABADcosA=BC2+CD2﹣2BCCDcosC,则:cosA===.于是sinA==,连结AC,同理可得:cosB===,于是sinB==.所以tan+tan+tan+tan===.【点评】本题考查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余弦定理.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考查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14.(2015重庆)已知函数f(x)=sin2x﹣cos2x.(Ⅰ)求f(x)的最小周期和最小值;(Ⅱ)将函数f(x)的图象上每一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两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g(x)的图象.当x∈时,求g(x)的值域.【分析】(Ⅰ)由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化简函数解析式可得f(x)=sin(2x ﹣)﹣,从而可求最小周期和最小值;(Ⅱ)由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可得g(x)=sin(x﹣)﹣,由x∈[,π]时,可得x﹣的范围,即可求得g(x)的值域.【解答】解:(Ⅰ)∵f(x)=sin2x﹣cos2x=sin2x﹣(1+cos2x)=sin(2x﹣)﹣,∴f(x)的最小周期T==π,最小值为:﹣1﹣=﹣.(Ⅱ)由条件可知:g(x)=sin(x﹣)﹣当x∈[,π]时,有x﹣∈[,],从而sin(x﹣)的值域为[,1],那么sin(x﹣)﹣的值域为:[,],故g(x)在区间[,π]上的值域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15.(2015重庆)已知函数f(x)=sin(﹣x)sinx﹣cos2x.(I)求f(x)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II)讨论f(x)在[,]上的单调性.【分析】(Ⅰ)由条件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和最值求得f(x)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Ⅱ)根据2x﹣∈[0,π],利用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分类讨论求得f(x)在上的单调性.【解答】解:(Ⅰ)函数f(x)=sin(﹣x)sinx﹣x=cosxsinx﹣(1+cos2x)=sin2x﹣cos2x﹣=sin(2x﹣)﹣,故函数的周期为=π,最大值为1﹣.(Ⅱ)当x∈时,2x﹣∈[0,π],故当0≤2x﹣≤时,即x∈[,]时,f(x)为增函数;当≤2x﹣≤π时,即x∈[,]时,f(x)为减函数.【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和最值,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属于中档题.16.(2014四川)已知函数f(x)=sin(3x+).(1)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2)若α是第二象限角,f()=cos(α+)cos2α,求cosα﹣sinα的值.【分析】(1)令2kπ﹣≤3x+≤2kπ+,k∈z,求得x的范围,可得函数的增区间.(2)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f()=sin(α+),又f()=cos(α+)cos2α,可得sin(α+)=cos(α+)cos2α,化简可得(cosα﹣sinα)2=.再由α是第二象限角,cosα﹣sinα<0,从而求得cosα﹣sinα 的值.【解答】解:(1)∵函数f(x)=sin(3x+),令2kπ﹣≤3x+≤2kπ+,k∈Z,求得﹣≤x≤+,故函数的增区间为[﹣,+],k∈Z.(2)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f()=sin(α+),又f()=cos(α+)cos2α,∴sin(α+)=cos(α+)cos2α,即sin(α+)=cos(α+)(cos2α﹣sin2α),∴sinαcos+cosαsin=(cosαcos﹣sinαsin)(cosα﹣sinα)(cosα+sinα)即(sinα+cosα)=(cosα﹣sinα)2(cosα+sinα),又∵α是第二象限角,∴cosα﹣sinα<0,当sinα+cosα=0时,tanα=﹣1,sinα=,cosα=﹣,此时cosα﹣sinα=﹣.当sinα+cosα≠0时,此时cosα﹣sinα=﹣.综上所述:cosα﹣sinα=﹣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函数的单调性,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

初三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基础

初三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基础

初三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一、 真空题: 1、 在Rt △ABC 中,∠B =900,AB =3,BC =4,则sinA= 2、在Rt △ABC 中,∠C =900,AB =,35cm BC cm=则SinA= cosA= 3、Rt △ABC 中,∠C =900,SinA=54,AB=10,则BC =4、α是锐角,若sin α=cos150,则α= 若sin53018\=0.8018,则cos36042\=5、 ∠B 为锐角,且2cosB -1=0则∠B =6、在△ABC 中,∠C =900,∠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 =9,b =12,则sinA= sinB=7、 Rt △ABC 中,∠C =900,tanA=0.5,则cotA= 8、 在Rt △ABC 中,∠C =900,若b a 32=则tanA= 9.等腰三角形中,腰长为5cm ,底边长8cm ,则它的底角的正切值是10、若∠A 为锐角,且tan 2A+2tanA -3=0则∠A = 11、Rt △ABC 中,∠A =600,c=8,则a = ,b = 12、在△ABC 中,若32=c ,b =3,则tanB= ,面积S = 13、在△ABC 中,AC :BC =1:3,AB =6,∠B = ,AC = BC = 14、在△ABC 中,∠B =900,AC 边上的中线BD =5,AB =8,则tanACB= 二、选择题1、在Rt △ABC 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2倍,那么锐角A 的正弦、余弦值 ( ) A 、都扩大2倍 B 、都扩大4倍 C 、没有变化 D 、都缩小一半2、若∠A 为锐角,且cotA <3,则∠A ( )A 、小于300B 、大于300C 、大于450且小于600D 、大于600 3、在Rt △ABC 中,已知a 边及∠A ,则斜边应为 ( ) A 、asinA B 、A a sin C 、acosA D 、Aa cos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与底边上的高的比是2:3,则顶角为( ) A 、600 B 、900 C 、1200 D 、15005、在△ABC 中,A ,B 为锐角,且有sinA =cosB ,则这个三角形是(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6、有一个角是300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为1cm ,则斜边上的高为( )A 、41cmB 、21cmC 、43cmD 、23cm三、求下列各式的值1、sin 2600+cos 26002、sin600-2sin300cos3003. sin300-cos 24504. 2cos450+|32 |5. 0045cos 360sin 2+ 6. 130sin 560cos 300-7. 2sin 2300·tan300+cos600·cot300 8. sin 2450-tan 2300四、解答下列各题1、在Rt △ABC 中,∠C =900,,AB =13,BC =5, 求sinA, cosA, tanA, cotA2. 在Rt △ABC 中,∠C =900,若1312sin =A 求cosA, sinB, cosB3. 在Rt △ABC 中,∠C =900,b=17, ∠B=450,求a, c 与∠A四、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练习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练习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练习题一、基础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3个直角。

