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品德的心理结构
三因素论:知、情、行(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四因素论:知、情、意、行(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 志、道德行为)
五因素论: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 德自我
四因素论是主流观点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前提和条件。当道德认识与相应 的道德情感密切结合,就会转化为道德动机,推动人们产生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 道德情感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道德意志经常伴随道德行 为而发生
米斯切尔等(Mischel & libert)于1966年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一组儿童置于玩小型滚木球游戏的情境中,儿童按一定规则 将木球投入球门,投中者得分,当得满二十分时便可获奖。但 如果按高标准(严格遵守规则)得奖的机会很少,只有按低标 准(偷偷违犯规则)才有较多的机会投中并获奖。
什么样的惩罚是公正的?
例如,一个故事中母亲要求孩子帮自己去拿些午餐用的面 包,这个孩子没有去拿,结果午餐时没有足够的面包可吃。
父亲便考虑了三种惩罚的方法:
一是第二天不许他骑木马玩;
二是中午不让他吃面包; 三是在他需要帮助时却拒绝帮助他,并表示等他肯帮助 别人时再给予他帮助。 结果发现,年幼儿童几乎都选择前两种方法,而随着年龄的增 长,儿童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第三种。
科尔伯格经常引用的经典的两难故事——海田茨偷药: 一位欧洲妇女身患癌症,生命垂危。医生告诉病妇的丈夫
海因茨,本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一种叫镭化剂的药,可以救 他的妻子。这种药成本很高,而药剂师又以十倍于成本价格出 售,一小剂药要价2000美元。海因茨向所有的熟人借钱,凑起 来还缺一半。他恳求药剂师便宜一些把药卖给他,或者延期付 款。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 因茨在绝望中铤而走险,晚上去撬开药库偷走了这种药”。 主试讲过故事后提出一系列问题问被试,如“海因茨该不该偷 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罪?为什 么?”等等。他利用这类故事法进行调查,发现儿童的道德判 断可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第一节 品德与道德
第二节 品德的心理结构 第三节 品德形成的理论 第四节 学生良好品行的塑造 第五节 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正
第一节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一、品德与道德的界定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基于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协调个人与个 人、个人与社会以及集体之间关系的一类行为规范的总和。它 是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并指导和调节行为的准则 1.社会性 2.相对性
(二)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场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 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 3.人际协调定向阶段(亦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在此阶段,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悦于人的,有助于人 的或为别人所赞赏的行为。他们从行为者的意向去评价行为。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是个体认识到社会秩序依赖于个人“尽本分”和尊重 自己建立的权威。在此阶段个体的接受和遵从,并不是害怕惩 罚,而是相信准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
(三)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的公道的公正
儿童公正的发展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
(1)6-7岁的儿童理解的公正就是服从,即服从成人、权威, 此时儿童是以成人之是非为是非。
(2)10岁左右的儿童理解的公正就是平等。
(3)13岁左右的儿童理解的公正就是公道。这一年龄阶段儿 童根据自己的观念的价值标准判断,公道感是公正观念的一种 高级形式,它实质上是“一种高级的平等”。
例子:当你带着一年幼儿童驾车时,你对他说,为了赶去 医院急诊,超速驾驶行不行?年幼儿童会说,这不行,因 为破坏了“交通规则”,这样做应该受罚。
自律阶段的儿童懂得准则也是人们制订的,它本身也可能是不 对的,儿童能自己重新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对错,对行为责 任的道德判断也是如此,处于他律水平的儿童往往倾向于从行 为后果,而不是从行为者的意向,去判断行为的责任。 例子:一个女孩有意敲打桌子,但未造成损坏,她的妹妹因动 作笨拙无意碰撞了桌子,妈妈放在桌上的东西滚下地来。听了 这个故事,他律水平的儿童几乎都会谴责妹妹的行为。而处于 自律水平的儿童则能根据行为者的意向去判断行为的责任。
抵罪性惩罚:在年幼儿童看来,谁犯过错谁就该接受惩罚,并 且是一种抵罪性惩罚,即通过强制的方法使犯错者改正错误, 。这类惩罚的性质与所犯错误的内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具有 任意性。如儿童不完成作业就不许去看电影,不打扫房间就不 带去散步等等。 回报性惩罚:年长儿童开始认识到惩罚应该是和犯错的内容和 性质建立关系的。例如说谎会丧失别人的信任;损害集体利益 会使自己孤立等。这种无需通过使人痛苦的惩罚来使儿童遵守 规则,只需使违反规则者意识到违反规则就失去了社会关系如 同伴关系、信任关系等,也失去了合作关系如被集体孤立等, 这就是得到的惩罚。
(四)从抵罪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抵罪性惩罚是在成人约束强制下,带有专断的产物,是他律道 德的表现,一味顺从成人,以成人之是非为是非,辨别不清真 正的行动准则。报应性惩罚是儿童同辈间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 的产生,是同辈之间相互尊重的产物。
二、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法”让儿童对两难问题做出判断。皮 亚杰的被试都是十二至十三岁,他的被试年龄延长到二十一岁 。他根据被试的回答来划分儿童的道德水平。同时把这一水平 的划分作为量表,再测其他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
(一)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道德观念是外在的。儿童为了避免惩罚或获得个人 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表现为两个阶段。
1.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是根据行为的后果 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2.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评价是非主要 是根据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但有时也包括别人的需要。
第八章 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
经典道德两难问题
——“天桥问题”和“电车问题”
“电车难题”:一位电车司机正驾驶电车在轨道上前行,突 然发现前面有5个工人正在维修轨道,如果按照目前的线路 继续行驶,就会撞死这5个工人。救他们的唯一办法就是按 下使电车切换到岔道上的按钮,但这样就会撞死岔道上的另 1个工人,你会切换按钮吗? “天桥难题”:一位电车司机正驾驶电车在轨道上前行,突 然发现前面有5个工人正在维修轨道,如果按照目前的线路 继续行驶,就会撞死这5个工人。你站在轨道上方的一座天 桥上,身旁站的是一位体型庞大的陌生人。你自己太轻阻止 不了火车,但是如果你把这个身边的人推下轨道上,他会被 电车撞死但是他的身体可以使电车停下来。你会推他吗?
