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宋明理学__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专题一 第3课 宋明理学导学案(有答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专题一 第3课 宋明理学导学案(有答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一、理学产生的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儒学的困境(1)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2)唐末五代之后,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受到削弱。

2.儒学复兴运动(1)过程①唐代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李翱:提出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②北宋:士大夫们强调要巩固中央集权,必须复兴儒学。

(2)影响: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二、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1.基础奠定(1)周敦颐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2)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3)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

2.形成:程颢、程颐找到并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

三、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1.主张和成就(1)理气论:主张理先于气,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为一。

(2)修养论:仁者境界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社会政治理论①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才算得道。

②儒家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干预政治的关键在于“正君心”。

(4)著作: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为之注解,从此《四书》成为理学的经典。

2.影响: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四、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1.陆九渊心学(1)主张:提出“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认为应剥落、扫除“物欲”“意见”等人心之弊。

(2)评价:他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思想言论强烈地冲击了当时的思想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导学案3宋明理学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导学案3宋明理学

专题一:三宋明理学【预习目标】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2.说明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

【预习重点】1.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

2.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预习任务】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困境:东汉末年以来,儒家思想遭到质疑,其统治地位不断被削弱。

2.儒学复兴运动(1)唐代中后期,________和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

(2)北宋时期,士大夫们掀起了一场________运动,当时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1.北宋五子的思想(1)周敦颐: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二为一,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2)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________,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3)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4)“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________”,认为天理的核心是“________”。

2.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________”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1.朱熹的学说(1)理气论:理比________更根本,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

(2)修养论: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强调教育日积月累,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强调道的价值内涵是“________”,认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4)主要著述: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________,并为之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

2.历史地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1.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提出的核心命题是“________”,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

《宋明理学》 导学案

《宋明理学》 导学案

《宋明理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理解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如“理”“气”“心”“性”等。

3、探讨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4、培养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主张。

2、难点(1)理解宋明理学的哲学内涵和思维方式。

(2)正确评价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1、政治背景(1)宋代加强中央集权,需要强化思想控制。

(2)元代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背景(1)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

(2)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3、思想文化背景(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唐代三教并行,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3)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力图复兴儒学。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1、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

(2)主要观点:“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

2、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陆九渊、王阳明。

(2)主要观点: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往往被私欲所蒙蔽,需要通过自我反省来恢复良知。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影响(1)宋明理学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如重视气节、品德,强调自我约束、发奋立志等。

(2)宋明理学的思辨性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2、消极影响(1)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1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1

《宋明理学》导学案知识点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泛传播。

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同时,儒学也深深影响着佛教、道教。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唐朝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知识点二程朱理学1.形成北宋时,儒学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其中成就最突出的有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所以“理学”又称“程朱理学”。

2.内容(1)二程:①理学思想的核心:他们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先有理而后有物。

②他们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

③在认识论上,他们提出“格物致知”。

(2)朱熹:①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②他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③他提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④他进一步发挥了“格物致知”,提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影响(1)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朝日形成“朱子学”学派。

分角度比较二程和朱熹的主张(1)宇宙观①“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②朱熹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2)伦理观①“二程”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

②朱熹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认识论①“二程”提出“格物致知”。

②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题1】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与之相对应“二程”的观点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B.人伦者,天理也C.格犹穷也,物犹理也D.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答案 B解析朱熹的观点是伦理观的内容,所以在四个答案中找“二程”的伦理观点即可。

第三课--《宋明理学》导学案

第三课--《宋明理学》导学案

第三课《宋明理学》导学案整体结构感知:探究一: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材料一:《三教图》(清•丁云鹏)材料二: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

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弃归真,俾千态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材料三:“域中有三教,曰儒、曰释、曰道,儒教本乎圣人,为生民立命,乃治世之大经大法,而释氏之明心见性,道家之炼气凝神,亦于我儒存心养气之旨不悖,且其教旨皆于劝人为善,戒人为恶,亦有补于治化。

