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19: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题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选择题1.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
从社会习俗的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B.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解析』解答本题注意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
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对应着“头上和脚上的变化”,故选B项。
『答案』 B2.(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军政府命令“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西方列强的入侵B.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C.清政府自身改革的需要D.辛亥革命的影响『解析』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为彻底反清,上海军政府发动剪辫运动,以风俗改革来推动反清斗争的进行,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竹枝词·京华咏俗》写道:“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
”这表明()A.西方服饰开始传入中国B.民间服饰受到西方影响C.新式服饰体现等级观念D.洋装普遍取代传统服饰『解析』从材料中衣裳变瘦显出细腰的变化趋势可知,反映的是民间服饰受到西方影响,故B项正确。
『答案』 B4.(2018·四川乐山高一下学期期中)吕思勉曾认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
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该观点反映出()A.近代服饰已中西合璧B.西装不合时宜将被淘汰C.传统服饰更具生命力D.服饰变化源于列强侵略『解析』根据材料“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可知,吕思勉个人认为传统服饰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故C项正确。
『答案』 C5.(2017·山西晋中高一下学期期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到了九十年代,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作业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选择题1.“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
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名为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中国社会出现这种现象开始于() A.明末清初B.鸦片战争前C.鸦片战争后D.辛亥革命后解析: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开始于”。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物质文化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社会才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 C2.1907年10月13日,天津塘沽的张小田与北京慕贞女子书院的贾玉莲,在天津海大道美以美会微斯教堂,由陈牧师主持举行文明婚礼。
报载“中西往贺者甚众。
鲍太太按琴,男女学生唱诗,一时颇形热闹。
礼毕,新婚夫妇乘双马车往北门外蓝家胡同张君本宅,并有成美学馆袁牧师夫妇及路矿等局诸友,均乘马车送新婚夫妇回家。
”这一社会现象说明()A.传统婚俗已遭废除B.年轻人崇尚西式婚礼C.辛亥革命推动婚俗变革D.政府倡导婚姻自主解析:根据描述了1907年的一对婚礼的过程,可知采用的是新式婚礼的形式,说明西方的婚俗对中国有影响,但不能以此说明传统婚俗已被废除,故A项错误;通过这件事情可以得出年轻人对西式婚俗的认同,故B项正确;1907年辛亥革命尚未发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此次婚姻与政府有关联,故D项错误。
答案: B3.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庭生活方式上作维新运动。
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
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
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为“民国(建立)前一两年”,A、C、D三项时间与之不符,B项正确。
答案: B4.1912年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颁发了十余项服制,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但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
这表明()A.近代服饰主要依赖进口B.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入侵C.民国政府与封建势力决裂D.近代社会中西合璧的特征解析:根据题目中“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故A项错误;近代服饰的中西合璧特点属于社会习俗的变迁,不属于文化入侵,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故C项错误;近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先进知识分子的不断努力,使得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迁,在衣食住行方面出现了中西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故D项正确。
高中历史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时提升卷(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十四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3·苏州模拟)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
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2.(2013·嘉兴模拟)“学堂风气重英文,风度新充志士群。
学得唉啤斯几句,居然蛮语傲参军。
”这首反映广州社会风气的竹枝词最早可能写于( )A.19世纪初B.19世纪40年代C.20世纪初D.20世纪80年代3.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
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③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④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4.康有为曾说:“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的这一号召( )A.推动了近代“断发”的序幕B.已经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C.推动政府全面颁布剪辫易服法令D.推动中国男子更换近代发型5.(2013·太原模拟)下面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女青年群体流行的服装图片。
导致两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变化的相同的原因是( )A.政治观念的影响B.审美情趣的变化C.生活水平的提高D.国际潮流的影响6.(2013·芜湖模拟)2013年3月18日上午,安徽首个省级“菜篮子工程”——合肥徽商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正式对外开门营业。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倡导发动“菜篮子工程”,当时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农村蔬菜生产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C.进一步提高饮食水平D.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7.(2013·扬州模拟)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在“文化大革命”后刊登商品广告——天津牙膏;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我国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补酒;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播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
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时作业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晚清重臣翁同龢曾在日记中对买办徐润的住宅有过这样的描述:“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
