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九年级历史下第二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名校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名校导学案

第2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学生姓名使用时间月日编写质量评价完成水平评价【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能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建设成就,新经济政策。

(重点)3、能评价斯大林模式。

(难点)【学具准备和学法指导】: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比法、归纳法【预习导学】:一、列宁时代1、经济上(新经济政策):(1)目的:恢复(2)时间:(3)内容:允许,大力发展(4)作用:2、政治上(“苏联”成立):(1)时间:(2)成员:、、和,后来扩大到个二、斯大林时代1、1924年,逝世后,苏联由领导2、经济上:1928—1937,苏联先后完成,重点发展,苏联由传统的变成强盛的,加快的步伐。

3、斯大林模式(1)背景:外有,国内(2)形成标志:1936年的制定,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

(3)评价:积极作用:弊端:①②③④【课堂研讨】:“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1).列宁的话说明了什么?(2).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3).新经济政策主要有哪些内容呢?它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哪些不同?(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苏俄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延伸拓展】:1、俄罗斯在历史上国名的变化。

2、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1956—1966)的良好开端、严重失误、教训分别是什么?【达标检测】:1、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缓和工农矛盾 B.恢复私营经济C.引进外资 D.恢复和发展经济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A.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实行部分私有化D.用粮食税代替粮收集3.1923年,在苏联境内允许存在的现象有()①在市场里进行自由贸易②私人租赁经营一些工矿企业③农民将富余的粮食出卖④外国资本在俄国进行允许范围内的投资A.①②③④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4.苏联的工业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主要不同之处是()A.以重工业为中心 B.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C.农业发展滞后 D.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进行5.对苏联成立的评价中,正确的有()①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②说明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③标志着民族矛盾从此消失④增强了与帝国主义对抗的力量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6.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主要经济部门的比例关系是()A.农、轻、重协调发展 B.农业发展快,工业发展慢C.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D.轻工业发展快,农业、重工业发展慢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斯大林模式”弊病的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B.过分强调产值和产量,忽视产品的种类和质量C.国家对农产品定价过低,对工业品价格定得过高D.注意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口语作业】:请背诵记忆“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时间、内容、作用;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课

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课

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基础知识]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经济:新经济政策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时间1921年开始实施内容①固定的粮食税代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

③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苏俄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2)政治: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__________”2.斯大林时期的建设道路的探索(1)措施①工业方面:1928—1937 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__________,重点发展__________。

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②农业方面: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③民主法制方面:苏联在1936 年通过了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种模式被称为“__________”。

(特点:高度集中)(2)评价: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对苏联工业化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此模式的深入实施,出现了许多的弊端:如各行业比例失调;损害农民利益;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资源等。

[中考链接]1.(2013·福安)列宁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

20世纪20年代列宁对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 )A.实行新经济政策B.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C.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D.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2.(2013·雅安)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1921年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课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课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走向战争的深渊第二课残酷的世界大战(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史实,及其疯狂扩军备战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知道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世界和平的威胁。

3、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学习重、难点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萨拉热窝事件。

知识链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欧洲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侵略集团,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自主学习一、笼罩世界的战争阴云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_______ _ .列强重新__________的争夺不断加强,世界范围内烽火四起。

2、为了能够在争夺战中占据优势,各国开始了_________竞赛,表现在________军费,宣传________思想。

欧洲上空弥漫着浓厚的火药味,战争一触即发。

二、引发世界大战的导火线3、_____________被称为欧洲的火药库。

4、1914年6月年仅17岁的塞尔维亚人____________ 将出访 _________的奥匈帝国皇太子 _________开枪击毙。

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_,这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5、____年__月__日,____对___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四、僵持的战场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分为、、三条战线,其中最关键的是。

五、凡尔登绞肉机7、1916年2月德国为打破战争僵局集重兵向发起进攻,法军殊死抵抗,双方伤亡惨重。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惨烈的一幕,被称为。

六、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灾难8、1917年4月保持中立的美国对宣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11月3日,无条件投降。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学案设计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学案设计

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学案设计【学习目标】一、课标要求: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二、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要认识到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即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三、学习目标:1、识记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等基础知识;2、掌握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3、理解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发展的贡献及存在的严重弊端。

【学习重点】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贡献及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温故知新1、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其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同年的 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这就是著名的十月革命,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是人民委员会,主席是列宁。

3、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来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过渡语:新生政权成立后,面临内忧外患,内部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外部国际帝国主义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政权,如何巩固新生的政权是摆在苏维埃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这节课,我们就穿越时空,回到90多年前的苏维埃俄国,来了解那段辉煌的历史。

