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号子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川江号子》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川江号子》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略读《川江号子》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
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和赏析感受本诗那一种悲壮的意味,特别是其中的悲慨与孤寂。

2、体会诗歌字里行间及其展现的生命意志背后隐藏着的人格的力量。

3、了解本诗的语言特点和想象思维。

2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较差,对诗歌感兴趣,但不会赏析。

特别是带有象征意味的现代诗歌,更是体会不到诗的节奏和情感,很难与作者达到共鸣。

3重点难点
感受船夫激昂的生命活力,了解其悲壮的情怀,更好地体会生命的意义。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新设计
导读:一、整体把握(一)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总有些声音让人难忘,总有些生命让人敬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川江号子》。

课前,同学们应该查找了相关资料。

下面给同学一些时间阅读掌握,并诵读诗歌。

(二)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怎样认识号子? 2.全诗
一、整体把握
(一)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总有些声音让人难忘,总有些生命让人敬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川江号子》。

课前,同学们应该查找了相关资料。

下面给同学一些时间阅读掌握,并诵读诗歌。

(二)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怎样认识号子?
2.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同学们也许听过这样的号子,现在就让我们静下来想一想,号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喊出来的?为什么要喊号子?我们该怎样。

《川江船夫号子》教案

《川江船夫号子》教案

《川江船夫号子》教案教案:《川江船夫号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的第五章第二节,主要学习中国四川地区的民间音乐——川江船夫号子。

通过学习号子的起源、特点以及演唱技巧,使学生了解川江船夫号子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川江船夫号子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学习川江船夫号子的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号子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掌握。

2. 教学重点:号子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

2. 学具:乐谱、歌词、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川江船夫号子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号子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川江船夫号子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讲解号子的节奏变化和演唱技巧。

3. 示范:教师演唱川江船夫号子,展示演唱技巧。

4. 练习:学生跟唱,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进行川江船夫号子的演唱比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川江船夫号子2. 板书内容:起源与发展节奏变化演唱技巧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课后复习川江船夫号子的演唱技巧,并练习演唱。

2. 答案: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川江船夫号子的演唱技巧,正确演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川江船夫号子的演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演唱中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号子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掌握(1)分解教学:将号子中的复杂节奏分解成简单的音符,让学生逐一掌握。

(2)节奏练习:运用拍手、敲击等肢体动作,让学生感受节奏的变化,提高节奏感。

川江号子教案

川江号子教案

川江号子教案教案标题:川江号子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川江号子这一传统音乐形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了解川江号子的历史背景、乐器演奏方式以及音乐特点,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并通过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案目标:1. 了解川江号子的起源、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

2. 学习川江号子的基本演奏技巧和乐器知识。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川江号子的概念和起源,并播放一段川江号子的音乐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介绍川江号子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包括其在江苏和浙江地区的流行程度以及在农田劳动中的应用。

3. 介绍川江号子的乐器,包括号子、锣、鼓等,以及其演奏方式和基本技巧。

音乐欣赏:4. 听取学生对川江号子的第一印象,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乐器声音和节奏特点。

5. 播放一些川江号子的经典曲目,让学生欣赏并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意见。

乐器体验:6. 给学生提供川江号子乐器的简单演奏体验,如敲击锣鼓、吹奏号子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7. 分组让学生尝试合奏川江号子的简单旋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合作能力。

创作活动:8. 鼓励学生根据川江号子的音乐特点和乐器声音,进行创作,可以是编写简单旋律或设计新的乐器演奏方式。

9.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进行互动和讨论。

总结评价:10. 总结川江号子的学习内容和体验,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和感受。

11.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指导学生如何继续深入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

教学资源:1. 川江号子音乐片段的音频或视频。

2. 川江号子乐器的实物或图片。

3. 川江号子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的介绍材料。

4. 川江号子的乐谱和简谱。

5. 学生创作乐曲的素材和工具。

教学评估:1. 学生对川江号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评估,可以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或小组讨论来进行。

川江号子 教学设计

川江号子 教学设计

川江号子教学设计川江号子是我国民间舞蹈中的一种形式,源于川江流域地区的民间文化,被称为“川江风情号子”。

川江号子具有独特的舞蹈风格和节奏感,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川江号子。

一、背景介绍:在教学开始前,可以向学生介绍川江号子的背景和起源,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来展示川江号子的形式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基本动作:在学习川江号子的过程中,首先要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

可以从头部、上肢、下肢等部位的动作入手,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逐渐熟悉和掌握这些基本动作。