”——(元)《龙虎山志》卷一1、结合材料和教材分析魏晋至隋唐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出现了什么趋势?为什么?这一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2、结合材料和宋代社会状况分析“理学”为什么在宋代兴起(当时具备哪些社会条件)?探究二:程朱理学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请概括: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它反映在哪些方面?材料一: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材料二: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思考:“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格物致知”与今天的“实践出真知”有何不同?材料1朱熹又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材料2朱熹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3:问:“人或有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答曰: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二程遗书》思考:朱熹所说的“理”是什么?他对天理和人欲关系的看法是什么?程朱思想主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探究三:陆王心学材料一: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守仁回答道:“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第三课 宋明理学 学案.doc

第三课 宋明理学 学案.doc

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变化: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吸收佛道精神,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宋代的程朱理学是复兴儒学背景下,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阳明的心学。

儒家思想发展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一方面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也有一种“与时俱进”、自我调节、适应时代的本能;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学习目标】认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三教合一”及北宋时儒学的复兴;从时代背景、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着手掌握宋明理学主要内容;理解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正确看待和评价各个时期儒学的历史地位。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课前学习】1、“三教合一”的背景、表现背景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家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面临严重挑战表现魏晋南北朝:儒学吸收佛教、道教内容,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本土化;道教也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唐朝:统治者风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大师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材料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

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

故其后世子孙,皆不可使。

玄宗才使肃宗,便叛。

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

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汉之治过于唐矣,汉有纲正。

一程颐宇宙之间一理而己。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一程颖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他们共同探究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主要观点和影响。通过讨论、分析和综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4.反思与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在课堂最后,我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通过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让学生总结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历史地位和影响,提高他们的总结和概括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或历史事件为主线,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宋明理学。
2.通过展示宋代和明代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视频片段,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直观的学习背景。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宋明时期会出现理学这一哲学流派?它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主要观点,包括太极、阴阳、五行等宇宙观,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观。
2.通过讲解宋明时期的主要理学家及其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理学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
3.分析宋明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如科举制度、家族制度、社会风气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4.设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宋明理学相关的历史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尊重和热爱,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
3.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认识其在我国哲学史、文化史上的重要影响。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组织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历史地位和影响,培养他们的总结和概括能力。

高中历史 第3课 宋明理学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3课 宋明理学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C.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二、陆王心学学什么?王阳明对理学的继承和发展,王阳明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文化教育的影响。

从认识论角度分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联系和区别,程朱理学属哲学上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而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程朱理学向陆王心学的演变,说明理学走向极端。

学会了吗?结合以上所学,请指出宋明理学的特点(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1)提出对的看法和多种,儒学进一步化(2)更加突出(3)儒学更多的吸收、因素宋明理学的影响积极:①理学主张家庭社会和谐稳定、重视道德操守、崇尚知行合一,对培养现代社会的诚信观念、进取精神、务实作风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②格物致知的探究精神、博学慎思、明辨善问的学习方法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消极:①用三纲五常来扼杀人的自然欲望,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②理学宣传的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利轻义、重礼轻法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不良影响。

【合作探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当堂检测】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1: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第3课宋明理学C【合作探究】相同点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影响:A、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B、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外在的“理”(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内在的“心”,认为“心”是“理”。

第3课 宋明理学学案

第3课 宋明理学学案

第3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1.理解宋明理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2.掌握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3.说出理学和心学的内涵。

4.探讨宋明理学的主要影响。

预习内容一、三教合一的趋势三教:、、。

1.魏晋南北朝:三教相互影响和融合。

(1)儒学:吸收、的精神,呈现新的发展。

(2)佛教:吸收儒学精神,逐渐中国本土化。

(3)道教: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尊道”。

2.隋唐时期:三教的发展和融汇。

(1)隋朝①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

②主张以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2)唐朝①统治者奉行“”的政策:尊道、礼佛、崇儒。

