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学与问

合集下载

23学与问(推荐五篇)

23学与问(推荐五篇)

23学与问(推荐五篇)第一篇:23学与问23学与问一、教材分析《学与问》一课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

课文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点进行叙述。

先写“问”的重要性,再举例子来证实;接着写向谁“问”;然后写“问”与“思”要结合;最后有理有据的提出观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任。

整个课文叙述,言简意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问”的重要性,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坻。

第二自然段写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例如他对科学的不懈探求。

第三自然段写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四自然段写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五自然段写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做学习的主人。

二、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层次清楚,中心鲜明,是篇很好的范文。

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请学生划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指导总结。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四、教学重难点: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过程:课前延伸:1.正确熟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查阅哥白尼、沈括的资料3.认读生字词,查字典理解生词。

4.4、画出难懂的句子,记下不懂的问题。

课内探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先板书学问两个字,提问什么叫学问?加上个字“与”还一样吗?学与问有什么关系?今天继续学习23课《学与问》。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认读词语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殿堂、好奇五彩缤纷、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2、分段指读课文,正音。

3、理清课文的条理三.问题探究1、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是用哪些事例来说明的?从中你读懂了什么?2、那些语句令你感受深刻?画出来,谈谈你的体会。

3、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四、展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1、轻声读第1节,思考: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学与问》课件1(12ppt)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学与问》课件1(12ppt)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 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 真知。
问到底
天地是个闷葫芦, 闷葫芦里有妙理。 你若不问你怕它, 它一被问它怕你。 你若愿意问问看, 一问直须问到底。
——陶行知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5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2021/9/152021/9/152021/9/1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52021/9/15September 1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52021/9/152021/9/152021/9/15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 个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 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 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 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 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 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 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 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学你们现在就是这位智者,你该如 何帮助这位只“学”不“问”的青年呢!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 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23学与问

23学与问

23学与问备课思路:《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进行叙述,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时,从谈话导入:板书“学”、“问”,人们常把有知识的人说成“有学问”,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学与问》,告诉学生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也就是议论文。

然后与学生一起回忆学过的议论文:(《说勤奋》《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总结出议论文的一般特点: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观点。

接着让学生自学,读课文,找出文章的观点,同时给文章分段。

应该说这篇文章的脉络是非常清晰的。

第一个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引导学生抓住“经常”和“缠着”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欢问。

“这对哥白尼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吗?”与下文的“不懈追求”联系起来。

读一读问题,通过对哥白尼事迹的简介(《天体运行论》、“日心说”),让学生把握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与他成就的联系。

我们现在要不要多问呢?问谁呢?怎样问呢?自然过渡到对3、4两段的学习中去。

(要学会发现问题,随时随地提出问题,拜能者为师。

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二个事例是沈括的例子。

他就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心中的疑团。

最终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最后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观点上来,让学生将学与问结合起来,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懈、沈、括、辅、翔”5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引导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重点难点: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引导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23 学与问课件

23 学与问课件

• 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养成勤学好问的 习惯,同时,将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 合起来,不断思考,不断探求,才能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与问的名言
• • • • • • • • • • • •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佚名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 无以广识。——刘开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 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陶行知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陈献章
阅读训练
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 学的不懈追求。 •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 3 师。 •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 察思考结合起来。 •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 的主人。
• 5、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 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 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 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 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 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 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3课《学与问》∣苏教版(共39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3课《学与问》∣苏教版(共39张PPT)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能者为师。 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只要能力比我强的人,就可以做我的
老师。表达的是一种谦虚学习的心态。
新课讲解 教学目

你们知道有哪些虚心求教的典故吗?
①程门立雪。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 时与同学游酢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 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新课讲解 教学目

这首诗里说的是什么内容呢?
桃花开的时间相差远。 这两句诗说的是
诗句是怎样说的呢?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什么问题呢? 一般山下的桃花在四月的时候都已花
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
新课讲解 教学目