同时,注重动作的正确性和整齐度,提高认识水平。

三、学习节奏感:川江号子的节奏感非常重要,学生需要能够把握音乐的节拍和节奏变化。

可以采用节奏感训练的方式,比如教授学生如何用手拍打、跺脚等方式来感受音乐的节奏。

还可以播放川江号子的音乐,让学生跟随节奏做简单的动作,逐渐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四、学习舞蹈编排:在学习基本动作和节奏感的基础上,可以逐渐引导学生学习舞蹈编排。

可以先教授一些简单的编舞动作,再逐步增加难度和复杂度。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独特的舞蹈动作,展示个性和风采。

五、团队合作:川江号子通常是以集体形式表演的,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

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编舞训练,让学生互相协作、配合。

通过集体排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六、表演与展示:在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川江号子的表演与展示。

可以在学校或社区举办一场小型的文艺演出,邀请家长和其他学生观看。

通过表演与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成果的喜悦,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研究川江号子的兴趣。

总之,川江号子的教学设计应该从背景介绍、学习基本动作、学习节奏感、学习舞蹈编排、团队合作以及表演与展示等方面进行组织和安排。

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的结合,让学生全面掌握川江号子的技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7、川江号子

7、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朗读和赏析感受本诗那一种悲壮的意味,特别是其中的悲慨与孤寂。

2、体会诗歌字里行间及其展现的生命意志背后隐藏着的人格的力量。

3、了解本诗的语言特点和想象思维。

过程与方法:读读议议评评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船夫激昂的生命活力,了解其悲壮的情怀,更好地体会生命的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情感导引】川江在连绵起伏的群山峻岭中,野性十足。

卷起巨大的浪涛,朝两岸陡峭的悬崖凶猛的撞了过去,“轰”的一声摔得粉碎,飞溅起无数个浪花和雪白的泡沫。

岸边纤夫们正呼着号子拉着一艘木船逆流而上,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风雨交加,他们都裸着脊梁在沿江嶙峋的石岩上和松软的沙滩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纤带勒紧他们古铜色的胸膛,汗水从他们的面颊上流淌下去。

他们高亢的号子声和咆哮的江水声在两岸逶迤的石壁中回荡,发出震撼人心的共鸣。

他们以信念、勇气和力量,唱出了人与大自然抗争这个千古不朽的主题。

“脚蹬石头,手爬沙滩,风里来雨里去,牛马一般。

拉急流走遍了,悬崖陡坎。

”凄婉悲凉的川江号子在峡谷中回荡,汇合着江中的流水声悠扬流畅、逼人泪下。

一个船工就是一部历史,揪人心肺的号子唱出了船工的辛酸和苦难。

多少年来,一泻千里夹带泥沙的川江不知吞没了多少船只;吞噬了多少船工;吞下了多少纤夫号子手。

但是,苦难的生活铸造了纤夫号子手的坚强性格。

他们在奔腾不息的川江上,在万夫莫开的激流险滩上,敞开嗓门、高昂豪迈的唱起号子,把一只只木船送到水势平缓的地方,向江河显示出不可战胜的伟力。

川江的激流巨浪冲不走船工、号子客的追求,当他们象一张弯弓聚着力、憋着劲、赤着脚蹬在凸凹不平的石头上,在内力爆发的那一瞬间,发泄出对人世不平的愤怒。

雄浑悲壮、跌宕起伏的号子,是川江船工的生活写照。

他们以生命创造出人类与江河斗争的最强音。

【知人论世】蔡其矫(1918-2007)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福建晋江人。

1930年入培元中学在学校壁报《激流》首次发表文章。

川江号子教案

川江号子教案

《川江号子》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意象解读诗歌。

在读中体会诗的感情。

提升学生解读诗歌的水平。

教学步骤:导入1、让学生挺歌曲《船工号子》提问:什么是号子?号子: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民间歌曲,流传于中国各地。

早在原始时代,凡"举重",必唱"劝力之歌"。

所谓"劝力之歌"就是后来的劳动号子。

一些协作性较强而劳动动作在节奏、速度上经常变化的集体劳动,需要步调一致、动作协调,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号令,动作就会参差不齐、力量分散,劳动就无法顺利实行。

劳动号子就是人们在这类劳动场合,为了统一节奏、协调动作、激发劳动热情和缓解疲劳而唱的一种歌。

所以,产生"号子"的必备条件首先是集体劳动,同时还必须是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劳动劳动号子曲调高亢激奋,节奏沉稳有力,调式调性变化频繁。

