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除法的认识60页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课件
小飞守角制作
每人分几枝 2 3 4 5 6
分给几人 5 3 2 2 1
还剩几枝 —— 1 2 —— 4
每人分几枝 2 5
分给几人 5 2
还剩几枝 —— ——
每人分几枝 3 4 6
分给几人 3 2 1
还剩几枝 1 2 4
先摆一摆, 先摆一摆,再填空 个一份, (1)8个 ) 个 ,每3个一份,分了( 2 个一份 分了( 还剩( 还剩( 2 )个。 8÷3=2(份)……2(个) ÷ ( ( (2)11个 ) 个 平均分成2份,每份( 平均分成 份 每份( 还剩( 还剩( 1 )个。 11÷2=5(个)……1(个) ÷ ( 花,每个花瓶里插( 4 )朵, 插了( 3 )瓶,还剩( 2 )朵。
14÷4=3( 瓶 )……2(朵) ÷ ( (
(2)有14朵花,平均插在( 3 )个花瓶里, 4 2 每个花瓶插了( )朵,还剩( )朵。
14÷4=3( 个)……2( 朵) ÷ ( (
说出每道算式中的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说出每道算式中的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再读一读
17÷3=5……2 ÷
…… 商 …… 商 …… 余 数 …… 余 数
25÷7=3……4 ÷
12个桃子,要 个桃子, 个桃子 分给4个孩子 个孩子, 分给 个孩子, 怎样分? 怎样分?
要是分给5个孩 要是分给 个孩 子呢? 子呢?
• 分10枝铅笔,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分给 枝铅笔, 枝铅笔 每人分得同样多, 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 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在小组里分一 说一说。 分,说一说。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举例:在分配物品时,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除数,使得分配尽可能均匀,同时减少剩余。
(3)进行竖式计算的细节处理:在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中,学生容易在商和余数的处理上出现错误。
举例:讲解如何处理连续的余数,以及如何将余数带到下一步计算中,避免遗漏和错误。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本节课将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章《除法》第二节内容进行展开。具体内容包括: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2.学会使用有余数除法进行计算,并能正确书写计算过程;
3.掌握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总比除数小”的性质;
4.能够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长度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有余数除法应用于生活中的能力,如分配物品、计算长度等。
举例:将17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
2.教学难点
(1)理解“余数总比除数小”的性质:让学生认识到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为什么总是小于除数。
举例:通过实例演示和图解,解释为什么在8 ÷ 3中,余数只能是1或2,而不可能是3或更大的数。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最新⼈教部编版⼆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下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和教案第⼀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
2、过程与⽅法:使学⽣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法的过程中,进⼀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同学通过类推,培养同学的知识迁移能⼒。
【教学重点】使学⽣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棒、圆⽚。
【教学过程】⼀.动⼿操作,初步感知1、出⽰10根⼩棒(1)如果这10根⼩棒,每2根⼀份,可以分成⼏份?(2)学⽣动⼿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10⾥有5个2)2、分组操作,进⾏记录。
(1)如果把这⾥的10根⼩棒,每⼈分3根可以怎样分?学⽣动⼿操作,师指名说⾃⼰分⼩棒的过程、结果。
(10根⼩棒,每3根⼀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2)如果每⼈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同样是10根⼩棒,如果每⼈分2根或者每⼈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3)如果把这⾥的10根⼩棒,每⼈分3根、4根、5根、6根,可以怎样分?⽤算式表⽰结果。
3、汇报(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动⼿分⼀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种情况?哪⼏种?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4、交流(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除法算式表⽰出来吗?(⽣独⽴列式)(2)像这⼏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除法算式表⽰。
如:把10根⼩棒,每⼈分3根,分给了⼏⼈,还剩⼏根?(⽣答)问:按要求列式。
人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6.1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10÷3= 3 (个 )…… 1 ( 个 )
返回
1.圈一圈,填一填。
12朵花,每5朵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成( 2 ) 束,还剩下( 2 )朵。
12÷5= 2 (束 )…… 2 ( 朵 )
返回
1.圈一圈,填一填。
11个 ,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 2 )份,还 剩下( 3 )个。
返回
…
7÷2=3(盘)……1(个)
余数 当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就把剩余的数 叫做余数。
返回
…
为什么余数“1”后面的单位是“个”?
