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素诱导获得自交结实的海滨雀稗体细胞突变体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一、选择题(共30题,1—10每题1分,11—30每题2分,共50分)1、秋水仙素是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常用试剂,它的分子结构与基因分子的碱基相似,从而秋水仙素也可作为诱导基因突变的试剂,人们利用秋水仙素进行人工诱变时,它作用于细胞分裂的()A.间期B.中期C.后期D.前期2、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人们在育种过程中需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

现有Ⅰ、Ⅱ两种抗锈病的小麦,鉴别其是否纯合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Ⅰ×ⅡB.Ⅰ×Ⅱ→F1,F1再自交C.Ⅰ、Ⅱ分别和易染锈病植株测交D.Ⅰ、Ⅱ分别自交3、如图为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编码翅结构的基因的碱基比例图。

基因1来源于具正常翅的雌性个体的细胞,基因2来源于另一具异常翅的雌性个体的细胞。

据此可知,翅异常最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A.插入B.替换C.缺失D.正常复制4、变异是生命物质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自然条件下,下列不属于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的有()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④在干旱环境中的细菌会形成荚膜,与适宜环境中的形态产生明显的区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6%,Aa占80%,aa的个体占4%,则该种群中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16%,84%B.36%,64%C.96%,4%D.56%,44%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C.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并产生后代D.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共同进化7、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 、B 、C 、D 、E 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A B C D8、依右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切断a 处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B .切断b 处的酶是解旋酶C .连接b 处的酶为DNA 连接酶D .限制性内切酶和DNA 连接酶均作用于a 处9、已知一色觉正常女孩的祖母是红绿色盲,这个女孩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可能性是( )A .25%B .50%C .75%D .100%10、在下列4个遗传系谱中(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A .B .C .D .11、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产生了有利变异B .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因为环境会影响基因的表达C .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有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 .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属可遗传的变异12、下列细胞或生物中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是 ( )①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②洋葱表皮细胞 ③硝化细菌 ④T2噬菌体 ⑤人的神经细胞 ⑥人的造血干细胞 ⑦蓝藻 ⑧人的精原细胞A B C A B C D E F A B C E F A b c d e A B C D E已知染色体状况:A. ①②③⑤⑥⑦B. ①③④⑥⑦⑧C. ①③④⑤⑥⑧D. ①②④⑤⑧13、某生物基因型为AaBb ,如图为其体内的某个细胞,则 ( )A 该图表示时期有4个染色体组B 若图中基因位点1的基因为A ,而位点2和4为B 与b ,则该细胞有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C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该细胞中位点2 、3与4 所在染色体均互为同源染色体14、引起生物可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3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秋水仙素的诱导机理文/吴举宏秋水仙素是1937年发现的从百合科

秋水仙素的诱导机理文/吴举宏秋水仙素是1937年发现的从百合科

秋水仙素的诱导机理文/吴举宏秋水仙素是1937年发现的,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种子、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分子式为C22H25O6N。

秋水仙素呈白色或黄色粉末或针状结晶,有剧毒,易溶于冷水、酒精和氯仿,难溶于热水、乙醚等,有效诱导浓度为0.0006%~1.6%,一般以0.2%浓度效果最好。

常被用作多倍体诱导剂,经处理的萌发种子或幼苗细胞染色体数会发生加倍。

其诱导加倍的机理与微管、着丝粒的结构和特性有关。

微管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细胞结构,细胞分裂中纺锤体就是由微管组成的。

微管管壁由13条原丝纵向平行排列构成,主要成分为微管蛋白,而微管蛋白分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两种。

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组成的异二聚体构成微管亚单位,若干个异二聚体相接连成原丝。

α微管蛋白与β微管蛋白在化学结构上极为相似,两者相对分子质量均为50000,氨基酸数目分别为450和445个,两者42%序列相同。

其中β微管蛋白肽链中第201位为半胱氨酸,为秋水仙素结合部位。

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彼此间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常呈二聚体形式存在。

每一微管蛋白异二聚体上尚有秋水仙素与之结合的部位,如果结合的部位被其结合,微管不仅不能继续聚合,而且会引起原有微管解聚。

故秋水仙素具有干扰微管装配,破坏纺锤体形成和终止细胞分裂的作用。

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但在进入后期之前,姐妹染色单体在着丝粒区连结在一起。

着丝粒位于染色体上的主缢痕部位,为染色单体的连接结构,而动粒才是动粒纤维附着在染色体的结构。

着丝粒是由一段特殊DNA序列构成,着丝粒DNA具有高度重复序列,如小鼠染色体着丝粒约有300个碱基对重复几千次组成,含量占染色体DNA的5%~10%,而在果蝇细胞中可达40%。

Clarke等学者认为,着丝粒区域DNA可能编码一种特殊信号,使其复制在S期受阻遏,一直到后期这一区域DNA 复制才完成。

着丝粒DNA复制完成也就启动了后期染色单体的分离,故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动力不是来自与两极相连的动粒微管张力。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教学设计: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教学设计: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含答案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教学难点⑴染色体组的概念.⑵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⑶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引言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受精作用的学习,我们知道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形态是稳定的。

从而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然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染色体也不例外,当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发生改变时,染色体的结构或染色体的数目可以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1.染色体变异的概念问:什么是染色体变异?【叙述】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染色体变异可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两类.在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问:“猫叫综合征”是怎样引起的?它属于哪种染色体变异?问: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哪4种类型?教师出示染色体结构变异4种类型图解,再一进行解说归纳.缺失:指一条染色体断裂而失去一个片段,这个片段上的基因也随之丢失。

如果失去的基因是显性的,同源染色体上保留下来的是隐性的,这一本来不能显出的隐性性状就能显出来。

重复:一条染色体的断裂片段接到同源染色体的相应部位,结果后者就有一段重复基因。

倒位:一条染色体的断裂片段,位置倒过来后再接上去,造成这段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颠倒。

易位:染色体发生断裂,断裂片段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

易位可使原来不连锁的基因发生连锁。

要注意到,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严重的可以造成死亡.比如当两个同源染色体相同部分都缺失时,某些基因就都不存在,这就可以造成死亡。

除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外,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对生物新类型的产生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出示果蝇的染色体图,学生阅读教材.3.染色体数目变异除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外,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对生物新类型的产生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研究》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研究》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研究》一、引言黑果枸杞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其多倍体研究对于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秋水仙素作为一种有效的染色体加倍剂,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多倍体诱导研究中。

本文旨在探讨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的方法及其在黑果枸杞育种中的应用。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研究所用材料为黑果枸杞种子。

2. 方法(1)种子处理:选取健康、饱满的黑果枸杞种子,进行消毒、浸泡等预处理。

(2)秋水仙素处理:将预处理后的黑果枸杞种子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溶液中,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

(3)培养与观察:将处理后的种子转移至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4)染色体数目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黑果枸杞染色体数目,确定多倍体的比例和类型。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秋水仙素对黑果枸杞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能够显著促进黑果枸杞的生长,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然而,过高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会对黑果枸杞产生抑制作用,甚至导致其死亡。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2. 黑果枸杞多倍体的诱导与检测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我们发现秋水仙素处理后的黑果枸杞中出现了多倍体细胞。

其中,以二倍体和四倍体为主,同时也检测到了少量六倍体和其他高倍体细胞。

这表明秋水仙素能够有效地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的产生。

3. 多倍体黑果枸杞的遗传稳定性分析通过对多倍体黑果枸杞的遗传稳定性分析,我们发现多倍体黑果枸杞的遗传物质相对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染色体变异和基因丢失等现象。

