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十九章_镇痛药

合集下载

药理学第19章整理

药理学第19章整理

第十九章镇痛药第一节概述概念:疼痛是一种因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痛苦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或心血管和呼吸方面的变化。

它既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提醒机体避开或处理伤害,也是临床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

剧烈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还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甚至诱发休克。

控制疼痛是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

分类:根据痛觉冲动的发生部位,疼痛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和神经性痛3种类型。

递质:谷氨酸和神经肽类是伤害性感觉传入神经末梢释放的主要递质,两者同时释放,对突触后神经元产生不同的生理作用。

谷氨酸被释放后仅局限于该突触间隙内,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MDA受体和AMPA受体而将痛觉信号传递给下一级神经元。

因其作用发生和消除均很快,故称快递质。

Р物质(SP)等神经肽被释放后则扩散到一定范围且同时持续影响多个神经元的兴奋性而使疼痛信号扩散。

因其作用缓慢而持久,故称慢递质。

谷氨酸和神经肽类可协同调节突触后神经元放电特性。

镇痛药:是指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的阿片受体,从而产生镇痛作用,并同时缓解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的药物。

因其镇痛作用与激动阿片受体有关,且易产生药物依赖性或成瘾性,易导致药物滥用及戒断综合征,故称阿片类镇痛药或麻醉性镇痛药、成瘾性镇痛药。

第二节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肽现有结果表明,机体内主要由μ(包括μ1、μ2)受体(MOR)、δ(包括受体δ1、δ2)(DOR)、κ(包括κ1、κ2、κ3)受体(KOR)3类阿片受体介导阿片类药物的药理效应。

阿片受体中,μ受体是介导吗啡镇痛效应的主要受体,也有镇静、呼吸抑制、缩瞳、欣快及依赖性等效应;κ受体主要介导脊髓镇痛效应,也能引起镇静作用;δ受体介导的镇痛效应不明显,但能引起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成瘾性较小。

根据药理作用机制,阿片类镇痛药可分为3类:1.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2.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和激动-拮抗药3.其他镇痛药。

第三节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化学结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1)镇痛作用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绝大多数急性痛和慢性痛的镇痛效果良好,对持续性慢性钝痛作用大于间断性锐痛,对神经性疼痛的效果较差。

南方医科大学 药理学镇痛药重点解析

南方医科大学 药理学镇痛药重点解析

第十九章镇痛药第一节根据痛觉冲动的发生部位,疼痛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和神经性痛三种类型。

广义镇痛药包括麻醉性镇痛药和非麻醉性镇痛药。

本章镇痛药指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的阿片受体。

而产生阵痛作用,并同时缓解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的药物。

其阵痛作用与激动阿片受体有关,易产生药物依赖性或成瘾性,易导致药物滥用及停药戒断综合症。

第二节机体内主要由μδκ三类阿片受体介导阿片类药物的药理效应,吗啡的主要药理效应如镇痛、镇静、呼吸抑制、缩瞳、欣快及依赖性等主要由μ受体介导。

阿片受体主要存在于下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蓝斑核和脊髓背角区。

根据药理作用机制,阿片类镇痛药可分为三类:a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可待因,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及其同系物)b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和激动—拮抗药(喷他佐新,丁丙诺啡,纳布啡)c其他镇痛药(曲马朵,布桂嗪,延胡索乙素及罗通定)。

第三节: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1.镇痛作用: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绝大多数急性痛和慢性痛的镇痛效果良好,对持续性慢性钝痛作用大于间断性锐痛,对神经性疼痛的效果较差。

2.镇静、致欣快作用:能改善由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产生镇静作用,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还可引起欣快感,表现为满足感和飘然欲仙。

对正处于疼痛折磨的患者作用明显。

改变情绪的作用可能与激活边缘系统和蓝斑核的阿片受体有感。

3.抑制呼吸: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每分钟通气量减少。

作用机制为a降低脑干呼吸中枢对CO2张力的敏感性,b抑制脑桥呼吸调节中枢。

呼吸抑制是吗啡记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4.镇咳: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产生镇咳作用。

5.缩瞳:兴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引起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

针尖样瞳孔是其中毒特征6.其他中枢作用:改变体温调节点,引起恶心和呕吐,降低ACTH、LH、FSH的浓度。

●平滑肌1.胃肠道平滑肌:减慢胃蠕动,提高胃窦部及十二指肠上部的张力,提高小肠及大肠平滑肌张力,提高回盲瓣及肛门括约肌张力。

药理学第十九章 镇痛药

药理学第十九章 镇痛药
4
A
12
1
O
5
B
10 9
C
15
14 8
D17 16N源自CH3HO 6 714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首关效应灭活多,生物利用
度低,临床上常用注射给药;
约有 1/3 的吗啡与血浆蛋白结合;少分布
CNS,过胎盘屏障。 另一部分为吗啡 -6- 单葡萄糖醛酸苷,活 性强于吗啡
肾排泄,乳汁分泌
15
肝脏代谢,部分与经葡萄糖醛酸结合失活,
4


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肽
受体的发现: 1962年,率先提出吗啡镇痛的作用部位在 第三脑室周围灰质 1973年,证实脑内存在阿片受体 1994年,阿片受体分子克隆成功
6
阿片受体的分布
边缘系统、蓝斑核————与情绪及精神
活动有关 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 周围灰质————————与疼痛有关
生理状态下,仅有20%--30% 的阿片受体被内阿片肽激动, 产生生理性镇痛机制