(3)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和。

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已知A=30度,B=80度,求C的度数。

二、提升练习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已知A=70度,B=90度,求C的度数。

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已知A=60度,求B 和C的度数。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A、B,已知A=80度,求B的度数(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度相等)。

三、拓展练习1、一个四边形由两个等边三角形组成,它的四个内角分别为A、B、C、D,求A+B+C+D的度数。

2、一个五边形由三个等边三角形组成,它的五个内角分别为A、B、C、D、E,求A+B+C+D+E的度数。

3、一个n边形(n≥3)的所有内角之和是多少?在解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来进行计算。

我们还需要了解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便解决相关问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教材中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例1通过测量计算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第二部分是例2通过撕拼、旋转、翻转等不同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第三部分是例3用已知的两个角度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理念。

二、学情分析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猜测、动手操作、积极思考的能力,因此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喜欢的方法来研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三角形》基础练习题(精编-详答附后)

解三角形》基础练习题(精编-详答附后)

解三角形》基础练习题(精编-详答附后)1.此处缺少公式的解释和图示,建议添加。

2.此处公式的变形应该用换行分开,方便阅读。

3.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解释应该放在公式下方,方便理解。

4.此处缺少解题过程,建议添加。

5.此处缺少解题过程,建议添加。

6.此处缺少解题过程,建议添加。

7.此处缺少解题过程,建议添加。

8.此处缺少解题过程,建议添加。

9.此处缺少解题过程,建议添加。

10.此处缺少解题过程,建议添加。

11.此处缺少解题过程,建议添加。

解三角形常用公式1.正弦定理:frac{a}{\sin A}=\frac{b}{\sin B}=\frac{c}{\sin C}=2R$$ 其中,$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正弦定理的变形:a=2R\sin A$$sin A=\frac{a}{2R}$$frac{a}{\sin A}=2R$$a:b:c=\sin A:\sin B:\sin C$$2.余弦定理:a^2=b^2+c^2-2bc\cos A$$余弦定理的变形:cos A=\frac{b^2+c^2-a^2}{2bc}$$ cos A=\frac{b^2+c^2-a^2}{2bc}$$ cos A=\frac{b^2+c^2-a^2}{2bc}$$ a+b-c=2\sqrt{bc}\cos A$$b+c-a=2\sqrt{bc}\cos A$$3.三角形面积公式:S_{\Delta}=\frac{1}{2}ab\sin C=\frac{1}{4}\sqrt{(a^2+b^2-c^2)(a^2+c^2-b^2)(b^2+c^2-a^2)}$$4.角度公式:A+B+C=180^{\circ}$$A+B=180^{\circ}-C$$A+C=180^{\circ}-B$$B+C=180^{\circ}-A$$sin(A+B)=\sin A\cos B+\cos A\sin B$$cos(A+B)=\cos A\cos B-\sin A\sin B$$sin 2A=2\sin A\cos A$$cos 2A=\cos^2 A-\sin^2 A$$解题练1.在 $\triangle ABC$ 中,若 $C=90^{\circ}$,$a=6$,$B=30^{\circ}$,则 $c-b$ 等于:A。

(完整版)解三角形经典练习题集锦(附答案)

(完整版)解三角形经典练习题集锦(附答案)
2sincos4sincos2222ACACBB, ∴13sincos2224BAC,而0,22B∴13cos24B, ∴313sin2sincos22244BBB839 [综合训练B组] 一、选择题 1.C 132,,,::sin:sin:sin::1:3:2632222ABCabcABC 2.A ,ABAB,且,AB都是锐角,sinsin()sinABB 3.D sinsin22sincos,2cosABBBabB 4.D sinsinlglg2,2,sin2cossincossincossinAAABCBCBC sin()2cossin,sincoscossin0,BCBCBCBC sin()0,BCBC,等腰三角形 5.B 22()()3,()3,abcbcabcbcabc 222222013,cos,6022bcabcabcAAbc 6.C 2222cos9,3cababCc,B为最大角,1cos7B 7.D 2cossinsinsin22tan2sinsin2sincos22ABABABabABABABabAB, tan2tan,tan022tan2ABABABAB,或tan12AB 所以AB或2AB 二、填空题 1.3392 2113sin3,4,13,13222ABCSbcAccaa 13239sinsinsinsin332abcaABCA 2. ,22ABAB,即sin()2tantan()2cos()2BABB cos1sintanBBB,1tan,tantan1tanAABB 3. 2 sinsintantancoscosBCBCBC sincoscossinsin()2sin1coscossinsin2BCBCBCABCAA 4. 锐角三角形 C为最大角,cos0,CC为锐角 5. 060 222843233114cos226222(31)222bcaAbc 6.(5,13) 222222222222213,49,513,51394abccacbccccbac 三、解答题 1.解:1sin3,4,2ABCSbcAbc 2222cos,5abcbcAbc,而cb 所以4,1cb 2. 证明:∵△ABC是锐角三角形,∴,2AB即022AB ∴sinsin()2AB,即sincosAB;同理sincosBC;sincosCA ∴sinsinsinsinsinsincoscoscos,1coscoscosABCABCABCABC ∴1tantantanCBA 3. 证明:∵sinsinsin2sincossin()22ABABABCAB 2sincos2sincos2222ABABABAB 2sin(coscos)222ABABAB 2cos2coscos222CAB 4coscoscos222ABC ∴2cos2cos2cos4sinsinsinCBACBA

小学数学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在小学数学中,三角形是一个常见的几何图形,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非常重要。

本篇文章将提供一些小学数学三角形的练习题及答案,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在下列三角形中,哪个角度最大?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答案:B. 钝角三角形解析:钝角三角形中的一个角度大于90度,因此它的角度最大。

2. 下面哪种类型的三角形是两个边相等,两个角也相等的三角形?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答案:B. 等腰三角形解析: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边相等,两个角也相等。

它的特点是两边相等,而与角度无关。

3. 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中,每个角度都是多少度?A. 60度B. 90度C. 120度D. 180度答案:A. 60度解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边相等,所以每个角度都相等,并且都是60度。

二、填空题1. 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中,每个角度都是____度。

答案:60解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度都相等,为60度。

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分别是3cm和4cm,那么第三边的长度是____cm。

答案:大于1cm小于7cm之间的任意数值都可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以得出第三边的长度范围。

三、计算题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是3cm和4cm,请计算斜边的长度。

答案:斜边的长度为5cm。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3^2 + 4^2 = 5^2,所以斜边的长度为5cm。

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cm,高为4cm,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三角形的面积为10平方厘米。

