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论

合集下载

古代文论文之先秦两汉

古代文论文之先秦两汉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思想家。孟 子主"性善"说,荀子却提出了 "性恶"论。主 性善,则主张以"仁"治天下,然孔孟周游列 国,游说其主,而其道不行;主性恶,则 在主张以"仁"化民之外,更强调以"法"治天 下。荀子虽没有大力标举法治,但他的两 位学生,韩非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李 斯则大力推进法治。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派往往迎合统治者的 政治需要来解释儒经,并把宗敎迷信思想掺杂其 中,武帝时就已争取到了官方的支持,成为御用 儒学。到西汉末,今文经学更与濂纬图箓相结合, 成为宗教神学化的谶纬经学。而古文经学则是在 野的私学,着重对儒经本义的训释,学风较为求 实,反对今文经学的濂纬迷信和主观臆断地解释 儒经。西汉中叶后,今文经学渐衰;东汉后,古 文经学渐盛。郑玄继马融以后, 兼取今、古文经 学,广采诸说,遍注群经,破除今、古文经学界 限和家法传统,建立了 "郑学、从而结束了今、古 文经学之争。
“无为”
道家崇尚“无为”,可直接追溯到老庄的“虚静”、“心 斋”、“坐忘”等思想。老子主张“涤除玄览(鉴)”、“致 虚极,守静笃”。庄子提出了 “心斋”、“坐忘”的观 点,心斋”要关闭感官的通道,摒弃一切外在干扰,保持 一种无私心杂念的精神状态。与“心斋”相通的是“坐 忘”:“堕肢体,黝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 ‘坐忘’。”忘不仅是要忘掉仁义礼乐等世俗伦理,而且 要遗忘自己的肢体,抛开自己的聪明,离弃本体,忘掉知 识,和大道(自然)融为一体。 中国美学受老庄的影响,追求“空灵”的艺术境界,重视 心灵对于世界与尘世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 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现万象, 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 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两汉文论3《论衡》

两汉文论3《论衡》

3、现实——等古今的文章史学观
1、世俗之所好 2、等古今之文章史学观
3、反复古,求独创
(1)、世俗之所好

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 左右;下世之人短小陋丑,夭折早死。何则? 上世和气纯渥,婚姻以时,人民禀善气而生, 生又不伤,骨节坚定,故长大老寿,状貌美 好。下世反此,故短小夭折,形面丑恶。此 言妄也……好高古而下今,贵所闻而贱所见 。 (《论衡· 齐世》)
3、谶纬与虚妄学风、文风的关系
世谷所患,患言事增其实;著文垂辞,辞出溢其真, 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何则?俗人好奇。不奇, 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 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於心。闻一增以为十,见 百益以为千。 (《论衡· 艺增》) 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语,说虚妄之文。何则?实事 不能快意,而华虚惊耳动心也。是故才能之士,好 谈论者,增益实事,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 空文,为虚妄之传。听者以为真然,说而不舍;览 者以为实事,传而不绝。不绝,则文载竹帛之上; 不舍,则误入贤者之耳。 (《论衡· 对作》)
(3)、表里一致的创作要求

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为表……有根株於下, 有荣叶於上;有实核於内,有皮壳於外。文 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 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 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人之有文也,犹禽 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於体。苟有文无 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 (《论衡· 超 奇》)
2、关于谶纬(释义)

主要是中国汉代(公元前206-211年)流行的宗教迷信。“谶”是巫师 方士编制的一些隐语,用来预言吉凶祸福,或将要发生的事情;“纬” 是方士儒生附会儒家经典杜撰的众多虚妄之作。谶纬起源于古代河出图、 洛出书的神话传说。谶纬与此前董仲舒等的经传有重要联系,较之今文家的

