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论概述
古代文论文之先秦两汉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思想家。孟 子主"性善"说,荀子却提出了 "性恶"论。主 性善,则主张以"仁"治天下,然孔孟周游列 国,游说其主,而其道不行;主性恶,则 在主张以"仁"化民之外,更强调以"法"治天 下。荀子虽没有大力标举法治,但他的两 位学生,韩非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李 斯则大力推进法治。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派往往迎合统治者的 政治需要来解释儒经,并把宗敎迷信思想掺杂其 中,武帝时就已争取到了官方的支持,成为御用 儒学。到西汉末,今文经学更与濂纬图箓相结合, 成为宗教神学化的谶纬经学。而古文经学则是在 野的私学,着重对儒经本义的训释,学风较为求 实,反对今文经学的濂纬迷信和主观臆断地解释 儒经。西汉中叶后,今文经学渐衰;东汉后,古 文经学渐盛。郑玄继马融以后, 兼取今、古文经 学,广采诸说,遍注群经,破除今、古文经学界 限和家法传统,建立了 "郑学、从而结束了今、古 文经学之争。
“无为”
道家崇尚“无为”,可直接追溯到老庄的“虚静”、“心 斋”、“坐忘”等思想。老子主张“涤除玄览(鉴)”、“致 虚极,守静笃”。庄子提出了 “心斋”、“坐忘”的观 点,心斋”要关闭感官的通道,摒弃一切外在干扰,保持 一种无私心杂念的精神状态。与“心斋”相通的是“坐 忘”:“堕肢体,黝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 ‘坐忘’。”忘不仅是要忘掉仁义礼乐等世俗伦理,而且 要遗忘自己的肢体,抛开自己的聪明,离弃本体,忘掉知 识,和大道(自然)融为一体。 中国美学受老庄的影响,追求“空灵”的艺术境界,重视 心灵对于世界与尘世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 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现万象, 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 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两汉文论概述剖析
两汉文论概述剖析两汉文论是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其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等众多领域。
本文将从两汉文论的起源、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影响等方面进行剖析。
两汉文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两汉文论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时期的文化风气中,各种思想流派相互竞争,充满着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这种多样性的思想交流奠定了两汉时期文论发展的基础。
在两汉时期,有许多重要的文论家和代表人物,他们对于文学的发展和表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东汉时期的班固和鲁迅。
班固是两汉时期最著名的文论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东京赋》和《后赤壁赋》等。
鲁迅则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文论以批判的力量和犀利的观点而闻名。
在两汉文论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儒家学说的影响较大。
儒家学说注重经典的研究和准确的阐释,对于文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班固提出了"近事体叙"的观点,认为文学应该关注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于时代变化有所表达。
这一观点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儒家学说相对应的是道家学说,道家注重超越个人情感和社会问题,追求无为而治和自然的境界。
道家学说对于两汉文论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鲁迅在文论中提出了"命运论"的观点,认为文学应该超越个人和社会问题,关注人性的困境和命运的无常,这一观点体现了道家学说的影响。
另外,佛教思想在两汉文论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佛教强调修行和超脱,提出了"生灭即空"的观念,这对于文学创作也有很大的启发。
两汉时期的文论家们研究佛教思想,吸收其中的智慧,对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两汉文论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促进了文学形式的多样化和题材内容的丰富化,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启示和指导作用。
两汉时期的文论家们开拓了新的文学思想和表现形式,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汉文论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 言为诗。
孔颖达:作诗者,所以舒心志愤懑,而卒成于歌咏 ,故《虞书》谓之‚诗言志‛也。包管万虑,其名 曰心;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 ,言悦豫之志则和乐兴而颂声作,忧愁之志则哀伤 起而怨刺生。《艺文志》云‚哀乐之情感,歌咏之 声发‛,此之谓也。
《毛诗序》
《毛诗序》
儒家诗学思想的规范性、诗歌的功能、 诗歌的表现方法、诗歌的本质等问题。
鲁国申培所传的《诗》,称为‚鲁诗‛ ;齐国辕固所传的《诗》,称为‚齐诗 ‛;燕国韩婴所传的《诗》,称为‚韩 诗‛;鲁人毛亨、赵国毛苌所传的《诗 》,称为‚毛诗‛。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 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 ,用之邦国焉。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 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 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 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 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孔颖达:言诗人作诗,其用心如此。一国 之政事善恶,皆系属于一人之本意,如此 而作诗者,谓之风。言道天下之政事,发 见四方之风俗,如是而作诗者,谓之雅。
陆德明《经典释文》:旧说云:‚起此至‘用之邦 国焉’,名《关雎序》,谓之《小序》。自‘风, 风也’讫末,名为《大序》。‛ 孔颖达《毛诗正义》:德者,得也,自得于身,人 行之总名。此篇言后妃性行和谐,贞专化下,寤寐 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也。二《南》之风, 实文王之化,而美后妃之德者,以夫妇之性,人伦 之重,故夫妇正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是以 《诗》者歌其性情。阴阳为重,所以《诗》之为体 ,多序男女之事。
第二章 两汉文论
3、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强调“尚真”, “嫉虚妄”,针对走向神学化的儒学不良 倾向而发。
4、汉代赋论较兴盛,司马相如为 首屈一指的汉赋大家。
对汉赋与乐府的评论。揭示赋的文体和 审美特征及其缺失。 班固:“不歌而诵谓之赋”,“润色鸿 业”、“雅颂之亚”(《两都赋序》); 扬雄云:“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 丽以淫”、“劝百讽一”、“雕虫小技” 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司马迁对《离骚》的评价: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 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 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 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附录三: 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评
《礼记· 乐记》和《毛诗序》体现了汉代儒 家对诗乐的评论。 扬雄和班固在对《楚辞》与汉赋的评论 中反映了汉代儒家的文学观
一、扬雄的文学理论批评 1、原道、征圣、宗经
《法言· 吾子》“或曰:人各是其所是,而 非其所非,将谁使正之?曰:万物纷错, 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或曰: 恶睹乎圣而折诸?曰:在则人,亡则书, 其统一也。”“舍舟航而济乎渎者,末矣; 舍五经而济乎道者,末矣。弃常珍而嗜乎 异馔者,恶睹其识味也?委大圣而好乎诸 子者,恶睹其识味也?”