这为多倍体黑果枸杞的育种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讨论与结论本研究利用秋水仙素成功诱导了黑果枸杞多倍体的产生,并对其生长、遗传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能够促进黑果枸杞的生长,并有效地诱导其产生多倍体细胞。

同时,多倍体黑果枸杞的遗传物质相对稳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秋水仙素诱导菊花变异的研究

秋水仙素诱导菊花变异的研究

株 高 、 片、 叶 头状花序 等形 态特征 以及染 色体镜 检 , 定 了诱 变植 株 。结 果表 明 : 鉴 干种 子 、 萌动种 子
和双 子 叶期 顶端 生长点 的最佳处理 浓度 分别为 0 5 、. % 、. , . 0 2 1 0 分别 处理 2 3 3d时 , 、 、 变异 率 达到峰 值 , 分别 为 7 . 、8 3 、6 3 7 1 7 . 6 . %。干种 子 、 萌动 种子 和双 子 叶期 幼 苗 的 临界 剂 量分 别 为 0 1/ . 处理 1d 0 1 处理 0 5d及 0 2 处理 3d 半 致死 剂 量分 别 为 0 2 处理 1d 0 2 处理 9 6 、 . . . , . 、. % 0 5d 处理 6d . T 2/ X 9 6 。对 照植株体 细胞 染 色体数 目为 4 +2 经 2 秋 水仙 素 处理 1 z , 2h后 , 获得 的 典 型表型 变异单株 体 细胞染 色体 数 目为 7 一1 z 。
( 阳农 业 大 学 林 学 院 , 宁 沈 阳 10 6 ) 沈 辽 11 1
摘 要 : 以菊花 干种子 、 萌动种子 和双子 叶期 幼苗 为材料 , 以秋 水仙 素 浓度 和 处理 时 间 为 因子对 菊
花诱 变进行 了研 究。通过 统计成 活率 、 变率研 究 了临界 剂量 和半致 死剂 量 ; 诱 通过观 测 气孔 、 花粉 、
Ab t a t Dr hr s nt e m e d sr c : y c y a h mu s e s,s o tn e d nd d c t l d nou e d i gs we e t e t d wih c — pr u i g s e s a i o y e o s s e ln r r a e t ol c cne t i ptm a o e t a i n a d t e t n i n t u a i n ofc ys n he u hii o fnd o i lc nc n r to n r a me t tme o he m t to hr a t m m. The c iia rtc l a e — lt a s swe eo e v d t r g ur i a nd mut to a e nd s mi e h ido e r bs e h ou h s v v la r a i n r t .M u a t r de iid t ou t n swe ei ntfe hr gh

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制

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制

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制秋水仙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常用于治疗白血病和肺癌等恶性肿瘤。

除了其抗肿瘤活性外,秋水仙素还被广泛研究其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制。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机制的论述。

秋水仙素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干扰有丝分裂的过程。

有丝分裂是细胞周期中的重要阶段,包括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的对分、对分后的染色体运动等。

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微管聚合作用,阻碍了有丝分裂的进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根据研究,秋水仙素的主要靶点是微管聚合所依赖的蛋白质,特别是纺锤体微管动力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

这些蛋白质在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起着重要作用。

秋水仙素能够结合这些蛋白质,干扰它们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有丝分裂的进行和染色体的正确分离。

具体而言,秋水仙素可以抑制微管的动力学稳定性。

微管聚合和解聚是有丝分裂早、中期的关键过程。

在早期的有丝分裂,纺锤体微管首先开始形成,为染色体的对分做准备。

秋水仙素的作用可以使纺锤体微管的延长速度减慢或停止,导致纺锤体微管的形成受到阻碍。

这使得染色体难以正确对分和分离,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另外,秋水仙素还可以干扰微管的极化和稳定,进一步影响纺锤体的形成和功能。

纺锤体微管的极化是由于有丝分裂极化蛋白的调控,在纺锤体的极性形成过程中,纺锤体微管的正负朝向起到关键作用。

秋水仙素可能通过干扰这些极化蛋白的功能,破坏了纺锤体微管的极性,导致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正确对分和分离。

此外,秋水仙素还可能通过影响染色体的结构和凝聚状态来进一步干扰有丝分裂过程。

染色体在分离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结构和凝聚状态,而这一过程参与了多种蛋白质的调控。

秋水仙素可能影响这些蛋白质的功能,导致染色体难以正确对分和分离,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总之,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微管聚合作用,干扰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对分和分离等关键步骤,最终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这一机制为我们理解秋水仙素的抗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并为未来的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防风 秋水仙素 多倍体 愈伤组织

防风 秋水仙素 多倍体 愈伤组织

防风论文:防风多倍体种质资源创新技术研究【中文摘要】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Miq.) Schischk 为伞形科防风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未抽薹的干燥根入药,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

野生防风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随着防风用量逐年加大,过度采挖导致野生资源锐减,加剧了防风资源的破坏。

为此,开展防风多倍体育种的研究,创造同源四倍体种质资源,为进一步选育出产量高,且药用成分含量高的优良品种奠定物质和技术基础。

本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二倍体防风种子、试管苗茎段及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研究变异株在形态学、细胞学等方面的变化,建立适于防风染色体加倍、纯化和鉴定的技术体系,在离体条件下人工诱导防风同源四倍体植株,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防风叶柄、茎段、叶片诱导防风愈伤组织。

防风叶片诱导率最高,达到98.00%。

愈伤组织生长快,紧密,绿色,体积大,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生理状态和所处的生育时期不同,其内源激素的浓度和比例不同。

2.以防风叶片为外植体,培养基种类、蔗糖浓度、pH值、植物激素2,4-D,6-BA浓度为因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最适宜诱导防风愈伤组织的条件。

结果表明:蔗...【英文摘要】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Miq.) Schischk. is a perennial herbaceous plant of Saposhnikovia in Umbelliferae, a common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distributed in northeast, northwest and north of China and officially listed in the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ir unbolting roots can be used as medicines. The amount of natural S. divaricata decreased quickly due to non-plan andover-diggings, which has further aggravated the destruction of S. divaricata resources. Therefore,the study that...【关键词】防风秋水仙素多倍体愈伤组织【英文关键词】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colchicine polypli callus【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目录】防风多倍体种质资源创新技术研究摘要4-6Abstract6-7第一章前言10-22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2 1.2 防风国内外研究现状12-18 1.2.1 防风的本草考证12 1.2.2 防风资源学研究12-13 1.2.3 防风野生驯化的研究进展13-14 1.2.4 防风化学成分研究概况14-16 1.2.5 防风药理作用研究16-17 1.2.6 生药鉴定17-18 1.2.7 防风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展18 1.3 防风种质资源研究18 1.4 多倍体育种研究18-22第二章试验材料和方法22-25 2.1 实验材料22 2.2 无菌材料的建立22 2.3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选择22 2.4 诱导方法选择22-23 2.5 壮苗生根培养23-24 2.5.1 生根培养基筛选23-24 2.6 培养条件24 2.7 试管苗的倍性鉴定24-25 2.7.1 形态学鉴定24 2.7.2 细胞学鉴定24 2.7.3 嵌合体的纯化24-25第三章结果与分析25-34 3.1 外植体对防风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25 3.2 愈伤组织诱导25-28 3.3 无菌材料及诱导条件的选择28-32 3.3.1 浸泡法对防风不同外植体存活率、诱导率的影响28-29 3.3.2 用涂抹法对防风不同外植体存活率、变异率的影响29 3.3.3 用混培法秋水仙素浓度及时间对防风不同外植体存活率、诱导率的影响29-30 3.3.4 注射法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对防风种子、茎段和愈伤组织存活率、变异率的影响30-32 3.4 生根壮苗培养32 3.5 试管苗的倍性鉴定32-34 3.5.1 形态学鉴定32-33 3.5.2 根尖染色体数目测定33-34 3.6 嵌合体的纯化34第四章讨论34-36参考文献36-40致谢40-41个人简介41。

