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案设计(无答案)(1)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认知背景1. 明、清兴替时间、在位君王和都城2.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淮西贫民,成功得益于身边一批运筹帷幄、能征善战的淮西文臣武将。
文臣以李善长、胡惟庸等为中心,武将以徐达、蓝玉等为中心,组成势力强大的“淮西帮”。
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蓝之狱”几乎将开国功臣诛杀殆尽,仅胡惟庸案株杀三万余人、蓝玉案又株杀一万五千余人。
◎认知核心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探究点1:结合你的认知,从历史和现实、制度和人为等角度分析导致宰相制度的废除的诸多因素。
2.措施:明太祖裁撤和,以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下令以后永不再立丞相。
3.影响※探究点2:宰相制度被废除有何影响?胡惟庸为中国历史最后一位宰相,为何淸朝有“宰相合肥”之说?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皇帝政务负担沉重。
(明太祖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2.确立(1)基础:明太祖设置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处理繁多的政务,很少能参决政事。
(2)标志: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3.发展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首辅权压众臣。
明神宗年幼时,任首辅,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下属机构。
4.地位※探究点3:明朝首辅叶向高说:“张居正等怙宠行私,上窃朝廷之权,下侵六曹之职,怨毒盈于天下,而祸败随之。
”由此可见,内阁及首辅与宰相在职权上有何明显不同?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初中央机构仿明朝。
但最高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2)为扩大皇权,康熙帝在宫内设南书房,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和南书房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设置(简、速、、密): _______时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职责跪受笔录,承旨出政。
※探究点4:军机处有何特点?为什么说它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3.作用(1)增强了决策的,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提高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班级:小组:学生姓名:【学习目标】掌握明清两朝强化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从皇权与相权矛盾的解决来认识内阁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并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法指导】阅读教材有关史料,逐步掌握阅读历史史料的方法。
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自主预习】熟读教材文本,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废除宰相制度后,中央权力是怎样分配的?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影响?2)明初为什么设内阁?明朝内阁的权力有何变化?其性质是什么?如何评价明内阁?3)清朝在政治制度上是怎样强化君主专制的?简述军机处设立的目的、特点、职权及意义?【问题探究】探究1:史料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新唐书》史料二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
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史料三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史料四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根据以上史料指出中国古代的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什么不同?(从地位、职权、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探究2: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教材P18历史纵横回答: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9·材料一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不断的国家。
材料二 17-18世纪的中国和世界【拓展延伸】从秦至清,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始终隐含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历朝历代是如何解决的?其发展趋势是什么?【我的疑问】【思维导图】【自测反馈】1.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习目标】认识明清强化皇权的举措【自主学习】A.基础知识梳理一、明朝为强化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一)措施1.明太祖裁撤,废除,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2.明太祖设,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设立,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后来,地位逐渐上升,阁臣有了权,最后再由皇帝“批红”。
(二)影响:中国历史上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二、清朝立国之初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而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
议政王大臣会议职权作用如何?后来那一机构的设置削弱了它的地位?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处理重要的军国大事,它作出的重要决定,皇帝也要服从。
后来,军机处的设置改变了这种局面。
三、清朝的军机处设置于何时?最初设置的目的何在?后来职权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时间及目的设立于清年间,当时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而设立。
(二)职权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
虽然职权不断扩大,但本身品级,只能。
(三)作用1.简化了,提高了。
2.完全听命于,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因此标志着。
四、怎样看待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自唐宋以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显表现出的特点。
专制皇权的强化,虽有可能提高,但却导致,将国家的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B.自学存疑【巩固练习】A类题(下列题目,你必须认真完成)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2.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下图为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3.明太祖废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是()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4.我国内阁决策制度形成于()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C清顺治时D.清康熙时5.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
历史必修ⅰ人教版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课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型新授课编制人编号G1-1-1.4学生姓名等级评价审核人时间9、12一、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重难点分析: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三、自学导航:1、自主学习: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律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一)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1)废除宰相制度:A、明初沿袭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但元朝_____权势过重,朱元璋对丞相的使用存有戒心。
B、1376年,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_____ ,从而把地方权力集中到_____,_____的权限扩大,_____与相权的矛盾更加突出。
C、________擅权乱政,朱元璋大权旁落,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同时,裁撤中书省,废除_____ ,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并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至此,_______制度宣告结束,________进一步加强。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2)确立内阁制度:奠基——明太祖设立_______________(侍从顾问)废丞相后,全国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
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设立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作顾问,协助理政,但很少能参与决策,一切大事仍由皇帝亲自主持。
确立——明____祖确立_____________(参与机务)发展——明宣宗时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__权。
全盛——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拓展延伸——明朝太监乱政】明朝皇帝一天要上三次朝——早朝、午朝、晚朝。
皇帝黎明就得起床,太阳出来才下朝。
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都是亲手打过天下的人,精力旺盛。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无答案)
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的背景和过程;2、理解明朝内阁和秦朝军机处的各自特点;3、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难点】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和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
(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
