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心力衰竭
最新PBL心衰进行曲课件ppt
1、高血压患者如何通过日常锻炼恢复身体机能?锻炼时需要注意什么?
3
目标定位
64岁的荏苒退休已经4年了,自家的孩子也有了下一代,深知为人父母不 易的她又开始为家里的第三代忙碌起来,每日买菜、做饭、洗衣、带孩 子成了她生活的新生活。但她发现,自己好像老了,跟不上社会的节奏, 走路总快不起来,老比别人慢上一大截,楼梯总觉得太高,走2层就得扶 着栏杆歇歇,喘喘气,出门买菜回到家就浑身没劲。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
1、心脏杂音的分类及各代表什么疾病?产生机理分别是什么? 2、心电图的原理,各段及各波的意义? 3、异常心电图的分类及代表的疾病。 4、什么叫占位性病变?
医生让荏苒在近2周内复查血压,发现其血压波动 在150~170/95~105mmHg之间。结合之前的检查结果, 荏苒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1、原发性高血压的定义及病理变化。 2、血压的分类?高血压与高血压病的区别?
2
目标定位
荏苒自服用药物控制血压后,感觉良好,精力和记忆力都有 明显改善,头痛、失眠等症状也5年逐渐消失。到当年5月时, 自觉症状已经全部消失,加上临近高考,紧张的工作和恢复 良好的身体状况让她觉得已经痊愈,自行停药后亦无不适发 生。
此后几年内,荏苒时有头晕、头痛的发生,曾间断服用 波依定并测量血压,症状好转即停药。5年后的一个冬日清晨, 刚起床的荏苒突然感觉头痛欲裂,许久未出现的眩晕也随之 而来,同时感到一阵阵的心慌。家人急忙将她送到医院。
1、心律不齐的定义,机制及危害。 2、P波消失,小而不规则的房颤波,心室律不规则产生的原因?: 3、左室心肌肥厚的形成原因?
PBL教学法在心内科几种常见病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心内科几种常见病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PBL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引言部分介绍了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心内科常见病教学的挑战。
接着,详细阐述了PBL教学法在心内科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等常见病教学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总结了PBL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通过PBL教学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PBL教学法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未来医学教育的创新提供新思路。
PBL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PBL教学法, 心内科, 高血压病,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心肌炎, 教学应用, 实际效果, 未来发展.1. 引言1.1 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2000字的内容输出如下: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passively 接收知识,缺乏主动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而PBL教学法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PBL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讨论、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记忆深度。
PBL教学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PBL小组中,学生需要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相互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这对于未来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至关重要,因为医疗工作需要多个专业人士共同合作,协调工作。
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深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采用PBL教学法在心内科常见病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
PBL教学:心功能不全的代偿机制7982141
这些效应对泵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 稳态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交感系统长期过度作用,使心肌内NA含 量降低及心肌ß受体减敏,产生了负面效应
机制:
1.NA的释放增多而重摄取减少 2.ß-AR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发生改变,表 现为选择性ß1-AR下调和ß2-AR功能抑 制,导致ß-AR调节心肌收缩力和AC活性 的功能降低(G蛋白含量与功能的改变也 参与了受体后信号减敏的发生)。
某些信息分子的作用
• 在缺血、压力超负荷等应激刺激下心 肌TNFα表达增加;心衰时外周 TNFα生成增加。TNFα可促进心衰 心脏的重塑。 • 此外,核转录因子κB(NFκB)、 G蛋白、细胞骨架及其相关蛋白等也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心脏的适应性改变
• 心脏的适应机制包括: 快速启动的代偿机制(功能性调整) 缓慢持久的适应机制(结构性重塑)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 酮系统(RAAS)激活
心输出量的减少可激活该系统
血管紧张素II收缩容量血管 刺激醛固酮释放 RAAS激活、肾血管收缩、 ADH释
心房利钠肽(ANP) 及脑利钠肽(BNP)
• ANP 和BNP均可由心脏分泌,具有 舒血管、抑制RAA系统、抑制交感 神经活动、减少水钠潴留等作用, 因而对改善心衰的病理变化有益 。 • ANP 主要由心房分泌,但心衰较严 重时心室亦可分泌ANP;BNP主要 由心室分泌。
PBL教学法在心内科几种常见病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心内科几种常见病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探讨采用PBL教学法在常见心内科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80名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名,观察组学生采用PBL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为心内科常见疾病,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技能考试成绩,同时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认可度调查表,比较其认可程度。
结果观察组平均理论成绩为(86.5±5.4)分,平均技能考试成绩为(85.2±6.3)分,对照组平均理论成绩为(79.2±7.1)分,平均技能成绩为(77.4±5.6)分,观察组明显優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方法认可度为97.5%,对照组其认可度为7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PBL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并加强记忆,提高实践能力,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
标签:PBL;传统教学;心内科;房颤;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冠心病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首创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中文翻译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其是一种以发现问题、讨论问题为核心的研究性教学方法[1],目前已经在国际上较为流行,更是未来医学教育模式发展的趋势。
