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抗原的制备方法

合集下载

抗原的制备方法

抗原的制备方法

抗原的制备方法 除完整的细胞可作为抗原外,各种不同的细胞内存在的各种分子量不同的物质,也都具有全抗原或半抗原的性质,某种抗原物质可能是某一类细胞所特有的,可作为这种细胞的一个标志。

由于细胞存在着许多性质不同的抗原物质,有时要从这众多的物质中提取、纯化某种抗原物质,以供科学研究之用。

一、抗原的提取 抗原的制备是一件十分细致的工作,要制备一个高纯度的抗原,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制备工作涉及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等许多领域的知识。

根据物理或化学特性建立起来的分离、纯化方法的主要原理不外乎科二个方面:①利用混合物中几个组分分配率的差别将他们分配到可用机械方法分离的两或几个物相中,如盐析、有机溶剂抽提、层析和结晶等;②把混合物置于单一物相中,通过物理力场的作用使各组分分配于不同的区域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如电泳、超速离心和超滤等。

由于组织细胞内存着许多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的抗原物质,其分离方法也不一样,就是同一类大分子物质,因选材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也很大差别。

因此很难有一个通用的标准方法供提取任何生物活性物质使用,所以在提取前必须针对所欲提取的物质,充分查阅文献资料,选用合适的方法。

如果要提取一个结构及性质未知的抗原物质,更需要经过各种方法的比较探索,才能找到一些工作规律和获得预期的效果。

抗原物质的制备,大概要经过如下过程:①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②细胞的粉碎(细胞器的分离)。

③提取;④纯化;⑤浓缩或干燥,保存。

现分别简述如下。

(一)材料的选择及预处理 选择什么材料主要根据实验目的而定。

通常选含量高、工艺简便、成本低的材料。

材料选定后,通常要进行预处理,剔除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等,把组织块剪碎。

若取材后不立即进行提取,则应冷冻保存,动物组织更要深低温保存。

某些容易失活的物质,一般宜采用新鲜材料。

(二)细胞的粉碎 除了提取体液、组织间液内的多肽、蛋白质、酶不需粉碎细胞外,凡要提取组织内、细胞膜上及胞内的生物活性物质,都必须把组织和细胞粉碎,使活性物质充分释放到溶液内。

抗原与免疫血清的制备(实验报告)

抗原与免疫血清的制备(实验报告)

抗原与免疫血清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抗原的制备方法;2.了解免疫血清的制备方法;3.掌握抗原和免疫血清的试剂及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抗原的制备方法:常用抗原制备方法包括:(1)病原体抗原制备:将病原体培养后,通过离心、洗涤、冻融、超声等方法破碎病原体细胞,制备出包含病原体各种蛋白质的抗原混悬液;(2)纯化蛋白质抗原:通过分离技术从病原体中纯化特定蛋白质,如SDS-、Western blot等;(3)人工合成抗原: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将特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合成而成。

2.免疫血清的制备方法:(1)动物免疫:选择合适的免疫动物,如小鼠、兔子等,根据抗原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免疫途径(常见的包括腹腔注射、皮下注射等)。

进行多次免疫后,采集免疫动物的血清;(2)离心和混合:将采集到的免疫动物血清离心沉淀,去除血细胞等杂质,使得血清达到一定的纯度;三、实验步骤1.抗原制备方法:(1)收集需要制备的病原体;对于纯化蛋白质抗原和人工合成抗原,根据实验需要获取相应的试剂。

(2)病原体抗原制备:将病原体培养至稳定的指标,通过离心收集菌体,洗涤后用适量缓冲液悬浮,并通过适当的方法破碎菌体,制备出抗原混悬液。

(3)纯化蛋白质抗原:将病原体提取蛋白质,通过SDS-等纯化方法获得目标蛋白质。

(4)人工合成抗原:根据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抗原。

(5)对制备的抗原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和保存。

2.免疫血清的制备方法:(1)动物免疫:选择合适的免疫动物,按照需要接种适量的抗原,包括免疫剂量、注射途径等。

(2)免疫动物血清的采集:根据免疫动物的免疫接种时间表,选择合适的时机采集血清。

(3)离心和混合:将采集到的血液样品通过离心分离血清,去除血细胞等杂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抗原的制备和免疫动物的免疫接种后,成功制备出抗原混悬液和免疫血清。

对抗原混悬液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判断抗原的活性和浓度;对免疫血清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判断抗体的活性和浓度,并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其他污染物。

抗原制备的原理

抗原制备的原理

抗原制备的原理引言:抗原是指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是免疫系统识别外来物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制备高纯度的抗原对于开展免疫学研究、疫苗研发和诊断试剂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抗原制备方法及其原理。

一、蛋白质抗原制备蛋白质是常见的抗原类型,其制备一般分为两种方式:天然蛋白质提取和重组蛋白质表达。

1. 天然蛋白质提取天然蛋白质是从生物体中提取的,如细胞、组织、血浆等。

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蛋白质的完整性和活性。

一般的提取步骤包括样品收集、细胞破碎、离心分离等。

常用的提取缓冲液包括PBS、RIPA缓冲液等,可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和磷酸酯酶抑制剂以防止蛋白质降解。

提取得到的天然蛋白质可以直接应用于免疫学研究或进行纯化。

2. 重组蛋白质表达重组蛋白质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表达系统中合成的蛋白质。

常用的表达系统包括大肠杆菌、酵母菌、哺乳动物细胞等。

制备重组蛋白质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并通过诱导表达、细胞破碎和纯化等步骤得到目标蛋白质。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