2、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________;同时,裁撤_______和_______,以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1)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_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2)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
【预习检测】1、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C.明宣宗时D.皇太极时2、明初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直接导致六部在中央机构中的权力地位提高的因素是()A.丞相的废除 B.皇权的加强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D.内阁的废除3、明朝建立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三司”指的是()①承宣布政司②提刑按察使司③奴儿干都司④都指挥使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
说明了明朝()A.皇权日益加强B.中央机构健全C.相权受到削弱D.地方权力加强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1)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案
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姓名:班级:编号:04目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问题探究】1.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解题关键: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内因与外因。
思路引领:结合前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宰相制度的作用,说明外因。
结合明朝建立的社会背景,说明内因。
)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解题关键:清朝军机大臣的职权。
)思路引领: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设置军机处的原因。
【课堂训练】1.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B.强化君主专制C.让“群臣”监督皇帝D.精简政府机构2.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材料一: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明太祖《皇明祖训·序》材料二: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材料三: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
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
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叶凤毛《内阁小识》材料四明代殿阁大学士(1)材料一中“已成之法”主要指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废宰相,权分六部。
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1.4名师教案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历史必修1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第四课,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也是中国大大落后于世界的开始。
落后与先进、专制与民主在世界的东西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课着重要讲清楚内阁制度的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以及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所带来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1.已有基础:初中阶段学过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有关知识以及在影视上对明清的一些制度如军机处有所了解。
2.认知能力:初中阶段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一年级已隔三年的时间,大部分学生本就薄弱的知识已经忘记了。
对明清历史,平时也是偶尔接触明清题材的影视作品,但其中有很大的出入。
所以,还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3.身心水平:学生对政治史的内容觉得比较抽象、枯燥,这就需要激起学生的兴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清政治概念,前后联系地分析政治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用辨证、历史和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政治制度。
四、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废行省,设三司;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⑵归纳明清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必然趋势。
⑶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和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⑴利用多媒体,提供图片、视频、文字等材料,设置新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⑵通过史料阅读、问题探究、视频欣赏、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多渠道搜集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历史资料,熟悉资料的搜集遴选方式。
⑷通过阅读课本及搜集的资料,提炼相关的历史信息。
⑸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新人教版】【教案】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1)一、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古代中国专制皇权的起源、发展等知识有所了解,本校高一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思维活跃,但是从学习方式上看,他们尚未彻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主体意识和独立思想不足。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和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相关资料,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历史。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生通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到这是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重大变化,体现了皇权的空前加强。
2.学生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认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
3.学生通过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历史的综合归纳,学会对长时段的历史现象和历史特征进行概括。
4.学生通过分析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提高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并提炼有效信息,进一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2.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等方法与手段,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学生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认识到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对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性;2.能对历史王朝制度建设的成败得失做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客观的评判。
三、重点、难点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发展的社会影响。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四、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导入观看两幅漫画:坐着的丞相;站着的丞相问题设计:总结中国从秦到元中央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
学生重温我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纷繁复杂发展变化的本质——皇权和相权的斗争,从而导入新课。
展示明清著名皇帝的图像:明太祖、明成祖、皇太极、康熙、雍正他们对中央政治制度做了那些变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宰相制度的废除展示海报:《宰相刘罗锅》,学生找出海报的错误,提问:中国的宰相制度是什么时候废除的?教师提供阅读材料:胡惟庸案:丞相胡惟庸,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
历史: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3(人教版必修一)1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知识网络构建】【重难点导析】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色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在它内部存在着哪两对主要矛盾和斗争?这些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趋势如何?我们如何评价中国古代这一政治制度?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处于建立、巩固阶段;隋唐,处于完善阶段;宋元,处于健全阶段;明清,处于强化阶段。
(1)形成原因:A.经济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要求有一个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B.政治原因:地主阶级需要中央集权维护其利益。
C.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尤其是韩非子的理论。
(2)矛盾: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3)趋势:君权不断加强,明清空前强化;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4)积极作用:适应封建生产方式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防止分裂割据;能有效地组织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发展社会经济;能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解决民族纠纷,安定边疆和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加强民族交流和对外交流。
消极作用:专制产生暴政.腐政,是王朝由盛转衰的政治根源;实行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后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危害作用尤甚。
