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预测)系列 专题8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语文 专题八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清单一 基本概念 一、简明 所谓语言简明,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就是话语 要尽可能少;“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表达要清晰,使对方 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意思。所以说,简明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 递尽可能多的语言信息,并获取最佳的效果。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 中,要做到语言简明,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避免晦涩难懂,避免重复 赘余,避免歧义,避免指代不明,突出主要信息,用语要周密、规范、准确。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 “恭”字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惠临: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惠允: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赠:对方赠予(财物)。 恭贺:恭敬地祝贺。 恭候:恭敬地等候。 恭请:恭敬地邀请。 恭迎:恭敬地迎接。 恭喜:祝贺人家的喜事。 垂爱:称对方(多指上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垂青:称对方对自己的重视。 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垂念:称对方对自己的关心挂念。
六、生动 “生动”不但指表达的内容具体形象、句式章法灵活多变、描写有声 有色,而且还需要感情充沛。为达到语言生动的目的,就应该使用恰当 的动词和形容词修饰事物,运用描绘性的语句,采用各种修辞方法,同时 倾注自己的主观感情,等等。
敬辞类别 “令”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亲属。
清单二 常见敬辞
敬辞简介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 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屈驾:委屈大驾(多用于邀请人)。 屈就:请人担任职务。 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光顾: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 光临:称宾客来到。 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 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 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 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华诞:称人的生日。 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华宗:称同族或同姓者。
高三一轮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专题五
二 三 重难特训
第二板块
从答题角度寻求突破方法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强化训练
-3-
一、排序式连贯 排序式连贯是指给出一组句子或一个语段中连续空缺的若干语 句(一般是5至6句),让考生主要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重新组合归 位的一种连贯题型。
专题五
二 三 重难特训
第二板块
从答题角度寻求突破方法
【2014·课标全国卷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 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大家都知道, (1) 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 终结,人体通过呼吸 (2) 呼出二氧化碳.那你 可知道土壌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 也是一个(3) 的过程.
在不同环境中会形成不同颜色
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数变 花青素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专题五
第二板块
从答题角度寻求突破方法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典例(2015· 广东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 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 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产品说明书的出现是商品生产的一大进步。随着社会工业化进 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许多 商品的使用方法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常识。①如果没有产品说 明书 ,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可 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②产品说明书的文字必须准确无误 ,否 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除了文字错误以外,产品说明书还存在诸如专业术语艰涩难懂、产 品说明与实际不符等各种问题。现在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的人越来 越多,③(但)关注产品说明书(质量)问题的却寥寥无几 ,许多人甚 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明书来使用产品,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 还没有意识到说明书的重要性。
【苏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考点八:语言体现简要、连贯、得体、精确、鲜明、生动【考点精析】语言体现的“简要”指可以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可以调节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得体”指可以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规定。
语言体现的“精确、鲜明、生动”,重要考察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
在高考中,语言体现题的命题有如下几种特点:(1)考点综合,重点突出。
命题是多种考点的有机组合,综合性加强;如果说突出重点,那么,“连贯”考点有时单独命题,“得体”由于易与鲜活的时代相结合也备受青睐。
(2)设题情景性。
规定考生答题时必须将问题置于命题人所设立的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
考题中常常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场景的限制,考生须置身于虚拟或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解决。
(3)题型多样化,注重实用性。
近年高考中浮现了开场白、广告、宣传语、串台词、情境问答等题型,并且不断创新,体现出实用性的特点。
江苏卷考察除具有上述三个特点外,更突出:(1)设题有鲜明的情景化,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的体现和写作;(2)一至两个的言语技巧规定;(3)借助一种体现的载体。
【真题预测体验】1.(.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她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 【答案】变化自己比变化环境(世界)更容易。
【解析】本题考察语言体现精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
题干中已明确答题的方向:画线句子的含义。
因此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针对“穿鞋”上升到“变化自己”,针对“给全世界铺上地毯”上升到“变化世界”。
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述。
2.(.安徽卷)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
(只填字母)( )(4分)《兰亭集序》(见右下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构造、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乙 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
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生动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选择自己认为更好的句子进行分析,只要言之有 理即可。分析时考生应该注意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抓住句子的关键 词语进行分析,二是对语句所用句式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进行分 析。比如认为甲句更好,可这样分析:甲句中“一件事”出现了两 次,可谓关键词,表明周朴园极为重视这“一件事”;另外,这一 句为长句,长句的语气较为缓和,这样就与前面的“严厉”形成鲜 明的对照,表现了周朴园此时较为复杂的心态。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一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对语言表达在规范的基础上提出 的进一步要求。这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又是语言表达的效果。不 少题目对该考点均有考查。准确一般出现在与修改相关的题目中; 鲜明一般出现在拟写广告词、邀请函、辩论稿等需要表达观点态度 的题型中,以及仿写、扩写的题目中;生动主要体现在仿写、扩写 的题目中。
(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 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 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例 3 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 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 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 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甲句) 周 萍 (失色)爸!
