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实习报告3

合集下载

地质填图实习报告模板

地质填图实习报告模板

地质填图实习报告模板一、实习背景本次实习是在XX地质勘探有限公司进行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地质填图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深入学习了地质填图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了绘制地质填图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还通过实地勘察和数据处理等方式,加深了对地质实践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习目的1.掌握地质填图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2.熟练掌握填图软件的使用方法;3.加深对地质实践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我们首先通过课堂学习,了解了地质填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绘图等一系列基本工作流程。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填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设置填图参数、如何导入数据、如何绘制地质图形等。

2. 实地勘察在理论学习之后,我们进行实地勘察,深入了解地质现象及地质构造,以及岩石类型、结构特征、物化性质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实地勘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地质特征,在填图过程中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表达现场实情。

3. 数据处理在实地勘察之后,我们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包括岩石化学成分分析、岩相学分析、类岩石组分析等等,以此为基础生成各种地图、柱状图、曲线图等,为后续绘图提供数据支持。

4. 地质填图最后一步是进行地质填图。

填图主要包括将各种地质信息(如地形高程、地层分布、岩性类型等)整合到一个整体地图之中,以此表现地质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

在填图的过程中,我们要保证填图图件的规范性、精确度和美观度,力求呈现出高水平的地质图景效果。

四、实习感受本次实习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

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探索,我们深入领会了地质填图的精髓,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地质填图这一实践工作对于地质勘探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性。

在此次实习中,我认识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及发展方向,也提升了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实践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和同组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探索、一起调试,相互分享经验,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此外,实习期间与企业中的老师和职员的沟通交流,使我对地质勘探行业有了更加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也为我将来的工作方向,尤其是从事地质探测、地质图像分析和科研工作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指导。

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精品】地质实习报告3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对于此次实习地林州,根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知识,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基础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

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

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

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地质实习报告篇2第一部分序言一、实习地区的地理位置本次实习地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8′-106°31′,北纬29°50′-29°50′。

实习地区为天府镇及周边地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

实习报告 【实用】地质实习报告3篇

实习报告 【实用】地质实习报告3篇

【实用】地质实习报告3篇【实用】地质实习报告3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于是今年暑假学我来到了平煤地质工程勘探处勘探一队二号机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实习。

在钻探队实习了一月,其中可以说是苦中有甜,累中有乐,对自己的地质知识有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系统积累与考验,粗略的把握了地质钻探重要性和基本任务,钻孔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钻孔的布置原则等等,自己也从一个纸上谈兵的阶段稍微上前跨了一步,感谢老工人老师傅的不厌其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指导和教诲,钻探队领导的人文关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变聪明。

这些知识和实习过程,足以使我受益终身了。

就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感想与心得汇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

都说安全是天,可以前也并没有怎么在意,在实习期间才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这里领导和工人都严格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新工人来的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我来的时候就首先的让我学习了安全生产的法规。

使我明白了什么叫“三不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实习期间没有发生以外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产。

二、业务和技能。

这次我们打的是水文观测孔,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结合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老工人师傅的指导帮助。

学会了判断岩层、操作机器、测量水位以及书写纪录。

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同时也增强了自己动手操作水平。

期间主要对平砂岩做了一些细致调查研究: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

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习。

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一)实习任务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习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实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习中必须学习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

难点是有关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

具体内容及要求1、观察认识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1)xx市湖边石灰山地质观察路线通过石炭系地层剖面的参观,初步了解实习区内的主要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厚度、主要岩性特征及构造变动。

初步掌握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类型,沉积岩野外识别描述方法,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同时能初步辨认几种常见的古生物化石。

学习绘制信手剖面图。

通过参观煤矿、石灰岩矿,了解外生矿床的一般特征及沼泽的生物沉积与成矿作用。

普通地质实验室实习实习一、矿物(一)认识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习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习二、矿物(二)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习三、风化作用在校园后山观察、认识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习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认识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地质学的实习报告范例3篇

地质学的实习报告范例3篇

地质学的实习报告范例地质学的实习报告范例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地质学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地质勘查院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实习内容:在本次地质学实习中,我参与了XX地质勘查院的地质勘查项目,主要任务是进行地质调查、野外勘探和数据分析。

具体实习内容如下:1. 地质调查:我参与了一次地质调查任务,该任务是对某个矿产资源区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地质地貌、岩石、矿石等方面的调查。

我与同事一起前往目标地区,使用各种地质调查仪器,进行了野外采样和观察。

通过对地质样品的收集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层结构、岩石类型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2. 野外勘探:我参与了多次野外勘探任务,通过使用地质勘探仪器和设备,我们对目标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探和探测。

在野外勘探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地质仪器,如测深仪、测斜仪和电阻率仪等,进行地下水资源勘探和地壳构造探测。

通过实地勘探和地质勘探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质情况,并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3. 数据分析:我参与了一些地质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

通过对地质勘查和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我学会了使用地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地质数据的分析,我能够确定地质特征、地质过程和地质资源的分布情况。

这对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地质学实习,我对地质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技巧。

在实习期间,我与导师和同事们密切合作,他们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

通过实践活动,我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地质调查和野外勘探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地质仪器和设备,掌握了野外工作的基本技巧。

我也更加了解地质调查的各个环节,从对地质样品的采集到数据的分析,我明白了每一步的重要性。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进一步认识到数据对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性。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至关重要。

巢湖实习,报告- 地质填图

巢湖实习,报告- 地质填图

2、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是了解、控制地质界线、矿层或矿体、断层,以及 观测点: 是了解、 控制地质界线、 矿层或矿体、 断层, 其它地质要素的空间位置而在野外进行重点观察、 其它地质要素的空间位置而在野外进行重点观察、描述和编 录所布设的地点。 录所布设的地点。 观测点性质:观测点可按其性质和重点观测的内容,分为地 观测点性质:观测点可按其性质和重点观测的内容, 层分界点、构造点、水文点、地貌点、 层分界点、构造点、水文点、地貌点、岩性控制点等类型 布置原则:一般情况下,地质观察点应布置在填图单位的界 布置原则:一般情况下, 标志层、化石层、岩性和岩相突变的地方,蚀变带边界, 线、标志层、化石层、岩性和岩相突变的地方,蚀变带边界, 褶皱轴部及转折端、断层、节理、劈理、 褶皱轴部及转折端、断层、节理、劈理、片理等构造发育处 及岩层产状急剧变化处。此外,还有水文、地貌、风景、 及岩层产状急剧变化处。此外,还有水文、地貌、风景、 出 土文物地点等位置上,切忌机械地等距离布点) 土文物地点等位置上,切忌机械地等距离布点)。
野外路线地质填图方法
马润勇
一、目的任务 二、填图工作准备 三、填图基本方法与要求 四、路线地质观测程序、内容和编录方法 路线地质观测程序、 五、野外手图的使用与地质界线的勾绘 六、填图资料的室内整理
一、目的任务
1、地质填图: 地质填图: 通过追踪、穿越等方法将野外各种地质体、 通过追踪 、 穿越等方法将野外各种地质体 、 地 质要素、构造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 质要素、 构造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 研究和编 并用规定的线条、图式, 录, 并用规定的线条、 图式 ,如实地将各种地质界 地质体、 线、 地质体、 地质要素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底 图上的过程。 图上的过程。
2)地形图的选择