一领众和或众人齐唱,变化多端。

在节奏较缓的劳动中,“领”句较长,“合”句稍短。

而在较为紧张的劳动中,领句、合句都十分短促。

另外,多数情况下,领句唱完之后,合句再接唱,但也有合句在领句结束以前就进入的,两个声部由此构成重叠状态。

这种劳动号子虽然也有曲调,但主要还是强调节奏以便人们在同一的有规则的节奏中实行劳动。

紧张的劳动动作、沉重的体力负荷,赋予劳动号子的歌唱以吆喝呐喊的特点,所以,民间习惯称它为“吆号子”、“喊号子”和“哨子”等。

一、走近作者1、你了解蔡其矫吗?作者简介蔡其矫(1918.12.12——2007.1.3)著名诗人,福建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顾问,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1918年12月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园坂村,幼年随家迁居印尼泗水,少时回国读书、生活,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1年在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大教书,以诗歌《肉搏》成名,上世纪50年代诗歌《雾中汉水》、70年代《祈求》曾闻名遐迩。

出版《回声集》《涛声集》《祈求》、《福建集》、《迎风》、《醉石》、《诗歌回廊八册》等共22本单合本诗集。

川江号子 精品教案

川江号子 精品教案

川江号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能通过意象解读诗歌;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解读诗歌的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生命的律动,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保护。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正确解读意象;【教学难点】诗歌语言的赏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总有些声音让人难忘,总有些生命让人敬畏;总有些声音让人震动,总有些生命让人震撼。

今天就让我们去倾听一曲雄浑悲壮的川江号子,去感受川江舟子生命的律动。

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蔡其矫:福建晋江人,有诗集《回声集》《涛声集》《倾诉》等。

本诗写于1958年,诗成之后诗人饱受责难。

在当时,诗界几乎都沉迷于对大跃进的乐观歌唱,作者于长江汉水,却听到了另一种属于悲歌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当时被认为是异类,但同时也是正直的呼喊。

三、范读诗歌,体会基调教师范读诗歌,学生体会诗歌节奏和情感基调。

明确:本诗感情基调为慷慨而悲壮四、学生齐读,分类意象1.学生先勾划诗歌意象2.分类意象(1)视觉意象:悬岩漩涡浆云树野庙船浪潮作用:直接描写船夫,侧面烘托号子,使人叹息、叹服。

(2)听觉意象:呼号回声吆喝长啸作用:描写号子,突出号子的悲壮。

(3)总结:两类意象交织在一起,给人以视听的双重震撼。

(4)提升:意象能把抽象情感演绎得具体可感,多个意象组合,形成意象群,可扩大了诗歌的包容量,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五、自读文本,发现探究1.学生自读课文,解读诗歌。

2.有疑难问题及时提出,其他学生帮助解答,老师点拨总结。

问题预设:(1)碎裂人心该怎样理解?(2)从诗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一种昂扬,一种奋进,这号子是壮烈的。

但诗人为什么说“悲歌的回声在震荡”?(3)“生命最凶猛的浪潮”该怎样理解?(4)“闪电”“雨点”该怎么理解?(5)终生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中“英雄”该怎么理解?小结:川江号子—强悍的生命意志—“生命中最凶猛的浪潮”川江舟子—平凡的悲情英雄—“急流上的英雄”六、深入探究1.“沥血歌唱的鸟”指的是什么?明确:诗中提到的鸟沥血歌唱,让人想到杜鹃满怀赤诚,啼血歌唱,在歌唱中书写生命的意志。

《川江船夫号子》教学设计

《川江船夫号子》教学设计

《川江船夫号子》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川江船夫号子》,能够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

2、通过欣赏,体验川江船夫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3、通过学习劳动号子,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重点: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川江船夫号子》的各段体验和感受,辨别各段的不同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劳动号子1、学生活动:四人抬一重物。

先请4位学生抬一重物,这时候学生搬起来不一致。

师:谁有办法能让他们抬起重物?这时候学生就会提出,让一个学生喊口令。

师接着喊:“一、二”学生一起叫“加油”搬。

请同学说说感受。

通过有口令和没口令两种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口令的作用。

2、学生感受劳动号子:赛龙舟。

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做划船姿势,师当领队喊口令,同学们划桨赛龙舟。

(通过这样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号子的特点。

)3、讨论交流劳动号子的特点。

(这种讨论是基于刚才的实践体验基础上的。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喊得就是号子。

通过刚才我们的活动知道劳动号子有什么特点呢?A、在集体活动中B、一领众和C、节奏与动作的节奏一致。

4、列举生活中,哪些活动还需要号子?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的工程号子;在装卸、挑担、推车等劳动中使用的搬运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等劳动中使用的农事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的船渔号子……二、欣赏《川江船夫号子》1、出示图片,介绍船夫背景。

(作为背景音乐第一次为学生播放完整的川江船夫号子)来,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你知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吗?(船夫)。

这些船夫世代生活在我国四川省川江岸边。

在这段航道上布满了艰险,密布着险滩、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

千百年来,在这航道上柏木船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而木船的动力可不是机械的,你们猜木船靠什么动力前行的?江上木船的动力来自我们船夫的身体。

