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加坡城市规划纵览
新加坡城市规划
新加坡城市规划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岛国家,城市规划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注重创新和效率,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新加坡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首先,新加坡注重规划与发展的整合。
新加坡规划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城市发展策略,以确保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新加坡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交通需求、住房需求、社会福利设施的供应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以确保城市的平衡发展。
其次,新加坡采用了立体式规划。
新加坡规划了很多地下空间,以解决有限土地资源的问题。
这些地下空间可以用来建设地下商城、地下车站、地下车库等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从而减少地上的拥堵和空间浪费。
此外,新加坡重视城市绿化的规划。
新加坡致力于保护和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
通过绿化计划,新加坡增加了大量的公园、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提供了一个舒适和健康的城市环境。
还有,新加坡注重发展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
新加坡建设了一个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轻轨等,在整个城市中提供高效的交通服务。
这使得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到达各个目的地,减少了交通拥堵和能源浪费。
最后,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还重视人民的参与。
新加坡鼓励人民参与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决策过程,他们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为城市的规划做出贡献。
这有助于形成一个民主和公正的城市规划过程,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总而言之,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整合发展、立体式规划、城市绿化和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同时还重视人民的参与。
这些城市规划的特点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护环境,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远见——坚持远见,整体规划 观后感
观“城市的远见——坚持远见,整体规划”有感为何新加坡从四十几年前的一座废墟发展成为当今全世界城市建设的蓝本,并且脱胎换骨在经济、政治的表现上甚至是世界名列前茅。
我观“新加坡城市规划——坚持远见,整体规划”有感。
第一、新加坡整体规划思路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经历了由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的过程,得益于良好的规划及强有力的政府执行力。
形成整体规划思路的新加坡政府共建设了17个新市镇,新加坡真政府主张不盖零星的住宅,而是长期规划,兴建规划详细、公共设施配套完整的新市镇。
第二、捷运系统新加坡的新市镇与捷运相辅相成,没有一个新市镇没有捷运。
车站的位置设立在新市镇的中心商业区,而且贴心的是公车站与捷运站不仅仅只是在附近,而是连在一起,这在新加坡的新市镇,因为是整体规划,所以都是如此。
公车站与捷运系统,好像是一体设计,至少都具备国际水准,公车抵达每一个新市镇的住宅区,所以完全不需要自备汽车。
捷运直达商业中心,因此确保了商机,而商业中心的人潮也确保了捷运的客源,有捷运与公车直达的商业中心,因为交通便捷,当然也成为供应新市镇居民休闲娱乐消费等各式各样需求的生活中心。
商业中心通常有一到四个大型的旗舰百货公司,再搭配相当数量的小型商店,刚好服务新市镇二十万人口。
商业设施与人口的数量是想对应的,所以百货公司与商场的客源其实是在规划之中的。
再往外围一些就是办公区与无污染的工业区。
每一个新市镇都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而不必每一个人都挤到城中心工作,所以就减低了道路的交通负荷。
新市镇中心是新镇生活机能的集中之处。
其余地区就是纯粹的住宅区。
第三、层级道路系统在新市镇中,有三个层级道路系统。
新市镇四周被快速道路环绕。
道路两侧绿带也是新市镇的隔离带,宽达30公尺,而且隆起,再加上好几层高达乔木,内侧根本听不到外侧的噪音。
同时也创造了绿化景观,确保住宅区的安宁与安全。
外边的快速道路中市镇中心与住宅区内的道路层级分离,绝不穿越。
交通方便且能够让住宅区保持安静,由内而外速度减慢,秩序井然。
新加坡城市发展规划的思考和启示
划 的制定 和实施 又必须公开透 明,通过 召开 听证会 等形式 ,
广泛 听取群众 意见 , 集 中群众 智慧 , 否则 , 群众就会认为 规划
是政府 的事 , 不会 自觉执行规划 , 规划也难 以得到落实 。 在这
个方面 , 新 加坡为我们树立 了很好 的典 范。我 国在规划编制
世纪 8 0 年代 , 新 加坡 又以更为详细具体 的开发指 导规 划 , 逐
步取代 了总体规划 ,并 由最早 的仅 5个规划分 区细化到 5 5 个分 区。这样概 念规划越来越远景 , 开发指导规划越来越细
就是这样的一个小 国 , 历经 4 0多年的改革发展 , 经济水 平发 达, 跻身于世界前列 。在经济发展 的同时 , 新加坡还很重视环
述 了在城 市发展过程 中, 借鉴新加坡“ 规划先行 、 政府主导 、 彰显个性 、 注重保护、 与民分享、 高效管理 ” 的经验 , 有效地
引 导城 市发 展 规 划建 设 。
关键词 新加坡 ; 福 清市; 城 市发展规 划
O 引言
新加坡论面积仅 7 0 0多 k m , 论 人 口不到 5 0 0万 。然而 ,
1 对新加坡城市发展规划的思考
1 . 1城 市 建 设 要 规 划 先 行
现今新加 坡所展示出来的建设成果不是 与生俱来 的 , 而
是科学 的规划指导 、 完善 的体 系保障在城市建设 上的持续体
现 。新加坡在建国之初 , 百废待兴 , 但新加坡领导人不仓促下 手, 而是 先谋后 动 , 聘 请 了联 合国专家 , 用 了 四年 时间 , 吸收 了英殖 民时代 的城市规划精华 , 完成 了第一个概念 规划 。并 且直 到 1 9 9 1 年才对该概念规划进 行修编 ,因而使 该规划具 有科学 、 兼容 、 传承 、 稳定 的特点。南海岸 中部一个 集国际性
新加坡城市规划
新加坡城市规划1. 引言新加坡是一个小而富裕的岛国,以其出色的城市规划而闻名于世。
自1965年获得独立以来,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可持续和宜居的城市环境。
本文将介绍新加坡在城市规划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2. 城市规划原则新加坡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宜居、可持续和综合发展的城市。
以下是新加坡政府在城市规划方面的主要原则:•高密度发展: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新加坡采取了高密度发展的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
•混合用途发展:新加坡鼓励在城市内部实现住宅、商业和娱乐等不同用途的混合开发,以提高城市的活力和便利性。
•绿化和可持续发展:新加坡注重保护和提升城市的自然环境,大量投资于绿化项目和可持续能源发展。
3. 城市规划实践3.1. 内政部委员会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由内政部委员会负责。
该委员会负责制定政府的城市规划策略,并与其他政府机构合作实施具体的规划项目。
内政部委员会还负责规划和审查土地使用规划、建筑物设计和发展许可证等事务。
3.2. 综合规划新加坡政府通过综合规划来统一和指导城市发展。
综合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蓝图,包括空间布局、交通规划、住房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综合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政府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公正性。