②佛、道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③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两宋:程朱理学1.理学含义北宋时期,儒学家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儒家学者融合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从而建立了以“”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2.理学代表:程颢、程颐、朱熹(1)二程:①核心思想:“”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②“天理”和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③提出“”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朱熹强调“”:理之源在于,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是人性的;深化“”:①“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②“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而不是。

3.理学影响(1)适应了的政治需要,南宋以后长期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

(2)朱熹编著的《》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流传至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朝鲜、日本形成了“”学派。

(4)程朱理学的纲常名教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三、宋明:陆王心学1.陆九渊心学(1)生平:南宋儒学家,号“象山先生”。

(2)观点:“”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

强调“,”,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心学:把理学发展为心学(1)概况:号阳明先生,继承发展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新人教版必修三 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三 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

第3课答案
探究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统治地位
(2)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探究二:
1、发展(1)理学家们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哲学思维考察人伦物理,补充孔孟的主张,把儒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2)更深对儒学家说的集大成作用。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融汇了历代学者对的研究成果,而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溶化到每个人的血液之中(3)理这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创见,使儒家思想正本清源。

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水平。

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则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尝试,是前所未有的。

这个学派是同政治密切联系的,是以治国安民、经世致用、稳定社会、协调关系、完美人的德性为最终目的的。

2、作用
(1)积极方面:更深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方面: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1.C 2.C 3.B 4.C 5.C 6.B 7.D 8.C 9.B 10.D。

第3节 宋明理学学案

第3节 宋明理学学案

第3节宋明理学学案第3节宋明理学学案(精选2篇)第3节宋明理学学案篇1第3节宋明理学学案【课前思索】宋代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

在预习中,结合所学内容思索: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进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消失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本课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进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进展过程的熟悉。

主动参加课堂争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意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沟通。

学会用观看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学问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加民族自信念和骄傲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抱负。

4.【重难点突破】宋明理学的产生与进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

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晰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进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

在整体把握理学进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进展阶段的熟悉。

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进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基本特征。

再与此前已归纳的儒学的基本特征相比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进展趋势的了解。

【学问梳理】一、理学消失的背景1.儒学面临的逆境:汉末至唐末五代,儒学的统治地位不断遭到挑战和减弱缘由:①社会动荡,军事割据和混战,冲击儒家构建的一套政治和伦理方面的统治秩序。

②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冲击(同时又消失三教合一的趋势)2.唐朝中后期,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见,成为儒学的复兴和理学的创立的先声。

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

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并分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

2、理解理学与心学的主要内涵,辨析其精华与糟粕,评价其历史影响。

二、预习案1、旧知回顾:回顾儒学的发展过程。

2、教材导读: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和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三教合一”,以为主,调和并吸收和的理论。

3.唐朝:,尊道、礼佛、崇儒;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1.背景:(1)儒家学者展开复兴、抨击的活动。

(2)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又叫。

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1)程颢、程颐(合称 ).:是宁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即理学的核心;天理与伦理道德相结合;提出“”的认知论。

(2)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天理即“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是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3.评价: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言行。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教科书,其思想传及日本、朝鲜和欧洲。

三、陆王心学1.心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陆九渊:“”即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2)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认为人心破坏导致社会动乱,以挽救统治;吸取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提出“”和“”学说,主张加强道德修养以恢复良知,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2.心学的影响:不能科学地说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但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预习自测:1.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探究案探究一: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中的主体部分。

孔子所奠定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演变,充实着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材料一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指出:“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许倩倩 第3课 宋明理学导学案

许倩倩 第3课 宋明理学导学案
5.“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但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这句话应出自()
A.董仲舒B.朱熹
C.陆九渊D.王阳明
6.北宋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作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材料二俗学陋行,动言名教(即礼教、理学),敬若天命而不敢渝,畏若国宪而不敢议,……上以制其下而不能奉之。则数千年来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明之所在,不唯关其口,使不敢昌言,乃并锢其心,使不敢涉想……”
----谭嗣同《仁学》
请回答:据材料一、二,两位作者是怎样评价宋明理学的?他们如此评价的历史原因。
①适应了_________的需求,南宋以后逐渐发展为_________________。
②朱熹编的___________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还流传到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很大影响。
2、陆王心学
1)南宋:
主张:①哲学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③D.②④
1.(10浙江)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是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2.(10广东)“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所反映了 ( )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2.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二、学习重点1. 理学和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2.“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难点正确评价宋明理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自主学习】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1)儒学吸收、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佛教吸收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3)道教也受到影响,主张“贵儒”又“”。

