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合集下载

2022年江苏高考化学教材目录

2022年江苏高考化学教材目录

2022年江苏高考化学教材目录高中化学苏教版日录·必修1专题一化学家跟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言多卷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狭、碘及其化合物第二单元钠、笑及其化合物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二单元铁、钥的获取及应用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专题四疏、氨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疏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附录一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二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三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求·必修2专题一微观钻构与物质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多样性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益转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专题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侧造物质的科学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附录一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二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日录·选修1化学与生活专题一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政善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第四单元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专题二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廉第一单元提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第三单元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第四单元造福人类的化学药物专题三丰高多彩的生活材料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附录中英文名词对照表附录一相对原子质量衣附录二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三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附录四人体内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附录五一些食物中的营并素含量附录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附录七一些合成纤维的组成及特点高中化学苏教版日录·选修2 化学与技术专题一多样化的水处理技术第一单元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第二单元硬水软化第三单元海水淡化专题二从自然资源到化学品第一单元氮的合成第二单元氧碱生产第三单元货酸工业第四单元镁和铝的治炼专题三让有机反应为人类造福第一单元有机药物制备第二单元合成洗涤剂的生产第三单元纤维素的化学加工第四单元有机高分子合成专题四材料加工与性能优化专题五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专题六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一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专题二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远动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裁律专题三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一单元金属键金属品体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品体第三单元共价键原子品体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品体专题四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第一单元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专题五物质结构的探家无止境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日录·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三单元金居的腐蚀与防护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一单元到电解质的电高平衡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附录二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三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5℃)附录四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 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日录·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专题二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专题三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二单元芳香烃专题四烃的衍生物第一单元卤代烃第二单元醉酚第三单元醛羧酸专题五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第一单元糖类油脂第二单元氨恭酸蛋白质核酸附录一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高中化学苏教版日录·选修6实验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高与提纯课题1海带中碘元素的分高及检验拓展踝题11茶叶中某些元素的竖定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高子和铜离子拓展课题12菠菜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高拓展课题13用粉笔进行层析分高课题3荫酸钾品体的制备拓展裸题14粗盐的投纯专颗二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拓展课题21铝热反应课题2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拓展课题22苯酚与甲醛的反应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1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险拓展课题31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检测拓展课题32汽车尾气成分的检验课数2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拓展课题33真假碘盐的鉴别专题四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数1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拓展课题41“蓝瓶子”实验课做2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拓展课题42过筑化氢醉的催化作用拓展课题43蔗鹅的燃烧课数3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拓展课题44淀粉与碘显色现像的探究拓展课题45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专数五电化学问数研究课题1原电池拓展课题厅1千电池模拟实验课数2电解与电镀拓展课题子2阿佛仰德罗常数的测定拓展课53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专题六物页的定量分析课题1食酷总酸含录的测定拓展课题61配制并标定氢氧化钠溶液课题2镀锌铁皮镀件层厚度的测定拓展课题62水果中肇生素C含屋的测定专题七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课题1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拓展课题71用制氢废液制备疏酸锌品体课题2阿司匹林的合成拓展课题72对氨基苯确酸的合成附录一实验规则附录二实验室安全守则附录三实验室事故的处理附录四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五常见指示剂附录六基本操作和气体发生装置图附录七误差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附录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显表附录九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元素周期表。

苏教版(2020版)高中化学课程目录(必修1-2,选修1-3)

苏教版(2020版)高中化学课程目录(必修1-2,选修1-3)

9 第二单元 芳香烃
10 专题4 生活中常用的有机物一烃的含氧衍生物
11 第一单元 醇和酚
12 第二单元 醛 羧酸
13 专题5 药物合成的重要原料——卤代烃、胺、酰胺
14 第一单元 卤代烃
15 第二单元 胺和酰胺
16 第三单元 有机合成设计
17
专题6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 质
18 第一单元 糖类和油脂
18 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9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0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序号
必修第二册
1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2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3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
4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5 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备注 备注
6 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
19 第二单元 蛋白质
7 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
8 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9 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10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11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12 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13 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
14 第一单元 金属的冶炼方法
15 第二单元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6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7 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8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9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10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
11 第三单元 共价键 共价晶体
12 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
13 专题4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14 第一单元 分子的空间结构