3.3. 区域规划新加坡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规划区域,每个区域有不同的发展重点和规划目标。
这些规划区域包括中央区、东部区、西部区等等。
区域规划的目的是促进城市各部分的均衡发展,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3.4. 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新加坡政府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支持城市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些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网、供水系统、绿化景观等。
新加坡以其卓越的交通系统而闻名,包括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等,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
4. 城市规划的成就新加坡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点:•高层住宅:新加坡成功实现了高层住宅和大规模公寓的发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系统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规划运作体系一、发展规划 新加坡的发展规划采取二级体系(tow-tier system),分别是战略性的概念规划(Concept Plan)和实施性的开发指导规划(Development Guide Plan,简称DGP)或原来的总体规划(Master Plan)。
1、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是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
概念规划的作用是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pubilc sector development)的长期计划,并为实施性规划提供依据。
规划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是详细的土地利用区划,不足以指导具体的开发活动,因而不是法定规划。
在1967-1971年期间,新加坡编制了第一个概念规划(见下图)。
这是一个环状发展方案(Ring Plan),发展环的核心是水源的生态保护区,禁止任何开发活动;城市中心在南海岸的中部,将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沿着快速交通走廊(大容量快速交通体系和高速公路),形成兼有居住和轻型工业的新镇(new towns),市中心的人口和产业将疏散到这些新镇;一般工业集中在西部的裕廊工业区;国际机场位于本岛的东端。
新加坡的概念规划(1971) 在1991年,新加坡重新制定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并对概念规划进行了相应的修编,形成2000年、2010年和X年三个阶段的形态发展框架。
新一轮概念规划的重点是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中心,并形成四个地区中心,完善快速交通体系,在交通节点和地区中心周围发展由科学园区(science parks)和商务园区(business parks)构成的“高科技走廊”(technolohy corridors),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提供更多的低层和多层住宅,并将更多的绿地和水体融入城市空间体系。
值得指出的是,概念规划的远景只是一个发展目标(指新加坡的人口达到400万),并没有具体的实现期限(year X)。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新加坡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为646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20多万,相当于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中国许多热带城市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
今年九月受中心委派,我们有幸到新加坡进行了考察学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现代化的花园城市,一个具有深厚的多文化底蕴与现代环境相映成趣、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对比于一处的“非常新加坡”。
我们在参观新加坡城市建设的同时,对其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特色建设、道路交通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和学习。
一、城市规划运作体系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可分为两种:发展规划和开发控制规划。
1、发展规划:主要指战略性的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是长期性的和战略性的,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
概念规划的作用是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的长期计划,并为实施性规划提供依据。
规划图是示意性的,不足以指导具体的开发建设。
1991年新加坡对其第一个概念规划进行了调整,形成2000年、2010年和X年三个阶段的形态发展构架。
其中2001年新加坡概念规划(The ConceptPlan 2001)提出了7个方面的规划要点:在熟悉的地方建设新住屋;高楼城市生活更多的休闲选择;商业用地更加灵活;形成全球的商业金融中心;建设更加密集的轨道网络;更强调各地区的特色。
2、开发指导规划(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总体规划曾经是新加坡的法定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
到了八十年代开发指导规划逐渐取代了总体规划,成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
新加坡的55个分区都制定了开发指导规划,该规划以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为核心,根据概念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制定土地用途、发展密度、高度、交通组织、环境改善步行和开敞空间体系、历史保护和开发等方面的开发指导细则和控制参数。
这种规划类似我国的控规。
二、城市规划管理新加坡目前的规划系统是由规划法令规定的一套法制系统。
规划主管部门是市区重建局,它由法律授予权力,包括:规划的权力,规划管理的权力,征收发展费的权力。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启示与思考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启示与思考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启示与思考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培训班,学习新加坡现代城市规划的最新理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管理的独特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认真总结和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管理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必将起到促进作用。
一、城市规划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及规划管理具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科学性。
新加坡1965年建国后就通过联合国聘请世界一流专家,历时四年,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了城市概念性发展规划,并以此为总纲,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未来4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提供了战略指导。
