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沪教版语文二上《古诗诵读 回乡偶书》word教学设计
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以《回乡偶书》为文本,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案从课前导入、课文阅读、课文分析和主题探讨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并通过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
第一节课前导入1.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引导学生复习《回乡偶书》的作者、主题等相关内容。
2.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故乡的回忆和情感,引导学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状态。
第二节课文阅读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回乡偶书》,帮助学生熟悉课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2.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注重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意思和结构。
第三节课文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感表达。
2.探讨作者通过哪些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乡之情。
3.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
第四节主题探讨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回乡偶书》的主题,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分组讨论,探讨回乡对人们的意义和价值,展示学生对故乡的思考和回忆。
3.通过个人或小组写作,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故乡的文章,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乡之情和情感变化。
第五节总结与拓展1.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复习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拓展阅读,寻找和《回乡偶书》相关的文学作品或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和比较分析。
3.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文学写作能力。
这是一份架构完整的《回乡偶书》教案,没有了重复的标题文字。
教案设计从导入、阅读、分析、探讨等方面展开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并通过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借助“扩、拆、换”方法,理解全诗大意。
3、借助“画节奏、标扬抑”方法,初步了解古诗朗读方法,体会诗中表达的真情实感。
4、通过情境创设,能描述古诗所叙述的故事,并产生自主探究古诗背后的故事的意愿。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读诗四步法”学习古诗,使用“扩、换、补”方法,理解全诗大意,体会诗中传达的真情实感。
难点:从诗句中,体验诗人久别家乡三十年,重返故里的欣喜、激动;遭遇“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落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古诗吗?你们会背哪些古诗呢?2、学生回答。
3、教师引言: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回乡偶书》。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读。
2、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3、学习生字。
a、学生圈画出本课的5个生字。
b、教师范读生字。
c、学生自由练习读生字。
d、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4、学生再次自由读诗,要求把诗句读通顺。
三、理解诗句意思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
2、教师提问:根据图画内容,你们觉得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并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a、教师提问:“偶书”是什么意思?“回乡偶书”呢?b、教师提问:“少小离家老大回”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样描述自己离开家乡和回到家乡的?c、教师提问:“乡音无改鬓毛衰”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回到家乡后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d、教师提问:“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什么意思?你从这句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感觉?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有什么心情?为什么?5、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自由发言并阐述自己的看法和6、教师小结并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理解诗句意思。
a、通过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
《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 学生能够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 通过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 通过写作、仿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 教学难点 - 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古诗的意境。
- 学习古诗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讲解古诗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 讲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 讲解古诗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2. 演示法 - 展示古诗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 展示古诗的朗诵视频,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 展示古诗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3. 练习法 - 让学生练习朗读古诗,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 让学生练习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 让学生练习默写古诗,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4.讨论法 - 组织学生讨论古诗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 组织学生讨论古诗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 组织学生讨论古诗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展示古诗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古诗的内容。
-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首古诗的名字吗? -引出课题:回乡偶书。
2. 讲授新课 -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词,巩固和拓展词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
(2)运用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古诗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词,巩固和拓展词汇。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引导学生通过古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学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古诗《回乡偶书》的图片、动画等。
2. 生字词卡片: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词汇。
