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教师用书北师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高考知识点解读:1、概括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1)开始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上“为政以德”。

将奴隶社会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

(2)继承发展:战国时期,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除强调“仁义”和“王道”外,又提出“舟水”说,并且综合法家和道家思想,提出了“礼法并施”的主张。

这样将儒家思想发展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遭受重创:秦朝时,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

(4)确立正统:西汉时,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宣扬“天人感应”学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受到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

(6)开始复兴:隋唐时期,在“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下,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7)继续发展:宋明时期儒学从佛教、道教中吸收有益成分,完成了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形成新的儒学——理学。

(8)遭遇批判:明清时期,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儒学体系。

2、“百家争鸣”的含义、背景、主要派别及主要代表人、影响。

3、注意点:(1)“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2)孔子和老子代表着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着下层手工业者的利益,孟子、荀子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3)当时流行最广的两大学派是儒家和墨家。

(4)道家是学术流派,道教是宗教流派。

(5)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后来被秦王赢政所采用,主要是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迎合了赢政的需要。

(6)法家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思想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我们今天强调的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不一样的。

(7)“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8)“百家争鸣”阶级基础中的“士”主要指的是新兴地主阶级。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 宋明理学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部分,没有被陆王心学取代,两者的分歧在于
关闭
方法论,故B项错误;“心即理”是陆九渊提出的,故C项错误;“龙场悟道”是指
内心反省,抛弃了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方法论,故D项正确。 D
解析
关闭
答案
第十一单元
主题一 主题二
第33讲
真题体验
宋明理学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第十一单元
第33讲
真题体验
宋明理学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0-
三、历史影响 1.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2.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 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了积极作用。 3.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 极影响。 图示解史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第十一单元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第33讲
真题体验
宋明理学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3-
考向一 政治变迁与儒学地位的关系 1.(2014课标全国Ⅰ,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 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 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关闭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决定宗教兴亡”的说法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后,佛教并没有走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向消亡 ,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材料信息“武则天时明令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佛教位在道教之上 ”,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态度的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第33讲
真题体验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限时特训:第12单元-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限时特训:第12单元-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3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一、固基题组(本题组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合计24分)1. [2014·广东湛江调研]学者李泽厚认为:“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

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指( )A. “知行合一”B. “天人感应”C. 先气后理的思想D. “存天理,灭人欲”解析:A项为王阳明的思想,B项为董仲舒的思想,C项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思想,D 项是朱熹的思想。

答案:D2. [2014·湛江调研]“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该言论反映的是( )A. 孔子的“为政以德”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 朱熹的“格物致知”D. 黄宗羲的“工商皆本”解析:从题干要求明显可以看出是对事物的理的探究,故符合题意的只有C。

答案:C3. [2014·广东汕头高三期末]叔本华说:“一切天生万物总结起来就是我,在我之外任何其他东西都是不存在的。

”下列历史人物的思想与此类似的是( )A. 孔子B. 董仲舒C. 王阳明D. 顾炎武解析:“在我之外任何其他东西都是不存在的”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孔子、董仲舒都是客观唯心主义,顾炎武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排除A、B、D三项。

答案:C4. [2014·徐州模拟]王阳明的门人在夜间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说:“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门人让贼脱光衣服,贼犹豫说:“这,好像不好吧。

”门人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在门人看来,这里的“良知”是指 ( )A. 纲常B. 羞恶C. 真理D. 私欲解析:从题干材料提供的情境分析,这里的“良知”指怕脱光衣服受到羞恶,选B。

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4讲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人民版

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4讲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人民版

