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论0901

合集下载

第四章、两汉文论

第四章、两汉文论

先看"老".老,就是老子,以老子为其主要代 表的道家学派,在先秦诸子中,是以其 本体论 思想而见长的.道家最高的哲学概念,既不是天, 也不是上帝,鬼神,而是其哲学理 念上的 "道",在老子的学说中, "道"既是"万物 之母",同时又是宇宙的最高原则,形成了一套 系统的本体论思想. "老子的最大发明便是消除了殷周以来人格精神 天之至上的权威,而建立了一个超绝 时空的形 而上学的本体,这个本体,他勉强给它一个名字 叫"道",又叫"太一". 老子发明了本体的 观念,是中国思想史上所从来没有的,老子对于 殷周传统思想的确是起了一个天大的革命." ——郭沫若《青铜时代》
"独尊儒学",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经济得到发展, 但"无为而治"的思想和政策已不适应社会发展 需要.出于政权巩固和经济的原因,在思想上必 须树立适合专制统治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 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氏的文学 理论思想皆源于此. 谶纬神学,谶是一种宗教性的神秘预言, 又称 谶语 , 以之预测吉凶 ,因通常配有图 ,故又叫 图谶 .古人多 用於政治斗争中 ,如秦始皇晚年 , 卢生奏 《录图书 》 说 :"亡 秦 者 胡 ".又 有 " 始皇帝死而地分 " ,"今年祖 龙死 " 等 谶语.纬是相对於经而言,指用图谶等神秘含 意解释儒家经典 ,又称为 "纬 书 ",如纬书 《孝经援神 契 》 说孔子即已预言刘邦当皇帝. 实际上,谶纬神学 是古代的具有宗教神学色彩 的政治宣传心理学 ,以此 为谋求权力者或 登上 权力宝座的统治者大造舆论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 广川人(今河北枣强人),汉景帝时博士, 主要著作有《举贤良对策》,《春秋繁露》 等.董氏在政治上以"春秋大一统"思想为 本,提倡"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从此儒 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并对儒学 进行神学化改造,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化 的神,"君权神受"等等.他的文论思想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天人感应说;论诗歌的 内容和功用;诗无达诂.

两汉文论

两汉文论

一、《乐记》的音乐思想 《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与文学思想是完 全相通的,而且直接对文学理论批评产生 了影响。 1、音乐的本源在人心感物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 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 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 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这里的“声”与“音”不是一回事,“凡 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也声; 声成文,谓之音。”自然之“声”不同于 审美之“音”。声音也还不是“乐”, “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 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 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第四节 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
东汉时期出现了反传统的进步文艺思潮,它以桓 谭、王充为最杰出的代表。东汉是谶纬神学极盛 时期,强调君权神授,把儒学神学化。王充的 《论衡》中心就是批判谶纬神学。其在文学理论 批评方面的主要贡献有: 一、提倡真实,反对虚妄 王充讲的“真实”是指科学真实,而非艺术真实。 就文学而言,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合 理性是指真实确实是文学的生命,“真美”思想 接触到文学的本质问题,风格问题等。其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对浪漫主义创作、神话、传说等认识 不足。 二、增善消恶,有补世用 三、反对复古,提倡独创
1、对“忠”的不同理解 班固认为屈原“责数怀王”“忿怼沉江” 是对君上不忠,而王逸则认为“危言以存 国,杀身以成仁”是“忠”,故云:“是 以伍子胥不恨于浮江,比干不悔于剖心, 然后忠立而行成,荣显而名著。”认为屈 原“责数怀王”“忿怼沉江”正是忠的表 现。
2、对“怨”的理解 班固认为屈原“露才扬己”“怨刺其 上”“强非其人”,而王逸则认为“且诗 人怨主刺上曰:‘呜呼!小子,未知臧否,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风谏之语,于斯 为切。然仲尼论之,以为大雅。引此比彼, 屈原之词,优游婉顺,宁以其君不智之故, 欲提携其耳乎?而论者以为‘露才扬 己’‘怨刺其上’‘强非其人’,殆失厥 中矣。”

