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同步学案2012___龚德国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孟子见梁襄王》全文;(2)能够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3)能够概括梁襄王的提问及孟子的回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复述等方法,提高语文素养;(3)学会运用孟子仁政思想分析现实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思想的智慧与魅力;(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1. 《孟子见梁襄王》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3. 运用孟子仁政思想分析现实问题。
三、教学难点1.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2. 结合现实问题,深入剖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孟子及其时代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孟子的语言风格;(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2)举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孟子仁政思想分析现实问题。
5. 课堂实践:(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孟子仁政思想的感悟;(2)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孟子仁政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孟子见梁襄王》;2. 结合自己的生活,运用孟子仁政思想分析一个问题,并写成短文;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合作探讨的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3. 学习效果评估:通过课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孟子仁政思想的认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朱子语类》三则同步学案2012学生 龚德国
《朱子语类》三则同步学案一.疏通课文第一则朱子讲读书方法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真意)。
若读之数.(shù)过.(几次),略晓..(大略通晓)其义即厌.(通“餍”,满足)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领略其中旨趣)也。
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
只提醒精神,终日着意..(用心),看得多少文字!穷.(理解)得多少义理!徒.(仅仅)为懒倦,则精神自是..(从此)愦.(kuì)愦.(昏乱不清醒),只恁昏塞不通,可惜!1.此则讲了一种怎样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说明。
2.在你的印象中,还有那些名言警句是谈论此类读书方法的?第二则讨论天理与人欲的问题问:“寻常..(一般情况)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
及到做时,乃.(却、竟然)为.(被)人欲引去,事已.(完毕)却悔,如何..(怎么办呢)?”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同“功夫”)。
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洒扫收拾,喻把问题梳理清楚),方得..(才能够(做到))。
如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
明知合.(应该)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着,自.家.(自己)不知不觉行从.(顺着)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wúhuì杂草丛生),又却生悔。
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关键)。
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就要去做克己的功夫),不得苟且放过。
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着力,自然存.(依照)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
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固然)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分辨教会这些(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而后行之。
若是中人..(普通人)之资质,须大段..(仔细)着力..(用心),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照应、克制(自己的欲望)),始得。
曾子曰:‘仁.(实现仁德)以为(作为)己任(使命),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战战兢兢....(害怕而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孟子见梁襄王》这篇文章。
(2)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3)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和他的政治主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章内容。
(2)学会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文章进行逐句解析,理解孟子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传承儒家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孟子见梁襄王》的文章内容。
(2)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和他的政治主张。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文本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孟子思想体系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孟子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影响。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句式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章内容。
(2)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堂分享。
4. 文本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逐句解析,理解孟子的观点。
(2)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孟子观点的合理性。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孟子见梁襄王》。
2. 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对孟子思想的理解。
3. 选取一个与孟子观点相关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背诵情况的评价。
2.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评价。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4.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1)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古代法庭的场景。
(2)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孟子的辩论技巧。