2023地质实习报告五篇

2023地质实习报告五篇

2023地质实习报告五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序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根据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的安排,在学完专业基础课之后,必须进行一次野外地质填图实习。

其目的在于使我们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习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岩石及地层露头进行观察和描述,能够利用岩性、化石进行地层对比和划分,掌握实习区各地层的分层标志及填绘地质图的方法;学会地层剖面的测制方法,学会编制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学习观察和分析各种地质构造,掌握识别褶皱和断层的标志,了解实习区地质构造发展历史;学会利用实际资料进行室内整理和地质报告的编写方法。

实习任务:实习结束时,应提交下列成果:1.实习区地质报告一份;2.实习区地形地质图一幅(1:5000)3.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各一幅(1:1000)4.图切地质剖面图二幅(1:5000)5.实习区构造纲要图一幅实习过程准备:为了强化实践性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计划规定地质填图实习时间为6周,一般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实习动员和准备工作(两天)首先由地质专业的领导进行实习动员,说明地质填图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宣布实习计划。

然后由指导老师介绍实习区的地质情况,使学生基本了解实习区前人的工作成果和地质概况,同时做好物质准备。

第二阶段野外地质地质踏勘(3)天采用横向穿越和走向追索的方法,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路线,进行观察和分析,是学生对实习区内的地层和构造的整体特征有一个初步认识。

第三阶段测制地层剖面(3天)先由指导老师介绍地层剖面的测制方法,然后去野外分组实测地层剖面,主要测制长兴组和飞仙关组地层。

根据实测资料编制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

第四阶段地质填图(3周)首先由指导老师介绍地质填图方法,包括地质观察路线的布置,地质观察点的标定,地质观察和记录,地质界线的填绘等。

然后同学分组进行野外地质填图。

地质实习报告(精选13篇)

地质实习报告(精选13篇)

地质实习报告(精选13篇)地质实习报告一、什么是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指各种人员实习期间需要撰写的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描述的文本。

它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

二、地质实习报告(精选13篇)紧张又充实的实习生活又告一段落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写实习报告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质实习报告(精选1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质实习报告1本次实习为期一周,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专业的热情和兴趣。

实习包括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两部分。

在课堂中,导师简单讲解实习内容及各种地质相关内容,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姚老师深入分析,精心讲解,不仅使我们掌握了野外实习的基本要领,还使我们对课程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并加以巩固和深化。

本次实习我们利用罗盘在多处测量了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在这些过程中,我对罗盘功能的认识和操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我还熟练了产状三要素的各种表达方法——方向法、象限法和图示法。

地质实习本质就是研究各种地质情况,其中一大块内容便是岩石和及其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此次实习最大的内容就是观察各种岩石和分析其构成的边坡情况。

实习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跟岩石和边坡打交道,姚老师也花了大半部分的精力讲解这部分的知识。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

此外,在此次实习中我在导师身上学了不少的东西。

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认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弃,爬鼓山时,在导师的激励下,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要铭记:做事要认真,即使不喜欢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让自己造福于人类!地质实习报告2《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

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共9篇)

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共9篇)

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共9篇)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共9篇)第1篇:巢湖水文地质专业填图实_巢湖水文地质填图实_ 水文地质部分一、概述及课程性质二、水文地质填图实_的内容和学_要求三、本次水文地质填图实_的目的四、实_区水文地质概况(一)、自然地理(二)、气象(三)、地表水实_区水文地质概况(四)、水文地质1、地下水类型2、地下水露头—泉3、岩溶、岩溶作用主要内容水文地质填图实_概述实_区水文地质概况本次实_的水文地质工作简述一、课程性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文地质教学中一次综合性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文地质教学中一次综合性的野外综合性教学过程过程。

教学过程。

锻炼学生实际应用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实践课程。

锻炼学生实际应用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实践课程。

实际应用课程二、水文地质填图实_的内容和学_要求地质填图:简称填图,地质填图:简称填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及统一的技术要将各种地质体及有关地质现象填绘于地形图之上,地质体及有关地质现象填绘于地形图之上求,将各种地质体及有关地质现象填绘于地形图之上,而形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

地质图的工作过程形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

水文地质测绘:是在已有的地形和地质图上对地下水地质图上对地下水和水文地质测绘:是在已有的地形和地质图上对地下水和与其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实地观测和填图工作进行实地观测工作。

其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实地观测和填图工作。

水文地质填图(水文地质填图(hydrogeological mapping)不同于)地质填图和水文地质测绘,地质填图和水文地质测绘,又涵盖了地质填图和水文地质测绘的部分工作内容部分工作内容。