29
图:痛觉的产生及传导
刺激
痛 痛 感 感
痛觉传 入神经 元
P物质 P物质受体 内阿片肽
痛觉传 入神经 元
中间 神经 元
31
阿片受体
镇痛作用机制
3 . 镇痛作用的产生
吗啡激动阿片受体 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 (SP、Ach、NA、DA等) 突触后膜电位超极化 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 产生镇痛效应
呼吸中枢兴奋;
δ-R:镇痛、平滑肌收缩。
8
内源性阿片肽

内阿片肽:
脑啡肽: 甲硫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 内啡肽: β-内啡肽 强啡肽:
在机体内发挥着调控痛觉感受的作用和对

第十九章-镇痛药

第十九章-镇痛药
慢,持续时间长(感染性炎症,腹痛,牙痛)
快痛(锐痛):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刺激时立
即发生,刺激消除后立即消失(严重创伤,烧伤, 心梗)
概念:
狭义镇痛药 镇痛药
作用于CNS ,
在不影响患者
广义镇痛药 麻醉性镇痛药和 意识状态下选
非麻醉性镇痛药 择性地解除或
减轻疼痛的药
物。
阿片生物碱(吗啡、可待因)
3 心血管作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机制:(1)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外周血管 (2)促进组胺释放 (3)抑制呼吸, C02蓄积,血管扩张,尤其是脑血管.
4. 抑制免疫系统:吗啡吸食者易感HIV
【临床应用】
1 镇痛① 急性锐痛② 心梗引起的心绞痛 ③ 内脏绞痛+解痉药
2 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哮喘 左心衰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需 强心、利尿、扩血管等综合治疗 除用强心苷,氨茶碱外,用吗啡
左心衰急性肺水肿肺换气功能 CO2潴留呼吸困难 吗啡镇静消除不安耗氧量外周血管扩张外周
阻力回心血量心脏功能抑制呼吸中枢呼吸中枢 对CO2的敏感性症状缓解
3 止泻
【吗啡的不良反应】
1.一般不良反应:眩晕、恶心、呕吐、便 秘、排尿困难、嗜睡等。新生儿、婴儿由 于血脑屏障发育不全,吗啡易进入中枢发 生呼吸抑制。
吗啡是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的代表.
含阿片 生物碱 类植物: 罂粟
•1803年首先从阿片 中提取得到阿片生 物碱吗啡纯品。
海洛因
可待因
冰毒
大麻
摇头丸
鸦片
罂粟
吗啡
吗啡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生物可用度低,临床常采用注射给 药。
吸收入血后约有1/3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型吗 啡能迅速分布于全身组织,但仅有少量通过血脑 屏障,已足以发挥药理作用。

大学药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大学药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大学《药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第十九章镇痛药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吗啡呼吸抑制作用的机制为A、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B、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C、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D、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E、激动^受体标准答案:D2、常用的吗啡和海洛因所致的药物依赖脱毒治疗时重要的替代药是A、哌替啶B、二氢埃托啡C、美沙酮D、安那度E、强痛定标准答案:C3、药物作用与阿片受体无关的是A、哌替啶B、纳洛酮C、可待因D、海洛因E、罗通定标准答案:E4、下列药效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A、二氢埃托啡、芬太尼、吗啡、度冷丁B、二氢埃托啡、吗啡、芬太尼、度冷丁C、芬太尼、二氢埃托啡、度冷丁、吗啡D、芬太尼、吗啡、度冷丁、二氢埃托啡E、度冷丁、吗啡、二氢埃托啡、芬太尼标准答案:A5、下列不属于吗啡的临床用途的是A、急性锐痛8、心源性哮喘C、急消耗性腹泻D、麻醉前给药E、慢消耗性腹泻标准答案:D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所有正确答案。

1、吗啡的中枢系统作用包括A、镇痛B、镇静C、呼吸兴奋D、催吐E、扩瞳标准答案:ABD2、下列关于吗啡急性中毒描述正确的是A、呼吸抑制B、血压下降C、瞳孔缩小D、血压升高E、瞳孔放大标准答案:美国广播公司3、吗啡的临床应用包括A、镇痛B、镇咳C、止泻口、心源性哮喘E、扩瞳标准答案:ACD4、度冷丁的用途有A、止各种锐痛B、催吐C、人工冬眠口、心源性哮喘E、缩瞳标准答案:ACD5、吗啡的不良反应有A、耐受性B、依赖性C、急性中毒昏迷、缩瞳D、治疗量引起恶心、呕吐E、治疗量引起便秘、低血压标准答案:ABCDE6、吗啡对心血管的作用有A、引起体位性低血压B、引起颅内压升高C、引起颅内压降低D、引起脑血管扩张E、引起闹血管收缩标准答案:ABD7、可用于戒毒治疗的药物有A、喷他佐辛B、美沙酮C、纳洛酮D、海洛因E、强痛定标准答案:AB8、吗啡急性中毒急救措施有A、人工呼吸B、吸氧C、应用吗啡拮抗剂D、喝大量水E、喝大量牛奶标准答案:美国广播公司三、思考题1简述吗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药理学习题第19章

药理学习题第19章

第19章镇痛药⒈掌握吗啡和哌替定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吗啡的作用机制,依赖性及其防治。