该制度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积极作用为主,在后期消极作用尤甚。
2.什么是内阁?内阁的职能在明朝有过哪些变化?有的学者以张居正为例,认为明朝的内阁首辅是宰相。
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①明朝皇帝从官僚中选拔官吏入值殿阁,在皇帝指挥下处理政事,由于殿阁处于宫内,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皇帝,故称内阁。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
②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很少能参与政事。
明成祖内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明宣宗时,内阁大臣有票拟权,地位日益提高。
万历年间,部权尽归内阁。
③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阁臣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不能对皇权起到真正制约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习目标]1、识记明朝宰相制度废除的基本史实,了解军机处的特点,理解内阁首辅与丞相的区别。
2、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自主合作,质疑提问]1、阅读教材将学案横线上的内容填好,并在课文相对应的位置进行标记。
2、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如有疑问,先寻求小组解决,不能解决的,由组长记录后以小纸条的形式向老师提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根本原因:君权与_______的矛盾。
(2)历史原因:明太祖鉴于________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______,在地方设______,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
(4)直接原因:“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
2.经过:_______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________和_________,以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秦以来的________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1.直接目的:帮助皇帝__________。
2.形成过程:(1)明太祖设立_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2)明成祖选拔_______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_____”由此出现;(3)明宣宗时,内阁地位提高,阁臣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4)明神宗时,内阁首辅______权压众臣,部权尽归内阁。
3.认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____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依皇帝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_______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_____________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亲政后,设________,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______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配套K12】部高中历史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学习目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自学指导:阅读P16-P18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答案,10分钟后提问检测。
明太祖时: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加强中央集权中央:废除,权分六部,,加强君主专制.后又设 ____________,充当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设立“”——是皇帝的顾问、咨询、内侍机构。
明宣宗时:内阁取得“票拟权”。
权压众臣。
评价:始终不是的中央一级的机构;它是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而是内侍机构。
*分析内阁制与丞相制的不同:皇太极:仿明制,设,置,并使用“”,皇权受制约康熙帝: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与___________、,三足鼎立。
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雍正帝:设军机处职能: __.、。
意义:1、包含的两对矛盾:2、形成的原因:、、3、核心(本质特征):4、发展趋势:5、作用与影响:①②③④三、当堂检测:1.朱元璋为解决这一矛盾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三省,分割丞相权力B.废除丞相,由六部分掌其权C.设置军机处,剥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D.设立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2.明太祖和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A.设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B.分散地方机构权力C.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D.改变选拔管理的方法,实行八股取士3.内阁制作为明朝集中央权力于皇帝的重要措施,正式确立是在()A.明太祖时期B.明成祖时期 C.明宣宗时期D.明宪宗时期4.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A.军机处设置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C.八股取士的实施D.严酷的文字狱5.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A .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臣”“重臣”组成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C.军机处工作效率高D.军机处是位居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6.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课标要求】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2、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
(2)过程: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3)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1)过程:废除丞相后,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
后来地位提高,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2)地位: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决策大权仍紧握在皇帝手中。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背景: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
2.措施(1)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2)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重点探究】1、宰相制和内阁制如何进行比较?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机构。
宰相是百官之首,参与决策,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如“宰相为百官之首,位高而权重”。
内阁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力。
如“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2、明朝内阁和西方近代的内阁制?明朝的内阁是君主强化的产物,性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咨询(助理)机构;西方的内阁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的行政机构,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及其影响?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如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
(2)专制程度空前强化。
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3)体现了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 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了解明朝废宰相、设内阁和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预习单】1、根据《自主学习与测评》的“自主梳理”部分,在书上标注出相应的内容。
2、理解《自主学习与测评》的“史论共享”部分。
【研学单】活动一:专题主干知识梳理:君主专制的演变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请回答:(1)图片一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2)图片二是哪个时期的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有何特点?(3)图片三与图片一、二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4)上述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君主专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活动二:专题主干知识梳理:中央集权的发展材料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汉书,地理志》材料二:“继秦而起的汉皇帝……在开头时,他将封地授予他的儿子们和近亲……它们被散置在由国家官员直接治理的州县之间。
”材料三: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政治制度?有何作用?(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初在地方推行什么政治制度?导致了怎样的后果?后来又是怎样解决的?(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时期的什么政治制度?(4)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续学单】A 、完成《自主学习与测评》的“自主测评”选择和判断。
B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一、奴隶社会: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贵族政治)分封制(封邦建国)——地方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井田制) 宗法制(血缘关系)二、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地方必须严格服从并受制于中央政府。