新加坡无论是概念性规划,还是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都体现了先进的理念,较好地运用了区域生态经济、城市意象等规划理论,有效引导了“花园城市”个性特色的塑造。
二是长远性。
新加坡注重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城市未来,努力使规划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比如,新加坡自60年代就把地铁规划出来,把所有的管线都规划到地下,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有了这些长远的规划,就避免了各类管线铺设带来的道路重复开挖和对城市交通的负面影响。
三是权威性。
新加坡城市概念规划、城市景观规划都具有一定的刚性,一旦经过法定程序批准,都不得随意修改。
在规划的调整上,概念性规划期限为40—50年,每10年修订一次;景观规15年,每5年修订一次。
这样,既保证了规划的稳定性、连续性,划期限为10—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四是可操作性。
新加坡政府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每个住宅小区都规划有服务功能齐全的商业区,居民步行5分钟均可到达商业区。
每个规划都集思广益,进行公示,征求多方意见。
五是和谐性。
新加坡的规划特别注重非建设空间的管制,处处体现对自然的保护和对人的关怀。
从散布于公路旁的鸟类庇护所,可以看到新加坡人尊重、崇尚自然的思想。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世界,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
然而,新加坡却以其出色的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策略脱颖而出,成为了全球城市发展的典范。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相对较小、资源有限的城市国家,但它却展现出了高效的土地利用和卓越的城市管理水平。
其城市规划的成功首先体现在对土地资源的精心规划和管理上。
政府通过严格的土地用途分区,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公共设施区等,使得各个区域能够各司其职,相互协调。
在交通规划方面,新加坡也做得极为出色。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新加坡建立了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和巴士等。
地铁网络覆盖广泛,能够便捷地连接城市的各个角落。
同时,巴士系统也不断优化线路和服务,提高了公交的吸引力。
此外,新加坡还通过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如车辆配额制度和拥堵收费等,来控制私人车辆的增长和使用,有效地减少了道路上的车辆数量。
新加坡在城市绿化方面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
尽管土地资源紧张,但新加坡致力于打造“花园城市”,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绿化工程,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公园、花园和自然保护区遍布城市,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改善了空气质量,调节了城市气候。
居民们能够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享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水资源的管理也是新加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由于缺乏天然的淡水资源,新加坡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障水资源的供应。
其中包括雨水收集、海水淡化和污水再利用等。
通过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新加坡实现了水资源的自给自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能源方面,新加坡积极推动能源的多样化和清洁化。
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如太阳能和风能。
同时,提高能源效率,推广节能建筑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浪费。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社会和文化的关注。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中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留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
这些历史遗迹不仅是城市的文化瑰宝,也是居民们的精神寄托。
浅谈关于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思考
浅谈关于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思考作者:孙伟王莉静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3期摘要:新加坡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以国有经济占主导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开始逐步摆脱了仅仅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局面,日益走向富裕,也正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真正地将“田园城市”的理念付诸于城市建设实践的。
如今,新加坡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其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诸多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在实地考察学习了新加坡城市规划和建设后,本文从新加坡的城市空间结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交通系统等方面,浅谈所受到的启发。
关键词:新加坡;田园城市;城市建设;城市交通Abstract: Singapore is a highly developed economy with state-owned economy occupies the leading countries, from the nineteen seventies, Singapore started to gradually get rid of relying solely on the entrepot trade subsistence situation, become rich, it is started from the nineteen seventies, Singapore will really " garden city " concept into practice of city construction. Now, Singapore has become a world-class modern garden city, a lot of experience the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t is worthy of our reference. In the field study in Singapore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from Singapore's city spatial structure,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city traffic system, by the inspiration of.Key words: Singapore; the garden city; urban construction; urban traffic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引言新加坡拥有人口530万人,领土面积714.3平方公里。
新加坡如何实现高效的城市规划和管理?