测绘的部分工作内容。

地质点及(1)对实_区各种地质点及地质现象(地层、岩石、构造))对实_区各种地质点地质现象(地层、岩石、构造)进行观测并将其填绘到地形图上。

观测,填绘到地形图上进行观测,并将其填绘到地形图上。

—熟悉地质填图的工作过程、训练地质填图的基本功。

河南宜阳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河南宜阳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河南宜阳地质填图实习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报告提交时间:前言第一章绪言一,实习目(de)二,实习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三,前人工作四,本次工作概况第二章地层第三章构造第四章岩浆岩第五章地质发展史第六章矿产资源概况第七章本次工作方法及阶段一,地质路线踏勘二,实测地质剖面三,地质填图方法第八章结语第一章绪言一、实习目(de)(1)主要内容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de)基本手段,也是资源勘探(de)基础工作.它(de)目(de)与任务,是通过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de)地质点进行系统(de)地质观测,收集各种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通过地质实习主要锻炼我们(de)以下能力:通过野外现场(de)反复实践,培养我们描述、记录、分析和解释地质现象(de)能力;使我们掌握地质填图(de)规范、程序和基本方法、有关地质图件(de)绘制方法以及地质报告(de)编写方法;熟悉野外地质工作(de)基本方法,提高野外工作(de)基本技能,如用罗盘、识地形图等;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书本(de)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相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de)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热爱地质事业(de)工作热情.(2)实习时间:2014年08月27日至2010年09月12日.(3)指导老师:王恩营李猛(4)分组情况参加此次实习(de)有地质工程2012级及单招班.实习以组为单位,每组有6个人,我所在(de)组为地质一班(de)第二组,组员为:,,,,,,,,,我主要担任地质观察和记录(de)工作,在指导老师(de)带领下,团结组员,圆满完成实习任务.二、实习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实习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李沟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宜阳县城关镇管辖,北侧与宜阳县城相邻,西至头道沟水库,东至宜阳采石场,南至葛家崖断层,面积约36km2.区内有简易公路通往县城,县城距洛阳市28km,有柏油路面相连,并有洛阳—宜阳铁路相通,实习区东距焦枝铁路26km,交通便利(图1-1).图1-1实习区交通位置图宜阳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地理区划大致可分为洛河川区、宜北丘陵区、宜南丘陵区、白杨和赵保盆地、宜西南山区五大区域.宜北属秦岭余脉,宜南属熊耳山系,境内有花果山、灵山、锦屏山等22座知名山峰.花果山主峰海拔米,为全县最高峰.实习区属宜南低山丘陵区,总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位于兰家门北侧山头,海拔,最低点为李沟河北端,相对高差为,一般海拔高380~450m;剥蚀夷平面约为海拔400m.据宜阳县黄委会水文站(宜阳县城西)观测资料,该处洛河最高洪水位标高米,最低水位标高,最大流量785m3/s,最小流量s.南侧为伊河,有支系源于高山矿区,支系上游有建设水库及洞子沟水库.据龙门水文站资料,伊河最高洪水位标高,最低水位标高,最大流量6850m3/s,最小流量s.三、前人工作1954年中南煤田地质局勘探了宜洛煤矿,1956年建矿.此后,六十年代以来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研究所进行了地质填图及各方面(de)专题研究工作.1987年西安地质学院地勘系在本区建立了实习站,被该院师生誉为西北地区“地质工程师(de)摇篮”.由于在宜阳县锦屏山一带一个范围不大(de)地区内,集中了华北地台广大区域内(de)元古代——中新生代(de)地层,又荟萃了比较齐全、丰富多彩(de)古生物化石和有一定典型代表意义(de)地质现象.不少地质工作者在宜洛煤田做过地质工作:河南省宜洛煤田区(de)逆冲推覆构造尚玉忠庞继群陶目强(河南省地质研究所)指出,河南省东秦岭北部山麓,存在区域性(de)逆冲断层带,宜洛煤田正处于该山麓你冲断层带内,且整个煤田位于外来逆冲岩席上,这里基岩出露较好,一些推覆现象颇为典型,是研究东秦岭山脉北部前峰带构造理想(de)地方;宜洛煤田二叠系下统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刘彬堂(河南省义煤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通过对宜洛煤田主要含煤岩系二叠系下统山西组(de)沉积特征分析指出了该区含煤岩系(de)沉积环境和成煤机理对煤炭生产和寻找后续煤炭资源具有一定(de)指导意义含煤岩系是成煤古地理环境(de)综合反映;通过对宜洛煤田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含煤岩系分析弄清成煤时(de)古地理环境找出煤层分布规律对指导煤炭生产和寻找后续煤炭资源具有很重要(de)意义;河南宜阳石千峰植物组合(de)发现及其意义张海清刘印环林德超(中国区域地质1987年04期)河南省晚二叠系时期石千峰组(相当于孙家沟组)很少具有时代意义化石(de)报导.近年来,笔者在编写河南省区域地质志过程中首次在宜阳县南天门煤矿附近(de)石千峰组采到了植物化石和动物化石叶肢介,经地矿部天津地质研究所王自强鉴定确认为是晚二叠纪晚期(de)重要植物;宜洛预测区推覆体下找煤分析田慧娟李思华等分析总结了豫西宜洛煤田推覆体下找煤(de)原则、方法及地质依据.四、本次工作概况本次实习(de)前三天在老师(de)带领下进行三条地质路线(de)踏勘了解沿路(de)地层和构造(de)分布概况重点观测一些特殊地质点(如地层分界点、具有特殊构造(de)点),地质剖面(de)测量用了三天,第一天主要为老师教授测量方法,后两天由我们自己测量,测量地层为:本溪组 C2b—上石盒子组P2sh、上石盒子组P 2sh —二马营组 T 2e (见附图):实测地层剖面工作后就进入地质填图.填图实习以组为填图单位地质填图主要在观测线和观测点上进行,我们组一般会在前一天(de)晚上商量好下一天(de)观测路线主要运用了穿越地层.在观测线上按每 100---200 米(de)距离布置观测点,对观测点重点深入进行地质观察和研究,由点成线.通过点和线,了解全区地质情况.野外工作基本完成后,全面整理各野外实测资料,检查整理野外记录,发现问题后一般要进行实地检查或复查.这次地质填图实习,在队员(de)共同努力下,完成实测地层剖面图两张、两张综合柱状地层图、一张地质图.详细情况如下表:2表1—1第二章地层表2-1区内地层一览表一、中元古界1.雄耳群(1)大古石组大古石组岩性主要为砂岩、砂砾岩、砂质页岩,局部夹少量安山岩.其下以砾岩、砂砾岩为标志与太古宇太华岩群成不整合接触.(2)许山组许山组岩性为安山岩、辉石安山岩、安山玄武岩夹少量流纹岩及火山碎屑岩.下以安山岩大量出现为标志与大古石组整合接触,上以安山岩结束.(3)鸡蛋坪组鸡蛋坪组岩性为石英斑岩,底部有一层厚3-10m(de)紫红、绿色铁质硅质岩及凝灰岩,与下伏许山组整合接触.(4)马家河组马家河组岩性为安山岩、辉石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夹流纹岩、英安岩、火山碎屑岩、砂、页岩、和少量灰岩.