同学们,哥白尼提出的这些问题,你们 知道答案吗?
①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②因为星光非常微弱,相对于阳光来说实在是太弱 了,白天的强光盖住了星光;而晚上太阳光消失,
星光显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星星了。
③因为鸡没有子宫,不是胎生动物,而是卵生动物, 进化就是这个结果。
②白居易虚心请教的小故事。相传我国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
每当作好了一首诗,总是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然后再反复 修改,直到他们听了拍手称好,才算定稿。像白居易这样一位 著名的诗人,并不因牧童和村妇的无知而轻视他们,因为他懂 得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得到人民的承认,所以他虚心求教于
人民群众,这才使他的诗通俗易懂,为后人传诵。
哥白尼
相关链接 教学目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
汉族,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
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 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 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 的人物“。其名作《梦溪笔谈》,
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3 学与问|苏教版 (共21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3 学与问|苏教版 (共21张PPT)
说: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 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 路石。
“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 ?
• 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 。 • 瓦特:根据水壶的蒸汽发明了蒸汽机 。 • 苏秦: “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
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 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做?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 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 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 怎么做的呢?
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第四自然 段,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2)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3)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学问=学+问
能者 为师
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 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 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 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 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遇到了问 题要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养成勤 学好问的习惯,这样我们才会学到更多 的知识。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 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 么?
理清文章思路:
• 先写“问”的重要性; • 再写遇到问题时向谁“问”; • 然后写该怎样“问”; • 最后告诉我们要养成勤学好
问的习惯。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读一读
读一读
知识殿堂 不懈探求 五彩缤纷 瞬息万变 相辅相成
无影无踪 稀奇古怪 日新月异 随时随地 强健有力
初读感知,Leabharlann 解内容一、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文中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与问》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与问》

5、总结,号召同学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 的习惯。
学问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 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再问中 学,才能求得真知。
“问”常常是打开知
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 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问”常常是打开知
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 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问的重要意义。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 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 缠着 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 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 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小鸡为什 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 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 不懈探求 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每事问(1924)
陶行知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问到底(1924)
陶行知
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您不问它您怕它, 他一被问它怕您。您若愿意问问看,一问直须问到底。
《学与问》中心思想
•本文围绕“勤学好问”这
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 个名人的具体事例,告诉 我们“问”的重要性,号 召我们要从小养成勤学好 问的习惯。
贵在勤
贵在专
贵在疑
贵在……
精讲点拨
1、提出论点:学问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作者用两 个比喻论证了问的重要性。 2、事实论证:用哥白尼的事例,再次论证了问的重 要性。 3、道理论证:作者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善于求教,以 能者为师。 4、事实论证:作者列举沈括的事例,认为只有把勤学 好问和善于观察相结合,才能求得真知。
23、学与问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当 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 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 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 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 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 到处学习,结果几年下来,他却一无所获;老 大得到了有“问”字的半块,于是遇到问题就 问别人,结果别人最后都很烦他,几年下来, 他也一无所获。同学们,你认为兄弟俩一无所 获的原因是什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3课《学与问》_苏教版 (共21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3课《学与问》_苏教版 (共21张PPT)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 收获呢?谈谈各自的观点。
学问之名言
疑,思之始,学之端。 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 君子之学必好问。 知而好问然后能成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1)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课外收集关于学与问的名言 警句。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 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 写了什么?
同学们默读第一、二自然段,同桌之 间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说说“不懈追求”的意思。 (2)说说你对哥白尼的认识。 (3)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生于波兰维斯 瓦河畔的托伦城。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 日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10岁丧父,由舅父瓦琴洛德抚养。18岁时 进克拉科夫大学,在校受到人文主义者、 数学教授布鲁楚斯基的熏陶,抱定献身天 文学研究的志愿。
看课题,提问题。
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学”与“问”之间到底是一个 怎样的关系?
我能行
xiè shùn shěn kuò fǔ xiánɡ
懈瞬 沈 括 辅 翔
懈气 瞬间 沈阳 包括 辅导 飞翔
翱翔 强健 五彩缤纷 日新月异 殿堂 好奇 瞬息万变 相辅相成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2021/8/252021/8/252021/8/2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52021/8/25August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

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23.学与问

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23.学与问

推荐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叶永烈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 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 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 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 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 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 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 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 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ē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 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 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 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勤学、好问的好 习惯。“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二者结 合起来,你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核心问题:
本文是怎样阐述勤学好问这一观点的? 文在开头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知识是学来
的,也是问来的。”再列举哥白尼和沈括的例子来 证明自己关于“学与问”的观点。最后总结全文, 深化中心。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勤学好问, 才能求得真知。
阅读方法解密:铺垫
概念: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 着重描述渲染的表现手法。 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 制造悬念使情节更具合理性。 答题模式:为下文……内容做铺垫;引出下文…… 内容。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2题。