汉魏六朝时期: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与成熟

汉魏六朝时期: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与成熟

“文”是指由声音组成的乐曲。指出音乐创 作必须有高度的真实性。强调作家的思想感情 与艺术作品中思想感情的一致性。
18
西汉中期:封建正统文艺纲领 的出现:《毛诗序》 一、《毛诗序》概说
汉人传《诗》,有鲁、齐、韩、毛四家,前三家均失 传,只有毛诗得以流传至今。《诗大序》是毛诗首篇 《关雎》题下的序,由于毛诗每篇都有小序,这篇大 序应是整个《诗经》的序,故又称《毛诗大序》或《 毛诗序》。
二、《淮南子》的文艺思想
1、《淮南子》概说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安主持编 写的。据《汉书·艺文志》:“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 三篇”,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 遗。据高诱序言,“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 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高诱《淮 南叙目》中说:“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 ,出入经道„„然其大较归之于道,号曰《鸿烈》。” 近 代梁启超:“《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 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汉书·艺文志》将它列入杂家。除道家思想外,还兼 收了儒家、法家、阴阳家之言。范文澜先生说:“《淮南 子》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仍表现出一定的融合倾 9 向。”
其作者问题前人考证纷纭,认为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诗大序》在摘编前代儒家关于诗、乐的评论文字的 基础上,较系统的总结了诗的性质、文体特征、表现 手法和社会作用等,集中反映了汉儒的诗歌理论观。 可以说是后世两千年封建社会正统文学的理论纲领。 19
第三节
二、《毛诗序》的文论思想 1、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情志统一”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 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 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情志统一”,是《毛诗序》继承了先秦“诗言 志”诗歌本质观并吸收了《乐记》对音乐本质 的论述所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它包括“志 之所之”和“吟咏情性”两方面。也就是说《 毛诗序》首次正式将“诗言志”的内涵扩大到 了“情”。 这段话揭示了诗的产生心理原因 ,指出诗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 20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发展的阶段性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发展的阶段性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以中国浩繁如海的文学作品为源泉,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不断地得以丰富和补充,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笼统到具体、从粗疏到细致、从浅显到深刻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文人们对文学理论的探索大大提高了文学自觉意识,起着总结前人、启迪后者、引导方向、开拓视野的作用。

两千多年以来,经过无数代人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形成了四个极具特色的发展阶段,并由此耸立起了三座连绵起伏的文学理论高峰。

一、文学批评的萌芽初创期:先秦两汉文论(基本文学理论奠基阶段)先秦的文学批评理论包含于文艺、总体文化评述以及政治、哲学和社会思想中,没有从政治、哲学和思想意识中独立出来,处于混沌的状态。

这个时期,基本上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学批评理论著述,相关观点都散见于文学作品或者其他政治、哲学理论著述中。

这一时期,以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孟子的“养气说”,老子的“意象”论,庄子的“得意忘言”等有关论述比较有代表性,表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文学的性质、功能及发展规律的初步探索。

到了两汉时期,文学明显受道家思想影响,经学进一步神学化,因为文学批评也随之陷入神秘化的境地。

除了王充等少数反神学迷信的思想家、文论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外,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成果不够集中。

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草创时期,因此,这个时候的文学观点大多比较零碎,散乱,具有一定的片断性,没有形成专门的体系,也没有产生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批评理论专著,是人们对文学进行外围研究并试图深入文学内部研究的摸索期。

二、文学批评的蜕变成熟期:魏晋南北朝文论(文学整体建构理论高峰)魏晋南北朝文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成熟期,这一时期产生了一系列极具体系性和理论深度的文学批评理论专著,如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序》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文学的研究开始从外围研究转变到注重文学内部规律的探讨。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1、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意思是说: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

2、王充的《论衡》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1.钟嵘:《诗品》。

原称《诗评》,明清以后才以《诗品》定名。

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理论批评著作。

2.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位系统而周详地讨论文体问题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3.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气说”。

“气”的具体含义包括作家的气质、作家的才性和作品的风格三点。

4.陆机:《文赋》。

是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提出“诗缘情而绮靡”。

6.刘彦和:《文心》第三章唐宋金元文学理论2、宋代诗话的代表作有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严羽的《沧浪诗话》等。

3、欧阳修的《六一诗话》首创“诗话”这种理论批评形式。

4、黄庭坚在文学理论上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并开创了江西诗派。

5、张炎:《词源》,宋代。

6、李清照的《词论》提倡婉约派,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8、司空图的诗论特别是《诗品》的主要思想是佛老哲学。

是唐代诗歌美学的总结。

9、“文道合一”是朱熹对文学本质的基本看法,也是朱熹文学思想的核心。

10、皎然:《诗式》。

11、韩愈的文论思想包含:(1)文以载道。

(2)不平则鸣。

(3)务去陈言,文从字顺。

12、白居易关于诗歌与政教的关系理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第四章明清诗文理论1、李东阳:《麓堂诗话》集中体现了他的论诗主张,茶陵诗派代表人物。