川江船夫顺水推桡,逆水拉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川江上闯荡。

2、你对船夫劳动时的哪个姿势印象最深刻。

走进川江号子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15l川江号子(活动方案)1.2 活动方案

走进川江号子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15l川江号子(活动方案)1.2 活动方案

走进川江号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王静一、活动背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从重庆奉节至湖北宜昌,在193公里的航程中,主要险滩达20余个。

船工为了协调步伐、壮胆鼓气,发明了不朽的船工号子,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在川江上传习了几千年,是川江船工的一部编年史,是一种正处于濒临消失边缘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记录了巴蜀地区独特的文化生活,传达了巴渝人在险境中顽强求生、淳朴向上的意志力,虽然随着工业的发展,拉纤这种劳动已经消失,但是父辈们的这种“精、气、神”不能消失,需要我们未来的接班人——小学生去了解、去挖掘、去感悟、去传承。

为此,我们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七班全体同学进行了这次主题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收集与整理川江号子相关资料,了解川江号子的由来与历史。

学会制定计划,并按计划参加实践活动。

能力目标:通过聆听纤夫传奇故事;采访纤夫拉纤经历;观瞻纤夫拉纤之路;感受川江号子魅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系列活动中,学习并传承纤夫这种在险境中顽强求生、淳朴向上的意志力。

在实践活动中养成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善于克服困难、善始善终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重难点: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感受江川号子的文化魅力,了解、挖掘、感悟、传承这种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点:本次科技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主收集活动资料然后生成后面的主题活动:聆听纤夫传奇故事;采访纤夫拉纤经历;观瞻纤夫拉纤之路,感受川江号子魅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活动充分地挖掘了川江号子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对川江号子的由来及历史有充分的认识,并感悟到纤夫们在巨浪长风之下的悲壮豪情;险境中求生存的顽强精神。

并让学生很好地传承了川江号子这种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活动对象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七班全体同学。

五、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为3—4周六、活动具体实施过程本主题实践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准备阶段活动前期布置学生收集与川江号子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以此让学生对川江号子的由来及历史有初步的了解。

《川江船夫号子》教案

《川江船夫号子》教案

《川江船夫号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民间音乐》第三节《劳动号子》,详细内容为《川江船夫号子》的学习与鉴赏。

川江船夫号子是我国四川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丰富多样性,感受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川江船夫号子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唱川江船夫号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川江船夫号子的节奏、音高、唱法等技巧。

教学重点:川江船夫号子的地域特色、音乐特点及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钢琴、黑板、粉笔。

学具:歌词单、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川江船夫号子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其背景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川江船夫号子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音乐特点等,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

3. 示范:教师演唱川江船夫号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音乐魅力,同时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音高等技巧。

4.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川江船夫号子的特点,并尝试演唱。

5.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川江船夫号子,注意节奏、音高、唱法等技巧。

六、板书设计1. 《川江船夫号子》2. 内容:a. 历史背景:四川地区、劳动人民b. 地域特色:节奏鲜明、唱法独特c. 音乐特点: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川江船夫号子》,并分析其音乐特点。

2. 答案要求:a. 演唱:注意节奏、音高、唱法等技巧。

b. 分析:从旋律、节奏、唱法等方面阐述川江船夫号子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当地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川江船夫号子。

b. 组织学生参加民间音乐活动,体验民间音乐的魅力。

c. 鼓励学生创作以川江船夫号子为素材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一单元川江号子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一单元川江号子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川江号子一、导入由诗句“脚蹬石头,手爬沙滩,风里来雨里去,牛马一般。

拉急流走遍了,悬崖陡坎”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1、请听诵读2、点读(两学生诵读)3、两学生谈初度感受三、知人论世(一)、介绍川江号子1、川江号子:是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劳动歌唱形式。

2、历史渊源:重庆和四川东部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

从四川宜宾到宜昌一千多公里的长江江段俗称川江。

川江水势凶险,在激流险滩处逆流而上时,需要船工们齐心协力摇桨行船,甚至需要在岸上拉纤绳拖着船向上游走。

而两岸山峦重叠,悬崖峭壁,也极其危险。

他们需要奋力前行,否则不进则退。

甚至会被卷进漩涡中,掉到悬崖下。

(二)、作者介绍1、蔡其矫(1918—2007)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福建晋江人。

有诗集《回声集》《涛声集》《倾诉》《蔡其矫诗集》等。

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58年,那是中国最艰难的年份,饿殍遍野,而举国的诗人要么沉默,要么昧着良心还在欣快症的控制下大唱“形势一片大好”的赞歌。

当时他正挂职为长江规划办公室政治部宣传部长,作为一名从延安走出来的革命诗人,却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所谓“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