下以安山岩大量出现为标志,上以安山岩结束为标志.与下伏鸡蛋坪组整合接触.(5)北大尖组北大尖组主要分布于潘家—里扒东北部,岩性为石英砂岩、石英岩、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海绿石砂岩、白云岩及铁矿层等.下以石英砂岩出现为标志;上以石英砂岩结束为标志,本组地层与下伏马家沟不整合接触.2.汝阳群(1)崔庄组主要分布于潘家以北、武岭以西,呈条带状分布.岩性为紫红、灰绿等色页岩、海绿石砂岩、含铁砂岩,夹少量石英砾岩、钙质砂岩、炭质页岩、及菱铁矿层,底部有不稳定(de)赤铁矿层.下以石英岩为标志.本组地层与下伏北大尖组整合接触.(2)三教堂组主要分布于潘家东北、五家岭以西,呈条带状分布.本组岩性单调,主要为灰白、淡红色石英砂岩,其下、上部均以石英砂岩为标志,本地层与下伏崔庄组整合接触.(3)洛峪口组主要分布于潘家东北、武家岭以西,呈条带状分布.岩性为白云岩、页岩、粉砂质页岩、白云质灰岩、叠层石白云岩等.下以页岩出现为标志与三教堂组整合接触.二、早古生界1.寒武系(1)朱砂洞组实习区本组主要位于武家岭西以,呈近南北向条带状分布.岩性为一套灰岩、白云质灰岩.下部为浅红色含燧石薄层泥灰岩,中部为泥质灰岩,上部为深红灰色(含云斑)灰岩,顶部为灰色、浅红色中厚层灰岩.下部以泥灰岩出现为该组底界;上以灰色灰岩结束,褐黄色、暗紫色薄层泥灰岩出现为该组顶界.(2)馒头组馒头组分布于武家岭附近,呈近南北向条带状分布.岩石组合以紫红色页岩为特征,夹有灰岩、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及砂岩.下以朱砂洞组灰色厚层微晶白云岩结束,黄色薄层泥灰岩出现为底界,上以黄绿色页岩夹灰岩结束,灰色薄板状灰岩出现为顶界.与朱砂洞组、张夏组均为整合关系.(3)张夏组张夏组位于潘家—栗扒北,呈北西—南东向条带状分布,在武家岭西呈近南北向条带状分布.岩性为一套灰色厚层状鲕状灰岩(图2-2)、中厚层状灰岩、核形石灰岩,夹土黄色条带状泥质白云岩或泥质灰岩.岩石中溶洞、淋滤沟等岩溶发育,呈定向性排列,出露地表呈明显(de)喀斯特地貌(图2-3),遗迹化石T)发育.下部以馒头组页岩夹灰岩结束,厚层状鲕状灰岩出现为该组之底;上部以灰色厚层鲕状灰岩结束,灰黄色薄层灰岩出现为该组顶界.图2-1张夏组鲕状灰岩图2-3张夏组灰岩露头(4)崮山组实习区崮山组位于长岭—潘家附近,呈北西—南东向条带状分布,在武家岭以东、马村新生煤矿以西呈近南北向展布.以中厚层状灰质白云岩、灰岩夹薄层泥质条带灰岩、鲕状灰岩为主.下部以张夏组厚层状鲕状灰岩结束,黄色薄层状灰岩出现为底界;上部以薄层状灰岩结束,中厚层状白云岩出现为顶界.由于白云岩性脆,所以野外露头通常破碎严重(图2-4)图2—2 露头破碎严重(de)白云岩;图2—3白云岩中发育(de)刀砍纹三、晚古生界1.石炭系(1)本溪组(C2b)下至寒武系上统崮山组灰岩之顶,上至太原组一1煤底板泥岩之底,平均厚,由灰黑、深灰色铝质泥岩及铝质岩组成,具鲕状、豆状结构,偶夹薄煤一层(古占煤一).底部夹透镜状黄铁矿.与下伏寒武系崮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2.二叠系(1)太原组(C2t)下至一1煤底板泥岩之底,上至山西组二1煤底板砂岩之底,平均厚,由灰黑、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细中粒砂岩及石灰岩、硅质泥岩组成,含薄煤5~8层(一1~一8),与下伏本溪组地层呈整合接触.(2)山西组(P1sh)本组下自太原组顶界,上至砂锅窑砂岩(Ss)之底,厚~,平均.与下伏太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根据岩性特征分为:二1煤层段、大占砂岩段、香炭砂岩段、小紫泥岩段.二1煤层段:下自太原组顶界,上至大占砂岩(Sd)之底,平均厚.由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煤层组成.含黄铁矿散晶及结核,产植物化石,其上为二1煤层.大占砂岩段:下自大占砂岩(Sd)之底,上至香炭砂岩(Sx)之底,平均厚.下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细粒砂岩(Sd).含黄铁矿结核,可见泥质包体及煤屑,层面富集白云母碎片,具波状及平行层理.该层砂岩厚~,平均.上部为灰、深灰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及中粒砂岩香炭砂岩段:下自香炭砂岩(Sx)之底,上至砂锅窑砂岩(Ss)之底,平均厚.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细、中粒砂岩(Sx),含泥质包体,硅质胶结,具交错层理.该砂岩厚~,平均.上部为浅灰、灰色砂质泥岩及粉砂岩,具紫斑及铝质.小紫泥岩段:为紫灰、浅紫色泥岩、砂质泥岩(俗称小紫泥岩),具紫斑及暗斑.含菱铁质结核及铝土质,局部夹砂岩及薄层细粒砂岩,偶含二5煤层;中部为灰、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夹薄层细粒砂岩及粉砂岩.厚23m左右.(3)下石盒子组(P1x)下自砂锅窑砂岩(Ss)之底,上至田家沟砂岩(St)之底,厚~,平均.与下伏山西组地层呈整合接触.根据成煤分布特征划分为三、四、五、六计4个煤段.三煤段自砂锅窑砂岩(Ss)之底至四煤底板砂岩(S4)之底,平均厚.下部为砂锅窑砂岩,为浅灰、灰色厚层状细、中粒砂岩(Ss),成分以石英为主,含大量暗色岩屑,硅质胶结,具交错层理.上部由灰、灰绿色泥岩、粉砂岩及细、中粒砂岩组成,泥岩含紫斑,具滑面.砂岩含少量黄铁矿散晶及白云母碎片,具交错层理,硅质胶结,夹泥质条带.四煤段自四煤底板砂岩(S4)之底至五煤底板砂岩(S5)之底,平均厚.下部为浅灰、灰绿色粉砂岩、细粒砂岩(S4),含暗色岩屑,具平行层理,上部由灰、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及中粒砂岩组成,夹薄煤四层,即四1、四2.四3下、四3上煤.五煤段自五煤底板砂岩(S5)之底至六煤底板砂岩(S6)之底,平均厚.下部为浅灰、灰绿色厚层状粉砂岩(S5),含白云母碎片及黄铁矿散晶.上部由灰、深灰色泥岩、粉砂岩、细粒砂岩组成,夹薄煤一层,即五3煤.六煤段自六煤段底板砂岩(S6)之底至田家沟砂岩(St)之底,平均厚.下部为灰、浅灰色厚层状细、中粒砂岩(S6),含泥质包体及石英细砾,具波状及交错层理.上部主要为灰、灰绿色粉砂岩、细粒砂岩,含白云母碎片,具平行、缓波状层理,泥硅质胶结,夹泥岩及砂质泥岩.(4)上石盒子组(P2s)本组下自田家沟砂岩(St)之底,上至平顶山砂岩(Sp)之底,根据其含煤特征,分为七、八、九三个煤段,区内仅沉积有七、八煤段,厚~,平均.与下伏下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七煤段自田家沟砂岩(St)之底至八煤底板砂岩(S8)之底,平均厚.下部田家沟砂岩(St)为浅灰、灰白色厚层状细、粗粒砂岩,含灰绿色、灰黄色泥质包体及石英细砾,硅质胶结,具交错层理(图2-4).中部为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细砾砂岩及薄煤三层(七1~七3煤),其中七2煤偶尔可采.上部灰、灰绿色粉砂岩、细粒砂岩及中粒砂岩,含白云母碎片,泥硅质胶结,具波状、交错层理,局部夹泥岩.图2-4田家沟砂岩(1-具灰绿色、灰黄色泥砾;2-除泥砾外,还有石英细砾)八煤段)之底至平顶山砂岩(Sp)之底,平均厚.下部为灰白、自八煤底板砂岩(S8),硅质胶结,具交错层理.上部主要为浅灰、绿灰色厚层状粉砂岩、细粒砂岩(S8灰色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含少量紫斑;局部夹粉砂岩及细粒砂岩.sh1)平顶山段(P2本段厚~,平均.其岩性为浅灰、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局部含砾石.粒度自下而上渐细,呈正粒序,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硅质胶结,质地坚硬、节理发育.局部夹灰绿色粉砂岩.本段砂岩层位稳定,全区发育,是确定煤系地层(de)良好标志.图2—5平顶山砂岩(5)孙家沟(石千峰)组(P2s)下自平顶山砂岩(Sp)之底,上至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金斗山砂岩(Sj)之底,厚~,平均.