2.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孟子见梁襄王》全文;(2)能够分析孟子的思想观点及其对现实的意义;(3)能够运用文中的观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本;(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3)学会提炼文本观点,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二、教学重点1. 孟子的思想观点及其对现实的意义;2. 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3. 文本观点的提炼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孟子思想观点的理解和运用;2. 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分析;3. 文本观点的提炼和论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2)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让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难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文本解析:(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2)分析孟子观点的现实意义;(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孟子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2)强调孟子的思想观点及其对现实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孟子见梁襄王》全文;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孟子观点写一篇短文;3. 深入阅读《孟子》其他篇章,了解孟子思想的完整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课文、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思维发展: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孟子思想观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党团范文 孟子梁惠王上教案
《孟子·梁惠王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背诵《孟子·梁惠王上》的经典段落。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能够自主阅读和理解《孟子·梁惠王上》全文。
(3)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理解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背景及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孟子·梁惠王上》的核心内容。
(2)学会如何将孟子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培养仁爱、忠诚、诚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孟子·梁惠王上》的经典段落。
(2)掌握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
(3)学会将孟子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2)孟子的一些独特观点的阐释。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孟子及其《孟子》的主要内容。
(2)介绍梁惠王其人及其与孟子的对话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孟子·梁惠王上》,理解文意。
(2)鼓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孟子、梁惠王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孟子·梁惠王上》的核心内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解析:(1)针对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分析。
(2)阐释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
5. 实践运用:(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孟子的思想。
(2)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运用孟子思想的心得。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孟子·梁惠王上》的经典段落。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孟子见梁襄王》全文;(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能够概括并阐述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孟子思想的特点及其影响;(3)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品质;(3)激发对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孟子见梁襄王》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孟子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的阐述;3. 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1. 孟子思想的特点及其影响;2. 文本内容与现代价值观的关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孟子及其时代背景;(2)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孟子见梁襄王》,理解文本内容;(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进行合作探讨。
3. 课堂讲解:(1)讲解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阐述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3)分析孟子思想的特点及其影响。
4. 案例分析:(1)选取相关案例,让学生运用孟子思想进行分析;(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孟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6. 作业布置:(1)背诵《孟子见梁襄王》;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孟子见梁襄王》全文的理解和背诵情况,以及对孟子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的掌握程度。
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运用孟子思想进行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对孟子人格魅力和思想品质的认同,以及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情况。
孟子见梁惠王学案
《孟子见梁惠王》学案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____,字______,山东邹城人。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______时期___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宗师,有“______”之称,与孔子并称为“________”。
其学说出发点为________论,提出“_______”、“________”,主张德治,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_________思想。
二、疏通文意
(一)解释加点的字 1. 不远.
千里而来 2. 亦.将有以利.
吾国乎 3. 亦.
有仁义而已矣 4. 何以利吾家.
5. 万乘..之国 (二)解释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 不远千里而来
2.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3.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三)说明“何以利吾身?”的句式特点
(四)翻译句子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三、思考本文的主旨
文中孟子高举_________的大旗,具体陈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再指出______________的作用,最后重申,梁惠王应该讲求______________,而舍弃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
结合以下语录,从“义与利”的角度谈谈孔孟的思想传承。
6. 弑.