”这说明(C) A.近代园林建筑日益受到西方风格的影响B.近代买办都住西式洋房、使用西式家具C.到了近代,才出现中西合璧的住宅建筑D.近代园林是中式的,住宅往往是西式的解析:根据所学,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
这种全新的居住文化很快引起国人的关注,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本题中C 项说法符合史实和材料。
2.“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对材料信息归纳最为完整准确的是(C)A.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法令B.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C.风俗变革具有政治色彩D.维新变法主张断发易服解析:“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说明当时尚未建立国民政府,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故B项错误;“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说明风俗的变革具有政治色彩,故C项正确;材料与维新变法无关,故D项错误。
3.1859年,英国人呤俐在广州街头散步,“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
这反映了(B)A.习俗变迁实现女性解放B.西方文明影响生活习俗C.政府明令废止女子缠足D.习俗变迁促进经济发展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1859年”和“曼彻斯特式的头巾”可知,这是鸦片战争后,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通商口岸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选B项。
4.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
……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作业及答案
第五单元第十四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某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反映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实的专著,经专家鉴定其中有一处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
你认为下列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鸦片战争后,包括西装在内的“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B.到20世纪上半叶,西装完全取代长袍马褂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流行服饰C.民国时期不少达官贵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D.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服饰传入中国,但传统服饰并没有完全被废弃,两者并行不悖,故表述错误的是B项。
答案:B2.(2018·海南学业水平测试)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具备多元性和发展性。
右图是近代经过改良的旗袍。
最早与旗袍名称相关的民族是( )A.汉族B.蒙古族C.回族D.满族解析:旗袍是在满族旗服的基础上结合西方近代服饰进行的改造,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征,D项正确。
答案:D3.(2018·杭州高一模拟)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反清革命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D.倡导婚姻自由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政治生活对社会习俗的影响。
解题时要注意题干的前提条件“戊戌变法期间”,排除A项;C项表述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反映的是“易服”,“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反映的是废止缠足,B项正确。
答案:B4.(2018·德州高一检测)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
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解析:作者的观点是“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故答案应该是B项。
高中历史 第14课《物资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资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
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
”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解析材料明显反映的是对西方舞会的认同态度。
A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只是上海各家报纸评论,不能反映B项;中西方文化是可以相互交融的,C项说法错误。
答案 D2.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解析民国的建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A、B、D三项分别从婚俗、服饰、打扮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初年人们思想的进步,但是C项仍然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风气。
答案 C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倡导服饰改革,但洋装并没有取代传统的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
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B.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C.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解析四项中B项是导致中西合璧服装产生的主要原因。
其余三项中A项表述和史实不符,C项是次要原因,D项和题意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 B4.“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 ( )。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C.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解析“粉丝”是fans的音译,说明中国语言的变化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答案 B5.《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模拟训练题单元五: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民国建立,强调服制的“整齐划一”,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常礼服除了传统的长袍马褂外,另一种为西式。
这一举措( )A.体现了职位身份的差异B.增强了传统服饰的西化色彩C.提高了西方服饰的地位D.实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平等答案:C。
据材料中的“常礼服除了传统的长袍马褂外,另一种为西式”可知,传统服饰和西式服饰并存,提高了西方服饰的地位,C项正确。
2.《沪北西人饮食竹枝词》记载:筵排五味架边齐,请客今朝用火鸡。
啤酒百壶斟不厌,鳞鳞五色泛玻璃。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的传统饮食被西餐所取代B.西餐成为中国人款待贵宾的一种时尚C.西餐已逐步进入普通百姓之家D.西餐在城市社交活动中逐渐流行开来答案:D。
据材料中的“请客今朝用火鸡。
啤酒百壶斟不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在城市社交活动中西餐逐渐流行,D项正确。
3.1934年9月1日《申报》刊登的三星牙膏广告画(如右图):“画面主体为身穿旗袍的秀丽妻子正在为丈夫挤牙膏,背景为穿着睡衣的丈夫正在洗漱。
”这则广告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仍然相对低下B.广告发挥了教化女性相夫教子的作用C.文化生活对传统的继承和反叛的特征D.时髦女性登上广告助推三星牙膏销售答案:C。
妻子为丈夫挤牙膏,体现了两性关系仍偏重于传统家庭关系,但妻子身穿最流行的旗袍以及广告中表现的生活方式又体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特征,故选C项。
4.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宋恕认为“易西服”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的前提,即“易服”可以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故B项符合题意。