方法归纳
如何做到“准确、鲜明、生动” 一、注意“五符合”使语言表达准确 1.符合情境 选择词语要注意情境的制约,所用的词语都处在全篇或上下文 的具体语境中,只有根据特定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 意思,同样的词语用于不同的语境效果也不同。
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高三总复习

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高三总复习第八单元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要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序要保持合理,句子的组合与衔接、呼应要自然。
连贯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的常考点,其考查题型也较多,一般有三种命题形式:语句排序题、择句复位题、补写衔接题。
该题型是给出一组打乱顺序的句子,要求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
高考大多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有时也采用主观题的形式。
做此类题目要注意:1.明类型,抓顺序。
不同类型的语段,句与句之间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
论述类、说明类语段一般讲究逻辑顺序,叙述类语段一般采用时间顺序,描写类语段一般采用空间顺序。
解题时,应首先明确语段的类型,再根据不同类型语段的内部结构规律来推求各个句子在语段中的表意作用,考虑这些句子的排列顺序。
2.讲方法,定答案。
排序题多为选择题,因此解题时可以先将联系最紧密的句子连缀起来,然后逐次添加,最后得出答案。
考生也可以先把能够确定先后顺序的句子连缀起来,采用排除法,进而锁定答案。
在选出或写出答案之后,还应该通读全段文字,检查排序是否准确。
3.抓标志,快组合。
所给语段中往往会有一些显示语句先后顺序的标志性词语,比如:显示层次的词语,有“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有“先前”“后来”“过去”等;具有指代意义的词语,有“这些”“这种看法”“此后”“与此相反”等;表示总结的词语,有“总之”“综上所述”等。
抓住这些标志词,就能快速而准确地得出答案。
[对点练]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
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点分析】新课标最新《考试大纲》中规定: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从考点要求来看,本考点需要考生具备以下知识储备与能力素养:(1)懂得“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基本要求;(2)能够在提供的语言环境中按照要求进行语言表达;(3)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考情分析】本考点作为高考的热门考点,综合性越来越强,往往将“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六点语言表达要求及其他语言表达形式结合起来考查,创新题型越来越多,越来越生活化。
【考点精析】考向一简明三年1考高考指数:★★(一)语言表达简明的特点“简”——语言表达简洁,无冗余信息。
“明”——语言表达明确,不产生歧义。
【特别提醒】语言表达的不够简明,往往不是语法方面的问题,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有对语言的透彻的理解能力,然后再要求语言表达的简洁明确。
(二)常见的题型1.删除(冗余)保留(必要)型示例:下面这段文字加点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
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
夏天到了,人们喜欢吃一些生冷①的食品,外出就餐②的频率③也高了,④这都⑤将给肠道传染病⑥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某市的一项调查显示:79%⑦的痢疾患者有⑧过不洁饮食史,他们食用⑨的不洁物多为不干净⑩的熟食、冷荤或剩米饭等,从饮食地点看,50%的患者曾在外就餐,13% ⑪为有野炊经历。
(1)必须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不能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该题存在语言不够简明的毛病,如⑤和⑪属于多余的词语,应该删去;而③④⑥⑦⑨如果删去就会影响表达的明确,因此不能删去。
这类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洁与明确,要求删除冗余的词语,保留必要的词语。
2.消除歧义型下面画线的句子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请加以修改,分别明确地表达出来。
语言表达之简明、连贯、得体

高三复习语言表达之简明、连贯、得体【考纲阐释】简明:表达语言要简洁、清晰,能够用最简单的、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 “明”反映了质的要求。
连贯:表达语言时句子与句子间排列组合符合语言习惯,并且前后衔接通畅,文从字顺,辞意畅达。
得体:表达语言的得体,就是要求做到恰如其分,使语言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语体,即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等要素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一、简明【知识梳理】“简”就是用语不重复啰嗦,“明”就是语言表达清楚明白、不含糊、不模糊。
语言表达要求简练,话说得少,而意包含得多,力求简洁、和谐、熨贴、自然,任何一种对象,无论是客观的景物或主观的情调,要能够用最经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要做到语言“简明”,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要简洁2.语言要明确3.话题要集中【课堂反馈】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
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2011重庆卷)清晨7时,重庆的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①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为即将开始的 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热身。
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②③④动员正在进行准备,慢跑,拉神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
