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必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论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必要性

刘畅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辽宁大连116113)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我国核电进行分析,讨论了我国当前核电发展的情况,并从我国现状出发,讨论了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核电的一些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发展;核电;必要性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核电的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相比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核电发展还不够完善,核电建设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于提高,所以,分析我国发展核电的相关问题非常有意义。

二、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

1、无温室气体排放

与传统煤电相比,核电在温室气体的排放方面以及其他废气、废物方面是最清洁的,因为核燃料发电过程中本身并不排放温室气体。核能源链中温室气体主要来自于各种材料的制造过程。从我国具体情况看,即使不忽略核电链中那些微小因素,煤电的温室气体排放也要比核电高出两个数量级。如果扣除这两种发电方式中类似设施建设的间接排放,核电是最清洁、最有效率的能源。科学家曾经对百万吨级的煤电和核电站每年向大气排放的有害物质作过比较,煤电排放二氧化碳约为700吨,二氧化硫约为6万吨,氮氧化合物约为9万吨,火渣及飞灰约为80万吨。而核电生产过程中以上的物质都是零排放。

2、选址灵活,运输损失小

能源分布失衡是我国能源的一大特点。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东部沿海地区虽然经济发达但是资源匮乏。这种整体布局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大量的能源远途输送,煤炭运输到东部和南部,西部的水电输送到东部。现有的运输能力很难满足能源运输的需求,通过电网的远程输电过程中会造成7%左右电能损失。核电原料运输成本很小,选址自由,在我国东部沿海资源缺乏地区建造核电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能源输送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核电的经济性

虽然从前期投资上来看核电投资是煤电的2.5倍,但是建成以后。1公斤的铀全部裂变所释放出的裂变能大约相当于2400吨煤或2000吨的石油燃烧所释放出的能量。一座百万千瓦的火电站一年需要250万吨的标准煤,而核电站只需要几十吨的低浓缩铀原料就行了。另外,核电站不需要煤电那样占用巨大的露天储煤仓库和堆积废渣的场地,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节省了开支。

三、我国加快核电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发展核电历史仅20多年,比世界核电发展早的法国迟40多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核发电量和人均用电量只相当上世纪7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全球有33个国家和地区有440多台核电机组在运行,核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其中17个国家和地区核发电量超总发电量的四分之一。核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法国为76%、比利时为58%、日本为36%、德国为30%、美国为20%,而我国仅占2.3%,显见差距之大。我国运行的11台核电总装机容量只相当日本一个福岛核电站的容量。

四、阻碍我国核电快速健康发展的技术原因

1、核电初期规划中没有考虑到对于核电需求量的迫切需要。统筹安排不够明确,以至今天在燃料供应、人资分配、安全监管等方面,都有许多深层次不易一时化解的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会对核电的建设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带来负面影响。

2、我国的第二代核电技术和第三代核电技术到哪底推广应用哪种才比较合适。是应用技术成熟的二代技术,还是应用更为先进的三代技术,在安全性与经济性中间,应该何去何从,目前尚无统一的观点。

3、虽然我国的核电技术标准位居世界前列,但这并不意味着标准达到了完善的水平,实则我国的核电体系标准并不完整,且因技术线路引进自不同国家,造成了标准的混乱。

4、核电一类的清洁能源,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比较热衷的研发项目。而这一项目从研究,到设计,再到生产、投入使用,建设周期长、科技含量高,需要的各类型各专业人才奇缺,这对于核电技术的发展是最大的障碍。

5、我国的工业起步较晚,对于核原料的勘探技术相对滞后。世界上的主要核原料铀,我国每年自主开采量可满足一半的核电需求,另一半依赖进口。而世界各国对于该原料的争夺占领非常激烈,我们国家的核电原料来源问题始终没有彻底解决。

五、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对策

1、合理调整核电中长期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调整核电中长期规划时,核电发展目标不宜定得过高。自“十一五”提出积极发展核电战略以来,经过这几年发展,核电在建和核准项目规模已突破2006年制定的规划。为了防止一些地方和企业不顾客观条件,过多过快开发核电项目,国家应当通过规划调整国内外各方面对未来的预期,将2020年的运行装机容量控制在7000万千瓦以下,加上在建机组,总规模控制在1亿千瓦左右。在规划期内,国家应根据需要与可能,实事求是地安排建设规模和开工节奏,尤其对内陆核电站建设更要积极稳步推进。

2、坚持第三代核电技术路线

在调整中长期规划时,必须坚持第三代技术路线。在这个方向下,关键是解决好从第二代过渡到第三代的时间问题。目前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技术的,世界上首批4台第三代AP1000机组正在我国三门核电站和海阳核电站建设,两个电站首台机组分别将于2013年8月和2014年2月并网发电。该机型什么时候能够批量建设,主要决定于下面四个条件:一是首批项目投入运行一个燃料周期(约2—3年),技术性能得到验证;二是要具备自主设计能力;三是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四是经济上三代与二代接近。所以现阶段我国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成熟技术、努力提高自主化水平,建造一批“二代加”的核电机组,满足核电建设批量化建设的需要。二是把首批AP1000机组建设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开发自主品牌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再结合地方经济实力逐步推广。三是加快CAP1400等国家重大专项的研发与示范工程建设进程。

3、核电标准

目前我国核电标准基本满足30—60万千瓦核电机组的建设要求,现阶段应立足于对现有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尽快形成二代改进型机组建设需要的标准,并着眼于我国三代机组建设和运行的长远目标,争取在“十二五”末期,基本建成适应国情、技术先进、统一完整的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满足实现我国核电自主发展的需要。为此,应采取的政策措施有:一是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核电标准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国内现有核能、电力、机械等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核电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制度;三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核电设计、制造、建设、营运企业的主体作用;四是积极开展核电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

4、核电人才培养

核工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是其长足发展的关键,为搞好人才规划与核电发展规划的衔接,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借鉴法国等核电强国经验,加强对高校有关核专业办学的统筹规划,建立完整的核工程专业教育体系;二是鼓励核电企业与高校以“订单+联合”的模式合作培养核电人才,缩短新人积累实际经验的时间;三是大力引进海外师资人才,在职称、待遇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吸引并留住人才;四是与国外核电站建立姊妹电站关系,进而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实现核电人才在管理理念、专业技术上与国际接轨。

5、核燃料保障

我国目前之所以已探明的铀资源储量不大的直接原因是我国铀资源勘探开发的投入较少,至今尚有40%的国土面积未进行过铀矿普查。因此,应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建立铀勘探、采冶多元化投资体制,加大国内铀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统一核燃料引进渠道,积极开拓和利用国外铀资源,建立国内生产、海外开发、国际铀贸易三渠道并举的天然铀资源保障体系,从而促进我国核电发展需要的铀资源得到保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必须要更加重视核电的发展问题,不断提升核电站建设的水平,提升核电运行和输送的稳定性,逐步规范我国核电建设发展的行为,提升我国核电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

[2]汪永平、赵守峰、蒋林立:关于我国核电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认识[R].中国核电,2012(1).

[3]李干杰,丁中智.对我国发展核电若干关键问题的分析与看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1):6.

[4]闫强,王安建,王高尚,等.核电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7):4.

2014年3期—61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