解析: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再除以2。

即5cm * 4cm / 2 =10平方厘米。

综上所述,本文提供了小学数学三角形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于三角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练习题的解答,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于三角形性质和计算方法的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三角形练习题附答案

解三角形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1.在锐角△ABC中,角A,B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若2a sin B=b,则角A等于()A. B. C. D.2.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 cos C+c cos B=a sin A,则△ABC的形状为()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二、填空题3.已知a,b,c分别为△ABC三个内角A,B,C的对边,a=2,且(2+b)(sin A-sin B)=(c-b)·sin C,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4.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4sin2-cos 2C=,且a+b=5,c=,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5.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在BC边上,AD⊥AC,sin∠BAC=,AB=3,AD=3,则BD的长为________.6.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c=,cos2A-cos2B=sin A cos A-sin B cos B.(1)求角C的大小;(2)若sin A=,求△ABC的面积.7.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4sin2+4sin A sin B=2+.(1)求角C的大小;(2)已知b=4,△ABC的面积为6,求边长c的值.8.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且c=-3bcosA,tanC=.(1) 求tanB的值;(2) 若c=2,求△ABC的面积.9.在△ABC中,设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 cos C+c=b.(1) 求角A的大小;(2) 若a=,b=4,求边c的大小.10.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1)求角的值;(2)若角,边上的中线=,求的面积.11.在△ABC中,角A,B,C对应的边分别是a,b,c.已知cos 2A-3cos(B+C)=1.(1)求角A的大小;(2)若△ABC的面积S=5,b=5,求sin B sin C的值.12.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os A=,sin B=cos C.(1)求tan C的值;(2)若a=,求△ABC的面积.13.如图,在△ABC中,∠B=,AB=8,点D在BC边上,且CD=2,cos∠ADC=.(1)求sin∠BAD;(2)求BD,AC的长.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锐角三角形的定义、正弦定理与解三角方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转化能力与三角变换能力.由正弦定理可得,2a sin B=b可化为2sin A sin B=sin B,又sin B≠0,所以sin A=,又△ABC为锐角三角形,得A=.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弦定理和两角和的正弦公式的逆用.依据题设条件的特点,由正弦定理,得sin B cos C+cos B sin C=sin2A,有sin(B+C)=sin2A,从而sin(B+C)=sin A=sin2A,解得sin A=1,∴A =,故选B3.【答案】【解析】∵===2R,a=2,又(2+b)(sin A-sin B)=(c-b)sin C可化为(a+b)(a-b)=(c-b)·c,∴a2-b2=c2-bc,∴b2+c2-a2=bc.∴===cos A,∴A=60°.∵△ABC中,4=a2=b2+c2-2bc·cos 60°=b2+c2-bc≥2bc-bc=bc(“=”当且仅当b=c时取得),∴S△ABC=·bc·sin A≤×4×=.4.【答案】【解析】因为4sin2-cos 2C=,所以2[1-cos(A+B)]-2cos2C+1=,2+2cos C-2cos2C+1=,cos2C-cos C+=0,解得cos C=.根据余弦定理,有cos C==,则ab=a2+b2-7,故3ab=a2+b2+2ab-7=(a+b)2-7=25-7=18,所以ab =6,所以△ABC的面积S△ABC=ab sin C=×6×=.5.【答案】【解析】题考查诱导公式、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转化和化归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因为sin∠BAC=,且AD⊥AC,所以sin=,所以cos∠BAD=,在△BAD中,由余弦定理得,BD===.6.【答案】(1);(2)【解析】(1)由题意得-=sin 2A-sin 2B,即sin 2A-cos 2A=sin 2B-cos 2B,sin=sin.由a≠b,得A≠B.又A+B∈(0,π),得2A-+2B-=π,即A+B=,所以C=.(2)由c=,sin A=,=,得a=.由a<c,得A<C,从而cos A=,故sin B=sin(A+C)=sin A cos C+cos A sin C=,所以,△ABC的面积为S=ac sin B=.7.【答案】(1);(2).【解析】(1)由已知得2[1-cos(A-B)]+4sin A sin B=2+,化简得-2cos A cos B+2sin A sin B=,故cos(A+B)=-,所以A+B=,从而C=.(2)因为S△ABC=ab sin C,由S△ABC=6,b=4,C=,得a=3.由余弦定理c2=a2+b2-2ab cos C,得c=.8.【答案】(1);(2).【解析】(1) 由正弦定理,得sinC=-3sinBcosA,即sin(A+B)=-3sinBcosA.所以sinAcosB+cosAsinB=-3sinBcosA.从而sinAcosB=-4sinBcosA.因为cosAcosB≠0,所以=-4.又tanC=-tan(A+B)=,由(1)知,=,解得tanB=.(2) 由(1),得sinA=,sinB=,sinC=.由正弦定理,得a===.所以△ABC的面积为acsinB=××2×=.9.【答案】(1);(2)2±.【解析】(1) 用正弦定理,由a cos C+c=b,得sin A cos C+sin C=sin B.∵ sin B=sin(A+C)=sin A cos C+cos A sin C,∴sin C=cos A sin C.∵ sin C≠0,∴ cos A=.∵ 0<A<π,∴A=.(2) 用余弦定理,得a2=b2+c2-2bc cos A.∵a=,b=4,∴ 15=16+c2-2×4×c×.即c2-4c+1=0.则c=2±.10.【答案】(1);(2)【解析】(1)因为,由正弦定理得,即=sin(A+C) .因为B=π-A-C,所以sin B=sin(A+C),所以.因为B∈(0,π),所以sin B≠0,所以,因为,所以.(2)由(1)知,所以,.设,则,又在△AMC中,由余弦定理得即解得x=2.故11.【答案】(1);(2)【解析】(1)由cos 2A-3cos(B+C)=1,得2cos2A+3cos A-2=0,即(2cos A-1)(cos A+2)=0,解得cos A=或cos A=-2(舍去).因为0<A<π,所以A=.(2)由S=bc sin A=bc·=bc=5,得bc=20.又b=5,知c=4.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 cos A=25+16-20=21,故a=.又由正弦定理得sin B sin C=sin A·sin A=sin2A=×=.12.【答案】(1);(2)【解析】(1)因为0<A<π,cos A=,得sin A==.又cos C=sin B=sin (A+C)=sin A cos C+cos A sin C=cos C+sin C.所以tan C=.(2)由tan C=,得sin C=,cos C=.于是sin B=cos C=.由a=及正弦定理=,得c=.设△ABC的面积为S,则S=ac sin B=.13.【答案】(1)(2)7【解析】(1)在△ADC中,因为cos∠ADC=,所以sin∠ADC=.所以sin∠BAD=sin(∠ADC-∠B)=sin∠ADC cos B-cos∠ADC sin B =×-×=.(2)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BD===3.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C2=AB2+BC2-2AB·BC·cos B=82+52-2×8×5×=49.所以AC=7.。

