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六章

第六章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教学目的与要求:分别掌握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观念结构各自的基本内容,了解社会形态的两种划分标准。

教学重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国家、意识形态教学难点:社会的观念结构人类社会是由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组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结构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物质基础。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它们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揭示社会有机系统形成的基础、原因和机制,揭示其基本构成和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过程和规律。

第一节社会的经济结构与要素社会经济结构就是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子系统,其中,生产力是其根基。

一、社会生产力(一)生产力的构成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以及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它体现着在生产活动中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

一方面是人的“自然力”和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自然力不断地被“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外部自然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自然规律被同化为人的智力的过程。

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构成生产力的本质。

构成生产力的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一类是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

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各种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体系,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资料是个内容广泛的物质系统,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其中生产工具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除了生产工具外,劳动资料还包括劳动过程中所必需的、不属于劳动对象的物质条件和物质资料,比如生产过程中的动力系统、能源系统、控制系统、信息系统等。

劳动资料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媒介,只有把劳动资料作为发挥力量的手段,才能改造和影响劳动对象,创造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

(完整版)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完整版)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 第一,他们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 因而没有真正发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 必然性;
• 第二,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 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 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 第三,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 命,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依靠力量。
•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 4.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发
展阶段: (1)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 傅立叶设计的未来社会称 “和谐制度”,其基本单 位是“法朗吉”。
• 欧文
• (1771-1858)英国 著名的实业家、思想家 代表作《新社会观》 《人类思想实践中的革 命》。
• 曾散尽家资在世界各地 搞“公社”,但均以失 败告终。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 第一,采用详尽的理论论证的形式说明 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
• 马布利
• (1709-1785)法国著名 的政治家、理论家、历史学 家, 代表作有《论法制或法 律的原则》、《论公民的权 利和义务》。
• 马布利的社会改革思想带有 明显的平均主义倾向,是小资 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的典型。
• 巴贝夫 • (1760-1797)法国革命家、平等
派运动领袖, 代表作是《永久地籍 册》。
2.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 条件
• 社会经济条件 • 社会政治条件 • 思想文化条件

马哲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马哲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十月革命
对两种观点分析评论
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不能单纯地肯定一 个否定另一个,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 成一个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理。
◆ “同时论”有正确的理论价值与依据,蕴涵着社 会主义的国际性。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作出了补充。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 主义的探索
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中的曲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 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 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 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 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 历史悲剧。
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 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 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历史阶段
16~17世纪的早 期空想社会 主义
18世纪的空想平 均社会主义
19世纪初期批判 的空想社会 主义
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之 一 :欧文
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 曾散尽家资在世界各地 搞“公社”,但均以失 败告终。同时也宣告以 《乌托邦》为代表的空 想社会主义是没有出路 的。
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
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
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的两种形式
无产阶级 革命
暴力革命
主要的形式
和平过渡
可能的形式
“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马克思
巴黎公社:
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 的无产阶级举行了武装起义, 推翻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政府,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巴黎公社,但仅存71天,失 败了,这是第一次无产阶级专 政的伟大尝试。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六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社会分层及其理论一、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1.分化:是指事物由同质性的状态向异质性的状态的变化。

当它被用来表示社会状态的一种变化时,则指社会系统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角色、集合体逐步分化成为承担某种专门的单一功能的多个角色或部门的过程。

•在社会分化的过程中,各种角色和集合体在形式上彼此相互脱离,日渐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但同时在实质意义上则越来越相互依赖。

社会分化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的普遍事实,是社会发展(进化)的基本形式。

自产业革命以来,社会分化的规模还和速度,都是以前的社会所无法比拟的。

•社会分化并不一定导致社会不平等,即它可能是一种水平分化,只意味着社会结构各个单元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分离,并不造成哪一个社会单元相对于另一个社会单元的特权地位。

•当社会分化的结果不仅表现为社会结构和功能的复杂化、专门化,而且还表现为社会结构中的某些角色地位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高于、优越于另一些角色地位时,就出现了垂直分化。

•正是垂直分化产生了社会分层。

2.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地位多样化3.划分的两个角度1)水平分化2)垂直分化•垂直分化是指社会成员之间所产生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方面具有等级意义的分化。

•社会的垂直分化也表现了社会的不平等特点。

二、社会分层的概念和特征1.社会分层:在社会(垂直)分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成员在机会、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一些成员得以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占据更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从而使所有社会成员彼此之间呈现出高低尊卑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结构性的不平等。