第一节 从《礼记· 乐记》到《毛诗序》
《礼记》有其中《经解》和《乐记》两 篇,有关于诗乐方面的论述 《礼记· 乐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美学 著作,也是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是儒家 文艺思想的纲领性文献。
一、《乐记》的音乐思想
《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与文学思想是完 全相通的,而且直接对文学理论批评产生 了影响。
两汉文论
第二章两汉文论概述一、文化脉络黄老之学——经学——谶纬神学二、文论特点1.围绕诗与辞赋展开2.基本特征:依经立论经义断狱例: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己子。
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之。
甲当何论?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春秋》之义,父为子隐。
甲宜匿乙。
诏:不当坐。
第一节《诗大序》:儒家文论的总结《诗大序》是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作。
它吸收了传诗经生的意见,阐说了诗歌的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方法和社会作用等,可以看作先秦儒家诗论的总结。
关于作者:郑玄《诗谱》认为《大序》子夏作,《小序》子夏、毛苌合作。
范晔《后汉书·儒林传》认为是后汉卫宏作。
一、情志说——对诗歌本质的认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1)提出情志统一的诗学观,发展了“诗言志”的思想,更准确全面的概括了诗歌的本质特征。
(2)继承《乐记》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观念以解释诗歌的本质和起源,显示出“以声为用的诗的传统,比以义为用的诗的传统古久得多。
”(朱自清《诗言志辨》)二、发乎情,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 变风变雅为怨刺之诗,发乎人性人情,所以刺者,欲回归于礼义之世。
三、教化与讽谏——对诗歌政治功用的强调“《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上以风风下,下以风刺上。
”(《郑笺》:“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
”)四、主文而谲谏——对诗歌形式特点的要求主文:注重文采,讲究形式。
谲谏:“刺上”的方式应委婉含蓄,不可直露急切。
《郑笺》:“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
两汉文论概况
第五讲两汉文论概况(提纲)一、汉代思想文化对文论的影响汉代思想文化对文论有鲜明影响:汉初重黄老之学,思想较为自由,文论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汉初,政治、经济政策宽松,与民休养生息,尊黄老之学,提倡“无为而治”。
文论思想自然受其影响,主要反映了道家的观点。
贾谊肯定屈原的人格精神,但认为其在遭受打击后,可以出走他国或隐居乡野,不必自沉的观点,都体现了道家“法天贵真,随顺自然”的思想。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与《报任安书》中“发愤著书”的观点与道家愤世嫉俗的思想相一致。
中期由于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经学发达,文论思想受其影响。
汉武帝为巩固专制统治,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成为统治思想。
儒学地位上升,儒家的《诗》《书》《易》《礼》《春秋》被尊为“五经”,政府设立“五经”博士。
经学思想成为时人的基本思想原则,“宗经”、“征圣”,依经立论成为汉代文论的基本准则和最大特色,并影响后世。
如《毛诗序》作为重要的诗学论文,主要阐述儒家的“诗教”观念。
西汉扬雄肯定屈原的人格精神,但由于受经学思想影响,非议其投水沉身和作品的浪漫特征。
后汉王逸全面肯定、高度赞扬屈原及其作品,甚至把《离骚》尊之为“经”(《离骚经序》)也是通过以《离骚》比附《诗经》来确立自己的观点的。
其次也应看到,经学的繁荣,对儒家经典的大量阐释,必定推动了文学阐释学和文论思想的发展。
如汉代传诗有鲁(申培)、齐(辕固)、韩(韩婴)三家,为官立今文经学(用汉通行的隶书抄写,现仅存《韩诗外传》),另有赵毛苌所传的私学古文经学毛诗(用汉以前的篆书抄写),并流传至今。
而《毛诗序》就是汉代经学影响文论的重大成果。
最后,由于古、今文经学家对儒经内容的不同阐释,也形成了文论观点的差异。
比较而言,今文经学文论表现出神学化倾向。
如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神学论出发,提出“以类相动”,文艺能够沟通自然与社会的观点。
古文经学的文论就少有神学迷信的成分。
第三章 两 汉 文 论
三、《乐记》、《诗大序》和董仲 舒的文论:儒家文论之总结
产生于汉代的《乐记》、《诗大
序》和董仲舒的文论是儒家文论
的一个高峰。
1、《乐记》的文艺思想
《乐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音乐理论 著作,由于古代乐舞歌一体化,加之该书对 诗文书画诸艺亦有论说,故当为一部艺术理 论专著。《乐记》由《乐本》、《乐论》、 《乐象》等11篇文章组成,收在《礼记》中。 作者尚无定论,据班固《汉书· 艺文志》载, 当是汉武帝时河间王刘献与毛生等儒士共同 辑写而成(参看教材p82)。《乐记》的文艺 思想受荀子之《乐论》影响,主要理论观点 如下。
“乐本”:即“心之动”,即“情”,是乐 的内容。“情”又包括“仁”和“理”, 即“通伦理”、“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 理”;“情”还须真诚,不伪饰,“唯乐 不可以为伪”。 “乐象”:即音乐形象或意象,是由“和 以柔”、“直以廉”、“粗以厉”等不同 的乐音形式组成的不同乐象,以对应不同 的思想情感。 “乐饰”:即指节奏、节律、旋律、修饰 等音乐形式。只有乐本、乐象先成竹于胸 中,然后才能治其饰,做到情真而美。
④ 美丑观
《淮南子》的美丑观亦受老庄思想影响。 a.以“无美无丑”之心达美丑“玄同”之境。发挥了 老庄美丑相对性思想,认为不要刻意求美逐丑,才能 顺其自然而有美有丑;以“无美无丑”之心,达美丑 “玄同”之境:“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 丑则不得丑,求不丑则有丑矣;不求美又 不求丑, 则无美无丑矣。是谓玄同。” b.美丑各有质的规定性。《说山训》中说,美玉置于 污泥中亦不失其美,破笼甑带置于衻(ran)茵之上 也无法抬高其价值。 《淮南子》产生于汉初,以道家思想为主,兼及儒家, 谈及的文艺审美思想丰富深刻,对后世亦有广泛影响。
两汉文论介绍课件
两汉文论在当代的应用与价值
文学教育
两汉文论对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趣味具有 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现代文学教育水平。