(板书课题,明确目标)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学习目标】1、识记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等基础知识;2、掌握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3、理解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发展的贡献及存在的严重弊端。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名师教案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名师教案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教学目标1、记住苏俄在和平建设时期实行首要任务的时间及主要内容2、理解并掌握苏联成立的时间,3、理解并掌握苏联在经济建设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及发展的重点行业。

4、理解苏联通过新宪法的时间及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危害。

2学情分析初三87班共62人,男生30人,女生32人。

按就近原则,前后邻桌两张桌子4人为一个小组,共15个小组(其中有一个小组6人)。

需要合作探究的问题,分析、解决、展示都采用小组合作模式。

3重点难点学习重点: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4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一、复习与导入1、复习第1课内容。

2、导入新课。

谈话过度,板书课题。

二、教学过程:(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一)自主学习1、自学指导: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生阅读课文。

并勾画、标注(苏俄在和平建设时期的首要任务的时间:1921年。

内容:新经济政策。

即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苏联成立的时间:1922年。

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当时加入联邦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

后来扩大到15各加盟共和国)2、自学指导:苏联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学生阅读课文,并勾画,标注(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1928年。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33年。

发展的重点行业:重工业。

随着五年计划的完成,到1937年,苏联全国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苏联通过新宪法的时间:1936年。

其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其实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的危害: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优质课教学设计_6

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优质课教学设计_6

一、教材内容分析:十月革命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向苏俄提出的新课题。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对此实行了创造性探索。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使苏俄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之后斯大林又带领苏联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长远看严重防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二、课程标准: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地叙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通过本课学习,理解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但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长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难点:如何准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导入新课:学生回顾: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意义:(性质、对俄、对世界1、2、3)教师: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但是如何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下巩固政权,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向苏俄提出的新课题。

列宁和斯大林对此实行了一系列探索。

他们是在什么样的形势下实行了怎样的探索呢,让我们实行第二课去探寻问题的答案。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第一段并结合上节课所学分析概括: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面临怎样的形势?⑴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⑵经济极端贫困,粮食严重缺乏。

教师小结过渡: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内忧外患,而国家极端贫困,非常时期的苏俄采取了怎样的抉择?学生: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非常时期,非常抉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学生阅读P7页第二段小字部分,从农业、工业、贸易、分配政策四个方面简单归纳一下这个政策的内容。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设计(含答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设计(含答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导学案(总课时:)姓名班级一、【学习目标】1.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2.掌握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3.体会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是时代的要求,两次改革为俄罗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难点: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影响三、【自主学习】1.彼得一世改革(1)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征服。

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6世纪晚期终于统一了。

(2)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的发展极其缓慢。

(3)18世纪初,沙皇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4)彼得一世改组机构,建立了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5)通过改革,俄国的、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准备了条件。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的进程。

2.废除农奴制(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但是,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发展。

(2)曾告诫贵族:“与其等待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

”(3)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农奴制的法令。

(4)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了俄国走上了的发展道路。

四、【合作探究】(相信团队,一起闯关,你能行!)材料一:“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材料二: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 000 000人。

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四分之三。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导学案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导学案
⑴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什么?(2分)有何作用?(2分)
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措施:
作用:
⑵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什么?(2分)
答:
7、(2011岳阳)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向阳中学九年级某班举办了一次性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革命、建设”为中心内容的专题研讨活动。请你同该班同学一起,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
5.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D.形成了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6.1921年,苏俄在国民经济陷于瘫痪的状态下,果断地在全国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一五计划D.农业集体化
②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最早产生于欧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最早产生于亚洲。()
③无论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还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确立,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表现。()
④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符合国情、适应生产力发展。()
3、材料分析题
6、(2011湘潭)20年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回顾苏联(苏俄)70多年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很多思考。据此回答:
3.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使苏联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弊端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排斥市场调节C.权力高度集中D.民主法制健全
4.下列符合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情况的是()
A.重工业由外国资本家经营B.市场经济繁荣C.经济危机严重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名称分别是什么?(2分)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导学案
课题: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型:新授教材内容:7—10页第一课时
学习提示:1、通过阅读课本,了解掌握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2、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及存在的严重弊端。

3、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认真
总结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4、结合自学将学案中的问题独立解决,将学习中的疑问和联想到的与本节有关的知识
写在“自我拓展”栏中。

学习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学案: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学案: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一、教学目标1、记住苏俄在和平建设时期实行首要任务的时间及主要内容2、理解并掌握苏联成立的时间,3、理解并掌握苏联在经济建设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及发展的重点行业。