两汉文论概述

两汉文论概述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唐朝“九经”之名,但也有不同的说法: • 唐文宗(公元827—835)有“十二经”: • 宋代,理学派又把《孟子》地位提高,朱熹取 《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和 《论语》、《孟子》相配,成为《四书》,自 己“集注”,由此,《孟子》也进入“经”的 行列,就成了“十三经”。
传。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三)对汉赋的评论
• 从总的方面来看,他们都是站在儒家正统 的立场上来批评汉赋艺术,因而终汉一代,除 肯定汉赋“润色鸿业”,歌功颂德之能以外, 很少有人能对汉赋艺术给予公允的分析和评价。 这正是一代空前繁荣发展的“汉赋”的历史悲 剧。
《诗大序》
层汉 面代 文 论 的 基 本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三)对汉赋的评论
• 汉赋的审美范畴,可以用一个“丽”字来概 括。铺张扬丽,辞采繁缛,描写充分透彻,注
重侈丽宏大之美,乃是汉赋的基本特点。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三)对汉赋的评论 •
• 最早对汉赋进行理论总结的是司马相如, 其主张主要见于《西京杂记》卷二所引: 合綦(qí)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 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 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文化政策,确立了儒学为统治思想。
• 将儒家经籍《诗》《书》《易》《礼》《春秋》 尊为五经,并由此而兴起一门训解和阐释儒家 经典著作的学问,即“经学”,在以后两千年 的封建社会中“经学”一直流传,并对历代的 思想艺术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 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 3、东汉时期
• 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思想与 流行的谶纬迷信结合起来,发展为谶纬神学。 儒学与谶纬之学结合,必然趋于式微。谶纬迷 信思想的流行必然导致反谶纬迷信思想的产生, 王充等即是反谶纬迷信思想的代表。王充在 《论衡》中强调“尚真”,“嫉虚妄”,就是 针对走向神学化的儒学不良倾向而发,也代表 着儒家文学理论批评的积极进步方面。

两汉文论

两汉文论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 言为诗。
孔颖达:作诗者,所以舒心志愤懑,而卒成于歌咏 ,故《虞书》谓之‚诗言志‛也。包管万虑,其名 曰心;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 ,言悦豫之志则和乐兴而颂声作,忧愁之志则哀伤 起而怨刺生。《艺文志》云‚哀乐之情感,歌咏之 声发‛,此之谓也。

《毛诗序》
《毛诗序》

儒家诗学思想的规范性、诗歌的功能、 诗歌的表现方法、诗歌的本质等问题。

鲁国申培所传的《诗》,称为‚鲁诗‛ ;齐国辕固所传的《诗》,称为‚齐诗 ‛;燕国韩婴所传的《诗》,称为‚韩 诗‛;鲁人毛亨、赵国毛苌所传的《诗 》,称为‚毛诗‛。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 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 ,用之邦国焉。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 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 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 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 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孔颖达:言诗人作诗,其用心如此。一国 之政事善恶,皆系属于一人之本意,如此 而作诗者,谓之风。言道天下之政事,发 见四方之风俗,如是而作诗者,谓之雅。
陆德明《经典释文》:旧说云:‚起此至‘用之邦 国焉’,名《关雎序》,谓之《小序》。自‘风, 风也’讫末,名为《大序》。‛ 孔颖达《毛诗正义》:德者,得也,自得于身,人 行之总名。此篇言后妃性行和谐,贞专化下,寤寐 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也。二《南》之风, 实文王之化,而美后妃之德者,以夫妇之性,人伦 之重,故夫妇正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是以 《诗》者歌其性情。阴阳为重,所以《诗》之为体 ,多序男女之事。

第二章 两汉文论

第二章 两汉文论

3、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强调“尚真”, “嫉虚妄”,针对走向神学化的儒学不良 倾向而发。
4、汉代赋论较兴盛,司马相如为 首屈一指的汉赋大家。
对汉赋与乐府的评论。揭示赋的文体和 审美特征及其缺失。 班固:“不歌而诵谓之赋”,“润色鸿 业”、“雅颂之亚”(《两都赋序》); 扬雄云:“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 丽以淫”、“劝百讽一”、“雕虫小技” 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司马迁对《离骚》的评价: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 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 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 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附录三: 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评
《礼记· 乐记》和《毛诗序》体现了汉代儒 家对诗乐的评论。 扬雄和班固在对《楚辞》与汉赋的评论 中反映了汉代儒家的文学观
一、扬雄的文学理论批评 1、原道、征圣、宗经
《法言· 吾子》“或曰:人各是其所是,而 非其所非,将谁使正之?曰:万物纷错, 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或曰: 恶睹乎圣而折诸?曰:在则人,亡则书, 其统一也。”“舍舟航而济乎渎者,末矣; 舍五经而济乎道者,末矣。弃常珍而嗜乎 异馔者,恶睹其识味也?委大圣而好乎诸 子者,恶睹其识味也?”
第一节 从《礼记· 乐记》到《毛诗序》
《礼记》有其中《经解》和《乐记》两 篇,有关于诗乐方面的论述 《礼记· 乐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美学 著作,也是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是儒家 文艺思想的纲领性文献。
一、《乐记》的音乐思想
《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与文学思想是完 全相通的,而且直接对文学理论批评产生 了影响。