①社会分层反映的是社会成员之间一种结构性的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的存在和表现形态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

②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之所以会占有高低不同的地位,享有多寡不均的社会资源。

③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成员在社会资源占有上的不平等。

三、社会分层的标准1.主流意见:一元标准;多元标准。

第六章社会组织

第六章社会组织

三、社会组织(zǔzhī)与环境的关系
1、什么是社会组织的环境:(1)封闭 组织观、开放组织观。
(2)定义:存在于组织之外的,并对组 织具有现实的或潜在影响的所有因素。
(3)组织的环境主要包括:相关组织、 相关制度和文化。
(4)现代组织环境带有扩展性的特点, 一些原来(yuánlái)并不重要的因素正在变 为组织的环境。(如环保问题。如麦当 劳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想望中的境界 。 这两个定义都有其合理性。
第十二页,共34页。
社会学 第六章
2、组织(zǔzhī)目标的功能
(1)组织存在(cúnzài)的合法化根据。 (2)不同性质的组织相互区别的标
准。 (3)组织参与者之间分工合作的基
础。 (4)衡量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成效
的标尺。
第十三页,共34页。
21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社会学 第六章
第三节社会(shèhuì)组织的管理
家长制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 组织(zǔzhī)文化 组织(zǔzhī)管理中的参与 中国的单位组织(zǔzhī)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社会学 第六章
一、家长制
1、家长制的特征:建立在下级对上 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的基础 上
3、韦伯的科层制理论:职位分层、权 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
社会学 第六章
第二十六页,共34页。
三、行为科学(xínɡ wéi kē xué)的管理 理论
1、霍桑实验的发现:(1)工人是社会人;(2) 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3)通过提高士气来提 高工作(gōngzuò)效率。结论:社会因素是影响工 人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
1、社会组织的类型。(1)帕森斯:按 职能分经济(jīngjì)生产组织、政治目标 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

第6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6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过程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C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三、辨析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
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就不可能有反复。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实现过程是会发生曲折的。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认为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唯一的出路是把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变为公有的,即社会主义的占有形式。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要实现的客观规律。
A、马克思主义者
B、唯意志论者
C、一切唯物主义者
D、某些唯心主义者
18、下列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社会发展是无规律可循的
B、社会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C、社会规律现在已经被全部发现
20世纪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说明马克思的上述论断是科学的、富有预见性。然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从世界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的历史还是短暂的,总的来说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还要看到,十月革命以来先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原来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彻底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前进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和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须充分估计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长时期的努力奋斗。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失误以至挫折。但是,不管出现多大曲折,由社会规律所决定的发展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它将在漫长、曲折的斗争过程中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最终得到实现。

(完整版)第六章社会角色

(完整版)第六章社会角色

第六章社会角色(social role)在第五章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社会化的问题,社会化指的就是一个社会如何将自然人转变成一个社会人。

如何定义社会人,指的就是,人能够有效的参与社会生活,能够胜任一定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又是怎么回事?一、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1、社会角色理论来源“角色”一词最先是戏剧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戏剧舞台上所扮演的剧中人物及其行为模式.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在其剧本《皆大欢喜》中写道:“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他们有的人退场,有的人入场;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

” 后来,社会学家们在分析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发现,社会舞台与戏剧舞台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把戏剧中的“角色”概念借用到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中来,产生了“社会角色"概念。

像莎士比亚一样,社会学家把角色看做是社会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你出生的时候,角色就已经为你设置好了。

社会展开臂膀等待教你怎样作一个男孩或女孩.无论你出身贫贱、富裕还是介于两者之间,它都会将特定的行为、义务和权利与你的地位相联。

比如:父母常说,男孩子家就不能欺负女孩子。

哥哥要带好妹妹玩。

在这些简单的话语中体现了小男孩必须要用特定的行为和义务来与他人交往。

社会角色理论来源于:至少有四个重要来源a、美国芝加哥学派最早系统地运用这个要领其中以G。

H。

米德的研究最为突出。

米德自称是社会行为主义者,认为象征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象征符号进行交往,达到共同理解。

社会意义建立在对别人行为的反应基础上。

他重视日常生活情境(见社会情境)中人们如何交往,如何理解社会关系。

儿童并不具有天生的自我意识,而是在对语言等符号的学习中理解和掌握他人扮演的角色(见社会角色),并获得社会反馈,从而学会把自己作为客体的思维,产生自我意识.他研究了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即从想像扮演某个角色(嬉戏阶段)发展为成熟地承担某个角色(群体游戏阶段).他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表演规定大致的范围.b、角色理论的另一重要代表是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有人甚至认为角色理论是经由林顿创立的人类学而进入到社会学中来的。