二、多肽抗原制备多肽抗原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短链蛋白质。

多肽抗原的制备一般采用化学合成或基因工程方法。

1. 化学合成化学合成是利用合成肽技术合成多肽抗原。

合成肽的方法有固相合成和液相合成两种。

固相合成是将氨基酸逐个加到树脂上的方法,通过化学反应逐步合成多肽链。

液相合成则是在溶液中逐步合成多肽链。

化学合成的优势在于可以合成多肽序列的任意组合,但对于较长的多肽链合成较为困难。

2.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通过合成基因序列,将其导入表达系统中合成多肽抗原。

基因工程制备多肽抗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并通过诱导表达、细胞破碎和纯化等步骤得到目标多肽。

在基因工程中,可以通过突变、插入或删除等操作来调整多肽的序列。

三、糖类抗原制备糖类抗原是由糖基组成的多糖或糖蛋白复合物。

由于糖类结构复杂,其制备较为困难,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合成和提取纯化。

抗原亲和纯化

抗原亲和纯化

抗原亲和纯化抗原亲和纯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的特异性,将含有目标蛋白的混合物与相应抗体结合,然后通过洗涤、洗脱等步骤,最终得到纯净的目标蛋白。

本文将介绍抗原亲和纯化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理抗原亲和纯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将含有目标蛋白的混合物与相应抗体结合,然后通过洗涤、洗脱等步骤,最终得到纯净的目标蛋白。

抗原亲和纯化的优点是选择性高、纯度好,适用于大多数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二、常见的实验步骤1. 抗体制备:制备与目标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是抗原亲和纯化的关键。

抗体可以从动物血清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制备。

制备抗体时需要注意抗原的质量和纯度,以及抗体的选择性和亲和力。

2. 抗原结合:将含有目标蛋白的混合物与相应抗体结合。

可以通过直接结合或间接结合的方式进行抗原结合。

直接结合是将抗体直接固定在固相载体上,然后加入含有目标蛋白的混合物,目标蛋白与抗体结合。

间接结合是先将含有目标蛋白的混合物与抗体结合,然后将结合复合物固定在固相载体上。

3. 洗涤:将非特异性结合的成分洗掉,保留特异性结合的目标蛋白。

洗涤的条件需要根据抗体和目标蛋白的特性进行优化,一般采用高盐、低pH、有机溶剂等条件进行洗涤。

4. 洗脱:使用适当的溶液将目标蛋白从抗体上洗脱下来。

洗脱的条件需要根据抗体和目标蛋白的特性进行优化,一般采用酸性、碱性、高盐、有机溶剂等条件进行洗脱。

5. 确认纯度: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等方法确认纯度。

如果需要进一步提高纯度,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亲和层析等方法进行后续纯化。

三、注意事项1. 抗体的选择应根据目标蛋白的特性进行优化,包括亲和力、特异性、反应温度、抗原表位等因素。

2. 抗原的纯度和质量是影响抗原亲和纯化效果的关键因素,需要在抗原制备和纯化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

小分子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

小分子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

小分子人工抗原的制备常用方法一、碳二亚胺(EDC)法(制备KAN-BSA )1. A 液的制备:准确称取BSA 20mg,EDC 55mg,使之充分溶解于2mL 0.01MPBS 中,4℃避光搅拌反应6h,得到反应液为A 液;2. B 液的制备:准确称取卡那霉素标准品50 mg,加入1.5 mL 0.01 M PBS 中,边加边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称为 B 液;3.将上述B 液逐滴加入A 液中(边加入边搅拌),密封,避光,在4℃下搅拌过夜;4.待上述反应完后,将反应液转移到处理好的透析袋中,4℃用0.01M PBS 透析3d,透析第一天每3h 换液一次,以后每8-10h 换液一次;5.透析完成后,将偶联产物分装于 1.5ml ep 管中,于-20℃保存备用。

本实验将其作为免疫原。

二、戊二醛(GA)法(制备KAN-GA-OVA )1. A 液的制备:准确称取卡那霉素标准品50mg,量取0.5%戊二醛溶液1mL,2.先后将二者充分溶于2 mL 0.01M 的PBS 中,于4℃,避光搅拌反应30min,所得反应溶液称为A液;3.B液的制备:准确称取OVA 150 mg,将其充分溶于5mL 0.01M PBS 中,得到的溶液称为B液;4.将上述B 反应液逐滴加入到 A 反应液中,边加入边搅拌,再向反应溶液中加入约5.5mg硼氢化钠,调节溶液pH至8.0,于4℃避光搅拌反应2h;5.用 0.01M PBS 透析,4℃透析5d,每8h换液一次,透析完成后,将反应液分装于1.5mL离心管中,放于-20℃冻存备用。

三、混合酸酐法(制备克百威人工抗原)1.取半抗原克百威(BFNH或BFNB)溶解在DMF(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在该溶液中加入等当量的正三丁胺和氯甲酸乙酯,在室温下反应1h;2.取反应液500ul加入到5ml 15mg/ml的BSA碳酸缓冲液中,在磁力搅拌下反应2h;3.反应完成后,蒸馏水透析2次;0.8%生理盐水透析;4.紫外扫描测定结合比,于-20℃保存备用。

多克隆抗体制备免疫小鼠 (2)

多克隆抗体制备免疫小鼠 (2)

多克隆抗体制备免疫小鼠简介多克隆抗体制备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获得特定蛋白质及其表位的抗体。

免疫小鼠是多克隆抗体制备的常见动物模型之一。

本文将介绍多克隆抗体制备免疫小鼠的一般流程和关键步骤。

流程多克隆抗体制备免疫小鼠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抗原制备:准备目标蛋白质作为免疫小鼠的抗原,可以是纯化的蛋白质、重组蛋白质或合成的多肽。