解三角形练习题

解三角形练习题

解三角形练习题一.单选题1. 已知△ABC中,,B=60°,A=45°,则b=()A.2 B.C.D.2. 在△ABC中,若a=7,b=3,c=8,则其面积等于()A.12 B.C.28 D.3. 在△ABC中,已知a=2bcosC,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等边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4. 在△ABC中,sinA:sinB:sinC=3:2:4,则cosC的值为()A.B.C.D.5. 在△ABC中,若a2+b2=c2-ab,则角C=()A.30°B.150°C.45°D.135°6. 在△ABC中,若b=6,c=10,B=30°,则解此三角形的结果为()A.无解B.有一解C.有两解D.一解或两解7. 在△ABC中,sin2A≤sin2B+sin2C-sinBsinC,则A的取值范围是()A.(0,] B.[,π)C.(0,] D.[,π)8. 在△ABC中,如果sinA:sinB:sinC=2:3:4,那么cosC等于()A.B.C.D.9. 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若a=1,,A+C=2B,则sinA=()A.B.C.D.10. 在△ABC中,若C=90°,a=6,B=30°,则b-c等于()A.1 B.-1 C.D.11. 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若A=,b=1,△ABC的面积为,则c的值为()A.1 B.2 C.D.12. 在锐角△ABC中,a=1,b=2,则边c满足的关系是()A.1<c<B.C.1<c<D.<c<3二.填空题13. △ABC中,若a=5,b=3,,则c=___________.14 已知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应边长.若B=45°,c=2,b=2,则角A=___________.15. D、C、B在地面同一直线上,DC=100米,从D、C两地测得A的仰角分别为30°和45°,则A点离地面的高AB等于___________.米.16. 在△ABC中,2B=A+C,且b=2,则△ABC的外接圆的半径R=___________.三.主观题17. 在中,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且满足.(I)求角的值;(Ⅱ)若,求的值.18. 在ΔABC中,角A,B,C的对应边分别为a,b,c,且.(1)当A=30°时,求a的值;(2)当a=2,且△ABC的面积为3时,求△ABC 的周长.19. 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且2asinA=(2b+c)sinB+(2c+b)sinC.(Ⅰ)求A的大小;(Ⅱ)求sinB+sinC的最大值.20. △ABC中,是A,B,C所对的边,S是该三角形的面积,且(1)求∠B的大小;(2)若=4,,求的值。