PBL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通过患者疾病问题这个基础,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在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及记忆的同时,更与临床实践相结合[2]。
我院心内科在对临床实习生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80名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均已经完成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其中男42名,女38名,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2.3±0.7)岁。
pbl教学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全心衰
病例分析与讨论
病例分析
学生根据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疾病的 发生、发展过程,探讨可能的病因、 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临床表现。
讨论交流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 和观点,共同探讨最佳治疗方案,促 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思考。
实践操作与总结
实践操作
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如模拟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 技能水平。
总结反思
学生总结实践操作的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在病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操作中的不足之处 ,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
THANKS
感谢观看
PBL教学风湿性心脏病二尖 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及全心衰
目录
• 风湿性心脏病概述 •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分析 • 全心衰详解 • PBL教学方法在风湿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 病例分析与实践
01 风湿性心脏病概 述
定义与病因
定义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热反复 发作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导致 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03 全心衰详解
全心衰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全心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各种原因 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 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 征。
分类
全心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 全心衰竭,其中全心衰竭是左心衰竭 和右心衰竭同时存在的状态。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全心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液体潴留(如下肢水肿、腹水、胸腔 积液等)等症状。
详细描述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是一种风湿性心脏病,由于反复发生的风湿热,早期二尖 瓣以瓣口狭窄为主,晚期则出现不同程度的瓣膜僵硬、钙化、腱索缩短和相互粘 连,使瓣膜失去原有形态,造成瓣口狭窄和关闭不全。
2024年心力衰竭教案教案(多应用)
心力衰竭教案教案(多应用)心力衰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2)掌握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3)了解心力衰竭的预防及健康教育。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能力;(2)运用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3)结合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2)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2.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3.心力衰竭的预防及健康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2)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2.教学难点:(1)心力衰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心力衰竭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病例,引导学生分析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过程;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心力衰竭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3.临床实践法:参观临床科室,了解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操作;4.课堂讲授法:讲解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心力衰竭的病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讲解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3.讲解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4.分组讨论:针对病例,讨论心力衰竭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5.临床实践:参观临床科室,了解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操作;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7.布置作业:布置与心力衰竭相关的病例分析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临床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其沟通、协作能力;2.结果评价: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心力衰竭知识点的掌握程度;3.反思评价:教师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心力衰竭护理学教案
心力衰竭护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心力衰竭的基本概念、病因和临床表现。
2. 掌握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评估方法。
3. 学会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工作。
二、教学内容1. 心力衰竭的基本概念:介绍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评估:讲解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