两汉文论

两汉文论

第二章两汉文论概述一、文化脉络黄老之学——经学——谶纬神学二、文论特点1.围绕诗与辞赋展开2.基本特征:依经立论经义断狱例: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己子。

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之。

甲当何论?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春秋》之义,父为子隐。

甲宜匿乙。

诏:不当坐。

第一节《诗大序》:儒家文论的总结《诗大序》是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作。

它吸收了传诗经生的意见,阐说了诗歌的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方法和社会作用等,可以看作先秦儒家诗论的总结。

关于作者:郑玄《诗谱》认为《大序》子夏作,《小序》子夏、毛苌合作。

范晔《后汉书·儒林传》认为是后汉卫宏作。

一、情志说——对诗歌本质的认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1)提出情志统一的诗学观,发展了“诗言志”的思想,更准确全面的概括了诗歌的本质特征。

(2)继承《乐记》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观念以解释诗歌的本质和起源,显示出“以声为用的诗的传统,比以义为用的诗的传统古久得多。

”(朱自清《诗言志辨》)二、发乎情,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 变风变雅为怨刺之诗,发乎人性人情,所以刺者,欲回归于礼义之世。

三、教化与讽谏——对诗歌政治功用的强调“《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上以风风下,下以风刺上。

”(《郑笺》:“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

”)四、主文而谲谏——对诗歌形式特点的要求主文:注重文采,讲究形式。

谲谏:“刺上”的方式应委婉含蓄,不可直露急切。

《郑笺》:“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

两汉文论概况

两汉文论概况

第五讲两汉文论概况(提纲)一、汉代思想文化对文论的影响汉代思想文化对文论有鲜明影响:汉初重黄老之学,思想较为自由,文论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汉初,政治、经济政策宽松,与民休养生息,尊黄老之学,提倡“无为而治”。

文论思想自然受其影响,主要反映了道家的观点。

贾谊肯定屈原的人格精神,但认为其在遭受打击后,可以出走他国或隐居乡野,不必自沉的观点,都体现了道家“法天贵真,随顺自然”的思想。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与《报任安书》中“发愤著书”的观点与道家愤世嫉俗的思想相一致。

中期由于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经学发达,文论思想受其影响。

汉武帝为巩固专制统治,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成为统治思想。

儒学地位上升,儒家的《诗》《书》《易》《礼》《春秋》被尊为“五经”,政府设立“五经”博士。

经学思想成为时人的基本思想原则,“宗经”、“征圣”,依经立论成为汉代文论的基本准则和最大特色,并影响后世。

如《毛诗序》作为重要的诗学论文,主要阐述儒家的“诗教”观念。

西汉扬雄肯定屈原的人格精神,但由于受经学思想影响,非议其投水沉身和作品的浪漫特征。

后汉王逸全面肯定、高度赞扬屈原及其作品,甚至把《离骚》尊之为“经”(《离骚经序》)也是通过以《离骚》比附《诗经》来确立自己的观点的。

其次也应看到,经学的繁荣,对儒家经典的大量阐释,必定推动了文学阐释学和文论思想的发展。

如汉代传诗有鲁(申培)、齐(辕固)、韩(韩婴)三家,为官立今文经学(用汉通行的隶书抄写,现仅存《韩诗外传》),另有赵毛苌所传的私学古文经学毛诗(用汉以前的篆书抄写),并流传至今。

而《毛诗序》就是汉代经学影响文论的重大成果。

最后,由于古、今文经学家对儒经内容的不同阐释,也形成了文论观点的差异。

比较而言,今文经学文论表现出神学化倾向。

如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神学论出发,提出“以类相动”,文艺能够沟通自然与社会的观点。