余数是被除数平均分 后剩下的数量,所以
7÷2=3(盘)……1(个) 它的单位名称应和被
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余数
7÷2=3……1 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
返回
课堂练习 1.圈一圈,填一填。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如果还有剩余, 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返回
课后作业
课本: 第60页第1题 第64页第1题
返回
伴你成长
贴近教 学服务师 生方便老 师
人教 二年级版数学 下册
课件PPT
6.1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学习目标
课件PPT
1.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重点) 2.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
11÷4= 2 ( 份 )…… 3( 个 )
返回
1.圈一圈,填一填。
刘老师买了13支铅笔,每位同学分2支,可以 分给( 6 )位同学,还剩( 1 )支。
13÷2= 6 ( 位 )…… 1( 支 )
返回
2.看图填算式。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案
6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1.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学指导】本单元的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因此在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计算教学不仅仅要重视算理、算法以及计算技能的训练,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和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例题时,应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交流和思考,揭示计算方法。
2.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教学。
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中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感知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教学可安排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边摆边观察,边摆边猜测,用表象支撑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学生的认识。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要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能够充分地感知事物后面蕴藏的数学信息,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提炼,从而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并加以综合运用。
老师要有目的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问题解决时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7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4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3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余数的含义(教材第60页内容)。
小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5篇)
小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5篇)小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自探1、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2、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讨论:分不完的怎么办?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
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二、解疑合探一(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小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通过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定所找到的商是否正确,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且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
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59-61页例1、例2和“做一做”。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
8×7= 12÷6= 9×5= 32÷8=4×5= 14÷7= 6×8= 54÷9=(三)新课导入:1、引入课题。
出示主题图:二(1)班可真热闹,想不想去看看呢?原来二(1)班正在用小棒摆图形呢。
学生说一说图意。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1、教学例1.①把6个草莓每两个摆一盘,摆一摆。
你会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吗?为什么用除法?②如果增加1个草莓呢?你会摆吗?你会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吗?你遇到什么问题吗?③都是摆草莓,有什么不同呢?小结:其实在生活中,有时候分东西正好分完,有时候也会遇到分不完得情况,这里多出来的不够分的,给它起一个名称叫“余数”④刚才剩下的1个叫什么?你能说一说是怎么理解余数的吗?⑤怎样在算是里表示这个余数呢?说明:在商3的后面打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
7÷2=3(盘)……1(个)2、教学例2.①用小棒摆正方形,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怎样用算式表示?②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你们能列出算式解答吗?试试看?③根据算式,引导思考: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算式中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④师生互动归纳: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
1、课本第60页的“做一做”第1、2题。
2、课本第61页的“做一做”。
3、有16个苹果,每人分3个,最多能分给()个人,还剩()个。
4、10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支,还剩()支。
5、出示算式:()÷6=()……()猜猜余数可能是几?四、拓展作业:(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1、()÷6=()……6,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应是()。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1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苏教版(秋) (共28张PPT)
(2)7个小圆片,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 3 )个,还剩( 1 ) 个。
7÷2=□3 ∙∙∙∙∙∙□1
课堂练习
4. 摆一摆,填一填。 (1)16个○,每4个一份,分了(4 )份。
16÷4=□4
(2)16个○,每5个一份,分了(3 )份,还剩( 1 )个。
16÷5=□3 ……□1
知识梳理
【方法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表示平均分后不够再分而余下 的,因此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练习】 1. 填一填。
□÷3=□∙∙∙∙∙∙□,余数最大是(
);
□÷□=□∙∙∙∙∙∙3,除数最小是(
)。
知识梳理
2. 把一捆铅笔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最多还剩下几支? 【参考答案】1.2 4 2.4支。
【讲解】:先求出剩下的有多少本,再将剩下的本数平均分。
课后习题
8. 有一些糖,比20块多,比30块少,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还 余下2块,每个小朋友可能分到多少块?一共有多少块糖?