文化产业
两汉文论对于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创意、品牌和文 化传播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跨文化交流
两汉文论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 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THANKS
感谢观看
和迷信,同时也要注重作品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05
两汉文论的现代解读与启示
从两汉文论看现代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两汉文论强调情感的真实与自然,对现代文学 创作中情感表达的要求有深远影响。
文学创作的审美标准
两汉文论注重文采、气韵和意境,对现代文学 创作中的审美标准产生了积极影响。
文学创作的艺术风格
两汉文论提倡多样性与创新,鼓励现代文学创作在风格上寻求突破。
两汉文论对现代文学批评的启示
文学批评的客观性
两汉文论强调批评应基于文本本身,对现代文学批评 的客观性提出了要求。
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两汉文论注重整体把握与细节分析相结合,为现代文 学批评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两汉文论强调批评应有益于文学
两汉文论的影响与价值
对后世的文学影响
1 2 3
奠定文学理论基石
两汉文论提出了许多关于文学本质、功能、风格 的理论观点,为后世的文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
推动文学创作繁荣
两汉文论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感和审美价值,激 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热情,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 荣。
深化文学批评意识
两汉文论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和鉴赏提出了独到的 见解,深化了后世的文学批评意识,提高了文学 鉴赏水平。
扬雄的《法言》
古代文论第三讲两汉文论
其一、 比德” 其一、“比德”的含义
董仲舒《山川颂》引孔子的话说: 山川神祗立, 董仲舒《山川颂》引孔子的话说:“山川神祗立, 宝藏殖,器用资,曲直合,大者可以为宫室台榭, 宝藏殖,器用资,曲直合,大者可以为宫室台榭, 小者可以为舆舟桴楫。大者无不中,小者无不入, 小者可以为舆舟桴楫。大者无不中,小者无不入, 持斧则斫,折镰则艾,生人立,禽兽伏,死人入, 持斧则斫,折镰则艾,生人立,禽兽伏,死人入, 多其功而不言,是以君子取譬也。且积土成山, 多其功而不言,是以君子取譬也。且积土成山,无 损也;成其高,无害也;成其大,无亏也。小其上, 损也;成其高,无害也;成其大,无亏也。小其上, 大其下,久长安,后世无有去就,俨然独处, 大其下,久长安,后世无有去就,俨然独处,惟山 之德。 之德。” 比德:是指用自然物的自然属性来比喻、 比德:是指用自然物的自然属性来比喻、比拟或象 征人的道德人格。 征人的道德人格。
2、中国艺术创造遵循“赋比兴”原则 中国艺术创造遵循“赋比兴”
两汉文论介绍
•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1、“情志”说(论诗歌本质):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 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 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 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 之蹈之也。
•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2、“发乎情,止乎礼义”(儒家文论的 标志)
•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 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3、 “美刺”说(论诗的作用)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 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 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 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 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 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 怀其旧俗者也。
•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二、重要理论家及学术论争
• 1、西汉前期的道家文艺观: 《淮南子》 • 2、司马迁:儒道结合 • 3、封建正统文艺观的建立:《礼记· 乐记》到《毛诗大序》 • 4、儒家定于一尊:杨雄、班固 • 5、东汉反传统的进步文艺思潮:王充 • 6、文学批评的进一步经学化:王逸
•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发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白:哀怨起骚人 韩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韩愈: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 欧阳修:诗穷而后工 陆游: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 李贽:古之贤圣,不愤则不作。 龚自珍:泄天下之拗怒
•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选 读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 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 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 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 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 移风俗。
中国文学通论1第二讲 两汉文学
不同:赋以铺陈手法体物描写(直露)
辞以比兴手法抒情写意(含蓄) 早期骚体赋很难与辞赋相区别:贾谊赋
