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导则(城市道路篇)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市政工程是指由市政部门负责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等。
由于市政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发展形象,因此必须加强质量管理,防治通病。
一、强化质量管理体系1.建立健全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明确每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2.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提高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
3.建立质量监督机构,对市政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和抽查。
4.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
5.建立市政工程质量评估机制,对完工的市政工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加强施工工艺管理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情况。
2.做好基层工程处理,确保基础坚实和稳固。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持施工现场整洁,防止杂物堆积和渣土乱倒。
4.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5.加强材料管理,采用优质材料,确保市政工程的使用寿命。
三、加强工程质量检测1.对市政工程的土质、水质等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工程建设符合规定要求。
2.加强对市政工程结构的力学性能检测,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防治常见通病1.防治道路坑洼、路面塌陷。
加强路面材料的选用和施工工艺的控制,及时维修和养护路面。
2.防治桥梁开裂、沉降。
加强桥梁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桥梁的维护和养护。
3.防治排水系统堵塞和漏水。
加强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清洁。
4.防治供水系统漏水和水质问题。
加强供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加强供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水源的保护。
5.防治基础设施腐蚀和老化。
加强市政工程的维护和养护,及时更换老化的设施。
以上是市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案,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工艺管理、工程质量检测和防治常见通病,可以有效提升市政工程的质量,确保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发展形象。
市政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市政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市政公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城市交通的通畅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因此,保障市政公路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但实际情况是,市政公路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需要我们加强防治和措施。
首先,常见的市政公路工程质量问题有哪些?1、基础不牢:作为建筑物的骨架,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而在市政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预算不足、工期匆忙等原因,可能会忽略地基加固的必要性,导致基础不牢,给行车和行人安全带来隐患。
2、施工工序不规范:市政公路工程建设中,不规范的施工工序常常会造成道路表面翻浪、裂缝等问题。
例如,边坡处理不当、道路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等。
3、材料质量不良:材料的质量不仅会影响到市政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也会对行车和行人造成安全隐患。
而有些不良施工商为了追求成本,常常会采用劣质材料。
4、设计不合理:市政公路工程的设计方案在决定各项参数时往往需要考虑复杂的因素。
如果设计人员不合理处理这些因素,就可能导致道路的翻浪、泥水潭、高原牛道等问题。
其次,应如何防治市政公路工程质量问题?1、加强监管:市政公路工程建设涉及的领域很多,监督管理的难度也很大。
为了防治市政公路工程质量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工作。
通过严格的审核、督办和验收等手段,建立较为完善的市政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市政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提高施工单位的信誉:施工单位是市政公路工程建设的主体,培养一批诚信的施工单位可以提升市政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政府可以通过公开招标、评估、认证体系等措施,挑选出合格的施工单位,确保市政公路工程建设的高品质。
3、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在市政公路工程建设中,有些不良施工商靠低价低质占领市场。
因此,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公司信息公开制度、公众监督机制等,可以增强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降低质量低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加强技术创新:为防治市政公路工程质量问题,我们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技术。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市政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防治,将对市政工程的使用和运营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项目前期筹备工作项目前期筹备工作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基础,要加强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工作,确保项目设计完善,合理性强。
在项目开工前,要制定详细的工程质量管理计划,明确各项工程质量要求和标准,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和工程质量风险。
二、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施工过程管理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检查力度。
加强施工单位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素质要求。
加强现场巡查和检验,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加强施工材料的检测和验收工作,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要加强项目组织和协调,确保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和顺利进行。
三、加强施工质量监督施工质量监督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把关。
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抽查和准入审批制度,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查和评估,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能力。
要定期进行市政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违法行为的处理,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四、加强维护和运营管理维护和运营管理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对市政工程的维护和运营管理工作。
要建立健全市政工程的维护保养制度,及时清理和修复市政工程中的各类隐患和问题。
要加强对市政工程设施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确保市政工程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要加强对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市政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加强质量文化建设质量文化建设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要加强对市政工程质量标准和规范的宣传和解读,让广大市民、施工单位和监管部门都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市政工程质量的相关知识。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手册
工。 • 2)水沟基底要清干净、松土要夯实,侧
面有松土要压实。
28
6、 水沟排水不畅通
• 现象: • 1)水沟长期积水, • 2)水沟自然淤积,人为堵塞; • 主要原因: • 1)沟底不平顺、水沟基底不实造成沉落; • 2)被堵塞、淤积未清理; • 防治: • 1)填土上做水沟要加大排水坡; • 2)过路处安设钢筋混凝土步行板,防止人为堵