【参考答案】3 26 讲解:这些糖的块数在20和30之间,运用8 的乘法口诀可知每个小朋友应分到3块,8×3=24块,加上余下 的块数可求出一共的块数即24+2=26块。
课后习题
2. 看图填写算式。
14÷4=□3 (盆)……□2 (朵) 14÷3=□4 (朵)……□2 (朵)
课后习题
19÷5=□3 (盘)……□4 (个) 19÷3=□5 (个)……□4 (个)
课后习题
3. 口算。 14+7= 21 40÷8= 5 3×6= 18 9×5=45 49-7= 42 27÷9= 3 6×7= 42 6×8= 48 42÷6= 7
28÷4= 7 25÷5= 5 35÷5= 7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一、知识点解读1.余数的意义(理解)知识点:平均分时,当被分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时,剩下的部分就是余数。
教学要求:该知识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学生在学习了平均分的基础上,对除法的一次更深刻的研究。
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
有余数的除法要有机地体现与表内除法的联系。
加强学生观察、猜测、想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亲动手操作,比如利用小棒或圆片等学具分一分;或者画一画、圈一圈,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感知概念的形成,从而为计算教学做好准备。
2.有余数的除法的读法、写法知识点: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教学要求:在教学本知识点时,首先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也可以联系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直观地得到结果,发现生活中的“余数”,引发学生交流和思考,揭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然后让学生想一想,再拿学具摆一摆,边摆边观察,边摆边猜测,这样分层次进行,不断强化学生的表象,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相互交流,在比较、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归纳,用表象支撑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点: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操作规则,做到活泼、有序和高效)。
此外,教学该知识点时,要让学生规范其读法,读作:被除数除以除数商几余几。
规范写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要向学生强调要在商的后面点6个小圆点再写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
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吧!
例如有八个人,他们打了二十只小兔子,一个人分到两只,还会剩下4只。 这样,我们就可以列出算术式: 20÷8=2∙∙∙∙∙∙4 那么,省略号后面的“4”就表示剩下的小兔子的数量, 我们就把它叫做“余数”。
有26位 来宾
每张沙 发只能 坐3人
至少要准备பைடு நூலகம்少张沙发?
26÷3=8(张) ……2(人) 8+1=9(张)
答:至少要准备9张沙发。
生活中的数学
有余数的除法
数学故事:“余数”的来历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刚刚从猿猴转变成人,他们 以打猎为生。可是猎物常常太少,他们必须把食物平 均分开,否则就会有人饿死。但是在分食物的时候, 人们经常发现:每个人分到相同数量的食物以后,还 会剩下一些,可是这些食物又不够再分一次,于是这 就启发了后来的人们认识到数学除法运算中的余数。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一:有余数的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有余数的除法的初步认识、余数的意义兰考县谷营乡东张小学潘素霞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用花瓣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找到如何求余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花瓣。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观看美丽的花朵,多媒体出示(有3瓣、4瓣、5瓣、6瓣的)2、请学生用12片花瓣试试拼出自己最喜欢的那种花。
看看最多能拼几朵?花瓣是否有剩余?3、展示并将拼出的结果分为两类,突出显示有剩余的。
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品时也会遇到像这种不够再分,分后有剩余的现象。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了。
3、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问题: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摆一摆,解决新问题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4、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问题: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3、这个算式如何写读作?如果不带单位读作怎么写?4、这个算式中的六个小圆点是什么意思?这六个圆点书写的注意事项是什么?5、这个算式是哪一种除法呢?为什么?(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单元】》精品优质课件
想一想:我们知道加、减、乘法都可以写成竖式形式, 除法也可以吗?该怎样做?