2.免疫小鼠:将抗原与适当的佐剂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观察免疫反应情况。

3.收集抗体:采集小鼠的血液样本,离心分离血清,获得抗体。

4.抗体筛选:使用各种筛选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筛选出特异性较好的抗体。

5.抗体纯化:通过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技术,对抗体进行纯化,得到高纯度的抗体。

关键步骤抗原制备抗原制备是多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步骤之一。

抗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免疫小鼠及最终制备的抗体的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原制备方法:•纯化蛋白质:通过基于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技术,从含有目标蛋白质的来源中纯化目标蛋白质。

•重组蛋白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或其他表达系统中表达目标蛋白质,然后通过亲和层析或其他纯化方法纯化目标蛋白质。

•合成多肽:合成目标蛋白质的特定片段或多肽,用于免疫小鼠。

适当的佐剂适当的佐剂对于免疫小鼠产生良好的免疫响应非常重要。

佐剂的作用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和稳定性,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

常用的佐剂包括完全佐剂(如完全弗氏佐剂)和不完全佐剂(如不完全弗氏佐剂)。

免疫小鼠免疫将抗原与适当的佐剂混合后,通过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等方式将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

注射后,可以观察小鼠的免疫反应情况,如产生抗原特异性抗体。

血液采集和抗体收集一段时间后,如一般在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可检测到的抗体,可以采用静脉采血的方式采集小鼠的血液。

血液离心后,就可以获得含有抗体的血清。

抗体筛选和纯化获得含有抗体的血清后,可以使用各种筛选方法对抗体进行筛选,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抗原制备的实验报告

抗原制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抗原的制备方法,了解不同类型抗原的制备和纯化技术;2. 熟悉常用佐剂的使用;3. 学习玻璃器材的清洁和消毒方法;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在抗原制备实验中,我们需要从生物样品中提取目标抗原,然后对其进行纯化和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

三、实验材料1. 生物样品:细菌、病毒、细胞、组织等;2. 试剂:细胞裂解剂、超声破碎剂、离心机、玻璃器材、消毒液、佐剂等;3. 仪器:显微镜、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移液器、培养箱等。

四、实验步骤1. 样本处理(1)取适量生物样品,用无菌操作技术进行接种;(2)根据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裂解方法,如细胞裂解、超声破碎等;(3)裂解后,将样品置于离心机中,以适当转速和时长进行离心,收集上清液。

2. 抗原提取(1)取上清液,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和离心机,以适当转速和时长进行离心;(2)收集沉淀,加入适量的缓冲液,进行溶解;(3)重复离心,直至沉淀完全溶解。

3. 抗原纯化(1)根据抗原特性,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如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等;(2)将溶解的抗原加入纯化柱,进行洗脱和收集;(3)根据需要,可进行多次纯化,以提高抗原纯度。

4. 抗原处理(1)将纯化后的抗原加入适量的佐剂,进行免疫原性增强;(2)将抗原与佐剂混合均匀,备用。

5. 实验结果观察(1)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了解抗原制备过程中的细胞状态;(2)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抗原浓度,了解抗原纯化效果;(3)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评价抗原制备的成功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样本处理过程中,细胞形态良好,无污染现象;2. 抗原提取过程中,上清液清晰,无沉淀;3. 抗原纯化过程中,纯化效果良好,抗原浓度达到预期;4. 抗原处理过程中,抗原与佐剂混合均匀,无分层现象;5. 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抗原制备成功率较高。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所需抗原,掌握了抗原的制备方法、纯化技术和佐剂的使用。

重组抗原的制备

重组抗原的制备

重组抗原的制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重组抗原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蛋白质,它具有特定的抗原性质,可用于免疫学研究、疫苗开发和诊断试剂的制备。

在制备重组抗原的过程中,需要先确定目标蛋白的序列,然后将其克隆到适当的表达载体中,最终通过表达和纯化等步骤得到所需的重组抗原。

重组抗原的制备与传统抗原的制备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传统抗原的制备通常需要从病原体或动物组织中提取蛋白质,这样做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还会存在交叉反应和污染等问题。

而重组抗原的制备则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精确地合成目标蛋白的基因序列,并利用表达系统高效地表达和纯化所需的蛋白质,从而避免了传统抗原制备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在制备重组抗原时,首先需要确定目标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这可以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数据库中获取,也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测定。

确定了目标蛋白的序列后,需要将其克隆到合适的表达载体中,表达载体通常含有启动子、终止子、选择标记等元件,可以在宿主细胞中高效地表达目标蛋白。

将目标蛋白克隆到表达载体中后,需要通过转染等方法将表达载体导入到宿主细胞中,宿主细胞可以是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等。

在宿主细胞中,表达载体会被转录和翻译成蛋白质,最终产生出目标蛋白的重组抗原。

一般来说,重组抗原的纯化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利用各种色谱技术来分离和纯化目标蛋白。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目标蛋白的特性和所需纯度来选择合适的条件。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成功地制备出重组抗原,供免疫学研究、疫苗开发和诊断试剂制备等用途。

重组抗原具有较高的纯度和活性,可以替代传统抗原,在疫苗研究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重组抗原的制备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技朮工作,需要结合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和蛋白化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才能高效地制备出高质量的重组抗原,为科学研究和医学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抗原制备的实验报告

抗原制备的实验报告

抗原制备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抗原,提高对特定免疫原的免疫能力,从而进一步认识抗原的制备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抗原是一种能够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可分为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两类。

低分子量抗原主要是指药物、激素、有机化合物等,而高分子量抗原主要是指蛋白质、多糖、核酸等。

抗原的制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抗原:根据实验目的和需要,选择特定的抗原进行制备。

2. 提取抗原:从生物样品中提取目标抗原,常用方法包括细胞裂解、超声破碎、离心、柱层析等。

3. 纯化抗原:使用柱层析、凝胶过滤等技术,将抗原与其他杂质分离,获得纯净的抗原。

4. 浓缩抗原:将纯净的抗原浓缩至适宜浓度,便于后续实验的使用。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清洗实验器材,并将所需溶液按比例配制好。