⒉掌握哌替定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⒊了解其他镇痛药的特点与应用。

单项选择题A 型题1.镇痛作用最强的药是a)吗啡b)芬太尼c)哌替啶d)镇痛新e)美沙酮2.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是a)吗啡b)纳洛酮c)哌替啶d)美沙酮e)喷他佐星3.不属于哌替啶的适应证是a)术后疼痛b)人工冬眠c)心源性哮喘d)麻醉前给药e)支气管哮喘4.吗啡禁用于分娩止痛是由于a)抑制新生儿呼吸作用明显b)用药后易产生成瘾性c)新生儿代谢功能低易蓄积d)镇痛效果不佳e)以上均不是5.吗啡可用于a)支气管哮喘b)阿司匹林诱发的哮喘c)季节性哮喘d)心源性哮喘e)以上均不是6.吗啡不具有的作用是a)诱发哮喘b)抑制呼吸c)抑制咳嗽中枢d)外周血管扩张e)引起腹泻症状7.呼吸抑制作用最弱的镇痛药是a)吗啡b)哌替啶c)芬太尼d)镇痛新e)美沙酮8.与成瘾性有关的阿片受体亚型是a)k型b)δ型c)μ型d)ε型e)以上均不是9.哌替啶镇痛机制是a)阻断中枢阿片受体b)激动中枢阿片受体c)抑制中枢PG合成d)抑制外周PG合成e)以上均不是10.胆绞痛止痛应选用a)哌替啶+阿托品b)吗啡c)哌替啶d)可待因e)烯丙吗啡十阿托品11.下列药物中成瘾性最小的是a)美沙酮b)纳洛酮c)芬太尼d)哌替啶e)镇痛新12.心源性哮喘应选用a)肾上腺素b)麻黄素c)异丙肾上腺索d)哌替啶e)氢化可的松13.吗啡镇痛作用原理是a)激动中枢阿片受体使P物质增多b)激动中枢阿片受体使P物质减少c)阻断中枢阿片受体使P物质减少d)阻断中枢阿片受体使P物质增多e)以上均不是14.关于镇痛新不正确的叙述是a)镇痛效力较吗啡弱b)呼吸抑制较吗啡弱c)大剂量可致血压升高d)成瘾性与吗啡相似e)对μ受体有阻断作用B 型题A.可待因B.镇痛新C.哌替啶D.芬太尼E.纳洛酮1在肝内能转化成吗啡的药2肝内代谢产物可兴奋中枢的药3成瘾性极小的镇痛药4用于解救阿片类药物急性中毒的药A.抑制呼吸作用B.镇痛作用C.便秘作用D.缩瞳作用E.镇咳作用5吗啡作用于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引起6吗啡作用于呼吸中枢的阿片受体引起7吗啡作用于脊髓、丘脑、脑室及导水管的阿片受体引起8吗啡作用于中枢及肠道的阿片受体引起9吗啡作用于延髓孤束核X型题1. 吗啡的不良反应有A.恶心、便秘;B.呼吸抑制;C.排尿困难;D.粒细胞减少或缺乏;E.易产生耐受性与成瘾性;2. 吗啡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是A.针尖样瞳孔;B.呼吸高度抑制;C.昏迷;D.血压下降;E.腹泻;3.吗啡与哌替啶的共性有A.激动中枢阿片受体;B.用于人工冬眠;C.提高胃肠平滑肌张力;D.致体位性低血压;E.有成瘾性;4. 罗通定的特点有A.镇痛作用较解热镇痛药强;B.阻断μ受体;C.对慢性钝痛疗效佳;D.对晚期癌症,止痛效差;E.可用于痛经及分娩止痛;5. 可待因的特点有A.镇痛作用比吗啡弱;B.镇静作用不明显;C.镇咳作用为吗啡的1/4;D.致便秘及体位性低血压;E.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6. 能激动中枢μ、δ与κ受体的药物有A.吗啡;B.纳洛酮;C.哌替啶;D.二氢埃托啡;E.喷他佐辛;7. 吗啡的药理作用有的药理作用有A.镇痛镇静;B.镇咳;C.抑制呼吸;D.止泻;E.体位性低血压;8. 吗啡治疗心原性哮喘,是由于A.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B.镇静作用有利于消除焦虑恐惧情绪;C.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保持呼吸道通畅;D.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改善急促浅表的呼吸;E.加强心肌收缩力;9. 吗啡禁用于支气管哮喘及肺心病患者的原因是A.抑制呼吸中枢;B.抑制咳嗽反射;C.促组胺释放;D.抑制呼吸肌;E.兴奋M胆碱受体,支气管收缩;问答题1 哌替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第19章 镇痛药

第19章 镇痛药

第十九章镇痛药Potent analgesics一、学习要点:1. 重点掌握吗啡和度冷丁的药理作用, 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和应用时注意的问题.2. 了解可待因,美沙酮,镇痛新,二氢埃托啡,曲马朵的作用特点.3. 了解纳洛酮的作用特点.二、具有缓解疼痛作用的药物分类1、镇痛药(analgesics):作用于CNS,选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痛觉,减轻由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如恐惧、紧张、焦虑、不安等;其中大部分为麻醉性(成瘾性)镇痛药:–阿片生物碱类(吗啡)–人工合成镇痛药(度冷丁等)–具有镇痛作用的其他药:解热抗炎镇痛药(阿司匹林等)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阿片(opium)是罂粟果浆汁的干燥物,含20多种生物碱,分为:☆菲类(吗啡、可待因等)☆异喹啉类(罂粟碱等)★吗啡morphine★药理作用1、中枢作用(central nervous system)1)镇痛(analgesia)与欣快感(euphoria):特点:☉强大,选择性高,各种痛有效;☉提高对痛的耐受及感受欣快,处于“痛而不苦”的状态;主要部位: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2)镇静(sedation):消除焦虑、紧张、恐惧等;3)呼吸抑制(breathing inhibition):潮气量↓,呼吸节律不规整(延脑呼吸中枢和桥脑呼吸调整中枢);4)镇咳(depressed cough):抑制咳嗽中枢(孤束核,药物有可待因和右美沙芬)5)其他(other actions):瞳孔缩小(桥脑缩瞳核)恶心,呕吐(催吐化学感受区,CTZ)2、平滑肌兴奋作用(excitment of smooth muscles)1)胃肠道:张力↑,蠕动↓,引起便秘;2)胆道:收缩(Oddi氏括约肌),引起胆绞痛;3)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支气管哮喘禁用;4)膀胱:括约肌张力↑,引起尿潴留;5)子宫:抑制子宫收缩,延长产程。