3. 参考资料:关于古诗背景的相关故事、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了解古诗《回乡偶书》的背景。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结构、韵律等特点。
(3)讲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3. 体会诗情(1)让学生结合图片、动画等,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家乡的美丽。
4. 朗读与背诵(1)分角色朗读古诗,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引导学生尝试背诵古诗,巩固学习成果。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精选7篇)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回乡偶书》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回乡偶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篇1目标:1、认识“偶、鬓、衰、客、何”等5个生字,会写“客、何”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真实情感。
3、在读诗、悟诗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浓浓爱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我们班的某某某离开家来富阳读书,离开爸爸妈妈,你想家吗?趁机引入试题:他离开家几天就开始想家了。
那么一个人离开家乡几十年后回到久别的家乡,心中一定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回乡偶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首诗,板书:《回乡偶书》。
2、学生齐读。
3、出示头像,介绍诗人。
贺知章不但是个大诗人,而且还是个大学问家。
二、自主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通诗,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纠正字音。
①出示词语:偶然、鬓毛、衰老、客人、何处来、乡音②解释:“衰老”(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我吗?那形容怎样的人,比较合适?)③解释“何处来”(换种说法:哪里来、什么地方来。
)④解释“鬓毛”(图片帮助理解)3、开火车读词语。
4、分小组朗读诗。
二、交流学习,感悟诗情。
1、学习第一、二行诗。
①自由读,说说大概的意思。
②图片出示(年轻和年老):有哪些变化呀?(家乡的变化)③家乡的变化很大,诗人的样子也发生很多变化,可是唯一不变的是什么?(乡音)解释:家乡话。
④为什么没有变?(说明诗人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⑤有感情的朗读这两行诗:诗人50多年没有回家乡,现在回来了,还是衣锦还乡,见到了家乡的许多变化,心中百感交集,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学习第三、四行诗。
过渡:诗人没有忘记故乡,而故乡还认得这位在外多年的游子吗?①自由读,你能说说大意吗?②演一演。
二年级上册25课《古诗二首》之《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25课《古诗二首》之《回乡偶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回乡偶书》的背景及作者;2.了解诗中的描述和表达方式;3.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诗歌的描述,尤其是反复出现的“天涯”;2.学生体会诗歌作者回乡的心情和表达方式;3.学生感受和喜欢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和情感抒发。
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理解古汉语的用词和表述方式;2.学生需要通过诗歌的韵律和抒发情感来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1.《回乡偶书》原文(可拷贝手写或打印);2.粘贴在黑板上的关键字或句子;3.学习和欣赏其他相关的古诗。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演唱其他的古诗,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韵律与美感;2.为学生介绍本节课《回乡偶书》的标题、作者、年代、背景等重点信息。
第二步:课文展现1.将《回乡偶书》的主要内容粘贴在黑板上;2.教师讲解关键的词汇和句子的含义,比如,“天涯”,“孤帆远影”等等;3.通过读诗和解释的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回乡偶书》的含义。
第三步:创造情境1.借助图片或是教师口述,让学生了解故乡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等相关信息;2.让学生描绘自己故乡的样子,以及在故乡时感受到的情感。
第四步:加深理解1.学生口头表述感受,让其他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涉及的生动的人和事。
第五步:形成文本1.学生依照所感所闻,记录下自己心目中的故乡;2.学生可以根据课堂上的感受以及对《回乡偶书》的理解来写一篇简短的随笔或小作文。
常见问题1. 学生是否需要背诵这篇古诗?这取决于学校的具体安排,但是学生至少要能够理解这篇文章,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2. 教学目标中包括了“提高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如何达成这一目标?通过教学过程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情感表达和语言的力量,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用更生动、丰富的词语来描述自己的故乡。
总结通过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和背诵《回乡偶书》这首诗。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3、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2、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领悟诗人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
前段时间老师回了一趟老家,老家的变化可大啦!以前的小土路变成了宽阔的大马路,以前的小平房也都变成了高楼大厦。
走在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上,老师心里那滋味呀,真是难以形容。
这不,就想起了一首古诗,叫《回乡偶书》。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看诗人回到家乡时又有着怎样的感受。
(二)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诗歌的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少小离家老大回”,同学们想想,诗人小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到老了才回来,这中间得经过多少年呀!那他心里该有多感慨呢!“乡音无改鬓毛衰”,虽然诗人的口音没有变,但是头发都已经变白、变少啦。
岁月不饶人呐!“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就有意思啦,村里的小孩子看见诗人,都不认识他,还笑着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客人。
哎呀,诗人心里得多失落呀!(四)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回到家乡,为什么小孩子都不认识他了?2、让学生说一说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3、教师总结:诗人久别家乡,物是人非,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五)诵读古诗1、学生带着感情自由诵读。
2、指名诵读,进行评价。
3、全班齐诵。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离开家乡再回去时的感受。
2、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其他思乡的古诗,如《静夜思》等。
(七)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回乡偶书》这首诗,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2.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4.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家乡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家乡景色。
(2)提问学生:你们的家乡在哪里?你们的家乡有什么特点? (3)引出课题:回乡偶书。
