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感染性疾病的诊断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疫苗接种的时机
疫苗接种通常在儿童期进行,也有一些疫苗需 要在成年后接种,接种时间根据不同疫苗有所 不同。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前需要注意身体状况,不要在发热或患急性疾病时接种疫苗;接种后也需要保持局部卫生,避 免感染。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传播。
05
感染性疾病的治 疗与管理
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
感染性疾病应尽早开 始治疗,以减轻症状、 缩短病程、降低并发 症风险。
合理用药
根据病原体种类、病 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 体差异,选择合适的 药物和剂量。
综合治疗
结合药物治疗、营养 支持、休息等多种措 施,全面提升患者的 康复能力。
隔离与防护
对患者进行隔离,防 止病原体传播;同时 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 的防护措施。
疫苗接种
隔离措施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采取隔离措施可以有效 防止疾病的传播,保护其他人的健康。
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是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基本 措施,包括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等。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的 重要性
疫苗接种是预防感 染性疾病的有效手 段,能够增强人体 免疫力,降低感染 风险。
疫苗接种的 时机
02
感染性疾病的症 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发热
发热是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 通常是感染病原体后免疫系统的 反应。
咳嗽、呼吸困难
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时,如感冒、 流感等,常见咳嗽、呼吸困难等 症状。
皮肤问题
如皮疹、瘙痒、红肿等,可能是 感染病毒或细菌后皮肤组织的反 应。
诊断方法
直接检查
通过观察、触诊和叩诊等直接 检查方法,发现患者体征异常。

10-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最新.ppt

10-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最新.ppt
Figure 2. The SDA reaction cycle. These reaction steps continuously cycle 最新.课件 during the course of amplificatio1n5.
引物A 5’端 带有T7RNA 聚合酶结合位 点,3’端碱 基与靶RNA 3’端序列互 补;引物B的碱 基序列与 cDNA 3’端 序列互补
DNA 聚合酶 HBcAg
最新.课件
22
Dane颗粒(完整的病毒)形态
HBsAg
(外膜蛋白)
HBcAg
(核衣壳蛋白)
最新.课件
8
一、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其诊断 策略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般性检出策略,即只需要提供是否有 某种病原体的感染;
完整检出策略,即不仅对病原体做出诊 断,还要进行分型(包括亚型)和耐 药性方面的检测。
最新.课件
9
1. 一般性检出策略和方法
针对特异性的核酸序列进行核酸分子探 针杂交,或者利用常规PCR技术直接检 出微生物的DNA/RNA,它能够判断有 无感染和是何种病原体感染。
最新.课件
18
3. 定性检测结果 有时不能提供病原体活力相 关信息
临床治疗病情缓解后一定时间内,在患者 样本中仍可以检测出相应的病原体。
有些病原体潜伏在进体内,没有临床症状。
4. 疾病状况的判断 检测出病原体的存在并不 能说此病原体就是引起疾病的直接原因。
该病原体可能是一种正常菌群
最新.课件
19
五、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 及评价
14
Figure 1. Target generation scheme for SDA. This figure depicts the initial steps in an SDA reaction which transform the original target sequence into the amplification cycle depicted in Figure 2.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ppt 课件
汇报人:XXX
01
感染性疾病的定义与分类
02
感染性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03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04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05
常见感染性疾病介绍
06
感染性疾病的社会影响
目 录
01
感染性疾病的定 义与分类
定义
感染性疾病是什 么
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 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 与人、动物与动物或 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 播的一类疾病。
诊断方法
1
临床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 和病史,医生可以对感染性
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2
实验室检测
通过血液、尿液、痰液等样 本的化验,可以进一步确定 病原体类型和感染程度。
3
影像学检查
通过X光、CT、MRI等影像 学检查,可以观察感染部位 和病变程度,有助于诊断感
染性疾病。 介绍常用的诊断方法,如实 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以辅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
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影响
感染性疾病爆发时,公共卫生体系 需增加医疗资源,如床位、医护人 员等,以满足患者需求。
针对特定感染性疾病,政府可能调 整公共卫生政策,如实施旅行限制、 隔离措施等。
感染性疾病的爆发可增强公众对公 共卫生的关注,促使人们更加重视 个人卫生和预防措施。
公共卫生资源配置
公共卫生政策调整
分类
感染性疾病按照病原 体种类可以分为病毒 性感染、细菌性感染、 立克次体感染、螺旋 体感染、原虫感染、 蠕虫感染等。
分类
细菌性感染
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痢疾等。
病毒性感染
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水痘等。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强调国际间在感染性疾病防控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共 同应对全球性的卫生挑战。
探讨新技术、新方法在感染性疾病防控领域的应用,如基因编 辑、疫苗研发等,提高防控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加强感染性疾病防控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和能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人群的免 疫水平。
个人防护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 触患者等,减少感染风险。
传染病测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报告和 控制疫情。
环境卫生
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播 。
感染性疾病与公共卫生
传播方式
介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包 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 播等,以及不同传播方式的防控
分类
感染性疾病可根据病原体种类、传播方式、发病部位等多种方式 进行分类,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感染性疾病的传染源可以是患者、带菌者、动物等 ,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传播、食物和水传播、接 触传播等。
易感人群
不同年龄段、职业、地域的人群对不同的感染性疾 病有不同的易感性。
对症治疗
疼痛管理
对于感染引起的疼痛,采 用合适的镇痛药物进行疼 痛缓解,提高患者的舒适 度。
退热处理
对于发热症状,采用解热 药物或物理降温方法,帮 助患者降低体温,缓解热 感不适。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于感染引起的代谢紊乱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紊乱,保持内环境稳定。
免疫治疗
免疫增强剂
使用免疫增强剂,增强患者的免 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
实验室诊断方法