3、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1)扩张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a 促进组胺释放;b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c 交感张力↓2) 扩张脑血管,引起颅内高压;a 抑制呼吸,体内CO2蓄积;b 脑血流量增加.★镇痛机制:通过激动不同部位的阿片受体发挥作用。

第十九章镇痛药习题及答案.doc

第十九章镇痛药习题及答案.doc

药理学练习题:第十九章镇痛药一、选择题A型题1、典型的镇痛药其特点是:A.有镇痛、解热作用B.有镇痛、抗炎作用C.有镇痛、解热、抗炎作用D.有强大的镇痛作用,无成瘾性E.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反复应用容易成瘾2、吗啡常用注射给药的原因是:A.口服不吸收B.片剂不稳定C.易被肠道破坏D.首关消除明显E.口服刺激性大3、吗啡一次给药,镇痛作用可持续:A.导水管周围灰质B.蓝斑核C.延脑的孤束核D.中脑盖前核E.边缘系统4、吗啡镇咳的部位是:A.迷走神经背核B.延脑的孤束核C.中脑盖前核D.导水管周围灰E.蓝斑核5、吗啡抑制呼吸的主要原因是:A.作用于时水管周围灰质B.作用于蓝斑核C.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CO2张力的敏感区D.作用于脑干极后区E.作用于迷走神经背核6、吗啡缩瞳的原因是:A.作用于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B.作用于导水管周围灰质C.作用于延脑孤束核的阿片受体D.作用于蓝斑核E.作用于边缘系统7、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是:A.吗啡B.喷他佐辛C.芬太尼D.美沙酮E.可待因8、哌替啶比吗啡应用多的原因是:A.无便秘作用B.呼吸抑制作用轻C.作用较慢,维持时间短D.成瘾性较吗啡轻E.对支气平滑肌无影响9、胆绞痛病人最好选用:A.阿托品B.哌替啶C.氯丙嗪+阿托品D.哌替啶+阿托品E.阿司匹林+阿托品。

10、心源性哮喘可以选用:A.肾上腺素B.沙丁胺醇C.地塞米松D.格列齐特E.吗啡11、吗啡镇痛作用的主要部位是:A.蓝斑核的阿片受体B.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C.黑质-纹状体通路D.脑干网状结构E.大脑边缘系统12、吗啡的镇痛作用最适用于:A.其他镇痛药无效时的急性锐痛B.神经痛C.脑外伤疼痛D.分娩止痛E.诊断未明的急腹症疼痛13、二氢埃托啡镇痛作用的主要部位是:A.壳核B.大脑边缘系统C.延脑苍白球D.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E.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14、人工冬眠合剂的组成是:A.哌替啶、氯丙嗪、异丙嗪B.派替啶、吗啡、异丙嗪C.哌替啶、芬太尼、氯丙嗪D.哌替啶、芬太尼、异丙嗪E.芬太尼、氯丙嗪、异丙嗪15、镇痛作用较吗啡强100倍的药物是:A.哌替啶B.安那度C.芬太尼D.可待因E.曲马朵16、主要激动阿片k、s受体,又可拮抗m受体的药物是:A.美沙酮B.吗啡C.喷他佐辛D.曲马朵E.二氢埃托啡17、在药政管理上已列入非麻醉品的镇痛药是:A.哌替啶B.芬太尼C.安那度D.喷他佐辛E.美沙酮18、与吗啡成瘾性及戒断症状有直接联系的部位是:A.孤束核B.盖前核C.蓝斑核D.壳核E.迷走神经背核19、对吗啡急性中毒呼吸抑制有显著疗效的药和物是:A.多巴胺B.肾上腺素C.咖啡因D.纳洛酮E.山梗菜碱20、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是:A.吗啡B.芬太尼C.二氢埃托啡D.哌替啶E.美沙酮21、喷他佐辛最突出的优点是:A.适用于各种慢性钝痛B.可口服给药C.无呼吸抑制作用D.成瘾性很小,已列入非麻醉药口E.兴奋心血管系统22、阿片受体的拮抗剂是:A.哌替啶B.美沙酮C.喷他佐辛D.芬太尼E.以是都不是23、阿片受体的拮抗剂是:A.纳曲酮B.喷他佐辛C.可待因D.延胡索乙素E.罗通定24、对吗啡成瘾者可迅速诱发戒断症状的药物是:A.哌替啶B.曲马朵C.纳洛酮D.美沙酮E.以是都不是25、吗啡无下列哪种不良反应?A.引起腹泻B.引起便秘C.抑制呼吸中枢D.抑制咳嗽中枢E.引起体们性低血压26、与脑内阿片受体无关的镇痛药是:A.哌替啶B.罗通定C.美沙酮D.喷他佐辛E.二氢埃托啡27、下列哪种情况不宜用哌替啶镇痛?A.创伤性疼痛B.手术后疼痛C.慢性钝痛D.内脏绞痛E.晚期癌症痛28、吗啡不具备下列哪种药理作用?A.引起恶心B.引起体位性低血压C.致颅压增高D.引起腹泻E.抑制呼吸B型题问题29~32A.欣快作用B.镇痛作用C.缩瞳作用D.镇咳作用E.便秘作用29、吗啡作用于延脑孤束核的阿片受体产生30、吗啡作用于蓝斑核的阿片受体产生31、吗啡作用于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产生32、吗啡作用于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产生问题33~36A.延胡索乙素B.纳洛酮C.喷他佐辛D.哌替啶E.二氢埃托啡33、可用于镇痛或吗啡成瘾戒毒34、镇痛效果个体差异大35、为阿片受体拮抗剂36、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作用C型题问题37~39A.镇痛作用B.缩瞳作用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37、吗啡激动m受体产生38、吗啡激动k受体产生39、吗啡激动s受体产生问题40~41A.镇压痛作用比吗啡强B.成瘾性比吗啡小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40、芬太尼41、罗通定问题42~44A.欣快感B.镇咳作用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42、哌替啶43、二氢埃托啡44、吗啡X型题45、吗啡禁用于:A.哺乳妇女止痛B.支气管哮喘病人C.肺心病病人D.肝功能严重减退病人E.颅脑损伤昏迷病人46、吗啡的临床应用有:A.心肌梗死引起的剧痛B.严重创伤痛C.心源性哮喘D.止泻E.与氯丙嗪、异丙嗪组成人工冬眠合剂47、哌替啶的临床应用有:A.创伤性疼痛B.内脏绞痛C.麻醉前给药D.与氯丙嗪、异丙嗪组成人工冬眠合剂E.心源性哮喘48、人工合成的镇痛药有:A.安那度B.罗通定C.二氢埃托啡D.美沙酮E.纳洛酮49、喷他佐辛的特点有:A.为苯并吗啡烷类衍生物B.主要激动k和s受体,又可拮抗m受体C.镇痛效力为吗啡的1/3D.对冠心病病人,静脉注射可增加心脏作功量E.成瘾性很小,在药政管理上已列入非麻醉药品50、阿片受体拮抗剂有:A.纳洛酮B.二氢埃托啡C.芬太尼D.烯丙吗啡E.纳曲酮二、填空题:1、哌替啶镇痛作用虽比吗啡弱,但比吗啡常用,因为也比吗啡弱。