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⑤⑥尚在安排之中,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的紧张。
⑦⑧应当删除的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④⑤⑦解析:①④和“参加”后的“重庆马拉松赛”重复,⑤与“热身”重复,⑦与“比赛还没有开始”重复。
【方法点拨】1.注意句子成分是否有赘余,删除赘余部分。
2.注意歧义句的理解和歧义的消除3.注意材料信息的提取,删除多余信息。
二、连贯【知识梳理】连贯:表达语言时句子与句子间排列组合符合语言习惯,并且前后衔接通畅,文从字顺,辞意畅达。
连贯要做到这样几点:1.保持同一的话题及陈述角度的一致性。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一、准确、鲜明、生动01准确、鲜明语言表达的“准确”,指语言表达要确切符合规范;语言表达的“鲜明”,指语言表达要分明而确定,不含糊。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基本要求是:(1)语言的运用符合汉民族的习惯,不用或尽量少用欧化的句法;(2)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语言法则;(3)要以普通话为准则,尽量少用一般人不懂的方言俚语;(4)避免文白夹杂的现象。
02生动语言表达的“生动”,指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
使语言表达生动,除了句式灵活,善用修辞,还要追求用词的生动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选用具有建筑美的词语。
具有建筑美的词语,富有立体感。
它能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感觉。
例如:我走出外科,听见一个内科医生在骂病人笨,那病人怯生生地说:“你们这里——墙上不是写着请用——谢谢,再见,对不起……”我暗叹一声,笑那病人的天真,孰不知这几个字是写给我们看的,意思是说在看病时不要忘了对医生说,“谢谢,再见,对不起……!”(韩寒《求医》)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并没有直接正面批评这位医生的职业道德差、思想素质低,而是把对这位医生的鄙夷、憎恶的感情寓含一“叹”一“笑”之中,极具讽刺意味和幽默感。
作者嬉笑怒骂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2)选用具有音乐美的词语。
音乐美,就是作者在写作时,利用汉字平仄的变化与音韵的和谐等声律特点,形成的一种抑扬顿挫的音律美,使文章情文并茂、音义兼美。
例如:皎月当空,清辉满地,或倚窗,或伏几,或辗转床褥,常常会涌起一股或浓或淡的乡思。
……(刘棣华《月是故乡明》)这段文字运用了近体诗创作中必用的平仄规律,使文章情文并茂、音义兼美。
“皎月”是仄声,“当空”是平声,“清辉”是平声,“满地”是仄声,平仄相应相协,形成了“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的回环美。
又如“或倚窗”是仄仄平,“或伏几”是仄平平,同中有异。
变化多端,创造出了一种音乐美。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纲解读】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从不同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能力层级为E。
所谓“简明”,即语言要简要清楚,不要重复累赘,让人产生歧义。
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
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得体,恰如其分,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等。
所谓“准确”,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涉及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所谓“鲜明”,是指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它是就表达观点、态度而言的。
所谓“生动”,是就表达效果来说的,它要求用语具体形象,注意炼字炼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运用灵活的句式。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见“优化”P15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确的目的;语言表达“连贯”,要求调整或选用语句,做到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衔接合理;语言表达“得体”,要求根据语境和语体特点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表达“准确”,要求用词造句能客观、恰当地阐明道理,说明特征,传达思想感情;语言表达“鲜明”,要求用富有感情的词语和不同语气的句子表明观点和态度;语言表达“生动”,要求用传神、鲜活的词句表情达意。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对考生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能力层次为E级,占3~6分。
“简明”要求语言表达简洁、明确、清晰。
它的具体要求是:第一,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苏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苏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作者: ————————————————————————————————日期:ﻩ考点八: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点精析】语言表达的“简明”指能够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
在高考中,语言表达题的命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考点综合,重点突出。
命题是多个考点的有机组合,综合性加强;如果说突出重点,那么,“连贯”考点有时单独命题,“得体”因为易与鲜活的时代相结合也备受青睐。
(2)设题情景性。
要求考生答题时必须将问题置于命题人所设置的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
考题中常常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场景的限制,考生须置身于虚拟或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解决。
(3)题型多样化,注重实用性。
近年高考中出现了开场白、广告、宣传语、串台词、情境问答等题型,而且不断创新,体现出实用性的特点。