大气环境中典型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大气环境中典型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大气环境中典型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推进,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大气环境中典型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挥发性有机物。

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在常温下具有较高蒸汽压,并能迅速蒸发进入空气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等。

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化学品生产等工业活动以及生物源,如植物的挥发物等。

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可以从源排放、传输过程以及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源排放方面的研究。

不同行业和活动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和浓度各不相同,研究其排放特征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

例如,通过对燃煤过程中的VOCs排放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优化燃烧工艺,减少污染物的生成。

此外,还可以研究挥发性有机物在不同区域的排放情况,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区域环境保护政策。

其次是传输过程的研究。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后会随着气流传输,其浓度和分布特征对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扩散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挥发性有机物的传输过程有助于了解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行为规律,从而预测和评估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例如,通过模拟挥发性有机物的传输路径和扩散规律,可以判断其对特定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并提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最后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在光化学反应的作用下,会与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臭氧等二次污染物。

这些二次污染物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因此,研究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光化学反应机制和生成二次污染物的过程对于制定防治大气污染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深对大气环境中典型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科学家们采用了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

其中,质谱法、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等被广泛应用于挥发性有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有机物组成、结构研究

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有机物组成、结构研究

3)质谱 3)质谱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多,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多, 质谱法是最精确 最快捷的方法。 是最精确、 质谱法是最精确、最快捷的方法。 质谱法是用高能电子束轰击有机物分子, 质谱法是用高能电子束轰击有机物分子, 使之分离成带电的“碎片" 使之分离成带电的“碎片",这些不同离 子具有不同的质量, 子具有不同的质量,质量不同的离子在磁 场作用下达到检测器的时间有差异, 场作用下达到检测器的时间有差异,其结 果被记录为质谱图。 果被记录为质谱图。
回 顾 ? 有何特点? 有何特点
必修2内容并阅读课本第 页 必修 内容并阅读课本第6页 内容并阅读课本第 思考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思考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1.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极性较小) 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极性较小) 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2.多数熔点低,不耐热,受热易分解 多数熔点低,不耐热, 多数熔点低 3.大多数有机物易燃烧 大多数有机物易燃烧 4.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 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 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 5.有机物分子中多数是以共价键结合,多数是分子晶体 有机物分子中多数是以共价键结合, 有机物分子中多数是以共价键结合 6.有机物的反应一般比较缓慢,并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有机物的反应一般比较缓慢,并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有机物的反应一般比较缓慢
有机化学的应用(P3) 三.有机化学的应用(P3) 有机化学的应用 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 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 现在人们不仅合成自然界中存在的有机 而且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有机物, 物,而且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有机物, 满足人们的生产、 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需要 如:三大合成材料、合成药物、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药物、 一些特殊性能的有机材料

高二化学选修5(苏教版)同步导学案:1 -2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高二化学选修5(苏教版)同步导学案:1 -2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智能定位1.了解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方法,知道如何确定最简式。

2.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方法,了解李比希提出的“基团理论”。

3.认识反应机理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能用同位素示踪法解释简单的化学反应。

情景切入“没有什么分子像DNA 分子结构那样动人。

它让科学家着迷,给艺术家灵感,向社会发出挑战。

从任何意义说,它都是一种现代的标志。

”——《自然》杂志。

你能理解结构的测定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吗? 自主研习 一、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 1.研究方法 氧化法:有机物−→− △ → → →钠融法: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氮、氯、溴、硫等元素。

铜丝燃烧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2.仪器——元素分析仪(1)工作原理:使有机化合物充分燃烧,再对燃烧产物进行自动分析。

(2)特点①自动化程度高。

②所需样品量小。

③分析速度快。

④可同时对碳、氢、氧、硫等多种元素进行分析。

二、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主要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原子之间结合方式或连接顺序的不同导致了所形成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异。