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ppt演示课件

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ppt演示课件

②败血症
③毒血症 ④脓毒血症
. 6
(三)按病原体来源
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
7
三、感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一)一般实验检测 WBC常规检查 C-反应蛋白(CRP)
血清降钙素原(PCT)
器官功能改变的检测
.
8
(二)病原学实验诊断 临床病原体检查目的
明确感染病原体 指导治疗,预防,判断预后
.
9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的常用病原学检测

体外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
51
第三节 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
52
一、血流感染
(一)引起血流感染常见微生物与常见疾病

常见微生物
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 链球菌、肠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 伯菌、沙门菌
真菌:
病毒:HBV、HCV

血流感染常见疾病
细菌: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真菌:真菌血症
.
47
2. 外毒素的测定
(1)体内毒力试验
若先给动物注射抗毒素,然后再注射外毒素,则动物
细菌外毒素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可被相应抗毒素中和, 不产生中毒症状。
.
48
(2)体外毒力试验
以细菌外毒素的特异性免疫血清为抗体与被检细菌外毒素(抗 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来检测外毒素,从而鉴定细菌是否产生 该种毒素。 白喉棒状杆菌的Elek平板毒力测定 (3) 免疫学方法:如ELISA法
PNA-FISH PCR
Serological detection
Direct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First report

感染性疾病教学演示课件

感染性疾病教学演示课件

和降低耐药风险。
04
免疫调节在抗感染治疗中的应 用
免疫调节机制及作用途径
免疫调节机制
通过激活或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以达到增强机体 抵抗力、清除病原体的目的。
作用途径
免疫调节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包括激活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促进抗体产 生;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炎症反应;以及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代谢和功能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1 2
新发和再现感染病不断出现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生态环境变化,新的感染 病不断出现,旧的感染病也会再现,给防控工作 带来巨大挑战。
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使 得一些常见感染病的治疗变得困难。
3
疫苗研发和应用不足
虽然疫苗是预防感染病的有效手段,但目前针对 一些重要感染病的疫苗研发和应用仍显不足。
肠炎
肠道黏膜的炎症,症状包 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阑尾炎
阑尾的炎症,常见症状为 右下腹痛、发热等。
泌尿生殖道感染
尿道炎
尿道黏膜的炎症,症状包 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膀胱炎
膀胱黏膜的炎症,常见症 状为下腹痛、尿频、尿急 等。
前列腺炎
前列腺组织的感染,症状 包括会阴部不适、排尿异 常等。
皮肤软组织感染
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免疫调节在抗感染治疗中的效果评估
临床疗效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 情况,以及病原体的清除情况来 评估免疫调节在抗感染治疗中的
效果。
免疫学指标评估
通过检测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如 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 ,来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免疫
调节的效果。

认识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认识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需 氧 菌
G+
GG+
杆菌 球菌 杆菌 球菌 杆菌