2、时期:秦朝确立,此后演变发展,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高中历史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四节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一、要点阐释1、相权宰相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即对皇帝的最高决策进行参与谋议。
一般地说,皇朝的最高决策是宰相谋议,皇帝决断的结果。
二是总领最高行政权。
即总领皇朝最高决策贯彻执行的权力。
宰相运用他所统辖的中央行政机构及其隶属的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对皇朝最高决策组织实施。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阁臣没有权力直接指挥行政,是属于议政的部门,带有皇帝私人秘书、顾问的性质。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不能对皇权起到真正制约作用。
2、内阁制的利与弊3、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度的差异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
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
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
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
由此可见明朝内阁是专制皇权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限制作用。
而西方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与国王仅是形式隶属关系,国王统而不治)4、军机处的设置、职能、特点与对君权的影响设置:军务职能: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只是上传下达政令的传达部门)特点:简、速、密“简”:机构人员十分简单,至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办事效率高。
皇帝有旨随时承办,当日事当日毕。
“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影响: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地方:直接控制了地方;中央:排斥中央各职能部门。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密折制)5、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明清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
这一趋势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发展的趋势:见高考相关部分。
影响:积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维护民族权益、巩固国家统一。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案设计(无答案)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习目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学习重难点】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_______不稳、内乱屡生。
(2)明太祖认为_________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________;同时,裁撤_______和_______,以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_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
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1)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内阁”出现:________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3.内阁的发展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_。
_______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内阁的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清初,设内阁,置六部。
但______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2)设置南书房,三足鼎立扩大皇权。
为扩大皇权,康熙帝亲政后,设_______,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
2.设置_______时为办理西北军务,又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__________,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附答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纲课标解读】1.考纲内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课标内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点概括梳理】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废除______,权分______。
至此,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设置______: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他亲自处理,政务繁多,故设置内阁,作为侍从顾问。
后来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但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二、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清初:________________,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皇权。
2.康熙:设________参与决策起草谕旨3.雍正:_____________的设置(1)目的:办理__________;加强皇权。
(2)特点: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品级不高,皇帝裁决,跪受笔录;保密性强。
(3)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________得到进一步巩固(君主专制发展到)。
三、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2.消极作用: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明清时期,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重点难点突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参考学案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参考学案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参考学案1第4课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一、知识点拨(一)知识网络(二)历史分析内阁明朝初年,在政治上实行元朝体制,中央政府设立了中央秘书省,负责全国的权力。
设定左右两位首相。
首相对政府事务有专属权力,并命令所有官员对皇帝负责。
很快,朱元璋针对宰相和中蜀省权力过大的问题,通过“胡伟永案”废除了中蜀省和宰相制度。
宰相分为六个部,六个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到目前为止,秦汉以来沿用了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已被彻底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宰相废后,明太祖在华盖堂、武营堂、文苑堂、东阁堂等厅堂和楼阁中挑选了几位文人担任大学士,以协助他查阅纪念物和担任顾问,但他无权与政府打交道。
明朝成祖年间,中央机构进一步调整,内阁正式成立。
内阁部长多达五七人。
内阁成员由皇帝从官僚中亲自挑选,并在皇帝的指挥下协助处理政治事务。
仁宗开始使用六种尚书、士郎和宫廷及内阁的大师,内阁大臣的权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明代中后期,内阁官邸开始有第一次援助、第二次援助和集团援助的区别。
总理和副总理是最高部长,所有政府事务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内阁逐渐成为中央政权的中心。
军机处军机处全称为“处理军机事务处”,是清代政治中心中最具影响力、最有效的机构。
雍正初年,清政府在西北地区驻军。
所有的军事和政治机密都需要随时处理,所以“军机被安置在龙宗门”。
军机处最初仅是暂时性的军事机构,其后逐渐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
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
军机大臣人数一般是三四人至七八人,由大学士和各部院尚书、侍郎中选任,属差遣官,称军机处行走或军机部长们私下里走在通常被称为“军用飞机”的飞机上。
军机张静的正式头衔是“军机部部长”或“走在军机上的部长”。
它是部长的下属,通常被称为“小型军用飞机”。
实际上,军机处不算正式衙门,而始终是临时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学习目标】
1.掌握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的原因及影响;掌握内阁制的出现、发展以及地位;掌握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设置的影响;探究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别。
2.认识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学习重难点】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学习过程】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吸取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的教训。
2.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①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使中国历史上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
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1)明太祖设置②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2)③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④”由此出现。
3.发展:后来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
⑤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地位和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⑥。
三、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2)康熙帝时设置⑦,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
2.设置:⑧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
3.影响:(1)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3)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标志着我国⑨发展到顶峰。
四、当堂检测
1.内阁首辅相当于丞相,两者只是名称不同吗?
2.是军机处的权力巨大使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