教材补遗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就是花时间,讲方法,深刻探究万事万物的本质,以达到对 普遍天理的认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
合作探究
主题 程朱理学兴起的背景及特点
史料呈现 史料1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
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 ——《河南程氏遗书》
三、理学的新发展——陆王心学 1.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的开创者,其提出的核心命题是 “ 心即理也 ”,其名言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明朝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在于 “ 致良知 ”;修养的方法是要做到“知行合一”。
3.心学出现的影响: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图解历史 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
第三部分 思想文化历程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 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考纲要求
1.宋明理学:(1)二程与理学的创立;(2)朱熹的学说;(3)陆王心学思想。 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李贽的反正统意识;(2)黄宗羲、顾炎武、王 夫之的进步思想。
考纲呈现
考点一 宋明理学 考点二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3.古代某学者说:“我今说个□□□□,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 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 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该学者和填入材料中“□□□ □”里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 C ) A.董仲舒:天人感应 B.朱熹:格物致知 C.王阳明:知行合一 D.顾炎武:经世致用
考点二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自主学习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李贽的思想 (1)挑战① 孔子 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2)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 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

2020届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整合提升

2020届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整合提升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地位原因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秦朝儒学受到重创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压制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汉代儒学改造时期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明儒学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依然如故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体现了唯心主义的内容,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思想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明清之际批判继承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腐朽项目中国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不同点原因经济发展,兼并战争频繁,士阶层受到重用工商业发展,公民社会地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目的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统治者服务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体力量的发展不同点历程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出现,法家思想受宠,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儒学逐渐成为大宗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研究人与人类社会;经过中世纪的黑暗后,人文主义复兴相同点背景战争频繁、处于分裂状态主题研究社会问题、研究人类本身成就产生了诸如孔子、苏格拉底等伟大的思想家;都对各自的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项目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欧洲启蒙运动背景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受到封建制度束缚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思想明清之际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使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性质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运动地位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是17、18世纪欧洲的主流思想内容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影响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对后来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起了鼓舞作用。

2020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25讲宋明理学

2020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25讲宋明理学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25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限时训练新人教(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洛阳统考)魏晋时期,一种称之为“玄学”的社会思潮在士大夫中流行起来。

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

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

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

魏晋玄学( )B.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A.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C.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A [“天理自然”符合道家思想,魏晋时期作为儒学的玄学思想中包含道家思想,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故A项正确;材料与佛教思想无关,没有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故B项错误;由材料无法推断其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故C项错误;由材料无法推断其融合道家思想的目的,故D项错误。

] 2.有学者认为:“辟佛的宋儒本质上往往不是佛学的批判者,而是批判的佛学者。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B.宋朝儒佛地位相当A.宋儒不再批判佛教D.三教合一局面形成C.佛学渗入儒家义理C [“辟佛的宋儒”表明宋儒对佛教是有批判态度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介绍宋朝儒学和佛教地位相当,故B项错误;“批判的佛学者”意思是宋儒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或汲取了佛教的部分精髓,并将之融入了儒学,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道家学说,也没有呈现三教合一的信息,故D项错误。

] 3.“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

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

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

”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有所为有所不为B.格物致知,自我修行C.自我克制,廉洁奉公D.不畏权贵,忠君爱国C [材料中“若公时……若不公”表明是公不公,而非为不为,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格物致知,故B项错误;材料中“存天理,灭人欲”“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表明朱熹强调公职人员要克己奉公,故C项正确;不畏权贵与材料中“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

考点9
考点 10
考点 11
考点 12
5.(2015·全国2,24,4分,难度★★)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
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
明了儒者( C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古时代的政治制度,D项错误。
考点9
考点 10
考点 11
考点 12
古代儒家学者对现实的批评与近代民主思想家对现实的 批评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古代儒家学者对现实的批评往往以古非 今,希望统治者能像尧、舜一样圣明,而不是否定君主的权力;近代 民主思想则是站在否定君主专制的立场上要求限制君权,实现主权 在民。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有效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
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
世影响深远,故选C项。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
考点9
考点 10
考点 11
考点 12
考向二 法家、道家、墨家及其与儒家的关系
1.(2018·全国1,24,4分,难度★★)《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
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
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C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考点9
考点 10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后限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后限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四)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

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

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B.士大夫普具崇佛心理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C [题干中并未提到儒学思想融合佛教思想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也未提到士大夫的崇佛行为,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的信息,可知佛教融合儒家思想,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道家思想,故D项错误。