镇痛药——精选推荐

镇痛药——精选推荐

第十九章镇痛药1.吗啡可用于A.支气管哮喘B.心源性哮喘C.阿司匹林哮喘D.喘息性支气管炎E.以上都不是2.吗啡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包括A.抑制呼吸B.镇咳C.便秘D.镇痛E.缩瞳3.吗啡急性中毒可选用下列哪种药解救A.阿托品B.肾上腺素C.普萘洛尔D.去甲肾上腺素E.纳洛酮4.哌替啶比吗啡常用主要在于A.对胃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B.只有维持时间比吗啡长C.呼吸抑制作用较强D.用量比吗啡小E.成瘾性比吗啡轻5.哌替啶的临床应用不包括A.镇痛B.麻醉前给药C.人工冬眠D.止泻E.心源性哮喘6.哌替啶不单独用于治疗胆绞痛的原因是A.对胆道平滑肌无作用B.抑制呼吸C.能引起胆道括约肌痉挛D.易成瘾E.镇痛强度不如吗啡7.吗啡的阵痛作用A.诊断未明的急腹痛B.分娩痛C.颅脑外伤的疼痛D.急性创伤性剧痛E.哺乳妇女止痛8.下列药物中镇痛作用最强的是B.吗啡C.哌替啶D.可待因E.镇痛新9.胆绞痛最好选用A.吗啡B.阿托品C.阿托品和哌替啶D.阿司匹林E.哌替啶和氯丙嗪10.不属于麻醉药品的镇痛药是A.吗啡B.可待因C.美沙酮D.哌替啶E.镇痛新11.吗啡与哌替啶比较,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吗啡镇痛作用比哌替啶强B.两药均有强的镇咳作用C.吗啡的成瘾性比哌替啶强D.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比哌替啶强E.两药均可提高胃肠平滑肌的张力12.吗啡不用于慢性钝痛,其主要原因是A.对钝痛效果不如其他药B.引起体位性低血压C.反复多次应用易成瘾D.引起便秘与尿潴留E.有呼吸抑制作用13.吗啡不具有以下哪一项作用A.镇痛B.镇吐C.镇咳D.抑制呼吸E.扩张血管14.关于吗啡的叙述,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A.仅对急性锐痛有效B.对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均有效C.用于伴有头痛和颅内压增高的颅外伤患者D.急性中毒时可用纳洛酮解救E.急性中毒可用阿托品解救15.强镇痛药(阿片受体激动药)应当严格控制应用,其主要原因是容易引起A.成瘾性B.耐受性D.体位性低血压E.胆绞痛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吗啡的禁忌症A.诊断未明的急腹症B.临产妇女分娩C.严重肝功能损害D.心源性哮喘E.颅内压增高17.对u受体有拮抗作用的镇痛药是A.喷他佐心B.哌替啶C.美沙酮D.埃托啡E.可待因18.吗啡有而哌替啶无的作用和应用是A.镇痛B.镇咳C.止泻D.人工冬眠E.心源性哮喘19.有关哌替啶的作用特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B.镇痛作用比吗啡弱C.成瘾性较吗啡轻D.不引起便秘,也无止泻作用E.治疗剂量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20.呼吸功能不全,颅内压升高,产妇临产时麻醉前用药应禁用A.阿司匹林B.氯丙嗪C.吗啡D.阿托品E.654—221.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是A.氯丙嗪B.哌替啶C.哌唑嗪D.立其丁(酚妥拉明)E.苯巴比妥22.哌替啶比吗啡应用广泛的原因好似A.镇痛作用强B.对胃肠道有解痉作用C.无成瘾D.成瘾性及抑制呼吸作用较吗啡弱E.作用维持时间长23.哌替啶最大的不良反应是A.便秘B.成瘾性C.腹泻D.心律失常E.呕吐24.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哌替啶可用于心源性哮喘B.哌替啶对呼吸作用有抑制作用C.哌替啶可与氯丙嗪、异丙嗪组成冬眠合剂D.哌替啶无止泻作用E.哌替啶不易引起眩晕、恶心、呕吐25.哌替啶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呼吸抑制B.镇静作用C.兴奋催吐化学感受区D.收缩支气管平滑肌E.对抗催产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26.吗啡的镇痛作用机制可能是A.激活阿片受体B.阻断阿片受体C.抑制疼痛中枢D.阻断上行激活系统E.阻断a受体27.吗啡不具有以下哪项作用A.体内CO2潴留B.镇痛C.镇咳D.呼吸抑制E.松弛支气管平滑肌28.吗啡镇痛的主要作用部位是A.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B.脑干网状结构C.边缘系统与蓝斑核D.大脑皮层E.以上都是29.下列描述哪项正确A.镇痛作用哌替啶较吗啡弱,持续时间比吗啡长B.哌替啶、吗啡都可升高颅内压C.哌替啶、吗啡有成瘾性,可待因无成瘾性,故用来止咳D.哌替啶与吗啡对咳嗽中枢无抑制作用E.对心源性哮喘,吗啡有效,哌替啶无效30.哌替啶临床应用不包括A.麻醉前给药B.人工冬眠C.镇痛D.止泻E.心源性哮喘31.吗啡的镇痛作用最适于A.诊断未明的急腹症B.分娩止痛C.颅脑外伤的疼痛D.其他药物无效的急性锐痛E.哺乳妇女的止痛32.镇痛新与吗啡比较,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镇痛效力较吗啡弱B.呼吸抑制较吗啡弱C.大剂量可致血压升高D.成瘾性与吗啡相似E.既具有阿片受体激动作用,又有较弱的拮抗作用33.与吗啡的镇痛机制有关的是A.阻断阿片受体B.激动中枢阿片受体C.抑制中枢PG合成D.抑制外周PG合成E.阻断中枢DA受体34.下列哪个镇痛药具有镇静催眠作用且无成瘾性A.吗啡B.哌替啶C.可待因D.罗通定(颅通定)E.阿司匹林35.下列哪个药物不能用于心源性哮喘A.肾上腺素B.地高辛C.吗啡D.氨茶碱E.毒毛旋花苷K36.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A.镇痛、镇静、催眠、呼吸抑制、止吐B.镇痛、镇静、镇咳、缩瞳止吐C.镇痛、镇静、镇咳、呼吸兴奋作用D.镇痛、镇静、镇咳、呼吸抑制作用E.以上都不对。