红星照耀中国第6章苏维埃社会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第6章苏维埃社会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第6章苏维埃社会内容第六章:苏维埃社会苏维埃社会是中国革命在一定时期中的一种特殊形态。

在这个时期,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阶级的代表通过苏维埃机构实行了无产阶级专政。

苏维埃社会呈现出许多独特的特点,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苏维埃社会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通过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地方政权组织,实行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阶级的民主专政。

苏维埃政权通过各种方式推行社会主义改革,将生产资料转移到集体所有制下,并实行了土地革命,使农民真正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同盟军。

二、农村的自治与土地革命苏维埃社会在农村地区展开了土地革命,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并组织农民参与到经济建设和政权管理中来。

通过农村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实现了农民对土地的自治和民主管理,并通过农民协会等组织提高了农民的政治意识和组织能力。

三、工人的自治与生产管理苏维埃社会中的工人阶级也通过工人苏维埃的组织实现了对工厂的自治和民主管理。

工人苏维埃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参与到工厂的生产管理和决策中来,使工人阶级成为生产的主人。

同时,工人苏维埃也通过组织工会,保护工人的权益,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

四、群众的参与与大民主苏维埃社会注重发扬群众的主体作用,强调群众的参与和组织。

通过群众议会、群众会议和群众代表大会等形式,实现了民主集中制和大民主的相结合。

群众通过各种形式的参与,对社会事务进行监督和管理,推动革命进程和社会建设。

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在苏维埃社会中,重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

通过推行农业合作化和工业化,实现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苏维埃政权发挥了国家的计划调控作用,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农村的集体经济和工业的国有化。

同时,苏维埃政权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六、革命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苏维埃社会也注重革命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通过开展革命文艺运动和文化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和知识分子,推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

6第六章 社会角色

6第六章 社会角色

三、角色中断
所谓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 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人们在一生中随 着年龄和多方面条件的变化,总会依次承担多种 角色。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承担着一种角色时常为承 担后来的角色做某些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准备,因 而不会发生角色中断。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 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 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 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
参考书目
1.欧文· 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杭州:浙江人 民出版社,1989 2.乔治· 赫伯特· 米德. 心灵、自我与社会. 北京:华夏出 版社,1999 3. J. W.范德赞特丹. 社会学(第四版). 纽约:约 翰· 威利与索恩斯公司,1979 4. Ralph Linton.1936. The Study of Man, New York, D. Appleton-Century. 5. Ralph, H. Turner.1962. “Role Taking: Process Versus Conformity”, pp20-40, in Arnold M. Rose (ed.),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Processes, Boston, Houghton-Mifflin, 1962.
二、角色不清
所谓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 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 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 最主要原因。在社会与文化的迅速变迁时期, 很多社会角色都在发生变化。人们会感到,很 多角色的行为规范都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为常 的那个范围。这样发展的结果是,很多人对这 些角色的行为规范究竟应是什么样子,感到 “不得而知”。

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六章社会互动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互动的概念本质及其社会学意义,掌握有关社会互动的各种社会学理论、社会互动的本质特征、一般结构及基本类型。

联系社会学关于社会网研究的基本内容,对社会结构如何制约人们的社会行为做深入的讨论。

此外在本章中介绍社会学对集合行为与社会运动的研究。

重点难点:1. 社会互动的理论2.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的区别第一节社会互动的概述一、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特点(一)社会互动的含义人在社会中生活,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与他人进行接触和交往,即发生相互作用。

个人的行为引起他人的行为反应,他人的行为、期望又引起个人相应的行为反应,这种相互依赖、彼此相关的相互作用行为,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互动。

所以社会学认为所谓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相互影响性的行动方式和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社会互动:首先,社会互动的主体是个人及群体;其次,社会互动是“相互性”行为;其三,社会互动中行动的目的性或有意识性;其四,社会互动是以信息的传递为前提和基础的;其五,信息的传递是通过媒介进行的,所以在两个行动主体之间展开的互动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也可以借助书信、电话、电报等间接形式非面对面地展开;其六,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二)社会互动的特点:1 自主性:社会行动主体有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对自身行动选择和支配的权利和自主能力。