(2)1831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了“基团理论”。

m (CO 2)m (H 2O)碳、氢 质量分数 碳、氢原子最简整数比最简式常见的基团有:羟基(—OH ),醛基(—CHO ),羧基(—COOH ),氨基(—NH 2),烃基(—R )等,它们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2.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方法(1)核磁共振法在1H 核磁共振谱中:①特征峰的个数就是有机物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种类;②特征峰的面积之比就是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个数比。

如乙醚(CH 3CH 2OCH 2CH 3)分子中有10个氢原子,在1H 核磁共振谱中会出现2个峰,峰的面积之比为3:2。

(2)红外光谱法①原理:不同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不同,对红外光吸收的波长不同。

②应用:初步判定有机物中基团的种类。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学案-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学案-新版

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课前预习情景导入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德国化学家维勒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他以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出了尿素,使人们彻底摈弃了“生命力论”。

此后许多化学家又以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出了醋酸、苹果酸、甲烷、乙炔等有机物,这就使人们开始了对有机物组成的研究。

2.在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物品中,有许多来源于天然有机物,如糖类、油脂、蛋白质、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等等。

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学会了合成、分离、提纯有机物,而有机物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化学性质,因此,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势在必行。

知识预览一、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1.有机物都含有_________元素,绝大多数含有_________元素,多数有机物易溶于_________较小的溶剂,熔、沸点_________,容易_________,受热易_________,发生反应时速率通常_________,副反应_________。

2.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方法最早由_________于1831年提出,其基本原理是利用_________在高温下氧化有机物,生成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分别采用高氯酸镁和烧碱石棉剂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吸收前后的_________变化获得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确定有机物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

用_________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N、Cl、Br、S等元素;用_________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现在人们常借助_________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组成。

二、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11.838年,李比希提出了_________的定义,在有机化学发展的历程中,________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们在研究有机化合物时仍首先研究其所具有的基团,如羟基(—OH)、醛基(_______)、羧基(_______)、氨基(_______)、烃基(_______)等。

有机化学学科指导意见

有机化学学科指导意见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综述《有机化学基础》是在学生完成《化学2》第三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基础上学习的高中有机化学知识选修模块。

有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物质,有机物广泛存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等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还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药物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物等人工合成有机材料,都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化学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自然界”。

因此,学习有机化合物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机化学基础》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等内容,使学生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有机化学知识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包括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官能团、同分异构现象、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及有机反应原理等;二是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等。

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首先给出第一部分知识,这样就为学习第二部分知识创造了条件。

教材编排的逻辑结构见下图。

教材在考虑有机化学学科基本结构的同时,也注重教材内容的发散性,拓展学生的化学视野。

教材从对有机化学学科的介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到对学习有机化合物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等),再到各类有机化合物(按官能团分类)的学习,符合有机化学最基本的学科结构的要求;有机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机化学新产品、新工艺等有关应用的知识内容则具有发散性,可开拓学生的化学视野、为学生提供应用和思考的空间。

有机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知识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由于在必修化学的学习阶段学生对具体的有机化合物(如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醛、乙酸等)已经有了感性认识,因此,在专题2“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中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介绍重点并不在于具体的有机化合物,而是较抽象或规律性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如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同分异构体的识别等。

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系列练习lu

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系列练习lu

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和应用A卷双基再现1.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所发生的反应,下列化合物中不是有机物的是()A.CO2B.C2H6C.HCHO D.CH3OH2.过滤过程中如果溶剂对杂质的溶解很少,对有机物的溶解性比较强,那么过滤后()A.有机物仍然在滤液中B.杂质在滤液中C.有机物停留在滤纸上D.杂质停留在滤纸上3.★城市居民使用的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丁烷,在使用过程中,常有一些杂质以液态沉积于钢瓶中,这些杂质是()A.丙烷与丁烷B.乙烷与丙烷C.乙烷与戊烷D.戊烷与己烷4.★要对热稳定好的高沸点液态有机物和低沸点的杂质的混合物进行提纯一般使用的方法为()A.重结晶B.蒸馏C.过滤D.萃取5.下列叙述:①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②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③创造联合制减法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④首先制得氧气的是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B.①和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6.下列各选项中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A.羟甲基(-CH2OH)和甲氧基(CH3O-)B.亚硝酸(HNO2)和亚硝酸根(NO2-)C.硝基(-NO2)和二氧化氮(NO2)D.羟基(-OH)和氢氧根(OH-)7.★0.1mol化合物甲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4.48LCO2(标况下测量),推测甲是()A.CH4B.C2H4C.C2H6D.C6H68.把四氯化碳加入到碘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发现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__ ___色,这是水层,下层为____ __色,是_______ ___。