2.赋体与散文(形式)
赋体韵散相间,句式整齐,讲究节奏 散文无拘无束,自然流畅
㈢汉赋渊源
1.楚辞:问答体,铺陈排比手法
2.荀子赋:名,主客问答,铺陈 叙写,内容体物 3.先秦诸子散文:雄辩,铺陈排 比、夸张、言辞华丽(《战国策》)
汉赋与楚辞
楚辞《招魂》:问答体,讲述楚国以外,东、 南、西、北、天上、地下(幽都)的险恶, 与楚国衣锦、饮食、音乐、家庭的美好形成 对比,使用铺叙手法 枚乘《七发》:楚太子与吴客问答体,有条 理地铺陈叙写音乐、车马、饮食、游宴、畋 猎、观涛、听方术之士讲道理等七件事。
荀子赋
荀子赋: 《礼》《知(智)》《云》《蚕》《鍼》 荀赋堪称赋体雏形:
特点:句式整齐,通篇用韵,带“兮”
字调;
类于楚辞,虽有散文化的因素,但仍
旧是一种感情热烈的抒情诗。
2.汉武帝—东汉中(200余年)(兴 盛期)
汉大赋流行
散体大赋:以铺陈写物为中心的高
度散文化的文体。
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子虚》
《上林》;西汉扬雄《长杨》《羽 猎》;东汉班固《两都赋》;东汉 张衡《二京赋》。
3.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汉 文学。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 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相如:“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 览人物。” (《西京杂记》卷二)
4.汉代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样式,为后 世文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汉代形成了五言诗,孕育了七言诗。
汉代在楚辞的基础上吸收先秦其他文学的
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 对社会、历史有了新的 认识,从此“发愤著书”,前后历经14年,终于完成 了这部空前的巨著。
第二讲 文学理论的发展(两汉)
• 批评诗多“虚无之语”说。“离骚之文,依托五 经以立义”,“金相玉质,百世无匹。” “《离 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 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 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 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 “内外副称”论。“有根株于下,有荣叶 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实诚 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 称。” (《论衡·超奇》)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 (《诗大序》)“讽谏”说;“诗六义”说;情
志统一说 (二)简答 • 简述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及其重要意义和对后
世的影响。 • 简述《诗大序》对于诗歌抒情的认识和规范,以
及对后世的影响。 • 简述《诗大序》中“诗有六义”的内涵。 • 简述汉代关于《楚辞》之争的主要内容。
• 《诗大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但在 情志关系上,它更重在志。吟咏情性之 “情”声有所限定的,“发乎情,止乎礼 义”,情限定在“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 苛”。
“六义”说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 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 六种诗体说。(章太炎《检论·六诗说》) • 三体三用说。孔颖达《毛诗正义》:“风 雅颂者,诗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 辞尔。” • 三经三纬说。朱熹《朱子语类》:“三经, 是风雅颂,是做诗的骨子。赋比兴,却是 里面横串的,故谓之三纬。”
• 汉赋的功用 :“润色鸿业” 。“或以抒下情而 通讽谕,或以宜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 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 《两都赋序》)
真美:王充的文学批评
• “嫉虚妄”说 。“好谈论者,增益实事, 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 妄之传”(《论衡·对作》) 。
两汉文论
第一节司马迁文论选录
一、“实录”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 实录。”
“实录”即真实地记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 不夸张,不隐瞒。《史记》既记述武帝的功绩 也不避讳他的残忍和好大喜功以及求仙访道、 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既写了刘邦的推翻 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他的知人善 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虚伪、 狡诈、残忍和无赖的特点。这种“实录”精神, 不仅对后世的史学著作产生过巨大影响,更对 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许多现实主义作家、 诗人也都以“实录”指导自己的创作。
(二)“发乎情,止乎礼义”说
明显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进一 步加强的特点。它突出强调文艺必须为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提出诗歌必须 起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 化、移风俗”的作用,必须遵循“发乎 情,止乎礼义”的原则。也是董仲舒一 再提倡的“中和”美学观在文艺批评方 面的体现,和司马迁说的《离骚》“盖自 怨生”和提倡“发愤著书”形成鲜明的 对照。
汉代学者对屈原及《离骚》的评价 1、刘安对屈原评价,“《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 之。” 2、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不仅引用 了刘安的话,而且明确指出:“屈平之作《离 骚》,盖自怨生也。” 3、扬雄对屈原和《楚辞》的批评主要有两点: ①认为屈原为人处世违背了儒家明哲保身的原 则,不够“明智”,不应自沉汨罗江。他在《反 离骚》中对《离骚》的批评也是从这个角度出 发的。②认为屈原的作品“过以浮”,“蹈云 天”(《文选》李善注引《法言》)。这是对 屈原作品中神话和幻想成份的批评。他虽然认 为屈原品行高洁“如玉如莹”(《法言·吾 子》);但又认为屈原的为人和作品不符合儒 家的精神。