《常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基础练习(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基础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小李同学将10,12,16,22cm cm cm cm 的四根木棒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凸四边形,若凸四边形对角线长为整数,则对角线最长为( )A .25cmB .27cmC .28cmD .31cm B 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确定对角线的长度范围即可选择.【详解】如图,设10AB cm =,12BC cm =,16CD cm =,22AD cm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①101222AC AB BC cm <+=+=,162238AC AD CD cm <+=+=,故22AC cm <.②102232BD AB AD cm <+=+=,121628BD BC CD cm <+=+=,故28BD cm <.∵凸四边形对角线长为整数,∴对角线最长为27cm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 ,则x 的值可能是( )A .6B .3C .2D .11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x 的取值范围,得到答案.【详解】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7,x ,∴7-3<x <7+3,即4<x <10,四个选项中,A 中,4<6<10,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若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其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正多边形是( )A .5边形B .6边形C .7边形D .8边形D解析:D【分析】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 ,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 ,则180(n ﹣2)=3×360,解得:n =8.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以及外角和定理,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以及外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4.如图,ABC 中,55,B 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且130ACD ∠=︒,则A ∠的度数是( )A .50︒B .65︒C .75︒D .85︒C解析:C【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解 .【详解】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CD=∠B+∠A ,∴∠A=∠ACD-∠B=130°-55°=7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定理并能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5.如图,ABC 中,将A ∠沿DE 翻折,若30A ∠=︒,25BDA '∠=︒,则CEA '∠多少度( )A .60°B .75°C .85°D .90°C解析:C【分析】 根据折叠前后对应角相等可得ADE A DE '∠=∠,AED A ED '∠=∠,再运用平角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依次求得ADE ∠、AED ∠,再次运用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得CEA '∠.【详解】解:∵将A ∠沿DE 翻折,∴ADE A DE '∠=∠,AED A ED '∠=∠,∵D 是线段AB 上的点,25BDA '∠=︒,∴180ADE A D B E DA '∠+∠-'∠=︒,即251280ADE ︒=∠-︒,解得102.5ADE ∠=︒,∵30A ∠=︒,180A AED ADE ∠+∠+∠=︒,∴180180102.53047.5AED ADE A ∠=︒-∠-∠=︒-︒-︒=︒,∴18018047.547.585CEA AED A ED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角的定义.理解折叠前后对应角相等是解题关键.6.如图,直线//BC AE ,CD AB ⊥于点D ,若150∠=︒,则BCD ∠的度数是( )A .60°B .50°C .40°D .30°C解析:C【分析】 先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ABC 的度数,然后在直角三角形CBD 中可求得∠BCD 的度数.【详解】解:∵//BC AE ,150∠=︒,∴∠1=∠ABC=50°.∵CD AB ⊥于点D ,∴∠BCD+∠DBC=90°,即∠BCD+50°=90°.∴∠BCD=40°.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已知,,90,//AD BC FG BC BAC DE AC ⊥⊥∠=︒.则结论①//FG AD ;②DE 平分ADB ;③B ADE ∠=∠;④CFG BDE ∠+∠90=︒.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C解析:C【分析】根据,,AD BC FG BC ⊥⊥得到FG ∥AD ,判断①正确;根据∠ADE+∠BDE=90°,∠B+∠BDE=90°,得到③正确;根据//DE AC , 证明∠BDE=∠C ,进行角的代换证明∠BDE+∠CFG=90°,得到④正确; 证明∠ADE+∠BDE=90°,判断②不正确.【详解】解:∵,,AD BC FG BC ⊥⊥∴∠FGB=∠ADB=90°,∴FG ∥AD ,∠ADE+∠BDE=90°,故①正确;∵DE ∥AC ,∴∠DEB=∠CAB=90°,∴∠B+∠BDE=90°,∴B ADE ∠=∠,∴③正确;∵//DE AC ,∴∠BDE=∠C ,∵∠FGC=90°,∴∠C+∠CFG=90°,∴∠BDE+∠CFG=90°,∴④正确;∴∠ADE+∠BDE=90°,∴②不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熟知相关定理是解题关键.8.小红有两根长度分别为4cm 和8cm 的木棒,他想摆一个三角形,现有长度分别为3cm ,4cm ,8cm ,15cm 四根木棒,则他应选择的木棒长度为( ).A .3cmB .4cmC .8cmD .15cm C解析:C【分析】设选择的木棒长为x ,根据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即可求出范围,再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得,设选择的木棒长为x ,则8448x -<<+,即412x <<, ∴选择木棒长度为8cm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5,6B .3,2,1C .2,2,4D .3,6,10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长关系,逐一判断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3+5>6,∴长度为3,5,6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 ∵1+2=3,∴长度为3,2,1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2+2=4,∴长度为2,2,4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3+6<10,∴长度为3,6,10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长的关系,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ABC ∆中,80,BAC ∠=︒点D 在BC 边上,将ABD △沿AD 折叠,点B 恰好落在AC 边上的点'B 处,若'20B DC ∠=.则C ∠的度数为( )A .20B .25C .35D .40D解析:D【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B AB D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及外角的性质列方程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得'B AB D ∠=∠∵80,BAC ∠=︒∴∠B+∠C=100°又∵'='=20B AB D C B DC C ∠=∠+∠+∠∠,∴∠C+20°+∠C=100°解得:∠C=4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及外角的性质,找准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1.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将这个n 边形分割成17个三角形,则n =______.19【分析】根据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一个n 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的规律作答【详解】解:∵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解析:19【分析】根据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一个n 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的规律作答.【详解】解:∵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n -2=17,∴19n =.故答案为: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记多边形顶点数与分割成的三角形个数的关系.12.如图,已知//,AB CD E 是直线AB 上方一点,G 为直线AB 下方一点,F 为直线CD 上一点,148EAF ︒∠=,3BAF BAG ∠=∠,3DCE DCG ∠=∠,则E ∠和G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分析】延长线段BA 交CE 于点M 过点G 作AB 的平行线GN 交CE 于点N 根据平行的性质得由得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即可求出和的数量关系【详解】解:如图延长线段BA 交CE 于点M 过点G 作AB 的平行线GN解析:1483E G ∠=︒-∠【分析】延长线段BA 交CE 于点M ,过点G 作AB 的平行线GN 交CE 于点N ,根据平行的性质得G BAG GCD ∠=∠+∠,由3BAF BAG ∠=∠,3DCE DCG ∠=∠,得333G BAG DCG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E EMA EAF BAF ∠+∠=∠-∠,即可求出E ∠和G ∠的数量关系.【详解】解:如图,延长线段BA 交CE 于点M ,过点G 作AB 的平行线GN 交CE 于点N ,∵//AB CD ,∴////BH GN CD ,∴BAG AGN ∠=∠,NGC GCD ∠=∠,EMA ECD ∠=∠,∵G AGN NGC ∠=∠+∠,∴G BAG GCD ∠=∠+∠,∵3BAF BAG ∠=∠,3DCE DCG ∠=∠,∴333G BAG DCG ∠=∠+∠,∵EAB E EMA ∠=∠+∠,EAB EAF BAF ∠=∠-∠,∴E EMA EAF BAF ∠+∠=∠-∠,∴E ECD EAF BAF ∠+∠=∠-∠,∴31483E DCG BAG ∠+∠=︒-∠,∴()14833E BAG DCG ∠=︒-∠+∠,∴1483E G ∠=︒-∠.故答案是:1483E G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找到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1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长都是整数,若其中两条高的长分别为4和12,则第三条高的长为_____.5或4【分析】先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b 边上的边c 上的高为h △ABC 的面积是S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结合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可得关于h 的不等式组解即可【详解】解: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b 边上 解析:5或4.