这一实验说明了CCl4___ _(易溶或不溶)于水,密度比水_ _(大或小),碘在_ _ ____中的溶解度大于___ ___中的溶解度。

变式活学9.(教材第1题变式题一)自然界中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的是()A.无机化合物B.有机化合物C.铁的化合物D.碳水化合物10.★(教材第1题变式题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去的物质B.有机物都是共价化合物C.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D.有机物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11.★(第8题变式题)鉴别四氯化碳和乙醇两种有机溶剂应该使用什么方法是最简单?书写出鉴别的原理和实验的步骤。

科学家怎样研究物质——结构

科学家怎样研究物质——结构

分子式为C3H6O2的二元混合物,如果在核 磁共振氢谱上观察到氢原子给出的峰有两种情 况。第一种情况峰给出的强度为1︰1;第二种 情况峰给出的强度为3︰2︰1。由此推断混合 物的组成可能是(写结构简式) 。
C3H6O2可能的结构为 ⑴CH3CH2COOH ⑵ CH3COOCH3 ⑶ HCOOCH2CH3
分子式为C2H6O的两种有机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 图,你能分辨出哪一幅是乙醇的1H-NMR谱图吗?请 与同学交流你作出判断的理由。
H
H
H
H
H—C—O—C—H H H
H—C—C—O—H H H
分子式为C2H6O的两种有机物的1H核磁共振谱图
核磁共振氢谱
诺贝尔化学奖与物质结构分析(2002年)
引入了核磁共振光谱学观察到了DNA、蛋白 质等大分子的真面目。
氢谱峰值类型 3:2:1 1:1 1:2:3
⑴⑵或⑵⑶
C—O—C
3、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质谱法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很多, 质谱法是最精确、最快捷的方法。
质谱法是用高能 电子束轰击有机 物分子,使之分 离成带电的“碎 片",并根据 “碎片"的某些 特征谱分析有机 物结构的方法。
质谱仪
质谱仪
某有机物A的质谱图:
100 80
31
乙醇的质谱图
+ CH2=OH
核磁共振中的核指的是氢原子核。氢原子 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 通过共振吸收电磁波能量,发生跃迁。用核磁 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处于不同化学环 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的频率不同,
在谱图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
原子数成正比。可以推知该有机物分子有几种不同类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高中化学(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主讲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高中化学(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主讲
如 “乙醇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苯酚 与溴水的反应”、“含酚废水的处理”、“蔗 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蛋白质的检验” 等。
三、专题分析
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
教材内容介绍
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 发展与应用
1课时
有机化学 的建立与 发展
有机化学 与生产生 活
发展史料:有机化学概念的提出--彻底摈弃生命力论---DNA结构的提 出---人工合成蛋白质
(2)对于有机化合物分类的知识,要明确其教育意义在于对分类 知识建构—依据官能团分类的观点
(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本专题教学的又一重点。由于课时有限, 教材主要介绍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不要求对除烷烃以外的其它类别 有机物进行系统命名。
教材内容介绍一单元 脂肪烃
3课时
(2)注意模块内各专题间的联系,理解有 机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的规律。
二、模块教学建议
❖ 3.要重视直观教学,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 4.要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习兴趣
图2-2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取向
二、模块教学建议
❖ 5.要重视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相对原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新版教材均穿插了 大量实验内容,且其中较多的探究性实验,这在 苏教版中尤为突出,总数达26个。
80 +