江苏卷考查除具备上述三个特点外,更突出:(1)设题有鲜明的情景化,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的表达和写作;(2)一至两个的言语技巧要求;(3)借助一个表达的载体。
【真题体验】1.(2013.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
题干中已明确答题的方向:画线句子的含义。
因此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针对“穿鞋”上升到“改变自己”,针对“给全世界铺上地毯”上升到“改变世界”。
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述。
知识讲解_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编稿:李静考点透视考点明确新课标《考试大纲》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E级。
“简明、连贯、得体”既是对语言表达的要求,又是语言表达的效果,连同“准确、鲜明、生动”有力地说明了本考点考查的综合性。
“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的要求;“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目的;“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不含糊;“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语言表达富有表现力。
命题趋势1、应用性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占主要地位;2、复合性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单纯性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越来越趋向弱势;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与修辞方法运用题相结合越来越紧密;4、全面性、文明性、开放性、实用性、时代性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越来越受到出题者的青睐。
大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往往融“简明”“连贯”“得体”和病句修改、句式变换、选用或扩展、压缩于一体。
知识讲解【高清课堂:语言表达答题技巧 ID 384741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简明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
“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能啰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义,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
简明,考查主要有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内容和无关的信息、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和辨析有歧义的语句。
简明的基本要求去次留主。
要求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意思。
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此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语句。
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解析)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高频考点解读】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①主观题和客观题互现。
“连贯”多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其余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
②考点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还可以就其中几项结合起来考查。
以考查“连贯”、“得体”为最多。
③可以在语段压缩、图文转述、句式变换、新闻评论(如湖南卷)等等多种形式中用综合性的主观题考查。
④继续出现了近年来与文学知识、修改病句考查结合的命题(如山东、全国大纲卷等);“连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得体”的考查多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体现日常实用的特点,新颖的考法如:模拟情境对话(安徽卷),补写话语(重庆卷)。
【热点题型】题型一 简 明例1、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
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重庆的①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②。
为即将开始的③2011年重庆④马拉松赛热身。
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
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⑧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④⑤⑦【提分秘籍】语言简明就是用语力求简练,不重复啰唆,使人能准确理解。
本考点是高考常见考点,但近年山东高考没有单独考查。
简,即简要、简洁。
明,即明白、清楚。
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考查内容:简——①删除多余词语(指重复、啰嗦的内容),②排除冗余信息(指文中游离于主旨或话题之外的内容);明——①消除歧义,②避免费解(使人难以领会或理解的内容)。
高考考查大多放在“简”上。
考查形式:①判断;②判断并修改;③表达(体现简明特点的发挥表达)。
高考语文(精讲+精练+精析)专题08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试题(含解析)

专题08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2017年高考命题预测】(一)2016年高考考查特点:1.考查频率高。
2016年全国各地九套高考试题,全部涉及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考查。