与卵石之间设挡板,以保持反滤层型态;
24
5、 护坡、水沟开裂
• 现象: • 1)路堑护坡局部回填松散土石下沉开裂; • 2)路堤下沉护坡开裂; • 3)水沟断裂,侧面竖向裂缝、沟底纵向
裂缝;
25
水沟开裂
26
挡护开裂
墙顶纵向裂纹,护坡水平裂纹 27
• 主要原因: • 1)填土沉降未完成、或未夯实; • 2)地表水局部冲刷或地表水下渗造成水
质量病害
----质量通病及防治
1
前言
• 近年来工程质量病害层出不穷,不按规 范、设计要求施工现象时常发生。严重 影响了集团公司信誉和形象,危及企业 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希望全体员工警醒、 各级领导重视。我们反对以牺牲质量来 争取工期和效益,反对为了眼前利益而 牺牲长远利益。
2
• 质量问题,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 全面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大家共同努力,深化
• 3)做好工地临时排水,每日收工前应摊 铺碾压完毕,防止下雨积水。
• 4)雨后填筑要清干净局部泥水、晒干方 可施工。
• 5)夏季干热含水量降低应洒水。
5
2、 路堤开裂
• 现象: • 1)路堤纵横向裂缝; • 2)边坡开裂 • 主要原因: • 1)填料颗粒太细; • 2)含水量过高; • 3)密实度不够;
市政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市政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一、路基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一)、纵向裂缝1、现象:路面出现纵向裂缝,严重时裂缝变宽,裂缝向土路肩边缘伸展,裂缝处呈现错台,形成滑裂面。
土路基表观不密实。
2、形成原因:①施工中不注意路基排水,遇雨浸泡路基,后续施工中又未能及时复压。
②靠近管道一侧回填不密实。
3、防治措施:(1)填筑路基前,首先,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水浸泡。
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等细粒土,在干燥状态下(最佳含水量)结构比较强,有较强承载能力,一旦受水浸泡,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
(2)路基旋工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严禁路改工程中滚填,一般路段压实度不得大于30cm,构造物两侧(桥涵头处理)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
不同性质的土不能混填,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cm(两层)。
(3)路基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首先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
路基顶面做成2%-4%横坡,以便于表面水及时排出。
(二)、超厚回填1、现象:一种是路基填方,一种是沟槽回填土,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
严重者,用挖掘机一次将沟槽填平。
2、危害: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如是道路,将造成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如果是管道,其胸腔部位便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使胸腔部位的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和地面荷载,可能造成管体破裂。
3、原因分析: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对上述危害质量意识不足;项目部在技术交底方面交底不清或质量控制措施不力;施工者有意偷工不顾后果。
4、治理措施: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
(三)、挟带大块土回填1、现象:在填土中带有大块硬土、大砖块、大石块、大混凝土块。
2、危害:填土中挟带块状物,妨碍土颗料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
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深陷。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目录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2、35路面砖与检查井、路灯底座或其它突出物周边不圆顺、不平顺..3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一、编制目的工程质量通病一直就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题目,对工程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防治工程质量通病就是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也就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更就是我们工程建设各方义务主体的职责。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公司的工程质量水平,有效根治质量通病,结合本公司消除质量通病的经历,控制质量通病的发生,针对本工程特点,制订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二、编制根据1、《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筑法》2、《建设工程质量办理条例》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4、《建设工程施工条约》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CJJ1-2008)6、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2008)7、其她现行规范及有关建设管理办法8、已核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9、设计图纸、审查意见、合同文件等三、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湘潭县梧桐路(黄莺路一海棠路)道路工程,位于湘潭天易示范区内,梧桐路呈南北走向,施工内容包括:梧桐南路道路工程(17国道-K1+920)长度为1980m,路幅宽度2 8米;梧桐南路道路工程(K1+92 0-K3+74 0、234)长度为1820、234m,路幅宽度2 8米;梧桐南路道路工程(黄莺路一武广大道)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长度为285、492m,路幅宽度28米;施工范围包括路基、路面,路沿石,路面排水,路面防护、桥涵、给水土方回填、路灯基础等图纸部分全部内容,道路总长约4090m,道路采用城市次干道标准,本工程由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组成,其中道路工程及排水工程就是本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重点。
4、组织办理步伐1、树立质量通病专项防治带领小组组长:项目经理XXX副组长:项目副经理XXX技术负责人XXX质量负责人XXX组员:XXX、XXX、XXX2、质量通病专项防治带领小组职责带领小组每月定期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通病举行检查,并做好相干记录,分析出现通病的原因,根据本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解决举措,并开展调研举动或采用新的施工工艺防治质量通病的出现。
市政工程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加强质量通病防治技术创新
总结词:引进先进技术
详细描述:关注行业动态, 及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 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和工程质量。对新工艺、新 材料进行试验和评估,确保 其适用于市政工程道路建设 。
总结词:自主研发
详细描述:鼓励企业加大技 术研发投入,自主研发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施工技术和 设备。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 校的合作,共同开展质量通 病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总结词
路面松散是指路面材料松散脱落,形成 坑洼或起砂的现象。
VS
详细描述
路面松散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施工时质量控 制不严格、材料质量不佳、车辆超载、自 然因素等造成的。松散的路面容易使车辆 颠簸,影响行车安全。对于松散的路面, 应及时进行修补,填补材料应与原路面材 料一致,保证平整度和行车舒适度。
路面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道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目 录
• 市政工程道路质量通病概述 • 路基质量通病与防治 • 路面质量通病与防治 • 排水设施质量通病与防治 • 质量通病防治技术与管理
01 市政工程道路质量通病概 述
质量通病的定义与特点
质量通病的定义
在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中,经常出 现且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有一定影 响的工程质量问题。
04 排水设施质量通病与防治
排水管道渗漏
总结词
排水管道渗漏是市政工程道路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会导致道路积水、土壤侵蚀和管道破 裂等问题。
详细描述
排水管道渗漏的原因可能包括管道材料质量差、管道接口密封不严、管道基础不均匀沉 降等。为了防治排水管道渗漏,应选择优质管道材料,加强管道接口的密封处理,并确
强化施工质量控制
总结词:预防为主
详细描述:采取主动预防措施,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 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