古文经学的文论就少有神学迷信的成分。

第二章 两汉文论

第二章  两汉文论

和诗歌的社会作用密切相联系,作者认为,从一个时 代的诗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政治得失,也就是诗歌的 认识作用的问题。换句话说,诗歌是社会政治的一种 反映。这就是文中所说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这个观点,无疑是作者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诗歌作 品的基础之上,所得出的比较正确的结论。
史记•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 第三节 《史记 太史公自序》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 和传记文学的形式。是创造性的历史著作,其中许多 人物传记又是富于独创性的传记文学作品。本文是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自述著作《史记》的 动机,说明了自己的历史观,以及《史记》一书的创 作精神,对我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深远的影 响。
(二)关于诗歌社会作用问题的论述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 货》)《毛诗序》的作者继承了孔子的观点而又有所发展,它进一 步在理论上明确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 和“下以风刺上”。在这两方面中,作者偏重的是“上以风化下” 的教化作用: 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邦国焉。……风以动 之,教以化之。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依经立意”是汉代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反对谶 纬之学与虚妄之美,体现了汉代主“真美”的文学倾向。 汉代文学批评体式,实现了由先秦零散的评论向有意识、 有系统的文学批评的过渡。《诗大序》、《离骚传》、 《汉书·艺文志》、《论衡》中的有关篇章等,都是汉代 出现的文学批评方面的专论。
诗大序》 第二节 《诗大序》
三、“发愤著书”说 发愤著书”
这是司马迁文论最有价值的观点,是在“生活是创作源泉”探讨的基 础上,更深入地把握住了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捕捉住了创作的根本动 力。 在司马迁看来,作者对生活必须有特别的感受,要经历磨难,达到愁 苦忧思,疾痛惨怛,蓄愤积于心胸,非发不可的地步,才能创作出伟 大的作品,这就是“发愤著书”(参看课本最后一段)。司马迁从周 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诗》三百篇以 及自己的《史记》创作中,总结出作者“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故述往事,思来者”,概括了先秦以来中国文学的一种普遍现象,符 合进步文学的创作规律,这曾经启示和鼓舞后世的进步作家“发愤著 书”说,代表了古代进步创作动机的一个主要特征,“愤怒出诗 人”“哀怨起骚人”。他们对黑暗社会怨愤越深,其气就越盛,作品 内容就越丰富,其艺术价值就越高。两千年,司马迁总结的创作批评, 至今仍激励着中国的进步作家在创作中与社会保持密切的关系。

两汉文论介绍

两汉文论介绍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1、“情志”说(论诗歌本质):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 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 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 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 之蹈之也。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2、“发乎情,止乎礼义”(儒家文论的 标志)
•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 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3、 “美刺”说(论诗的作用)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 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 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 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 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 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 怀其旧俗者也。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二、重要理论家及学术论争
• 1、西汉前期的道家文艺观: 《淮南子》 • 2、司马迁:儒道结合 • 3、封建正统文艺观的建立:《礼记· 乐记》到《毛诗大序》 • 4、儒家定于一尊:杨雄、班固 • 5、东汉反传统的进步文艺思潮:王充 • 6、文学批评的进一步经学化:王逸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发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白:哀怨起骚人 韩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韩愈: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 欧阳修:诗穷而后工 陆游: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 李贽:古之贤圣,不愤则不作。 龚自珍:泄天下之拗怒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 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 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 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 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 移风俗。

第三章 两汉文论

第三章  两汉文论

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 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 的主张,正适应了这种思想转变的需要, 术”的主张,正适应了这种思想转变的需要,因 而为汉武帝所采纳, 而为汉武帝所采纳,并从此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 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董仲舒的思想理论以先秦儒学为核心并吸收 了阴阳五行学说,对儒学进行了神学化改造, 了阴阳五行学说,对儒学进行了神学化改造,建 立了一套以“天人感应” 立了一套以“天人感应”为基础的神学目的论思 想体系, 想体系,提出了系统的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封 建伦理道德。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 建伦理道德。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此 来论证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来论证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天人感应”意在强调“ 有人的意志, “天人感应”意在强调“天”有人的意志, 人应服从“ 而天子又是“ 人应服从“天”,而天子又是“天”的意志的体 现者,君权神授,人应服从天子之命。这样, 现者,君权神授,人应服从天子之命。这样,董 仲舒通过强化神权而强化了君权。 仲舒通过强化神权而强化了君权。
唐朝有“九经”之名,但也有不同的说法: 唐朝有“九经”之名,但也有不同的说法: 周礼》 (1)《易》、《书》、《诗》、《周礼》、《仪 ) 礼记》 春秋》 论语》 礼》、《礼记》、《春秋》、《论语》、《孝 经》。 周礼》 (2)《易》、《书》、《诗》、《周礼》、 ) 仪礼》 礼记》 春秋左氏传》 《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 毂梁传》 传》、《毂梁传》。 到了唐文宗时(公元827—835)有“十二 到了唐文宗时(公元 ) 周礼》 经”:《易》、《书》、《诗》、《周礼》、 仪礼》 礼记》 春秋左氏传》 《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 毂梁传》 论语》 孝经》 传》、《毂梁传》、《论语》、《孝经》、《尔 雅》。 到了宋代,理学派又把《孟子》地位提高, 到了宋代,理学派又把《孟子》地位提高, 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 大学》两篇, 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 论语》 孟子》相配,成为《四书》 和《论语》、《孟子》相配,成为《四书》,自 集注” 由此, 孟子》也进入“ 己“集注”,由此,《孟子》也进入“经”的行 就成了“十三经” 列,就成了“十三经”。