材料旨在强调“易服”与变革之间的关系,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排除D项。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试题君之K三关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2 含解析 精品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
2.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1)衣①“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中山装。
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和裙子等五花八门。
(2)食: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
(4)社会风俗①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④大城市的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20世纪50~70年代(1)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总体水平较低。
(2)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1)衣: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2)食:到1987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饮食多样化。
(3)住:城市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农民纷纷兴建新房;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4)社会风尚①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的多样化,提高了生活质量水平。
②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1.特点:(1)从地域上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城市推向内地,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从过程上看,由西方传入,有较强的殖民色彩,且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3)从程度上看,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变化大,内地和广大农村的变化小,城乡社会生活变化不均衡。
(4)从动力上看,社会运动的开展、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生产与生活方式向中国的渗透都是重要的推动因素。
2.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人教版)(历史)必修2 同步教学课件+同步作业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五单元第十四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某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反映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实的专著,经专家鉴定其中有一处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
你认为下列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鸦片战争后,包括西装在内的“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B.到20世纪上半叶,西装完全取代长袍马褂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流行服饰C.民国时期不少达官贵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D.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服饰传入中国,但传统服饰并没有完全被废弃,两者并行不悖,故表述错误的是B项。
答案:B2.(2014·海南学业水平测试)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具备多元性和发展性。
右图是近代经过改良的旗袍。
最早与旗袍名称相关的民族是( )A.汉族B.蒙古族C.回族D.满族解析:旗袍是在满族旗服的基础上结合西方近代服饰进行的改造,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征,D项正确。
答案:D3.(2014·杭州高一模拟)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反清革命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D.倡导婚姻自由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政治生活对社会习俗的影响。
解题时要注意题干的前提条件“戊戌变法期间”,排除A项;C项表述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反映的是“易服”,“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反映的是废止缠足,B项正确。
答案:B4.(2014·德州高一检测)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
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解析:作者的观点是“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故答案应该是B项。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及答案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强化训练知识演练近代社会动荡多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习俗亦发生了很多变。
回答1~6题。
1.中国近代城市居民最普遍和最典型的住宅是( )A.四合院B.公寓和别墅式住房.独院式的花园洋房D.中西合璧的豪宅【解析】B、、D三项不是普通民众的住所,它们不会“最普遍和最典型”。
【答案】 A2.西餐成为一种时尚,在通商口岸兴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50年代.19世纪60年代D.19世纪80年代【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人开始居留通商口岸,其饮食习俗也强化训练之传入。
【答案】 A3.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B.强化训练身带有粮票.在西餐馆就餐D.到四合院访问【解析】B项是建国初国家对粮食等实行统购统销时的措施,1920年时尚不存在。
【答案】 B4.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和风气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舶的近代西方文明使中西文碰撞、交汇,是近代社会习俗和风气演变的重要原因②近代西方文明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文,使社会生活习俗趋于西,对中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对近代西方文明应完全肯定A.①正确,②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解析】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和风气的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进行的,与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和中国人向西方习分不开,故①正确。
近代生活习俗、社会风气的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不能由此完全肯定近代西方文明,故②不正确。
【答案】5.下列不属于鸦片战争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变迁原因的是( ) A.西方列强舶各种洋货B.租界里西方人把其生活方式移植过.洋务派的倡导D.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解析】洋务派是主张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不主张对社会习俗进行改革,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则倡导社会习俗变革。
【答案】6.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的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史料及解析】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新人教版必修2)
【史料及解析】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新人教版必修2)1.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是服饰变化的根本原因,观念的变化是服饰变化的直接推动力。
(1)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先进纺织技术的传入,冲击了传统家庭手工业;同时,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旧的等级秩序受到冲击,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2)近代服饰的变化伴随着政体的演变:近代服饰的历史性变革主要表现在民间服饰尤其是民间男子服饰上。