(三)、再读感知1、学生读2、学生谈在读感受3、归纳诗中的视觉和听觉意象:川江号子,船夫,闪电,雨点,巨大木船,鱼,鸟四、品意象,味诗情按照分好的小组对这些意象进行评析, 5分钟。

每组派代表展示评析结果。

(一)、品意象第一组:川江号子明确:此诗的首行先声夺人,“你碎裂人心的呼号,”将川江号子的“碎裂人心”撼人心魄的声音展现出来。

随后两行交代了号子的源地,凸显出号子的陡峭与迅疾。

接下来三行指明了号子的——去向,烘托了号子的旷远与激越。

它们在结构上与前三行相同,写到号子的“回声”的“震荡”,里面渗透着悲音,“悬岩”和“漩涡”进一步烘托了号子的旷远与激越。

接着的三行用“吆喝”“长啸”使号子具体化,再用一个比喻——“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十分形象(“浪潮”和后面的“流来,流来”,恰好与江、号子同时取得了联系,将号子与生命勾连起来。

《川江号子》教学设计课件

《川江号子》教学设计课件
一组听觉意象展示了川江号子碎裂人心的悲壮,形成撼人魂魄 的让人心灵逼仄的气势。另一组视觉意象则以集团形式推出了 一组让人惊心动魄的画面,使人叹息、叹服。
主题概括
这首诗源于作者游历长江的 感受,借助于对江上号子的动人 的刻画,表达了对英雄般的船夫 及其生命活力的敬仰之情。在诗 中,号子和船夫两种形象融为一 体,共同塑成了一尊强悍而悲壮 的生命雕像。
长鸣的汽笛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长江两岸再也 听不到川江号子了。但是,那世世代代激励人们向 上的号子,却以它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表现力 登入了中国民间文艺的殿堂,成为民间文化的瑰宝。 虽然,川江船工的苦难一去永不复返。但是,记录 着人类业绩的川江号子却从狭窄的峡谷中飞了出来, 飞向了更广阔的世界。它跨越时空,成为人类征服 大自然的共同财富,成为永远激励后人的千古绝唱。
你了解蔡其矫吗?
诗坛常青树 爱情诗见长

起落九十人生不老风中玫瑰, 汹涌二万诗行都成海上波浪。(挽联) 爱诗爱花爱人,向往真善美,生活 上不被窒息就是人生的幸福。(蔡语) 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诗意地栖居, 由此,拥有一颗平常心最为重要。
(蔡语)

我18岁开始写爱情诗,快90岁了还 在写爱情诗 诗人是人类的良心 诗 是呼吸,不可一日停止。(蔡语)
川江号子
蔡其矫
号子: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
唱的民间歌曲,流传于中国各地。早在原始时代,凡“举重”, 必唱“劝力之歌”。所谓“劝力之歌”就是后来的劳动号子。一 些协作性较强而劳动动作在节奏、速度上经常变化的集体劳动, 需要步调一致、动作协调,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号令,动作就会 参差不齐、力量分散,劳动就无法顺利进行。劳动号子就是人们 在这类劳动场合,为了统一节奏、协调动作、激发劳动热情和缓 解疲劳而唱的一种歌。所以产生“号子”的必备条件首先是集体 劳动,同时还必须是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劳动。 劳动号子曲调高亢激奋,节奏沉稳有力,调式调性变化 频繁。一领众和或众人齐唱,变化多端。在节奏较缓的劳动中, “领”句较长,“合”句稍短。而在较为紧张的劳动中,领句、 合句都十分短促。另外,多数情况下,领句唱完之后,合句再接 唱,但也有合句在领句结束以前就进入的,两个声部由此构成重 叠状态。这种劳动号子虽然也有曲调,但主要还是强调节奏以便 人们在同一的有规则的节奏中进行劳动。紧张的劳动动作、沉重 的体力负荷,赋予劳动号子的歌唱以吆喝呐喊的特点,因此,民 间习惯称它为“吆号子”、“喊号子”和“哨子”等。

川江号子教案

川江号子教案

川江号子教案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蔡其矫的《川江号子》,全诗共二十行,没有分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面九行为第一部分,写如生命浪潮般的川江号子;随后的七行为第二部分,写搏斗在急流上的船夫;最后四行为第三部分,作者发出了几许无奈的感慨,留给读者不尽的想象和余味。

这首诗源于作者游历长江的感受,借助于对江上号子的动人的刻写,表达了对英雄般的船夫及其蕴涵的生命活力的敬仰之情。

在诗中,号子和船夫两种形象融为一体,共同塑就了一尊强悍而悲壮的生命雕像。

二、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感受诗中的意象,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旨。