4、理解苏联通过新宪法的时间及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危害。

学习重点: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学习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二合作与探究复习与导入1、复习第1课内容。

2、导入新课。

谈话过度,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1、自学指导(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生阅读课文。

并勾画、标注(苏俄在和平建设时期的首要任务的时间:1921年。

内容:新经济政策。

即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苏联成立的时间:1922年。

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当时加入联邦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

后来扩大到15各加盟共和国)2、自学指导(二)苏联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学生阅读课文,并勾画,标注(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1928年。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33年。

发展的重点行业:重工业。

随着五年计划的完成,到1937年,苏联全国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苏联通过新宪法的时间:1936年。

其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其实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的危害: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消费了资源。

)知识拓展3、对斯大林模式评价:积极作用和危害放在一起即可。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实施:在________的领导下,________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________。

(3)意义:促进了________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2.苏联的成立(1)时间:__________年底。

(2)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盟共和国:当时加入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个,后来扩大到__________个。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背景:1924年__________逝世后,苏联人民在__________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2.成就(1)经济建设:①工业:________~1937年,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________,苏联由传统的__________国变成强盛的__________国。

②农业:加快实现农业__________的步伐。

(2)政治建设:__________年通过新宪法。

①背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________和农业________。

②内容:宣布苏联是“__________”。

③影响:标志着苏联__________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即“__________”。

3.“斯大林模式”(1)背景:“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__________包围,国内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2)评价:①积极作用:“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苏联工业化和国防力量的增强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②弊端:第一,优先发展__________,使__________和__________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__________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__________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__________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优质课教学设计_4

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优质课教学设计_4

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初三下历史教案斯大林模式水平目标:通过对向学生引入相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使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水平对历史事件实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水平情感目标: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但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长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理应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引入历史资料、影像资料;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教学难点:如何准确评价斯大林模式(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板书设计: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两次转折(列宁——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工业农业集体化)课堂教学设计:(注:?处意为学生看书讨论完成,斜体处为教师补充)导入——复习式,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背景——引用历史资料提问?时间?内容?意义?(列宁的首创精神)2、苏联的成立:时间?全称?加盟国?(最初加入的要强调)区分“沙俄”、“苏俄”、“苏联”?(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工业化: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2、农业化:引用历史资料(强调弊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3、斯大林模式:引用历史资料(标志?特征?弊端?教训?)。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书局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书局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案中华书局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案中华书局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案中华书局版的全部内容。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视频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变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变革;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教学难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列宁的名言。

教师引言:列宁曾经说过: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今天我们就从列宁的这句名言来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二、讲授新课(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师: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

苏俄国内战争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

苏俄政府为粉碎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临时性的社会经济政策。

多媒体展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时间、目的、内容、作用时间:1918—1920年.目的:为了打退内外敌人。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名师导学案2 新人教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名师导学案2 新人教版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标要求】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学习提示】1.在国内战争期间,苏维埃政权实行了经济上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后,苏俄又实行了哪一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2.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同时,苏联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这一模式在政治和经济上有哪些表现?利与弊各是什么?【学习过程】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已经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进入_________时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日益引起不满。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

C.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1921年开始实施_________政策,允许______________,大力发展__________。

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了世界大战前的水平。

2.阅读教材思考: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最初的4个加盟共和国是?后来共有几个加盟共和国?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____、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____个。

3.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学习目标:
1、识记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
模式。

2、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及存在的严
重弊端。

3、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
性、复杂性,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1)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找出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的时间、内容及作用。

2、在课本中圈出苏联成立的时间,介绍认识其15个加盟共和国。

3、划出苏联成为工业国的时间,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4、理解斯大林模式的成因、特点和弊端(可进行讨论)。

合用探究(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
1、你能说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不同点及所起的历史作用吗?
2、苏联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与新中国初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何不同?什么原
因导致不同?
3、谈谈你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理解和认识?
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感悟历史)
根据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内容特点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程(由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谈谈你对国民经济能够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认识。

四、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年,苏联成立,列宁逝世后,苏联的领导人是,1936
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苏联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作
2、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是()
A、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C、工业化的完成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材料一,“……一切土地……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
者使用……”
材料二,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以便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材料三,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在运动中,逐渐放弃了过去时期的做法。

回答:
(1)材料一的文件出自哪个法令?是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2)材料二的政策在什么背景下实行?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有没有完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从苏联农村政策的变化中,你有何启示?
(5)你能准确答出斯大林模式的成因和弊端吗?
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
2、我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