2、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提出“真诗乃在民间”观点的是李梦阳。

3、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4、唐宋派的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创作成就最高的则是归有光。

5、明代万历时期文学的代表是李贽和公安派。

李贽提倡“童心说”,是明代最进步的思想家和文学批评家,也是明代后期文学解放思潮的主要理论代表。

6公安派是活动于明代万历中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中道。

古代文论

古代文论
此观点对后世玄学关于言意关系的讨论、中国佛学中不 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理论、诗歌批评中语言与形象意境、语言 与思想内容之关系等理论,均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节 《毛诗序》的主要文论观
《毛诗序》是《诗经·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因其
不仅序《关雎》,而且后半部分总序《诗经》,故又被称
为《诗大序》。汉代说《诗》流传齐、鲁、韩、毛四家, 称四家诗,前三家汉武帝时已立学官,《毛诗》晚出,但 因史实多参《左传》,文字考于《尔雅》,加之东汉郑玄 为其作笺注,故后来《毛诗》独传,影响巨大。
到天汉三年被关于狱中正好七年),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
“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
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
(周文王)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扼陈蔡,作《春秋》;
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
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
4.兴观群怨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 之名。
——《论语·阳货》
▲ 兴观群怨理论:孔子对《诗经》社会作用的充分 肯定和高度概括。兴:启发,鼓舞;观:观察认识社会;群: 互相讨论,共同提高;怨:怨刺上政,批评讽谕。此观点体
现了孔子对文学社会作用的重视。
主 要 观 点: 1.诗是志与情的统一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 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 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认为:言志的同时也是言情,因为“志”是 情动于中而产生的,既指理想、抱负、志向等庄重严肃之情, 也应包括随之而来的其他主观情绪或情感。此观点对陆机缘情 说有一定启发作用。

古代文论选读

古代文论选读

古代文论选读一.两汉文论1.谈谈司马迁文学理论批评观对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积极意义?司马迁文艺理论批评观对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司马迁评价屈原时肯定了他的“怨”和直谏的精神,他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肯定他的“直谏”精神。

这种对黑暗现实的怨愤情绪和对统治者的“直谏”精神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后世的现实主义作家正是秉承这种精神,形成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传统。

(2)司马迁在著名的《报任少卿书》一文中说:“西伯幽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总结出了“发愤著书”说。

对后代受迫害的进步作家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下坚持文学创作是有力的鼓舞和激励。

同时,唐代韩愈提出的“不平则鸣”说、宋代欧阳修提出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是受到过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影响。

(3)东汉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里对司马迁和《史记》有很多批评,但也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在司马迁的创作中确实体现了“实录”的创作原则,例如他对当朝开国的最高统治者刘邦,既写了他统一天下的雄才大略和他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眼光,也写出了他虚伪、狡诈、凶残的流氓无赖嘴脸。

对当代“今上”的汉武帝刘彻,既表彰他打击匈奴、保卫国家的伟大功绩,也写了他加重税敛、穷兵黩武、任用酷吏的凶残和求仙访道、笃信方士的荒唐可笑。

他的“实录”精神不仅影响了我国古代史学著作公正不阿的写作传统,也对后世许多现实主义作家坚持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创作精神有极大影响,杜甫的诗歌被成为“诗史”就是一例。

总之,司马迁的文学思想影响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形成和发展。

2.结合《史记》的某些内容来看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6.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