想:13里面有( 3 )个4。
3 ……商(表示能分3组)
除数…… 4 1 3 ……被除数(表示共有13根小棒)
(表示每4
1 2 ……4乘3的积(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
根分一组)
1 ……余数(表示还剩1根小棒)
13÷4=3(组)……1(根)
活动1:(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正好分完。 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 3 )盘。 6÷2=3(盘)
把下面的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活动2:(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有剩余。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 3 )盘, 还剩( 1 )个草莓。
( 6 )×7 < 43 4×( 7 )< 31 ( 6 )×9 < 60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 7 36
35
对
不对
1
用竖式计算。
37÷6= 6……1
6 6 37
36
1
80÷9= 8……8
8 9 80
72
8
47÷6= 7……5
7 6 47
42
5
用竖式计算。
19÷3= 6……1
6 3 19
18 1
39÷4= 9……3
9 4 39
36 3
47÷5= 9……2
9 5 47
45 2
直接写出商和余数。
25÷8= 3 …… 1
36÷5= 7 …… 1
64÷9= 7 …… 1
29÷6= 4 …… 5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
教学内容1.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2.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熟练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除法知识。
2.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的除法都是整除的情况,那么如果除不尽,该怎么办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3. 讲解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4. 引导学生总结有余数除法的特点和规律。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合作交流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进行合作交流。
2. 每组讨论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五、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有余数除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计算方法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运用。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材简析有余数的除法是从平均分东西有剩余的情景中抽象出来的。
在学生已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为有余数除法的笔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野炊吗?想帮野炊的同学解决问题吗?野炊时大家一共带了9个面包,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二、运用情景探求新知。
1、图上这些同学出去野炊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想帮助他们解决吗?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讨论一下。
谁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说,师板书可能出现的问题。
投影出示“面包”问题:9个面包现在要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1)四人小组用学具分,每小组选一人填写统计表。
2)各组代表汇报分的结果,请一个学生代表用学具演示。
3)电脑演示学生汇报的结果...........。
4)根据表格进行小结:同学们把9个面包进行了平均分后,你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9个面包平均分后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均分后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平均分后有剩余,余下的数叫余数,这种现象叫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2、根据分的结果推导除法算式。
教师板书:9÷4=2(个)……1(个)结果是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
读作:9除以4商2余1。
3、结合算式讲解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
4、同位互相说一说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读一读算式。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优质课教学设计_1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61页的知识及相关的练习。
页的知识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会正确写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知道余数的含义;含义,会正确写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知道余数的含义;2、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写出有余数除法算式正确写出有余数除法算式教学难点:余数要比除数小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法、演示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法、演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小棒、水果图片多媒体课件、小棒、水果图片教学过程:一、一、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今天我们用小棒来玩个摆一摆游戏。
(课件出示:用11根小棒能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正方形、三角形和五边形?)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分别摆出这三个图形,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分别摆出这三个图形,然然后把你摆的情况和结果告诉大家。
指名汇报:用11根小棒摆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下3根小棒;用11根小棒摆三角形,根小棒摆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用每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了3个三角形,还剩下2根小棒;用11根小棒摆五边形,摆了2人五边形,还剩下1根小棒。
如果有12根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呢?怎样计算呢?现在我们用11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又该怎样列式呢?结果又是多少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法。
二、二、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1、 分一分分一分出示例1: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66个草莓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请同学们拿出6根小棒,每2根摆一组,怎样计算。
根摆一组,怎样计算。
66÷2=32=3(盘)(盘)(盘)66表示什么,表示什么,22表示什么,表示什么,33又表示什么呢?如果把7个草莓每2个放一盘,又可以放几盘呢?请同学们试着摆一摆又可以放几盘呢?请同学们试着摆一摆(结果摆(结果摆了3盘,还剩1个)像这样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为:个)像这样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为:77÷2=32=3(盘(盘)……)……11(个)(个)77表示什么,表示什么,22表示什么,表示什么,33又表示什么,这个剩下的1叫做余数。
除法的基本概念认识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除法的基本概念认识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用于解决如何将一个数分成相等份的问题。
在除法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包括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接下来,我们将逐个介绍并详细说明这些概念。