【分析】先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 ,b 边上的,边c 上的高为h ,△ABC 的面积是S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222,,412S S S a b c h===,结合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可得关于h 的不等式组,解即可.【详解】解: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 ,b 边上的,边c 上的高为h ,△ABC 的面积是S ,那么 222,,412S S S a b c h===, 又∵a-b <c <a+b , ∴2222412412S S S S c -<<+, 即2233S S S h <<, 解得3<h <6,∴h=4或h=5,故答案为:5或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解不等式组.求出整数值后,能根据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组是解题关键.14.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有9条对角线,则n 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1800°【分析】根据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可得n-3=9求出n 的值最后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可得结论【详解】解:由题意得:n-3=9解得n=12则该n边形的内角和是:(12-2解析:1800°【分析】根据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可得n-3=9,求出n 的值,最后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可得结论.【详解】解:由题意得:n-3=9,解得n=12,则该n 边形的内角和是:(12-2)×180°=1800°,故答案为:180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对角线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掌握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Rt △ABC 中,∠ACB =90°,∠A =50°,将其折叠,使点A 落在边CB 上A′处,折痕为CD ,则A DB '∠=________.10°【分析】由对折可得:∠A=∠CA′D=50°∠ACD=∠A′CD=45°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解【详解】解:由对折可得:∠A=∠CA′D=50°∠ACD=∠A′CD=×90°=45°∴∠ADC解析:10°【分析】由对折可得:∠A=∠CA ′D=50°,∠ACD=∠A ′CD=45°,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解.【详解】解:由对折可得:∠A=∠CA′D=50°,∠ACD=∠A′CD=12×90°=45°, ∴∠ADC=∠A′DC=180°−45°−50°=85°,∴∠A′DB=180°−85°×2=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利用对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6.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08°,则这个正多边形所有对角线的条数为_____.【分析】先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度数得出每个外角的度数再根据外角和为360°求出多边形的边数最后根据n 边形多角线条数为求解即可【详解】∵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08°∴每个外角度数为180°﹣108°=解析:【分析】先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度数得出每个外角的度数,再根据外角和为360°求出多边形的边数,最后根据n边形多角线条数为(3)2n n-求解即可.【详解】∵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08°,∴每个外角度数为180°﹣108°=72°,∴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72°=5,则这个正多边形所有对角线的条数为(3)2n n-=5(53)2⨯-=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多边形的对角线,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多边形外角和度数为360°,n边形多角线条数为()32n n-.1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且第三边长为奇数,这样的三角形的周长最大值是___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___.15【分析】记三角形的第三边为c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c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三角形第三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进一步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记三角形的第三边为c则7-3<c<7+3即4<c<10因为第三解析:15【分析】记三角形的第三边为c,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c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三角形第三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进一步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记三角形的第三边为c,则7-3<c<7+3,即4<c<10,因为第三边长为奇数,所以三角形第三边长的最大值是9,最小值是5,所以三角形的周长最大值是3+7+9=19;最小值是3+7+5=15;故答案为:19,1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与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属于基础题型,正确理解题意、掌握解答的方法是关键.18.如图,△ABC的面积为1,分别倍长(延长一倍)AB,BC,CA得到△A1B1C1,再分别倍长A1B1,B1C1,C1A1得到△A2B2C2.…按此规律,倍长2020次后得到的△A2020B2020C2020的面积为_____.72020【分析】连接AB1BC1CA1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可得=7S △ABC 由此即可解题【详解】连接AB1BC1CA1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A1BC △A1B1C △AB1C △AB1C解析:72020【分析】连接AB 1、BC 1、CA 1,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可得111A B C S △=7S △ABC ,由此即可解题.【详解】连接AB 1、BC 1、CA 1,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A 1BC 、△A 1B 1C 、△AB 1C 、△AB 1C 1、△ABC 1、△A 1BC 1、△ABC 的面积都相等, 所以,111A B C S △=7S △ABC ,同理222A B C S △=7111A B C S △=72S △ABC ,依此类推,△A 2020B 2020C 2020的面积为=72020S △ABC ,∵△ABC 的面积为1,∴202020202020A S B C ∆=72020.故答案为:7202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求出一次倍长后所得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原三角形的面积的7倍是解题的关键.19.AD 为ABC 的中线,AE 为ABC 的高,ABD △的面积为14,7,2AE CE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2或6【分析】利用面积法求出BD 即可求得CD 再分AE 在内部和外部求出DE 即可【详解】解:为的高△ABD 的面积为14AE=7∴∵为的中线∴CD=BD=4当AE 在内部时∵CE=2∴DE=CD-CE=2当 解析:2或6【分析】利用面积法求出BD ,即可求得CD ,再分AE 在ABC 内部和外部,求出DE 即可.【详解】解:AE 为ABC 的高,△ABD 的面积为14,AE=7, 1142∴⋅⋅=BD AE , ∴2828=4,B 7D ==AE ∵AD 为ABC 的中线,∴CD=BD=4, 当AE 在ABC 内部时∵CE=2,∴DE=CD-CE=2,当AE 在ABC 外部时∵CE=2,∴DE=CD+CE=6,故答案为:2或6【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高、中线和面积,注意高可在三角形的内部和外部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在ABC中,E、D、F分别是AD、BF、CE的中点,若DEF的面积S ______.是1,则ABC7【分析】连接CDBEAF由三角形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求得S△AEC=2S△DEFS△ABD=2S△DEFS△BFC=2S△DEF由S△ABC=S△AEC+S△ABD+S△BFC+S△DEF即可得出解析:7【分析】连接CD,BE,AF,由三角形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求得S△AEC=2S△DEF,S△ABD=2S△DEF,S△BFC=2S△DEF,由S△ABC=S△AEC+S△ABD+S△BFC+S△DEF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连接CD,BE,AF,如图所示:∵AE=ED,由三角形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可得S△AEF=S△DEF,同理S△AEF=S△AFC,∴S△AEC=2S△DEF;同理可得:S△ABD=2S△DEF,S△BFC=2S△DEF,∴△ABC=S△AEC+S△ABD+S△BFC+S△DEF=2S△DEF+2S△DEF+2S△DEF+S△DEF=7S△DEF=7cm2,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是面积及等积变换综合题目,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及等积变换,解答关键是通过作辅助线,运用三角形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得出结果.三、解答题21.如图,∠ACD是△ABC的外角,BE平分∠ABC,CE平分∠ACD,且BE、CE交于点E,∠ABC=∠ACE.(1)求证:AB//CE;(2)猜想:若∠A=50°,求∠E的度数.解析:(1)见解析;(2)25°【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CD=∠ACE ,得到∠ABC=∠ECD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证明结论;(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得到答案.