17.儒学在汉武帝时代成为钦定的官学。

18.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属官学;古文经学则为在野的私学。

东汉郑玄兼取今、古文经学,结束了今、古文经学之争。

19.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20.两汉文论的主导是儒家文论。

21.《毛诗序》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

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

22.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

第二章 两汉文论

第二章  两汉文论

和诗歌的社会作用密切相联系,作者认为,从一个时 代的诗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政治得失,也就是诗歌的 认识作用的问题。换句话说,诗歌是社会政治的一种 反映。这就是文中所说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这个观点,无疑是作者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诗歌作 品的基础之上,所得出的比较正确的结论。
史记•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 第三节 《史记 太史公自序》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 和传记文学的形式。是创造性的历史著作,其中许多 人物传记又是富于独创性的传记文学作品。本文是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自述著作《史记》的 动机,说明了自己的历史观,以及《史记》一书的创 作精神,对我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深远的影 响。
(二)关于诗歌社会作用问题的论述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 货》)《毛诗序》的作者继承了孔子的观点而又有所发展,它进一 步在理论上明确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 和“下以风刺上”。在这两方面中,作者偏重的是“上以风化下” 的教化作用: 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邦国焉。……风以动 之,教以化之。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依经立意”是汉代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反对谶 纬之学与虚妄之美,体现了汉代主“真美”的文学倾向。 汉代文学批评体式,实现了由先秦零散的评论向有意识、 有系统的文学批评的过渡。《诗大序》、《离骚传》、 《汉书·艺文志》、《论衡》中的有关篇章等,都是汉代 出现的文学批评方面的专论。
诗大序》 第二节 《诗大序》
三、“发愤著书”说 发愤著书”
这是司马迁文论最有价值的观点,是在“生活是创作源泉”探讨的基 础上,更深入地把握住了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捕捉住了创作的根本动 力。 在司马迁看来,作者对生活必须有特别的感受,要经历磨难,达到愁 苦忧思,疾痛惨怛,蓄愤积于心胸,非发不可的地步,才能创作出伟 大的作品,这就是“发愤著书”(参看课本最后一段)。司马迁从周 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诗》三百篇以 及自己的《史记》创作中,总结出作者“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故述往事,思来者”,概括了先秦以来中国文学的一种普遍现象,符 合进步文学的创作规律,这曾经启示和鼓舞后世的进步作家“发愤著 书”说,代表了古代进步创作动机的一个主要特征,“愤怒出诗 人”“哀怨起骚人”。他们对黑暗社会怨愤越深,其气就越盛,作品 内容就越丰富,其艺术价值就越高。两千年,司马迁总结的创作批评, 至今仍激励着中国的进步作家在创作中与社会保持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论最终版

中国古代文论最终版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批评孔子1、“兴观群怨”: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思无邪”:《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3、“尽善尽美”: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的观点,就是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孔子之所以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是因为《韶》乐是舜乐,舜因为具备圣德而受禅让,符合所谓“唐虞之道”,故“尽善”;而《韶》乐又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

而《武》乐是周武王之乐,武王是用武力夺取政权的,故“未尽善”,但《武》乐也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

这种“尽善尽美”的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4、“文质彬彬”:这是孔子在《论语·雍也》中的观点: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就是要求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要完美统一,文采和质朴要搭配得当。

这一理论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主导作用。

孟子1、“以意逆志”说: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纲要笔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纲要笔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纲要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第一节尚书、舜典(节录)1、《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与典章文献的汇编。

“尚”即上,“尚书”即上古之书,故名《尚书》。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儒家经典,称《书经》。

2、诗言志的观点:答:“诗言志”是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诗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认识和概括,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关于诗的最早的一个定义,它对我国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影响源远流长。

“志”指意志和感情。

诗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诗的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媒介来表达感情,抒发志向,诗的作用表现在它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上。

3、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答:从《尚书?舜典》中“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杰,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诗歌、音乐、舞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它可以使贵族的子弟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庄严,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这种对于文艺的政治教化作用的认识,成为对中国文艺理论批评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主导性认识。

4、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答:“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描述,反映了上古时期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关系。

《尚书?舜典》中的描述,也为后代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

5、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认识:答:①帝命令夔主管音乐,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官办的乐队,也可能就是后代“学在官府”的前身。

②“教胄子”说明当时已经把音乐作为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也就是后世“诗教”的前身。

③文中指出诗(歌辞)、歌(演唱)、声(音乐)、律(伴奏)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开启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研究和探讨的先河。

④文中“击石拊石”和“百兽率舞”描绘,说明当时歌舞可能已经有了统一指挥的形式以及简单的化装。

有可能出现的综合性的大题一、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学在官府”“诗教”“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统一指挥形式及简单化装。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王守雪《两汉文论新释》序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王守雪《两汉文论新释》序