其君者 7. 苟.为后.义而先.利 8. 不夺不餍. 9.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10.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孟子见梁惠王》同步学案2012___龚德国
《孟子见梁惠王》同步学案一、课文疏通: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译文: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译文: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
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
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二.文言知识积累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叟.(sǒu)庶.(shù)人万乘.(shèng)弑.(shì)其君不夺不餍.(yàn)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重点字词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句首助词,无义)②上下交征利...(互相求取利益)③弑.其君(子杀父,臣杀君,曰弑)④苟为后.义而先.利(后、先:以……为后;以……为先;名词的意动用法)⑤然则..乡之所谓知者(然则:既然这样,那么)⑥不夺不餍.(餍:满足)3.解释下列成语和格言上下交征利: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
精品K12学习高中语文 2.3 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孟子见梁惠王胠箧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也。
B.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餍:满足。
C.唇竭.则齿寒竭:缺失。
D.毁绝钩.绳而弃规矩钩:木匠画曲线的工具。
解析:A项,亦:句首助词,无义。
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A项,语气词,表疑问语气。
B项,前者为语气词,用在句中表舒缓语气;后者为语气词,用在句末表肯定和判断语气。
C项,语气词,表陈述语气。
D项,结构助词,的。
答案:B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B.阖四竟之内C.然则乡之所谓知者D.焚符破玺,而民朴鄙解析:A项,“匮”同“柜”,柜子;B项,“竟”同“境”,疆界;C项,“乡”通“向”,先前,从前。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B.窃国者为诸侯..C.灭文章..,散五采D.故尝试..论之解析:A项,不行,古义:不能行窃。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C项,文章,古义:文辞,文饰。
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D项,尝试,古义:曾经试图。
今义:试,试验。
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孟子见梁襄王》全文;(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例如“孟子见梁襄王”、“王顾左右而言他”等;(3)掌握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例如仁政、王道、性善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运用比较法、分析法和归纳法,深入探讨孟子的思想内涵;(3)学会运用孟子思想分析现实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3)坚定信念,追求真理,勇于实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孟子见梁襄王》全文;(2)掌握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3)学会运用孟子思想分析现实问题。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2)孟子思想的精髓和内涵;(3)将孟子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2)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全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运用孟子思想分析现实问题;(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或辩论,提高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学习和思考。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孟子见梁襄王》全文;2. 运用孟子思想分析一个现实问题,写一篇短文;3. 选择一个与孟子思想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表达能力;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孟子思想的理解程度;3. 课后实践:了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孟子思想的实际情况。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教案标题:孟子见梁惠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孟子见梁惠王的背景和历史背景。
2. 分析孟子对梁惠王的劝诫和教导。
3. 探讨孟子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孟子见梁惠王的目的和意义。
2. 分析孟子对梁惠王的教导。
3. 探讨孟子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
教学难点:1. 理解孟子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
2. 分析孟子对梁惠王的劝诫和教导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1. 孟子见梁惠王的原文及相关注释。
2. 学生课本和笔记。
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孟子见梁惠王的背景和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孟子见梁惠王的目的和意义。
主体:1. 分析孟子对梁惠王的劝诫和教导。
a. 分析孟子对梁惠王的政治批评,如他对梁惠王暴政的指责。
b. 探讨孟子对梁惠王的道德教导,如他对仁义道德的强调。
2. 探讨孟子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
a. 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王道”观念,即君主应该以仁义为基础来治理国家。
b. 分析孟子的“天命”观念,即君主应该遵循天命,以保持合法性和稳定性。
c. 讨论孟子的“民主”观念,即君主应该倾听民众的声音和需求。
总结:1. 总结孟子见梁惠王的目的和意义。
2. 强调孟子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对后世的影响。
拓展活动:1.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探讨孟子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与现代政治的联系。
2. 鼓励学生撰写一篇短文,表达他们对孟子见梁惠王的理解和观点。
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和讨论表现。
2. 学生撰写的短文。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孟子的其他著作,深入了解他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
2. 探究其他古代中国哲学家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进行比较和对比。