第二部分建筑工程第一章模板一般质量通病及其防治1、轴线位移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防治措施:(1)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2)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3)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4)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5)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6)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2、标高偏差现象: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防治措施:(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3)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张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4)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与模板;(5)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3、接缝不严现象:由于模板间接线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防治措施:(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4)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外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5)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6)梁、桩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设计阶段控制:在市政工程的设计阶段,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对于设计方案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要进行专门的力学、水利、结构等技术计算,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材料选用控制:市政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材料选用上,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选择,并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把关。
对于重要的材料,可以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施工监管: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阶段,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可以设立专门的施工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下来以备查验。
4.质量检测: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周期性地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可以委托权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要进行认真分析和整改。
对于检测不合格的部分,要及时返工,并对返工部分进行重新检测。
5.工程验收:市政工程的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验收中,要对工程的各个部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如果发现质量缺陷,要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在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检。
6.建立质量长效机制: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不仅仅是通过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可以解决的,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长效机制。
这个机制包括对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对市政工程的维护和管理要求等。
只有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机制,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持续和稳定。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包括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过程中控制不严、存在质量隐患等。
通过加强设计阶段的控制、材料选用的把关、施工监管的加强、质量检测和工程验收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同时,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长效机制,也是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措施和机制的建立,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总结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总结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包括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材料不合格、监理不到位等。
这些通病对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来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
以下是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案的总结。
首先,要加强设计管理。
设计是道路工程成功的关键,要确保设计满足工程要求,并合理考虑周边环境、交通流量、排水情况等因素。
加强对设计单位的审核和监督,建立设计专家评审制度,确保设计质量达到要求。
其次,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健全工程验收和质量检测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关键工序进行抽查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再次,要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材料质量对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加强对材料的采购和验收管理,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对于存在一定问题的材料,要及时进行替换和修补,避免影响工程质量。
同时,要加强监理工作。
监理是道路工程的第三方管理机构,起到监督、指导和协调作用。
要建立健全监理制度,规范监理工作流程。
加强对监理单位的考核和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监督能力。
加强监理对施工过程和质量的监督,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另外,要加强信息化管理。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道路工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对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实现早期预警和问题排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最后,要加强人员素质培养。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增强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的工程意识和安全意识。
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程技术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从业人员进行追责,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
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但由于市政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
以下是市政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道路工程问题:-道路坑洼、沥青路面开裂:主要原因是施工时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充分的路基处理和合适的材料选用。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路基稳定、材料质量合格,并适时进行养护维修。
-排水系统问题:如污水管道漏水、雨水无法排出等。
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敷设和密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给水工程问题:-漏水、水压不足:主要原因是管道连接不牢固、材质选用不合理等。
应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确保连接处严密,选用质量可靠的材料,并定期进行水压测试和检查保养。
-水质问题:如水源受到污染等。