2. 抗原提取:取适量的生物样品,如细胞液、血清等,进行裂解或超声破碎,释放抗原。

根据需要,可能需要添加蛋白酶抑制剂、麦芽糖等保护剂。

3. 离心分离:将裂解后的样品进行离心,分离固体残渣和上清液。

上清液中含有目标抗原。

4. 柱层析:将上清液加入已经平衡好的层析柱中,根据抗原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层析介质,如离子交换层析树脂、亲和层析树脂等。

通过洗脱方法,将抗原与其他成分分离。

5. 浓缩:将洗脱后的抗原溶液经过浓缩处理,以获得适用于后续实验的浓缩抗原。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制备得到的抗原,经过SDS-PAGE电泳分析可见,目标蛋白条带的浓度较高,且无明显的杂带。

通过浓缩抗原,使其浓度达到1000μg/ml,便于后续实验的使用。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备了目标抗原,并获得了一定浓度的纯净抗原。

本实验中使用的方法可以适用于其他抗原的制备,同时也了解了抗原的重要性及应用。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实验器材的清洗和消毒,以避免杂质的污染对抗原制备的影响。

六、参考文献[1] 李晓杰,杨立波,陈薇薇,等. 抗原制备及其在抗体制备与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生物技术通讯,2017,28(6): 900-905.。

抗体制备流程

抗体制备流程

抗体制备流程一、背景介绍抗体是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

抗体制备是指从动物血清或单克隆细胞中提取纯化抗体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抗体制备的详细流程。

二、材料准备1. 动物:常用小鼠、大鼠、兔子等;2. 抗原: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抗原;3. 组织破碎液:可以使用高渗盐溶液、甘油等;4. 纯化柱:可以使用蛋白A/G,蛋白L等;5. 色谱柱:可以使用离子交换柱、大小分离柱等。

三、抗原制备1. 合成或提取目标分子作为抗原;2. 重组表达目标分子作为抗原;3. 从组织或细胞中提取目标分子作为抗原。

四、动物免疫1. 免疫前处理:(1)对动物进行基础检查,确保健康状态良好;(2)按照实验需要确定免疫计划,如免疫次数、免疫间隔等;(3)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免疫方式,如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等。

2. 免疫过程:(1)将抗原与佐剂混合后注射到动物体内;(2)在免疫后的一定时间内采集血清;(3)根据实验需要重复进行免疫。

五、抗体检测1. 间接ELISA法:将抗原固定于微孔板上,加入动物血清进行反应,然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进行检测。

2. Western blotting法:将蛋白质分离并转移至膜上,然后加入动物血清进行反应,最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进行检测。

3. 免疫组化法:将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固定并处理后,加入动物血清进行反应,最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进行检测。

六、抗体纯化1. 亲和层析法:利用特异性结合亲和剂纯化目标抗体,如蛋白A/G、蛋白L等;2. 离子交换层析法:利用抗体表面带电性质与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进行吸附和洗脱;3. 大小分离层析法:利用抗体的分子量差异与分子筛或凝胶过滤树脂进行分离。

七、抗体保存1. 冷冻保存:将纯化后的抗体溶液加入甘油后冷冻保存在-20℃或-80℃;2. 溶液保存:将纯化后的抗体溶液加入保护剂后在4℃下保存。

八、总结以上就是抗体制备的详细流程,其中包括了材料准备、抗原制备、动物免疫、抗体检测、抗体纯化和抗体保存等步骤。

抗原的制备方法

抗原的制备方法

抗原的制备方法抗原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了其中的50种,并对其中一些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1. 细胞抗原的制备:通过细胞培养、离心、酶解等方法获得细胞抗原。

2. 细菌抗原的制备:通过培养、离心、酶解等方法获得细菌抗原。

3. 病毒抗原的制备:通过感染细胞、裂解、纯化等方法获得病毒抗原。

4. 真菌抗原的制备:通过培养、离心、酶解等方法获得真菌抗原。

5. 动物抗原的制备:通过组织切片、裂解、纯化等方法获得动物抗原。

6. 植物抗原的制备:通过组织切片、裂解、纯化等方法获得植物抗原。

7. 天然抗原的提取:从天然产物如血清、组织中提取抗原。

8. 重组蛋白抗原的制备:通过表达载体、细胞培养、裂解、纯化等方法获得重组蛋白抗原。

9. 合成肽抗原的制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肽抗原。

10. 核苷酸抗原的制备:通过合成核苷酸序列或从基因组中提取核苷酸获得抗原。

11. 脂多糖抗原的制备:通过提取细菌外膜、酶解、纯化等方法获得脂多糖抗原。

12. 糖蛋白抗原的制备:通过表达载体、细胞培养、裂解、纯化等方法获得糖蛋白抗原。

13. 灭活抗原的制备:通过化学处理、辐射等方法使活性抗原失活。

14. 改性抗原的制备:通过化学修饰、结构改变等方法获得改性抗原。

15. 冻干抗原的制备:通过冻干法将抗原冻结干燥得到制备。

16. 超声波处理抗原的制备:利用超声波对细胞或组织进行处理得到抗原。

17. 低温冷冻抗原的制备:通过低温冻存和冷冻保存得到抗原。

18. 酸碱处理抗原的制备:通过酸碱处理使抗原发生结构改变得到制备。

19. 超滤抗原的制备:通过超滤膜对抗原进行分离得到制备。

20. 溶菌素处理抗原的制备:通过溶菌素对细胞壁进行处理使抗原释放。

21. 质粒抗原的制备:通过质粒转化、大规模培养、纯化等方法获得质粒抗原。

22. 染色体抗原的制备:通过染色体提取、裂解、纯化等方法获得染色体抗原。

23. 大肠杆菌表达抗原的制备:通过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大规模发酵、纯化等方法获得抗原。