3. 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介绍心力衰竭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饮食管理、休息与活动指导、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等。
4. 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讲解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及其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力衰竭的基本概念、诊断和评估方法、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心力衰竭患者的病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护理工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心力衰竭护理知识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心力衰竭患者病例的分析能力和护理措施的制定。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以及对心力衰竭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心力衰竭护理学教材或相关参考书籍。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
3. 病例资料:提供一些心力衰竭患者的病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料和学术文章,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六、教学活动1.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详细介绍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以及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的处理。
2. 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讲解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电生理治疗、左心室辅助装置等,并介绍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七、教学内容1.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介绍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用药原则和不良反应。
心力衰竭教案-(含多款)
心力衰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2.掌握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熟悉心力衰竭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
4.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1)定义: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心输出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器官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2)病因:心脏病变、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糖尿病等。
(3)发病机制: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伤、神经体液调节异常等。
2.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2)水肿:下肢水肿、胸腔积液、腹水等。
(3)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头晕等。
3.心力衰竭的诊断方法(1)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2)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等辅助检查。
(3)心脏功能评估:如6分钟步行试验、心脏磁共振成像等。
4.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抗高血压、抗冠心病等。
(2)症状治疗: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等。
(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如心脏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
(4)手术治疗:如心脏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
5.心力衰竭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1)预防措施: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2)护理要点:监测病情、合理用药、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心力衰竭的预防措施和护理要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扮演医生、护士等角色,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5.情景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等展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心衰PBL-PPT
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
心力衰竭 基本病因
缺血性心肌损害;
1. 原发性心肌损害: 心肌炎、心肌病;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2. 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过重 容量负荷过重
心力衰竭 诱因
1. 感染:呼吸道感染 2.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 3. 血容量增加 4. 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 5. 治疗不当 6. 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常规检查结果: 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647.0pg/ml 心肌酶、肾功能、凝血六项、肝功能+心肌损伤组合、 电解质、甲状腺功能五项、尿放免三项、血同型半胱 氨酸测定、血糖、血脂、感染五项等检查未见异常。
入院心电图:
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
治疗过程: 根据患者病史及目前胸片、心脏彩超的检查结果:
诊断:1、有明确冠心病病史,至少有1次或以上 心肌梗死。
2、心脏明显扩大 3、心功能不全征象和(或)实验室依据 4、排除冠心病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心 室壁瘤及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心衰
讨论
1、心衰的治疗目标、原则是什么? 2、治疗中应观察哪些体征及指标的变化? 3、心衰的预后怎样?
心力衰竭治疗:
心力衰竭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研究最多、最深入的药物 阻断 RAS、KKS 双通道 可使心衰总死亡率↓23% 公认为治疗心衰的基石药
ACEI独特机制 有效阻断心衰发病 延缓重构
RAS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Ang I ACE
Ang II
AT1受体
ACE2 Ang-(1-9)
PBL心衰进行曲课件ppt
降低心脏负担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减少重物 搬运和爬楼梯等重体力活动。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饮酒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 病风险。