讲授新课 (1)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认读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语调。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 诗人离开家乡多久了? ② 诗人回到家乡后看到了什么? ③ 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4)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5)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6)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精彩片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
(7)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巩固练习 (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课堂小结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诗人的家乡、诗人的心情和写作方法。
(2)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布置作业 (1)让学生背诵课文,并默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回乡偶书》这篇诗的背景和作者•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诗歌介绍•介绍《回乡偶书》这首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出版时间等基本信息。
课堂讲解1.解析诗歌的结构和体裁:《回乡偶书》是一首五言绝句,由四个四句构成的。
2.分析诗歌的情感:通过诗中的表达和描写,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3.理解诗歌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展现的主题和意义,如家乡情怀、人生思考等。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诗歌的情感和主题展开讨论,形成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讨论和展开有益的思考。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如对字句的理解、意象的解读和修辞手法的分析等。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水平。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引发学生对诗歌《回乡偶书》的兴趣,可以通过简短的介绍和相关的背景知识等方式。
课堂讲解1.老师简要介绍《回乡偶书》的作者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体裁,向学生解释五言绝句和四四押韵的特点。
3.分析诗歌的情感和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考。
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诗歌的情感和主题展开讨论。
2.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展开有益的思考和交流。
文学鉴赏1.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和引导,让学生学会对字句的理解和解读。
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总结归纳•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出学生们的讨论和见解,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再强调。
评估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诗歌解读和文学鉴赏能力,进行书面或口头的评估。
教学延伸作品欣赏•让学生阅读和欣赏其他的诗歌作品,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和欣赏范围。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撰写一篇类似的诗歌作品,体验诗歌创作的乐趣。
诗歌朗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小学二年级上语文《回乡偶书》板书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语文《回乡偶书》板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回乡偶书》。
2.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朗读、背诵《回乡偶书》,理解诗歌大意。
难点: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家乡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喜爱。
3.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在我们心中意味着什么?(二)诗歌解析1.老师出示《回乡偶书》,让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交流对诗歌的理解,老师适当引导。
3.老师解析诗歌中的生字词,如“偶书”、“少小”、“老大”等。
(三)诗歌背诵1.学生分组比赛背诵《回乡偶书》。
2.老师指导学生背诵,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3.学生展示背诵成果,老师给予评价。
(四)诗歌赏析1.学生交流对《回乡偶书》的感悟。
2.老师引导学生从诗歌中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3.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老师给予点评。
(五)板书设计1.老师板书《回乡偶书》的生字词。
2.学生跟随老师板书,巩固记忆。
3.老师板书诗歌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层次。
板书内容:《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生字词:偶书、少小、老大、乡音、鬓毛、衰(六)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背诵《回乡偶书》,家长签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回乡偶书》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诗歌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同时,板书设计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但在课堂作业环节,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较弱,需要加强指导。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回乡偶书》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程度。
3.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背诵、交流、写作等。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诗内容。
(2)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古诗所描绘的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尊重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学会感恩和回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1)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古诗《回乡偶书》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2. 学习材料:生字词卡片、古诗文本。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古诗《回乡偶书》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古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2)解释诗题“回乡偶书”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文背景。
(3)逐句解析诗句,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体会意境(1)学生闭眼想象古诗所描绘的场景,感受诗中的意境。
(2)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中的情感。
5. 应用拓展(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诗中的场景。
(2)小组合作,创作以“回乡”为主题的诗歌或故事。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古诗《回乡偶书》。
2. 请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
4、解释题目:
你发觉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通过预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指导理解“偶〞“书〞各是什么意
引导学生边观看插图边说出每句诗的大意。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
思?〕
么?