23 学与问

23 学与问

学习第1自然段: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 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 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 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 石。
第一段:写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学习第2、3自然段 事例一:伟大的天文学家喜欢问的故事。
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 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 “为什么”开始的。
“人间四月菲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 科学解释:
气温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摄氏度。而花开是与温度有关系的, 到了一定的温度花才会开。因为山 上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当山下的温 度高于花开温度时山上的温度才可 能达到花开的温度,所以山下的花 都开尽了山上的花才开。
学习第5自然段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 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 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 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 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 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写只有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 为学习的主人。 最后一段的作用? 起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的作用。
奥秘:奥妙,神秘。 稀奇古怪: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 事例一说明了学习要善于问,善于求教。
“能者为师”
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 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 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 请教。
学习第4自然段 事例二: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善于 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人间四月菲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人间四月百花都已凋谢了,但山顶大林寺 里的桃花却才刚刚开始盛开。 事例二说明了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 结合起来。
课文小结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事例一:伟大的天文学家喜欢问的故事。 说明了学习要善于问,善于求教。

23 学与问

23  学与问

23 学与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学难点:读透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23、学与问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2)大致交流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小组讨论,解决生字词,读顺课文。

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新词。

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交流过程中,可初试相关资料对哥白尼和沈括做简要介绍。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并能分段概括段意,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分段能力,概括能力。

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23 学与问

23 学与问
(2)什么样的学习者才能称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让学生自由读文,在读中理解问题,同时记下自己的理解,并针对读
不懂的句子提出问题并记录在旁;
2、师相机指导,了解学情
三、合作探究,教师精讲
1、人们为什么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知识”和“学问”之间有什
么关系?读第一段,找出答案。
论、理解。
(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学与问是相辅相承的)
4、课堂小结
1、谈谈你的收获,把它编成题,考考同学们。
2、说说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共同探讨。
板书设计
23学与问
哥白尼的事例:解决问题要善于求教;
知识是学来的,
也是问来的
沈括的故事:学与问应该相互结合;
总结:人应该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9、读三、四自然段,想一想:“学”除了贵在“问”之外,还贵在哪些地
方?引导讨论。
(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10、你从哪些词句上领悟到的?
(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说明或
证明了哪一论点?
(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是解决问题的重方法)
11、学与问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怎么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互相讨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2、加点词要怎么读?读读试试,说说原因。
3、从这句话当中提炼出一个论点,那就是——(勤学好问)
4、哪句话点出了“问”的重要性?读一读;
(“‘问’通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
5、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强调“问”的重要意义)
6、怎样证明“勤学好问”这个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文概要
概括了每一小节的意思后,你认为这篇课 文主要是写什么的?是写人?是叙事?是描景? 是状物?
上一篇是说理诗,这一篇是说理文。 本课列举中外科学家哥白尼、沈括的事例, 说明了只有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真正成 为学习的主人这个道理。
读文概要
你能将文章读成一个词吗? 中心论点→ 勤学好问
文章哪几句话表明了这个中心论点?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 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质疑择惑
23
“学”是什么?
学与问
“问”是什么?
“学”与“问”之间有什么关系?
字字珠玑
不懈探求 松懈 shi 钥匙
沈括
相辅相成 翱翔 辅助 成全 xīnɡ 兴许
chà 相差这么远
阅文索脉 要求:力求准确概括每一节的意思。
第1节:写“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同时 指出“问”很重要。 第2节:写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科学 奥秘的不懈追求正由他非常喜欢问开始。 第3节:写小学生应当多提问题,拜能者为师解决 问题。 第4节:写沈括的例子告诉我们:在求知的过程 中,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来解 决问题。 第5节:总结观点,并号召我们养成勤学好问的 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读文概要
பைடு நூலகம்
你能将文章读成一个字吗? 问
你的理由是?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 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阅文索脉
第一段(第1节): 提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的观点,同时也指出“问”很重要。 第二段(第2—4节) :举哥白尼、沈括的例子说 明勤学好问确实很重要。 第三段(第5节):总结观点,并号召我们养成勤学好
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解文析法
这两个例子说明的重点有什么不同?作 者为什么要选择“一外一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