应加强水源保护,确保供水水源的纯净和可靠,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处理。
3.燃气工程问题:-燃气泄漏:主要原因是管道连接不严密、管道老化等。
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管道连接处可靠密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提高安全意识。
-设备故障:如燃气表读数不准确、燃烧设备故障等。
应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
4.城市照明工程问题:-灯具损坏:主要原因是材质选用不合理、安装不牢固等。
应加强照明设施的设计和安装质量管理,选用质量可靠的材料,确保灯具的稳固和耐用。
-光照不均匀:如一些区域过亮或过暗。
应合理布局灯具,充分考虑光线的分布和照度要求,确保城市的照明效果均匀和舒适。
5.垃圾处理工程问题:-垃圾溢出或满溢:主要原因是垃圾桶容量不足、清运不及时等。
应合理设置垃圾桶容量,定期清理和清运垃圾,确保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作。
-垃圾分类不到位:如未按照分类要求将垃圾分别投放。
应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
总之,市政工程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施工和管理各环节的严格把关和监督,同时也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图文
2、原因分析: (1)、在进行路基开挖过程中,降雨使得雨水浸入路基土层; (2)、由于地下水位过高渗入路床土层; (3)、填方路基进行填土,土质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未进行晾晒便碾压; (4)、路基填土含有不符合要求的土质(如粘性较大的土)。 3、危害:
路基回填土含水量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碾压过后局部会出现“弹簧”现象, 达不到规定的压实度,会影响路面结构层的稳定性,造成路面结构层过早破坏。
1、项目部重视对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把防止质量通病作为各级领导在工程管理 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2、从生产管理、技术支持、人员调配、资源配备、施工工艺、过程控制、监查监 督等,全方位的把防止质量通病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把预防、治 理、消除质量通病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
3、加强过程控制,防止质量通病。 (1)、在编制施工技术措施、方案时,规定技术人员必须分析质量通病产生原因, 从根本上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进而达到防止质量通病的目的。 (2)、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醒每个管理和施工人员注意自 己的行为会产生那些质量通病以及如何预防,达到时时着想、处处预防,规范自己、 监督他人防止和消除质量通病的目的。 (3)、工程部对质量通病按类型分解,在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时,充分考虑不同施 工阶段、不同专业防止质量通病的重点和难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与施工 进度计划一同下发施工单位。 (4)、把好技术措施审批关各种技术方案、措施、作业指导书,必须有预防质量 通病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易于操作的措施;审批人员必须做到对与本施工项目有关的质 量通病没有防治措施的不予审核;流于形式操作性不强不能有效起到预防效果的不批 准。 (5)、实行防止质量通病措施交底制度在各专业施工技术交底的同时,必须对本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与质量控制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与质量控制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道路、桥梁、排水、供水、燃气、热力、园林等多个领域。
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给工程的使用和维护带来诸多问题。
因此,加强质量控制,预防和治理质量通病,是市政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任务。
一、市政工程质量通病1、道路工程质量通病(1)路面裂缝:这是道路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
裂缝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路基不均匀沉降、基层施工质量不佳、路面材料质量不合格、温度变化等原因引起的。
(2)路面平整度差:车辆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上会产生颠簸,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造成路面平整度差的原因可能有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不准确、摊铺设备操作不当、基层平整度不够等。
(3)路面早期损坏:如车辙、拥包、剥落等,通常是由于交通流量过大、超载车辆行驶、路面材料性能不足等因素导致的。
2、桥梁工程质量通病(1)混凝土裂缝:桥梁结构中的混凝土裂缝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裂缝产生的原因可能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施工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当、预应力施加不准确等。
(2)支座病害:支座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支座病害有支座脱空、支座变形、支座老化等,这会影响桥梁的受力状态和稳定性。
(3)桥头跳车:车辆在通过桥头时产生明显的颠簸,主要是由于桥头填土沉降不均匀、桥台与路堤连接处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3、排水工程质量通病(1)管道渗漏:排水管道出现渗漏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和地面塌陷等问题。
管道渗漏的原因可能有管道材质不合格、接口密封不严、施工过程中管道损坏等。
(2)管道堵塞:排水管道堵塞会影响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堵塞的原因有管道坡度设计不合理、施工过程中杂物进入管道、管道内淤积等。
(3)检查井周边沉降:检查井周边地面出现沉降,会影响道路的平整度和行车安全。
这可能是由于检查井施工质量差、回填土压实度不够等原因引起的。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一.道路工程1.路基施工质量通病1.1 现象路基未经压实即进行上部构造施工.路基尚未完整化冻即进行施工,留下质量隐患.压实度控制不严厉,纵.横断面高程及平整度超差.1.2 原因剖析施工单位对路基的主要感化及密实度达不到请求的伤害性熟悉缺少,未严厉按技巧规程施工.有意偷工减料,只图省工.省时.省机械.抢工期,掉落臂工程质量.1.3 预防措施对施工功课人员进行培训,施工时做好工序技巧交底.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插工期.要按照路基施工工序的请求,严厉控制各项检测项目,防止构造层消失薄厚不均和密实度及强度不平均的现象.2.路基过湿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到位2.1 现象路基土层含水量过大,造成大面积或局部产生弹软现象.深处理不到位,和底基层一并碾压时,压实厚渡过大,整体密实度差,强度低.2.2 原因剖析因为地下水位高或浅层滞水渗入路基土层.路基土层内含有保水性强.渗入渗出性差的粘性翻浆土.设计图纸只划定处理厚度20~30cm,含水量过大的路段,碾压后肯定消失“弹簧”现象,与底基层一并碾压,加大了压实厚度,固然概况不弹软,但仅有15cm阁下密实度能第1页,共29页达到请求.雨季路基施工时,暂时性渗水措施不完美,雨水浸泡路基.2.3 预防措施在道路构造设计中,增设一道排水层(防水层)或级配碎石(砂砾).对含水量大的路基土应进行挖开晾晒处理.掺石灰或水泥降低路基土的含水量,进步其强度.须要时进行换土处理.土基深处理层和下基层应分别进行碾压.3.基层施工质量通病3.1 现象掺灰计量不精确.土块过多.过大.灰土过干或过湿.灰土光彩不均.有轮迹.鼓包.3.2 原因剖析石灰质量差,钙镁含量低,达不到三级灰≥50%和60%的请求.拌和不到位,不平均.治理人员未经实验盘算或虽经实验盘算但对操纵者交底不清.土料粘性大.含水量大.结块,不打碎即拌和灰土.灰土拌和进程中,含水量控制不好;或是拌和后存放时光过长,摊铺碾压不实时,含水量蒸发过大;或是所取土料过湿.遇雨,在含水量超大的状况下碾压.3.3 预防措施严厉控制石灰材料的质量尺度,杜绝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行动.增强对出场材料的二次复检,做好技巧交底工作.土块过大.过多,必须打碎后再对灰土进行拌和.灰土在拌和时,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1%~2%,碾压时含水量应相符最佳含第2页,共29页水量请求,包管灰土基层的密实度.土源分散,采取机械拌和.尺度击实实验数据应依据混杂料的合营比不合进行实验.3.4.二灰碎石施工质量通病3.4.1混杂料合营比不稳固3.现象厂拌混杂料的石灰等到含水量变更大,误差超出许可规模.混杂料光彩不一,含水量多变,在现场碾压2~3遍后,消失概况光滑,石料露骨或过份滑腻.3.原因剖析①石场供给碎石级配不精确,料源不稳固,料堆不合部位的碎石因为离析而粗细散布不均,影响配比.②粉煤灰及消解石灰含水量过大,影响混杂料含水量和拌和的平均性.③拌和场混杂料合营比控制不准,含水量变更对重量影响未进行修改;计量体系不精确或仅凭经验按体积比投料,甚至持续进料和出料,使混杂料合营比摇动增大.3.预防措施①必须按现实材料进行二灰碎石混杂料的合营比设计,石材强度.压碎值等必须知足设计请求,倾销时应按划定倾销,进料时进行抽检,相符请求后应用.②拌和场应设堆料棚,棚四周要有排水举措措施,使粉煤灰内水分充分排走.消解石灰的含水量应控制在30%阁下,呈粉状应用.③拌和场计量装备应精确,对各类原材料按划定的重量比计量,确保混杂料合营比的精确性.混杂料拌制时,拌和机应具备联锁装配,即进料门和出料门不克不及同时开启,以防止持续出料,造成合营比掉控.3.4.2混杂料含水量不稳固3.4.2.1 现象进入施工现场的混杂料含水量不平均,忽高忽低,无法正常摊铺.