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 原文、翻译及赏析_杜甫
古诗文《阁夜》赏析
古诗文《阁夜》赏析阁夜唐朝: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阁夜译文及注释【译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注释⑴】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通“影”,日光。
⑵霁(jì):雪停。
⑶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
⑷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⑸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战伐:崔旰(gàn)之乱。
⑹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⑺卧龙:指诸葛亮。
《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跃马:指公孙述。
字子阳,扶风人。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
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
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
⑻人事:指交游。
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
漫:徒然、白白的。
阁夜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
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阁夜鉴赏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
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
唐诗赏析-杜甫《阁夜》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阁夜》原文|译文|赏析'《阁夜》是杜甫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唐代: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译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注释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通“影”,日光。
霁(jì):雪停。
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战伐:崔旰(gàn)之乱。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卧龙:指诸葛亮。
《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跃马:指公孙述。
字子阳,扶风人。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
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
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
人事:指交游。
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
漫:徒然、白白的。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
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
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
杜甫阁夜原文译文诗句赏析
杜甫阁夜原文|译文|诗句赏析大诗人杜甫一生坎坷,在这充满磨难的一生中杜甫写下无数诗篇,这首阁夜就是这样诞生的。
这首诗虽有哀伤之情,但也有壮然快意之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阁夜原文译文及赏析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阁夜》原文唐代: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译文及注释译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注释⑴ 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通“影”,日光。
⑵霁(jì):雪停。
⑶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
⑷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⑸ 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战伐:崔旰(gàn)之乱。
⑹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⑺卧龙:指诸葛亮。
《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跃马:指公孙述。
字子阳,扶风人。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
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
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
⑻ 人事:指交游。
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
漫:徒然、白白的。
古诗赏析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
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
颈联写拂晓所闻。
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层层铺开,步步推进,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开首二句写道:“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杜甫《阁夜》(带拼音、注释、译文)
杜甫《阁夜》(带拼音、注释、译文)《阁gé夜yè》作zuò者zhě:杜dù甫fǔ岁suì暮mù阴yīn阳yáng催cuī短duǎn景yǐng, 天tiān涯yá霜shuāng 雪xuě霁jì寒hán宵xiāo。
五wǔ更gēng鼓gǔ角jiǎo声shēng悲bēi壮zhuàng, 三sān峡xiá星xīng河hé影yǐng动dòng摇yáo。
野yě哭kū千qiān家jiā闻wén战zhàn伐fá, 夷yí歌gē数shù处chù起qǐ渔yú樵qiáo。
卧wò龙lóng跃yuè马mǎ终zhōng黄huáng土tǔ, 人rén事shì音yīn书shū漫màn寂jì寥liáo。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注释: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通“影”,日光。
霁:雪停。
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战伐:崔旰之乱。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卧龙:指诸葛亮。
人事:指交游。
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
漫:徒然、白白的。
译文:年终岁末白天越来越短,漫天的大雪在寒冷的夜晚停了下来。
五更天听到战鼓号角声起伏悲壮。
《阁夜》诗词赏析及译文
《阁夜》诗词赏析及译文《阁夜》诗词赏析及译文《阁夜》唐朝: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阁夜》古诗简介《阁夜》为唐朝诗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杜甫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
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
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阁夜》翻译/译文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阁夜》注释⑴阴阳:指日月。
⑵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通“影”,日光。
⑶霁(jì):雪停。
⑷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瞿塘峡在夔州东。
⑸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⑹战伐:崔旰(gàn)之乱。
⑺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⑻人事:指交游。
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
漫:徒然、白白的。
《阁夜》赏析/鉴赏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
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
颈联写拂晓所闻。
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层层铺开,步步推进,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开首二句写道:“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诗歌首先点明时间。
上句中的“岁暮”指冬季。
“阴阳”指日月。
“景”同“影”。
“短景”指冬天日短。
“天涯”即天边,指夔州。
“霁”即天放晴。
首句的意思是说,年终一天比一天短。
其中,一个“催”字用得很妙,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的冬日特点,而且使人觉得时光飞逝。
次句“天涯霜雪霁寒宵”中的“天涯”指夔州,又暗含有沦落天涯意。
意思是说,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
阁夜古诗原文及赏析
阁夜古诗原文及赏析阁夜古诗原文及赏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阁夜古诗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阁夜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版本一)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版本二)译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注释:(1)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通“影”,日光。