2019
厌 氧 菌
G-
球菌
杆菌
拟杆菌、梭形杆菌属
10
03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
-
11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Understand infectious diseases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 性支气管炎、弥漫性泛细支气 管炎
14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01 02
痰由白色泡沫转为脓性多为细 粘液性痰: 菌性感染; 浆液性痰:见于肺水肿 见于化脓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脓性痰: 是由于呼吸道粘膜受侵害、损害 血性痰: 毛细血管或血液渗入肺泡所致 铁锈色痰: 为典型肺炎球菌肺炎的特征
The classific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
-
3
感染性疾病的分类
Understand infectious diseases
感染性疾病: 医学上将所有由病原 体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 染性疾病,常见的病原 体有:细菌、真菌、病 毒、寄生虫等。
2019
-
4
感染性疾病的分类
6

按获得感染的环 境分类
2019
-
感染性疾病的分类
Understand infectious diseases
另外,感染病原菌的变迁:近来研究表明感染病原菌变迁 的总趋势为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明显增多。20世纪以来, 第3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使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现象 日益严重,比如产β -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 伯菌。外排泵激活为其耐药机制的 铜绿假单胞菌,且产生了对碳青霉 烯类耐药的菌株。还有耐甲氧西林 的葡萄球菌,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 关注,特别是万古霉素中介的葡萄 球菌。这些耐药菌株的出现已经向 人类发出了挑战。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ppt课件

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通过采集病变组织样 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组织结构和 细胞形态的变化,从而确定感染性疾病
的一种实验诊断方法。
组织病理学诊断可以用于确诊各种感染 性疾病,如肝炎、肺炎、肿瘤等。
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观察 病变组织和细胞形态的变化,有助于明 确诊断。缺点是需要采集病变组织样本
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空 气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等。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疾病 负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实验诊断的重要性
实验诊断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 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室检测可 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病原体的 种类和感染程度。
实验诊断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 科学依据。
微生物培养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观察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缺 点是培养时间较长,需要一定的实验室设备和经验。
免疫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是通过检测人体内的抗原或抗体,间接推断是否存在感染的一种实验诊断方法。
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免疫 荧光试验等。
THANKS
感谢观看
优化检测流程
对检测流程进行优化,减 少操作环节和时间,降低 误差率,提高检测效率。
标准化试剂和仪器
推动试剂和仪器的标准化 ,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 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
建立质控体系
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实 验室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 的可靠性。
定期质控检查
对实验室的仪器、试剂、 操作过程等进行定期检查 和校准,及时发现并纠正 问题。
多重检测与高通量检测
多重检测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PPT课件

精选ppt
7
引物A 5’端带
5' 引物A
有T7RNA聚
3'
合酶结合位点, 5'
3’端碱基与靶 3'
RNA 3’端序
5'
列互补;引物B
的碱基序列与
5'
cDNA 3’端序
3'
列互补
T7RNA聚合酶
5'
3'
5' 靶RNA
RT RNAseH
3' cDNA 5' RNA
3' cDNA
RT
引物B
3' cDNA模板
5'
引物A 5'
3'
5'
100-1000 RNA扩增子
3'
5'
3'RNA
5' 3'
引物B
RNAseH
5' cDNA
3' RNA 5' cDNA
图8-3 NASBA原理示意图
精选ppt
11
nucleic acid sequence-b精as选epdptamplification (NASBA)
12
• NASBA的特点为操作简便,不需特殊仪器, 不需温度循环。整个反应过程由三种 酶控制, 循环次数少,忠实性高,其扩增效率高于PCR, 特异性好。
核心区:核酸(DNA或RNA)
外周衣壳:蛋白质
包膜:脂质(镶嵌有蛋白质)
精选ppt
18
一、 乙型肝炎病毒
我国是HBV高流行区,50%-70%的人
受过感染,8%-10%是HBV携带者,肝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流行病学特征与影响
疾病的传播方式
描述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如
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等。 01
预防措施的必要性
阐述采取预防措施对于减少疾病传播
和控制感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性。
03
疾病的影响范围
介绍感染性疾病对社会、经济和公共
卫生的广泛影响,强调防控的重要性。 02
公共卫生干预与防控
疾病预防控制
感染性疾病可分为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 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
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多种类型。
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
01
接触传播
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
02
飞沫传播
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谈话时产生的飞沫。
03
空气传播
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如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或气溶胶。
针对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制定科学的预防控制措 施,如疫苗接种、疫情监测等。
健康教育与宣传
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感染性疾病的认 识和防控意识,促进健康行为。
社会参与与协作
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形成全社会共 同参与的防控格局。
感染性疾病与全球健康
全球健康威胁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健康的主要 威胁之一,对全球公共卫生造 成严重影响。
病情监测与护理
病情观察与 记录
通过监测患者生命 体征、症状和体征 变化,记录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护理措施
采取适当的护理措 施,如保持病房清 洁、消毒、隔离等, 减少感染传播风险。
营养与心理 支持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 持和心理支持,增 强患者免疫力和治 疗信心,促进康复。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ppt课件
道菌群和口咽部菌群是最重要的内源性感染源。
精品课件
三、感染类型
1、按病原体分类:可分为细菌、病毒和真菌; 2、按病原体来源分类: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
性感染; 3、按疾病特征分类:A.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B.潜伏感染、C.显性感染(包括急性感染、慢性 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带菌状态、不感 染。
精品课件
第三节 系统感染的实验诊断
精品课件
一、血流感染
血流感染的定义: 病原生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血流,并通过
血流 造成全身播散,引起各种临床症状。 血流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包括:
G+C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属,G+b如 肠 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白念 珠菌和脆弱杆菌也较常见。 检测项目的选择:
2、所有分离自无菌部位的菌株、重要的耐药株和 流行病学重要的菌株都要保存3—5年;
精品课件
四、医院感染
院感的特点: 3、当院感发生率增加而超过该时期的预计值
时就称为爆发,爆发时应当及时进行环境 卫生学检测。
精品课件
五、一般实验检测
感染病的实验诊断包括一般实验室检 查和 病原学实验诊断,前者是感染病的首要 检测 项 目,具有初筛的作用 ,常见项目如下:
血培养应注意假阳性和一过性菌血症,对比 前后 分离的菌株有助于判别;
另外,动态监测BG的水平有助于判断疾病的 发 展和预后。
精品课件
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定义: 指病原微生物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实质、被膜
及血 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疾病,如 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和脑脓肿。 中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
珠江医院微生物室