新加坡如何实现高效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新加坡是世界上最为城市化的国家之一,如何实现高效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
下面,我们将从政策、技术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探讨新加坡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实现,以期对其他城市的建设有所借鉴。
一、政策1. 坚持“中央导向,地方实施”的理念新加坡是一个寻求中央集权的城市国家,政府通过国家层面的城市规划权力以及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来达到城市整体有序发展的目标。
为此,新加坡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土地使用、建筑物使用和交通、环保等方面的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
政府为促进城市规划和管理实现而向市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刺激性措施。
例如,提供政府补贴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保政策的推进等,这些都成为政府推动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核心。
2. 建立高效的城市规划制度政府建立了严格的城市规划制度,主要包括:城市用地规划、建筑物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
在城市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新加坡政府着重强调公共参与及反响机制,通过调查、听取公众意见、促进市民参与等方式,来保证政策的透明性和市民的认可度。
同时,新加坡把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纳入了城市规划考虑范畴,建立了按需发展的城市规划制度,使得新加坡的城市建设规划更加具备可持续性。
二、技术1. 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新加坡在城市智能化、信息化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可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收集与处理城市的运行数据,分析城市的公共需求及服务,并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为城市管理提供智能化保障。
例如,在新加坡配备了智能化交通设施,可实时监控交通路况,优化道路交通流量,增加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和质量等。
2. 推行创新式城市建设模式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推行以“创新、协作和实践”为主导的城市建设模式。
新加坡在城市智能化的基础上,倡导民间创新,积极响应市民创新需求,利用科技改革社会模式,促进社会参与和创新精神的发扬光大。
例如,新加坡政府今年推出的“调节水加冰行”,是运用物联网技术,对自来水管道的水流进行监控,由此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管道集中调节,低成本地提高公共供水的质量。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综述
区位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 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
面积
国土面积:718.3平方公里 水域率:1.444% 人口:547万
图1新加坡城市照片
图2 新加坡世界区位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变
5
二战后至1989,半体系,法令、条例、职能部 门共同管制期
二战期间大量城市建筑被破坏,全岛重新统一规划; 1947年成立住房委员会, 1960年成立房屋管理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 5年之内建了5万多套房,1970年代,大部分居民均有房。 1951年SIT编制新的总体规划,1959年殖民当局颁布土地 征用法令的暂行条例〔The Land Acquisition Ordinance〕, 以防止总体规划可能引发的土地投机, 确保规划目标的实施。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及思考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System and Thinking
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变
6
1990至今,定规划法,包含已有的各项法规,主要包括四部分: (1)相关概念定于与规划机构设置; (2)总规编制和报批程序,5年重新编制,可随时修编,每次调整必须公示,针对意见举行公众听证会。主 管部长派人主持公众听证会,并将听证结果呈报部长, 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在规划被批准后, 由规划机 构公布于众, 并将批文复印件送至提过不同意见的公众,也就是说,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规划局可编制局 部地区详细规划(detailed plans),详规只需通过规划局审批即可实施。 (3)开发控制规定:所有活动都要获得开发许可证(planning approval),开发定义基本参照英国城乡规 划法,包括建造、工程、采掘、建筑物和土地用途变更、土地和建筑物细化等。规定规划当局和土地业主的权 利和义务,还包括了规划执法和历史保护方面的有关条款。 (4)关于开发费的核定和征收。 从属法规包括: (1)总规编制内容和报批程序 (2)开发申请规划条例与实施细则:1981, [The Planning (Development) Rules 1981]。 (3)用途分类的规划条例:1981年颁布,分为六大类,商店或食品店用途、办公用途、轻型工业用途、一般 工业用途、仓库用途、宗教用途。 (4)关于开发授权的规划通告:1963年颁布,〔The Planning (Developmentof Land Authorization ) Notification ,1963〕授权特定的开发活动可以免予规划许可。这些被授权的开发活动往往是政府部门为执行 法定职能而进行的建设活动。例如1987年,国家发展部授权新加坡港务局在其用地范围内,进行与法定职能
新加坡和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有何不同?