三、教学条件支持多媒体辅助教学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同学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你们关注些什么?的确,社会生活丰富多彩,除了衣、食、住、行,我们关注的东西还有很多。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为了生存下去,他们“脚蹬石头,手爬沙滩,风里来雨里去,牛马一般。

拉急流走遍了,悬崖陡坎”,他们劳作的艰难,一般人是难以想象和无法体会的,但是他们却以信念和力量,唱出了人与大自然抗争这个千古不朽的主题,他们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勇气更值得我们敬佩。

今天就让我们借助蔡其矫先生的这首《川江号子》,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心声。

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图片,介绍川江及川江号子。

1、川江: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1000多公里的长江江段俗称川江。

重庆市和四川东部都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

2、川江号子: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民间歌曲,流传于中国各地。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视川江航道为畏途,在千百年来的木船航运时代,江上木船的动力来自船工的身体,每当逆江而上或者船过险滩的时候,船工们就得拉纤绳,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号令,动作就会参差不齐、力量分散,劳动就无法顺利进行。

而且,漫漫路途枯燥无味,需要精神调剂,川江号子遂应运而生,它是船工们为了统一节奏、协调动作、激发劳动热情和缓解疲劳,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无题、川江号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选修语文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无题、川江号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选修语文

第一单元无题、川江号子《无题》一、总体评价:这是一首形式新颖的经典的现代诗歌。

二、最突出的特点:理想崇高,意象鲜明,形式特异,形象鲜明,语言简洁。

三、主要技法:设问、想象。

四、写作年代: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

五、表层意义:仆倒于雪地,化为万物的营养,迎来美丽的春天。

六、深层意义:直面苦难,毫不畏惧,相信为正义的事业、崇高的理想的牺牲的价值。

七、咀嚼感悟:是什么让人大义凛然,前仆后继?是理想,是为一个高远的理想所激励的时候,人才会认识到死的意义,进而更理解和追求生的意义。

八、知人论世:作者曾经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8年初被迫去某某。

九、结构理解:结构完整,前后呼应。

十、形式特色:最后五行特别有意思。

四个词语独立成行,强调了牺牲之后迎来的美好的未来图景;结尾句既照应开头,又余味隽永。

《川江号子》一、总体评价:这是一首气势雄浑、情感悲壮的现代抒情诗。

二、最突出的特点:情感浓烈、炽热。

三、主要技法: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复沓与对仗。

四、写作年代:1958。

大跃进。

五、表层意义:描写川江号子,川江船工。

表现号子和船工给人带来的心灵的震动。

六、深层意义:主要从最后六行表现。

一方面写船工,另一方面也表现自己的思考。

这是理想与现实错位交织的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感慨。

七、知人论世:1938年进入某某鲁迅文学院文学系学习,1958年被划为“右派”。

八、咀嚼感悟:两点可以思考:船工的号子和呐喊,是为了让人倾听吗?我们为理想而奋斗,是为了什么?如果遭遇了挫折,蒙受了冤屈,我们将要如何面对?九、妙处点拨:本诗撼人心魄的力量来源,一是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的描写所带来的心灵冲击,那是力量与血泪。

新人教版选修《川江号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川江号子》教案

新⼈教版选修《川江号⼦》教案整体感知这⾸诗源于作者游历长江的感受,借助于对江上号⼦的动⼈的刻写,表达了对英雄般的船夫及其蕴涵的⽣命活⼒的敬仰之情。

在诗中,号⼦和船夫两种形象融为⼀体,共同塑就了⼀尊强悍⽽悲壮的⽣命雕像。

全诗共⼆⼗⾏,没有分节,但⼤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九⾏为第⼀部分,写如⽣命浪潮般的川江号⼦;随后的七⾏为第⼆部分,写搏⽃在急流上的船夫;最后四⾏为第三部分,作者发出了⼏许⽆奈的感慨。

诗的原稿的末尾本来还有⼏句:“歌声远去了,⁄我从沉痛中苏醒,⁄那新时代诞⽣的巨鸟,⁄我⼼爱的钻探机,正在⼭上和江上⁄⽤深沉的歌声⁄回答你的呼吁”,作者后来把它们删去了,⽤省略号留给读者不尽的想象和余味。

此诗的⾸⾏,就以“碎裂⼈⼼”将川江号⼦的撼⼈魂魄的⾳⾊展现了出来;随后两⾏中的“万丈断崖”和“飞箭般的船”,交代号⼦的“源地”,凸显了号⼦的陡峭与迅疾。

接下来的三⾏指明了号⼦的去向——“从悬岩到悬岩,⁄从漩涡到漩涡”,它们在结构上与前三⾏相同,写到号⼦的“回声”的“震荡”,⾥⾯渗透着悲⾳,“悬岩”和“漩涡”进⼀步烘托了号⼦的旷远与激越。