两汉文论

两汉文论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叮以善民心,其 感人深,其移风民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深刻 地感动人心,使民风习俗改变。因此,从前的 君王设立了专门机构来实施乐教。
提出了“声→音→乐→心→物(社会政治)” 的音乐功能论。
☆功能包括:
一,音乐与政治息息相关。一定时代的政治状况 决定着音乐的内容和风格,一定的音乐可以见 出政治的优劣好坏。 二,音乐可以“善民心”“感人心”,即治心, 通过治心达到治道,影响政治的治乱,移风易 俗,改充,东汉前期著名的思想家。著作为《论 衡》,共三十八卷,八十五篇。后亡佚《招致》 一篇,剩八十四篇存世。 《论衡》涉及许多文艺理论问题。其最基本的 文艺观点:真实是一切著作包括文艺作品的生 命,只有真实才能有补世用,为世所用,才具 有“真美”,而非“虚美”,文艺应该在真的 基础上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王充反对复古,必然走向提倡独创,他对具有 独立创造性的文人和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而对那种因袭古人、模仿前人的著作,则一律 贬为“鹦鹉学舌”。 王充对是古非今、厚古薄今论的批判,意在引 起人们对当时现实的关注和重视。
1.“务实诚”与“疾虚妄” (1)一切文章和著作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而 非荒诞不经和虚妄的。 (2)王充对真实的要求包括真、实、诚。 ◇真,即思想内容的真理性; ◇实,即符合事实的描写; ◇诚,即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3)强调在真、善、美三者中,真是决定性因 素,是善和美的前提。
(4)王充所说的真,是指科学的真实而不是艺 术的真实,他对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所达到艺 术真实采取排斥的态度。对神话、传说等一类 文学体裁采取否定态度。 (5)王充的“务实诚”和“疾虚妄”是在反对 谶纬神学虚妄之言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他写作《论衡》的宗旨,也是他对文学创作 的基本要求。

两汉文论

两汉文论

第一节司马迁文论选录
一、“实录”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 实录。”
“实录”即真实地记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 不夸张,不隐瞒。《史记》既记述武帝的功绩 也不避讳他的残忍和好大喜功以及求仙访道、 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既写了刘邦的推翻 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他的知人善 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虚伪、 狡诈、残忍和无赖的特点。这种“实录”精神, 不仅对后世的史学著作产生过巨大影响,更对 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许多现实主义作家、 诗人也都以“实录”指导自己的创作。
(二)“发乎情,止乎礼义”说
明显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进一 步加强的特点。它突出强调文艺必须为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提出诗歌必须 起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 化、移风俗”的作用,必须遵循“发乎 情,止乎礼义”的原则。也是董仲舒一 再提倡的“中和”美学观在文艺批评方 面的体现,和司马迁说的《离骚》“盖自 怨生”和提倡“发愤著书”形成鲜明的 对照。
汉代学者对屈原及《离骚》的评价 1、刘安对屈原评价,“《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 之。” 2、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不仅引用 了刘安的话,而且明确指出:“屈平之作《离 骚》,盖自怨生也。” 3、扬雄对屈原和《楚辞》的批评主要有两点: ①认为屈原为人处世违背了儒家明哲保身的原 则,不够“明智”,不应自沉汨罗江。他在《反 离骚》中对《离骚》的批评也是从这个角度出 发的。②认为屈原的作品“过以浮”,“蹈云 天”(《文选》李善注引《法言》)。这是对 屈原作品中神话和幻想成份的批评。他虽然认 为屈原品行高洁“如玉如莹”(《法言·吾 子》);但又认为屈原的为人和作品不符合儒 家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论】第三章 两 汉 文 论