【详解】(1)证明:∵CE 平分∠ACD ,∴∠ECD =∠ACE ,∵∠ABC =∠ACE ,∴∠ABC =∠ECD ,∴AB ∥CE ;(2)∵∠ACD 是△ABC 的一个外角,∴∠ACD =∠ABC+∠A ,∵BE 平分∠ABC ,∴∠ABE =∠EBC ,∴∠E =∠ECD ﹣∠EBC =12∠ACD ﹣12∠ABC =12∠A =2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平行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2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2倍还大180°,求这个多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解析:这个多边形共有14条对角线.【分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外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这个多边形边数为n ,由题意得180(2)3602180n -=⨯+︒︒︒,解得7n =, 对角线条数:7(73)142(条), 所以这个多边形共有14条对角线.【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知识点,此题要结合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寻求等量关系,构建方程求解即可.从n 边形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23.在ABC ∆中, ,AB AC CG BA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G ,点D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特例研究:()1当点D 与点B 重合时,过B 作BF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如图①所示,通过观察﹑测量BF 与CG 的长度,得到BF CC =.请给予证明.猜想证明:()2当点D 由点B 向点C 移动到如图②所示的位置时,过D 作DF AC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F ,过D 作DE BA ⊥交BA 于点E ,此时请你通过观察,测量DE DF 、与CG 的长度,猜想并写出DE DF 、与CG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拓展延伸:()3当点D 由点B 向点C 继续移动时(不与C 重合) ,过D 作DF AC ⊥交AC 于点F ,过D 作DF BA ⊥交BA (或BA 的延长线)于点E ,如图③,图④所示,请你判断(2)中的猜想是否仍然成立?(不用证明)解析:(1)证明见解析;(2)CG DE DF =+,证明见解析;(3)结论不变:CG DE DF =+【分析】(1)根据12ABC S AC BF =⋅△,12ABC S AB CG =⋅△, 即可解决问题;(2)结论CG DE DF =+,利用面积法证明即可;(3)结论不变,证明方法类似(2).【详解】(1)证明:如图①中,∵90F G ︒∠=∠=, ∴12ABC S AC BF =⋅△,12ABC S AB CG =⋅△, ∴1122AC BF AB CG ⋅=⋅, 又∵AB AC =,∴BF AC =;(2)解:结论CG DE DF =+,理由:如图②中,连接AD ,∵ABC ABD ADC SS S =+,DE AB ⊥,DF AC ⊥,CG AB ⊥, ∴111222AB CG AB DE AC DF ⋅⋅=⋅⋅+⋅⋅, ∵AB AC =,∴CG DE DF =+;(3)结论不变:CG DE DF =+,证明如下:如图③,连接AD ,∵ABC ABD ADC SS S =+,DE AB ⊥,DF AC ⊥,CG AB ⊥, ∴111222AB CG AB DE AC DF ⋅⋅=⋅⋅+⋅⋅, ∵AB AC =,∴CG DE DF =+;如图④,连接AD ,∵ABC ABD ADC SS S =+,DE AB ⊥,DF AC ⊥,CG AB ⊥, ∴111222AB CG AB DE AC DF ⋅⋅=⋅⋅+⋅⋅, ∵AB AC =,∴CG DE DF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面积法证明线段之间的关系.24.如图①,ABC 中,BD 平分ABC ∠,且与ABC 的外角AC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 .(1)若75ABC ∠=︒,45ACB ∠=︒,求D ∠的度数;(2)若把A ∠截去,得到四边形MNCB ,如图②,猜想D ∠、M ∠、N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1)30D ∠=︒;(2)()11802D M N ∠=∠+∠-︒,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定义,先求出∠D 、∠A 的等式,推出∠A=2∠D ,最后代入求出即可;(2)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CE A ABC ∠=∠+∠,ACD ECD A ABD DBE ∴∠+∠=∠+∠+∠,DCE D DBC ∠=∠+∠,又∵BD 平分ABC ∠,CD 平分ACE ∠,ABD DBE ∴∠=∠,ACD ECD ∠=∠,()2A DCE DBC ∴∠=∠-∠,D DCE DBC ∠=∠-∠,2A D ∴∠=∠,75ABC ∠=︒,45ACB ∠=︒,60A ∴∠=︒,30D ∴∠=︒;(2)()11802D M N ∠=∠+∠-︒; 理由:延长BM 、CN 交于点A ,则180A BMN CNM ∠=∠+∠-︒,由(1)知,12D A ∠=∠, ()11802D M N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综合运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2∠D .25.如图1,已知线段AB 、CD 相交于点O ,连接AC 、BD ,则我们把形如这样的图形称为“8字型”.(1)在图1中,请直接写出∠A 、∠B 、∠C 、∠D 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若∠CAB 和∠BDC 的平分线AP 和DP 相交于点P ,且与CD 、AB 分别相交于点M 、N .①以线段AC 为边的“8字型”有 个,以点O 为交点的“8字型”有 个; ②若∠B =100°,∠C =120°,求∠P 的度数;③若角平分线中角的关系改为“∠CAP =13∠CAB ,∠CDP =13∠CDB”,请直接写出∠P 与∠B 、∠C 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解析:(1)∠A+∠C=∠B+∠D;(2)①3,4;②110°;③3∠P=∠B+2∠C.【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2)①以线段AC为边的“8字型”有3个,以点O为交点的“8字型”有4个;②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AP=∠BAP,∠BDP=∠CDP,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CAP+∠C=∠CDP+∠P,∠BAP+∠P=∠BDP+∠B,两等式相减得到∠C-∠P=∠P-∠B,即∠P=1(∠C+∠B),然后把∠C=120°,∠B=100°代入计算即可;2③与②的证明方法一样得到3∠P=∠B+2∠C.【详解】(1)证明:在图1中,有∠A+∠C=180°-∠AOC,∠B+∠D=180°-∠BOD,∵∠AOC=∠BOD,∴∠A+∠C=∠B+∠D;(2)解:①以线段AC为边的“8字型”有3个:以点O为交点的“8字型”有4个:故答案为:3,4;②以M为交点“8字型”中,有∠P+∠CDP=∠C+∠CAP,以N为交点“8字型”中,有∠P+∠BAP=∠B+∠BDP∴2∠P+∠BAP+∠CDP=∠B+∠C+∠CAP+∠BDP ,∵AP 、DP 分别平分∠CAB 和∠BDC ,∴∠BAP=∠CAP ,∠CDP=∠BDP ,∴2∠P=∠B+∠C ,∵∠B=100°,∠C=120°,∴∠P=12(∠B+∠C )=12(100°+120°)=110°; ③3∠P=∠B+2∠C ,其理由是:∵∠CAP=13∠CAB ,∠CDP=13∠CDB , ∴∠BAP=23∠CAB ,∠BDP=23∠CDB , 以M 为交点“8字型”中,有∠P+∠CDP=∠C+∠CAP ,以N 为交点“8字型”中,有∠P+∠BAP=∠B+∠BDP∴∠C-∠P=∠CDP-∠CAP=13(∠CDB-∠CAB ), ∠P-∠B=∠BDP-∠BAP=23(∠CDB-∠CAB ). ∴2(∠C-∠P )=∠P-∠B ,∴3∠P=∠B+2∠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 26.如图BC 平分∠ABE ,DC 平分∠ADE ,求证:∠E+∠A=2∠C解析:证明见解析.【分析】如图(见解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34∠=∠∠=∠,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13,42A C E C ∠+∠=∠+∠∠+∠=∠+∠,然后两式相加化简即可得.【详解】如图,BC 平分ABE ∠,DC 平分ADE ∠,12,34∴∠=∠∠=∠,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153462A C E C ∠+∠=∠=∠+∠⎧⎨∠+∠=∠=∠+∠⎩,即1342A C E C ∠+∠=∠+∠⎧⎨∠+∠=∠+∠⎩, 两式相加得:14223A E C ∠+∠+∠+∠=∠+∠+∠,14214A E C ∴∠+∠+∠+∠=∠+∠+∠,2E A 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关键.27.(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度,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08°,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解析:(1)十二边形;(2)五边形【分析】(1)n 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设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n ,就得到方程,从而求出边数;(2)根据多边形外角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设这个多边形是n 边形,根据题意得:2180(10)80n ⨯︒=︒﹣,解得:12n =.故这个多边形是十二边形;(2)18010872︒-︒=︒,多边形的边数是:360725÷=.则这个多边形是五边形.故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5.【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多边形外角和,注意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28.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1)已知∠B =40°,∠C =60°,求∠DAE 的度数;(2)设∠B =α,∠C =β(α<β),请用含α,β的代数式表示∠DAE ,并证明.解析:(1)10°;(2)12DAE,证明见解析.【分析】 (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求出BAC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E ∠,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AD ∠,然后根据DAE BAD BAE ∠=∠-∠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表示出BAC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E ∠,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AD ∠,然后根据DAE BAD BAE ∠=∠-∠整理即可得解.【详解】解:(1)40B ∠=︒,60C ∠=°,180180406080BAC B C ∴∠=︒-∠-∠=︒-︒-︒=︒, AE ∵是角平分线, 11804022BAE BAC ,AD 是高,90904050BADB , 504010DAE BAD BAE ; (2)1()2.B α∠=,()C βαβ∠=<,180()BAC ,AE ∵是角平分线, 1190()22BAE BAC ,AD 是高,9090BADB , 1190[90()]()22DAE BAD BAE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熟练掌握定理与概念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初二上册三角形练习题