药理学(第9版)第十九章 镇痛药 本章小结

药理学(第9版)第十九章 镇痛药 本章小结

大剂量偶见轻度烦躁 不安
阿片受体激动药 吗啡 哌替啶 美沙酮 芬太尼
药理作用
镇痛镇静、镇咳、 抑制呼吸、缩瞳; 兴奋胃肠平滑肌 扩张血管
镇痛作用为吗啡的 1/7 ~1/10; 镇静、致欣快和呼 吸抑制作用与吗啡 相当 镇痛作用强度与吗 啡相当,但持续时 间较长,其他作用 较吗啡轻
短效镇痛药,镇痛 效力为吗啡的100倍, 起效快
丁丙 啡诺
镇痛效力为吗啡的 25倍
激动μ受 体,拮抗 κ、δ受体
中重度疼痛; 吗啡或海洛因 成瘾的脱毒 治疗
呼吸抑制作用 轻,较少引起 烦躁等精神症 状,成瘾性小
阿片受体 阻断药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纳洛酮
竞争性拮抗各型 阿片受体,作用 强度依次为: 受体
阿片类药物急性 中毒解救; 阿片类药物成瘾 者鉴别诊断; 急性酒精中毒等
大剂量产生明显肌 肉僵直 静脉注射过快致呼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阿片受体 部分激动药
喷他 佐辛
药理作用
镇痛作用为吗啡的 1/3 呼吸抑制作用为吗 啡的1/2 大剂量加快心率、 升高血压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激动κ受体, 拮抗μ受体
成瘾性小,已 列入非麻醉品, 适用于各种慢 性疼痛
不良反应
大剂量诱发烦 躁不安等精神 症状;合用加 重吗啡戒断 症状
布托 啡诺
镇痛效力和呼吸 抑制作用为吗啡的 3.5~7倍
激动κ受体, 缓解中、重度
轻微拮抗μ 疼痛;麻醉前
受体
用药
镇静、乏力、 出汗等,久用 产生依赖性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临床应用
镇痛 心源性哮喘 止泻

第19章 镇痛药

第19章 镇痛药

不影响意识和其 他感觉,选择性地缓 解或消除疼痛及伴有 的不愉快情绪(恐惧、 紧张、不安等)。
麻醉性镇 痛药
非麻醉性 镇痛药
1
镇痛药
麻醉性镇痛药(narcotic analgesics)
又称阿片类镇痛药(opioid analgesics),成瘾性
镇痛药(addictive analgesics);
【临床应用】
(1)镇痛:取代morphine,临产前2-4h禁用;
(2)心源性哮喘; (3)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
美沙酮(methadone)
(1)镇痛作用强度与morphine相当,持续时间较长 ,镇静、抑制呼吸等作用较弱,耐受性与成瘾性发生 较慢,戒断症状略轻; (2)口服美沙酮后再注射吗啡不能引起原有的欣快 感,亦不出现戒断症状,使吗啡成瘾性减弱; (3)适用于创伤、手术及晚期癌症等所致剧痛;吗 啡、海洛因等成瘾的脱毒治疗。
(4)对神经压迫性疼痛疗效差;
(5)镇痛效果与个体敏感性差异有关。
心源性哮喘(左心衰竭突发急性肺水肿所致呼吸困难)
机制:()
①吗啡扩张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
后负荷;
②镇静作用,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③抑制呼吸,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
使呼吸由浅快变深慢。
止泻
(1)对症治疗——急、慢性消耗性腹泻症状; (2)伴细菌感染,阿片酊/复方樟脑酊+抗生 素
体内过程
(1)首关消除,生物利用度低,注射给药; (2)代谢产物活性更强; (3)肝脏代谢,经肾排泄,易致蓄积效应; (4)可分泌于乳汁,通过胎盘屏障。
临床应用
镇痛
(1)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
(2)因易成瘾,仅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