被除数是指除法中要被分割或者分配的数,它是运算符号“÷”左边的数。
例如,在算式“12 ÷ 3 = 4”中,数字12就是被除数。
除数是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它是运算符号“÷”右边的数。
在上面的例子中,数字3就是除数。
商是指在除法中,被除数被除以除数所得到的结果。
商表示被除数被平均分配后的每份数量。
继续以“12 ÷ 3 = 4”为例,数字4就是商。
余数是指在除法中,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到的余下的部分。
当被除数无法整除除数时,余数就会出现。
在上面的例子中,由于12可以被3整除,所以余数为0。
除法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重复减法来理解。
以算式“12 ÷ 3 = 4”为例,我们可以从12中一次减去3,然后再减去3,直到无法再减为止。
每次减去3时,我们就记录一次,直到剩下的数小于3为止。
最后,记录下来的次数就是商,剩下的数就是余数。
除法还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不能除尽的情况。
如果被除数无法被除数整除,那么商将是一个带有小数部分的数。
例如,算式“7 ÷ 2 = 3.5”中,数字3是商,而0.5是余数。
此外,除法还有一些规则和性质。
例如,除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进行除法运算,其结果不受它们的位置顺序的影响。
结合律指的是,多个数进行除法运算,其结果不受它们的分组方式的影响。
总结起来,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用于将一个数分成相等份。
在除法中,被除数是要被分割或者分配的数,除数是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商表示被除数被平均分配后的每份数量,余数表示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到的余下的部分。
除法还有一些规则和性质,例如交换律和结合律。
通过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除法运算。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的认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余数的认识)》教案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余数的概念,知道余数在除法运算中的产生和意义。
•学生能够识别除法运算中的余数,并理解余数与被除数、除数及商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余数的存在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举例,自主总结余数的特点和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和发现的精神。
•通过余数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1.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余数的概念及其在除法运算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被除数、除数及商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问题引入,让学生观察除法运算的结果,发现不是每次都能除尽。
2.引出余数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余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新课讲解1.讲解余数的定义,强调余数是在除法运算中不能继续除的部分。
2.通过实例演示余数的产生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余数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余数与被除数、除数及商之间的关系,强调余数小于除数。
三、探究学习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余数的存在和重要性。
2.让学生举例说明余数的应用,如分配物品、时间计算等,加深对余数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1.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判断除法运算中是否有余数,并找出余数。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五、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余数的概念和特点。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与余数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作业布置1.让学生在家中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对余数概念的理解。
2.找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余数的知识解决,并写下解题过程和思考。
课堂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探究学习和巩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了余数的概念及其在除法运算中的意义。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参与态度。
有余数的除法和分数的初步认识
有余数的除法和分数的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一.括号里最大填几?()×6<23 7×()<589×()<23 ()×3<19()×7<27 8×()<26 9×()<48 ()×5<193 2×()<13 6×()<47二.除法竖式的写法:以47÷6=为例被除数是几?除数是几?商是几?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横式中余数怎么写? 强调写商的位置以及一定要牢记余数不能大于除数(演示)三.竖式计算40÷5=35÷7=24÷6=49÷7=48÷8=73÷8=17÷7 = 43÷6= 38÷5=33÷8= 34÷5= 64÷7=28÷3= 45÷7= 52÷6=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取出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都能用分数来表示吗?能的话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分数的写法:每一部分的名称以及代表的意义,强调“平均分” (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了这样的几份)二.分数的比较大小 1.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71( )51 31( )41 2.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52 ()51 81 ( )84 三.分数的计算19 + 49 18 + 78 47 + 379598- 8385- 861- 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四.练习(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5份是它的( ) ,一份是它的( ) 。
(2)、 52 读作( ), 73 读作( )。
(3)、四分之三 写作( ) 十分之七 写作( ) (4)、84 里面有( )个 81 ,1里面有( )个71。
(5) 95有5个( ),52是( )个51 五 解决问题1、三(1)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911,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王老师买了一张红色胶纸,做小旗用去这张纸的 29,做小红花用去这张纸的 39,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还剩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3、一本连环画封面的宽是 210 米,长比宽多110米,这本连环画封面的长是多少米?(这道题需要带单位)。
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想:三()十八
想:()八五十六
想:()九五十四
想:五()四十五
想:八()七十二
想:()六三十六
2.齐读要求:有11根小棒,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
3.齐读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回顾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能够坚强记忆。
(设计意图: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各小组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
一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3根小棒。
二组:用11根小棒,摆了3个三角形,还剩2根小棒。
一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五边形,还剩1根小棒。
教师:剩下的小棒为什么不摆了?