(2)霁(jì):雪停。
(3)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
(4)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5)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战伐:崔旰(gàn)之乱。
(6)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7)卧龙:指诸葛亮。
《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跃马:指公孙述。
字子阳,扶风人。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
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
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
(8)人事:指交游。
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
漫:徒然、白白的。
杜甫《阁夜》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杜甫《阁夜》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本文是关于杜甫《阁夜》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感谢您的阅读!【原文】: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①,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②终黄土,人事音书漫③寂寥。
【注释】:①景:同“影”,日光。
②卧龙跃马:卧龙跃马: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公孙述凭借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
左思《蜀赋》:“公孙跃马而称帝。
”③漫:任凭,听任。
【翻译】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赏析】这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
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诗人从几个侧面抒写了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上天下地,俯古仰今,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全诗激越悲凉,感情真挚。
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
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
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唐诗直解》云:"光芒四射,令人不敢正视"。
《杜诗解》云:"笔势又沉郁,又精悍,反复吟之,使人增长意气百倍"。
《批点唐诗正声》云:"全首悲壮慷慨,无不适意。
中二联皆将明之景,首联雄浑动荡,卓冠千古。
次联哀乐皆眼前景,人亦难道。
结以忠逆同归自慰,然音节犹婉曲"。
唐诗三百首之《阁夜》原文赏析
唐诗之《阁夜》原文赏析唐诗三百首之《阁夜》原文赏析《阁夜》为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杜甫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因作此诗。
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1、阴阳:指日月。
2、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日光。
3、三峡:指塘峡、巫峡、西陵峡。
塘峡在州东。
4、星河:星辰与银河。
5、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
几家:一作“千家”。
6、夷歌句:意谓渔人夫都唱着夷歌,见州之僻远。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7、卧龙:指诸葛亮。
《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8、跃马:指公孙述。
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
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
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译文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数处渔人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赏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766)寓于州西阁作所。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
首联点明冬夜寒;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
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
《阁夜》诗词赏析及译文
《阁夜》诗词赏析及译文《阁夜》诗词赏析及译文《阁夜》唐朝: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边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惨,三峡星河影不坚决。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阁夜》古诗简介《阁夜》为唐朝诗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著作,杜甫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临峡江绚丽的夜景,听到悲惨的鼓角声,因此慨叹万千。
由眼前的情形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求在心里逾越这些人生的慨叹。
诗中虽有悲惨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阁夜》翻译/译文时令到了隆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边,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崎岖悲惨。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斗,随波不坚决。
户外几家哭声,传来战役的音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相同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隔绝,我孤寂无聊。
《阁夜》注释⑴阴阳:指日月。
⑵短景:指冬天日短。
景:通“影〞,日光。
⑶霁〔jì〕:雪停。
⑷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瞿塘峡在夔州东。
⑸野哭:战乱的音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⑹战伐:崔旰〔gàn〕之乱。
⑺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⑻人事:指交游。
音书:指亲友间的抚慰。
漫:徒然、白白的。
《阁夜》赏析/鉴赏全诗写冬夜风光,有伤乱思乡之意。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
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
颈联写拂晓所闻。
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慨叹,层层铺开,步步推动,然后更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开首二句写道:“岁暮阴阳催短景,天边霜雪霁寒宵。
〞诗篇首要点明时刻。
上句中的“岁暮〞指冬天。
“阴阳〞指日月。
“景〞同“影〞。
“短景〞指冬天日短。
“天边〞即天边,指夔州。
“霁〞即天放晴。
首句的意思是说,年终一天比一天短。
其间,一个“催〞字用得很妙,不光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的冬日特色,并且使人觉得韶光飞逝。
次句“天边霜雪霁寒宵〞中的“天边〞指夔州,又暗含有流浪天边意。
意思是说,夔州霜雪停了的隆冬夜晚,雪光照射下,明亮如昼。
杜甫《阁夜》赏析
杜甫《阁夜》赏析唐诗中的七律,到了杜甫的时代,才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诗圣杜甫的七律,对仗工整,炼字精湛,思想深刻,气象宏大,真正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杜甫曾写过一首《阁夜》的七律,该诗以苍凉宏大见胜,历来广受好评。
《阁夜》全诗如下: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释义:岁暮的冬天阴阳变化,致使白天的时间很短。
漫天的大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止下了。
天还没有完全亮,军队的鼓角就吹响了。
三峡水之中的星河倒影摇曳不定。
战事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都发出悲号之声。
渔夫和樵夫在许多地方唱起了悲凉的民歌。
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也都终归黄土。
我的这点寂寥,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呢?该诗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的冬天。
时杜甫居住在夔州西阁。
当时军阀混战,终年不息,外族如吐蕃等国也不断侵袭蜀地。
杜甫的好友李白、高适等都先后去世。
杜甫感于国家动乱及伤怀好友离世,故作此诗,以寄悲情。
首联为“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岁暮”就是指年末,也就是冬天。
“短景”指冬天的白天时间很短。
一个“催”字,十分形象的表现了冬天白天很短的特色。
“天涯”即是指夔州,彼时一场大雪刚停。
颔联为“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名句,历来广受好评。