孟子见梁惠王 教案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教案标题:孟子见梁惠王教学目标:1. 了解孟子与梁惠王的相遇及对话背景;2. 分析孟子与梁惠王的思想观点和争论内容;3. 掌握孟子的仁政思想,并理解其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背景和思想观点;2.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背景和思想观点;2. 学生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文本;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背景图片,引起学生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内容吗?他们之间的争论是关于什么的?讲解(15分钟)1. 分析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背景和思想观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2. 重点讲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包括仁爱、仁政、民生、民主等概念;3. 引导学生思考: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国家治理有何重要性?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背景和争论内容;2.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辩论;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和国家治理有何启示?延伸拓展(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的其他思想观点;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观后感,包括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2.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并提出问题和疑惑。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完成观后感的撰写,并在下节课上交;2.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孟子的其他思想观点,可以自主搜索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背景和思想观点,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孟子见梁惠王》1
沐经典之风,树高德之人——《孟子见梁惠王》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孟子文章的思想有基本的理解和认知,对孟子风格和手法也有比较深度的掌握,具备了经典释义、经典评价和运用经典的基本能力。
学生能通过诵读经典,进一步理解孟子思想,并阐发在新时代下的意义,解决纷争。
二、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先”“后”和掌握句式“何以……”。
2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体会文本中体现的儒家“仁政”观。
3进一步领悟孟子的语言风格和说理艺术。
4评价孟子的“义利”观,以及在新时代下运用孟子“义利”观解决纷争。
三、教学重点:1评价孟子的“义利”观,阐述在新时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2运用孟子的“义利”观,解决时代纷争。
四、教学难点:运用孟子的“义利”观或“仁政”思想,解决时代纷争。
五、教学方法:诵读和讨论六、教学用具:多媒体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书香轻拂沁心灵,诗行轻滑渗血液。
在现实中迷惘了怎么办?在喧嚣中沉沦了怎么办?遇到争端了怎么办?——读经典一、导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1他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提出“性善论”的主张。
2他反对不义的战争,反对“霸道”,主张施行保民而王的“王道”。
3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思想。
4他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为“仁政”,其思想对后世有深刻影响。
5记录他言论的书,被奉为经典,他是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他被称为“亚圣”。
他就是孟子,他是2021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继孔子后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仁政”观点,不但在当时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在今天孟子的思想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学习《孟子见梁惠王》一文,让我们读经典,释经典,品经典,用经典。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导入以悬念式设计,让学生通过逐层深入,了解孟子)板书题目。
二、读经典: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诵读经典(全班齐读和经典领读结合)(设计读是为了理清字词,也是为了理解经典的需要)注意字词读音和意义乘hèng:古代一辆战车为一乘。
《孟子见梁惠王》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惠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把握文中疑难词语,疏通文意,了解孟子的思想;了解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理解文意;通过小组讨论,深入把握孟子的义利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个人精神品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把握孟子的义利观。
教学难点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个人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一、导读明人1.导入新课。
子曰:“君子义以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威慑灵公》)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在孔子的心目中,“义”就是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
“义”和“利”是一对矛盾的概念。
“义以为质”,质就是质干、根基的意思。
孟子对“仁”“义”的解说有新的发挥:“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离娄上》)意思是人心应该居于“仁”,人的行为则应该以“义”为准则。
也就是说,蕴涵在内心为“仁”,而发之于外则为“义”。
这样,孟子把“仁”的内涵和要求简明化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孟子是怎样高举“仁义”的旗帜,如何去游说诸侯的。
2.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
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父名激,母邹氏。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现有《孟子》七篇传世。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第二单元儒道互补孟子见梁惠王教案3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对文章的翻译;
2.小组展示:每一小组先派一个人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4.分组进行辩论赛
3.小组合作,进行知识点分享,实现知识点整合.用实例印证,加深理解,同时对所学过的文章名句进行回忆,复习。
4.知识点的提升,让学生明确孟子“利义”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主要思想
明确:“王何必曰‘利’?亦有 ‘仁义’而已矣。”
背景资料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阶级分化激烈的时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统治阶级的虐政之下,“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而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在这种情况下,孟子提出了“仁政”的主张,认为统治者要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以“仁”施政,争取民心。孟子倡导“仁政”,其核心是保民、爱民,具体做法是:规定百姓的产业,并实行低赋税政策,使百姓衣食无忧,上可供养父母,下可养护妻儿;对百姓重在教化,使具备孝悌之德,而尽量少用刑罚。孟子认为,推行“仁政”并不难,只要把他们本性中“仁”的因素加以发展、推广即可。
在孔孟看来,只顾追求利,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追求,使行动失去准绳。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五、能力提升,思想碰撞
1.思想碰撞:现代生活中应如何对待义与利?