秋水仙素对二倍体燕麦的诱变效果及变异株系特征分析

秋水仙素对二倍体燕麦的诱变效果及变异株系特征分析

秋水仙素对二倍体燕麦的诱变效果及变异株系特征分析秋水仙素对二倍体燕麦的诱变效果及变异株系特征分析引言:燕麦(Avena sativa L.)作为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种植和应用。

而对燕麦的育种工作尤为重要,通过诱变技术可以获得新的变异株系,进而实现燕麦品质和产量的提升。

在众多诱变剂中,秋水仙素(Colchicine)可通过诱发多倍体产生新的变异株系。

本文旨在探究秋水仙素对二倍体燕麦的诱变效果以及分析所获得的变异株系的特征。

一、方法与材料1. 实验材料:选取生长健壮、血缘纯正的二倍体燕麦品种作为研究对象。

2. 处理方案:将燕麦种子分为多组,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控制组仅使用注射用水进行处理。

3. 处理方法:将燕麦种子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

接着,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洗涤,播种在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培养皿中,进行进一步培养。

4. 观察与测定:培养皿中的燕麦幼苗生长至一定阶段后,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物学性状测定以及遗传分析。

二、秋水仙素对二倍体燕麦的诱变效果1. 形态观察:观察发现,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燕麦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而且在生长过程中叶片呈现黄化、变小和畸形等现象。

与之相比,未处理的燕麦种子发芽健壮,生长正常。

2. 生物学性状测定:对诱变后的燕麦植株进行生物学性状测定发现,植株高度、分蘖数、株高与根长比例等性状呈现较大差异。

诱变后的燕麦植株普遍较控制组植株矮小且生育期延长。

3. 遗传分析:通过对诱变后的燕麦植株进行遗传分析,发现在某些性状(如株高)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

进一步鉴定发现,变异株系中存在着潜在的耐逆性和抗病性等优势特征。

三、变异株系特征分析1. 影响燕麦产量的特征:对诱变后的燕麦植株进行收获成熟实验,对其产量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相对于控制组,部分变异株系的燕麦产量有所提升,其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指标明显优于控制组。

2. 抗逆性特征:通过对变异株系的抗逆性测试,发现部分变异株系对干旱和低温等逆境表现出较好的耐受能力。

秋水仙素对清水苜蓿多倍体的诱变及变异体的评价

秋水仙素对清水苜蓿多倍体的诱变及变异体的评价

秋水仙素对清水苜蓿多倍体的诱变及变异体的评价秋水仙素对清水苜蓿多倍体的诱变及变异体的评价引言:清水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一种重要的牧草和土壤改良植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

其中多倍体植株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遗传多样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清水苜蓿多倍体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尝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秋水仙素(colchicine)进行诱变,评价其对多倍体的影响,以期获得性状改良的变异体。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清水苜蓿多倍体作为研究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苜蓿种子,建立了一系列处理组与对照组。

处理组分别为0.01%、0.05%、0.1%和0.2%的秋水仙素溶液,对照组为没有经过秋水仙素处理的苜蓿种子。

处理时间为48小时后,使用灌根法将种子培养在1/2 MS培养基上,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暗周期,培养周期为30天。

观察处理组与对照组的种子萌发率、苗芽生长情况以及变异体的形成情况。

结果与讨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观察到处理组与对照组的种子萌发率有所降低,而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萌发率的影响程度不同。

其中0.1%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组的种子萌发率相对较低。

苗芽生长情况方面,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0.05%和0.1%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组的苗芽生长表现出较大的抑制效果,株高和根长均较对照组明显较小。

同时,观察到秋水仙素处理组中出现了一些变异体。

这些变异体在外观上与对照组有所差异,包括叶色变浅、叶形变异、花型变异等。

此外,某些变异体还表现出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提高、抗逆性增强等特点。

通过对变异体进行基因测序和表达谱分析,初步确认了某些变异体与特定基因的突变有关。

综合评价:通过对多倍体清水苜蓿施加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进行处理,成功诱发了一些变异体,并初步鉴定了其在基因水平上的变异。

这些变异体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可进一步进行后续研究,探索其在育种中的应用潜力。

秋水仙碱处理诱导银灰杨2n花粉与杂种三倍体创制

秋水仙碱处理诱导银灰杨2n花粉与杂种三倍体创制

秋水仙碱处理诱导银灰杨2n花粉与杂种三倍体创制
秋水仙碱是一种植物激素,能够有效地诱导植物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染色体组数,并生成不同比例的多倍体植物。

在植物育种中,秋水仙碱被广泛应用于产生不同倍性的新品种,如杂种三倍体或四倍体植物。

在处理诱导银灰杨2n花粉时,秋水仙碱能够增加花粉颗粒的染色体数目,促进其发育成为三倍体。

具体操作中,首先收集银灰杨花粉,并将其浸泡在秋水仙碱处理液中。

处理液的浓度和处理时间会影响花粉颗粒的倍性和发育情况。

杂种三倍体的创制是通过将两种不同的植物杂交得到的后代进行秋水仙碱处理,使其产生多倍体植物。

将秋水仙碱处理液喷施于杂交后代的花序中,可以增加杂交后代的倍数,将其转变成三倍体。

这种方法能够克服常规的异源杂交与胚胎发育难以控制的问题,使新品种的育成更加高效。

通过使用秋水仙碱处理诱导银灰杨2n花粉或进行杂种三倍体的创制,可以制备出具有新品种特征的优良植物,这在现代农业和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秋水仙碱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植物育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研究》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研究》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研究》一、引言随着生物学领域中植物遗传和育种技术的发展,多倍体植物的生成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黑果枸杞作为一种富含营养和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植物,其多倍体的诱导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秋水仙素作为一种有效的染色体加倍剂,在植物育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的方法及效果,为黑果枸杞的遗传育种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选用的材料为黑果枸杞的种子或幼苗。

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其浓度和诱导时间将根据实验条件进行优化。

2. 方法(1)种子处理:将黑果枸杞的种子浸泡在秋水仙素溶液中,进行不同时间和浓度的处理。

(2)幼苗处理:选取健康的黑果枸杞幼苗,对其施加不同浓度和时间的秋水仙素处理。

(3)多倍体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变化,确认多倍体的生成。

三、实验结果1. 种子处理结果通过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的种子,我们发现秋水仙素能够有效地诱导黑果枸杞种子产生多倍体。

在一定的浓度和时间范围内,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多倍体的生成率逐渐提高。

但当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时,可能会对种子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生长受阻或死亡。