两汉文论概说
两汉文论概说
本章主要内容
1 汉代文论的总体特征 2 《淮南子》的文艺思想 3 《毛诗序》的文艺思想 4 《乐记》的文艺思想 5 王充的文艺思想 6 司马迁的文艺思想
一、汉代文论的总体特征
1 汉代文论的总体特征 独尊儒术 崇尚教化 好大喜功
二、《淮南子》的文艺思想
1 形神论 “夫无形者,物之粗也,无音者,声声大宗也” “神贵于形也,故神制则形从,形胜则神穷”
•
上以风化(教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谲谏(用委婉的言辞 劝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 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指衰世 中的风、雅之作)作矣。国史(王室的史官)明乎得失之迹, 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 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 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 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 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 诗之至也。
四、《乐记》的文艺思想
1 音乐本源论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 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四、《乐记》的文艺思想
2 音乐功能论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2 “愤于志,积于内”
3 “适其性,尽其所欲”
三、《毛诗序》的文艺思想
1 “情志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 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古代文论两汉时期
古代文论
《礼记·乐记》
蒋孔阳先生认为:“《乐记》的原书,应当是‘先秦旧书’。河间献王 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这就说明 了《乐记》所本的原书,是《周官》及先秦诸子言乐事者。它里面有孔、 孟的言论,有荀况的《乐论》,还有《易·系辞传》、《左传》、《吕览》
对赋的评价:扬雄对赋的评价早年很高,晚年否定。主要是人为辞赋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 靡丽,忽视了儒家传统的文质关系的原则。
古代文论
对屈原的评价:过以浮,蹈云天
对屈原作品的评价:批评其作品“过以浮”,即作品极其华丽的 文辞,不似儒家经典那样质朴;“蹈云天”,是指屈原作品中上 天入地的夸张描写额,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不符合孔子“不 语怪、力、乱、神”的精神。
两汉文论
一、文论概观
两汉文论概观
(一)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时期 道家文艺思想 以无为本,注重神虚意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到东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 儒家文艺思想 保守性、文学性、神学化
(三)白虎观会议到王朝灭亡 多元化文艺思想 融会今古文,兼通数家法
两汉文论概观
谶纬之学是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谶”,即一种神秘的预言假托神仙圣人预 决吉凶,又分为符谶、图谶等;“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 家经典。谶纬之学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为依据,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 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魏晋后日渐衰落。——小知识: 谶纬之学
二、两汉文论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到东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
(一)西汉初年到汉武帝时期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到东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 (三)白虎观会议到王朝灭亡
两汉文论概述
•
•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一)对《诗经》的研究 • • 《诗大序》是《诗经》研究最有理论价值的 诗学论文。 东汉末经学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郑玄是《诗经》研究的著 名学者。他以毛诗为主,兼采三家诗说。代表 作有《毛诗传笺》和《诗普》。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二)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 • • 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屈骚之 辩”,也称为“楚辞学”批评。 汉人之“楚辞学”批评,开始于汉初著名辞 赋家贾谊谪贬长沙而作《吊屈原赋》,借吊念 诗人屈原,以抒怀才不遇之慨。 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即起于淮南王刘安 《离骚传》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第四章
两汉文论
• 一、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 二、《乐记》的文艺思想 • 三、《诗大序》的文艺思想 • 四、 汉代其他文学批评 • (司马迁、 扬雄、班固、王充)