新加坡和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有何不同?新加坡和中国是两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城市规划新加坡在城市规划方面更加注重环保和绿化,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地带,绿化率更是高达50%以上。
此外,新加坡还非常注重公共交通的建设,建有便捷的地铁和巴士系统,方便市民出行。
而中国在城市规划方面较为注重城市的宏观发展和经济发展,重点在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据统计,中国城市化率已经接近60%,而城市规划中的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和绿地率等比例方面的平衡却存有问题。
二、建筑风格新加坡在建筑风格上更加注重现代感和个性化,以高楼大厦为主要建筑形式,并且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例如地下商场、便民设施等。
此外,新加坡还鼓励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建设,旨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而中国在建筑风格方面则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体现,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的经济的同时,也在大力保护自己的历史文化,例如传统的园林式建筑、各种纪念性建筑等。
三、水资源的利用新加坡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例如使用雨水回收系统,构建淡水生态系统等,使新加坡在全球享有声誉。
同时,新加坡也在海水淡化领域有着重要的进展,使用反渗透技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缓解了淡水短缺的问题。
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多个地区由于极端天气和地理环境,在水资源方面存在着严峻的问题,需要通过先进的科技和技术来解决。
四、文化特色新加坡与中国的文化有所不同,新加坡虽然文化上受到各种不同的文化影响,但由于其地缘位置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新加坡社会建立了独特的社会规范,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也展现了新加坡的文化特色。
而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些历史和文化的底蕴贯穿于建筑风格、城市规划等方面,使中国独具魅力。
综上所述,新加坡和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体现了两国的文化及国情的不同。
浅谈新加坡城市规划
浅谈新加坡城市规划经验中国高人口密度城市规划的借鉴典范13281150 张泽英运输1305摘要:透过新加坡城市规划成果,本文分析了新加坡城市规划思路与模式,探析城市规划新理念及新思路,寻求值得借鉴的城市规划经验,为我国高人口密度城市的规划探寻借鉴之处。
关键词:新加坡、城市规划、高人口密度城市、借鉴新加坡作为著名的热带花园城市,成功平衡了城市发展与人居生活环境改善关系的规划要素。
新加坡的规划者和城市经营者们面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最优化和保持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平衡两大挑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可以为我国经济和城市化水平高速发展的高人口密度城市所面临的亟待完善的规划管理制度寻求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新加坡1965年建国初期,作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国情与欧美不同,特别是在快速城市化及人口密度方面,大大地高于欧美各国。
新加坡通过良好的规划以及政府强有力的管理,较好解决了土地资源瓶颈约束,经济、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品质得到了一个飞跃的提高,成为一个典型的、怡人的现代化热带花园城市。
其成功的城市规划经验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1.制度设计合理(1)建立统筹空间规划的专门部门。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统一协调规划编制.其具体的职能部门是市区重建局,负责与空间利用有关的规划和管理。
所有用地规划、土地售卖、发展管制、市区设计及旧屋保留等都由市区重建局完成.与土地局、建屋发展局等公共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不存在权力交叉和重叠。
(2)健全专业部门与规划部门协调的体制机制。
新加坡从体制上将专业规划编制的权力赋予市区重建局.专业部、]不再单独编制专业规划。
通过概念规划、总体规划来反映和落实各专业部门的用地需求,从而从体制上解决了规划部门与专业部门之间规划不协调的问题。
(3)通过成立多部门委员会制度来协调各专业的规划编制。
其委员会制度包括概念规划指导委员会、总体规划委员会和发展管制委员会。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启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蒋玉尚受市委组织部委派,我赴新加坡参加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培训。
期间,我们在这座国际花园城市学到了先进的理念,收获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对我市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决策及其内涵有了更深地理解和更准确地把握。
一、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经验新加坡独立后,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建设成为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走出了一条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路。
最具有借鉴意义的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一流规划引领新加坡走向世界宜居城市。
新加坡非常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制定和认真执行,真正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