碾压,影响对设计标高.平整度.压实度的有用控制.第3页,共29页3.4.2.2 原因剖析①消石灰.粉煤灰含水量偏大或偏小,掉去控制.②混杂料拌制时,加水过多.3.4.2.3 预防措施①混杂料的出厂含水量应控制在混杂料的最佳含水量上浮2%~5%的规模内,依据气象情形(气温.晴雨)取值.②临盆场地应搭建能存放部分石灰.粉煤灰防雨棚,有利于含水量的控制.当露天堆放的石灰.粉煤灰含水量偏大时,棚内材料可作备用.③依据粉煤灰.石灰以及碎石的实测含水量实时进行修改,使水灰比稳固.3.4.3混杂料离析3.现象混杂料粗细料散布不均,局部骨料或细料比较分散,骨料概况无细料粘附或粘附不好,造成了平整度不好和构造不平均.3.原因剖析①混杂料拌和时,含水量控制不好,过干或过湿.②混杂料机拌时光缺少,粗细料未充分拌匀.③混杂料未按划定配比进行拌和或者石料级配不好.3.预防措施①混杂料在拌和时,石灰.粉煤灰的含水量应控制在划定的规模内.②拌和时光应不小于30s,以混杂料拌和平均为准.③控制好石料的级配,若级配有误差,应经由过程实验进行调剂.④临盆企业应树立健全质量包管体系,增强临盆质量治理,检测实验工作必须相符有关划定的请求.3.4.4混杂料摊铺时骨料分派不平均3.现象摊铺机或推土机摊铺后,两侧骨料显著偏多,压实后,概况呈现露骨,或粗细料分散第4页,共29页现象.3.原因剖析①出厂混杂料不平均,或运输与倾卸进程中产生离析.②混杂料摊铺中,大粒径石料被搅到两侧,而细集料分散在中央,摊铺宽度越宽,混杂料含水量越小,粗细料分别越显著.3.预防措施①进混杂料前,应先对供料单位原材料质量情形进行实地考核,并对混杂料的合营比.拌和工艺进行试拌和复验,包管出厂混杂料平均,含水量合适.②摊铺机摊铺时,分料器内应始终充满混杂料,以包管分料器迁移转变时混杂料平均搅动.③摊铺机摊铺的宽度一般应控制在机械最大摊铺宽度的2/3,摊铺速度不大于4m/min.④用推土机摊铺时,必须用刮平机合营功课.⑤人工找补时,要卖力按规范操纵,过剩的粗料应摒弃.3.4.5混杂料碾压时呈现弹软现象或基层概况灰浆过厚3.现象①混杂料碾压时不稳固,跟着碾轮隆起,消失“弹软”现象.②混杂料碾压成型后,概况灰浆过厚.3.原因剖析①基层消失“弹软”,承载力缺少.②混杂料含水量偏大,细料过多.③压路机过振.3.预防措施①铺筑混杂料前,必须对下基层进行检测,达到质量请求后才干铺筑.②在拌制混杂料时,应严厉控制合营比,尤其是混杂估中的二灰用量及含水量应相符设计请求.第5页,共29页③在接近最佳含水量(+2%~-1%)时进行碾压,碾压时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尤其在进行振动碾压时,应防止混杂料冒浆,不然应采取静压,防止过多的二灰浮至概况.3.4.6基层平整度3.现象①混杂料碾压后,平整度不好,不相符质量尺度.②混杂料没有强度即遭重载车辆碾压,使基层概况消失车辙,深度达5~7cm.3.原因剖析①摊铺时不克不及匀速行驶,没有持续供料,停机点往往成为不服点.因为分料器轻易将粗料往双方送,压实后形成骨料分散现象,影响平整度.②混杂料含水量不平均.离析.粗细不均,对平整度产生不良影响.③下基层不服,混杂料摊铺时概况平整,但紧缩量不平均,产生高下不服.④三灰碎石基层强度未达到强度尺度.3.预防措施①摊铺机铺装时要包管持续供料,匀速摊铺,分料器中的料应始终保持在分料器高度2/3以上.②下基层的平整度应相符质量尺度请求.③各道工序施工应相符规范请求,基层强度未达到尺度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4.7混杂料没能形成板体或板体强度缺少3.现象①摄生期满后,混杂料不成板体,有松散现象,其强度不相符请求.②纵向裂痕.3.原因剖析①采取了劣质石灰,或含灰量低.②养护不到位,笼罩不周密,浇水养护不实时.③气温过低时铺筑混杂料,影响了强度的增加.④混杂料碾压时,含水量过小,碾压时不成型,影响强度的增加.第6页,共29页⑤碾压遍数少.机具吨位低导致压实度缺少,混杂料不结板体或板体强度低.⑥分幅施工时,接茬未处理好.3.预防措施①石灰应采取三级以上的块灰,充分消解.②增强养护工作,培训操纵人员懂得和控制养护的主要性和养护尺度.③混杂料施工时,情形气温应控制在10℃以上.④混杂料碾压时,应严厉控制含水量,防止过干或过湿,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等应相符规范请求,确保达到密实度的请求.⑤分幅施工时采取阶梯型搭接.4沥青砼面层4.1横向裂痕4.1.1 现象裂痕与路中间线根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呈贯串全部路幅或部分路幅现象.4.1.2 原因剖析①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慎密,联合不良.②沥青未达到合适当地区气象前提和应用请求的质量尺度,沥青面层温度紧缩或温度疲惫应力大于沥青混杂料的抗拉强度.③桥梁或地道箱涵两侧填土沉降.④半刚性基层紧缩裂痕反射至面层.⑤施工程序不规范,地下管线设在三灰碎石基层,导致半刚性基层不持续,即便应用水泥砼加固,但线性膨胀不一致.⑥温度应力感化.4.1.3 预防措施①合理组织施工,摊铺功课持续进行,削减冷接缝.②充分压实横向接缝.碾压时,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全体在新铺层上,再改为纵向碾压.第7页,共29页③设计者应依据《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请求,按当地的气象前提,合理肯定沥青类型.④桥涵或地道箱涵两侧填土应分层充分压实,软地盘基应进行加固处理.⑤对基层要增强养护,防止在高低层进行各类管线的埋设.⑥对已消失的裂痕应实时进行灌注封缝处理,防止雨水由裂痕渗入渗出至路面构造层.4.2纵向裂痕4.2.1 现象裂痕走向根本与行车偏向平行,裂痕长度和宽度不一.4.2.2 原因剖析①前后摊铺幅相接处的冷接缝未按规范请求卖力处理,联合不慎密而脱开.②纵向沟槽回填土压本质量差,产生沉陷.③拓宽路段的新老路面接壤处沉降不一.4.2.3 预防措施①施工组织时应做好机械的预备工作,分幅摊铺时,前后幅应紧凑,确保热接缝.②沟槽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压实(若采取撼砂回填,应采取中.粗砂,且应应用振捣棒撼实),密实度必须达到请求.③拓宽路段的基层厚度和材料与老路一致,厚度略厚;路基.基层等应密实.稳固,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前,老路两侧壁应涂刷粘层沥青;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充分压实.4.3车辙4.3.1 现象路面在车辆荷载的感化下,轮迹处下陷,轮迹两侧伴随隆起,形成纵向带状凹槽.尤其是在路口刹车频率较高的路段较易消失.4.3.2 原因剖析①沥青混杂料热稳固性不良,矿料级配不好,细集料偏多,集料未形成嵌锁构造.沥青用量偏高,沥青针入度偏大或质量不好.第8页,共29页②沥青混杂料面层施工时未充分压实,在车辆重复荷载感化下,轮迹处被进一步压密而消失下陷.③基层或下基层.路基脆弱,在行车荷载感化下,持续压密或产生剪切破坏.4.3.3 预防措施①粗集料应有较多的破裂裂面(应选用回击破裂石),沥青砼中的粗集料应形成优越的骨架感化,细集料充分填充闲暇,沥青混杂料稳固度及流值等技巧指标必须知足规范请求.②城市主.次干路应进行车辙检测,通俗沥青砼路面动稳固度不小于800次/mm,改性沥青砼路面动稳固度不小于2400次/mm.③设计者应依据当地施工时气象前提肯定合适标号的沥青.④施工时,必须按照技巧规程的划定进行碾压.各构造层的压实度应相符设计或规范请求.⑤随机抽检进入现场的沥青混杂料.4.4壅包4.4.1 现象沿行车偏向或横向消失局部隆起.壅包较易产生在车辆经常启动.制动的地方,如车站.交叉路口等.4.4.2 原因剖析①沥青混杂料的沥青用量偏高.细料偏多,或在底层洒布的粘层油量过大.在夏日气温较高时,热稳固性不好,缺少以抵抗行车引起的程度力.②面层摊铺时,底层未清扫或未喷洒透层油和粘层油,致使路面高低层粘结不好.沥青混杂料摊铺不匀,局部细料分散.③基层或下面层未经充分压实,强度缺少,产生变形位移.④陡坡或平整度较差路段,面层沥青混杂料轻易在行车感化下向低处积累而形成壅包.4.4.3 预防措施第9页,共29页①在沥青混杂料合营比设计时,要控制细集料的用量,细集料不成偏多,沥青用量不成过多.②在摊铺沥青混杂料面层前,基层概况应清扫清洁,平均洒布透层油和粘层油,确保高低层粘结稳固.③各基层要充分压实,确保密实度.强度和平整度.④在骨干道红绿灯交叉口处斟酌选用路面砖等新型材料,改良传统面层构造.4.5路面沥青砼松散掉落渣4.5.1 现象路面施工完成后,局部未能碾压密实,呈松散状况,凋谢交通后,有掉落渣现象,轻微时消失坑洞.4.5.2 原因剖析①低温季候施工,路面成型较慢或成型不好;材料运输保温不好,沥青混杂料低于摊铺和碾压温度;找补过晚,找补的沥青混杂料粘结不牢,在行车感化下,嵌缝料脱落,轻则掉落渣,重则松散脱落.②沥青混杂料炒制过分,沥青联合料掉去粘结力.③沥青混杂料的集料潮湿或含泥量大,使矿料与沥青粘结不牢;冒雨摊铺,沥青粘结力降低造成松散.④沥青混杂料油石比偏低.细料少;人工摊铺搂日常平凡粗料分散,概况不平均,呈“睁眼”状.⑤在路面应用进程中,消融性油类的泄露.雨雪水渗入,降低了沥青的粘结机能.4.5.3 预防措施①控制好每个施工环节(材料运至工地.摊铺.碾压.终碾)的温度,并做好测温记载.②沥青混杂料应做到快卸.快铺.快碾压.③增强对来料的检讨工作,如发明有加温过度材料或在雨天时,应制止摊铺.④沥青混杂料临盆企业应对集料等增强检测.第10页,共29页4.6路面接茬不服.松散.有轮迹4.6.1 现象①应用摊铺机某人工摊铺,两幅之间纵向接茬不服,消失高差或在接茬处消失松散掉落渣现象.②两次摊铺的横向接茬不服,有跳车现象.③路面与边石或其他修建物接茬部位有轮迹现象.4.6.2 原因剖析①纵向接茬不服.一是因为两幅虚铺厚度不一致,形成高差;二是两幅之间每幅边沿油层较虚,碾压不实,消失松散.出沟等现象.②接茬部位,压路机未贴边碾压,亏油部位又未实时找补,造成边沿部位不服.松散.掉落渣或留下轮迹.4.6.3 预防措施①纵横向接茬应包管使两次摊铺虚实厚度一致,碾压一遍后若发明不服或有涨油.亏油现象,应立刻填补.修改,冷接茬要刨立茬.刷边油,应用电烙铁(喷灯)将接茬烫平后再压实.②边石根部和修建物接茬部位,应采取小型压路机(夯实机)责成有经验的专人进行压(夯)实.③终碾后应用胶轮压路机.5检讨井与路面连接不服顺5.1 现象路面上的各类检讨井较路面呈现高差,井周路面下沉.破损.5.2 原因剖析5.2.1 各专业的井盖.井室尺度不一致,井圈高度不敷,加固砼的感化不大.施工放样不细心,检讨井标高偏高或偏低,与路面连接不齐平.检讨井基本下沉,其周边回填土及路面压实缺少,交通凋谢后,井周路面逐渐下沉.5.2.4 井壁及管道接口渗水,使路基软化或淘空,加快下沉.第11页,共29页5.3 预防措施5设计部分(含各专业管线设计部分)应恰当加大检讨井井圈高度,包管砼的加固感化.对排水偏口.大圈的井壁厚度予以加大,可将井圈直接埋在偏口的井壁中,使井圈装配加倍稳固.5.3.2 包管井圈周边加固板按设计标高,坚实.安稳.慎密地座在砼找平层上.加固板上要预先抹上高标号细石砼(或环氧胶泥),既包管检讨井圈与其慎密联合,又能经由过程调剂细石砼(或环氧胶泥)的厚度来控制检讨井的标高.5.3.3 采取膨胀螺栓或钢筋将检讨井与加固板稳固连接,抵抗车轮对检讨井的冲击荷载,防止检讨井在冲击荷载的感化下产生位移.5.3.4 采取小型压路机沿检讨井周边进行碾压,确保检讨井四周沥青砼达到设计请求的密实度.待面层砼铺设停滞.