初二上册三角形练习题

初二上册三角形练习题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几何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和相关定理,对于解决各类几何问题非常必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二上册的三角形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相关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练习题一:判断三角形形状题目:根据给定的边长,判断下列三角形的形状。

1. 边长分别为4cm、5cm、6cm的三角形;2. 边长分别为7cm、7cm、7cm的三角形;3. 边长分别为3cm、7cm、8cm的三角形。

解答:1. 根据三角形边长的性质,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以判断该三角形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因为4+5=9,小于6,6+4=10大于5,6+5=11大于4,所以该三角形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2. 三边边长相等的三角形被称为等边三角形,因此该三角形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3. 同样利用三角形边长的性质,我们可以判断该三角形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因为3+7=10大于8,7+8=15大于3,3+8=11大于7,所以该三角形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练习题二: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题目:计算下列三角形的面积。

1. 一个底边长为6cm,高为4cm的三角形;2. 一个底边长为5cm,高为3cm的等腰三角形;3. 一个底边长为12cm,高为9cm的三角形。

解答:1.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 S=0.5×底×高,我们可以计算得出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0.5×6×4=12cm²。

2. 对于等腰三角形,我们可以使用三角形面积公式 S=0.5×底×高。

由于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高都已知,所以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其面积为 0.5×5×3=7.5cm²。

3.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 S=0.5×底×高,我们可以计算得出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0.5×12×9=54cm²。

练习题三:应用三角形相似定理题目:已知在△ABC和△DEF中,∠A=∠D,∠B=∠E,AB/DE=2/3,BC/EF=4/5,求AC/DF的值。

三角形内角和练习题

三角形内角和练习题

三角形内角和练习题在高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与性质。

其中,三角形是最基础且重要的几何形状之一。

在三角形的研究中,内角和是一个常见的概念和性质。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系列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练习题。

练习题1:已知三角形ABC,其中∠A=60°,∠B=40°,求∠C的度数。

解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可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因此,∠C=180°-∠A-∠B=180°-60°-40°=80°。

练习题2:已知三角形DEF,其中∠D=45°,∠E=30°,求∠F的度数。

解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可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因此,∠F=180°-∠D-∠E=180°-45°-30°=105°。

练习题3:已知三角形GHI,其中∠G=90°,∠H=30°,求∠I的度数。

解答:∠I=180°-∠G-∠H=180°-90°-30°=60°。

练习题4:已知三角形JKL,其中∠J=50°,∠K=80°,求∠L的度数。

解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可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因此,∠L=180°-∠J-∠K=180°-50°-80°=50°。

练习题5:已知三角形MNO,其中∠M=∠N,∠O=90°,求∠M和∠N的度数。

解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可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由于∠O=90°,所以∠M+∠N=180°-∠O=180°-90°=90°。

根据题意可知∠M=∠N,因此,∠M和∠N都是45°。

练习题6:已知三角形PQR,其中∠P=3x°,∠Q=4x°,∠R=5x°,求∠P、∠Q 和∠R的度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三角形基础练习
1.在△ABC 中,若BC =2,AC =2,B =45°,则角A 等于( )
(A)60°
(B)30°
(C)60°或120°
(D)30°或150°
2.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2,b =3,cos C =-4
1,则c =______
3.在△ABC 中,已知3
2sin ,5
3cos =
=
C B ,AC =2,那么边AB =_________
4.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已知B =30°,c =150,b =50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5.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2,B =45°,C =75°,则b =________. 6.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2,b =23,c =4,则A =________. 7.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2cos B cos C =1-cos A ,则△ABC 形状是________三角形.
8.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b +c )(b +c -a )=3bc ,且sin A =2sin B cos C ,
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B)正三角形(C)腰和底边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9.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3,b =4,B =60°,则c =________.
10、在A B C △中,AB =
45A = ,75C = ,则B C =_________
11.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b 2+c 2-a 2=bc ,则角A =_______ 12.在△ABC 中,若,3))((bc a c b c b a =-+++则A =________ 13.在△ABC 中,若a =3,sin A =
3
2,sin(A +C )=
4
3,则b = ___________
14.在△ABC 中,若a =3,b =4,sin C =3
2,则此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 15.在△ABC 中,若b =3,c =4,cos A =
5
3,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
16.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2,b =2,B =45°, A =________. 17.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2,b =3,c =19,则角C =________. 18.已知△ABC 的顶点A (1,0),B (0,2),C (4,4),则cos A =________.
19.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满足2B =A +C ,且AB =1,BC =4,那么边BC 上的中线AD 的
长为________.
20.在C ∆A B 中,若6:
2:1::=c b a ,则最大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_.
21.在C ∆A B 中,5=a ,105B = , 15=C ,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边的长为_______________. 22.在C ∆A B 中,已知3=b ,33=c ,30B = ,则=a __________________. 23.在C ∆A B 中,12=+b a ,60A = ,45B = ,则=a __________,=b _________. 24.在△ABC 中,“a>b ”是“sinA>sinB ”的__________条件.
25.(1)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且a =3,b =4,C =60°.(1)求c ;(2)求sin B . (2).在△ABC 中,已知AB =3,BC =4,AC =13.(1)求角B 的大小;(2)若D 是BC 的中点,求中线
AD 的长.
26.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2,b =4,C =60°,试解△ABC .
27、设锐角三角形ABC 的内角A ,B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sin a b A =.
(Ⅰ)求B 的大小;(Ⅱ)若a =,5c =,求b .
28、已知△ABC 顶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0,()0,0()4,3(c C B A 、、. (1)若5=c ,求sin ∠A 的值; (2)若∠A 是钝角,求c 的取值范围.
29、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若4
π,
2=
=C a ,5
522
cos
=
B ,求
ABC
△的面积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