《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课件》

《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课件》

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分类
呼吸道感染
如感冒、流感、肺炎等,可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消化道感染
如病毒性腹泻、细菌性食物 中毒等,主要通过食物或饮 水传播。
尿路感染
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通 常由细菌侵入尿路引起。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
1
实验室检查
2
例如血常规、尿常规、细菌培养等,用
于检测病原微生物及炎症指标。
3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通过了解病人病史和体格特征来判断是 否存在感染性疾病。
影像学检查
如X光、CT扫描等,用于观察感染病灶的 位置和严重程度。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 及时治疗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 缓解症状,保持机体功能稳定
常用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
药物类别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喹诺酮类
适应症 常见细菌感染、肺炎球菌感染等 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胃肠道定期洗手,保持清洁和干燥的环 境,避免接触感染源。
疫苗接种
接种合适的疫苗可预防某些感染 性疾病,提高免疫力。
社交距离
保持与他人的安全距离,减少接 触传播的风险。
结论与讨论
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对于减少疾病传播和保障 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来提高感染性疾病的 预防与控制。
《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课件》
欢迎来到《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课件》。本课件将带您深入探索感染性疾 病的定义、分类、诊断方法、治疗原则、抗生素应用、预防与控制等相关知 识。
感染性疾病的定义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导致疾病发生 的一类疾病。它可能造成全身或局部的症状,严重者可威胁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RNA 5' cDNA
图8-3 NASBA原理示意图 16
三、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标本处理
▪ 标本采集处理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标本种 类、标本量、抗凝剂等及对标本进行合适 的传送、保存和预处理。
17
四、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结果解释
1. 阴性结果 假阴性可能性 方法的灵敏度太低 方法失败 目标分子
12
分支链DNA信号放大技术(bDNA)
13
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 (NASBA)
14
Figure 1. Target generation scheme for SDA. This figure depicts the initial steps in an SDA reaction which transform the original target sequence into the amplification cycle depicted in Figure 2.
• 不完全双连环状DNA
9
1. 一般性检出策略和方法
针对特异性的核酸序列进行核酸分子探 针杂交,或者利用常规PCR技术直接检 出微生物的DNA/RNA,它能够判断有 无感染和是何种病原体感染。
10
2. 完整检出策略和方法
按照诊断→分型→亚型→耐药性检 测的思路,利用多种分子诊断手段对感 染性病原体进行分析。
基因芯片、基因测序等
3
4
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 2011.4
5
第一节 概 述
感染性疾病:由某种病原体所致,通过不 同方式引起人体发生感染并出现临床症 状的疾病。
病原体:病毒、细菌、原虫、支原体、 衣原体、立克次体。
6
常规检测方法: ▪ 免疫学方法 ▪ 微生物学方法
受敏感性、特异性限制,不易早期诊断, 并且不易提供病原体分型及耐药性方面的信 息。
cDNA 3’端 序列互补
5'
5' 引物A 3'
5' 3'
5'
5' 3'
T7RNA聚合酶 3'
5' 靶RN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T RNAseH
3' cDNA 5' RNA
3' cDNA
RT
引物B
3' cDNA模板
5'
引物A 5'
3'
5'
100-1000 RNA扩增子
3'
5'
3'RNA
5' 3'
引物B
RNAseH
5' cDNA
Figure 2. The SDA reaction cycle. These reaction steps continuously cycle
during the course of amplificatio1n5.
引物A 5’端 带有T7RNA 聚合酶结合位
点,3’端碱 基与靶RNA 3’端序列互 补;引物B的碱 基序列与
2. 阳性结果 假阳性可能性 方法的特异性 受到污染
18
3. 定性检测结果 有时不能提供病原体活力相 关信息 临床治疗病情缓解后一定时间内,在患者 样本中仍可以检测出相应的病原体。 有些病原体潜伏在进体内,没有临床症状。
4. 疾病状况的判断 检测出病原体的存在并不 能说此病原体就是引起疾病的直接原因。 该病原体可能是一种正常菌群
19
五、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 及评价
▪ 用于感染性疾病治疗的监控和预测、病情 发展过程的危险性评价及疾病预后等。
▪ 耐用性的检测 ▪ 细菌的分型 ▪ 流行病调查
20
第二节 病毒的基因检测
人类许多感染疾病由病毒引起,如病毒性肝 炎、脑炎、流行性感冒等等,占人类传染疾 病的75%左右。400多种不同病毒。
7
分子生物学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核酸杂交