CH3CH2
对 60
丰 度
40
29 27
20
+ CH3CH=OH
45
+ CH3CH2OH
46
/%
0 20 30 40 50
质荷比
(某有机物A的质谱图)
3、红外光谱法
专题教学建议
(1)本专题的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 方法,同时注重让学生在亲身的探究过程中学会科学研究 方法。

化学课件《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优秀ppt11 苏教版

化学课件《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优秀ppt11 苏教版
97.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对我冷漠的人。 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98.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英国哲学家培根] 99.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马塞尔·普劳斯特] 100.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美好的事物,然而能看到这些美好事物的人,事实上是少之又少。――[罗丹] 101.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托尔斯泰]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我们往往只憧憬地平线那端的神奇【违禁词,被屏蔽】,而忘了去欣赏今天窗外正在盛开的玫瑰花。――[戴尔·卡内基] 106.休息并非无所事事,夏日炎炎时躺在树底下的草地,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飘过的白云,亦非浪费时间。――[约翰·罗伯克] 107.没有人会只因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年龄会使皮肤老化,而放弃热情却会使灵魂老化。――[撒母耳·厄尔曼] 108.快乐和智能的区别在于:自认最快乐的人实际上就是最快乐的,但自认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却是最愚蠢的。――[卡雷贝·C·科尔顿]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无论是谁,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轻易解决从前认为极不可能解决的事。――[戴尔·卡内基] 110.每天安静地坐十五分钟·倾听你的气息,感觉它,感觉你自己,并且试着什么都不想。――[艾瑞克·佛洛姆] 111.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辈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领域里往上攀爬,却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爬错了墙头。--[坎伯] 112.「伟大」这个名词未必非出现在规模很大的事情不可;生活中微小之处,照样可以伟大。――[布鲁克斯] 113.人生的目的有二:先是获得你想要的;然后是享受你所获得的。只有最明智的人类做到第二点。――[罗根·皮沙尔·史密斯] 114.要经常听.时常想.时时学习,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事既不抱希望,也不肯学习的人,没有生存的资格。

[名校联盟]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化学《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课件

[名校联盟]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化学《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课件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 (1803~1873) (3)臵换“基”的基团可以被其他基团取代。
2、有机物结构的分析方法
(1)核磁共振法(1H-NMR)
原理: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通 过共振吸收电磁波能量,发生跃迁。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 有关信号,处于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的 频率不同,在谱图上出现的位臵也不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 原子数成正比。因此,从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可以推知该有机物 分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数目。
二、有机物结构的研究
原子的连接方式和连接顺序的不同,决定有机物的不同 1、李比希的“基团理论” 1832年和维勒合作提出“基团论”:有机 化合物由“基”组成,这类稳定的“基”是 有机化合物的基础。 1838年李比希还提出了“基”的定义:
(1)“基”是一系列化合物中不变的部分;
(2)“基”可以被其它单个原子取代;

1、有机物组成的研究:

组成: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最简式
2、有机物结构的研究:
原子的连接顺序和连接方式、空间排列
可以通过仪器分析或者性质测试加以确定
手性分子
3、有机物反应的研究:
有机反应的机理决定有机产物的形成
逆合成分析理论对合成新物质的巨大贡献
视野拓展——诺贝尔化学奖与逆合成分析理论
科里(Elias James Corey),美国有机化学家,生于1928年7月 12日,科里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有机合成的研究工作, 30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合成了几百个重要天然化合物。这 些天然化合物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合成难度很大。1967年他提出 了具有严格逻辑性的“逆合成分析原理”,以及合成过程中的有 关原则和方法。他建议采取逆行的方式,从目标物开始,往回推 导,每回推一步都可能有好几种断裂键的方式,仔细分析并比较 优劣,挑其可行而优者,然後继续往回推导至简单而易得的原料 为止。按照这样的方式,一个有机合成化学家就不需要漫无边际 的冥想,而不知从何着手了,因为他的起点其实 就是他的终点。科里还开创了运用计算机技术进 行有机合成设计。这实际上是使他的“逆合成分 析原理”及有关原则、方法数字化。由于科里提 出有机合成的“逆合成分析方法”并成功地合成50 多种药剂和百余种天然化合物,对有机合成有重 大贡献,而获得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第一课时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第一课时
中心发言人
申海娥
难点
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
教具
课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法
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个人主页