一是高端智力制定一流规划。
立国初期,就聘请联合国组织专家,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40-50年的发展方向,每10年修编一次。
在概念性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实施性的发展指导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每5年修编一次,以体现规划的连续性、时代性、超前性和科学性。
2001年的概念总蓝图费时4年,提出了在熟悉的地方建新住屋、高楼城市生活、更多休闲选择、商业用地更加灵活、区域商业中心、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注重认同感等7个方面的规划要点,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国家认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国55个分区的规划前景和控制参考数值,如土地使用、发展密度、高度、交通组织、历史保护和开发等。
可以说,概念总蓝图是新加坡人的梦想,而总体规划图则是实现梦想的方式。
二是以严厉的规划执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规划法令》以法律的形式赋予规划当局“禁止一切非法用途的权力”,明确“当土地或建筑物的用途不按规划而被滥用,有关当局可对物主或使用者采取强制执法措施”,违法者将被处3000新币罚款域不超过3个月的监禁,或者二者兼施。
三是阳光透明社会广泛参与。
在新加坡,城市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政策。
规划的编制过程和最终方案都是公开透明的,而且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公众的参与。
浅谈新加坡中心城区城市建设
浅谈新加坡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黄雯为期仅仅三天的新加坡考察,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新加坡顺畅的交通、整洁的街道、宽敞的组屋,不同风格的建筑物相映交融,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公共服务地区及公园绿地布局合理,所到之处无不彰显着国际花园城市的魅力。
在这期间,我们对其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特色建设、道路交通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和学习,其在中心区城市建设方面具有一下三个特点。
一、朴质简约,整体和谐在新加坡,并没有太多的宏大豪华建筑,单体建筑的标准并不高,建筑立面非常简约,但也有少数在城市建筑群中起重音和强烈符作用的标志性建筑,比如贝聿明设计的莱佛士大厦、丹下健三设计的金融大厦等。
当然,就单体建筑而言的确不足以吸引人们的视线,但新加坡的城市形象对人的心理感知有深度揣摩而给人以整体和谐美感才是真正让人醉心的地方。
建筑空间布置简洁而灵活,单体建筑虽然简约,但与周边环境高度协调,骑楼灰空间、回廊、死巷等布置恰到好处,形成一个个风格各异的空间体,高楼之间,广场、花园穿插其中,使整个城市建筑群形成有机整体,通过丰富的天际线和竖向轮廓线给人一种起伏有致、进退有序的律动感知。
街道两旁宽阔的绿化带中种植着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热带植物,这些植物创造了凉爽遮荫的环境,弱化了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幕墙僵硬的线条,不但增加了城市的色彩,更协调了城市空间。
所以新加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就在于整个城市弥漫着和谐、美好的城市意象。
由此可见,城市景观不等同于建筑景观,城市的景观美不等同于建筑的高、大、新、奇,塑造城市景观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将建筑物、构筑物、城市街道、广场空间及园林绿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在大力提倡“城市形象”,“城市名片”,“城市品牌”的今天,规划者和决策者们在城市景观之路上作出了很多尝试和努力,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对建筑风貌的改造,有时候往往还是停留在面上,然而一层皮的“化妆运动”只是表面功夫,是长久不了的,作为综合性的城市建设,任何一种主导思想,其影响和结果往往是巨大而深远的。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优在哪里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优在哪里导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进展,中国城市规划中的问题也一每天显现。
学习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理念,把握中国城市的进展方向,制定前瞻性的城市规划,能够更好地为中国将来的城市进展和城镇化推动服务。
新加坡现己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相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到过新加坡的游客都会禁不住为这个城市的干净,漂亮和秩序而赞美,其城市进展的基本阅历就是科学而正确处理规划、建设和管理三者的关系,认为规划统领城市进展的路向,建设打算城市质量水平的凹凸,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打算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综合手段。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询问和实施中,新加坡主管部门鼓舞公众参加,实行民主决策,明确权责关系,对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序落实,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主要重视和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突出城市设计,科学编制概念性规划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城市进展规划的编制。
在它立国最初期,就聘请联合国专家,历时四年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进展规划,以此为总纲,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掌握性详规,为将来3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进展等供应战略指导。