作 用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何 在 已 有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如 深 化 和 拓 展 徐 复 观 思 想 研 究 , 就 成 为 一 个 有 待 也 探 索 的新 问题 。王 守 雪 教 授 的 新 著 《 汉 文 论 两 新 释— — 以徐 复 观 两 汉 思 想 史 论 为 基 础 》, 个 一 突 出 的 特 点 与 优 点 , 是 在 这 方 面 下 了很 大 的 功 就
在 这 部 新 著 即 将 由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付
梓 之 际 , 作 为 守 雪 的 合 作 导 师 , 时 作 为 徐 复 我 同
观 思 想 的 研 究 者 和 这 部 新 著 的 第 一 个 读 者 , 了 除
表 达 自己 的欣 喜 与祝 贺 外 , 想 结 合这 部 专 著 , 还 从 徐 复 观 研 究 的 方 法 论 意 义 上 , 谈 自己 的 一 点 谈
在 我 心 目 中 , 国 文 化 的 新 生 , 比 个 人 哲 学 的 中 远
守 雪 自师 从 胡 晓 明 教 授 读 博 士 生 起 , 开 始 就
着 力研究 徐 复观 文学 思想 , 博 士 学位论 文 基础 在 上 , 《 心 与文学 : 复 观文学思 想研 究》 著 人 徐 一 书 , 郑 州 大 学 出 版 社 于 20 由 0 5年 出 版 。 为 了 使
夫 , 出 了可 贵 的 探 索 。 做
思 考 与 感 想 。希 望 这 些 思 考 与 感 想 , 为 读 者 诸 能 君进入 这部 新著 , 一点 引导 的作 用 。 起


徐复观 思想 研 究 中的两种 方 法
在现 代新 儒学 的熊 十力 学派 中 , 复观 在学 徐 术上 与其 师熊 十力 、 其 友 唐君毅 牟 宗三 的一个 与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两汉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两汉

1.《庄子》文艺观的主要内 容
• A、崇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 学思想之核心。
• B、“虚静”、“物化”的艺术创作论。 • C、“得意忘言”论。 • D、《庄子》文艺思想具有浪漫主义和
象征主义特征,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 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一边,均与 《庄子》有着较深的关系。
• (三)《庄子》的道家文艺观
(一)《论语》中孔子为代表的 儒家的文艺观
• 1.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 • 2.《论语》的“兴、观、群、怨”
说 • 3.《论语》的“思无邪”说 • 4. 《论语》的“尽善尽美”说 • 5. 孔子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 儒家文论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文艺思想, 其内容主要是关注文艺的根本性质、文艺的 社会功能和作用、文艺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 文艺批评的原则和方法等等问题。 儒家文论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公元前 551~479),他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伟大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 是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很可能也是 世界上第一位重要的文论家,因为他比西方 文论的鼻祖柏拉图(公元前427~374)和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都要早些。
一、先秦文论
• ㈠ 何谓先秦
• 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 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包含着几个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 建社会初期)。
• ㈡ 先秦文论的特点
• 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各个部门的界限不是很清 楚,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还没有明确、科学 的文学观念。
• [影响]“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 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 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 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 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 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 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 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 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 社会

先秦两汉文论选读

先秦两汉文论选读

第二讲先秦两汉文‎论选读一、先秦文论选‎读1、先秦文论的‎总特点和重‎要意义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是:由于当时先‎民们的“文学”观念并不是‎很清楚,还和历史、哲学、政治等学术‎文化含混在‎一起,笼统地称为‎“文”,因此论述文‎学、批评文学的‎著作也较为‎模糊和宽泛‎。

即使是专门‎论述“诗”的资料,也和后世特‎别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诗‎论不尽相同‎,那时的人们‎对于“诗”,更多地还是‎从大文化特‎别是政治伦‎理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的。

因此可以说‎,所谓先秦文‎论,往往都是广‎义的文论。

但是,我们切不可‎因此就忽视‎和否定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后‎世两千多年‎中国文学思‎想的源头。

我们都知道‎,不论研究什‎么事物,历时性的溯‎源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即平时我们‎常说的必须‎弄清楚该事‎物的来龙去‎脉。

特别是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连续‎性的封建社‎会历史很长‎,而它的思想‎文化基础,早在先秦时‎期就大体上‎奠定了,其中主要是‎儒家的思想‎文化,还有与之相‎反相成的道‎家思想文化‎,以及其他诸‎子文化。

具体到文学‎理论批评上‎来也是如此‎,先秦时期各‎家各派的文‎艺思想,尤其是儒、道两家的文‎艺观念,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2、本课要学习‎的先秦文论‎内容广义的先秦‎时期的文论‎资料很多,也很杂,由于我们的‎课时有限,只能遴选其‎中一小部分‎进行讲解和‎学习。

根据同学们‎的情况,我们选定了‎比较重要的‎儒、道两家文论‎。

儒家文论以‎《论语》选读和《孟子》选读为代表‎,道家文论以‎《庄子》选读为代表‎。

◎◎儒家文论儒家文论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文艺思‎想,其内容主要‎是关注文艺‎的根本性质‎、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文艺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文艺批评的‎原则和方法‎等等问题。