人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纯化

人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纯化

人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纯化首先,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纯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凝集素亲和层析法、免疫亲和层析法、电泳法和柱层析法。

凝集素亲和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纯化方法,它利用特定凝集素与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将含有目标抗原的红细胞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纯化效果好,但需要有特定的凝集素。

免疫亲和层析法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纯化血型抗原。

首先,将动物免疫产生特异性抗体,然后将抗体固定在固相材料上,将含有目标抗原的混合物通过固相材料进行层析,使抗原与抗体结合,最后用适当的缓冲液洗脱目标抗原。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纯化效果,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复杂的实验操作。

电泳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可以根据血型抗原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来进行分离。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纯化效果一般,对于复杂的混合物可能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柱层析法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电荷、亲和性等特性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层析介质和缓冲液,可以将含有目标抗原的混合物从其他成分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纯化效果较好。

除了纯化方法,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纯化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例如,选择合适的起始材料,如新鲜的全血或红细胞富集物;控制pH值和温度等操作条件,以保持抗原的稳定性;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如凝集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来验证纯化的效果。

总之,人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纯化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实验技术,需要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并注意操作条件和验证纯化效果。

这样才能获得高纯度的血型抗原,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

可溶性抗原制备

可溶性抗原制备

可溶性抗原制备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酶、补体、细菌毒素、免疫球蛋白片段、核酸等皆为良好的可溶性抗原,免疫前常需纯化。

(一)组织和细胞抗原的制备1.组织和细胞抗原的制备:通常需要先将来源于人和动物的组织和细胞破碎,再经一定的方法纯化,才能获得所需的抗原。

细胞破碎方法有:(1)高速组织捣碎机法;(2)研磨法(可用组织匀浆器或乳钵)组织匀浆液要离心沉淀,沉淀物为组织和细胞碎片,上清液为提取可溶性抗原的材料。

2.组织细胞或培养细胞可溶性抗原制备:除上述机械捣碎获取外,尚有酶处理法,常用胃蛋白酶或胰酶,可获得游离的单个细胞。

细胞抗原分膜蛋白抗原、细胞质抗原(主要为细胞器)、细胞核与核膜抗原,制备这些抗原前均需将细胞破碎,方法有:(1)反复冻融法:一般-20℃反复冻融。

(2)超声破碎法:利用超声波机械振动原理使细胞破碎。

(3)自溶法:利用组织、细菌自身酶系统使之裂解。

(4)酶处理法:常用溶菌酶、蜗牛酶、纤维素酶等使细菌或组织裂解。

(5)表面活性剂处理法:常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处理。

(二)超速离心分离法用于分离亚细胞成分和蛋白质,是进一步纯化的第一次过筛。

可分下列方法:1.差速离心法:低速离心高速离心交替进行,分离大小差异的抗原颗粒;2.梯度密度离心法:是一种区带分离法,通过梯度密度离心,使各类分子量的颗粒得以分离,也可以采用梯度柱的形式分离。

超速离心分离或梯度密度离心仅适用于少数大分子抗原及一些比重较轻的抗原,而不适用于大多数中、小分子抗原。

(三)选择沉淀法选择沉淀法是采用各种沉淀剂或某些条件使抗原成分沉淀的方法。

1.核酸去除法:可采用氯化锰、硫酸鱼精蛋白等核酸提取沉淀剂,而核糖核酸降解法更简便(采用DNA或RNA酶);2.盐析沉淀法:常采用硫酸铵使蛋白抗原进行粗筛、提取丙种球蛋白及抗原浓缩;3.有机溶剂沉淀法:常采用乙醇或丙酮;4.水溶性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法:常用非离子型聚合物为分子量为2000~6000的聚乙二醇(PEG)。

抗原的制备方法

抗原的制备方法

抗原的制备方法
抗原是指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细胞)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的物质。

抗原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天然抗原的制备:天然抗原是指从自然界中获得的抗原,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这些抗原可以通过培养、分离、纯化等方法获得。

2. 人工抗原的制备:人工抗原是指通过人工合成或修饰得到的抗原,如蛋白质、多糖、核酸等。

这些抗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基因工程等方法获得。

3. 基因重组抗原的制备:基因重组抗原是指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抗原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表达得到的抗原。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大量的抗原,并且可以对其进行修饰和改造。

4. 合成肽抗原的制备:合成肽抗原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的抗原肽段。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特定的抗原肽段,并且可以对其进行修饰和改造。

抗原试剂的操作方法有几种

抗原试剂的操作方法有几种

抗原试剂的操作方法有几种抗原试剂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抗原的方法。

其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将待检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并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洗涤去除杂质。

(2)然后,将对应的荧光标记的一抗加到载玻片上,使其与待检样本中的抗原结合。

(3)接下来,用PBS洗涤载玻片,以去除未结合的一抗。

(4)随后,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并使其结合到之前结合的一抗上。

(5)最后,再次用PBS洗涤载玻片,去除未结合的二抗,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荧光信号,判断抗原是否存在。

2. 免疫组化法免疫组化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抗原的方法。

其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将待检样本制备成切片,并固定在载玻片上。

(2)然后,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洗涤切片,去除杂质。

(3)接下来,将一抗加到切片上,使其与抗原结合。

(4)随后,用PBS洗涤切片,去除未结合的一抗。

(5)再次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并使其结合到之前结合的一抗上。

(6)然后,用PBS洗涤切片,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7)最后,观察切片上的荧光信号或染色情况,判断抗原的存在及其定量。