第一节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 一、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四、两汉文论的总体特征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第一,经学促进了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汉 代很多经学家在论述自己的政治学术观点时, 也涉及到文学问题的论述或与文论问题相关。 第二,加强了对儒家经书的训解阐释,促进 了文学阐释之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儒家学说的 普及。 第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 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也就变成了中国古代文学 理论批评的指导思想。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文化政策,确立了儒学为统治思想。
• 将儒家经籍《诗》《书》《易》《礼》《春秋》 尊为五经,并由此而兴起一门训解和阐释儒家 经典著作的学问,即“经学”,在以后两千年 的封建社会中“经学”一直流传,并对历代的 思想艺术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一章两汉文学史概说
洪迈的《容斋随笔》卷二中说:“自屈原词 赋假渔父、日者问答之后,后人作者,悉相 规仿。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以子 虚、乌有先生、亡是公;扬子云《长扬赋》 以翰林主人、子墨客卿;班孟坚《两都赋》 以西都宾、东都主人;张平子《二京赋》以 凭虚公子、安处先生……皆改名换字,蹈袭 疑虑,无复超然新意。”这指出了汉赋在艺 术表现上的模仿相因。从文体和题材上,同 样也体现了模拟的特点,扬雄写了《蜀都 赋》,班固跟着写《两都赋》,张衡继而写 《二京赋》,使得都城赋成为赋中的一大类 别。这种模拟现象与汉代的思想一统与经学 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节 汉赋的发韧期
一、贾谊的抒愤伤怀之作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人,据《史 记》记载他年十八就以善写文章而闻名郡中。 二十多岁就深得孝文帝赏识,官至太中大夫, 且“诸律令所更定,及列后悉就国,其说皆 自贾生发之”。这样的宠幸当然引起了很多 人的攻击,“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 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 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 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正因为有这样的 人生经历,贾谊深感贤人失志之悲,写下了 《吊屈原赋》与《鵩鸟赋》这样的抒愤伤怀
二、贾谊之后的骚体赋创作
贾谊之后,汉代还有很多优秀的骚体赋:武帝初期, 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仿屈原的《招魂》,写作者急 切地盼望招回隐者,谓山中不可久留。 董仲舒的《士不遇赋》是他晚年的失意之作,表达了 无法施展个人才华之感。 司马迁也作了《悲世不遇赋》。赋中谈到的“没世无 闻,古人惟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的看法是激励 司马迁忍辱偷生、写作《史记》的精神支柱。 司马相如的《大人赋》的写作背景是武帝好神仙 , 此外还有《长门赋》。 严忌的《哀时命》、东方朔的《七谏》、王褒的《九 怀》、刘向的《九叹》、王逸的《九思》等都继承了 贾谊悼念屈原的主题,形成了骚体赋的一个相对稳定 的题材类型。
古代文学第二章两汉文论
后人说“汉人论诗,不过美刺二字。” 后世文论继承以“刺”为主的“风雅” 传统,对社会现实进行大胆地揭露与批判 (如元稹、白居易、梅尧臣等人),使文 学发挥积极的干预社会政治的作用。
3、“发乎情,止乎礼义”、“主文谲 谏”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积极影响:在创作和审美方面多崇尚委婉含蓄 温雅之作。 消极影响:诗歌抒情受到礼义约束,影响其自 由发展。 “谲谏”说为一些文人提供了理论依据,借以 排斥豪放粗犷、富有锋芒的作品。 例北宋杨时《龟山语录》说:“诗尚谲谏,唯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乃为有补。若 谏而涉于毁谤,闻者怒之,何补之有?观苏东坡 诗,只是讥诮朝廷,殊无温柔敦厚之气……”
解释:
“风”是风化、讽刺之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指诗歌具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教化和讽刺作用。 且讽刺不可直露,要“主文而谲谏”, “雅”:“正” ,其根本在于言政治兴衰的原由。 “风”:是通过个人言志抒情反映一国地区的政教和风 俗。 “雅”是反映天下的治乱兴衰。 大雅:朝政大事,小雅:通过个人感受来说政事。 “颂”:颂美。祭祀时称美祖先的盛德、向神明报告功 业成就的乐歌。
齐、鲁、韩“三家诗”时并列于官学, 书写用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诗”; 《毛诗》晚出,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称 为“古文诗”。“三家诗”盛时,《毛诗》 受压,“三家诗”东汉趋于衰微,《毛诗》 代之而兴即今之《诗经》。
相传荀子《诗》学承自孔子弟子子夏, 毛亨承自荀子,毛亨在西汉初年开门授徒, 著《毛诗故训传》,后简称《毛诗》,传 于赵人毛苌。 东汉流传的《毛诗》,在305篇题目下 面,各有题解,称作《诗序》。 《诗序》分“大序”、“小序” 。 “大序”为《关雎》题解,总论诗经。 小序”即列在每篇诗题下的文字。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第一章先秦兩漢文學理論第一節總論先秦兩漢,是我國古代文學理論的草創時期。
其作為初創期文論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先秦兩漢文論尚未從意識形態中獨立出來,成為專門的學科。
首先,這一時期的文論還處在與其他學術混沌未分的狀態。
其次,這一時期的文論與其他藝術論相互雜糅,難分彼此。
“文學”一詞,最早大約見於《論語·先進》,為孔門四教(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之一。
隨著文學與學術的發展,特別是辭賦的興盛,漢儒已開始逐步將文學與學術區分開來。
(一)先秦文論的基本概況先秦典籍中很早就有涉及文論的內容,如《易經》中“言有物”、“言有序”之說。
諸子百家之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學派都表明了各自對文藝的根本態度和基本觀點。
諸子中最重視文藝的是儒家。
孔子重視文藝的社會教化功用,對其審美特性則是淺嘗輒止。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學說。
在文學批評方面,他首創“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
荀子是儒家學派的又一位重要思想家,他一再強調文藝源於情感,對文藝的情感性特徵進行了多方面的論述。
道家的文藝觀與儒家針鋒相對。
莊子繼承老子之說,又加以發展,他對文藝進行了全方位的否定。