【中国古代文论】第三章  两 汉 文 论

b.“文情理通”:内情与外文统一。《淮南 b.“文情理通” 内情与外文统一。 缪称训》 文者所以接物也, 子缪称训》“文者所以接物也,情系于中而 欲发于外者也。以文灭情者失情, 欲发于外者也。以文灭情者失情,以情灭 文者失文。文情理通,则凤麟极矣。 文者失文。文情理通,则凤麟极矣。”即 言外文与内情应统一。 言外文与内情应统一。 c.“曲得其宜”,“服习积贯”,“不传之 c.“曲得其宜” 服习积贯” 出神入化之技艺在于技巧, 道”:出神入化之技艺在于技巧,技巧的 习得在于苦练,神化技艺不可传授, 习得在于苦练,神化技艺不可传授,只靠 因心会神以修炼。这显然受庄子影响。 因心会神以修炼。这显然受庄子影响。 d.“中有本主”:艺术贵在独创。 d.“中有本主” 艺术贵在独创。
② 汉代文论的主要内容。 汉代文论的主要内容。
一是对《诗经》的研究评论; 一是对《诗经》的研究评论; 二是对屈原及作品研究评论; 二是对屈原及作品研究评论; 三是对汉赋的研究评论。 三是对汉赋的研究评论。
二、《淮南子》的道家文论和司马 淮南子》 迁的“发愤著书” 迁的“发愤著书”说
1、《淮南子》的道家文论 淮南子》
① 汉初道学对文论的影响。 汉初道学对文论的影响。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暴政亡国之训,倡无为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暴政亡国之训, 而治,让民众休养生息。 而治,让民众休养生息。于是陆贾等人倡 导发扬道学。 导发扬道学。 在文论领域,贾谊评屈原,刘安论美丑, 在文论领域,贾谊评屈原,刘安论美丑, 司马迁谈文, 司马迁谈文,都有倾向道家思想取向的色 就连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彩。就连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都不属 儒家影响, 儒家影响,而是道家之不拘一格之真性情 思想的影响。 思想的影响。
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122年),汉高 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122年),汉高 祖之孙。他召集门客编写了一部子书, 祖之孙。他召集门客编写了一部子书,名 淮南子》 又名《淮南王书》 《淮南子》,又名《淮南王书》、《淮南 鸿烈》 其思想以道家为主, 鸿烈》。其思想以道家为主,吸收了儒家 思想成分,其中也涉及一些文艺问题, 思想成分,其中也涉及一些文艺问题,主 要有以下4 要有以下4点。

古代文论两汉时期

古代文论两汉时期
扬雄倡导文学创作必须合乎儒家之道,以圣人为榜样,以六经为楷 模。
古代文论
《礼记·乐记》
蒋孔阳先生认为:“《乐记》的原书,应当是‘先秦旧书’。河间献王 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这就说明 了《乐记》所本的原书,是《周官》及先秦诸子言乐事者。它里面有孔、 孟的言论,有荀况的《乐论》,还有《易·系辞传》、《左传》、《吕览》
对赋的评价:扬雄对赋的评价早年很高,晚年否定。主要是人为辞赋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 靡丽,忽视了儒家传统的文质关系的原则。
古代文论
对屈原的评价:过以浮,蹈云天
对屈原作品的评价:批评其作品“过以浮”,即作品极其华丽的 文辞,不似儒家经典那样质朴;“蹈云天”,是指屈原作品中上 天入地的夸张描写额,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不符合孔子“不 语怪、力、乱、神”的精神。
两汉文论
一、文论概观
两汉文论概观
(一)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时期 道家文艺思想 以无为本,注重神虚意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到东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 儒家文艺思想 保守性、文学性、神学化
(三)白虎观会议到王朝灭亡 多元化文艺思想 融会今古文,兼通数家法
两汉文论概观
谶纬之学是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谶”,即一种神秘的预言假托神仙圣人预 决吉凶,又分为符谶、图谶等;“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 家经典。谶纬之学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为依据,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 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魏晋后日渐衰落。——小知识: 谶纬之学
二、两汉文论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到东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
(一)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时期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到东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 (三)白虎观会议到王朝灭亡

两汉文论概述剖析

两汉文论概述剖析

两汉文论概述剖析两汉文论是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其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等众多领域。

本文将从两汉文论的起源、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影响等方面进行剖析。

两汉文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两汉文论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时期的文化风气中,各种思想流派相互竞争,充满着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这种多样性的思想交流奠定了两汉时期文论发展的基础。

在两汉时期,有许多重要的文论家和代表人物,他们对于文学的发展和表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东汉时期的班固和鲁迅。

班固是两汉时期最著名的文论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东京赋》和《后赤壁赋》等。

鲁迅则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文论以批判的力量和犀利的观点而闻名。

在两汉文论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儒家学说的影响较大。

儒家学说注重经典的研究和准确的阐释,对于文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班固提出了"近事体叙"的观点,认为文学应该关注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于时代变化有所表达。

这一观点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儒家学说相对应的是道家学说,道家注重超越个人情感和社会问题,追求无为而治和自然的境界。

道家学说对于两汉文论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鲁迅在文论中提出了"命运论"的观点,认为文学应该超越个人和社会问题,关注人性的困境和命运的无常,这一观点体现了道家学说的影响。

另外,佛教思想在两汉文论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佛教强调修行和超脱,提出了"生灭即空"的观念,这对于文学创作也有很大的启发。

两汉时期的文论家们研究佛教思想,吸收其中的智慧,对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两汉文论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促进了文学形式的多样化和题材内容的丰富化,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启示和指导作用。

两汉时期的文论家们开拓了新的文学思想和表现形式,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汉文论介绍课件