小型压路机也碾压停滞后,再用18t压路机在此处进行正常碾压.5.3.5 管线施工工期应相符设计程序,回填时必须分层夯实,包管密实,且回填材料要相符请求.5.3.6 各专业的检讨井施工,应严厉按照《检讨井设计与施工尺度图集》(HDBT2004-001)请求,凡是在车行道的各类检讨井必须采取钢筋砼构造.其他道路的砌筑检讨井必须包管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和质量尺度请求.5.3.7 管道接口处施工时,要确保不渗水.6.从属工程6.1边石线形不顺.破损6.1.1 现象边石不直顺,转弯处不圆顺,干研缝边石破损.6.1.2 原因剖析①边石线型不好.放样拉线不准,施工时又未进行调剂;二边石加工时转弯半径控制不准.②干研缝边石遭稍微碰撞造成边角破损.第12页,共29页6.1.3 预防措施①施工人员在放样时应做到精确无误.②事先在现场将转弯处边石放大样,再进行边石加工.③灵活车道上制止应用干研缝边石.6.2人行道土基不夯实,水泥砼基层不密实.不服整,人行道渗水性不良6.2.1 现象①人行道开槽后,原有土基不碾压,树坑等修建物周边不夯实,呈松散状况.②水泥砼基层在浇注砼时,不进行平板振捣,随便摊铺,导致水泥砼基层不服整.不密实,影响路面砖的铺筑.③人行道雨水渗入渗出才能差,雨量较大时形成积水.6.2.2 原因剖析①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重主体.轻从属,没有熟悉到人行道土基与基层的主要性.②人行道砼基层未斟酌渗水举措措施.6.2.3 预防措施①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教导,进步其质量意识.②凡铺筑人行道路基层时,应采取平板夯振捣.③基层砼浇注时,应恰当预留渗水孔,包管有必定的雨水渗入渗出才能.6.3路面砖6.3.1 现象①路面砖砼不密实,强度缺少,在运输进程中缺棱掉落角.②路面砖饰面层强度缺少.厚度不均或不敷.耐磨性差,道路通行后消失麻面现象.③路面砖经由一准时光的应用,面层褪色,色彩不一.④几何尺寸超差.6.3.2 原因剖析①路面砖临盆企业应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②路面摄生时光不敷或不留意摄生.第13页,共29页③路面砖饰面层应是1.5~2.0cm黑色砼,但有的产品只是在砼概况有一层薄薄的黑色水泥浆.④施工单位选购价钱低廉或不及格的路面砖.6.3.3 预防措施①路面砖临盆企业应严厉按划定请求进行临盆,砼合营比应精确,必须包管路面砖强度.确保1.5~的黑色砼厚度.②施工单位倾销路面砖时,应选用及格产品.③扶植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对路面砖的质量尺度予以明白划定.6.4路面砖与边石连接不服顺,裂痕过宽6.4.1 现象①铺砌路面砖与边石顶面消失相对高差.②路面砖与边石间裂痕过宽或宽窄不一,影响不雅感质量.6.4.2 原因剖析①对边石顶高程和平顺度控制不好,铺砌路面砖时,只重视砖的平整度,对铺砖高程控制不精确.②边石的几何尺寸超差,顺直度较差,导致路面砖与边石间裂痕宽窄不一.6.4.3 预防措施选用及格的边石,增强对操纵工人的培训,强化不雅感质量控制意识,对路面砖高程及边石直顺度应严厉控制.6.5路面砖与检讨井.路灯底座或其它凸起物周边不圆顺.不服顺6.5.1 现象①铺筑路面砖时与检讨井.路灯底座或其它凸起物周边不圆顺,有裂痕或两者间不服顺.②路面砖与凸起物连接处用水泥砂浆抹面,概况消失紧缩裂痕.6.5.2 原因剖析①施工人员不应用专用切割机具.第14页,共29页②检讨井标高不精确.③砂浆抹面的作法不当,或摄生不实时.6.预防措施①路灯与检讨井周边宜采取专用.异型预制盖板与路面砖连接.②检讨井在铺砌路面砖前应调剂好标高.③路灯.树坑嵌缝处选用塑性较好的材料嵌实,如沥青膏等.6.6 无障碍通道6.6.1 现象①无障碍通行通道止步.转向标记不全或缺掉.②通道没有形成持续,影响应用功效.6.6.2 原因剖析施工时未按相干无障碍规范实行.6.6.3 预防措施施工时严厉按相干无障碍通行规范履行.二.桥梁工程7.桩基工程质量通病7.1 坍孔7.1.1 现象钻孔或成孔进程中,孔壁坍落,造成孔底积泥,孔深缺少.7. 2 原因剖析7.2.1 泥浆比重不敷,粘度.胶体率等不相符请求或成孔速渡过快,在孔型不克不及形成坚实泥膜,没有随地质变更调剂泥浆比重,造成孔壁不稳.7.2.2 因为掏渣或清孔未实时填补泥浆或水.7.2.3 当钻至砂砾等强透水层时,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低于孔外时,压向孔壁的水压力减小,造成坍孔.7.2.4 吊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或破坏孔壁泥膜.第15页,共29页7.2.5 成孔后未实时浇注砼,静置时光过长.7.2.6 护筒埋置时,底部和四周未用粘土填实或埋置过浅.7. 3 预防措施7.3.1 应随时检讨泥浆的各类技巧指标,依据不合土层采取不合的泥浆比重,确保泥浆具有足够的稠度,包管孔内水位差,保护孔壁稳固.钢筋的吊放.接长应留意不碰撞孔壁.7.3.2 清孔时应制订专业负责排水,包管钻孔内须要的水头高度.7.3.3 钻孔应依据不合土层采纳不合转速,如在砂性土或含少量卵石中钻进时,可用一档或二档转速,并控制进尺;在地下水位高的粉砂中钻进时,宜用低档转速钻进,同时应加大泥浆比重和进步孔内水位.7.3.4 尽量缩短成孔后至浇注砼的时光距离,包管施工的持续性.7.3.5 放置护筒后,在护筒四周对称地夯填粘土,防止护筒变形或位移,并应夯填密实,不渗水.8.缩孔8.1 现象成孔进程中或成孔后,局部孔径小于设计请求.8.2 原因剖析8.2.1 钻头直径偏小.8.2.2 软土层受地下水位影响.8.2.3 钻进土层中有软垫层,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8.3 预防措施8.3.1 应经常检讨钻具尺寸和成孔直径,并实时改换钻头.8.3.2 碰到软土时,采取掉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8.3.3 采取钻头高低重复扫孔,将孔径扩展至设计请求.9.钢筋平面地位与设计请求不符9.1 现象第16页,共29页。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24858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摘要:质量通病是可以预防并消除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使我们的市政道路工程做得更好、更完美,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抓住关键问题和重要工序,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克服各种通病,力争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良。
本文探讨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我国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气候、施工技术、管理以及政府工程的特殊性,导致了道路和构筑物的质量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有的问题已经成为一种质量通病。
一、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1、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即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的现象。
其原因主要有:(1)施工控制措施不当。
目前,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 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 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
(2)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
这些病害是雨雪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降低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局部变形,扩展成网状裂缝,形成龟裂的主要原因。
碾压中产生的细微裂纹及反射裂缝初期虽不影响行车,但在水分侵蚀及阳光长期照射下,会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疲劳开裂的催化剂,大大缩短沥青路面寿命。
2、路面不平路面平整度是市政道路工程的主要舒适性指标。
如果道路不平,会降低车速,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降低舒适性,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主要原因有:基层压实度控制不严格或软土路基处理效果不好,导致出现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因此,施工时应从路基开始层层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和外观构造平整度。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3)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3)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3)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验收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 (3)5、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3)6、施工现场条件和施工环境。
(3)7、本工程业主、代建单位下发的相关文件及管理办法 (3)8、批复的监理规划等 (3)三、质量控制点及目标值 (3)一、路基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3)(一)主要现象:路基填土、沟槽回填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要求 (3)(二)危害 (4)(三)预防措施 (4)二、检查井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4)(一)常见现象 (5)(二)预防措施 (5)四、沟槽开挖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5)(一)常见现象 (5)(二)预防措施 (5)五、排水管平接口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6)(一)常见现象 (6)(二)预防措施 (6)六、闭水试验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6)(一)常见现象 (6)(二)预防措施 (6)L —闭水管道长度,m; (7)n —试验段内检查井座数; (7)t —闭水时间,h; (7)七、人行道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7)(一)常见现象:人行道松动、碎裂、沉陷、侧缘石不顺。