2. 幼苗处理结果对于黑果枸杞幼苗的秋水仙素处理,我们发现幼苗对秋水仙素的反应更为敏感。

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多倍体的生成率。

然而,过高的浓度或过长的处理时间同样会对幼苗造成伤害,影响其正常生长。

3. 多倍体检测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变化,我们确认了黑果枸杞多倍体的生成。

多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明显增多,且染色体形态正常,没有明显的异常变化。

这表明秋水仙素的处理没有对黑果枸杞的基因组造成损伤,反而成功诱导了其染色体加倍。

四、讨论秋水仙素作为一种有效的染色体加倍剂,在黑果枸杞的多倍体诱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可以有效地诱导黑果枸杞产生多倍体。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研究》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研究》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研究》一、引言黑果枸杞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其多倍体研究对于改良其生长习性、提高药用效果及扩大栽培面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的研究过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多倍体植物具有许多优良的性状,如抗病性、抗逆性以及较高的营养成分等。

黑果枸杞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和营养品,其多倍体的培育将有助于提高其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推动其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因此,研究黑果枸杞多倍体的诱导方法及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所需材料为黑果枸杞种子、秋水仙素、培养基等。

2. 方法(1)种子处理:将黑果枸杞种子进行清洗、消毒、浸泡等处理,以便进行后续实验。

(2)秋水仙素处理:将处理后的种子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以诱导其产生多倍体。

(3)培养与观察:将经过秋水仙素处理的种子转移至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4)多倍体鉴定:通过流式细胞术、染色体观察等方法对诱导出的多倍体进行鉴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秋水仙素处理对黑果枸杞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的黑果枸杞种子在生长速度、生物量等方面均有所提高。

这说明秋水仙素处理有助于诱导黑果枸杞产生多倍体。

2. 多倍体鉴定结果通过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观察等方法,成功鉴定出黑果枸杞多倍体。

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明显增加。

3. 多倍体黑果枸杞的生物学特性多倍体黑果枸杞在抗病性、抗逆性以及营养成分等方面均表现出优越的性状。

其中,多倍体黑果枸杞的果实大小、颜色等外观品质也有所改善。

五、讨论与展望本研究利用秋水仙素成功诱导出黑果枸杞多倍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多倍体黑果枸杞在生长习性、抗病性、抗逆性以及营养成分等方面均表现出优越的性状。

这为进一步改良黑果枸杞品种、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研究》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研究》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研究》一、引言随着植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多倍体植物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优良的生理特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黑果枸杞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备受关注。

因此,本研究利用秋水仙素诱导黑果枸杞多倍体,以期为黑果枸杞的育种和栽培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以黑果枸杞为实验材料,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实验对象。

2. 方法(1)秋水仙素处理:将黑果枸杞植株的幼嫩芽尖浸泡在含有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中,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

(2)多倍体检测:通过流式细胞术等生物学技术手段,检测处理后植株的染色体数目,确定多倍体的产生情况。

(3)生长及生理特性观察:观察多倍体植株的生长状况,包括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等指标,同时检测其生理特性,如光合作用、抗逆性等。

三、结果与分析1. 多倍体产生情况通过秋水仙素处理,成功诱导出黑果枸杞多倍体。

不同浓度和时间的秋水仙素处理对多倍体的产生具有显著影响。

在适宜的秋水仙素浓度和时间内,多倍体的产生率较高。

2. 生长及生理特性分析(1)生长特性: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黑果枸杞植株表现出更高的生长势和更大的生物量。

其中,株高、叶面积等指标均有所提高。

(2)生理特性:多倍体黑果枸杞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强,抗逆性也得到提高。

这可能与多倍体细胞内基因表达和代谢途径的改变有关。

四、讨论本研究利用秋水仙素成功诱导出黑果枸杞多倍体,证明了秋水仙素在植物多倍体育种中的有效性。

同时,多倍体黑果枸杞在生长和生理特性方面的表现,为黑果枸杞的育种和栽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秋水仙素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尚未完全确定,多倍体的遗传稳定性和表型变化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五、结论本研究通过秋水仙素处理成功诱导出黑果枸杞多倍体,并对其生长和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多倍体黑果枸杞具有较高的生长势和光合作用能力,以及较强的抗逆性。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崔炉中学2019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崔炉中学2019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崔炉中学2019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多倍体和诱导基因突变的的生理作用分别是①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丝②加速细胞内染色体复制③使染色体配对紊乱,不能形成可育的配于④干扰DNA的正常复制A.①④B.②④C.③④D.①③参考答案:A2. 【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____ 、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______。

(3)要用图1中的质粒和图2中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原因是___ 。

(4)与只使用Eco R Ⅰ相比较,使Bam H 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________酶。

(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

参考答案:3. 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

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

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ks5uA.50%和50%B.50%和62.5%C.62.5%和50%D.50%和100%参考答案:B4.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C.能产生激素的细胞就能产生酶D.酶最适合保存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参考答案:C5. 大约在7个表现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杂合子。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巴什罕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巴什罕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巴什罕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B.诱导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进而形成杂种细胞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细胞代谢产物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不同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参考答案:C2. 下列是对甲~丙各对应曲线图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甲乙丙A.甲图中在a点温度和b点温度时酶的活性都很低,但它们对酶恬性的影响,本质是不一样的B.乙图中如果外界提供的CO2浓度由低慢慢升高,b、c点都应向右移动C.乙图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D.丙图如果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则DE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参考答案:D3. 人类能遗传的基因突变常发生在A. 减数第一次分裂B. 四分体时期C.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D. 有丝分裂间期参考答案:C4. 向鱼鳔内注入30%的蔗糖溶液,扎紧入口并称重。

然后将其浸入5%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称一次重量,结果如右图所示。

下列关于其重量变化的解释中,正确的是① 在进行实验的1h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进入鱼鳔内② 在进行实验的1h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蔗糖分子入鱼鳔内③ 在进行实验的1h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的水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④ 在进行实验的1h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的蔗糖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参考答案:D5. 下列有关事项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某些生物称作二倍体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C.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重组D.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而不是23条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的原因是,X与Y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参考答案:A6. 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A.纤维素和尿素 B.脂肪和磷脂C.ATP和RNA D.脂肪和血红蛋白参考答案:C7. 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杂交,生出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你认为这两种亲本马的基因型是( )A.黑马为显性纯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 B.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C.黑马为隐性纯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 D.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参考答案:D8. 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所起的作用是A.对抗原的处理、传递、识别B.对抗原的处理、识别、传递C.对抗原的传递、处理、识别D.对抗原的识别、处理、传递参考答案:A9. 下列对“某种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假说中认为控制生物性状的“某种物质”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而配子中只含成对中的一个B.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格里菲斯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某种物质”使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并证明了该种物质是DNAC.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温特证明了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某种物质”的存在,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D.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斯他林和贝利斯认为引起狗进食后胰液分泌的是“某种物质”而不是神经反射,并将此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参考答案:B【考点】7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7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C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DB: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中成对存在,而配子中只含成对中的一个,A正确;B、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格里菲斯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某种物质”使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但其没有证明该种物质是什么,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明该物质是DNA,B错误;C、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温特证明了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某种物质”的存在,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C正确;D、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斯他林和贝利斯认为引起狗进食后胰液分泌的是“某种物质”而不是神经反射,并将此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D正确.故选:B.10. 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个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不可能是过度放牧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一定是产生了变异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定受到了严重破坏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鼠,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就很难达到效果参考答案:D【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据图分析,曲线①表明该种群个体数量突然过度增加,导致环境中生物容纳量(K值)下降;曲线②表明该种群数量增加并且达到新的平衡,且K值增加,可能是由于外界变化,如增加营养、空间等,环境条件更加优良;曲线③表明因为外界破坏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崩溃,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解答】解:A、图①所示a点后K值降低,种群数量减少,原因可能为过度放牧,A错误;B、图②所示b点后K值增大,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加,可能是资源和空间增大,不一定是酵母菌产生了变异,B错误;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C错误;D、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原有状态,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就很难达到效果,D正确.故选:D.11.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卡诺氏液用于固定细胞的形态B.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显微镜下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参考答案:C12. 下列哪项是生物体都具有的基本特征()。