根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分为土门段(P2s1)和圈门段(P2s2).与下伏上石盒子组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一段(土门段)(P2s1)岩性为浅灰色,黄绿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与灰绿色、紫红色泥岩互层.图2—5孙家沟组二段(圈门段)(Ps2)2紫红色泥岩夹数层黄绿色薄层细砂岩及瓣鳃泥灰岩、石膏钙核层,层位稳定,为划分二叠系和三叠系(de)标志层四、中生界1.三叠纪(1)刘家沟组岩性以紫红色中细粒石英砂岩为主(金斗山砂岩),夹粉砂岩和泥岩,底部含数层细砾岩(图7-24),砾石以内生(de)紫红色砂砾为主,亦见有少量泥砾,岩性单调,色调以紫红为主要特征(图7-25).砂岩中平行层理及交错层理(楔状、槽状)发育(图7-26),层面可见波痕(图7-27)、泥裂、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MISS)等.岩石易加工,可做条石,是良好(de)建筑材料,该组在地貌上多形成单面山.图2—6刘家沟组底部细砾岩图2—7刘家沟组厚层砂岩(金斗山砂岩)和尚沟组:以暗红色、紫红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夹紫红色薄层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图7-28),泥岩中含有钙质结核,成分、结构与姜状结核略有差异.下部岩层形成轻微(de)褶皱,中部砂岩中发现准同生沉积构造及少量遗迹化石.二马营组:本组岩性为黄绿色中—厚层状细粒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暗红色泥岩互层,底部以灰黄色厚层细粒长石砂岩为界与和尚沟组整合接触.图2—8和尚沟组紫红色泥岩夹灰紫色薄层细砂岩图2—9 二马营组黄色细粒长石砂岩五、新生界1.第四系(Q)厚0~,平均.上部为浅黄、黄褐色耕植土夹砾石,下部为黏土及砂质黏土,含钙质结核.与下伏各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第三章构造实习区位于华北板块南部(de)近边缘地带,隶属华熊构造区(de)西北部.构造运动集中发育于燕山期,构造格架以北西和北东向两组断层为主,并发育了受北西向断层制约、轴向近北西(de)背、向斜.矿区划分以葛家崖断层为界,分为北部(de)宜洛矿区(宜洛区)和南部(de)高山矿区(高山区).宜洛矿区由于李沟向斜和沙坡背斜(de)发育,使近东西向(de)地层褶皱成反“S”型,总体南倾,倾角20~45°.高山矿区地层总走向近东西,南倾,倾角22~35°.实习区构造特征实习区构造形态基本为一不对称向斜构造(李沟向斜),地层总体走向81~179°,倾向171~89°,倾角25~45°.区内发育褶曲和断裂构造,总体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现将区内主要构造叙述如下.第三章构造一、李沟向斜属于实习区主体构造,轴向133°,轴面微向南西倾斜,整个向斜轴向北西方向翘起,向南东方向倾没,倾伏角6-14°.北西端及南西翼受断裂构造破坏,北东翼地层完整.翼部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核部为三叠系地层.南西翼地层走向163~179°,倾向73~89°,倾角25~48°;北东翼地层走向81~110°,倾向171~200°,倾角25~45°.李沟向斜剖面图见2-5.图3—1李沟向斜构造剖面图二、葛家崖正断层(F2)位于实习区南部边界,属宜洛煤田宜洛矿区与高山矿区(de)分界断层,在区内延展长度约16km,走向近EW,倾向NNW,倾角40-60°,落差1750~3000m.主要证据:郭庄东北山脊断层面南侧见灰白色鲕粒白云岩,形成断层面,产状355°∠46°;断层面北侧为二叠系碎屑岩系,风化严重.山脊东侧谷地发现上升泉,位于断层带边缘,流量s.断层面向东间断出露,一直延伸至木兰沟.三、陈宅—吕沟逆断层(F40)位于实习区西南部边界,走向130~°,倾向220~227°,倾角45~50°.上盘为熊耳群(de)火山岩,下盘为寒武系.四、兰家门逆断层(F3)位于实习区中部,走向115~135°,倾向205~225°,倾角约50°.主要证据:①两盘地层沿走向错位.②逆冲断层面以下裸露有80m厚(de)构造破碎带.带中(de)基质主要是本溪组(de)铝质岩,少为太原组(de)铝质泥岩、山西组(de)泥岩和煤层,泥岩揉皱及片理化、劈理化强烈.局部(de)鸡窝状煤已被前人开采.破碎带中(de)岩块为太原组及山西组中(de)灰岩、砂岩、燧石层、铁质铝质矿层.还有不少寒武系灰岩、白云岩块.最大(de)岩块长达20~30m,且多呈棱角状.③破碎带中铝质岩基质(de)厚度大大超过本区本溪组正常地层中(de)铝质岩层厚度.表明有非原地(de)外来物.④逆冲断层下盘为上寒武统白云岩及中寒武统张夏组灰岩.近断层处有明显(de)构造牵引现象,指示上盘向北逆冲.⑤上盘(de)白云岩中发现有底辟穿剌现象.脉体为黏土岩和煤层,以致一些民采老窑沿“煤脉”开采,而下盘见不到底辟穿剌构造.⑥兰家门断层(de)南侧有一小分支断层,为向南西缓倾斜(de)逆掩断层.上寒武统灰岩呈低角度覆于山西组之上,灰岩底部破碎,且具底辟穿剌构造.下盘布有开采二1煤层(de)老窑.五、水河沟正断层(F4)位于水河沟—王家门之间,在水河沟水库坝基北侧见断层面,断层面倾面向NE34°,倾角66°,落差大于1500m.上盘为灰黄色、灰绿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与砂质泥岩互层,属三叠系中统油坊庄组;下盘为北大尖组变质石英砂岩.六、次要断层区内可见规模较小(de)次要见表3-1.表3-1次要断层一览表树坪显,ZK401孔穿过.明F 4白家门~小石门28772-8555二维地震L2测线控制,地表迹象明显.初步查明F 5灯盏窝7720-50二维地震L2测线控制,区内覆盖,区外地表可见.初步查明F 6冯家沟6平移断层15区内覆盖,区外地表迹象明显.大致查明七、沿路(de)构造现象在第二条实习路线上见到(de)阶步、反阶步、擦痕图3—2阶步图3-3反阶步图3—6擦痕图3—5羽饰构造第四章岩浆岩宜阳地区岩浆活动较弱,实习区内出露(de)岩浆岩主要有中元古界熊耳群(Pt2x).熊耳群主要分布于陈宅沟断层以西,在头道沟水库周边出露较好,它构成实习区内出露(de) 老地层.一、熊耳群(de)地层划分及岩性组合按照河南省区域地质志(de)地层划分方案(1989),熊耳群自下而上划分为太古石组、许山组、鸡蛋坪组和马家河组.太古石组与下伏古元古界嵩山群为不整合接触.太古石组下部为黄、黄绿色含砾长石石英砂岩,上部为紫红色砂岩、页岩,砂岩中常含砾石.砂岩和页岩多为红色,且岩性及厚度变化大,分选性差,反映该套沉积物搬运距离较短,形成于气候炎热干燥及不稳定(de)环境中,为一套陆源碎屑建造.许山组岩性主要为灰绿、紫红色安山玢岩,辉石安山玢岩、角闪安山玢岩,夹少量安山玄武玢岩、角闪安山玄武玢岩、流纹斑岩、英安斑岩、火山碎屑岩及正常沉积碎屑岩等.安山玢岩类多具杏仁状构造及斑状结构.杏仁成分复杂,主要有石英、长石、玛瑙、方解石及绿泥石等.杏仁直径大小不一,一般为 1~5 mm,大者可达 10 cm.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其次为黑云母、角闪石和辉石等.许山组与下伏大古石组为整合接触.鸡蛋坪组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灰黑色流纹斑岩、英安斑岩及石英斑岩,常夹火山碎屑岩、杏仁状安山玢岩、辉石安山玢岩等.此外,偶见珍珠岩、黑曜岩及含玛瑙杏仁(de)流纹斑岩等,为一套酸性火山岩系.鸡蛋坪组与下伏许山组为整合接触.马家河组岩性主要为灰紫色、紫灰色安山玢岩夹少量流纹斑岩、英安岩、辉石安山玢岩、安山玄武岩、玄武玢岩、火山碎屑岩及沉积岩.熔岩具杏仁状及枕状构造.斑状结构不及许山组发育.杏仁构造较发育,杏仁多呈复质,成分分带明显,常见有钾长石及石英等组成(de)不规则大杏仁体,有时可见杏仁体内含少量金属硫化物.沉积碎屑岩及火山碎屑岩夹层较许山组明显增多.马家河组与下伏鸡蛋坪组为整合接触.熊耳群(de)时代归属及同位素年代学地层学及古生物学(de)证据表明,熊耳群与下伏古元古界嵩山群及上覆中元古界汝阳群或官道口群均为不整合接触,上下界限清楚.据关保德等(1988)资料,。