二、学习生字
多年没有回家乡,如今回来了,还是衣锦还乡,见到了家乡的很多改
1、自由读诗,边读边观看,你发觉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变,心中百感交集,请小伴侣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二年级语文上册《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回乡偶书》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两课时 先学要求: 1、自学生字,不明白的地方想方法解决〔如查字典、问大人、联系 上下文等等〕,想想哪些字音要提示大家,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 正确流利朗读古诗,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或做上记号。
同学们,咱们来玩个对古诗的游戏,背诵《咏柳》。〔老师背上句,
教学重点:
学生接下句。〕
同教学目标 1、2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教学难点:
小伴侣们,今日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
了解大意,把握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这位老爷爷啊活了 85 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去
2、请学生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评价、正音。
、指导书写生字
3、检查生字:生字宝宝从古诗中走出来想和大家做好伴侣呢。
重点指导“舟〞的笔顺;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
“乘、客〞的撇捺要伸展开,“乘〞的笔顺,“客〞的宝盖头儿不要
开火车读,齐读生字新词。
写得太宽。
沟通怎样记住生字,想提示或告知大家什么。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低年级古诗教学应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低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
我们的重点是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语感。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是这样做的:导入时,我给学生看了几张生活中的实物照片,请同学们用自己知道的古诗来描述,由此唤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魅力。
接着,我给学生读诗的目标是:读准字音。
通过各种读诗方式,指导学生把诗词的字音读准,中间插入认读字卡的环节,帮助学生把字音读准。
然后,再读古诗,运用自学方法,理解诗意。
在指导学生弄懂诗意时,我提供给学生三种弄懂自己不明白的诗意的三种方法:可以边读诗边看插图,再思考;可以查字典和参考书;还可以求助自己小组里的同学和老师。
学生可以通过自读和求助的方法弄懂古诗的意思。
再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情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我加入配乐诗朗诵的环节,进一步指导学生感悟作者当时的情怀,感受诗句韵律的优美。
最后,我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作业,巩固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和体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的四个学会字。
认识一个会认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诵读课文。
3、体验作者重归故里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CAI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在生活中运用古诗,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图片:西塞山前飞白鹭;几只游水的白鹅;一处壮观的瀑布;一棵高大的柳树。
师:“大家能用学过的诗句来描绘我们看到的景象吗?”(生背诵相关古诗诗句)师小结:一句简单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用到它们。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回乡偶书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回乡偶书一、传授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明白古诗仔细。
能力目标:理解明白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情绪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形,领会作者忧伤之情。
二、传授重难点:明白仔细,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传授时数:一课时五、传授历程:一、发言导入,据题质疑1、先容背景。
(出示课件插图)小朋友们,本日老师要给大众先容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这位老爷爷啊活了85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故乡去修业,离开故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十分艰苦,有的时候吃不上一口饭,有的时候穿不上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贺知章征服困难坚定念书,因此他的书读得特殊好。
他和爱喝酒的李白是好朋友,两人常常在一起喝酒、作诗,相处得十分融洽。
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故乡。
瞧。
这便是他回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形。
小朋友,请你仔细查看,说说你从中明白到些什么?2、展现标题:此时贺知章十分激昂,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回乡偶书》。
读题《回乡偶书》。
3、据题质疑:⑴读了标题你能说说标题的意思吗?重点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⑵看了标题,你想知道什么?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1、师:自由读诗,读准生字新词,并边读边查看,想想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2、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3、查抄反馈:(课件)⑴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改正;再齐读生字新词。
⑵指名读诗;分组读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师:小朋友,刚才在老师的先容中已经明白到贺知章在10岁那年就离开了故乡,直到82岁才回到故乡,古诗中哪个诗句向我们先容了这个内容?2、引出并学习诗句一:(课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吗?●师: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故乡。
这便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
(二年级语文教案)《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课设计二年级语文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1、认识 2 个生字,会写 3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领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
二、教课要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领会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三、教课准备:教课课件、实物投影四、教课时间: 1 课时一、讲话导入1、同学们已经学了好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爱的古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2、揭露课题:《回乡偶书》二、初读感知1、范读《回乡偶书》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诵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认读生字:客何谈谈你是怎么记着它们的?并用它们组词。
4、谈谈你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5、怀疑并合时解疑。
6、看图谈谈《回乡偶书》这首诗的粗心。
7、我会说:贺知章小时侯走开自己的家乡,直到老了才回来。
在乡下小道上碰上了一群孩子,孩子们地问:“。
”三、朗诵感悟1、创建情境:假如你就是贺知章,走开家乡几十年以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身旁,你的心情会如何?2、指导感情朗诵(师范读、指名读、生自读、小组读、展现读)(第一句:语速稍慢,读出诗人离乡之久。