]2.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

’吾多见其丧天真矣。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此材料表明程朱理学( )A.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B.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C.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D.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C [依据材料“饮食者,天理也”可知题干主张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故C项正确。

] 3.朱熹曾指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

循天理,则不求利(利益)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

”在这里朱熹主张( )A.天理与人欲不可兼得B.仁义与天理是后天养成的C.天理与义利相辅相成D.一切私利是社会混乱根源C [根据材料中的“循天理,则不求利(利益)而自无不利”,说明天理与义利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故答案为C项。

]4.有北宋思想家称:“人心私欲,故危殆。

道心天理,故精微。

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该思想家是( )A.王阳明B.程颐C.朱熹D.陆九渊B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这是程颐的观点;后来朱熹吸收这一观点,排除C项,B项正确;王阳明主张“致良知”,与题干“存天理,灭人欲”无关,排除A项;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排除D项。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专题十二 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专题十二 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

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考点1|哲思明理——宋明理学[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魏晋南北朝、唐代儒学的发展情况1.儒学危机(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佛教、道教相继兴盛并迅速传播,儒学也因此受到冲击。

(2)唐代“三教并存”: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佛、道三教得以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学日益处于劣势。

2.儒学的发展(1)韩愈对佛教进行批判,他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并且以继道统为己任,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

韩愈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并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

(3)韩愈、柳宗元等人企图建立一个能融会“百家之学”的学说来取代佛、道,后经以“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颐)为代表的理学家们的发展,到南宋朱熹时这一“学说”正式形成。

二、程朱理学1.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儒学的困境:魏晋时期,佛、道两教传播,冲击着儒学地位。

(2)儒学复兴运动:唐中后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

2.“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1)朱熹的理学体系:①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

②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4.理学的世俗化(1)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

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

(2)朱熹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构建了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的一套周密社会秩序。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5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5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项目 理学思想 不 同 方法论 点 道德观
哲学范畴
程朱理学 “理”是世界的本 原
强调“格物致知”
主张人应以外在的 天理为行为规范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陆王心学
“心”是万物的本原
“发明本心”或“致 良知” 主张人应以“内心” 的自修、自省达到良 知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 本质
人性出发考查“存天理,灭 想主张及其特征是本考点的教
宋明理学
人欲”所体现的人性论 3.2014·全国卷Ⅰ,25:从
学重点,建议在复习时既要关 注历代儒学各自的思想特征及
唐代佛儒道三教地位的变化 其与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更
考查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要关注不同时代儒学之间的继
4.2014·大纲卷,17:从明 承、发展关系,从而理解儒学
二、明清之际的进步儒学思想 1.出现背景。 (1)政治:_君__主__专__制___制度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明朝中后期出现_资__本__主__义__ 萌芽。 (3)思想:理学和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思想。 2.代表人物及思想。 (1)“异端”思想家李贽。 ①著作:《焚书》《藏书》。
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 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 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提出了道德性 的行为规范。
3.陆王心学。 (1)南宋陆九渊。 ①宇宙观:“心”即“理”,“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②认识论(求“理”方法):发明本心,即内__心__反无物”“心外无理”。 ②提出“_致__良__知__”(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
问题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的特 点。 答案: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 完成了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 2.根据史料二,学者黄仁宇认为理学的一系列缺陷 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怎样的特点?并根据史料归纳理学 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保守。影响:为皇 权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封建道德代替法律,影响了 中国近代法制化的进程。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4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4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解析:王夫之的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没有明确提出近 代西方的主权在民学说,故A项错误;“故其始也,各推其德 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他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 择,注重君主的道德功绩,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王夫之 的唯物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对董仲舒“君权神 授”理论的否定,故D项错误。 答案:B
合 作 探 究 区
史料研习· 主题发散
主题一 “理”与“心”的激辩——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 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陆王 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天生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 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 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理”与 “心”的激辩,极大地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 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李贽的“离经叛道”是商品经济发展与程朱理学丧失活力的 结果。 (2)明清之际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 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君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 想的先声,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 位。
[跟进自测· 夯基固本] 1.(2017· 唐山市高三模拟考试)北宋学者石介在《中国论》 中说:“闻乃有巨人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 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 道。”其言论意在( ) A.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 B.反对文化交流保护华夏文明 C.削弱佛道冲击意图复兴儒学 D.宣扬华夷观念维护北宋统治
[史料研习· 史论归纳] 一、宋明理学 史料一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 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 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 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 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程朱理学家们融 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程朱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新课标)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