2023年地质实习报告4篇

2023年地质实习报告4篇

2023年地质实习报告4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测量实习,主要任务是绘制实习位置的地形图。

通过实习,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

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去解决资源调查和矿业资源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我们首先用的是水准仪测高程。

开始的时候测量进展得很顺利,可是最后检验的时候发现误差整整差了十多厘米。

我们开始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有可能是因为天色晚的时候,我把十字丝上下丝读成中丝了。

因为结果误差不合格,我们在第二天早上重新测量过了一遍,对比前一次的读数,发现上次是十字丝的读数问题,有了这次失败的经验,我们都细心起来了。

最后校合时fh=-28。

三、碎部测量我们采用了全站仪和经纬仪观测,现场展点绘图。

测量中我主要负则的是观测,其他成员记录、立杆、绘图密切配合。

开始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测量。

经纬仪测站的高程是要计算的,因此,除了操作规范外还要正确的读出水平角、竖直角、下下十字线距离和中丝读数。

因为工作比较繁锁,一天下来才得四五十个点,绘图工作也基本跟得上。

第二天我们用全站仪观测。

因为全站仪只要在站点对中整平后,对准前视点安下程序就好了,因此测得很快,一天下来就测了两三百个观测点,绘图工作就相对跟不上了。

而我们使用仪器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就先把点位给测好,并在旁边标注点的性质,这些方面查找,又让画图者一目了然,知道该怎么画。

部分测站上观测不到的区域,我们采了用角度交汇法和钢尺量距法测出数据把图画了出来。

因为对测绘工作基本上手,所以在预定的时间内我们把测图任务完成了。

四、施工放样我们这次放样是将15__20m的建筑画在图上空闲处,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上。

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放样建筑物的轴线。

我们先在图上测出要放样的一点的坐标,然后运用已知点的坐标和方位角算出该点与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以此类推,分别算出另外三点与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地质填图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填图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填图实习心得体会地质填图实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质填图实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质填图实习心得体会1(1)石漠化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或石化,与我国西北一带沙漠化现状相似,是土地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

广西和贵州等地原本就有大面积的碳酸岩分布,又由于不断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

我国西部石漠化速度相当快,其中广西碳酸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7.8%,石漠化以每年3%—6%的速度递增。

石山地区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花江大峡谷地区也与此类似,治理石漠化当务之急!(2)成因机理一、花江大峡谷区域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

据资料显示,每形成1 cm厚的风化土层需要4000余年,慢者需要8500年,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这是西南岩溶山区土层浅薄、易出现石漠化的客观背景条件和基本原因。

二、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不利于水土资源的保存。

西南岩溶山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

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某些人类活动扰动的激发下,使大片岩溶山地变成石漠化。

三、岩溶山区特殊的土体剖面结构加剧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岩溶山区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过渡层),在基质碳酸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存在着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一遇降雨激发便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四、降水的影响。

西南岩溶山区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 300 mm,暴雨集中在春季(约占40 )和夏季(占55%以上)。

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积坡耕地的中耕播种季节,农作物(玉米、油菜、绿肥等)正处于幼苗阶段,疏松的坡土得不到很好的覆盖,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剧了石漠化的发展。

填图实习报告3篇

填图实习报告3篇

填图实习报告填图实习报告3篇填图实习报告篇1目录第一章绪论一、实习区地理概况二、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三、实习工作完成情况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一、地层岩性二、区域地质构造三、岩浆活动四、矿产资源第三章测区地质一、地层岩性二、地质构造三、岩浆活动四、围岩蚀变五、矿产资源六、地质演化史第四章结束语一、实习成果、收获二、实习建议第一章绪论本次地质填图主要是想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对一般地质现象的观测和地质填图方法,使我们能够独立地进行地质填图工作的能力。

实习以学习地质填图为主,以现场地质条件为基础,采用现象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其实习内容以构造地质学和地层古生物学为主,同时结合了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的基本知识。

一、实习区地理概况本次实习地位于冷水江市东北郊约16公里处的锡矿山七里江地区(东经110°27’30”—110°30’30”,北纬27°44’30”—27°48’00”),区内有市内公共汽车往返,交通方便。

实习住宿地方位于南矿的株木山,周边有超市、医院、餐馆,住宿区内还有乒乓球场和无线网络,大门前不远处还有广场,广场对面还有篮球场等体育锻炼场所。

冷水江市得名由来于其处资江北岸,因此江水在此处较冷,故得其名。

冷水江市里1960年设立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五大产业为主体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湖南省重要的能源材料基地,被誉为湘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冷水江市地处湖南中部、资江中游、雪峰山东麓。

东抵涟源市、南邻新邵县、西北接新化县。

北部、东北部以及西南面为山,四周向东倾斜。

土地面积439平方公里。

冷水江市地处地球的北温带地区,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候16.5°C,年均降水量1648毫米,全市雨水充沛,气候适宜。

锡矿山地区地貌类型为侵蚀构造低山地貌,海拔标高822.9米,位于矿区东北部岳高岭;海拔最低点516米,位于矿区西北部西沟部位。

筇竹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筇竹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筇竹寺--地质填图实习报告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矿业学院地质填图教学实习地质报告(东经102°34′19″—102°38′35″,北纬25°3′34″—102°6′5″)实习地点:昆明筇竹寺地区前言在学完《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进行的第二次野外地质现场实踏。