“鼓角”是古代军队中的报时及发号施令的工具。
鼓声在“五更”十分就出现了,且声音十分悲壮。
“五更鼓角声悲壮”说明战事十分紧张的状态。
“三峡星河影动摇”则抒写了三峡的星河倒影美景,造语宏大瑰丽,是难得的千古佳句。
颈联“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描写了佛晓十分的所见所闻。
鼓角声一起,百姓知道战事将来,都失声痛哭。
渔樵们也纷纷无奈地唱起了悲凉的民歌。
这两句把夔州的环境刻画得入木三分,寄予了诗人深深的同情。
尾联是“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诗人西望诸葛亮的武侯庙,东观公孙述的白帝庙,发出了深沉的感慨:一世英雄,终究要归于黄土!诗人想到这些历史,结合自己现在的遭遇,觉到自己的遭遇其实不值一提。
唐诗三百首之杜甫《阁夜》
唐诗三百首之杜甫《阁夜》《阁夜》年代: 唐作者: 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词句注释⑴ 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通“影”,日光。
⑵霁(jì):雪停。
⑶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瞿塘峡在夔州东。
⑷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战伐:崔旰(gàn)之乱。
⑸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⑹人事:指交游。
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
漫:徒然、白白的。
白话译文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阁夜》赏析:《阁夜》为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杜甫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因作此诗。
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
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
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
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意。
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
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
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值五更欲曙之时,愁人不寐,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
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
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
下句说雨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杜甫《阁夜》的原文及其赏析
杜甫《阁夜》的原文及其赏析杜甫《阁夜》的原文及其赏析一、原文: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二、作品赏析: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
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
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
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
在霜雪刚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着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
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
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正是五更天快亮的时候,诗人忧愁难眠,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
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已在加紧活动。
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
下句说雨后天空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景色是够美的。
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
它的妙处在于: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
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景象凄惨。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
杜甫客居此地,渔夫樵子不时在深夜传来“夷歌”之声。
“数处”指不只一处。
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
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
《阁夜》原文及翻译赏析
《阁夜》原文及翻译赏析《阁夜》原文及翻译赏析《阁夜》原文及翻译赏析1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鉴赏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
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
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
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
在霜雪刚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着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
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
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正是五更天快亮的时候,诗人忧愁难眠,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
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
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
下句说雨后天空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景色是够美的。
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
它的妙处在于: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
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景象凄惨。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
杜甫客居此地,渔夫樵子不时在深夜传来“夷歌”之声。
“数处”指不只一处。
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
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
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古诗赏析及翻译
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古诗赏析及翻译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诗文解释】到了年末,日月移动,天变短了,身处天涯,霜雪刚停,夜更寒冷。
五更的鼓角声悲壮感人,三峡上空的星河映照在江水中摇动不定。
野外千家恸哭,听说又要打仗了,几处响起了渔夫和樵夫唱的夷歌。
诸葛亮,公孙述最终还是归于黄土,人世萧条家书断绝寂寞孤独,又算得了什么?二: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词语解释】阴阳:岁月。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漫:任随。
1.阴阳:指日月。
短景:景指日光。
冬天日短夜长,所以说"短景"。
然而此处深意,乃言光阴苦短。
2.天涯:天边,偏远之地。
这里指夔州。
诗人远离家乡,故称寓居的夔州为"天涯"。
霁寒宵:寒夜里雨雪初晴。
3.五更:古时将一夜分为五更,五更即接近天明了。
鼓角:本指军中的战鼓和号角声。
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数年,但各地军阀却时有战事。
4.星河句:天上星河映入江中,随着波涛动荡。
5.野哭千家:指人民在战乱中死亡惨重。
6.夷歌:当地少数民族的歌。
7.卧龙:指诸葛亮。
跃马:指公孙述。
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
据《后汉书·公孙述传》载,述字子阳,扶风人,王莽时为导江卒正,更始帝刘玄立,他自恃蜀中地险人众,便趁时局动荡,自称白帝。
诸葛亮和公孙述都曾在夔州活动,在这里又都有祠庙,诗人因此想到:古往今来,不论贤愚忠逆,最终都不免归卧黄土。
《阁夜》原文及翻译赏析
《阁夜》原文及翻译赏析《阁夜》原文及翻译赏析《阁夜》原文及翻译赏析1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鉴赏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
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
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
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
在霜雪刚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着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
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
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正是五更天快亮的时候,诗人忧愁难眠,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