清代传统的民间男子服饰是“长袍马褂”,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西式服装及其穿着形式传入,并以口岸城市为中心向其他地区传播。
中国留美幼童通过与学监的斗争,开始改穿西装,并发生了剪辫之举,揭开了近代中国社会“断发易服”运动的序幕。
20世纪初,由于民主革命的兴起,学生群体中剪辫易服的呼声就更加高涨了。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民国政府彻底否定了满族服饰,提倡“剪辫易服”,西式服饰一时成为社会上较为流行的服饰。
(3)中山装与旗袍是中西服饰融合的产物,利用传统服饰,融合中西美学标准,反映了中国民众审美观念在服装方面的变化。
(4)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山装、人民装、列宁装迅速取代西装、旗袍,成为共和国初期的主要服装样式,它们与当时追求进步、保持革命激情的社会政治思潮有紧密联系。
(5)改革开放后,生产力大发展,中国服装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近代以来服饰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化、民主化的趋势,是中国从中古社会迈向近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时,对服饰的需求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刺激了生产力的大发展。
2.通商口岸与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关系鸦片战争后,列强逼迫中国政府在沿海沿江地区和西南、西北、东北边境等地开辟了大约80多个通商口岸。
通商口岸的出现和发展,一方面是列强在中国设置的侵略中心,另一方面也成为当时的中国人管窥近代文明的窗口,牵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的进程。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1859年,英国人呤俐在广州街头散步,“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
这反映了()A.习俗变迁实现女性解放B.西方文明影响生活习俗C.政府明令废止女子缠足D.习俗变迁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2.《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
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答案A3.(2019·北京海淀期末)如图描绘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场景。
画面能够明确、充分体现的是A.经济发展导致妇女地位提高B.社会政治运动带来男女平等C.社交方式和社交礼仪的变化D.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答案D4.(2019·四川学业水平测试)如图所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妇女最时尚的着装——列宁装。
这反映出当时女性的着装()A.款式多样B.受西方服饰影响C.受苏联影响D.注重个性答案C5.(2019·云南学业水平考试)下图分别展示了20世纪70到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政策因素是()A.外来文化的影响B.服装业迅猛发展C.改革开放的实施D.穿着品味的变化答案C6.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甲图清末婚嫁乙图民国婚照A.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B.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C.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D.婚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答案C7.(2019·上饶高一检测)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
”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断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下面对“辫发之争”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B.体现了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C.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D.是国人文明程度不一的表现答案C8.顾维钧回忆他在20世纪初与梅兰芳交往时说道:“有人介绍我和梅兰芳初次见面时,他对我打千(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其实我不过是外交部的秘书。
2021-2022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选择题1.下列对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变化首先从通商口岸开头 B.呈现地区变化不均衡的特征 C.与社会思潮变化亲密相关 D.以全面西化的实现而告结束解析: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虽然受到西方生活方式的冲击,但由于中国各地经济进展的不平衡,宽敞的农村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发生变化,仍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答案:D2.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A .媒妁之言把握婚约 B.婚姻敬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支配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解析:题目供应的材料记述了晚清婚约缔结的程序,“男子陈志愿于父母”表明婚姻的当事人可以提出自己的意愿,说明当时婚姻已有肯定的自主性。
答案:B3.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渐渐接受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 .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的公平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进展 D.国人对西方生活方式的移植解析:题干中的变化是随着中国由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过渡消灭的,可知选B 项。
答案:B4.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 .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筒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解析:民国初年,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共和制度确立的影响,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变化体现了文明和民主。
“辫线斜拖”“之乎者也”明显是守旧的反映,这与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改良是相悖的。
答案:C5.“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这种现象开头消灭于( ) A .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中华民国成立后 D.新中国成立后解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在全国接受国际通行的公历以代替中国传统历法,从今中国消灭了“阴阳合历”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主要出现于沿海城市,极少出现于内地农村。
即使是城市,也是变与不变并存,新与旧杂糅……如果只说“黄土地沉沦”,或者只说“蓝色文明”都有失偏颇。
这一现象客观反映出 A .近代政治运动的发展
B .民众社会生活的改善
C .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
D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答案】
D
【名师点睛】关于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要注意结合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文明的传入(“西学东渐”)来认识和归因。
同时重点注意围绕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和社会史观等角度来认识。
对西方列强的入侵,要一分为二地给予认识,带给中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2.语言的变化记录了历史的变迁。
中国近代人们叫煤油为洋油、火柴为洋火、自行车为洋车。
改革开放以来,洋油、洋火、洋车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了。
这说明
A .人们喜欢追求时尚
B .中国人不再崇洋媚外
C .中国脱离了世界市场
D .中国民族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洋油、洋火、洋车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了”中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