从对互动对象的选择、确立或改变自己的目标到控制自己的行动、对他人行为作出何种反应。

体现着行动主体在行动中的创造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2、强制性:社会行动主体是在其特有的地位、角色和社会环境力量下采取行动的,即受到环境的制约。

体现着行动主体在行动中的被动性、盲目屈从性。

二、社会互动的构成及其形式(一)构成社会互动必须要具备下列几个要素:1 行动者。

即互动的主体。

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2 需求。

3 环境。

在特定的环境当中,个人或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都要适应他周围的环境,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

自考社会学概论 第六章

自考社会学概论 第六章

代表人物戈夫曼运用“剧本”、“观 众”、“表演者”、“角色”、“印象 管理”、“前台”、“后台”、“面 具”、“道具”等戏剧用语说明人们在 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 戈夫曼认为:社会生活之所以井然有序, 是因为存在着社会互动的规则。
社会互动中的一项规则就是当对方的表 演不是太成功,出现了一些让“演员” 困窘的状况时,一般参与互动的人会给 对方“面子”,故意视而不见。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形式
一、交换
(一)交换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交换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 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 互动形式。 也就是说,交换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 通过转让自己的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 物的行动
构成交换应有的四个要素: 1、目标:社会互动的行为者各自希望通 过互动所达到的目标 2、付出:即行动者向拥有预定回报的另 外一方提供行动的过程 3、回报:行动者接受自己行动的酬答 4、效益:目标与回报的一致程度 这四个要素就完成了一个互动的周期 具有两个或以上的行动周期的交换叫重 复交换
(二)交换的类型 1、物质交换 交换双方都对成本和利润进行理智的核 算,在形式上可能是自愿和等价的。但 情况有可能相反: (1)交换者可能缺乏对市场的足够了解 而错误估计了交换行情 (2) 社会的交换条件可能本来就是对一 方有利对另一方不利
2、非物质交换 指的是感情、文化等交流形式。 这类交换很难计算成本利润,是和自己 的感情、观念、价值、信仰等因素相关 的。
人们通过角色借用来理解他人对某些符 号所赋予的意义。 即通过设身处地的方式,站在对方的立 场来阐释互动的情境,来决定自己应该 如何行动
(二)拟剧论 拟剧论是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 中人的互动的理论。 基本观点: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 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 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 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 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六章社会基本结构与文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六章社会基本结构与文明

第六章社会基本结构与文明本章共有四节第一节社会经济结构与要素第二节社会政治结构与要素第三节社会文化结构与要素第四节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本章重点: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本章难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第一节社会经济结构与要素一. 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二. 生产关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展开:一.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1. 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是人类解决社会同自然界矛盾的实际水平,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类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简单说,生产力就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水平,是标志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水准和实际水平的哲学范畴。

2. 生产力的要素社会生产力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基本要素包括具有一定生产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以及引入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对象。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构成生产力的三个独立的基本的实体性要素,但并未把生产力的复杂系统包括无遗。

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力中,科学技术这种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或智能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够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它能够渗透到、凝聚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当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第一,科技与劳动者的结合和渗透,提升了劳动者的素质。

第二,科技在劳动资料中的凝结和渗透,使生产工具持续得到改进和创新。

第三,科技在劳动对象中的凝结和渗透,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深化了利用水准。

第四,科技与管理的结合,会大大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二.生产关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社会经济结构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我们在理解生产力的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把握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1. 生产关系的内涵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合的必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关系,即经济关系。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16-17世纪:莫尔(英国)、康帕内拉(意大利)18世纪:巴贝夫、摩莱里、马布利等19世纪初期: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空想主义的局限:因为他们的唯心史观,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现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它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制度取代的历史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作了科学的论述和预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是一致的。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它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主要是暴力革命。

一国胜利论的依据: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夏之交)首先进行了对大资本的剥夺和改造,实现了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列宁在这个时期发表了《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等一系列著作,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计划,以及具体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措施等。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1918年春夏之交起)战时共产主义在经济上的主要特征: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和流通由国家政权统一集中管理,生产资料和粮食等主要生活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