第二讲 文学理论的发展(两汉)

第二讲 文学理论的发展(两汉)
• 批评“露才扬己”说。 “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 命” 。
• 批评诗多“虚无之语”说。“离骚之文,依托五 经以立义”,“金相玉质,百世无匹。” “《离 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 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 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 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 “内外副称”论。“有根株于下,有荣叶 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实诚 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 称。” (《论衡·超奇》)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 (《诗大序》)“讽谏”说;“诗六义”说;情
志统一说 (二)简答 • 简述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及其重要意义和对后
世的影响。 • 简述《诗大序》对于诗歌抒情的认识和规范,以
及对后世的影响。 • 简述《诗大序》中“诗有六义”的内涵。 • 简述汉代关于《楚辞》之争的主要内容。
• 《诗大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但在 情志关系上,它更重在志。吟咏情性之 “情”声有所限定的,“发乎情,止乎礼 义”,情限定在“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 苛”。
“六义”说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 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 六种诗体说。(章太炎《检论·六诗说》) • 三体三用说。孔颖达《毛诗正义》:“风 雅颂者,诗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 辞尔。” • 三经三纬说。朱熹《朱子语类》:“三经, 是风雅颂,是做诗的骨子。赋比兴,却是 里面横串的,故谓之三纬。”
• 汉赋的功用 :“润色鸿业” 。“或以抒下情而 通讽谕,或以宜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 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 《两都赋序》)
真美:王充的文学批评
• “嫉虚妄”说 。“好谈论者,增益实事, 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 妄之传”(《论衡·对作》) 。

古代文论两汉时期

古代文论两汉时期
扬雄倡导文学创作必须合乎儒家之道,以圣人为榜样,以六经为楷 模。
古代文论
《礼记·乐记》
蒋孔阳先生认为:“《乐记》的原书,应当是‘先秦旧书’。河间献王 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这就说明 了《乐记》所本的原书,是《周官》及先秦诸子言乐事者。它里面有孔、 孟的言论,有荀况的《乐论》,还有《易·系辞传》、《左传》、《吕览》
对赋的评价:扬雄对赋的评价早年很高,晚年否定。主要是人为辞赋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 靡丽,忽视了儒家传统的文质关系的原则。
古代文论
对屈原的评价:过以浮,蹈云天
对屈原作品的评价:批评其作品“过以浮”,即作品极其华丽的 文辞,不似儒家经典那样质朴;“蹈云天”,是指屈原作品中上 天入地的夸张描写额,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不符合孔子“不 语怪、力、乱、神”的精神。
两汉文论
一、文论概观
两汉文论概观
(一)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时期 道家文艺思想 以无为本,注重神虚意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到东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 儒家文艺思想 保守性、文学性、神学化
(三)白虎观会议到王朝灭亡 多元化文艺思想 融会今古文,兼通数家法
两汉文论概观
谶纬之学是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谶”,即一种神秘的预言假托神仙圣人预 决吉凶,又分为符谶、图谶等;“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 家经典。谶纬之学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为依据,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 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魏晋后日渐衰落。——小知识: 谶纬之学
二、两汉文论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到东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
(一)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时期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到东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 (三)白虎观会议到王朝灭亡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1、《周易》观物取象2、孔子兴观群怨3、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4、庄子心斋坐忘5、汉代文论1、孔子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1)兴观群怨,来自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

‚兴‛:孔安国注:‚兴,引譬连类。

‛朱熹注:‚感发意志。

‛就是说诗是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观‛: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

‛朱熹注:‚考见得失‛,就是说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此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的政治的得失;‚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

‛朱熹注:‚和而不流。

‛就是说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怨‛: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变是说诗可以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

(3)总的看来,孔子把诗的作用区分为‚兴‛、‚观‛、‚群‛、‚怨‛,是一种素朴的说法,带有很大的相对性,暂不必一一地去确定四者的界限,重要的是从总体上去把握它,抓住孔子美学思想的特征;重视艺术的情感特征。

这可说是孔子所开创的中国美学的一贯传统。

孔子注重通过情感去感染、陶冶个体,使强制的社会伦理规范成为个体自觉的心理欲求,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2、孟子孟子的文论思想。

(1)、‚与民同乐‛的文艺思想孟子在自己‚仁政‛思想基础上提出‚与民同乐‛的文艺思想。

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把它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也是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无论是诗、乐、舞还是别的文艺,都能否要看到‚与民同乐‛。