正方:先利后义 反方:先义后利
明确: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分组,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辩论,加深学生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理解。
1.民本思想
2.仁政学说
.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板书设计
教学小结
2.孟子见梁惠王给他开出什么治国良药?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孟子见梁襄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孟子见梁襄王”、“王曰”、“孟子对曰”等。
(3)掌握孟子的思想观点,如仁政、王道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分析孟子论证的方法,如举例、引经据典等。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仁政思想,理解仁政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孟子见梁襄王》的朗读和背诵。
2.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3. 课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孟子论证方法的分析。
2. 课文中一些文言文特殊用法的理解。
3. 学生对于孟子思想的内化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孟子见梁襄王》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如孟子简介、仁政思想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孟子篇章,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引经据典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阐述其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孟子思想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思考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7. 布置作业(1)课后熟读并背诵课文《孟子见梁襄王》。
8. 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朱子语类》三则同步学案2012学生____龚德国
《朱子语类》三则同步学案一.疏通课文第一则朱子讲读书方法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真意)。
若读之数.(shù)过.(几次),略晓..(大略通晓)其义即厌.(通“餍”,满足)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领略其中旨趣)也。
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
只提醒精神,终日着意..(用心),看得多少文字!穷.(理解)得多少义理!徒.(仅仅)为懒倦,则精神自是..(从此)愦.(kuì)愦.(昏乱不清醒),只恁昏塞不通,可惜!1.此则讲了一种怎样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说明。
2.在你的印象中,还有那些名言警句是谈论此类读书方法的?第二则讨论天理与人欲的问题问:“寻常..(一般情况)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
及到做时,乃.(却、竟然)为.(被)人欲引去,事已.(完毕)却悔,如何..(怎么办呢)?”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同“功夫”)。
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洒扫收拾,喻把问题梳理清楚),方得..(才能够(做到))。
如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
明知合.(应该)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着,自.家.(自己)不知不觉行从.(顺着)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wúhuì杂草丛生),又却生悔。
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关键)。
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就要去做克己的功夫),不得苟且放过。
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着力,自然存.(依照)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
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固然)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分辨教会这些(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而后行之。
若是中人..(普通人)之资质,须大段..(仔细)着力..(用心),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照应、克制(自己的欲望)),始得。
曾子曰:‘仁.(实现仁德)以为(作为)己任(使命),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战战兢兢....(害怕而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见梁惠王》同步学案一、课文疏通: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译文: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译文: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
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
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二.文言知识积累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叟.(sǒu)庶.(shù)人万乘.(shèng)弑.(shì)其君不夺不餍.(yàn)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重点字词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句首助词,无义)②上下交征利...(互相求取利益)③弑.其君(子杀父,臣杀君,曰弑)④苟为后.义而先.利(后、先:以……为后;以……为先;名词的意动用法)⑤然则..乡之所谓知者(然则:既然这样,那么)⑥不夺不餍.(餍:满足)3.解释下列成语和格言上下交征利: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
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4.翻译下面的句子(“何以”介词宾语提前句)①何以利吾国?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②何以利吾家?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③何以利吾身?怎样使我自己有利?三.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问题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梁惠王对前来拜见的孟子很不礼貌,用“叟”来称呼,就象今人说:“老头子。
”B.由于梁惠王对孟子的无礼,孟子认为梁惠王真是一个利欲熏心的昏君,简直无可救药。
C.孟子顺着梁惠王的功利思想,从反面推论,指出交互征利的严重后果,严正警告梁惠王。
D.在《孟子》开宗明义的第一章里,孟子就提出仁政的思想,他主张君王必须施行仁义,仁义才是治国的至德要道。
B(“简直无可救药”有误。
)2.针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在正面否定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请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孟子针对梁惠王提出的利,提出了先义或利的看法。
孟子认为居上位者如果倡导仁义,鄙弃功利,臣民自然能风行草偃,崇善仁义,并且爱亲敬长,勤勉为国,那么国君就可以得到长久的利益了。
3、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说:“孟老,您不远千里到这里来,将对我国有什么利益?”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遗弃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怠慢他的君主。
4.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尽量简要地作答,不要超过10个字。