两汉文论介绍课件

两汉文论在当代的应用与价值
文学教育
两汉文论对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趣味具有 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现代文学教育水平。
文化产业
两汉文论对于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创意、品牌和文 化传播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跨文化交流
两汉文论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 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THANKS
感谢观看
和迷信,同时也要注重作品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05
两汉文论的现代解读与启示
从两汉文论看现代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两汉文论强调情感的真实与自然,对现代文学 创作中情感表达的要求有深远影响。
文学创作的审美标准
两汉文论注重文采、气韵和意境,对现代文学 创作中的审美标准产生了积极影响。
文学创作的艺术风格
两汉文论提倡多样性与创新,鼓励现代文学创作在风格上寻求突破。
两汉文论对现代文学批评的启示
文学批评的客观性
两汉文论强调批评应基于文本本身,对现代文学批评 的客观性提出了要求。
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两汉文论注重整体把握与细节分析相结合,为现代文 学批评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两汉文论强调批评应有益于文学
两汉文论的影响与价值
对后世的文学影响
1 2 3
奠定文学理论基石
两汉文论提出了许多关于文学本质、功能、风格 的理论观点,为后世的文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
推动文学创作繁荣
两汉文论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感和审美价值,激 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热情,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 荣。
深化文学批评意识
两汉文论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和鉴赏提出了独到的 见解,深化了后世的文学批评意识,提高了文学 鉴赏水平。
扬雄的《法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诗序》认为, “《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 国。” 再比如《大雅·皇矣》: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视四方,求民之 莫。……度其鲜原,居歧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 方,下民之王。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 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毛诗序》认为, 《皇矣》,美周也。天监代殷,莫若周,周世 世修德,莫若文王。
韩非警告世主如果喜欢听这样的言辞有可能 亡国,他说: 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 可亡也。 2、对这些进言,韩非提出应该以是否实际 有用作为评判的标准。他说: 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今听言 观行,不以功用为之的彀,言虽至察,行虽至坚, 则妄发之说也。
如果韩非的思想仅仅到此为止,那并没有提 出太多新的东西。但韩非据此明确提出所谓文与 用的关系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3、韩非进一步认为文与用对立。他编了这 样一些故事对此加以说明:
《毛诗序》通过对所谓变风情感表现问题的讨 论,提出对诗歌言情问题的看法。“发乎情,止乎 礼义”这一句话很重要,可以说概括了儒家关于诗 歌言情问题的基本主张。 2、六义 (1)概念及形成 所谓“六义”,是相对《诗经》提出的概念, 指风、雅、颂、赋、比、兴。“六义”的形成有一 个过程。
《周礼•春官》有六诗之说: “太师……教六诗,曰风、赋、比、兴、雅、 颂。” 《毛诗序》称之为“六义”: “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 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楚王问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 可,其言多不辩,何也?曰:……墨子之说,传先 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 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 4、韩非并非不懂艺术,其实韩非是很懂艺 术的。关于音乐,他谈到, “夫教歌者,使先呼而诎之,其声反清徵者, 乃教之。” “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 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教。” 关于绘画,他编了这样一个故事:
(2)各家对六义的解释 a、风。风化,讽刺,风俗。《毛诗序》说: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是以 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郑玄只讲风化。《周礼注》说, “风,言贤圣治道之遗也。”
b、雅,政治。《毛诗序》说: “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 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 焉,有大雅焉。” 郑玄认为有正统的意思。《周礼注》说: “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 c、颂,赞美歌颂。《毛诗序》说: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 也”。
3、世与诗(正变)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诗歌,《毛诗序》说: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 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乱世之音、亡国之音为变风变雅。 《毛诗序》 说: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 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这样,治世之音就是正风正雅了。所以诗有正变 之分。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 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 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这都是有见解的看法。 6、韩非看到,艺术有时也有能服务于功用 的一面。他说有这样一件事: “兹郑子上高梁而不能支。兹郑子踞辕而歌。 前者止,后者趋,辇乃上。” 他说,还有这样一件事:
瞻卬昊天,则我不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 邦靡有定,士民其瘵。…… 《毛诗序》认为, “《瞻卬》,凡伯刺幽王大坏也。” 又比如《卫风•伯兮》: “伯兮羯兮,邦之杰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毛诗序》认为, “《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 过时而不返焉。”