【引入】人们对有机物的研究经历了“从天然的动植物中提取”,“分离出一些纯净物”、“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根据需要对有机物分子进行设计和合成”的发展过程。
(3)铜丝燃烧法确定有机物是否含有卤素
将一根纯铜丝加热至红色,蘸取试样,放在火焰上灼烧,若存在卤素,火焰呈绿色
2定量计算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李比希法:利用CuO在高温下氧化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H→H2O高氯酸镁吸收
C→CO2碱石棉吸收
确定C、H的量。
例1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A中含碳80%,含氢2分子式。C2H6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化学授课人:
课题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第1课时
三维目标
1.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
2 .了解李比希提出的基团理论,认识常见的基团以及在有机物中的性质
3.能看懂简单的核磁共振谱图及红外光谱图
4.认识手性分子
5.了解简单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
重点
认识常见的基团以及在有机物中的性质
体的相对分子质量:MA=D×MB
3.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例2某有机物A3.0g在4.48LO2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CO2、CO、H2O,将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碱石灰,浓硫酸增重3.6g,碱石灰增重4.4g,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C3H8O
注意:某有机物燃烧产物为CO2和H2O,则需确定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O元素。

第一专题第二单元1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

第一专题第二单元1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

课题 教学 目标 教学方法 教 材 分 析 重点 难点
2
课时

2
课时
第一专题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1 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 1.知道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最简式,了解元素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2.掌握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最简式、分子式的计算。 讲授、练习、讨论 烃及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最简式、分子式的计算。
有机物是否含氧的判断 不完全燃烧的计算 (引入)有机化学发展的历程: 从天然的动植物中提取、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 根据需要对有机化合物 分离出一些纯净物 结构、性质和应用 分子进行设计和合成 (专折)所以有机物的组成是科学家对一种获得的新物质研究的开端。 一、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 (问题探究)某含氧有机物 0.5mol 与 1.75mol 氧气混合后,可恰好完全燃烧,生成 标准状况下 33.6 L CO2 和 27g 水,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解:n(有机物)=0.5mol n(O2)=1.75mol n(CO2)=
备注
33.6 L 22.4 L mol 1
27 g 18 g mol 1
=1.5mol n(C)=1.5mol
n(H2O)= 教 学 过 程
=1.5mol n(H)=3.0mol
n(O)有机物=1.5mol×2+1.5mol -1.75mol×2=1.0mol 解法 1:直接设分子式法 唐枫、王强、孙晴燕
甲:燃烧产物 浓硫酸 增重2.52g 碱石灰 增重1.30g 点燃 生成CO 2 1.76g
乙:燃烧产物 碱石灰 增重5.60g 灼热 增重0.64g 石灰水 增重4g CuO
试回答: (1)根据两方案,你认为能否求出 A 的最简式? (2)请根据你选择的方案,通过计算求出 A 的最简式。 (3)若要确定 A 的分子式,是否需要测定其他数据?说明其原因。

有机化学基础pdf

有机化学基础pdf

有机化学基础(限定选修)专题知 识 条 目加试要求1.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一 (1)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a(2)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a 、(3)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生命活动的关系a 认(3)常见有机材料的组成、性能及其发展现状 a识 2.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有(1)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点a机 (2)研究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常用方法 化a (3)根据 1H 核磁共振谱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合 b 物(4)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常用方法b(5)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反应历程b(6)手性碳原子与手性分子 a二 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a、(2)甲烷、乙烯和乙炔的组成、结构和空间构型 b有 机 (3)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b 物 (4)同分异构体(碳架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c 的 (5)立体异构与生命现象的联系a 结 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构与 (1)同系物及其通式b 分 (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b 类(3)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和常见有机物的习惯命名b5.脂肪烃三 (1)脂肪烃和芳香烃、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概念及判断b 、 (2)烷烃、烯烃和炔烃等脂肪烃的物理性质a 常 (3)烷烃、烯烃和炔烃等脂肪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加成反c 见 应、加聚反应)的 (4)有机高分子的链节和单体b 烃(5)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来源和组成a (6)合成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c(4)同分异构体(碳架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1、碳架异构:分子中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