2.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本专题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结合或总体结合在一起出题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单纯地考查某一点知识的情况很少;或本专题的内容与其他专题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如跟“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结合,与句式变换结合,跟现代文阅读结合(如上海卷)等。
3.考查形式有客观选择题型,也有主观表达题型,创新题型增多。
试题选材的应用性、生活性越来越强,比如图文转换、公益广告辞、拟写信件正文、新闻点评等。
(二)2017年命题预测及备考措施:1.“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真正体现了“注重能力考查”。
“准确”较为容易理解,而“鲜明”“生动”这两点的具体表现其实就是“文采”,即主观试题的解答不单是要求准确,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逻辑与文采。
也就是说,这个考点会渗透在“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所有试题中,所以复习时应予以重视,新课标卷中的衔接和根据上下文填写句子是必考的内容。
2.多读勤练,掌握方法。
平时复习中应以阅读为基础,关注社会现实,增加材料储备,注意积累,同时勤于练习,注意总结规律,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3.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
一方面通过复习可以了解高考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错误答题类型,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2016年高考考点定位】2015年《考试大纲》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考点pk】名师考点透析考点1:语言表达简明【名师点睛】1.“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
“简”的要求:①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②所说到话不能超出需要的信息。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重难点:1.语言表达连贯;2.语言表达得体;3.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考点1语言表达连贯【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
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生活幸福美好;葫芦吸收万物精华,寓意着健康长寿;();葫芦上下球体浑然天成,符合“和合”的理念;葫芦“大肚小肚”,代表着“能容”的胸怀……葫芦代表的吉祥文化是多元化的。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葫芦具有“子孙繁茂”的意味,因为葫芦籽众多B.葫芦里葫芦籽众多,因此具有“子孙繁茂”的意味C.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意味着“子孙繁茂”D.葫芦意味着“子孙繁茂”,因为葫芦籽众多答案:C解析:本题考场考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
结合括号前后的分号及上下文可知,括号内补写的句子应先说明葫芦的客观情况,然后表明其象征意义,由此排除A、D两项。
再结合上下文“葫芦……,代表着……”“葫芦……,寓意着……”等知,括号内补写的句子应与此结构保持一致,可排除B项。
方法突破句子复位题的特点及三个解题要点句子复位题的具体特点有:①注重所选内容在语境中的连贯性,既考查句式的特点,又考查句子的意思;②加入了修辞手法的考查;③在句式考查方面也注重句式本身的特点,题目考查的角度切口小、难度大。
所以解答这类题目,应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理解语段内容,把握表述主体。
要关注所给语段的具体内容,可以从表述的中心、论证的观点或者描写对象的特点等角度把握语段内容,然后根据一个段落或句群表述主体的一致性,确定括号中要填写的大致内容和表述的主体。
2、分析逻辑关系,把握衔接思路。
首先分析上下文语意,判断上下文呈现出的逻辑关系,如并列、转折、递进、因果、条件、解说、总分(分总)等。
然后根据文中的逻辑顺序,把握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使整个语段的表述逻辑顺畅、思路清晰,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
3、分析句式特点,保持句式一致。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课程要求知识精讲Ø初中知识复习:口语交际的知识与能力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听话,二是说话。
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生活情景对话,考查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下说话的能力,这是考查的重点;二是论辨性质的口语,其实也是在一定的语境下的口语表达;三是观察漫画,或提供材料,让考生辨析正误,谈自己的看法;四是演讲类口语交际题;也有部分省搞听力测试,通过听力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口语交际题的解答准则:①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②言之有“物”,即有内容;③言之有“序”,即说明有合理的顺序;④言之有“节”,即简明。
解题的基本技巧:①读通情境,抓住中心;②领会意图,设身处地;③注意礼貌,语言得体。
此外,还要注意试题字数的限制;既要阐述清自己的观点,还要贴切到位。
Ø高中技巧预习:(一)解答简明类题,应注意:①语言要简洁a.避免赘余。
即注意避免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词语出现在同一句话中,可用“去次留主法”或“删繁就简法”。
b.避免啰唆。
就是尽量删除语句中可有可无的词语,合理使用代词或指代性短语替代前文内容,即“称代转换法”。
②语言要明确a.消除歧义。
歧义并非多义,而是指意思不确定,甚至自相矛盾。
因缺乏必要的断句及具体的语境,疏于对多义词语的解释说明以及对句式的合理调整,就会导致语意不明,造成歧义。
可从句中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
消除歧义可采用以下办法:添加语境;变换词语;加注标点;调整语序。
b.避免晦涩。
要简洁明快地表达意思,不要滥用修辞。
c.话题集中。
一段话应围绕某一中心,不要东拉西扯,滥加与中心无关的信息。
(二)解答得体类题,应做到“四看”:1.看对象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都应首先考虑对象,看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文化、性格、爱好甚至禁忌等,这个“对象”不仅仅指信息接受者,也指信息表达者。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全文)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全文)【考点分析】近几年江苏高考对这一考点的命题,呈现下列特点:1. 力求创新,综合考查。