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其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将待检样本加到微孔板中,并将其孵育在特定条件下。

(2)然后,去除孔中未结合的样本。

(3)接下来,加入荧光标记的一抗,并孵育一定时间。

(4)随后,去除孔中未结合的一抗。

(5)再次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并孵育一定时间。

(6)然后,去除孔中未结合的二抗。

(7)最后,加入底物,观察孔中的颜色变化,根据颜色强度判断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及其定量。

4.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其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将待检样本经SDS-PAGE电泳分离,并转移到聚丙烯酰胺凝胶上。

(2)然后,用特定抗体孵育凝胶,使其与目标抗原或抗体结合。

重组抗原的制备

重组抗原的制备

重组抗原的制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重组抗原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感兴趣的抗原基因片段或蛋白质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中,然后在大肠杆菌或其他宿主表达和纯化的抗原。

这种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抗原制备方法具有速度快、成本低、产量高等优点,因此在免疫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进行重组抗原的制备需要进行抗原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一般来说,首先从目标细胞中提取总RNA,然后利用逆转录酶将mRNA转录成cDNA。

接着利用PCR技术扩增目标基因的片段,再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中的适当位置,使其与启动子、终止子和表达调控元件相连。

随后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宿主细胞,通过转染、电穿孔等方法将其转入宿主细胞内。

在宿主细胞内进行表达和纯化。

典型的宿主细胞包括大肠杆菌、哺乳动物细胞、酵母等。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需要考虑到蛋白质折叠和可溶性问题,可以选择利用包括SUMO、GST等标签蛋白辅助提高目标蛋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然后利用各种方法如超声波破碎、离心、亲和层析等进行纯化,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重组抗原。

进行重组抗原的功能鉴定和应用。

一般来说,可以利用Western blot、ELISA、免疫沉淀等技术检测目标抗原的表达和纯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免疫学实验验证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得到满足要求的重组抗原后,可以进行动物实验、细胞实验等,验证其在诊断、疫苗研发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重组抗原制备是一种高效、快速、方便的抗原制备方法,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药物研发、疫苗研制等领域。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重组抗原的制备方法会更加完善,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重组抗原的制备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技术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通过重新组合合成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加纯净、稳定的抗原,并且能够定制目标抗原的结构和性质,从而提高其在疫苗研究、药物开发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重组抗原的制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重组抗原的制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重组抗原的制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重组抗原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工具,在免疫学、药物研发和诊断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DNA片段重新组合并在相关宿主细胞表达,可以有效地制备出与天然抗原结构相似甚至更优越的重组抗原。

这些重组抗原不仅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以应用于疫苗研究以及抗体生产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重组抗原的定义和意义,介绍制备重组抗原的方法,以及重组抗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旨在深入了解重组抗原的制备与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进行简要说明。

在这篇关于重组抗原制备的文章中,文章结构部分可以介绍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对重组抗原的定义和意义进行概述,然后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文章的整体框架。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重组抗原的定义和意义,介绍制备重组抗原的方法以及探讨重组抗原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重组抗原制备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以简短的结语作为全文的结束。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文内容的组织和逻辑脉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深层次内涵。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重组抗原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对重组抗原的定义和意义进行阐述,介绍制备重组抗原的方法和技术,以及重组抗原在疾病诊断、疫苗研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重组抗原的重要性,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发展。

同时,通过展望未来重组抗原制备领域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重组抗原制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愿本文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启发,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正文2.1 重组抗原的定义和意义重组抗原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抗原基因导入到表达系统中,使其在体外大量表达和纯化的抗原。

多抗制备的基本流程

多抗制备的基本流程

多抗制备的基本流程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即多抗制备,是一种获取具有多种抗原决定簇抗体的方法。

基本流程如下:
1. 抗原制备:首先,需要制备具有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

这些抗原可以是蛋白质、多肽、糖、脂类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

2. 动物免疫:将制备好的抗原注射到动物体内,激发其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常用的免疫动物有兔子、小鼠、大鼠等。

3. 收集血清:在免疫动物后,收集其血清。

血清中含有多种抗体,即多克隆抗体。

4. 抗体的分离和纯化:将收集的血清进行分离和纯化,以获得目标抗体。

常用的方法有离心、层析、电泳等。

5. 鉴定和评价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等方法,对分离出的抗体进行鉴定和评价,确定其特异性和灵敏度。

6. 抗体应用:经过鉴定和评价后的多克隆抗体可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诊断、治疗等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如抗原制备、动物免疫、血清收集等。

在实际操作中,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制备出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应用价值。

肿瘤抗原的制备

肿瘤抗原的制备

肿瘤抗原的制备2.1.取手术切除的无菌肿瘤组织,用%的洗必泰浸泡30分钟。

2.2.无菌生理盐水冲洗3遍。

2.3.用无菌的组织剪剪碎,加入5ml RPMI 培养基研磨,经200目网过滤后收取单细胞悬液。

2.4.后用RPMI重悬细胞(1*107/ml),装入5ml无菌冻存管,经水浴加热1小时后,60 o C水浴继续加热1小时。

2.5.将冻存管迅速浸入液氮速冻,10分钟后取出,放入室温融化;反复5次。

2.6.将肿瘤细胞裂解物加入Falcon离心管,离心20分钟,收取上清。

2.7.肿瘤细胞冻溶上清经0.2um的一次性无菌滤器(Pall, 4612)过滤除菌。

3.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培养3.1.细胞来源自愿接受经抗原冲击的自体树突状细胞瘤苗过继回输治疗的病人,且外周血白细胞在正常范围,不经药物动员即可经临床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单个核细胞。

经血细胞分离机分离约4L全血,获得1-5*109单个核细胞,用以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

3.2.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去除残留红细胞和粒细胞收取的单个核细胞(约100ml)3.3.离心后用平口巴氏滴管吸取界面细胞,收取细胞。