(7)(二)预防措施 (7)八、路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8)(一)常见现象一:电缆沟槽沉陷和过街管道破裂 (8)(二)常见现象二:路灯基础不牢、埋设不规范 (8)(三)常见现象三:灯杆歪斜、线型不顺 (9)九、侧石、平石安砌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9)(一)侧石、平石基础填土不实 (9)(二)侧石前倾后仰 (9)(三)“平石”顶面不平不直 (10)(四)侧石外露尺寸不一致 (10)(五)弯道、八字不圆顺 (11)(六)平石不平 (11)(七)侧石、平石材质差 (12)十、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13)十一、桥头跳车 (16)1、软基路段桥头跳车 (17)2、一般路段桥头跳车 (17)十二、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 (17)十三、小桥涵结构外观质量差 (18)1、砼结构构件裂缝、裂纹 (18)2、结构物表面施工缝明显 (19)3、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 (19)4、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19)5、混凝土表面模板缝明显 (19)6、混凝土表面拉杆螺丝处出现焦糊或锈蚀 (20)7、混凝土表面漏浆 (20)8、混凝土跑模 (20)9、沉降缝不顺直、宽窄不一 (20)十四、伸缩缝预留槽不规范,预埋钢筋位置不准确或漏埋 (20)四、监理工作方法及预控措施 (21)(一)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措施 (21)(二)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措施 (23)(三)旁站监理方案 (24)(四)竣工验收及保修期的监理措施 (26)一、工程概况1)XX市丰泰路(珍珠南路—兴园路)市政道路工程监理项目:位于XX市冷水滩河西,本道路东西走向,西起珍珠南路,东至兴园路,与亲水路、零陵南路、兴园路平交,是城市东西向的城市次干道,全长1160米,路幅宽36米。
扬州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
扬州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1、总则1.1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克服工程质量通病,规范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以下简称通病防治),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新建的工程。
1.3本办法是结合本地区现阶段工程质量实际状况,对工程(特别是住宅)存在的裂、渗、空等质量通病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过程中,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执行本办法。
1.4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站受市建设局委托负责全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县、(市区)工程质量监督站受当地建设局委托负责当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2、基本规定2.1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负责人,通病防治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应按各自职责履行本《办法》的规定。
2.2工程招投标监督机构应将通病防治列为编标文件审查的重要项目,明确合理工期,禁止肢解工程,并将通病防治措施和费用列为竞标的内容。
2.3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审查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并明确审查意见。
2.4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将通病防治列入监督检查的重点,并明确检查意见。
2.5通病防治将列为各类工程质量创优活动的重点内容。
3、阶段管理措施3.1开工准备阶段3.1.1 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下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3.2.1 设计单位应将通病防治的技术要求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交底。
3.1.3 施工单位认真编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3.1.4 监理单位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编写《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3.1.5 建设单位批准经监理单位审定的施工单位提交《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批准监理单位提交的《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3.2 工程实施阶段3.2.1 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和解决过程空制中出现的问题。
3.2.2 严格工序交接验收,将通病防治列入检查验收内容。
3.2.3 强化监理旁站,加强平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导则(城市道路篇)(征求意见稿)1 总则1.1为了加强扬州市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和品质,控制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规范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以下简称通病防治)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工作导则。
1.2本工作导则适用于扬州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市政道路工程,其它类型道路(如住宅小区配套道路等)可参照执行。
1.3本工作导则结合扬州市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现状,对市政道路工程中存在的人行道板松动、碎裂、沉陷、路缘石不顺,沥青混凝土路面龟裂,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拥包、施工接缝明显,检查井盖框破损、井周路面损坏或沉陷,桥头跳车,沟槽处路面沉陷等质量通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1.4本工作导则提倡积极运用“四新”技术,开展通病防治工作。
1.5未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市政道路工程,不得参加省、市各级评优评奖活动。
1.6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过程中,除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工程技术标准等的规定外,还应执行本工作导则的规定。
1.7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站受市建设局委托负责全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县(市、区)工程质量监督站受当地建设局委托负责当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2 基本规定2.1通病防治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其他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应按各自职责履行本工作导则的规定。
2.2市政道路工程必须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工程施工许可证、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等手续。
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检测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按照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保证其符合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2.3设计单位应提出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将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列入审查内容。
2.4施工单位应认真编写《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编写《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以上通病防治文件均须经建设单位核查批准。
2.5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通病防治工作列入监督计划,作为监督工作重点。
2.6市政道路工程竣工验收除执行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提供下列相关资料:(1)由参建各方签署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2)施工单位提交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报告》。
(3)监理单位提交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
2.7道路管线管理规定2.7.1凡属综合性工程,宜由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单位根据规划设计要求,核对图纸,统一定位放线,确定管线施工位置。