学生:不够再摆一个图形了。
教师:在平均分东西的时候,会有“剩余”的情况。板书:剩余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均分的另一种情况,有余数的除法。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3)(出示课件)看老师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分完了吗?(生:分完了)。对,正好分完。
教师将分草莓的实物图贴在黑板上.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盘)
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
生:因为是平均分。
各小组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3盘,还剩1个。
看老师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随机贴出实物图。
教师: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剩一个草莓。
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没有摆到盘子里,它能再摆一盘吗?
生:不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例1: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
整数带余数除法定理的再认识
整数带余数除法定理的再认识
1带余数除法定理
带余数除法定理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定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整数的除法运算。
定理的正式名称为“整数的除法定理”,它声明:设a和b是两个正整数,且b不等于0,则a可以表示成b的整数倍与一个余数的和:a=mb+r(其中m和r是正整数,0≤r<b)。
2具体应用
带余数除法定理的应用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例如,用于计算一定数量的瓷砖以填满一个指定区域需要多少片,可以先求出指定区域的面积,然后用整数的除法定理将这个面积除以每片瓷砖的面积,就可以算出大概需要的瓷砖片数量,再加上余数,就是总共需要的瓷砖片数量。
另外,当我们购买商品时,要算出给定付款额在不满一元时,需要返还多少零钱,也可以用这种带余数除法定理进行一系列计算。
3熟悉定理的重要性
熟悉和应用带余数除法定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整数运算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简化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实现目标。
此外,掌握带余数除法定理也是孩子们在数学运算中的基础,孩子们需要从小就掌握和掌握这种整数的除法运算。
4小结
带余数除法定理既能够简化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又能帮助孩子们从小掌握整数运算。
熟悉这个定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整数运算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7÷2=3(盘)……1(个)
· · · · · · · · · · · · 被 除 数 除 商 数 余 数
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 注意:余数和商的单位名称是不同
商
读作:17除 以3等于5余2。
……
余 数
……
商
读作:25除 以7等于3余4。……余 数……1. 圈一圈,填一填。
把 6个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6÷2=3(盘)
把7个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呢? 2.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 不对 7÷2=3(盘)……1(个) 首先在等号的右面写商,然后 点上6个小圆点,在写上余数 7÷2=3 ……1 ┇ ┇ 商 余数
把7个
17个小朋友做游戏,每3人一组, 一共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个小 朋友? 17÷3=6(组)……1(个)
答:可以分成6组,还剩1个小朋友。
有14个糖果 可以分( )颗一份,能分成( )份,还余 ( )颗。 14÷ = (份) …… (颗) 也可以分( )颗一份,能分成( )份,还 余( )颗。 14÷ = (份) …… (颗) 还可以分( )颗一份,能分成( )份,还 余( )颗。 14÷ = (份) …… (颗)
(1). 17个 ,2个2个地圈。 (1). 17个 ,2个2个地圈。 (2). 23个 ,3个3个地圈。
圈了( )组, 8 剩下( )个。
1
圈了( 7 )组, 剩下( 2 )个。 23÷3=
17÷2=
8 (组)…… 1 (个)
7(组)…… 2 (个)
(1)8根 ,每3根一份,分了( 2 ) 2 份,还剩( )根。 8÷3= 2 …… 2 (2)11根 ,平均分成2份,每份( 5 ) 根,还剩( 1 )根。 11÷2= 5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