新加坡的概念性规划确定以中心区为主体的星座结构,组团进展的科学空间布局,包括:绿色系统、山水系统和爱护名胜古迹等城市规划。
根据市中心——次中心——副中心的结构将全新加坡划为55个小区进行建设,组团和小区中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兼有就业、交通、休闲、居住等功能,居民就近就业,消费,尽可能削减对城市中心交通的压力,缓解上下班交通拥挤窘境。
科学的空间布局造就了一流的人居环境,新加坡人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和便捷,2023年被国际机构评比为全球生活素养最好的城市。
二、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建立鲜亮的城市特色新加坡这个花园城市规划的显着特点就是重视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主要表现在道路、水系、建设、绿化的风格上。
新加坡的景观、道路建设用叹为观止来形容实不为过。
一下飞机,连接市中心宽广的迎宾大道就令人心旷神怡,在街道,城市快速道路两旁宽敞的绿化带中随处可以看到形态各异,颜色缤纷的热带植物,充分体现出赤道四周热带城市的特色,新加坡的河流和小径制造了一个岛中有岛的形象。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规划运作体系一、发展规划 新加坡的发展规划采取二级体系(tow-tier system),分别是战略性的概念规划(Concept Plan)和实施性的开发指导规划(Development Guide Plan,简称DGP)或原来的总体规划(Master Plan)。
1、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是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
概念规划的作用是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pubilc sector development)的长期计划,并为实施性规划提供依据。
规划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是详细的土地利用区划,不足以指导具体的开发活动,因而不是法定规划。
在1967-1971年期间,新加坡编制了第一个概念规划(见下图)。
这是一个环状发展方案(Ring Plan),发展环的核心是水源的生态保护区,禁止任何开发活动;城市中心在南海岸的中部,将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沿着快速交通走廊(大容量快速交通体系和高速公路),形成兼有居住和轻型工业的新镇(new towns),市中心的人口和产业将疏散到这些新镇;一般工业集中在西部的裕廊工业区;国际机场位于本岛的东端。
新加坡的概念规划(1971) 在1991年,新加坡重新制定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并对概念规划进行了相应的修编,形成2000年、2010年和X年三个阶段的形态发展框架。
新一轮概念规划的重点是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中心,并形成四个地区中心,完善快速交通体系,在交通节点和地区中心周围发展由科学园区(science parks)和商务园区(business parks)构成的“高科技走廊”(technolohy corridors),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提供更多的低层和多层住宅,并将更多的绿地和水体融入城市空间体系。
值得指出的是,概念规划的远景只是一个发展目标(指新加坡的人口达到400万),并没有具体的实现期限(year 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新加坡城市规划纵览- 噪声固废环评监测
今日的新加坡是一个兴旺繁荣的现代化大都市,其成功的城市规划经验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借鉴的范例。
新加坡受资源约束,但它仍然取得了很成功的发展。
土地是最大的约束,因为这个国家的一切都要在641.4 平方公里的土地内获得。
这其中包括过滤水的提供、污水处理、焚化工厂、发电厂、军事设施、机场以及住宅、工业、商业和娱乐设施等。
因此新加坡的规划对于国家的生存尤为重要。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管理者面临着两个重大的挑战:第一是使土地的利用最优化,使有限的土地满足所有的需求;第二是保持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平衡,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由于有很多发展限制,规划者必须很好地协调土地的各种利用,以创造一个有特色的、绿色而美丽的多功能城市。
要达到一个平衡非常困难。
尽管如此,通过良好的规划以及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新加坡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品质在过去30 年内得到了飞跃提高。
它的自然环境高度城市化,但它仍是一个典型的热带花园城市。
调查显示,新加坡居民的生活质量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过去30 年的自然开发,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实质开发的过程,作为一项关键性的要素和重要的政策方针,对新加坡城市规划和再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它的城市战略规划目标,简而言之,就是使新加坡成为一个“怡人的热带城市”。
开发阶段
现代新加坡的实质性城市开发分为四个阶段。
令人窒息的拥挤时期
上世纪50 年代末到60 年代初,新加坡的城市问题已经到了难以解决的地步。
过度拥挤、住房短缺以及不卫生的生活条件在城市中心区随处可见,到处拥挤,满是贫民窟。
1 / 4 的居民挤在岛上1 % 的地区里。
生活条件更令人震惊,常常是50 多个人挤在一个二、三层楼的商铺房间内。
过度拥挤很大程度上来自出租人对房间的随意无序划分。
1958 年第一个总体规划诞生。
这标志着全方位持续改造时代的到来。
1958年的总体规划提出了一个行动计划,强调要通过土地规划来实现合理的土地利用。
所有的城市土地逐步分区,划出了绿色地带和新城镇区域。
稳扎稳打的发展构想和减少公众对规划干预的设想已经证明,并不足以应付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
1959年新当选的新加坡政府把提高生活质量和解决拥挤问题列为政治议程上首需解决的问题。
现代城市的初步形成
上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公共住房计划迅速解决了城市的拥挤问题。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共完成了5.4 万套公寓,这比由新加坡殖民当局建造的2.3 万个单位超过了一倍还多。
新加坡的有效土地重新利用政策以及使新加坡人拥有自己住房的政策推动了建筑的快速进展。
上世纪60 年代中期,城市经济恢复工程也活跃地开展起来。