他崇尚自然、崇尚自由的精神,正是一種審美的追求,是對文藝審美特性與自由精神的提倡與張揚。
墨、法兩家與儒家一樣從社會功利出發而論文藝,卻得出了與道家似乎相同的否定性結論。
墨子:“非樂”論和“三表”法。
韓非繼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把文藝與法治對立起來,否定文藝和儒家經典。
講先秦文論,詩人的意見是不應該忽略的。
在我國文論史上首次明確提出“發憤抒情”的詩論主張的,是偉大詩人屈原。
(二)兩漢文論的基本概況西漢初期,統治者崇尚黃老哲學,實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因此文化學術亦較為自由,而戰國諸子遺風餘韻的影響猶存。
劉安集門客編著《淮南子》,此書包含著較為豐富的文藝思想。
首先,《淮南子》強調文藝本於情感的藝術特質。
其次,《淮南子》還十分注重情感的自然表現。
司馬遷對文論的最大貢獻在於明確提出了“發憤著書”之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三)对汉赋的评论
• 汉赋的审美范畴,可以用一个“丽”字来概 括。铺张扬丽,辞采繁缛,描写充分透彻,注
重侈丽宏大之美,乃是汉赋的基本特点。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三)对汉赋的评论 •
• 最早对汉赋进行理论总结的是司马相如, 其主张主要见于《西京杂记》卷二所引: 合綦(qí)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 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 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
•
•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一)对《诗经》的研究 • • 《诗大序》是《诗经》研究最有理论价值的 诗学论文。 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是《诗经》研究的著 名学者。他以毛诗为主,兼采三家诗说。代表 作有《毛诗传笺》和《诗普》。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二)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 • • 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屈骚之 辩”,也称为“楚辞学”批评。 汉人之“楚辞学”批评,开始于汉初著名辞 赋家贾谊谪贬长沙而作《吊屈原赋》,借吊念 诗人屈原,以抒怀才不遇之慨。 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即起于淮南王刘安 《离骚传》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乐记》的文艺思想 ㈠
音乐的创作发生:感物——生情——成音
音乐的创作发生是 “人心”活动的结果 情之产生是人心对 外物感应的结果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音乐创作是一个由自然 之声到审美之音的过程
《乐记》的文艺思想 ㈡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 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 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 后治其饰。”
乐本、乐象、乐饰 三要素
《乐记》的文艺思想㈣
礼与乐的关系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 天地之序也。和,故万物皆化; 序,故群物皆别”。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 又说:“礼以导其志,乐以和 其声”。
乐是礼的附庸 礼高于乐、以礼制乐
第四章
两汉文论
• 一、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 二、《乐记》的文艺思想 • 三、《诗大序》的文艺思想 • 四、 汉代其他文学批评 • (司马迁、 扬雄、班固、王充)
第一节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 一、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四、两汉文论的总体特征
•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
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浊秽之
中,浮游尘埃之外,皎然泥而不滓,来自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
(班固《离骚序》引《离骚传》)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司马迁接受刘安的观点加以张扬,对屈原 的人品和诗品作了更为精当的批评。
• “《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 《离骚》,盖自怨生也”。 • • 司马迁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屈原之 作《离骚》的创作缘由,显然是精到之见。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又提出了著名的 “发愤著书”的著名论题。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文化政策,确立了儒学为统治思想。
• 将儒家经籍《诗》《书》《易》《礼》《春秋》 尊为五经,并由此而兴起一门训解和阐释儒家 经典著作的学问,即“经学”,在以后两千年 的封建社会中“经学”一直流传,并对历代的 思想艺术产生了广泛影响。
• “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 “五经”即《易》《书》《诗》《礼》《春 秋》。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汉代经学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 • “今文经学”即以汉代流行的隶书抄录成的经 书,“古文经学”即在孔子故宅夹壁中发现的 先秦经卷,用古篆写成。 • 今、古文经学不仅在于文字不同,主要在于文 字的训诂和内容阐释的不同。 • 今文经学。政治视角,讲阴阳灾异,发微言大 义,活泼但流于空疏; • 古文经学。历史视角,讲文字训诂,究典章制 度,求经文本义,朴实但失之繁琐。
一、 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 3、东汉时期