3、司马迁《史记》: (1)《屈原贾生列传》对《离骚》的评论: a、指出《离骚》情感表现的特点: “《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 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 自怨生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 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 骚》。” b、指出《离骚》语言形式的特点: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 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明君之行赏也,暧乎如时雨,百姓利其泽; 其行罚也,畏乎如雷霆,神圣不能解也。故明君 无偷赏,无赦罚。赏偷,则功臣堕其业;赦罚, 则奸臣易为非。是故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 有过,则虽近爱必诛。疏贱必赏,近爱必诛,则 疏贱者不怠,近爱者不骄。” 句式排比。其又有《扬权》讲君主要注意抑 制臣子的势力说: “为人君者,数披其木,毋使木枝扶疏;木 枝扶疏,将塞公闾。私门将实,公庭将虚,主将 雍圉。数批其木,无使木枝外拒。木枝外拒,将 逼主处。”
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为之饰装,从文衣 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 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 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 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 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言谈也,皆道 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其用。……此与楚 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 韩非推重墨子那样的质朴的语言。他说:
4、诗之用 时世决定诗歌,诗又反作用于时世。《毛诗 序》说: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 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 俗。 二、诗言情志、六义、诗无达诂与以意逆志 1、诗言情志 《尚书•尧典》讲“诗言志”,《毛诗序》 加以发挥,同时提出言情的问题: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 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也”。 所谓诗言情志,带有综合的倾向。 《毛诗序》特别讨论诗歌言情的问题,这主要 是变风中的情感表现: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 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 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 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关于刺的,比如《小雅·大东》: 有饛簋飱,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睠言顾之,潸焉出涕。小 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 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毛诗序》认为, “《大东》,刺乱也。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 谭大夫作是诗以告病焉。” 再比如《大雅·瞻卬》:
四、文与用 这里讲韩非的思想。韩非是战国后期重要的 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也是非常关注 现实的。他也很重视语言。 1、关注游说之士向诸侯君主所进之言。 当时向诸侯君主进言的人很多,有的人确实 有真知灼见,有的人则并非有切实可行的主张, 他们能言善辩,而诸侯君主不能察,韩非指出: 今人主之于言也,说其辩而不求其当焉。其 用于行也,美其声而不责其功焉。是以天下之众, 其谈言者务为辩而不周于用。
(2)以意逆志。东汉时期,赵歧注《孟子》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 之”说: “文,诗之文章,所引以兴事也;辞,诗人 所歌咏之辞;志,诗人志所欲之事;意,学者之 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已之意逆诗人之志, 是为得其实矣。” 认为人们比较一致接受的文学的意义的寻求还是 可能的,这是偏于客观的批评倾向。赵岐还把所 谓以意逆志上升为普遍的阐释原则,他说: “斯言殆欲使后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 但施于说诗矣。”
二、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这主要讲两汉对《离骚》和屈原的评论,这 是两汉文论的重要内容。 1、贾谊《吊屈原赋》: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 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悼先生,遭世罔极兮, 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 鸱枭翱翔……” 2、刘安《离骚传》: “以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 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 外,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 也”。(班固《离骚序》引)
“宋王与齐仇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 观,筑者不倦。王闻诏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 之讴,又贤于癸。王诏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 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 胜如癸矣,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 射稽八板;擿(zhi)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韩非的文章直接服务于现实,但也是有文采 的。其有《主道》讲君主应该赏罚分明说:
比喻。郑玄《周礼注》说 “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 之。” 偏于从政治方面理解。其《毛诗故训传笺 · 葛覃》 则从方法角度理解: ”葛者,妇人之所有事也。此因葛之性以性焉。 兴者,葛延蔓于谷中,喻女在父母之家,形体浸浸, 日长大也。萋萋,喻其容色美盛。”
3、诗无达诂与以意逆志 关于说诗的方法,先秦最有影响的是赋诗断章 说和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前者偏于主观,后者偏于 客观。两汉也很重视批评问题,也有这两种倾向。 (1)诗无达诂。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说: “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意思是说诗不可能有完美唯一的解释,用易卜筮不 可能有完美唯一的指示,理解春秋不可能有完美唯 一的意义。所谓“诗无达诂”却指出了一种重要的 批评现象,偏于主观的批评倾向。
2、社会思想文化概况 (1)西汉是一个强盛的时代,西汉末年走 向衰败;东汉建立后,出现中兴的局面,东汉末 年,社会更加动荡。 (2)先秦儒家尊崇的《诗》《书》《礼》 《易》《春秋》成为经典,人们专注于对这些经 典的注解阐释。西汉初一段时间曾以黄老哲学治 国,汉武帝采用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的主张,确立了此后几千年中国古代社会以儒 家思想治国的基本政治理念。司马迁的《史记》 对五帝以来的历史和思想文化作了一个总结。 (3)两汉文学主要是辞赋的创作。
通篇是韵文。 7、但是,韩非认为,服务于功利的艺术不 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超功利的。 他有这样一段话: “ 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短褐不完者,不 待文绣。夫治者之事,急者不得,则缓者非所务 也。” 这个思想是很深刻的。
第三章 两汉文论
引言 1、时间概念 两汉,指西汉和东汉。前206年,西汉建立, 公元24年,西汉结束。25年,东汉建立,196年 为汉献帝建安元年,进入曹魏时代。两汉文论 主要讲从西汉建立到195年的文论。其间约400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