接着的三⾏,先⽤“吆喝”“长啸”使号⼦具体化,然后⽤⼀个⽐喻“有如⽣命最凶猛的浪潮”,⼗分形象(“浪潮”和后⾯的“流来,流来”,恰好与江、号⼦同时取得了联系)地将号⼦与⽣命勾联起来。

这⼀部分从不同侧⾯刻写了川江号⼦的⽓势,及其带给诗⼈的听觉上的震撼。

“你”的使⽤,创设了诗⼈与船夫之间的对话关系,末了以“向我流来,流来”,将号⼦的宏⼤⾳流引向了“我”。

接下来的第⼆部分,便⾃然地转⼊了“我”的视⾓。

第⼆部分连续⽤四个“我看见”,将“摄像镜头”直接转向号⼦的发出者——船夫。

先是“巨⼤的⽊船”映⼊眼帘,接着⽬光移向船上的“桨”,最后聚焦于桨边的⼈。

诗⼈⽤两个⽐喻“眼中的闪电”、“额上的⾬点”,来形容⽊船的急速⾏驶。

很快,“⾬点”的意象转化成船夫们“千年的⾎泪”,诗⼈的感受也随之升腾:那些“终⾝搏⽃在急流上的英雄”,“宁做沥⾎歌唱的鸟,⁄不做沉默⽆声的鱼”,传达了船夫们充满悲慨的⼼声。

课程故事:川江号子

课程故事:川江号子

课程故事 :川江号子一、活动的缘起在组织课外游戏拔河活动时,孩子们突然对“一二一二,加油”的口号加以讨论,表示在集体活动时大家都会喊口号,那么都会在什么情况下喊出口号呢?所喊出的口号有什么作用呢?小朋友们都被这个问题吸引,产生了探索“号子”的兴趣,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二、讨论话题“什么是号子”在分组过后,小朋友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纷纷开始讨论,在汇报时更是积极抢答,给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老师,什么是号子?”“我知道,耗子就是老鼠。

”“不对,不对,在拔河游戏里,大家一起喊了口号!”“我爸爸妈妈在一起搬桌子时也会喊一二一。

”“我看电视里的划船比赛,参赛队员们一起滑动船桨时会统一口号。

”“老师,纤夫们为什么要喊号子呢?”…这时我为孩子们播放了慷慨激昂的川江号子,这种全新的韵律声音无疑是水滴进入热油,进一步的引发了小朋友们的探讨热情。

随着船工们一声声的号子,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想法,追随幼儿对“号子”与“川江号子”的兴趣,我们一起踏上了“川江号子”的探索之旅。

教师思考:在选取活动内容时必须充分考虑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幼儿参与活动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活动的选择与设计要注意从幼儿已有的经验入手。

三、参观博物馆纤夫石,纤夫拉纤为了使得小朋友们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川江号子,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孩子们分别到“三峡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参观,通过现场观看纤夫石、纤夫拉纤,小朋友们直观的认识了川江号子,还了解到,纤夫们为了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

在这种合唱形式下,船工们可以一气完成惊险航道的运输工作,尽管工作环境较为危险,水流很急,但是通过喊出号子,船工们能更加安全顺利地完成每一天的工作。

教师思考:家长带领孩子们到博物馆参观可以为孩子们进一步的学习创设合理的情境,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创新性,这种让幼儿自由参观领悟的方式不再是教师讲、幼儿听的传统的“灌输式”,而转向以幼儿的主动学习为主,直观地感受模仿,使得幼儿可以自觉地在博物馆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现。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川江号子》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川江号子》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川江号子》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川江号子
一、在预习时反复高声朗读这首诗,体会其中蕴涵的激情。

二、学习之前,可以让学生回忆讨论“号子”这种特有的表达形式和运用场合。

三、学习这首诗时,可以体会以下几个问题。

1.读这首“号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景?
通过一组鲜明的视觉意象,我们仿佛看到悬崖峭壁之下,电闪雷鸣之时,长江湍急的江水打着漩涡,飞箭般的船上的船夫奋力划动桨,看到了云、树、野庙,看到了在激流中奋力搏斗的船夫,看到了在大自然和艰难生活中不屈不挠的奋斗者的形象。

2.从船夫的号子里,你听出了什么?
听出了船夫激昂的生命活力、孤独悲壮的情怀。

四、这首诗的人称变化也耐人寻味。

诗的第一句就将川江号子拟人化,称为“你”,好似面对面与川江号子对话,使客观的声音具有了人的感情,使作者对声音的礼赞变成对生命的礼赞。

之后又以第一人称写船夫在闪电激流中的奋勇搏斗,惊心动魄,震撼力很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江号子》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意象解读诗歌。