(三)后世俗水平
后世俗水平亦称原则的道德水平。处于该水平的行为者,其行 为判断已不限于遵从某个特殊的权威人物,而是与人共同承担 责任,即外在的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了 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个体已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等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 。它是由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并非一成不变。
第三节 品德形成的理论
一、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儿童品德是否成熟的标志:一是尊重准则,一是社会公正感。
他 律
自 律
尊重准则:儿童品德是否成熟要看他对规则的态度以 及对行为责任的判断。 皮亚杰认为,处于他律阶段的儿童(6-10岁)把准则看作 是道德上的绝对的东西,他们具有强烈的尊重准则的倾向 。他们确信,任何道德问题都有“对”的一面和“错”的 一面,在他们心目中,“对”就是服从准则。
6.普遍的道德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
这是个体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此阶段的行为者基于自己的良 心所选择的道德原则来判断是非对错。
0—9岁大致属于前习俗水平;
9—15岁属于习俗水平; 16岁后逐步向后习俗水平发展,但达到的人数不会很多。
三、班杜拉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个体的大多数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是在社会交往中 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也可以通过榜样的观察而改变。 通过对榜样的观察来获得的改变行为不同于学习者对刺激作出 反应的直接学习,而是一种间接的或替代学习。 在班杜拉看来,个体新道德行为的形成和不良行为的矫正都主 要通过观察榜样进行的。
研究者认为,榜样具有一个替代性后果,奖励或指责影片中的 人物都戏剧性地影响着儿童对诱惑的抗拒,而奖励性榜样却使 儿童更快地屈从于诱惑和花很长时间做被禁止的活动。 3、言行一致的实验 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学生的品德形成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 :一是口头说教——劝告或教导,另一是在学习面前展示自己 的行动和实践。他们特别强调行为展示和重要性。他们认为成 人是否言行一致对儿童品德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联系:
(一)品德的内容来自道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 ,是社会道德人体身上的具体表现,离开社会道德就不会有个 人品德。
(二)个体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家庭,学校道德 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社会道德风气的发展,变化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个人的 道德面貌。当然,个人的品德面貌对社会道德风气也有一定的 作用。
1.
抗拒诱惑的实验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道德行为也表现在能否抗拒各种外界 诱惑。他们认为对诱惑的抗拒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加以学习和 改变。 1963年,沃尔特斯(Walters)等三人设计,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选一组五岁男孩并带进一间放有许多有趣的玩具和 大字典的房间参观。并被告知:“这些玩具禁止玩,但可以翻 字典。
社会公正感 :在皮亚杰看来,儿童道德是否成熟要看他 对公正观念以及对成人惩罚的公正性判断。
处于他律水平的儿童一般都倾向于抵罪性惩罚;自律水平的儿 童一般都倾向性惩罚。 在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中,他律水平的儿童倾向于根据行为后 果进行责任判断;自律水平的儿童更着眼于行为者的有意欺骗 或违反准则的意向上,而不是单纯着眼于行为者的行为后果上 。
第二阶段:将儿童分为三个组:
A组,榜样——奖励组,先让儿童看一部短的电影片,影片中 有一男孩在玩一些被告知不许玩的玩具;不久,他妈妈进来, 亲热地夸奖男孩并和他一起玩这些被禁止玩的玩具。
B组,榜样——指责组,也看一类似的影片,它与A组不同的是 当男孩的妈妈进入房间时,看到孩子违反禁令,就严厉地训斥 他;于是男孩立即放下玩具,跳上沙发哆嗦,还拿毯子遮住脸 ,显出十分恐惧的神态。
3.是道德价值观的体现
4.主要依靠舆论监督、社会反馈和个人内部自律、良心驱使 来维持
品德亦称道德品质,它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采取行动 时,经常表现出来的一些稳定的特征或倾向。 1.稳定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个别性:
3.自觉性:
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以行为规范的形式反映社会生 活的。而品德则是一种个体现象,它要依赖于个体生存而存在 (二)道德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要求,特别是一定经济基础的 反映,它是一种完整的体系。品德的内容往往只是道德规范的 部分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三)道德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它要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并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品德则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 脑中的反映,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发展制约,而且也要 受生理、心理规律制的。 (四)道德是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 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C组,控制组,不看任何影片。
第三阶段:对所有孩子做一次抗拒诱惑的测验。每个男孩都 单独在上述放有玩具的房间里呆15分钟,他们的活动实验者 可以通过单向显示屏观察到并记录下来。
结果发现: 第一组很快屈从诱惑,不管禁令去动那些玩具,克制行动的 潜伏时间平均只有80秒左右; 第二组有较长时间克制自己不动玩具,平均潜伏时间七分钟 左右,有的甚至15分钟内都始终不动; 控制组平均潜伏时间五分钟左右。
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趋势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1、儿童规则意识随年龄增长变化,可归为单纯规则阶段 和意义准则阶段 。
2、不同年龄儿童对规则执行有不同特点。
(二)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年幼儿童往往根据行为后果作出判断,即是一种客观责任;年 长儿童则是根据行为意向作出判断,即是一种主观责任。其发 展的一般趋势是:客观责任随年龄增长逐渐向主观责任转变。 当两个过程发生部分重叠时,这种重叠时相就是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