药理学:镇痛药

药理学:镇痛药

0
1-2 3-4
No pain
Least pain Mild pain
Relaxed, calm expression
Stressed, tense expression Guarded movement, grimacing
5-6
7-8 9-10
Moderate pain
Severe pain
Moaning, restless
阿片受体-Opioid receptors
μ、δ、κ受体 65%氨基酸序列相 同:其7个跨膜区 段的氨基酸序列和 3个细胞内氨基酸 序列几乎相同,而 细胞外的2个氨基 酸序列和氨基及羧 基未端的氨基酸序 列差异较大。
阿片受体的分布
下丘脑内侧、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灰 质、脊髓背角区受体密度高。与镇痛有关。 边缘系统与蓝斑核与情绪和欣快感有关。 延髓孤束核与抑制呼吸、镇咳和交感神经中 枢活动有关。 中脑盖前核与缩瞳有关。 脑干极后区、孤束核和迷走神经背核阿片受 体与胃肠活动有关。
镇 痛 药 Analgesics
疼痛
是一种因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 产生的痛苦感觉,伴有不愉快情绪或心血管 和呼吸方面的变化。
分类
疼痛发生的部位不同,分躯体痛、内脏痛、神 经性痛,分急性痛(锐痛)和慢性痛(钝痛)
原因
谷氨酸(快递质)和P物质(慢递质)
镇痛药按药理作用与机理分为两类:
1、中枢性镇痛药:
镇痛药物分类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吗啡 人工合成镇痛药 杜冷丁 芬太尼 其他镇痛药 罗通定
一、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鸦片
阿片中的生物碱
阿片受体的分型、分布及兴奋后 产生的效应 阿片作用机制

药理学——镇痛药

药理学——镇痛药

药理学——镇痛药镇痛药——是一类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减轻或消除疼痛以及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和烦躁不安等情绪反应,但不影响意识及其他感觉的药物。

因多数药物反复应用可成瘾,又称麻醉性镇痛药或成瘾性镇痛药。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如吗啡和可待因等;二、人工合成镇痛药:如哌替啶、曲马多和芬太尼等;三、其他镇痛药:如罗通定、奈福泮等。

一、阿片类镇痛药阿片是罂粟果浆汁的干燥物,含20多种生物碱,分为:菲类(吗啡、可待因等)异喹啉类(罂粟碱等)(一)吗啡【药动学】1.吸收:口服易吸收,但首关效应显著,生物利用度低,故常注射给药。

2.分布:1/3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型吗啡迅速分布于全身组织,极少量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发挥作用。

3.代谢:60%~70%在肝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10%脱甲基生成去甲吗啡。

4.排泄:代谢物及原形主要经肾排泄,少量经胆汁排泄和乳汁排泄,t1/2约2.5~3h。

也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故临产前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吗啡。

【镇痛机制】◇吗啡 + 阿片受体◇阿片受体的类型:μ(产生成瘾性)κδσ【药理作用】1.中枢作用镇痛、镇静、致欣快抑制呼吸镇咳缩瞳催吐2.外周作用心血管:血管扩张平滑肌:兴奋镇痛、镇静、致欣快特点:作用强、选择性高、意识清楚。

慢性钝痛>急性锐痛;镇静和致欣快作用可消除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抑制呼吸机制: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并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特点:治疗量——呼吸频率减慢;急性中毒——呼吸频率3-4次/分,应给予中枢兴奋药解救。

——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镇咳机制: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消失。