(碳骨架不同产生的异构)CH 3CH 3C H 3C CH 3例如:C H 3C H 2C H 2C H 2C H 3、CH 3C HCH 2CH3、CH 3(戊烷) (2-甲基丁烷) (2,2-二甲基丙烷)例 1、试书写-C 3H 7、-C 4H 9 的同分异构体。

2、官能团位置异构:分子中官能团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

专题1第二单元 第1课时

专题1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储和统计分析,并可生成各种形式的分析报告。 [归纳总结]
(1)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的方法有:化学实验法(李比希法、钠融法、 铜丝燃烧法等),仪器分析法。 (2)李比希燃烧法 氧化铜 干燥剂 有机化 合物 ――→ 水+ 二氧 化碳 ――→ 测定出 水和 CO2 的质 高温 吸收 量―→得出原有机化合物中氢、碳元素的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 中碳、氢的质量分数。
推知有机物分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各自的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3)分析乙醇和甲醚的核磁共振氢谱,填写下表: 乙醇 核磁共 振氢谱 甲醚
第1课时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结论
氢原子类型=吸收峰 数目=3; 不同氢原子的个数之 比=不同吸收峰的面 积之比=2∶1∶3
2 子中含羟基的个数是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第1课时
(3)烃 B 的分子式为 C8H18,其一氯代烃只有一种,其结构简式是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式为 C2H8N2 的有机物经实验测定知,其分子中有一个氮
原子不与氢原子相连,则确定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 最 简 式 是 表 示 化 合 物 分 子 中 所 含 各 元 素 的 原 子 个 数
最简单整数比 ________________的式子; 原子种类及数目 (2)分子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元素_________________的式子; 原子个数 (3)二者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可能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

天然有机物的结构解析与活性评价

天然有机物的结构解析与活性评价

天然有机物的结构解析与活性评价天然有机物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复杂化合物,可以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中提取。

这些天然有机物具有多样的化学结构,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体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药用、抗菌、抗癌等。

为了深入了解天然有机物的结构和活性,科学家们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结构解析和活性评价。

结构解析是研究天然有机物的首要任务,它可以通过多种分析技术来实现。

其中,核磁共振(NMR)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分析工具。

通过测量分子在外加磁场中的核磁共振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的原子类型、数目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连接方式。

质谱(MS)技术也可以用于天然有机物的结构分析。

通过将样品中的分子离子化,然后在质谱仪中测定这些离子的质荷比,可以推断分子的质量和结构信息。

此外,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资料散射(CD)等分析方法也可以用于天然有机物的结构解析。

在获得天然有机物的结构信息后,科学家们还需要评价其生物活性。

常用的活性评价方法包括药理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等实验技术。

其中,药理学实验可以确定天然有机物对生物体的药理学效应,如抗炎、镇痛、降血压等。

生理学实验可以评价天然有机物对生物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如促进睡眠、增强免疫力等。

细胞生物学实验可以研究天然有机物对细胞的作用机制,如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等。

在进行天然有机物的活性评价时,科学家们通常会设计一系列控制实验。

这些控制实验包括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安慰剂对照。

阳性对照是已知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用于验证实验方法的可行性。

阴性对照是无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或无处理的对照组,用于排除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安慰剂对照是用于对照组而不是实验组的给药物质,用于了解实验结果是否由于心理效应而产生的。

结构解析和活性评价的结果可以相互印证,从而更好地理解天然有机物的结构和活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天然有机物的结构,提高其生物活性,并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

在实际应用中,天然有机物的结构解析和活性评价对于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