3.4.将经离心洗涤的单个核细胞用培养基配成4*106/ml的细胞悬液,种入750ml 无菌Falcon培养瓶,接种体积25ml。

3.5.将盛有细胞的培养瓶置5%二氧化碳,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贴壁12小时。

3.6.将培养瓶取出,轻轻摇晃十数次,使非贴壁细胞悬起,弃去悬浮细胞,再缓慢往瓶中加入培养基,轻轻晃动洗去残留非贴壁细胞。

3.7.往保留贴壁细胞的培养瓶中加入含特殊因子的新鲜完全培养基置5%二氧化碳,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3.8.培养至第3天,往培养瓶中补充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2-3天。

3.9.培养过程中每天1次观察细胞的形态,在培养的第5,6天,可见细胞变为毛刺状,并聚集成团。

3.10.终止培养,用10ml吸管轻轻吹打培养瓶底部,使部分半贴壁的树突状细胞悬起,将培养液吸入50ml离心管,200g离心10分钟,收取细胞。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用抗原的制备一、脂多糖抗原制备(一)粗制LPS制备,参见第六章(二)精制LPS制备1、粗制LPS经3倍95%酒精,37℃水浴作用15分钟;离心后,沉淀物以蒸馏水配成3%溶液。

2、超速离心100000Xg 4小时。

上层为上清液,中间层为沉淀的LPS胶体,下层为粘液样沉淀物。

3、吸弃上清,小心取出沉淀物的LPS胶体(中间层)。

4、将LPS溶解在原体积的1/2蒸馏水中,再离心一次。

5、沉淀的LPS溶液于少量DW中,冻干保存。

超离后分层情况(三)多糖抗原制备:1、将LPS 200mg溶解在20ml 1%醋酸溶液中,以移入带塞的试管中。

2、100℃水浴30分钟。

3、5000Xg离心沉淀类脂,吸取上部液体,装入透析袋中,4 ℃透析48小时。

4、冻干提取的多糖,产量为LPS的30——、40%。

成功范例:沙门氏菌A—F群LPS提取。

二沙门氏菌鞭毛抗原的制备1、将半固体培养基筛选活泼动力的单相沙门氏菌血清型接种到10mlM肉汤中,37℃16小时。

2、再移种到500ml M肉汤中,37℃16小时。

3、400ur/m离心30分钟,收集细菌。

4、以适量生理盐水悬浮菌泥,并用1N盐酸调至PH7.0,室温轻度振荡30分钟.5、1000r/m 30分钟.上清中含有大量脱落下来的鞭毛素.6、以1NnaOH将上清调至PH7.2.缓慢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边加边搅拌,达67%饱和硫酸铵浓度后,4℃过夜.8次日将上清以15000r/m4℃离心20分钟。

9、将沉淀物溶解于2ml蒸馏水中。

10、过Sephacryl S300层析柱(2.0X50cm),用Tris—HCL缓冲液洗脱,流速20ml/小时,收集第一峰,测定蛋白质浓度,分装保存。

若对提纯要求不高,可以省略此步。

11、提纯鞭毛素的质量鉴定(1)SDS—PAGE:在非降解和降解条件下于10%凝胶SDS——PAGE 垂直板上电泳(KB—2301电泳仪),恒流,25Ma/板,10℃电泳5小时。

(2)凝胶用三氯醋酸溶液固定过夜色。

用考马斯亮兰G—250染色。

(3)计算蛋白带分子量:Ha 50000,Hb 53000,Hd46000。

12提纯鞭毛素的等电点测定—IEF(1)取60ul样品溶解在9M脲和1%2—巯基乙醇中。

(2)上样于含有2%Ampholin(PH3.5—9.5)(LKB Bromma,Sweden)和6M脲的4%聚丙烯酰胺凝胶(用22.2%聚丙烯酰胺和1.4% 双甲丙叉烯酰胺原液配制)。

(3)蛋白质在LKB 1117—003多功能电泳仪上,恒流4mA待电聚焦至电压250—300V。

(4)电泳5小时后,用10%三氯醋酸固定凝胶,经40%乙醇洗涤后,用0.1%考马斯亮兰G250染色过夜,再用14%醋酸脱色.(5)确定PH梯度凝胶,从阳极端切成0.5cm长度,分别装入小试管内,加去离子水1小时后,用酸度计或PH试纸测PH值,划出PH梯度斜线,并确定样品的等电点.(Ha5.1,Hb5.1 Hd4.9)。

三、粘附素抗原的制备(一)K88、K99和K987p的制备1、将G—7或E68、C83907和UP001在37℃培养16—20小时。

2、从克氏瓶中洗下,用0.1M PBS(PH7.0)悬浮。

3、62℃水浴振荡20分钟使粘附素脱落。

4、8000r/m20分钟,其上清液用10%乙酸调PH至4.5,4℃放置过夜,使K88粘附素沉淀(等电点沉淀)。

5、以8000r/m离心,将沉淀物用0.1M PBS溶解。

6、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2.6X80cm)纯化,用0.01M PBS(PH7.0)作为平衡液及洗脱液,流速为1ml/分.7、收集第1峰,合并前半峰即为纯化K88抗原.。