控制其他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脂等,积极治疗和控 制慢性疾病。
心衰的康复训练
01
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骑车等,逐渐增加 运动强度和时间。
呼吸训练
进行深呼吸和腹式呼吸练习,改善 呼吸功能。
心衰时,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导致心率加快、血管 收缩、水钠潴留等症状。
心衰时,心肌细胞发生重构,导致心脏收 缩和舒张功能异常。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心衰时,炎症反应被激活,导致心肌细胞 损伤和心室重构。
心衰时,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导致心肌细 胞损伤和心室重构。
03
心衰的诊断与评估
PBL心衰进行曲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心衰概述 • 心衰的病理生理 • 心衰的诊断与评估 • 心衰的治疗 • 心衰的预防与康复
01
心衰概述
心衰的定义
总结词
心衰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身 体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详细描述
心衰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 功能受损,使得心脏无法正常地收缩 和舒张,从而无法将足够的血液输送 到全身各部位,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鉴别诊断
心衰需要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呼 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进行鉴 别诊断。
特殊情况
对于老年患者、运动员和孕妇等 特殊人群,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 断需要更加谨慎。
04
心衰的治疗
药物治疗
利尿剂
通过排除多余的水分和盐分,减轻水肿和呼 吸困难等症状。
β受体拮抗剂
通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减少心脏的氧 耗,改善心肌重构。
课件心力衰竭教案
课件心力衰竭教案教案:心力衰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生命科学》第四章第三节“心脏和血液循环”。
具体内容包括: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心力衰竭的成因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2. 学生能够了解心力衰竭的成因和影响。
3.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心力衰竭对生活的影响,并学会关心和帮助有心力衰竭的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难点:心力衰竭的成因和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心脏模型,血液循环图。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入心力衰竭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3. 讲解心力衰竭的成因和影响。
4. 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心力衰竭对生活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心力衰竭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血液循环的途径3. 心力衰竭的成因和影响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描述一下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画出血液循环的途径。
3. 简述心力衰竭的成因和影响。
答案: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一个肌肉器官,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它有四个腔室: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
心房接收血液,心室将血液泵送到全身。
2. 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经过动脉、毛细血管,回流到心脏。
3. 心力衰竭的成因和影响: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血液和液体在体内积聚。
这会导致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心力衰竭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心力衰竭的影响,通过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心力衰竭的成因和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讲解心力衰竭的成因和影响时,部分学生仍有困惑,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辅导。
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心内科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领域,涉及到心脏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心内科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较快,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PBL教学模式逐渐被引入到心内科教学中。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团队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心内科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心内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PBL教学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师对PBL教学模式的理解和应用不足,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不同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应对挑战的策略,旨在为心内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问题提出现代医学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对医学生全面能力培养的需求。
尤其是在心内科教学领域,由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率和复杂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涵盖所有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医学生在面对实际的临床实践时,往往感到知识与实践之间存在着鸿沟,无法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工作中。
如何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协作能力,成为当前医学教育的一大挑战。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并探讨如何有效应对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教学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为推动心内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PBL实训案例-临床药物治疗学