秋水仙素诱导获得 5 个木薯品种的同源四倍体植株

秋水仙素诱导获得 5 个木薯品种的同源四倍体植株

第32卷第6期2013年 11月华 中 农 业 大 学 学 报J o u r n a l o fH u a z h o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 .32 N o .6N o v .2013,8~12收稿日期:2012-09-12基金项目:国家 973 计划项目(2010C B 126606)聂扬眉,硕士.研究方向:木薯种质创新.E -m a i l :n i e y a n gm e i @w e b m a i l .h z a u .e d u .c n 通讯作者:郭文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果树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E -m a i l :gu o w w@m a i l .h z a u .e d u .c n 秋水仙素诱导获得5个木薯品种的同源四倍体植株聂扬眉 文 峰 郭文武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摘要 为获得纯合稳定的木薯(M a n i h o t e s c u l e n t a C r a n t z )同源四倍体,以不同质量浓度(0.1㊁0.3㊁0.5g /L )的秋水仙素和时间(3㊁6㊁9h )组合对5个木薯品种的腋芽进行诱导处理,然后转入M S 培养基培养再生试管苗,采用流式细胞仪和根尖压片技术鉴定其倍性,筛选出四倍体㊂经多代无性繁殖,结果显示5个品种均获得稳定的四倍体植株㊂将木薯C o l 22和华南8号的四倍体移入温室,5个月后与对照二倍体相比,其叶片变宽㊁变厚,气孔的长度㊁宽度㊁密度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㊂同源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为进一步用于木薯品种改良提供了珍贵的试材㊂关键词 木薯;秋水仙素;同源四倍体;离体培养;种质创新中图分类号 S53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21(2013)06-0008-05木薯(M a n i h o t e s c u l e n t a C r a n t z)属于大戟科(E u p h o r b i a c e a e )木薯属(M a n i h o t )植物,与甘薯㊁马铃薯统称为 世界三大薯类 ,具有光合效率高㊁淀粉含量高㊁耐贫瘠㊁耐干旱等优良特点,是全球热带地区仅次于水稻㊁甘蔗㊁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㊂木薯的基因型高度杂合㊁花粉育性低㊁有性子代性状严重分离等特点造成了木薯常规杂交育种困难,而多倍体育种是克服常规育种困难的又一条途径㊂植物多倍体植株一般具有生长健壮,花㊁果㊁叶较大,细胞内有效成分增加等特点,且木薯多倍体能通过无性繁殖方式固定其性状,在生产上加以利用㊂秋水仙素在植物同源多倍体诱导研究中广泛应用,在水稻[1]㊁苹果[2]㊁甜柿[3]㊁柑橘[4-5]㊁枣[6]㊁紫薇[7]㊁杨树[8]等植物中均有报道㊂木薯同源多倍体诱导也有一些零星报道,G r a n e r 等[9]用分别蘸有0.5%和1%的秋水仙素溶液的脱脂棉涂抹木薯田间植株顶芽,3次/d,连续处理8d ,获得多倍体植株;与对照相比,多倍体的气孔㊁花以及花粉粒等均有明显差异㊂A w o l e y e 等[10]用2.5mm o l /L 秋水仙素附加2%的二甲基亚砜处理木薯品种C o l 22田间植株的腋芽48h ,经过无性繁殖3代后能获得42%的多倍体植株㊂陈显双等[11]利用4g /L 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处理G R 891㊁S M 1600㊁华南124等木薯品种田间植株腋芽生长点,对其变异枝条进行无性繁殖和染色体鉴定,结果显示变异后代在形态特征㊁染色体数目上都有变化,表现出多倍体特征㊂本研究以5个木薯品种组培苗为试材,探索适合诱导木薯组培苗获得同源多倍体的方法并创制一批同源多倍体植株,丰富木薯的多倍体种质资源库㊂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华南5号(S C 5)㊁南植188(N Z 188)㊁南植199(N Z 199)㊁哥伦比亚22号(C o l 22)等4个木薯品种的组培苗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态研究所张鹏研究员提供,华南8号(S C 8)组培苗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郭安平研究员提供㊂S C 5是Z M 8625与华南8013的杂交后代经过多代评选育成,是目前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S C 8是通过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 e n t r o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d e A g r i c u l t u r e ,C I A T )从泰国引进的自然杂交种选育而成;N Z 188为从C I A T 引进并试种的推广品种;N Z199为华南植物研究所育种的品种;C o l 22为C I A T 培育,目前是哥伦比亚等国的主栽品种之一㊂选择的5个木薯品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㊂1.2 同源四倍体诱导方法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设计质量浓度和时间的第6期聂扬眉等:秋水仙素诱导获得5个木薯品种的同源四倍体植株双因素试验,其中质量浓度为0.1㊁0.3㊁0.5g/L,时间为3㊁6㊁9h㊂无菌条件下,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组培苗,切成带腋芽的茎段,放入灭过菌的相应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中浸泡相应时间后,接入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配方为M S,附加0.02m o l/L萘乙酸㊁3%蔗糖㊁8%琼脂,调p H值至5.8㊂对照为双蒸水处理㊂1.3倍性鉴定方法1)流式细胞仪鉴定植株倍性㊂参照张俊娥等[12]的方法,使用德国P a r t e c公司生产的流式细胞仪(P a r t e cD-48161,Mün s t e r,G e r m a n y),取1c m2大小的幼嫩叶片于小塑料皿中,加入0.5m LP a r t e c H R-A缓冲液,用单面刀片将叶片切碎后放置3m i n,加入约0.5m LH R-B染液,通过微孔过滤器过滤到2.5m L小试管中,上样测定㊂D N A含量的分布曲线由流式细胞仪自动生成㊂并将得到的四倍体植株切成茎段进行多代无性繁殖,检测无性繁殖后代的倍性㊂2)根尖压片鉴定植株倍性㊂取生长状态良好的根尖1c m左右,洗净并加入0.01m o l/L的8-羟基喹啉,预处理3h后在卡诺固定液(V冰醋酸ʒV无水乙醇=1ʒ3)中固定24h,放入1m o l/L H C l,然后在60ħ下恒温水浴13m i n,改良苯酚品红染色3m i n,压片镜检[13]㊂1.4气孔观察取成熟叶片,用指甲油沿叶背主脉两侧均匀涂抹一薄层,5m i n后用镊子揭下风干的指甲油薄膜放在玻片上,显微镜(O l y m p u sO p t i c a lC o.L t d)下观察拍照㊂以保卫细胞的长度和横径做为气孔的长度和横径,每个材料取5个叶片,每个叶片统计10个视野,用I m a g e p r o p l u s5.1(I m a g e-P r oP l u s, v e r s i o n5.1,M e d i aC y b e r n e t i c s)软件测量气孔的长度及宽度,并统计气孔个数㊂S A S8.1分析其差异显著性㊂2结果与分析2.1秋水仙素处理腋芽的诱变效果经过大量预备试验后,5个品种的材料在选择的0.1~0.5g/L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了稳定的四倍体,但不同的品种在不同组合的诱导下,其诱导效果和腋芽死亡情况有明显差异㊂如表1所示,南植199在试验中只获得3株四倍体,二倍体与嵌合体居多,而华南5号则有63%的四倍体诱导率㊂2.2倍性鉴定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所有诱导成苗的植株进行倍性鉴定(图1),对照二倍体的峰值在50左右,四倍体的峰值在100左右,嵌合体则在50和100处均有峰㊂对流式细胞仪筛选出来的四倍体植株经扩繁后,取其根尖压片进行染色体计数,二倍体对照的染色体数为2X=36,四倍体的染色体数为4X=72 (图2)㊂表1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素及不同时间组合诱导木薯四倍体的效果1)T a b l e1E f f e c t o f d i f f e r e n t c o m b i n a t i o n s o f c o l c h i c i n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a n d t i m e o n t e t r a p l o i d i n d u c t i o n质量浓度/(g/L)M a s s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时间/hT i m e芽数N u m b e r华南8号S C8Ⅰ2)Ⅱ3)Ⅲ4)华南5号S C5ⅠⅡⅢ哥伦比亚22号C o l22ⅠⅡⅢ南植188N Z188ⅠⅡⅢ南植199N Z199ⅠⅡⅢ360060050050060040.166141032203222121 96210321401221112 360042041051140150.366311221210302101 96320100001111001 360051130051230240.566111400211112011 96100420120113011 960060060060060061)每个试验组合处理不同品种的6个腋芽,部分腋芽在处理过程中死亡(得到的植株不足6株)S i xa x i l l a r y b u d s f r o me a c hc u l t i v a r w e r e i n d u c e d i no n e c o m b i n a t i o n,a n d s o m e o f t h e md i e d f r o mc o l c h i c i n e t r e a t m e n t;2)Ⅰ.四倍体T e t r a p l o i d;3)Ⅱ.嵌合体C h i m e-r a;4)Ⅲ.二倍体D i p l o i d.9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第32卷A :二倍体(2X ),峰值50T h e p e a kv a l u e o f d i pl o i d p l a n t l e t i s 50;B :嵌合体(2X /4X ),峰值50/100T h e p e a k v a l u e o f c h i m e r a p l a n t l e t i s 50/100;C :四倍体(4X ),峰值为100T e t r a pl o i d p l a n t l e t i s 100.图1 流式细胞仪分析再生植株的倍性F i g .1 P l o i d y a n a l y s i sb y f l o w -c y t o m e t ryA :S C 8二倍体;B :SC 8四倍体(标尺=10μm )A :D i p l o i do f S C 8;B :T e t r a pl o i do f S C 8.B a r =10μm.图2 木薯根尖压片染色体图片F i g .2 C h r o m o s o m ec o u n t i n g f r o mc a s s a v a r o o t t i p s qu a s h 2.3 不同倍性植株的叶片观察与比较将试管苗移栽入温室,由于武汉气温偏低以及温室光照不足,其生长势较弱㊂但四倍体与二倍体比较,差异明显,其叶片变厚㊁变宽(图3),叶片气孔的长度以及宽度变大,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目减少,具有极显著差异(表2)㊂表2 不同倍性植株气孔的差异比较1)T a b l e 2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s t o m a s i z e a n dd e n s i t y a m o n g d i f f e r e n t p l o i d ypl a n t s 品种C u l t i v a r 倍性P l o i d y l e v e l 长度/μm L e n g t h 宽度/μm W i d t h 密度/mm -2D e n s i t y华南8号S C 8二倍体D i pl o i d 13.94A 6.29A 1152.43A 四倍体T e t r a p l o i d 14.82B 6.56A 742.25B 哥伦比亚22号C o l 22二倍体D i p l o i d 12.43A8.11A1191.49A四倍体T e t r a p l o i d 17.37B 11.17B 703.18B 1)不同大写字母间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D i f f e r e n t c a p i t a l l e t t e r s i n d i c a t e s i g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a t 0.01l e v e l .01第6期聂扬眉等:秋水仙素诱导获得5个木薯品种的同源四倍体植株A 1㊁A 2:二倍体植株及叶片;B 1㊁B 2:四倍体植株及叶片;C 1㊁C 2:二倍体及四倍体混合照;标尺=2c m ㊂A 1,A 2:T h e p l a n t a n d l e a f o fd i p l o i d ;B 1,B 2:T he p l a n t a n d l e af o f t e t r a p l o i d ;C 1,C 2:T h e p l a n t a n d l e a f o f d i p l o i d a n d t e t r a pl o i d .B a r=2c m.