答:“仁义”比“利”好。
5.孟子对梁惠王的要求是什么?答,仁义而已6.在这段文字中,孟子反对什么?试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①上下交征利;②后义而先利。
(用自己的话回答)孟子认为君主、大夫直至老百姓都讲仁义,少讲私利,社会就会安定,君主的统治就会稳固。
(二) 《孟子》序说(四书集注朱熹)《史记列传》曰:“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
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韩子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又曰:“孟氏醇乎醇者也。
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又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
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
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
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
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又曰:“扬子云曰:‘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告诉解说)而辟(排除、驳斥)之,廓(阐述发挥)如也。
’夫杨墨行,正道废。
孟子虽贤圣,不得位。
空言无施,虽切何补。
然赖其言,而今之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
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
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
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或问于程子曰:“孟子还可谓圣人否?”程子曰:“未敢便道他是圣人,然学已到至(或圣)处。
”程子又曰:“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
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
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
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又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
”又曰:“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又曰:“学者全要识时。
若不识时,不足以言学。
颜子陋巷自乐,以有孔子在焉。
若孟子之时,世既无人,安可不以道自任。
”又曰:“孟子有些英气。
纔有英气,便有圭角,英气甚害事。
如颜子便浑厚不同,颜子去圣人只毫发间。
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
”或曰:“英气见于甚处?”曰:“但以孔子之言比之,便可见。
且如冰与水精非不光。
比之玉,自是有温润含蓄气象,无许多光耀也。
”杨氏曰:“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
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
论邪说之害,则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
’论事君,则曰:‘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国定’。
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
人能正心,则事无足为者矣。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心得其正,然后知性之善。
故孟子遇人便道性善。
欧阳永叔却言‘圣人之教人,性非所先’,可谓误矣。
人性上不可添一物,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是率性而已。
所谓率性,循天理是也。
外边用计用数,假饶立得功业,只是人欲之私。
与圣贤作处,天地悬隔。
”左衽: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
后也用左衽为外族统治的代称。
侏离:这里指少数民族的语言。
1.下列各语句中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果:成功B.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务:致力,专力从事C.然赖.其言赖:依靠,凭借D.若孟子之时,世既无人,安可不以道自任.任:担当,担任A果:实现,完成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A.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颜子陋巷自乐,以有孔子在焉.B.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圣人之.教人,性非所先C.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D.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A.焉:代词,相当于“之”;代词“那里”。
B.之:代词,这;取消句子独立性。
C.以:介词,拿,用;介词,因为。
D.见:表示被动,被。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B)A.道既通,游事(于)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B.(孟门弟子)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C.孔子之道大而能博,(而)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D.然向无孟氏,则(今人)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B.(孔门弟子)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4.下面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韩愈推崇孟子原因的一组是(C)①轲之死不得其传焉②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③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④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⑤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⑥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
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④⑥D.②③⑥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在攻伐盛行的时代,孟子宣扬古代贤君的德政显得不合时宜,他的主张也就得不到各国君主的赏识,更无法得以实践。
B.在韩愈看来,孟子对先贤学说及圣人之道的解说、阐述得其精要,他自己的学说也达到了精粹至极,毫无瑕疵的境界。
C.孟子对孔子的学说不但有所继承,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孔子的仁义学说,并提出了独到的“性善”“养气”理论。
D.《孟子》一书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目的是“正心”“诚意”,最终达到“性善”。
B“他自己的学说也达到了精粹至极,毫无瑕疵的境界”无中生有。
(三) 我善养我浩然之气(节选)李泽厚孟子继承了孔子,以审美快乐为最高人生理想,明确地将“事亲”(仁)“从兄”(义)的伦常秩序作为这种快乐地的基础。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
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孟子•离娄上》)这是把血缘基础、心理原则着两个孔门仁学要素与人的快乐和生命连接起来,以构成人生的某种根本。
而且: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这也仍是孔子“饭疏食饮水”的“乐”、“有朋自远方来”的“乐”的延续,即人生的“乐”仍然在普通的日常人际中,在父母、兄弟、朋友、师生的关系交往中,在我——你中。
从而,在艺术上,“独乐乐”,便不如“与人乐乐,“少乐乐”便不如“与众乐乐”。
孟子紧紧遵循着孔子,但气概是更为壮阔伟大了。
因为作为核心的个体人格是更为突出了,主体的人是更加高大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在任何事物之前无需退缩,在天地面前无所羞惭和恐惧,从而就不必低首于任何力量,不必膜拜于任何神灵。
这样的主体人格观念难道还不刚强伟大么?而这也就是“大”、“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