2.隋朝:儒学家提出“”的主张,又称“”。

3.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政策。

二、程朱理学【问题探究】【总结与升华】【基础巩固】1.近代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

其中“三教合一”大致始于(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2.(2012·湖南长沙模拟)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发前人之所未发,遂别成为一时代之学术”的是( )A.汉代学者 B.唐代学者 C.宋代学者 D.明清学者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天人感应”理论D.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4.陆九渊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不用学习也能够体会,认为“求理”应该是( )A.格物致知 B.研究圣人之道 C.进行内心反省 D.致良知5.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或辩论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

朱熹和陆九渊的思想( )①都是对先秦儒学的否定②都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③都是对理学的发展A.①错误,②③正确 B.①②正确,③错误C.①②错误,③正确 D.①③正确,②错误【能力提升】1.(2012·北京模拟)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之说。

有学者称“唐代批判南朝梁陈、北朝齐隋的提倡佛教,而极力倡经世之术。

”下列解释与其观点相符的是( ) A.此时正是佛教传向内地、道教形成与儒学复兴时期B.“周孔老庄诚帝王之师”不及“释迦发穷源之真唱”C.反对三教等量齐观的社会地位,强调儒学的主导地位D.倡导“主诚主敬主静主寡欲主返观内心”为理学修养2.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配套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配套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1.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对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核心思想和影响进行归纳总结。
2.强调宋明理学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总结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运用思考、讨论、合作等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撰写心得体会、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等。
5.通过学习宋明理学,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实际,让学生深刻理解宋明理学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文化修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其思想观念解决现实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播放相关历史片段、图片和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宋明时期的社会环境和学术氛围。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宋明时期的学者、官员等角色,亲身体验宋明理学的影响和实践。
3.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
4.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宋明理学的经典著作和名言警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一)导入新课
1.开场白: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历史事件,如“程朱理学”的起源,引发学生对宋明理学的兴趣。
2.回顾前置知识:简要复习与中国哲学、儒家思想相关的前置知识,如“孔孟之道”。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展示宋明时期的图片、音乐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

第课宋明理学导学案

第课宋明理学导学案

第3课宋明理学编写:阳冬云审核:童传荣终审:徐成志【学习目标】基础知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吸收佛道精华,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宋代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发展为新兴的儒学;陆九渊提出的“心”就是理,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能力培养:通过了解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情感与价值观:三教并重局面的出现,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互补可以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儒学从佛、道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认识这是中国儒学的一大进步。

心学的出现既反映了理学的发展,也说明了理学的不足。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难点:正确评价理学与心学的历史地位并批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知识链接】唯心主义哲学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它两种基本形式: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主观意志夸大为唯一的存在,当做世界的本原,当做第一性的、决定一切的东西。

【自主学习】一、三教合一1.西汉:汉武帝以后,○1_______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2.○2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3.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3“”。

4.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4____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5。

2.主要思想:(1)程颢、程颐认为○6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万物只有一个天理。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心,私欲也,危而不安;道心,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2)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7。

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8“”。

3.方法论:(1)“二程”提出○9“”的认识论。

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学习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

【学习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自主探究】:
一: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的传播,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

2、隋唐时期,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出现的社会潮流。

3、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的不断思考和探索。

二、宋明理学的兴起发展
1、什么是理学?儒学新的表现形式。

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从而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

)(理解)
2、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
2)主要思想观点:A、认为是世界的本原B、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C、主张通过的方法去把握“理”
3)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适应了的需要,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成为教科书。