• 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思想与 流行的谶纬迷信结合起来,发展为谶纬神学。 儒学与谶纬之学结合,必然趋于式微。谶纬迷 信思想的流行必然导致反谶纬迷信思想的产生, 王充等即是反谶纬迷信思想的代表。王充在 《论衡》中强调“尚真”,“嫉虚妄”,就是 针对走向神学化的儒学不良倾向而发,也代表 着儒家文学理论批评的积极进步方面。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 汉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为从重黄老之学
到独尊儒学,再到儒学与谶纬神学合流而最终衰
落的过程。
黄老之学 “独尊儒术”
儒学与谶纬神学合流 反谶纬思想兴起,谶纬儒学式微
一、 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 1、西汉中期以前
• 在政治、经济上都采取了较宽松的政策,
这时统治者主要以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提倡
“无为而治”。汉初道家文论思想的主要著作 是《淮南子》。
一、 汉代文学批评深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 2、西汉中叶至东汉 • 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 张,正适应了思想转变的需要,并从此使儒家思 想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
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理论与经学密切相关。汉 代经学的权威地位使“依经立论”成为西汉中后 期人们的基本思想准则,这也影响到了文学批评 领域并成为两汉文论的突出特征。“依经立论”、 “教化”论 。《毛诗序》
传。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三)对汉赋的评论
• 从总的方面来看,他们都是站在儒家正统 的立场上来批评汉赋艺术,因而终汉一代,除 肯定汉赋“润色鸿业”,歌功颂德之能以外, 很少有人能对汉赋艺术给予公允的分析和评价。 这正是一代空前繁荣发展的“汉赋”的历史悲 剧。
《诗大序》
层汉 面代 文 论 的 基 本
诗经论
班固《汉书·艺文志》 郑玄《诗谱序》 刘安、司马迁:高度评价
屈原论
扬雄:率先提出异议 班固:既有肯定,又有否定
汉赋论
司马相如、司马迁、扬 雄、班固等人的评论
四、两汉文论的总体特征
• (一)继承了先秦儒家的诗教传统,保守性增 强而批评性减弱。 • (二)发展了先秦儒家文艺思想中积极的内容, 并使之系统和深入。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为什么叫“经”? • “经”作书名,最早见于《国语·吴语》的 “挟经秉桴”。这是讲吴王夫差要与晋国决一 胜负的战前情况。据目前所知文献记载,“经” 名之起,大概起于“墨经”。 • 两汉的经学家以及以后的“今文派”认为只 有孔子所著才能叫“经”,后代把“经书”这 一“经”字神秘化,甚至宗教化,因此,凡佛 所说叫做“佛经”。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唐朝“九经”之名,但也有不同的说法: • 唐文宗(公元827—835)有“十二经”: • 宋代,理学派又把《孟子》地位提高,朱熹取 《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和 《论语》、《孟子》相配,成为《四书》,自 己“集注”,由此,《孟子》也进入“经”的 行列,就成了“十三经”。
二、汉代经学与文学理论批评
• 第一,经学促进了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汉 代很多经学家在论述自己的政治学术观点时, 也涉及到文学问题的论述或与文论问题相关。 第二,加强了对儒家经书的训解阐释,促进 了文学阐释之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儒家学说的 普及。 第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 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也就变成了中国古代文学 理论批评的指导思想。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 汉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为从重黄老之学
到独尊儒学,再到儒学与谶纬神学合流而最终衰
落的过程。
黄老之学 “独尊儒术”
儒学与谶纬神学合流 反谶纬思想兴起,谶纬儒学式微
两汉文学批评概述
1、西汉中期以前 (受道家思想影响) 汉代文论 发展的 历史阶段
2、西汉中叶至东汉
(受经学思想影响) 3、东汉时期 (受谶纬迷信思想影响)
• (三)汉代文学批评体式,实现了由先秦零散 的评论向有意识、有系统的文学批评的过渡。
两汉文学理论批评
《乐记》的文艺思想
《乐记》的文艺思想
《乐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系统的音乐理论著 作,但他的意义远不限于音乐,因为先秦之乐可看作 艺术之总称,《乐记》之论亦与诗、文、书、画理论 相通。 《乐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由十一篇论乐的文 章组成。现留存下来的有前十篇,标题是《乐本》、 《乐记》、《乐礼》、《乐施》、《乐言》、《乐 象》、《乐情》等篇。 《乐记》的基本思想来源于荀子的《乐论》,是汉 代以前儒家礼乐论的总结,内容相当全面,它既总结 了礼乐的关系和作用,又论述了音乐的产生。就思想 内容而言,它是儒家艺术言论的总结和发展。
音乐的作用
• 政治功用
•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 • 审美功用 乐者,同伦理者也。 夫乐者乐也,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 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 乐必发于声音,形 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 于动静,人之道也。 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 通矣。 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 音,审音以知政,而治道 备矣。
三、汉代文论的基本层面
• 班固对屈原及其作品既有肯定,又有否定。 他作有《离骚赞序》。他认为刘安《离骚传》 对屈原的评价“似过其真”。
东汉楚辞学专家王逸以《楚辞章句》等学 术研究成果来反驳班固,为屈原辩护。王逸 的《楚辞章句》是现有最古的《楚辞》注本。 其《楚辞章句》针对班固之责难屈原,一一 进行了批驳。
《乐记》的文艺思想 ㈢
论 艺 术 本 质
音乐的本质在于人 的内在情感
"乐者,心之动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 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诗乐舞同出一源,其源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