PBL实训:利尿药第一节钟大娘的气促和下肢水肿一、教学纲要1.中心题目:利尿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2.病例题目:慢性心功能不全3.学习目的:掌握利尿药的分类、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4.教学目标:(1)要点——呋噻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2)扩展——心衰的诊断及治疗5.教学进度:2学时6.医生品质培养:临床思维、循证医学、医德培养二、病例【第一部分】2010年农历大年三十,心内科辛医生一家人高高兴兴吃起了年夜饭。
作为资深主治医师,辛医生天天在忙,平时难得和家人好好聚一下。
全家正吃得开心时,突然接到医院总值班负责人打来的电话,说急诊室有一名患者有比较严重的心脏情况,值班的年轻医师处理起来没有把握,请辛医生尽快来。
辛医生二话不说,急忙准备出发,妻子也忙着帮他穿大衣。
辛医生赶到急诊室,等值班医师报告完患者病情后,辛医生一边向患者钟大娘和她的儿子小周仔细询问病史,一边把听诊器听筒捂热,仔细进行查体。
随后,辛医生回到办公室很快开出有关化验单和检查单,开始写病志、下医嘱:钟XX,女,69岁,汉族,退休工人就诊时间:2010-2-14 22:50主诉:劳累后气促、胸闷8年,加重3天现病史:患者大约8年前开始出现劳累后气促、胸闷,有时在夜间睡眠中憋醒,感觉胸闷和呼吸困难,高枕卧位或坐起自觉呼吸困难可缓解,常伴有下肢水肿。
入院前3天患者因过度劳累再次出现以上症状且较前明显加重,不能平卧,休息后症状不能缓解,来医院就诊。
既往史:否认肝病、结核病史。
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无手术、外伤史。
系统回顾其他系统均无特殊病史。
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6.5 C,P=130 次/min,R=30 次/min,BP=120/80mmH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病容,端坐呼吸,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头颅五官无畸形,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两肺呼吸音增粗,双肺可闻及广泛湿性啰音,心率=130次/min,奔马律,第一心音低钝,心前区可闻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3/6级,向腋下传导,余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叩诊心界向左下扩大,腹平软,肝肋下3cm、轻压痛、肝颈反流征(+),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指凹性水肿(++),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PBL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PBL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摘要:新常态的背景下,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讨论式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吸收相关的知识,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能力提升。
在心内科临床实习中具体应用与需求上,筛选病例,设计问题。
建立小组,收集资料。
深入讨论,教师引导,完成 PBL 教学。
因此,本文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关键词:PBL教学;心内科;应用效果一、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这里选择XX医院实习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92人,将 PBL 教学法应用于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当中。
其中,男学生是40人,女学生是52人,这些学生的年龄是在21岁到24岁之间,这些学生的平均年龄是(21.52±1.56)岁。
然后,使用电脑抽签的方式,将这些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研究组(46 名),一组是对照组(46 名)。
两组学生的资料均衡,没有明显的差异(P >0. 05),展现了较强的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对照组的学生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
研究组的学生使用的是 PBL 教学法。
这两组学生全部是心内科临床资格、职称为主管医师进行带教。
对照组的学生,需要先定制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然后从理论知识考试,然后将理论与临床病例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探究,最后,布置对应的作业。
研究组的学生使用的是 PBL 教学方式。
第一,筛选病例,设计问题。
首先,选择经典疾病,常见疾病,多发疾病当中病例,进行认真备课。
例如:高血压病、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1]。
其次,提出问题,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划分出来,并提出问题。
例如:如何将高血压分为1、2、3 级?患者最易受累的靶器官是哪里?然后让学生通过这些病例与问题,主动探究这些疾病的犯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art failure)
内容
❖PBL教学改革的意义 ❖病例介绍 ❖文献检索方法
一、PBL教学改革的意义
➢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
(Lecture-Based Learning,LBL)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
起源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 霍德华.S.巴罗斯是创竭
病例二
❖该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本次心力衰竭加重的诱因有哪些? ❖你认为病人发生了哪种类型的心力衰竭? ❖该病人先后出现了哪些形式的呼吸困难? ❖该病人出现下肢水肿的机制是什么? ❖患者的肝脏功能为什么不正常?
Myo
肌红蛋白:广泛存在于心肌和骨 骼肌中
急性心梗发病后1.5小时,血清 Myo即开始升高,4-12小时达 高峰,24-48小时回到正常。
CTn or TnT
肌钙蛋白: 是心肌和骨骼肌 的结构蛋白,约50%的急性 心梗病人在发病后3小时内 肌钙蛋白血浓度有升高。
病例一
给予肝素 、硝酸甘油等治疗症 状梢有好转。1小时前患者自行 坐起换衣服后,诉憋气,进而不 能平卧、大汗、喘憋明显。
病病例例二二
体检:T39.6℃,P161次/分,
R33次/分,BP 110/80mmHg。 重症病容,口唇发紫,半卧位, 嗜睡;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 扩大,心尖区可听到明显收缩期 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两 肺可闻广泛湿性罗音。
病例二
腹膨隆,可闻移动性浊音。肝 于肋下6cm,压痛;脾于肋下 3 cm。指端呈杵状,下肢明显 凹陷性水肿。
肌酸磷酸激酶(CK) 同工酶
CK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心 肌、脑及消化道中,肺、 肾、肝及脾中含量甚微。
CK-MB
CK由M及B两种亚基组成, 有MM, MB, BB三种同工酶。
骨骼肌含MM多 心肌含MB多 脑中含BB多
CK-MB
CK诊断急性心梗是一个敏 感性高但不够特异的指标, 而CK-MB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均高于CK
❖该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 绀,肺内布满湿罗音,是表明其 肺功能异常吗?为什么?
该做什么检查?
病例一
辅助检查:
胸片:双肺纹理粗,心影 增大,呈靴形
病例一
化验室检查
TG: TC: LDL -C
HDL-C
181mg/dl 211mg/dl 154 mg/dl 42 mg/dl
上述化验检查正常吗?