(新课标)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

示例二:明清时期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 明清在农耕经济顶峰的康乾之际,西方工业文明出现巨大飞跃。明清君主专制空 前强化,资产阶级代议制则在欧美各国确立并完善。明清出现了反传统、反教条 的进步思想,但新思想受到压制,以理学为主体的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西方人 文主义兴起,科学家、思想家为真理而献身。明清以实用性、总结性为特征的古 典科技继续发展,西方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形成。 (其他主题如“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对中国的影响加强”等,如果论证充分, 也可)
解析:题干中管子的思想主张治理国家应当以法为依据,任法而国治,舍法而国 乱。在古代社会,法治是君主意志的体现,是一种“人治”;现代“法治”是指 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 和遵守法律,是人们意志的体现。故选A项。 答案:A
视角7 史观·文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018·江苏南通模拟)包公戏是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典型。京剧形成后,包公戏出现 了复杂面貌,既有铡驸马时的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也有用打龙袍代 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这充分说明( ) A.清代的包公戏更尊重历史事实 B.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C.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 D.京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
答案:D
视角5 价值观·文艺的平民化、通俗化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 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 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单元总结•能力提升
历史阶段
通史线索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47宋明理学课件人民版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47宋明理学课件人民版
提示:明清时期,理学占统治地位,科举取士的命题范围 在四书五经内。
(4)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 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
提示: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对周公所创周礼文明的继承和发 展,所以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创立 的理学推崇气节、修养,将继承和发展周礼之道、强调“重义 轻利”“养浩然之气”的孟子学说奉为儒家经典,突显出孟子 学说在成为统治思想的程朱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孟子》一书也 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之一,所以儒学在宋代以后多被称作“孔 孟之道”。
提示: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即认为人的本质都 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有恶的一面,故要求人们应泯灭自身的欲 望,追求至善至美这一人生的最高目标。
(3)《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 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 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2014·广东卷]
——王阳明《传习录》
探究 两则史料体现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求理的方法 上有何不同?
答案:程朱理学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以求理,即 通过外在的学习;陆王心学认为“理”在心中,主张通过内心 的反省以求理。
3.归纳比较——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理学思想 “理”是世界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二、理学的成熟
1.标志: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 大而严密的 8 __理__学_体__系____。
பைடு நூலகம்
2.概况
类别
内容
理先于气,理比气更根本;
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 理气论
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就是“ 9 __太_极_____”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考点1| 宋明理学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理学的产生1.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1)并开始衰落。

达到顶点,(2)官僚地主肆意兼并土地加深了社会矛盾。

,朝廷要求封建思想家对儒学进行改造创新,(3)维护。

封建统治(4)官僚地主集团把理学作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及其新学的精神武器。

.含义2: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和佛教3.影响: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理学的奠基者程颢和程颐1.地位:北宋重要的理学家,是理学思想的奠基人。

2.主张核心思想:)提出(1”的概念。

“天理认为天理①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②把天理与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度就是天理。

,格物致知“(2)认识论:提出”格物,当作领悟天理的手段。

”“把“克己复礼继承孔子的(3),在道德修养上,””主张灭人欲。

“存天理,三、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1.地位: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地位仅次于孔孟。

2.思想主张(1)“理”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的根据。

三纲五常(2)封建的就属于“”。

天理“主张(3)存天理”用封建伦理纲常来改造人性。

,,灭人欲3.影响(1)在元、明、清时期,朱熹被统治者奉为“大贤”,其地位仅次于孔孟。

官学”“理学被日本德川幕府奉为(2)概念。

,理性”被西欧的启蒙学家所借用“创造了,[轻巧识记]宋明理学四、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1.概况“心即理也(1)”思想来源:南宋陆九渊提出认为”是宇宙的本原。