图3 C o l 22不同倍性的植株以及叶片比较F i g .3 M o r p h o l o g y c o m p a r i s o no f d i p l o i da n da u t o t e t r a pl o i dC o l 223 讨 论3.1 材料及试验条件的选择在木薯中,前人均是用秋水仙素涂抹田间植株腋芽的方法诱导多倍体[9-11],而本试验选择组培苗腋芽作为诱导材料㊂同田间植株腋芽相比,组培苗腋芽取材方便㊁不受季节和环境条件限制,而且诱导后植株再生周期短㊂在组织培养技术的基础上,能够严格控制试验的各项条件,试验的可操作性和重复性强㊂在保证木薯腋芽不受秋水仙素毒害的前提下,为提高木薯多倍体的诱导率,我们进行了大量预备试验,以确定合适的质量浓度和时间㊂5个木薯品种在设计的试验组合处理下大多都能得到四倍体,并且5个木薯品种最后都得到了稳定的四倍体植株,说明通过腋芽浸泡法诱导木薯同源多倍体的方法适合多数木薯品种,只是不同品种的耐药性有一定的区别,如N Z 199在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0.5g/L 时,腋芽死亡明显㊂ 3.2 多倍体植株的筛选本试验利用流式细胞仪对诱导后再生植株的倍性进行鉴定,剔除二倍体及嵌合体,保留多倍体,其操作简便快捷,提高了研究效率㊂同时随机抽取部分多倍体植株进行根尖压片,对流式细胞仪的结果进行验证,以进一步确定植株倍性㊂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多倍体植株,其腋芽初期长出的叶片畸形㊁叶色较深,与童俊等[7]㊁莫官站等[14]等在其他植物上的研究结果相似,早期也可根据这些形态特点确定多倍体植株㊂3.3 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诱导四倍体植株的过程中,少数多倍体植株后代发生 回复突变 ,产生了嵌合体和二倍体,其原因可能是秋水仙素处理的腋芽细胞加倍不完全,后代二倍体细胞生长势优于四倍体㊂本研究将倍性稳定的C o l 22和S C 8四倍体在温室进行了试种,与对照相比,叶片变宽㊁变厚,形态差异较大;但由于武汉地区温度相对较低,不适合木薯生长,再生的同源四倍体材料已全部转入海南热带地区进行田间种植研究,观测其块根生长量以及淀粉含量,以期进一步用11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第32卷于木薯品种改良㊂致谢感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态研究所张鹏研究员㊁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郭安平研究员提供木薯品种的组培苗㊂参考文献[1]黄慧君,黄道强,刘丽娴,等.水稻体细胞同源四倍体的人工诱导及遗传特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1995(1):9-12. [2]王长泉,李雅志,崔德才,等.苹果叶片离体培养中秋水仙素加倍效应的研究[J].核农学报,1997,11(1):21-25. [3]谷晓峰,罗正荣.秋水仙素处理 罗田甜柿 获得12倍体再生植株[J].园艺学报,2003,30(3):325-327.[4] WUJH,MO O N E Y P.A u t o t e t r a p l o i dt a n g o r p l a n t r e g e n e r a-t i o nf r o m i nv i t r o c i t r u ss o m a t i ce m b r y o g e n i cc a l l u st r e a t e d w i t h c o l c h i c i n e s[J].P l a n tC e l lT i s s u e&O r g a nC u l t u r e,2002, 70:99-104.[5] D U T T M,V A S C O N C E L L O S M,S O N KJ.I nv i t r o p r o d u c-t i o n o fa u t o t e t r a p l o i d P o n k a n m a n d a r i n(C i t r u sr e t i c u l a t aB l a n c o)u s i n g c e l ls u s p e n s i o nc u l t u r e s[J].E u p h y t i c a,2010,173:235-242.[6]蒋洪恩,刘孟军.秋水仙碱诱导枣多倍体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4,31(5):647-650.[7]童俊,叶要妹,冯彪,等.秋水仙素诱导三种紫薇多倍体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9,36(1):127-132.[8] C A IX,K A N G X Y.I n v i t r o t e t r a p l o i d i n d u c t i o n f r o ml e a f e x-p l a n t s o f P o p u l u s p s e u d o-s i m o n i iK i t a g[J].P l a n tC e l lR e p, 2011,30:1771-1778.[9] G R A N E RE A.P o l y p l o i dc a s s a v a:i n d u c e db y c o l c h i c i n e t r e a t-m e n t[J].H e r e d i t y,1941,32:281-288.[10]AWO L E Y E F,V A N-D U R E N M,D O L E Z E LJ.N u c l e a rD N Ac o n t e n t a nd i nv i t r o i n d u ce ds o m a t i c p o l y p l o i d i z a t i o nc a s s a v a(M a n i h o t e s c u l e n t a C r a n t z)b r e e d i n g[J].E u p h y t i c a,1994,78: 195-202.[11]陈显双,韦丽君,田益农,等.木薯多倍体植株的诱导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08,28(1):17-20.[12]张俊娥,刘继红,邓秀新.采用倍性分析仪鉴定柑橘愈伤组织的遗传变异[J].遗传学报,2003,30(2):168-174. [13]冯斗,王建岭,席世丽,等.木薯根尖染色体的观察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11-3712.[14]莫官站,张启翔,潘会堂,等.秋水仙素诱导甘菊多倍体研究[J].核农学报,2010,24(3):527-531.C o l c h i c i n e-i n d u c e da u t o t e t r a p l o i d s o f f i v e c a s s a v a c u l t i v a r sN I EY a n g-m e i W E NF e n g G U O W e n-w u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H o r t i c u l t u r a lP l a n tB i o l o g y(M 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C o l l e g e o f H o r t i c u l t u r e&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s,H u a z h o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W u h a n43007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U s i n g f i v e c a s s a v a c u l t i v a r s a s e x p l a n t s,d i f f e r e n t c o l c h i c i n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0.1,0.3,0.5 g/L)a n d t i m ed u r a t i o no f t r e a t m e n t(3,6,9h)w e r ec o m b i n e dt o i n d u c ea u t o t e t r a p l o i d so f c a s s a v a i n v i t r o u s i n g a x i l l a r y b u d s.G e n e r a t e d s h o o t sw e r e t r a n s f e r r e d o n t o t h e b a s i cM Sm e d i u mf o r f u r t h e r d e v e l-o p m e n t.P l o i d y a n a l y s i sv i ab o t hf l o wc y t o m e t r y a n dr o o t t i p s q u a s ht e c h n i q u ev e r i f i e dt h a t r e c o v e r e d p l a n t l e t s f r o ma l l f i v e c u l t i v a r sw e r e s t a b l e a u t o t e t r a p l o i d s a f t e r s e v e r a l s u b c u l t u r e s.A u t o t e t r a p l o i d p l a-n t l e t s o r i g i n a t e d f r o m C o l22a n dS C8a n d i t s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p a r e n t a l p l a n t sw e r e t r a n s f e r r e d i n t o g r e e n-h o u s e.P h e n o t y p e so fa u t o t e t r a p l o i d s w e r ec o m p a r a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a f t e rf i v e-m o n t h g r o w t h.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t h a tl e a v e so fa u t o t e t r a p l o i d sb e c a m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w i d e ra n dt h i c k e rt h a nt h o s eo f p a r e n t a l p l a n t s.T h e l e n g t h a n dw i d t h a n d d e n s i t y o f s t o m a s h a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c o n t r o l a n d a u-t o t e t r a p l o i d s.T h e s en o v e l a u t o t e t r a p l o i d sh a v e g r e a t p o t e n t i a l f o r t h ef u r t h e r g e n e t i c i m p r o v e m e n to f c a s s a v a.K e y w o r d s c a s s a v a;c o l c h i c i n e s;a u t o t e t r a p l o i d;i n v i t r o c u l t u r e;g e r m p l a s me n h a n c e m e n t(责任编辑:张志钰) 21。