1 9 6 7 年由城市重建局(U R A )负责的一项独特的土地出让程序,需要各私营单位和公众部门协作完成。
概念规划1971 年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援助,以指导其长期的城市开发。
这项规划设计用于指导基础
设施的开发,其针对的目标依次是促进经济增长、满足住房需求以及人们的基本社会需要,通过一项周密的分散政策,将市中心的居民人口和工业人口逐渐转移。
与此同时,市中心通过城市复兴逐渐成为了国际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
品质和特色的增长
新加坡上世纪70年代的标志是市中心拥挤问题的解决和现代城市建造的开始,80 年代的中心转向了城市形象的塑造。
更多的重点转向了生活质量,其中重点包括环境品质。
重心在于建造一个现代金融中心,利用自己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成为一个有特色的热带城市。
对品质和特色的格外重视甚至波及到公共住宅领域。
住宅开发部试图改变延续至今的房屋设计标准,以实现每个城镇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
21世纪初的新景象
在八、九十年代的交替时期,新加坡处在新一轮社会经济改革的浪尖。
首先是人口控制改革。
政府现在所面临的已不仅仅是人口过剩,政府的人口政策已经转向通过各种发明和有选择的移民来鼓励人口增长。
其次是经济结构和科学技术改革。
政府希望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加适度,到2000 年每年的增长速度为3%~5%,到2030 年每年的增长速度为2.5 % ~3 % 。
商业、贸易和工业仍是经济重点,将有充足的土地留出来满足这些需求。
道路、港口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开发。
三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很多重要的公共设施(如焚化工厂、垃圾倾倒区、污水处理站)是土地的主要占用者,在它们周围
的土地开发也受到限制。
现行的规划策略是将这些地点尽量设置在一起或者与其他的污染区设置在一起,这样受限制的地方就会减小。
随着环境技术的改变,技术解决将被用于开发建设,以减少对开发区周围的限制。
四是财富的增长。
富裕使人们对环境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必须适应人们对住宅、娱乐、交通、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
与此同时,新一代领导阶层将目光瞄准21 世纪——新加坡将成为独特的、怡人的热带城市。
到21世纪末,新加坡的目标是达到瑞士的生活水准。
规划修编后的概念规划
所有这些变化使新加坡诞生了一项长期发展规划——概念规划,这项规划于1991 年完成。
修订后的规划憧憬了新加坡未来的生活:那时新加坡人口将达到或超过400 万,人们享受着更高品质的生活,住着宽大舒适的房屋,享受着工业、商业、娱乐、休闲和文化带来的良好的环境。
概念规划的主要目标包括:a) 满足所有对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需求; b) 暂缓同其他主要城市在经济增长上的竞争; c) 保证城市货物供应和经济开发的灵活性; d) 充分利用地理、历史、气候和文化资产的优势,创造一个持久、美丽、独特的亚洲城市。
成功的关键要素
新加坡城市开发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一个明确、清晰和强有力的政府控制机制,它创造了坚定的政策环境,针对开发采取了建设性的方法,使专业规划者与企业能够很好地合作。
三级规划系统推动执行
在战略层次上,新加坡的自然开发规划中就采用了富有远见的步骤。
概念规划只是一个广泛的战略规划,在广泛的构架和长期战略的指引下,第二级更详细的计划出台,并将新加坡划分为55 个更小的规划区域。
在概念规划结束后,就要开始详细的“开发指导计划(DGPs)”。
它能提供一个地区的规划前景,并能提供指导开发的控制参数,如土地利用情况、强度和海拔高度等。
到了第三级,“开发控制”作为行政机构,是“开发指导计划”实现目标所需借助的工具。
新加坡的规划系统具有规划法所赋予的法定效力,在进行开发之前,所有的开发提议必须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
“开发指导计划”将对这些提议的价值做出指导性评估。
环保局等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也要经常商议,以保证工程在获得批准之前符合政府相关的政策方针。
多部门协作途径
由于有了清晰的前景,所有计划和执行措施都是围绕规划来开展的。
在地区规划中,相关的部门要进行商议,并且他们的观点要进行综合。
于是多部门委员会成立,并承担起调整不同需求和解决冲突的特殊作用。
总体规划委员会就是这样的例子。
总体规划委员会(MPC)是城市重建局的主要规划者,代表着不同的政府部门,如国家发展部、环保部、贸工部、国防部、土地办公室、建屋发展局、社会工作部、经济发展局和城镇合作社。
总体规划委员会还承担着保证国有土地得到最佳和最适当利用的任务。
由于新加坡政
府控制了至少70%的土地所有权,并且是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住宅和工业开发最大的开发商,因此总体规划委员会提供了重要的机构,能保证土地开发按照概念规划要求进行。
它还提供了一个论坛,供规划和执行部门解决争端。
公开透明的规划系统
近年来,政府在制定规划和政策方针时更加公开和透明,并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规划进程和提供反馈意见。
“开发指导计划”就被公开展示,并且鼓励公民针对这些建议提出自己的意见。
部长经常召开国有开发交流会,并从公众的反馈意见中作出选择,专业组织、开发商、企业家、利益集团、社会领导以及公众代表等都被邀请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些公众代表,所有有用的意见都将被整合进最终的“开发指导计划”。
未来的展望
新加坡过去30 年的规划给所有的开发行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并避免了城市发展中缺乏控制的问题。
政府对重要规划的高度负责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国家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一本名为“Singapore-The next Lap”的书中,新加坡人愿望中对未来城市环境是这样描述的:“新加坡将成为一个拥有世界级设施的现代城市,同时也是娱乐休闲最佳的热带岛屿。
它将是一个能提供多种选择的、拥有丰富环境的、独特优雅的城市。
”
将这些美好的愿望变成具体的开发战略是新加坡城市规划者所面临的挑战。
迄今为止,前期规划使城市和基础设施的开发能平稳及时的
进行,并能不断满足新加坡人居生活质量发展的需要。
新加坡政府新近修订的概念性控制规划提出了“要创造更多有效的设施和舒适生活工作环境”的战略方向。
未来日趋合理的规划修正方案将要继续保持有远见并且全面科学地,使土地得到最优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