基因芯片
早期、特异地进行诊断,能提供病原体
分型及耐药性方面的信息,同时进行大量基 因的检测。
8
一、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其诊断 策略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般性检出策略,即只需要提供是否有 某种病原体的感染;
完整检出策略,即不仅对病原体做出诊 断,还要进行分型(包括亚型)和耐 药性方面的检测。
第三篇 应用篇
▪ 分子诊断以DNA、RNA和蛋白质为材料, 通过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查基因的存 在、结构缺陷或表达异常,从而对人体状 态和疾病作出诊断。
▪ 着重介绍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复杂 疾病等的分子诊断基本策略和方法。
1
分子诊断的临床意义在于不仅能够对疾 病作出早期诊断、确切诊断,而且还能确 定个体归于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的分期 分型、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等。随着分子 诊断学的发展,分子诊断的原理和方法不 仅适用于遗传性疾病,而且也广泛应用于 感染性疾病、肿瘤等医学领域。
DNA 聚合酶 HBcAg
22
Dane颗粒(完整的病毒)形态
HBsAg
(外膜蛋白)
HBcAg
(核衣壳蛋白)
HBV DNA
DNAPol
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直径42纳米 由双层外壳和一个核心组成的,核心直径为27纳米, 内含DNA双链和DNA多聚酶 23
(一)病毒基因组结构
• 3.2kb双链DNA病毒
病毒结构:大 小:20-300nm 核心区:核酸(DNA或RNA) 外周衣壳:蛋白质 包膜:脂质(镶嵌有蛋白质)
21
一、 乙型肝炎病毒
我国是HBV高流行区,50%-70%的人 受过感染,8%-10%是HBV携带者,肝 炎患者中60%是慢性肝炎患者,导致肝硬 变,HBV又与原发性肝癌密切相关。 外壳(HBsAg): 外壳蛋白成分为表面抗原 核心(HBcAg): DNA
11
二、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常用方法
根据目的基因是否被放大, 可分为杂交法和扩增 法。 ▪ 信号放大技术检测方法 靶分子数目不变,而检测的探针信号放大 采用多酶、多探针或二者结合等方法来增加探针 标志物的浓度使检测信号得到放大。 ▪ 靶分子扩增技术检测方法 靶分子(RNA、DNA或探针)的扩增 ▪ PCR、替代扩增、LCR等
从生物中心法则来看,分子诊断包括检 测基因的结构异常和基因表达异常。常见 的分子诊断方法如下:
2
基因结构异常
基因表达异常
中心法则 DNA
转录
mRNA
反转录
翻 译 蛋白质
检测方法
PCR
DNA测序 Southern-blot
基因芯片
RT-PCR FQ-PCR Nothern-blot 基因芯片
ELISA Western-blot 组织化学染色 蛋白质芯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