秋水仙素诱导细叶百合多倍体研究_杨英杰

秋水仙素诱导细叶百合多倍体研究_杨英杰
气 孔 鉴 定 :撕 取 植 株 叶 片 的 下 表 皮 制 片 ,使 用 日 立 S-3400型扫描 电 子 显 微 镜,对 气 孔 的 大 小、密 度 等性状 进 行 观 察 测 定,气 孔 大 小 鉴 定 参 照 张 凌 媛 等[16]的方法。用二倍体植株 叶 片 气 孔 作 为 对 照,观 察细叶百合的气孔 与 倍 性 的 关 系,明 确 气 孔 是 否 作 为多倍体快速鉴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外部形态的鉴 定:在 种 子 萌 发 后 开 始 对 植 株 的 形态进行初步鉴定,观 察 种 子 萌 发 和 小 植 株 长 势 情 况,进行的筛选并 统 计 形 态 变 异 率。 形 态 变 异 率 = 形 态 发 生 变 异 的 植 株 数/处 理 数 ×100% 。
染色体鉴定:切 取 约 2 mm 长 形 态 变 异 植 株 的 根尖,洗净后 用 冰 水 混 合 物 处 理 24h,卡 诺 氏 固 定 液(无水乙醇 ∶ 冰 醋 酸 =3∶1)在 4 ℃ 冰 箱 中 固 定 24h,无菌水漂洗5次,室温条件下1mol/L 盐酸解 离11min,再用 无 菌 水 漂 洗 5 次,然 后 用 希 夫 试 剂 染色后压片,压 片 方 法 参 照 常 规 染 色 体 压 片 法 。 [15] NikonYS2显微镜 下 进 行 镜 检 拍 照,根 据 染 色 体 数 确定其倍性。统计 染 色 体 变 异 率,染 色 体 变 异 率 = 染 色 体 发 生 变 异 的 植 株 数/处 理 数 ×100% 。 1.2.3 四 倍 体 与 二 倍 体 植 株 的 观 察 比 较
Colchicines-induced polyploid plants and identification in Lilium pumilum DC