第二句:“无改”读得高昂一些,“衰”读得起伏一些,读出诗人对家乡的想念、热爱之情。
第三、四句:语速稍快,读出少儿的天真开朗、诧异。
)3、背诵这首古诗,看谁先背下来。
四、实践活动1、借助课文插图和诗句进行想象,小组合作表演《回乡偶书》。
2、师生评论表演状况五、指导写字:音客何先察看字的特色,再描红、临写,最后评一评。
六、拓展活动课外阅读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
七、设计板书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 / 老大回,乡音无改 / 鬓毛衰。
少儿相见 / 不认识,笑问 / 客从哪处来。
《回乡偶书》教课评析古诗是我们祖国优异文学遗产的珍宝,古诗中有很多诗句,已成为千古名言。
那么怎么教孩子们学古诗,并将一堂古诗课上得生动又有新意?这向来是我在积极考虑和探究的问题。
现在天,高姗老师执教的《回乡偶书》起码为我们供给了四个方面的启迪。
二年级《回乡偶书》教案(通用12篇)
二年级《回乡偶书》教案(通用12篇)二年级《回乡偶书》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字,会写三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热爱家乡。
重点难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背诗导入1、同学们,你们会背哪些诗了呢?2、依次展示《村居》、《所见》、《咏柳》诗歌的图片。
师: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你能用学过的或自己积累的诗句来描绘看到的景象吗?3、师:小朋友们看,几句简单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这就是诗歌的神奇之处。
那你们知道咏柳的作者是谁吗?(生:贺知章)5、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来学习由贺知章写的另一首诗歌,题目叫—《回乡偶书》(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学法指导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过四关,这四关分别是:我会认、我会解、我会读、我会想。
同学们,你们能和老师一起顺利过关吗?三、第一关:我会认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11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去找一找树叶。
师:老师发现你们读得可认真了,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的字音读得准。
师:好了是吗?那陈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读准了。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来试试?(2个)下面我请一位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谁行?(1个)我们一起来准确地读一读。
四、第二关:我会解1、解题:你会扩词吗?我们来扩词!回:回家回来回到乡:家乡故乡乡土偶:偶然偶尔偶遇书:读书书写书信连起来就是:回到家乡偶尔写下这首诗。
2、第一句:离:离开回:回来整句句意:年轻时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回来!第二句:音:声音口音改:改变整句诗意:我的口音没有改变,但是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了!第三句:识:认识村里的儿童已经不认识我了第四句:客:客人何:哪里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二年级上《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回乡偶书》的作者、创作背景、意义和主题。
2.通过分析课文,理解乡村和城市的不同特点及文化传承。
3.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回乡偶书》的作者、创作背景、意义和主题;理解课文中乡村和城市的不同特点及文化传承。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 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回乡偶书》。
让学生想象一下作者和课文中的情境。
(二) 自主阅读1.让学生自己看一遍或两遍课文,然后每人用3分钟时间在作业本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老师可以和学生们进行交流,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
(三) 梳理重点1.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的作业,找出每段的主要意思和要点。
2.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几个句子,让学生补充和修改。
(四) 分析篇章结构1.通过讨论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
2.让学生围绕每个部分的主题和表达方式讨论。
(五) 降低难度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课文内容,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教学辅助: 1. 让学生们阅读课文后把不会、不理解或生僻的词语找出来,老师解释并让学生记忆。
2.讲解一些词语或成语的意思,以降低课文难度。
3. 设置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六) 活动互动1.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段的主要意思和要点,并把讨论的结果列在黑板上。
2.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分别阅读《回乡偶书》的对比内容,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呈现他们的理解。
(七) 课堂总结老师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一次复习总结。
并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收获表述出来。
四、教学评价1.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线上线下的听说读写能力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2.每个课堂活动后,可以给学生评分或做小测试来考查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学生质疑,师生解疑。
7、教师解析古诗大意。
三、熟读成诵,入情入境。
1、教师范读。学生模仿朗读。
(1)指名读。(2)分小组读。(教师指导读出感情)
2、自由练习读。
3、指名读,学生评议,老师适时点拨。
师:你觉得能读好了,请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
感受回乡人百感交集的心境。
方
式
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自己的感受。
自
我
调
整
策
略
通朗读引导,鼓励学生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中初步体验古诗的意境美。
手
段
挂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自
我
调
整
个性化教学过程
自我调整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会背的古诗越来越多。谁想上台来背给大家听一听?
不认识的生字还可以问其他同学或老师。
3、同桌互相读课文。听听对方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诗句是不是读通了。
4、运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1)出示带拼音词语。
①指名读。②开火车读。③全班齐读。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①指名认读。
②交流识字方法,看谁的识字方法最简单?
③开火车认读。
④个人比赛认读。育才小学个性化教Fra bibliotek设计(互动式教案)
课题
回乡偶书
课型
古诗诵读课
课时
一课时
设计
曹艳敏
教
学
目
标
认知
目标
通过让学生诵读古诗《回乡偶书》,整体感知古诗的大致内容。会认三个字。
能力
目标
熟读古诗,会背诵古诗。
情意
目标
在吟诵古诗的同时,感受回乡人百感交集的心境。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谈谈你的感受。
4、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
5、指导背诵。
师:这么美的诗你能不能很快背下来呢?
(1)自由背。(2)同桌互相背。(3)谁愿意背给大家听?(指名表演背)
(4)分小组有感情的诵读。
6、全班有感情诵读。
四、拓展活动
回家把这首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表演背诵古诗。
2、师:你们背得可真好。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贺知章写的一首古诗。
3、板书课题《回乡偶书》
齐读课题。
4、看图说话。出示挂图。
学生说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悟。
1、自由小声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
2、同桌合作,互相交流不认识的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