学术思想流传。

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南宋:明朝:
2)主要思想主张A、陆九渊:a、“心即也”;b、“宇宙便是吾心,”天地万物都在心中;c、可得到天理。

B、王阳明:a、“”、“”b、“致良知”“”
三、评价:1、实质: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
2、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3、积极作用: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要点透析:】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挑战自我】
1.魏晋隋唐时期,关于佛教、道教、儒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压制,无从发展
B.佛教与儒学完全对立
C.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主张“排儒”
D.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
2.儒家学派产生后,通过不断吸收其他学说的养分,在后世得以不断发展、更新。

儒学曾经向哪些思想派别学习()
①法家②阴阳五行家③道教④佛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程颢、程颐的主要思想包括()
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②“人伦者,天理也”③“知行合一”④“格物致知”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吸收其()
A.仁政思想
B.伦理道德
C.唯物主义
D.佛道教义
5.“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
6.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

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

画面中,
释氏坐干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此图反映的实
质问题是( )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7.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
“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

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 B.确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8.“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
A.道家思想
B. 程朱理学
C.王阳明的“心”学
D. 格物之学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
B. 老庄之学
C. 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10.2004年8月,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悲哀的原因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评论着眼于二程和朱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B. 此说法有失偏颇和浅薄,没有去辩证的客观评价
C.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没有任何进步之处
D.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程朱理学思想
11、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12、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

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3、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 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教、道教思想阐释儒学
14、(2007年江苏卷) 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

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

参考答案:
1.B.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

如蹙额面临严峻的挑战,它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

故答案为B
2.C.注意题干中“曾经向哪些思想派别学习”。

西汉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了儒家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从佛教、道教之中汲取了有意的内容。

故答案为C。

3.A.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

结合史实可以知道①②④均为“二程”的观点,③是王阳明的观点。

故答案为A。

4.B.理学主要是将天理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因此是对封建规范和等级秩序的神圣化。

解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论的范畴。

故答案为B。

5.A. 南宋朱熹把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故答案为A。

6、A.《三教图》是清朝丁云鹏的作品,反映了子唐宋以来“三教合一”的潮流,文化艺术反映社会现实。

故答案为A。

7.C.材料中“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会幡动”和“宇宙便是吾心”的思想相近,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现。

故答案为C。

8.C.本题以世人熟知的禅宗理论考查宋明理学,作答时要求对宋明理学主张有清晰的把握,同时对程朱理学与心学的区别能有正确的认识。

题干阐述的佛教理论,讲求领悟,自身认识到罪恶,才能放下屠刀,这与王阳明“心”学要求的“致良知”是一致的。

故答案为C。

9.D.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慧能的佛偈强调内心对于佛的认识和理解,与陆王心学的主张相似。

故答案为D。

10.C.本题考查评价程朱理学的方法。

程朱理学应当辩证的分析,有许多闪光的东西对于今天仍有重大积极作用。

故答案为C。

11、辨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范围是宋明理学,简单题目。

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主张“万物皆在我心”,主张内心反省,和材料六祖慧能的思想异曲同工。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侧重于个人的品德和人格魅力,不符合题意。

13、本题考查宋代理学形成的背景及其含义。

儒学在魏晋时期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出现三教并存的局面,在宋代儒学家门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重新阐释儒学,形成理学。

14、①先秦:孔子:“仁”是孔子思想的狠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礼”(贵贱有序)。

孟子:发展了孔子学说,主张仁政。

荀子:主张“仁义”加“王道”。

②西汉: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倡导“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③南宋:朱熹: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2)变化:先秦儒学知识众多思想流派(答“百家争鸣”也可以)中的重要一家,从西汉武帝开始儒学居于统治地位,明清两代新儒学(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辨析:本题考查儒学在先秦、西汉、南宋的发展,关键是弄清楚这几个时代的代表人物,然后思考他们的思想主张,回答主要的就可以,不用面面俱到。

关键是儒学的地位变化,难度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