社会学 第六章 社会角色

社会学 第六章  社会角色
❖ 米德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 2、结构角色理论
❖ [美】林顿提出角色是地位的动态体现。
❖ 3、拟剧论,或角色表演理论
❖ 戈夫曼 ❖ 这一理论认为,角色和角色扮演的概念有助于将人
际关系的个人系统置于有意识状态。社会是一个大 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角色。
❖ 二、地位与角色
❖ 四、角色距离
❖ 角色距离就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 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
❖ 戈夫曼以游乐场上的电动旋转木马为观察对象,阐 述了角色距离的思想。
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
❖ 一、社会角色失调
❖ 1、角色冲突 ❖ 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
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 的顺利进行。
❖ 6、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
❖ 根据角色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期待,将社会角色划 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的。
❖ 正式角色是指符合一定的社会期待的角色
❖ 非正式角色:偏离或违反一定的社会期待的角色, 或出现新的社会地位而发展了一种新的角色,但这 类新角色在一定时间内还未被社会接受和承认。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
❖ 5、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根据社会角色追求的不同目标可将社会角色分为功 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 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 的社会角色。
❖ 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 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 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 它有两类: ❖ (1)角色间的冲突 ;(2)角色内冲突 。
❖ 2、角色不清
❖ 所谓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着对于某 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 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

第六章 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第六章  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ppt课件

• 经济价值 • 理论价值 • 权力价值 • 审美价值 • 社会价值 • 宗教价值
态度产生于价值 取决于价值 态度是价值的核心
态度的种类
• 一般态度与具体态度 • 个体态度与群体态度 • 认知性态度 情感性态度 行为性态度
态度的特征
• 后天性 • 对象性 • 相对稳定性 • 内潜性
态度的功能
• 社会认知功能 • 调节功能 • 自我防御功能 • 价值取向功能 • 效率改变功能
晕轮效应对司法审判的影响(Sigall1975)
平均判刑(年) 罪名
吸引人者 不吸引人者 控制组
欺诈 5.45
4.35
4.35
偷窃 2.80
5.20
5.10
社会刻板印象45
概念: 原因: 社会基础 信息简约化 以群体特征概括群体中的个体 突出特征更容易留下印象 改变:46
影响社会认知的主体因素
加:信息简约化的表现
情感 知识 人格特征
态度形成的研究理论
• 1、条件作用论 • 2、社会学习论 • 3、诱因理论 • 4、认知理论
1、条件作用理论的研究
• 态度就是习惯,态度通过学习原理形成。 • 霍夫兰德 • 联想、强化、模仿 • 简单的态度习的理论
强化论观点的社会态度研究
• 社会态度是对社会对象进行好坏 评价的倾向性,通过学习强化而 获得。 –古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 –学习理论的研究
Kelly认为归因时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
• 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 • 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 • 区别性信息——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人是否相同
(四)韦纳的归因理论
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 外因与内因 ====奖赏或惩罚 • 稳定与不稳定====行为预期 • 可控与不可控====情感反应

哲学课件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doc

哲学课件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doc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才巴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姓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姓。

教学要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姓和长期姓•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姓•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姓•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教学难点•“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逻辑•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姓•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它的发展和完善有一个过程。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经济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正确认识工人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地位。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艮"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第六章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六章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如何转化为生产力? 第一,通过教育学习,提高人的素质; 第二,通过技术发明创造,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劳 动资料,提高劳动效率; 第三,通过开发和创造,科学技术可以拓展劳动对 象的广度和深度,获得更多、更好的劳动产品。 第四,科学技术用于管理过程,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生产效率。
六、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内容提要:
1. 了解并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是社会发 展的动力。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列宁的阶级定义, 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 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 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第一,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 第二,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第三,阶级的实质是剥削。
例题: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 社会基本矛盾
B.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C. 阶级斗争
D. 科学技术的发展
答案:C
二、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社会革命的含义: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形式。
社会革命的作用: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 巨大的促进作用。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 成为现代生产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先进 的因素,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发动机和 杠杆; 第三,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主导主要和 超前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涂尔干以社会联结的纽带为依据,将社会划分 为两大类型: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 机械团结是这样一种社会联结纽带,它通过强烈的 集体意识将同质性个体结合在一起。有机团结则是 一种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 联结纽带,其典型形式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大都市。
5、滕尼斯以整体的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状况为依 据,将社会划分为共同体(公社)与社会两大类型。 也有人将共同体译为中文的“社区”、“公社”等, 费孝通先生曾将这对概念译为“礼俗社会”和“法 理社会”。
第二节 社会结构
一、社会结构概述 1、社会结构的定义 社会结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 会结构是指社会各个基本活动领域,包括政治领 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之间相 互联系的一般状态。狭义的社会结构是指由社会 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的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 的基本状态。 课本主要采用的是广义的社会结构概念。社 会结构是指社会整体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持 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即社会系统的静态 构成状况。
第六章