(2)、‚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文学批评观孟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提出了著名的‚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两汉文论概述一、文化脉络黄老之学——经学——谶纬神学二、文论特点1.围绕诗与辞赋展开2.基本特征:依经立论经义断狱例: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己子。

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之。

甲当何论?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春秋》之义,父为子隐。

甲宜匿乙。

诏:不当坐。

第一节《诗大序》:儒家文论的总结《诗大序》是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作。

它吸收了传诗经生的意见,阐说了诗歌的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方法和社会作用等,可以看作先秦儒家诗论的总结。

关于作者:郑玄《诗谱》认为《大序》子夏作,《小序》子夏、毛苌合作。

范晔《后汉书·儒林传》认为是后汉卫宏作。

一、情志说——对诗歌本质的认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1)提出情志统一的诗学观,发展了“诗言志”的思想,更准确全面的概括了诗歌的本质特征。

(2)继承《乐记》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观念以解释诗歌的本质和起源,显示出“以声为用的诗的传统,比以义为用的诗的传统古久得多。

”(朱自清《诗言志辨》)二、发乎情,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 变风变雅为怨刺之诗,发乎人性人情,所以刺者,欲回归于礼义之世。

三、教化与讽谏——对诗歌政治功用的强调“《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上以风风下,下以风刺上。

”(《郑笺》:“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

”)四、主文而谲谏——对诗歌形式特点的要求主文:注重文采,讲究形式。

谲谏:“刺上”的方式应委婉含蓄,不可直露急切。

《郑笺》:“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

谲谏,歌咏依违,不直谏也。

”“主文而谲谏”符合人对批评的接受心理,易为统治者接受。

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教——诗的教育宗旨和风格。

《礼记·经解》:“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诗之失愚,……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教者也。

”孔颖达疏: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是《诗》教也。

六、对“六义”的总结1.六诗和六义说《周礼·春官·大师》称“六诗”:“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毛诗序》称“六义”:“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2.关于六诗的解释孔颖达《毛诗正义》将“六诗”分成三体三用:“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 其它说法:六诗皆体。

3.关于风雅颂——以政教美刺说诗。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 风,以某个人的事来表现其所属国家的风尚。

雅,讲整个周王朝王政废兴,政有小大,故有小雅大雅。

颂,歌颂盛德而告之神明。

●风雅正变论——开诗史观念。

●质文代变、诗体正变4.关于赋比兴——《诗大序》未作解释几种有代表性的阐释:▲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

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以为后世法。

(郑玄《周礼》注)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以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诗集传》卷一)▲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

(南宋胡寅《斐然集》卷十八《致李叔易》引李仲蒙语)●诗重比兴——感物兴情;比兴寄托;兴寄、兴象、兴趣;诗可以兴。

●清·吴乔《围炉诗话》:“比兴是虚句、活句,赋是实句。

有比兴则实句变为活句,无比兴则实句变成死句。

”背景:1.农业文明,天人和谐;2.专制社会,道势矛盾。

第二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一、理论内涵和意义1.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最能产生优秀的文艺作品这一创作的普遍现象和规律。

从心理规律来说,“愤”能激发创作主体的生命意志、心理能量。

从伦理心理来说,“愤”是正义合理的欲求受到客观环境压抑的产物。

有“愤”者是精神生命的强者,“愤”使创作者对人生痛苦和生命真谛有更深刻的体验,对造成“愤”的客观环境有深刻的认识,创作出的作品也更有品位和质量。

从接受心理来说,发愤抒情使文艺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更能引发读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共鸣。

2.“发愤著书”说具有与“温柔敦厚”“中和”之美完全不同的美学品格,“发愤”之作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读者更有激励作用和鼓舞力量。

二、理论背景——《魏风·园有桃》:“心之忧兮,我歌且谣。

”《小雅·四月》:“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论语·阳货》:诗“可以怨”屈原《惜诵》:“发愤以抒情”三、“发愤著书”说的影响——韩愈《送孟东野序》:“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又《荆潭唱和诗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人性、自由、现实第三节汉代的屈原论一、西汉刘安、司马迁肯定屈赋,崇尚屈原的人格美。

1.淮南王刘安作《离骚传》“以《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

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皦然泥(niè)而不滓(zĭ)。

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见班固《离骚序》引)2.司马迁突出屈原“怨”的精神,全面揭示屈赋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史记·屈原传》)二、东汉扬雄、班固提出了不同看法。