诊断:
病例一
既往史:高血压史7-8年,最
高血压220/110mmHg,平时服用 心痛定,血压控制在160-170/90100mmHg。血脂偏高。 否认糖尿病、肝炎、结核等病史。 无药物过敏史。
病例一
体格检查:
T: 36.2℃ R: 16次/分 P: 120次/分 BP: 190/100mmHg
神志清楚,端坐位,呼吸急 促,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 无怒张。双肺满布湿罗音。 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 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 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
伴喘憋、不能平卧1小时
病例一
现病史:患者15年前因劳累、情
绪波动突发心前区剧痛,刀割样, 向左肩、左上肢放射,伴胸闷、憋 气,出汗,意识丧失。到医院就诊, 诊断为“急性下壁心梗”,住院1月, 治疗经过不详。出院后病情一直平 稳。10年来无心绞痛发作。
❖该患者心梗后10年是如何维持心功能的?
病例一
自出院10年后开始,劳累、 活动后、情绪变化时出现心 前区疼痛,服用速效救心丸 1-2分钟后症状能缓解。每年 静点复方丹参2疗程(每次 14天)。
患者病情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病例一
入院前晚11pm,无明显诱因,在 床上休息时,突发胸闷、憋气, 心前区疼痛,向左肩、左上肢放 射,伴有出汗,无恶心、呕吐、 发热、咳嗽等。自服速效救心丸 2次,共16粒,症状不缓解,于 凌晨2AM来院急诊。
❖该患者最可能的疾患是什么?
❖需做哪些检查明确诊断?
病例一
ECG:陈旧下壁心梗 V3-6 ST段下降0.05-0.2mv
心梗三项:CK-MB弱阳性 CTn(-) Myo(-)
这些指标是否正常?有何意义?
心梗三项
➢早期诊断急性心梗的最常用的化验方法 ➢正常人应为阴性 ➢阳性结果可考虑急性心梗
CK-MB
病例二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0×1012/L
白细胞18×109/L 中性粒细胞占90% 尿量300-500ml/日 少量蛋白和红细胞 尿胆红素(++)
病例二
血浆总胆红素31.6µmol/L (正常<17.1)
直接胆红素12.8µmol/L (正常<3.4)
血清尿素氮正常
上述化验检查正常吗?有何意义?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北美发展 ❖1991年,美国70%的医学院 ❖90年代后,欧洲部分医学院 ❖香港大学医学院
形式
❖以病例或病人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 ❖以小组为单位(6-10人) ❖提出、分析、讨论、问题
基础阶段:认识疾病的机制 临床阶段: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特点
❖以问题为中心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及心悸3周入院。
病例二
现病史:4年前病人开始于
劳动时自觉心慌气短,近半年 来症状加重,同时下肢出现浮 肿。1个月前,经常被迫采取 端坐位并时常于晚间睡眠时惊 醒,气喘不止,经急诊抢救好 转。
病例二
近三周来,出现恶寒发热, 咳嗽,痰中时有血丝,心 悸气短加重。
病例二
既往史:患者于儿童时期
曾因患咽喉肿痛而做扁桃 体摘除术,以后时有膝关 节肿痛史。
❖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 自主探究,激发学习者的思维
❖以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 强调社会性交流合作的作用
目标
❖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 ❖发展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技能 ❖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
❖提高整体素质
病例介绍
病例一
患者男,71岁 主诉:发作性胸痛15年,加重5小时,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急性前壁心梗 陈旧下壁心梗
急性左心衰竭 高血压病 高脂血症
病例一
病例一
❖该 患 者 发 生 心 力 衰 竭 的病因是什么?
❖该患者发生的是哪种类 型的心力衰竭?
❖其心力衰竭的主要发病机 制是什么?
❖应如何治疗?该患者可以 使用洋地黄类强心药吗?
病例二
女性患者,36岁。
主诉:因发热、呼吸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