第一节 社会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社会概念 在中国古代,“社”与“会”是分开使用的。我国古 人先有“社”的概念。如:“周礼二十五家为 社”(《说文》),“方六里,名之日社”(《管子· 乘 马》)。又据《孝经· 纬》记载:“社,土地之主也,土 地阔而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 而后又 有了“会”这个词,“会,合也”,有聚结、集合的意 思。两个字联用,就表示在一定的地方举行祭神的集会。 “社”到后来也指由志同道合者所结成的群体,如“诗 社”等。 今天人们所广泛使用的“社会”一词是来自英文的 “society”。大约在日本的明治维新时代,日本学者最 先将这个词译成日本汉字“社会”。后来我国学者也采

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 诸要素、诸子系统的交互影响与功能发挥。横向 运行表现出以下关系:①交叉与渗透的关系。 ②制约的关系。 ③促进关系。 ④转化的关系。 3、社会运行的基本类型


社会运行分为三种类型,即良性运行、中性运 行与恶性运行。 区分三种运行状态的原则有三个:综合性原 则、协调性原则和满足需要的原则 。
二、基本社会类型
按其所依赖的生存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将社 会划分为这样几种基本类型 : 1、狩猎和采集社会。 2、畜牧社会。 3、园艺社会。 4、农业社会,又称“前工业社会”。 5、工业社会,又称现代社会。 6、后工业社会,又称信息社会、消费社会等。 也有不少社会学家将正在来临的新社会指称为全 球化时代。
二、社会转型
教材的观点:社会转型简单地说 就是社会结构形态的转变。(P154页)

社会转型度是衡量社会转型程度快
慢的重要指标体系,具体可分为速度、 广度、深度、难度和向度五个次级概
念 。
第三节 社会类型
一、不同划分方式 1、孔德以人类智力发展状况为标志,将人类社 会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神学阶段 、形而上 学阶段 、实证阶段。 2、斯宾塞以社会内部管理形式为依据,将社会 划分为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两大类。 3、马克思以物质生产方式为依据,将社会划分 为五种基本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 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
1、人口要素
所谓人口,就是指在特定的时空内,由一定社 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 人所组成的总体。 从静态考察,人口的状况通过一定时点上的 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及人口构成等反映出来。 从动态方面考察,人口的状况通过一定时期 内各个时点上发生的有关人口变动的总和反映出 来。人口的变动可分为自然变动、机械变动与社 会变动。 人口变动是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 动的有机总和,三种变动互相交织,互相影响。
2、自然环境要素

社会学所研究的自然环境不是广义的自然环境, 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自然物和自 然力的总和。自然环境是构成社会的第一个基本 要素。
3、文化要素

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文 化是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的总和。 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社会的构成要素
中国早期的社会学家孙本文将社会的构成要素 分为四类:地理要素 、生物要素、心理要素 、 文化要素 。 1979年以来,重建的中国内地的社会学界对 社会要素的论述比较典型的是社会三要素论,即 自然环境、人口与文化。 教材认为,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人口和 自然环境。文化是重要构成要素,但不是基本构 成要素。
3、微观社会结构
微观社会结构主要是由各种具体的、 基本的社会单位构成现实社会的形态。 微观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个体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模式。 在微观社会结构中,基本的结构 单位主要包括:个人、角色、群体、 组织、社团、社区等。

第三节 社会运行与社会转型
一、社会运行概述 1、含义 所谓社会运行是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 和发展。 2、基本内容 社会运行的基本内容大体上包括纵向和横向两 个方面。纵向运行,即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社会 体系在其前后相继的纵向运行中表现出了下述基 本关系:①继承的关系;②变异的关系;③中断 的关系。
2、宏观社会结构
宏观社会结构指社会的整体结构,即整个社会 关系的构成状况,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 构和文化教育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一定历史发展 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 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 配关系三个方面。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基础之 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 文化结构是由各种社会主体积淀下来的文化元 素在社会运行过程中自成的架构关系。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认为,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 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 人类生活共同体。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的 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第一,没有抽象的社会,只有具体的社会。任何具 体社会都有其特定的基础结构(以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组成的生产方式为表现形式)和相应的上层建筑(特 定的法律、政权机构和意识形态),两者的组合构成不 同的社会。 第二,社会的本质既不在整体,也不在个人之中, 而只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整体的关系,即人的社 会关系中去寻找。 第三,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在社会关系 中,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最基本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