“(扬雄)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

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汉书〃扬雄传》)“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

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

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

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

……然其文宏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

”(班固《离骚序》)●评价的矛盾:既同情屈原的遭遇,肯定屈赋的“宏博丽雅”;又从现实的、政治的、经典的要求出发,批评屈原的行事与屈赋的风格。

1.在人生准则上,批评屈原露才扬己,竞于群小,不能明哲保身。

2.在文学内容上,反对通过作品“怨刺其上”。

3.在文学形式上,认为屈赋的“虚无之语”“非法度之正”,不合儒家温柔敦厚之旨。

三、王逸对屈原的评论王逸是汉代第一个对楚辞进行全面整理和研究的人,也是秦汉以来楚辞研究的总结者,其《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1.高度肯定屈原的人格精神“今若屈原,膺忠贞之志,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屈原之词,优游婉顺,宁以其君不智之故,欲提携其耳乎?而论者以为…露才扬己‟、…怨刺其上‟、…强非其人‟,殆失厥中矣。

”(《楚辞章句叙》)2.分析屈原创作动机以及作品功用“屈原履忠被谮,忧悲愁思,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

”(1)“上以讽谏”继承儒家诗学精神。

(2)“下以自慰”即诗人从自己作品中获得精神安慰和满足,是王逸对屈原创作提出的新见解。

“自慰说”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种普遍现象,开启文学创作“自适”“自娱”的创作动力说和功用说。

3.高度肯定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

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离骚经序》)王逸尊骚为经,认为《离骚》依经立义,完成了汉代楚辞学依经立义的思想系统,糅合楚骚美学与儒家思想,是汉代楚辞学的集大成。

●王逸与扬、班臧否屈赋都以儒家经义为标准。

区别:重刺与重美,抗浊世与颂汉德。

《楚辞章句》是经学观念的产物。

汉人治经目的在于通经致用,具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

章句本是汉人解经的体例,王逸从经学观念出发,以章句解《骚》,也有着强烈的用世目的。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乱政,皇权式微,政治秩序混乱,严重威胁到帝国安危。

国难当头之际,“清流”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激扬士节,挺身而出,与戚宦腐朽势力周旋斗争。

而朝野盛行的明哲保身和全身远害风气,不但使“清流”孤立无援,更助长了戚宦乱政的气焰。

王逸为《楚辞》作章句,意在通过驳斥历来对于屈原的消极批评,批判明哲保身和全身远害观念,再塑屈原形象,张扬儒家积极入世的抗争精神,砥砺士大夫忠正伏节,挽救日益没落的东汉王朝。

《楚辞章句》提倡的屈原精神实质是东汉中后期“清流”士大夫忠君存国,弘道济世精神。

附:《文心雕龙·辨骚》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禹汤之祗敬,典诰之体也;讥桀纣之猖披,伤羿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虬龙以喻君子,云蜺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每一顾而掩涕,叹君门之九重,忠怨之辞也:观兹四事,同于《风》、《雅》者也。

至于托云龙,说迂怪,丰隆求宓妃,鸩鸟媒娀女,诡异之辞也;康回倾地,夷羿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目,谲怪之谈也;依彭咸之遗则,从子胥以自适,狷狭之志也;士女杂坐,乱而不分,指以为乐,娱酒不废,沉湎日夜,举以为欢,荒淫之意也:摘此四事,异乎经典者也。

……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熔经旨,亦自铸伟辞。

第四节王充的文论《论衡》的思想主旨:“真美”“疾虚妄”“务实诚”《论衡·对作篇》:“是故《论衡》之作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

”文化文学背景:谶纬盛行、拟古文风一、尚实:“务实诚”——著文与衡文的原则1.王充弘扬文学的写实精神,反对“言事增其实”、“辞出溢其真”的虚妄之美。

“论则考之以心,效之以事,浮虚之事,辄立证验。

”(《对作》)“增过其实,皆有事为”——对艺术夸张也依事实之真的标准加以衡量。

“言甚莫过圣人,经艺万世不易,犹或出溢增过其实。

增过其实,皆有事为,不妄乱误,以少为多也。

……经艺之增与传语异也。

”(《艺增》)“增”是为了使事物的本质更加突出鲜明,而不是歪曲事实,不能“失其实”“离其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