实习的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野外现场实踏,一方面使同学们对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在知识上进一步深化,以达到概念的明确、融会贯通,牢固掌握的目的;另一方面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我们通过亲身实踏,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并解决野外实际地质勘查出现的问题,确保每一个人在构造地质填图实习中能正规地训练野外地质填图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在整个教学实习过程中提高同学们野外地质技能,以养成严密的、科学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第一章绪言一、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一)测区范围测区位于南北向的昆明构造盆地西侧的筇竹寺附近,属于昆明市西山区所辖。

南起花展坡——花红园——大关山一线(北纬25°3′34″),北至白龙山——交月凹——火焰山一线(北纬25°6′5″)。

东起火焰山——观音阁——昭家村一线(东经105°38′35″),西抵白龙山——茨沟丫口——花展坡一线(东经102°34′19″),面积约49m2。

(二)自然地理测区属滇中高原的一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脊线呈近东西向展布,与区内构造线展布方向吻合。

区内平均海拔2000m左右,测区西北角的交月凹为本区最高峰,海拔2499.8m,最低点位于测区东南角的昭家水库附近,海拔1984m。

地形切割程度中等,相对比高一般在30-50m 左右。

区内无大的河流通过,多数沟谷呈谷底较宽谷坡较缓的“U”型谷,在平面呈北东向及近东西向平行向展布。

本区在石灰岩地层发育地段内,岩溶漏斗、岩溶洼地屡见不鲜,在平面上往往沿一方向呈线状排列,与断裂线分布方向吻合。

(实用模板)2021年地质实习报告三篇

(实用模板)2021年地质实习报告三篇

2021年地质实习报告三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1、实习概况:20__年10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习目的: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

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1)昌乐火山口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

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

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2)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

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

地质勘探实习报告

地质勘探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地质勘探实习是地球科学类专业学生的必修环节,旨在让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勘探工作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地质勘探的基本方法、流程和技术要求,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单位为某地质勘探公司,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地质填图、野外实地考察、钻探操作、岩心采样、室内岩矿鉴定等。

三、实习过程和收获1. 地质填图地质填图是地质勘探的基础工作之一。

在填图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地质罗盘、水准仪等工具进行测量,并掌握了填图软件的操作方法。

通过填图,我对地层的分布、断层的位置和岩性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野外实地考察在野外实地考察环节,我参与了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岩矿等方面的调查。

通过实地观察,我学会了识别不同的岩石、矿物和构造类型,并掌握了照相、素描等记录方法。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利用GPS定位和测量地形高程。

3. 钻探操作钻探是地质勘探的关键环节。

在钻探操作中,我了解了钻机的工作原理、钻进工艺和钻探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钻杆连接、钻头更换、钻进速度控制等技能。

4. 岩心采样岩心采样是获取地质资料的重要手段。

在采样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采取岩心样品和包装保存。

此外,我还掌握了岩心样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5. 室内岩矿鉴定室内岩矿鉴定是对野外采集的岩矿样品进行分析、鉴定和分类的过程。

通过实习,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设备进行岩矿鉴定,并掌握了岩矿鉴定报告的编写方法。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地质勘探实习,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性和艰苦性,对地质工作者充满敬意。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实习填图报告实习日期:2014年2月7日至2014年2月17日学生:指导老师:班级:地质2011秋高本(邯郸)实习地点:山西五阳煤矿目录第一章:实习概述第一节:目的任务第二节:实习区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附交通位置图第二章:实习区地质第一节:地层第二节:地质构造第三节:含煤地层,煤层及其它有用矿产第四节:构造发展史第三章:填图工作方法,工作量和质量评述结束语第一章实习概述1.实习概述1.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践进一步和巩固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提高我们学生对野外各种地质现象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使我们更加明确大比例尺地质图的绘制过程,以及在实践中充分搜索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提高绘图能力和绘图技巧;将实践中获得的资料及实习成果用文字表达出来;增强我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2.矿区(矿井)地理、交通位置和交通位置图五阳煤矿矿区井田位于潞安煤田的最北部,地处襄垣县境内。

井田北以西川断层为界,南以文王山断层为界,东西长10km,南北宽8.5km,面积约78.36km2。

东经112°58′25″~113°05′09″,北纬36°26′46″~36°33′47″。

五阳煤矿前身属潞安煤矿,解放后经多次改扩建工程,现矿井年生产能力稳定在150万吨左右。

矿井为立井分水平上下山分区式开拓,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倾斜长壁两种,分层和一次采全高相结合;顶板管理为全陷落法;以综合机械化采煤为主;通风系统为中央边界抽出式;矿井运输系统采用皮带(矿车)箕斗提升。

井田内有太焦铁路自北而南横穿井田,邯长、太焦铁路在长治北站交汇,北接石太、同浦线,南接陇海、京广线,可通往全国各地。

公路交通十分方便,太原-长治-晋城-焦作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该井田主要河流为浊漳河西源和南源,属海河水系漳河流域。

浊漳河南源由南而北流经井田,其支流有绛河、岚水、淘清河等。

浊漳河西源由西向东横穿井田,其支流有淤泥河。

浊漳河南源流入漳泽水库与其支流汇合,再向北至井田中央与西源汇合,南西二源汇合穿越井田,至襄垣城东与浊漳河北源汇合流出五阳井田。

五阳煤矿矿区交通位置示意图。

榆黄公路自本井田穿过,西距208国道1km。

五阳煤矿距襄垣城约3km,距长治市约45km。

距太原市约215km。

潞安矿区的公路网连接着整个矿区,矿区至长治、太原等地均有汽车相通,交通真可谓“四通八达”。

第二章实习区地质1第一节地质潞安矿区位于沁水煤田东部中段,处于华北断块区吕梁~太行断块沁水块坳东部次级构造单元的沾尚~武乡~阳城北北东向褶曲带中段,晋获断裂带西侧。

矿区主体部分为新生代叠加的长治新裂陷,五阳井田位于新裂陷西北部。

1第二节地质构造2.地层1)区域地层五阳井田属潞安矿区。

潞安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山西台背斜,沁水煤田中东部边缘。

地层发育与华北地台其它地区一样,结晶基底为太古界、下远古界地层,其上发育了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迭系、侏罗系、上第三及第四系等地层,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白垩系、下第三系等地层。

区域内各时代地层均有所出露。

据以往地质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将寒武系以新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1)寒武系(∈)该系地层在五阳井田内无出露,主要分布在左权、襄垣、平顺等地。

与下伏元古界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厚约486 m。

①寒武系下统(∈1)该统缺失馒头组、仅发育毛庄组。

主要为紫红色页岩与紫红色白云质泥质灰岩互层,夹表灰色中厚层状右灰岩、鲕状灰岩;底部为一层底砾岩。

,厚约35~90 m。

②寒武系中统(∈2)徐庄组(∈2x):下段主要为紫红色页岩、细砂岩夹薄层石灰岩、鲕状灰岩。

上段主要为浅灰色中厚至薄层状石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等。

厚度一般为58~90 m。

张夏组(∈2z):底部为薄层泥质条带灰岩或薄层灰岩、泥质灰岩。

其上主要为浅灰至深灰色薄至厚层状灰岩、石灰岩,下部夹紫红色页岩。

一般厚约170 m。

③寒武系上统(∈3)崮山组(∈3g):主要为灰、灰黄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条带灰岩或竹叶状灰岩,夹黄绿色钙质页岩及生物碎屑灰岩。