心“,(2)地位:心学的集大成者。

2.思想主张哲学观:提出(1)心外无物“的命题。

”“”心外无理“克服”认识论:主张通过私欲(2)内心反省“致良知”。

“达到的途径,”[易误辨析]“心学”与“理学”不是继承关系“理学”和“心学”是从属关系。

“心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也是“理学”。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程朱理学……①毕竟是先有此理。

史料一宇宙之间,“未有天地之先,,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一理而已,为地,而凡先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无非这理,亲,君臣有义之类。

,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②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天理数。

”——《朱子语类》史料二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③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学会读史](1)史料一体现了理学精神的精髓。

文天祥被俘期间,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和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从文天祥身上我们能感悟到怎样的理学精神?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宋明理学?提示: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气节。

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2)根据史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

提示: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史论归纳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及特点(1)新发展①宋朝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有益内容,使儒、佛、道三家融合,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则;既是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

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

(2)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哲学理论体系。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1.《二程文集》载:“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

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 )A.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B.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A[材料的意思是认为富贵是贤者不想要的,那就违背了人的实际情况。

人没有利,平时正常的生活都过不下去,怎么能够没有利?由此分析可知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故A项正确。

] 2.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朱熹旨在强调( )A.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道德修养B.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最新教育教学资料精选C.“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D.人要克制欲望才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C[根据材料从孔子“克己复礼”到《中庸》及《大学》,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得出朱熹强调儒家一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故C项正确。

] 3.他试图从精神层面化解16世纪的社会危机,强调突出个体道德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否定用外在的天理来管束人心。

“他”是( )A.程颢B.朱熹D.王阳明C.陆九渊D[程颢生活在北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朱熹生活在南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陆九渊生活在南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他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与材料意思相符,故D项正确。

]考点2|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1.背景(1)经济: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2)政治: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突出。

(3)思想: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发生动摇。

2.著作:《焚书》《藏书》等。

3.思想主张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1)主张。

自治、自由破除对儒家经典的迷信,(2)的是非为标准。

孔子反对以(3)反对制度和礼教束缚。

封建等级4.影响:反对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压迫,维护劳动人民的生活自由,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

[轻巧识记]李贽的思想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明末清初,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提倡共同点:反对空谈.2,和民族压迫。

专制主义反对经世致用之学3.代表人物及主张[概念阐释]“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

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主张及特点故,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①中间千百余年,汉唐宋是也,吾无论矣。

后三代,前三代 史料一。

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史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

凡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史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③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学会读史](1)史料一反映了李贽追求个性自由、反对迷信孔子的思想,据此分析其思想的主要特点。

提示:反传统、反权威。

(2)史料二中黄宗羲提出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这等同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吗?提示: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还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时代要求,本质上仍属于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因此二者不等同。

(3)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出现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潮的认识。

提示:根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文化专制的束缚。

认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史论归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4.黄宗羲认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A.君主制度摇摇欲坠B.启蒙思想已有萌芽D.资产阶级日益壮大C.纲常礼教全面崩溃B[黄宗羲生活时代是明末清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抨击君主专制的思想,说明反对君主专制启蒙思想出现了萌芽,故B项正确;明末清初纲常礼教并没有全面崩溃,故C项错最新教育教学资料精选误;资产阶级此时尚未出现,故D项错误。

] 5.顾炎武说:“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表明他主张( )B.工商皆本A.倡明理学D.反对专制C.经世致用C[A项属于宋代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B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排除;材料中“明道也,以救世”的信息说明主张经世致用,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反对君主专制的信息,故D项错误。

] 6.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

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

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

”在此,王夫之( )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B.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C.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D.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B[王夫之的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没有明确提出近代西方的“主权在民”学说,故A项错误;根据“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可知,他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注重君主的道德功绩,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对董仲舒“君权神授”理论的否定,故D项错误。

]主题一“理”与“心”的激辩——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主题立意]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