8、测定蛋白质浓度,小量分装,—30℃保存备用。

(二)K99抗原的制备1、K994529在Minca培养基上37℃培养18小时。

2、磷酸盐尿素缓冲液洗下菌细胞。

3、60℃加热孵化20分钟,离心后去菌体,上清加60%饱和硫铵,4℃搅拌2小时。

4、离心收集沉淀,悬浮沉淀对上述缓冲液透析16小时。

5、进一步经Sephadex CL—4B柱层析纯化,浓缩后再经SephadexG—50脱盐。

(三)987P抗原的制备1、C88710 Slane培养基37℃20小时培养。

2、生理盐水洗下菌笞,离心收集菌体。

3、菌泥中加入400ml含2M尿素0.01M PBS,60——63℃1—1.2小时。

4、6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离心上清。

5、离心后,沉淀物再过Sepharose 4B柱。

6、收集第一峰前半峰,浓缩后经Sephadex G50脱盐。

(四)F48抗原的制备1、C95707、C85919和B41M分别接种Minca培养基上,37℃18小时。

2、灭菌0.05M PH7.2 PB收集菌体。

3、62℃水浴加热处理1小时,并不时振动,离心去菌体。

4、上清置4℃72小时,等电点4.6沉淀法使粘附素沉淀.5、离心后,将沉淀于Separose CL—4B纯化,以含2M尿素0.05M PH7.2 PBS洗脱,洗脱液浓缩后再脱盐。

附:各种粘附素等电点。

K88 4.2K99 9.7987P 3.7F41 4.6四、全菌抗原的制备1、丙酮灭活菌制备参见前述。

2、甲醛灭活全菌制备:以0.4—0。

6%甲醛生理盐水与新鲜肉汤培养物等体积混灭菌,经PBS洗涤后,配成1—10X10(6)/ml,4℃保存备用。

3、热灭活全菌制备:将鲜培养物以DW稀释至10亿/ml细菌,100℃水浴2小时,离心吸取上清(另一种抗菌原),菌泥进一步用PBS洗3次,保存备用。

4、酒精灭洗全菌制备。

五、病毒抗原的制备(一)鸡新城疫病毒提纯—“层析法”1、鸡红细胞吸附释放法。

鸡红细胞吸附表面有一种糖蛋白受体,在4℃时,病毒被吸附到红细胞膜的受体上,但在37℃时病毒的N—乙酰神经氨酶破坏受体的糖苷键后,病毒又可以从红细胞膜上释放。

操作步骤如下:(1)感染病毒的鸡胚囊液,在4℃下6000r/m,30分钟,弃沉淀。

(2)上清液根据病毒血凝滴度的高低,加入1—3%的新鲜洗涤的鸡红细胞,在4℃下吸附1—2小时。

(3)3000r/m0分钟,弃去上清。

(4)吸附有病毒的红细胞重悬浮于1X钙盐水中(含4%CaCL2的生理盐水),在37℃下放置2—4小时。

(5)3000r/m20分钟取上清。

(6)28000r/m小时,沉淀重悬于小容积的生理盐水中,即为初步纯化病毒。

2、解脱后的病毒蛋白液再上Sepadex G—200柱,以PBS洗脱,收集第1峰。

即为进一步纯化的NDV。

(二)NDV纯化—离心法1、NDV种毒以灭菌生理盐水作1:100稀释,再接9—11日龄SPF 鸡胚的绒毛尿囊腔内(0.1—0.2ml/胚)。

2、37℃孵化,每天照蛋两次,收获24—96小时死亡鸡胚的澄清无菌之尿囊液,测血凝价,分装—30℃保存备用。

3、尿囊液经5000Xg 30分钟。

4、取上清102732Xg离心30分钟。

5、再取上清用20%蔗糖垫底,110000Xg离心2.5小时.6、取沉淀用少量PBS悬浮,经10—60%蔗糖等到密度性梯度离心,91000Xg 16小时(BecKman,L7,SW28)。

7、收集含病毒的蔗糖区带。

8、用PBS稀释上清,110000Xg离心2.5小时。

用小量PBS悬浮沉降病毒,小量分装,—70℃保存备用。

(三)NDV HN NP F蛋白制备—SDS—PAGE。

附:聚乙二醇法浓缩病毒在病毒悬液中加入一定量的PEG6000。

在此条件下,病毒可随其他大分子物质发生沉淀。

操作步骤如下:(1)收获经病毒感染的尿囊液,6000r/m30分钟,弃沉淀。

(2)上清液中加入7.5%的PEG 和0.1—00.4MnaCL,4℃下放置2—4小时。

(3)6000r/m30分钟,收集絮状沉淀物,重悬于小容量的缓冲液内。

六、MDV羽囊琼扩抗原制备,从略。

七、IBDV琼扩抗原制备,从略。

八、转铁蛋白制备:利凡诺—低温乙醇分级沉淀法。

1000ml血浆加与血浆等到体积的 2.0%利凡诺(内含1%Na2CO370ml),边加边搅拌产生黄色粘性沉淀物(为白蛋白)校正上清PH8.1—8.2,静置3—4小时(白蛋白沉淀)弃收集上清液加1%活性吸附利凡诺(20分钟)抽滤,得澄清滤液移入—10℃冷冻用1M Hac调PH7.0—7.2加乙醇终浓度为25%(乙醇要用Hac调PH7.0—7.2)校正PH7.0—7.2—60—70℃放2小时—4℃离心20分钟(20000r/m)(球蛋白沉淀)弃上清冷至—8℃(调PH5.80+(-)0.05)加乙醇至终浓度40%调PH5.8+(—)0.05—10℃放置沉淀过夜—4℃离心,收微红色沉淀(转铁蛋白)沉淀溶于5—10倍无热原水中(含0.9%NaCL)分装、冻干。

称干粉重,用水溶解[Pr]至于10%。

用1%Na2CO3调至PH6.8+(—)0.2,测[Pr]为10%将溶液在60℃水浴恒温10小时用除菌滤器过滤分装5ml/瓶。

注意事项:1、乙醇要滴加,防止局部变性。

2、PH要准确控制。

3、温度控制要准确。

4、防止铁被鏊合剂“抓”走。

5、产品应与标准品用条件电泳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