厚度一般为40 m。

长山组(∈3c):主要为紫红、灰紫色中厚层状竹叶状灰岩夹泥质条带灰岩或薄层白云质灰岩。

厚度约7~22 m。

凤山组(∈3f):主要为灰、灰白色厚层状中至粗晶白云质灰岩。

一般厚约100 m。

2)奥陶系(O)(1)奥陶系下统(O1)本统厚度为65~210m,一般厚度130m。

中上部为灰色中厚、巨厚层状白云岩,下部为泥质白云岩夹竹叶状白云岩。

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

(2)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O2X)本组厚度多37~210m,一般厚度120m,中上部为青灰色中厚、巨厚状石灰岩,下部为角砾泥灰岩和铝质灰岩。

(3)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本组厚度170~310m,一般厚度230m,中上部为灰色白云质泥灰岩、泥质灰岩,灰黑色中厚层状豹皮灰岩。

下部为灰绿色泥灰岩或角砾状泥灰岩。

(4)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本组厚度为55~289m。

岩性为浅灰色中厚层状豹皮灰岩,灰白色白云岩夹灰黑色中厚层状灰岩。

3)石炭系(C)(1)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该组厚度2~35m,一般厚度20m。

岩性以铝土泥岩为主,并发育有石灰岩,少量砂岩,夹有煤线。

底部有山西式铁矿透镜体赋存。

与下伏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本组厚度80~150m,一般厚度100m,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岩性由灰黑色,灰色泥质岩,砂岩,发育4~6层石灰岩,含煤10~15层,底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砂岩(K1)。

与下伏地屋呈整合接触。

4)二叠系(P)(1)下统山西组(P1s)该组厚度为36~135m,一般厚度60m,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岩性灰黑色,灰色泥质岩,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及煤层组成。

发育1~4层煤。

底部以K7灰白色中或细粒砂岩为界。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该组厚度48~78m,一般厚度65m。

顶部为杂色鲕状铝土质泥岩(桃花泥岩),中部为浅灰色中粒、细粒砂岩,下部为杏黄色砂岩、泥岩、灰色泥岩,偶夹煤线,底部灰白色中、细粒砂岩(K8)。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3)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该组厚度400~550m,一般厚度520m,上部为杂色砂岩及紫红色泥岩,中部为杂色砂岩、泥岩及黄绿色中粒砂岩灰色泥岩,下部为紫色、杂色、黄绿色泥质岩组成,底部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砂岩、灰绿色砂岩(K10)。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4)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该组厚度22~217m,一般厚度150m。

岩性以黄绿色厚层状中、粗粒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上部发育,有淡水灰岩及薄层石膏层。

仅在屯留井田西部有2个钻孔完整接露,最大厚度192m。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5)三叠系(T)(1)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l)本组厚度为115~595m,一般厚度400m。

岩性主要由浅灰、紫红色薄~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和紫色泥岩组成。

仅在屯留井田有2个钻孔见及,最大厚度53.39m。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三叠系下统和尚沟组(T1h)本组厚度130~475m,一般厚度250m。

岩性主要由紫灰色砂岩和紫红色泥岩组成。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3)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T2er)地层一般厚度600m。

岩性主要由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浅绿色厚层状粗砂岩组成。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4)三叠系中统铜川组(T2t)厚度一般为55m。

上部为红色砂质泥岩,夹细粒砂岩,下部为紫色、灰绿色厚层状中粒砂岩和灰绿、灰紫色砂质泥岩。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5)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厚度30~138m,一般厚度50m。

岩性由紫红、灰绿色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粉砂岩,泥岩夹淡水灰岩组成。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6)侏罗系(J)区域西北部有零星出露。

该系缺失下统和上统,仅发育中统黑峰组。

岩性为灰黄色厚层状含砾粗中粒砂岩,局部夹砾岩及紫红、淡绿色砂质泥岩。

厚度为30~254 m。

与下伏三迭系呈不整合接触。

7)上第三系(N)厚度5~268m。

岩性以棕红色粘土、砂质粘土为主,底部为砾石,在武乡县张村为厚层状灰绿、灰黑色粘土,粉砂与薄层泥岩互层,并夹油页岩。

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8)第四系(Q)厚度0~300m为棕黄、淡黄色亚粘土,含砂质粘土,亚砂土夹钙质结核及近代冲积层—砂、砾石及泥土组成。

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1.第三节含煤层,煤层及其它有用矿产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及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现分述于下:1)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该组为一套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并形成四个明显的旋回韵律结构,其厚度为89.2~139m,平均厚度103m,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石灰岩,灰色、灰白色细、中、粗粒石英砂岩,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

其中夹8~15层煤,发育四层稳定的石灰岩(K2、K3、K4、K5、)及一层不稳定的石灰岩(K6)。

测井物性反映:煤层一般为高电阻、低密度、低伽玛。

石灰岩为高电阻、高密度、低伽玛。

因此标志明显。

该组产植物化石碎屑及动物化石。

2)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该组为陆相沉积,其厚度为39.20m至85.85m,平均厚度约60m,岩性为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及煤层。

其中夹煤1~4层。

中下部发育的3#煤为全区稳定的可采煤层,厚度为1.50m~7.90m,平均厚度为5.73m。

测井物性反映:煤层表现为高电阻、低密度、低伽玛。

由于3#煤层发育、厚度大且稳定,其本身即为明显的标志层。

该组产植物化石碎屑。

3)区域地质构造潞安矿区处于我国东部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中段,即太行山段。

在这个一级隆起带上发育有二级隆起与凹陷,由东向西有晋(城)——获(鹿)断褶带,武(乡)——阳(城)凹褶带等,它们彼此平行呈雁行排列。

总体延伸方向为北20°~30°东,局部地段因受其它构造体系的影响略偏北,现简述如下:(1)晋(城)~获(鹿)断褶带北起河北省的获鹿,向南经昔阳县的皋落各和顺县的表城、左权县、黎城县的拐镇、芳泉、泽城、潞城市的西井、南委泉、西柏会和长治市的东侧,一直向南延伸经高平市至晋城市以南,长约250km,宽20~50km,总体走向呈北25°东复式背斜。

(2)武(乡)~阳(城)凹褶带主要展布于和顺、左权、屯留、阳城一线以西;圣山、樊寺山、沁源、安泽一线以东的广大区域内。

总体为一复式向斜。

主要构造形迹是由二叠系,三叠系岩层组成的一系列彼此平行的褶皱,规模较小,一般长20~30km,最长40km,均系平缓开阔的褶曲,两翼倾角多为10°,最大达20°。

向斜较背斜更为开阔。

其次是局部地段发育的压性断裂,一般为高角度正断层,其延伸方向均为北25°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