在题型上,对于该考点,江苏卷历年来都回避固定单一考查的形式,不断变化题型,保持创新的动力,综合各考点进行考查,设题非常灵活。
如2022年第4题第(2)问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6个小点,体现出极高的综合性。
2. 设置情境,关注生活。
在内容上,往往提供一个话题情境,情境多为社会热点。
如2022年关注辛亥革命100周年,2022年则关注子女教育问题。
【知识汇总】1. 简明。
简明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表达的最佳效果。
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一避免啰嗦,不说废话;二避免歧义,防止误解;三须在一定的语境中,避免晦涩,便于理解。
2. 连贯。
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和呼应)三个方面,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
3. 得体。
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
具体包括: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方式得体、场合得体等。
常结合具体生动的语境来考查。
【考查方式】“简明”这一考点经常与词语运用、病句修改、语段压缩、句式变换、开放式语言表达运用等考点一起考查。
“连贯”这一考点的考查形式除了传统的排序题、语言衔接题、仿句题、扩展题外,最易结合各种各样、推陈出新的开放式语言运用题来考查,综合性较强。
“得体”常与语言使用题、修改病句题、各类语言表达题相结合来考查。
江苏卷常常对这三个考点进行综合考查。
【例题讲解】例1 (2022·江苏卷)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
请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革命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并为该专栏写一段不超过25个字的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 Topic 1 Section D》 Section D needs 1 period. Section D需用1课时。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1a and 4. 本课重点活动是1a和4。
Ⅰ.Aims and demands目标要求 1.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phrases: everything, come back to life, come out, be busy doing sth., leaf, wind, report 2.Learn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about the seasons. Everything comes back to life. Trees turn green and flowers come out. It often rains and sometimes it rains heavily. It’s cool and the leaves fall from the trees. The wind blows strongly, and sometimes it snows. 3.Talk about the weather and temperature. Beijing is sunny. The high temperature is 10℃ and the low temperature is 2℃. Ⅱ. Teaching aids 教具 录音机/挂图/天气图片 Ⅲ. Five-finger Teaching Plan 五指教学方案 Step 1 Review 第一步 复习(时间:10分钟) 复习询问天气的功能用语。
1. (教师询问值日生今天的日期及天气, 引出有关天气的句型, 然后询问其他学生并对3a和3b的句型进行全面复习。
) T:Who is on duty today? S1:I am. T:What’s the date today? S1:It’s June 2nd.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1:It’s sunny/cloudy/rainy/snowy/windy/foggy.(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本话题中由词尾变化而形成的形容词。
) (板书有关天气的形容词。
) cloudy rainy snowy windy foggy sunny(给学生指出部分名词变形容词的规则,接着指出形容词变副词的规则。
) (板书有关副词。
) brightly strongly suddenly heavily(教师继续提问另一名学生, 询问气温。
) T:Sit down, please. Thank you. Then, next, what’s the temperature, do you know? S2:The low temperature is 20℃. The high temperature is 25℃. (转向第三名学生, 复习一般过去时的句型。
) T:Very good. Now how was the weather yesterday? S3:It was rainy. T:What was the temperature? S3:The low temperature was 18℃. The high temperature was 26℃. T:What season is it now? S3:It’s summer. T: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spring, summer, fall or winter? S4:It’s hard to say. I liked … before, but now I like … best. T: Why? S4:Because … 2. (通过以上对话,既对本课3a和3b内容进行了复习和巩固,又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很快进入到4的活动中: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请他们选择两种或更多的方式来描述季节,哪个组完成得最好,就是获胜者。
) T:Good. Everyone did well. Now, let’s play a game. There are four ways in 4 which can describe the seasons. Work in groups of four. Each group can choose two or more ways to describe the seasons. Two minutes later, let’s see who are the winners. (学生开始活动。