特点:镇咳作用强,但易成瘾。

——临床常用可待因代替。

缩瞳机制:作用于中脑盖前核阿片受体,兴奋动眼神经缩瞳核,引起瞳孔缩小。

特点:针尖样瞳孔常作为诊断吗啡过量中毒的重要依据之一。

——有机磷中毒、吗啡中毒,都有针尖样瞳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2 . 心血管系统
扩张微血管(促组胺释放),
可致体位
降低外周阻力(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性低血压
Morphine能模拟缺血预适应(IPC)保护缺血
心肌,减少梗死病灶,减少死亡心肌数目
( K+激活)
对脑循环的影响 抑制呼吸, CO2潴留,可产生继发性脑血管 扩张,脑血流量增加,引起颅内压增高
2
❖ 疼痛的调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 谷氨酸和神经肽类是伤害性感觉传入神经末
梢释放的主要递质。 ❖ 快递质 慢递质
3
阿片及其阿片生物碱介绍
❖ 阿片(opium)在十六世纪已被广泛应用于镇痛、止 泻、止咳、解除焦虑和镇静。有“天赐良药”的美名。
❖ 阿片是罂粟科植物罂粟( Papaver somniferum )未 成熟蒴果浆汁干燥物,含有20多种生物碱。如吗啡、可 待因(菲类)和罂粟碱(异喹啉类,无镇痛作用,具有 解痉、扩管作用)。
21
(5)缩瞳作用
使动眼神经(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 兴奋,引起瞳孔缩小
针尖样瞳孔为其中毒特征 morphine的缩瞳作用无耐受性
22
(6)其他中枢作用
对体温的影响 催吐作用
兴奋脑干催吐化学感受触发区(CTZ),引 起恶心、呕吐
抑制下丘脑释GnRH,CRF,降低血浆 ACTH,LH,FSH等的浓度
中脑盖前核———————与缩瞳有关 延脑孤束核———————与咳嗽、呼吸
中枢、中枢交感张力(↓)有关
脑干极后区、迷走神经背核———胃肠活动
7
阿片受体分型
主要有, , , 亚型 为G — 蛋白偶联型受体
μ-R:镇痛、呼吸抑制、产生欣快感,导 致耐受性和依赖性;
κ-R:镇痛、镇静、缩瞳;
σ-R:烦躁不安、焦虑、血管运动中枢及 呼吸中枢兴奋;
第镇 十痛 九药 章
Analgesics
1
疼痛的部位和性质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对诊断未明的疼痛不宜首先用药物止痛, 以免掩盖病情,贻误诊断。
关概于述疼痛
概 念:
疼痛是一种因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种防御反应。
疼痛的发生往往伴有紧张、不安的主观 感觉。不仅使患者感受痛苦,而且可引起生 理功能紊乱,甚至休克。
❖ 阿片类药物 ❖ 阿片类镇痛药
4
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肽
受体的发现: 1962年,率先提出吗啡镇痛的作用部位在 第三脑室周围灰质 1973年,证实脑内存在阿片受体 1994年,阿片受体分子克隆成功
6
阿片受体的分布
边缘系统、蓝斑核————与情绪及精神 活动有关
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 周围灰质————————与疼痛有关
δ-R:镇痛、平滑肌收缩。
8
内源性阿片肽
内阿片肽:
脑啡肽: 甲硫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 内啡肽: β-内啡肽 强啡肽: 在机体内发挥着调控痛觉感受的作用和对 心血管及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
通过抑制感觉神经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 (谷氨酸、SP),从而干扰痛觉冲动传入中枢
9
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 药
合成二乙酰吗啡 (海洛因)
德国药师
Serturner
12
来源及成份简介
来源:
罂粟未成熟蒴果浆汁的干燥物称阿片
(opium)
成份:
菲类:
吗啡(10%)-----镇痛
异喹啉类: 罂粟碱-----平滑肌解痉
20多种生物碱中,仅有吗啡、可待 因、罂粟碱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3
吗啡
morphine

HO 3 1 A
肾排泄,乳汁分泌
15
吗啡
❖药理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平滑肌 ➢心血管系统
➢免疫系统
❖作用机制
❖ 临床应用
➢镇痛 ➢心源性哮喘 ➢ 止泻
❖不良反应
16
1.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作用
与能激动中枢特定部位阿片受体有关 选择性高 对痛觉以外的其它感觉
无明显影响,意识清醒
镇痛效能高
特 对持续性钝痛的效果大于间断性锐痛 点 对组织损伤、炎性疼痛及肿瘤所致疼痛
(此作用与病人所处的状态有关)
19
(3) 呼吸抑制 降低呼吸中枢对 CO2的敏感性 抑制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减少 剂量依赖性,与给药途径有关,与中枢抑制 药合用,可加重呼吸抑制 抑制呼吸时,不伴随对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 呼吸抑制是吗啡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20
(4) 镇咳作用
镇咳作用强,对各种剧咳均有效 可能与激动延脑孤束核阿片受体有关
概述:
典型镇痛药为阿片生物碱类及其合 成代用品,即阿片类药物(opioids)
特点:本类镇痛药镇痛作用强大, 但反复应用极易成瘾,仅短期用于剧痛
10
发展简史
1803年 发现吗啡(Morpheus→Morphine) ---开创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先例
19世纪中叶 纯生物碱制品已用于临床
1874年
(与促进柱状细胞组胺的释放有关)
26
4 . 免疫系统
免疫抑制作用 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 减弱自然杀伤细胞(NKC)的细胞毒
作用 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蛋
白诱导的免疫反应
27
镇痛作用机制
1 .痛觉的产生(SP基础) 2 .痛阈的形成
生理状态下,仅有20%--30% 的阿片受体被内阿片肽激动, 产生生理性镇痛机制
24
3.平滑肌(兴奋)
胃肠道平滑肌
明显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延缓 胃排空,抑制肠道推进性蠕动 回盲瓣及肛门括约肌张力提高 消化液分泌减少 中枢抑制,便意迟钝
引起 便秘
25
平滑肌
胆道平滑肌
使奥狄氏括约肌收缩,胆道排空受阻,胆 囊内压升高,可致胆绞痛(Atro可拮抗)
其他平滑肌
降低子宫张力,延长产程 膀胱括约肌张力 ↑,引起排尿困难 支气管平滑肌张力↑,诱发/加重哮喘
的效果大于神经性疼痛
18
(2)镇静、致欣快作用 激活边缘系统和蓝斑核的阿片受体及与中 脑边缘叶的中脑复侧背盖区-伏隔核DA能神 经通路与阿片肽/受体系统互动有关
有明显镇静作用,能消除紧张、焦虑 和恐惧等情绪反应
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 安静环境下易诱导入睡,但易被唤醒 部分病人可出现欣快症(euphoria)
1902
4

12 10
结 构
O
B
5 14
C15
9
D
HO 6 7 8
17N—CH3
16
14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首关效应灭活多,生物利用 度低,临床上常用注射给药;
约有1/3的吗啡与血浆蛋白结合;少分布 CNS,过胎盘屏障。
肝脏代谢,部分与经葡萄糖醛酸结合失活, 另一部分为吗啡-6-单葡萄糖醛酸苷,活性 强于吗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