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
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
下句说雨后天空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景色是够美的。
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
它的妙处在于: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
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景象凄惨。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
杜甫客居此地,渔夫樵子不时在深夜传来“夷歌”之声。
“数处”指不只一处。
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
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
[唐]杜甫《阁夜》原文、注释、赏析
[唐]杜甫《阁夜》原文、注释、赏析原文:岁暮阴阳催短景1,天涯霜雪霁2寒宵。
五更鼓角3声悲壮,三峡星河4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5,夷歌数处起渔樵6。
卧龙跃马终黄土7,人事音书漫寂寥8。
注释:1阴阳:犹日月。
短景:冬天日短,故云“短景”。
景:同“影”。
2天涯:天边,此指夔州。
霁:天晴,此指雪光明朗。
3鼓角:更鼓和号角。
五更鼓角:天将启晓。
4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西阁临瞿塘峡西口。
星河:星辰和银河。
5几家:一作“千家”。
战伐:当指去年闰十月以来的崔旰之乱。
6夷歌:指当地少数民族的歌曲。
数处:一作“几处”,一作“是处”。
起渔樵:起于渔人樵夫之口。
7卧龙:指诸葛亮。
跃马:指公孙述,述曾据蜀称白帝。
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
”终黄土:指都死而同归黄土。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夔州有白帝城,故联想及之。
8人事:指交游。
时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都已死去。
音书:指亲朋间的音信。
寂寥:孤独寂寞。
漫:漫然,有随他去、不管他之意。
此句似自我解脱,实则愤激之词。
赏析:杜甫善以壮景写哀,此诗即为显例。
诗写阁夜所见所闻景象,悲壮动人。
首联起势警拔,颔联尤为壮阔,使人惊心动魄。
由鼓角悲壮而联想到野哭战伐、渔樵夷歌,由阴阳代谢而感世变无常,友朋凋谢,人事寂寥,独身飘零。
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
起承转接,犹如神龙掉尾,浑化无迹。
胡应麟论“老杜七言律全篇可法者”,即举此篇与《登高》、《登楼》、《秋兴八首》等诗为例,认为“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自是千秋鼻祖”(《诗薮·内编》卷五)。
【[唐]杜甫《阁夜》原文、注释、赏析】。
《阁夜》古诗原文及鉴赏
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诗鉴赏这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川军阀割据,混战不断;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
这首诗感时忆旧,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
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
“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时光飞逝。
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意。
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描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
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
晴朗的夜空,鼓角声格外响亮,黎明时分,愁人不寐,那声音更显得悲凉。
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备战。
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戈未息、战争频繁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
下句说雨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
诗人通过对句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深夜美景的赞叹,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宏,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
听到征战的消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其景多么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
杜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
“数处”指不止一起。
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真实形象地表现出来。
“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
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眺夔州西郊的武侯庙与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
卧龙,指诸葛亮。
杜甫《阁夜》详解
杜甫《阁夜》详解杜甫《阁夜》详解《阁夜》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寓居夔州西阁夜中所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阁夜》详解,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1、阴阳:指日月。
2、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日光。
3、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瞿塘峡在夔州东。
4、星河:星辰与银河。
5、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
几家:一作“千家”。
6、夷歌句:意谓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7、卧龙:指诸葛亮。
《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8、跃马:指公孙述。
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
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
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译文: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阁作所。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
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创作背景此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冬离蜀寓居夔州(治今重庆奉节)西阁时所作,时年五十五岁。
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西边的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去世,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夔州地处峡中,山水险峻,且有许多古人争雄的遗迹。
阁夜杜甫的诗词
阁夜杜甫的诗词
阁夜杜甫的诗词
阁夜
杜甫唐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
①阴阳:岁月。
②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③漫:任随。
【译文】:
到了年末,日月移动,天变短了,身处天涯,霜雪刚停,夜更寒冷。
五更的鼓角声悲壮感人,三峡上空的星河映照在江水中摇动不定。
野外千家恸哭,听说又要打仗了,几处响起了渔夫和樵夫唱的夷歌。
诸葛亮,公孙述最终还是归于黄土,人世萧条家书断绝寂寞孤独,又算得了什么?
【赏析】:
这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
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诗人从几个侧面抒写了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上天下地,俯古仰今,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全诗激越悲凉,感情真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阁夜:唐代作者:杜甫
原文: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版本一)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版本二)
写翻译写赏析纠错下载收藏评分:参考翻译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译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 参考赏析写赏析鉴赏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
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
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
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
在霜雪刚停的寒冬▼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
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 作者介绍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