在读中体会诗的感情。

提高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步骤:
导入
1、让学生挺歌曲《船工号子》提问:什么是号子?
号子: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民间歌曲,流传于中国各地。

早在原始时代,凡"举重",必唱"劝力之歌"。

所谓"劝力之歌"就是后来的劳动号子。

一些协作性较强而劳动动作在节奏、速度上经常变化的集体劳动,需要步调一致、动作协调,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号令,动作就会参差不齐、力量分散,劳动就无法顺利进行。

劳动号子就是人们在这类劳动场合,为了统一节奏、协调动作、激发劳动热情和缓解疲劳而唱的一种歌。

所以,产生"号子"的必备条件首先是集体劳动,同时还必须是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劳动
劳动号子曲调高亢激奋,节奏沉稳有力,调式调性变化频繁。

一领众和或众人齐唱,变化多端。

在节奏较缓的劳动中,“领”句较长,“合”句稍短。

而在较为紧张的劳动中,领句、合句都十分短促。

另外,多数情况下,领句唱完之后,合句再接唱,但也有合句在领句结束以前就进入的,两个声部由此构成重叠状态。

这种劳动号子虽然也有曲调,但主要还是强调节奏以便人们在同一的有规则的节奏中进行劳动。

紧张的劳动动作、沉重的体力负荷,赋予劳动号子的歌唱以吆喝呐喊的特点,因此,民间习惯称它为“吆号子”、“喊号子”和“哨子”等。

一、走近作者
1、你了解蔡其矫吗?
作者简介蔡其矫(1918.12.12——2007.1.3)著名诗人,福建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顾问,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1918年12月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园坂村,幼年随家迁居印尼泗水,少时回国读书、生活,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1年在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大教书,以诗歌《肉搏》成名,上世纪50年代诗歌《雾中汉水》、70年代《祈求》曾闻名遐迩。

出版《回声集》《涛声集》《祈求》、《福建集》、《迎风》、《醉石》、《诗歌回廊八册》等共22本单合本诗集。

二、读诗方法:音读意读情读美读
1、音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词与词的关键,读出句与句间的自然连接。

诵读技巧:音读,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调控得体。

2、意读
以理解诗歌意义、内容为目的,借助诗歌意象把握诗歌。

诵读技巧:“意读”声中见人,语中见事,语调变通。

破译意象(学生边读边划出体会到的意象)
(1)意象是诗歌的精灵
(2)品味语言-感悟主题-破译意象
理解诗歌,就要破译诗歌中的意象内涵,《川江号子》采用的是两类意象,请同学们破译“呼号”、“回声”、“吆喝”、“长啸”、“悬岩”、“漩涡”、“木船”“桨”“云”“树”“野庙”“闪电”“雨点”“血泪”的具体内涵.
(3)号子和船夫:
号子是船夫凄苦命运的呐喊,是船夫悲剧平凡人生的张扬,是船夫顽强生命意识的呈现。

船夫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悲剧英雄,是一尊强悍而悲壮的生命雕像,是千百年来不断奋斗抗争、生生不息但又一生愁苦悲惨的普通劳动者的典型形象
3、情读
是指借助诗歌的节拍、重音、语调、语速、等手段,将读者体悟到的文章的感情读出来一种方法,核心是“情”。

诵读技巧:“情读”字字含情,句句融情,形成共鸣。

诵读中感悟生命的震撼
美读
从美感高度去读,读出音调的和谐美、内容的充实美、作者与读者的情调美。

诵读技巧:从诗歌的形象、形式、韵律、情趣品读。

语言品味
这首诗采用了自由体,句式灵活,没有严格的押韵,但读来有强烈的节奏感,主要是因为诗人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1)人称的巧妙变换。

(2)词语的复沓与对仗。

总结:本诗作者借助于对江上动人号子的刻画,表达了对英雄般船夫及其生命活力的敬仰之情。

在诗中,号子与船夫两种形象融为一体,共同塑造成了一尊强悍而悲壮的生命雕像。

四、拓展练习
以“春天”为话题按下面的格式仿写一组句子。

每句话用两种修辞手法。

我看见()
我看见()
我看见()
我看见()
五、总结
长鸣的汽笛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长江两岸再也听不到川江号子了。

但是,那世世代代激励人们向上的号子,却以它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表现力登入了中国民间文艺的殿堂,成为民间文化的瑰宝。

虽然,川江船工的苦难一去永不复返。

但是,记录着人类业绩的川江号子却从狭窄的峡谷中飞了出来,飞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它跨越时空,成为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共同财富,成为永远激励后人的千古绝唱。

2011-05-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