城市综合管线应积极推行同槽、并井的设计方案。
2.7.2 综合性工程的施工,各施工单位应周密考虑相互之间的工期衔接;每项工程结束时应做到工完、料尽、场清,为其他单位创造进场施工的基本条件。
2.7.3 综合性工程施工应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
管线纵横交叉发生矛盾时,宜由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协调解决。
2.7.4 施工单位对原有地下管线埋设的位置,应开挖探沟,在掌握地下管线的实际走向和埋设深度后,才能施工。
2.7.5 可能对其他管线的安全和维修产生影响的施工,施工单位须通知有关管线单位派人到现场监护,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7.6 在施工中发生地下管线损坏事故时,施工单位应做好原始记录,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抢修,尽快恢复正常。
3 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管理措施3.1 建设单位3.1.1 组织建设各方成立通病防治工作管理机构,加强对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与技术管理。
3.1.2 在开工前下达《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3.1.3 督促建设各方制定相关的通病防治方案和实施细则。
3.1.4 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和解决质量通病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5将通病防治列为工程检查验收内容。
3.2 设计单位3.2.1 提出通病防治的具体设计措施,并对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和环节,明确具体做法。
3.2.2在设计交底时应对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进行专项交底。
3.2.3 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应明确施工要求和验收标准。
3.2.4 参与工程质量通病问题的分析,并对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质量通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3.3 施工单位3.3.1 在开工前制定《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并报监理单位审批。
3.3.2施工单位应建立工地试验室,建立健全自检质保体系,各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经自检合格后方能向监理申报验收。
3.3.3 根据批准后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向施工班组做好通病防治技术交底工作。
3.3.4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质量检查和记录。
3.3.5 做好通病防治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3.6 总包单位应审核分包单位提出的通病防治方案,并负责检查其实施情况。
3.3.7 工程完工后,总包单位应认真填写《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报告》。
3.4 监理单位3.4.1审查并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通病防治方案,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
3.4.2 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将易产生通病的工序、部位,作为监理工作的质量控制重点。
同时,应编制通病防治专项监理细则。
3.4.3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及设备的进场检验工作。
3.4.4 配备常规检测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卷尺、测温仪等),对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加强平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5 做好通病防治部位的隐蔽验收工作,并明确监理验收意见,不合格的严禁进入下一分项工程施工。
3.4.6 定期召开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的通病防治工作例会。
3.4.7 工程完工后,应认真填写《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
4 人行道板松动、碎裂、沉陷、路缘石不顺防治的技术措施4.1设计4.1.1人行道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4.1.2有机动车通行或停放的人行道(如商业区、小区等出入口)应加强该地段基层和面层的设计,人行道板尺寸应满足弯拉强度和美观的综合要求。
4.1.3人行道板设计应做好公交港湾、无障碍通道等细节处的大样图设计,应根据不同材质在基层和面层分别设置伸缩缝。
4.1.4混凝土人行道板抗压强度应不小于30 MPa,料石人行道板抗压强度应不小于80 MPa,混凝土路缘石抗压强度应不小于30MPa,直线型混凝土路缘石弯拉强度应不小于3MPa。
4.1.5设计应明确不同曲率、规格路缘石的几何尺寸和数量。
4.2施工4.2.1人行道基层的水泥混凝土或二灰碎石应采用工厂化生产方式。
不得在已成型的路面或人行道上拌制砂浆。
4.2.2人行道面层材料及路缘石进场前均应进行外观检查与复验。
混凝土预制构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生产日期和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弯拉强度、抗压强度实验结果资料。
混凝土预制构件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场使用。
4.2.3人行道面层铺砌应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低值不应小于设计强度的85%。
4.2.4路基和基层的施工质量应予加强,各分项工程结构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分项工程施工,其施工要求同5.2.1条、5.2.2条的有关规定。
4.2.5当采用水泥混凝土做基层时,必须要确保混凝土厚度与强度合格、振捣密实、外观平整;面层胀缝应与基层胀缝对齐,。
4.2.6人行道板的铺砌砂浆应饱满,且表面平整、稳定、缝隙均匀,铺砌完毕应逐块检查面板是否有空鼓、翘起现象,并及时返工处理。
4.2.7人行道面层铺砌完毕,应及时扫缝并进行围护,封闭湿润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确需通行的路口、通道等要搭设临时跳板。
4.2.8路缘石基层应与路面基层以同样结构同时摊铺、碾压、养生。
4.2.9弯道段路缘石应尽量规格统一,采用预制生产方式。
如现场加工,应使用机械切割。
4.2.10路缘石安砌时应同时控制直顺度、垂直度和顶面水平度,做到线直、弯顺,无折角、波浪、前倾后斜现象。
4.2.11立缘石背后应浇筑水泥混凝土支撑,并还土夯实,还土夯实宽度不小于50cm。
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后均应及时对破损或不顺的路缘石进行调整。
4.2.12路缘石勾缝应饱满,整洁坚实,常温下养护不少于3天。
4.3 监理4.3.1严把路缘石、人行道板、预拌混凝土、二灰碎石等原材料、半成品材料的进场验收,严格履行见证检测。
4.3.2应加强路缘石、人行道各结构层的分项工程验收,对人行道路床、基层、面层施工进行旁站,对人行道基础厚度与高程、人行道面层平整度、立缘石直顺度与顶面高程等进行平行检验,并形成书面记录。
4.3.3控制工程进度,确保人行道面层、水泥混凝土、二灰土、二灰碎石等必要的养生期。
4.3.4及时检查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尤其应加强对立缘石直顺度、人行道板有无空鼓或松动现象的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书面指令其进行整改。
5 沥青混凝土路面龟裂防治的技术措施5.1 设计5.1.1对于轴重较大的道路,设计时宜适当提高设计累计标准轴载次数,按照重载路面进行设计,选择较高的交通等级作为设计交通等级。
5.1.2 对于道路范围内的暗塘、杂填土、软弱地基等应有明确的处理要求。
5.1.3 对于道路路床、结构层的压实度、强度、弯沉值应有明确的要求。
5.1.4对于零填、挖方及高填方路段的路基处理应加强设计。
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上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其深度处理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
5.1.5 道路基层设计厚度应便于分层压实。
5.1.6对于透层、下封层、粘层的设计应予加强,沥青路面各类基层上必须设计透层,沥青层间必须设计粘层。
5.2 施工5.2.1 路基施工控制要点5.2.1.1 路基施工前要认真清除杂填土、耕作土、树根、杂草等,对路基原状土及填土应及时检测塑限、液限、含水量、CBR值。
5.2.1.2 对于零填、挖方、高填方、河塘、软弱地基等要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
当设计未做处理规定时,应办理设计变更,并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对于高填方及软基处理路段施工详见第8.2.5条。
5.2.1.3 填方施工严禁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等;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填方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厚度不应超过20cm;对于过湿土填筑宜采用拌灰处理,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含灰量,并控制压实时土质的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1%范围内。
5.2.1.4 路基施工应进行压实度、弯沉值指标的“双控”,外观要求碾压后无明显轮迹、无裂缝、无弹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