秋水仙素育种属于物理因素

秋水仙素育种属于物理因素

秋水仙素育种属于物理因素
秋水仙素育种属于物理因素:一种育种方法。

利用秋水仙素、辐射线、异常温度等化学或物理因素,诱导生物体遗传性状发生变异,再通过选择,培育出新物种。

人工诱变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也叫人工引变。

一种育种方法。

秋水仙素育种属于物理因素,人工诱变是指利用物理因素(X射线,Y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诱变(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这种方法可提高突变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

秋水仙素育种属于物理因素,秋水仙碱,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故名,也称秋水仙素。

纯秋水仙碱呈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7℃。

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

味苦,有毒。

秋水仙碱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

这种由秋水仙碱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称为秋水仙碱有丝分裂。

秋水仙素育种属于物理因素,植物粉末经水提尽秋水仙碱,于浓缩的提取液中加碱碱化后,再自其中用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提取游离秋水仙碱,蒸去溶剂可得浓缩的秋水仙碱粗制品。

水当然是最便宜的溶剂,安全是其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被水溶出的亲水性杂质太多,使后处理困难,秋水仙碱不易被精制提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m) 的多年 生 暖季 型草本 植 物 , 是 潮 间带 草滩 植被 的 主要组 分 , 以能适应 各 种恶劣 的环境 而 闻名 , 耐 1 0 0 海 水灌
溉, 适于 p H 3 . 6 ~1 O . 2的环 境 中生 长 , 耐渍 、 抗旱 、 耐 践踏 、 耐低 氧 和弱 光 照 , 肥 料 利用 效 率 高 , 能 利 用废 水 灌 溉 , 以及 通 过重 金属 和有 机 化学 物质 高效 转化 或 积 累 进行 生物 修 复 , 海 滨 雀 稗 叶色 翠 绿 , 景 观优 于 狗 牙根 ( C y n o d o n s p p . ) 和假 俭 草 ( Er e mo c h l o a o p h i u r o i d e s ) , 已成 为 2 1世 纪最 具 发展 潜 力 的 坪饲 兼 用 型 生态 草 J 。但 全 世 界 目 前 只有一 个 商 品化种 子直 播 型二倍 体海 滨 雀 稗 杂 交 品种 “ S e a S p r a y ” , 以来 自以色 列 的海滨 雀 稗 生 态型 Q3 6 3 1 3 为母 本 、 未知 亲 本来 源 的 Hy b 一 7为父本 间植 生 产种 子 , 由美 国纯 种子 测试 机 构 ( P u r e S e e d Te s t i n g ) 与乔治 亚大 学 研 究 基金 会 ( Un i v e r s i t y o f Ge o r g i a R e s e a r c h F o u n d a t i o n ) 合 作培 育 而成 ] , 2 0 0 5年 引人 中 国试种 , 主要 以华 南 地 区推 广 为主 , 尚未在其 他 地 区大 面积种 植 , 推测 除 与其 生态 适 应性 和 抗寒 性 有 关外 , 可能 还 与种 子 价格 高 和 供 应 量不 足有 关 j 。国 内 尚无 海滨 雀稗 育成 品种 。 二倍 体 海滨 雀 稗 Ad a l a y d起 源 于澳 大 利 亚 , 2 O世 纪 8 O年 代 引入 美 国 , 是1 9 8 8年 美 国洛 杉矶 奥 林 匹克 运 动 会建 在 盐湖 床 和沼泽 地 的高 尔夫 球 场用 草 种 ] , 2 0世 纪末 从 美 国 引进 中 国 , 因其 耐 盐 性 和 抗 寒 性 强 、 景 观 效 果 好, 目前 在长 江 中下游 及 其 以南地 区备 受 关注 , 并 已在 浙江 省杭 州湾 跨海 大桥 周 围新 围垦 海涂地 低成 本草 地绿 化 第来自 2卷第 6期 草



2 O5— 21 2
Vo 1 . 2 2 , No . 6
ACTA P RATACULTURAE S I NI CA
2 0 1 3年 1 2月
秋水 仙 素 诱 导 获 得 自交 结 实 的 海 滨 雀 稗 体 细胞 突 变体
钟小仙 , 刘智微 , 常盼盼 , 吴娟子 , 张建 丽
( 江 苏 省 农 业 科 学 院畜 牧 所 , 江苏 南 京 2 1 0 0 1 4 )
摘要: 以海 滨 雀 稗 A d a l a y d幼 穗 离 体 诱 导 获得 的胚 性 愈 伤 组 织 为 材 料 , 在 愈伤组 织继 代培 养基 中添加 5 0 0 ~2 0 0 0
mg / L秋 水 仙 素 , 诱 变处理 2 4 , 4 8和 7 2 h后 , 离 体 筛 选 得 到浅 黄 色 颗 粒 状 愈 伤 组 织 在 分 化 培 养 基 上 再 生 出植 株 , 再
生植株 结实性调查结果显示 , 获得的 1 9 6 0 株 不 同秋 水 仙 素 处 理 的 再 生 植 株 和 6 8 8株 原 始 对 照 组 织 培 养 再 生 植 株 中, 经 1 0 0 0 mg / L秋 水 仙 素诱 变 处 理 2 4 h获 得 的 2 个 单 株 上 分 别 收 获 了 4和 3 粒种 子, 5 0 0 mg / L秋 水 仙 素 诱 变 处 理 2 4 h获 得 的 1个 单 株 上 收获 到 1粒种 子 ; 3个 单 株 上 收 获 的 M 种 子 各 取 1 粒 播种 于盆体 , 均 可发芽成 坪 , 分 别 记为 S P 2 0 0 8 — 1 、 S P 2 0 0 8 — 2和 S P 2 0 0 8 3 , M 种 子 苗 上 分 别 收 获 到 了 自交 结 实 的 M 代 种 子 2 5 3 , 3 8和 4 5粒 , 种 子 千 粒重分 别为 0 . 4 7 1 , 0 . 4 4 0和 0 . 4 9 6 g 。染 色 体 计 数 结 果 表 明 , S P 2 0 0 8 — 1 和 S P 2 0 0 8 2染 色 体 数 2 n 一2 0 , 与 原 始 对 照 Ad a l a y d染 色 体 数 目相 同 , 为 二倍 体 ; S P 2 0 0 8 — 3的 染 色 体 数 为 2 O和 4 O条 的 分 别 占 8 6 . 7 和1 3 . 3 , 是 二 倍 体 和 四 倍 体 的 嵌 合 体 。RAP D检测 结果 表 明, S P 2 0 0 8 — 1 、 S P 2 0 0 8 — 2和 S P 2 0 0 8 — 3在 分 子 水 平 上 均 与 对 照 Ad a l a y d存 在 差
异, 为 自交 结 实 型 海 滨 雀 稗 体 细 胞 突 变 体 。
关 键词 : 海滨雀稗 ; 二倍体 ; 自交 结 实 ; 秋水 仙素 ; 体 细胞 突 变 体
中图分类号 : ¥ 5 4 3 ; Q9 4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5 7 5 9 ( 2 0 1 3 ) 0 6 — 0 2 0 5 — 0 8
DoI : 1 0 . 1 1 6 8 6 / c y x b 2 0 1 3 0 6 2 6
海滨 雀 稗 ( Pa s p a l u m v a g i n a t u m, s e a s h o r e p a s p a l u m) 为 禾 本科 ( Gr a mi n e a ) 黍族 ( P a n i c e a ) 雀稗属 ( Pa s p a 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