) … T: Now. Let’s congratulate the winners.(学生向获胜者鼓掌。
) Step 2 Presentation 第二步 呈现(时间:11分钟) 呈现1a, 完成1b。
掌握描述四季的差异的表达方法。
1. (一年有四个季节, 每个季节之间肯定会有不同之处, 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呈现1a, 阅读文章, 标出描述四个季节不同之处的关键词。
) T: Boys and girls, 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But they are different. Now read 1a by yourselves. Please find out what we can use to describe the four seasons and make note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n finish 1b. I’ll give you five minutes to finish it. (学生阅读并做笔记, 教师巡视, 发现速度慢的学生, 教师可以个别指点。
) 2. (时间到, 核对答案。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并导出新单词。
) T: Time is up. Let’s check the answers. Season 3. (播放录音, 让学生跟读。
) T: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ollow it. Step 3 Consolidation 第三步 巩固(时间:6分钟) 巩固1a, 学会复述短文。
(学生通过阅读1a文章, 做1b练习, 已对四季的差异有了大致了解。
现在可以根据自己做的笔记, 不看课文复述短文, 同时教师把四季图挂在黑板上, 可让学生看着四季图以及上面的板书内容,回忆并复述。
) T:Good. Now please retell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your own notes. You can also get help from the pictures and the key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S1: In China, spring returns and many things come back to life in March. The weather gets warm. It is a wonderful season. Summer begins in June. It is very hot. The leaves fall from the trees in fall, and the farmers are busy harvesting. Then winter comes. It lasts from December to February. We all wear warm clothes. The wind blows strongly. Sometimes it snows. T:Very good. Now, S2, please retell the passage again. S2:… … Step 4 Practice 第四步 练习(时间:10分钟) 掌握季节的功能用语, 进行知识拓展。
1. (学生通过复述, 已经掌握了很多四季之间的差异。
现在可以进一步探讨现实生活中四季之间的差异。
把学生分成春、夏、秋、冬四组, 春天这一组讨论与春天有关的话题。
夏天这一组讨论与夏天有关的话题, 依此类推。
教师可以在旁边观看并指点。
讨论过程中每组学生可以把相关的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
然后比一比,看哪一组做得最好。
) T:Good! Now can you find out more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seasons? I will divide you into four groups. Each group stands for one season. Please discuss and write your answers down on the blackboard. Let’s see which group does the best. Group 1, please write down the sentences describing spring. Group 2, please write and tell us what summer is like. Group 3, please work for fall. Group 4, please describe how winter is different from others. Ss:OK. (活动结果板书如下。
) SpringSummerFallWinter(1)It’s warm.(1)It’s hot.(1)It’s cool.(1)It’s cold.(2)It’s from March to May.(2)It’s from June to August.(2)It’s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2)It’s from December to February.(3)It’s a good season for flying kites.(3)It’s a good season for swimming.(3)It’s a good season for climbing mountains.(3)It’s a good season for making snowmen.(4)It’s often sunny.(4)It often rains.(4)It is often windy.(4)It sometimes snows.(5)Spring is green.(5)Summer is bright.(5)Fall is yellow.(5)Winter is white.(6)I can flykites.(6)I can wear sunglasses and shorts.(6)I can eat apples.(6)I can skate.(7)It is a wonderful season.(7)I can go to the beach.(7)We can go traveling.(7)We can wear warm clothes.(8)We can wear light clothes.(8)We can have summer holidays.(8)We can begin our new term.(8)We can have winter holidays.(9)Trees come back to life.(9)The high temperature can be 39℃ sometimes.(9)We can eat different kinds of fruits.(9)The low temperature can be -17℃ sometimes. (10)The temperature is not too high or too low.(10)Sometimes it rains heavily.(10)Leaves begin to fall from the trees.(10)Farmers are not busy.(导入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