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导学案初稿

合集下载

塞翁失马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塞翁失马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塞翁失马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学目标:1、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成语的掌握与运用、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

3、培养同学对得失有独立创新地的看法的情感目标。

学习重点:1、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成语的掌握与运用、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文言字词的积累。

新课导入:由一个得失的小故事引出课文《塞翁失马》。

故事: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天折了。

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

一个中年人暴亡了。

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

我失去了整整—辈子。

”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

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

长寿非福也。

”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门前,—个声音在头顶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

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

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习的主人公正式上场了!是谁呢,不错,塞翁也。

引课结束。

好了,现在我呢,给大家一点点时间两分钟左右,大家先把文章看一遍,给一些发音比较和读一读:重点字词音近塞上之人()其父()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引弦而战()此独以跛之故()读课文(个别读、齐读)个别读接下来请同学站起来把文章读一遍读之前,需要讲几个秘诀;1、古文朗读讲究停顿2、声音要洪亮。

齐读全文疏通、重点字词解释近塞:善术者:亡:吊:何遽:福:祸:居:将:富:堕而折其髀:大入塞:十九:引弦而战: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想一想,说一说:1.好事坏事能转化吗?2.好事坏事必然转化吗?3.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点名寓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与福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塞翁失马导学案

塞翁失马导学案

塞翁失马------《淮南子》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直译课文❖2、用自己的话复述寓言内容❖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学习重难点:1、3预习准备1、读3遍课文,读准字音;2、圈点勾画,翻译文章,对不懂的文言文字词用红笔进行标记教学课时:2课时学习流程:一、教师导入二、展示学习目标三、介绍文学常识四、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齐读,纠正字音(2)小组交流探讨重要的好不懂的地方,自主解决;(3)全班交流翻译,质疑探究(4)课堂翻译和字词过关:落实字词并且翻译句子1、马无故亡()而入胡:2、人皆吊()之:3、居()数月: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5、其子好()骑:6、死者十九():五、再读课文,复述课文,整体感知:六、精读课文,深入分析:(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2)从“塞翁”能沉着冷静的静观事情的变化来看,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七、运用分析,实践写作1、如果你的一个同学平时读书不认真,一次考试结果公布后,他得了很低的分数,他反而很高兴地说:“没关系,这次考差了,说明我下次就会考好!”你们觉得他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生活中,福与祸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比如:如果你掉进一个池塘,不要难过,也许当你站起来的时候,你的口袋里回兜上几条鱼呢。

请根据上面的句子仿写一句话:八、总结小结九、作业:续写《塞翁失马》寓言四则·天天清一、为加粗字注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跛()二、选出不是同义词的一项()A.失败——惨败 B.排除——排斥 C.庇护——保护;D.重视——轻视三、选出不是反义词的一项A.渺小——伟大B.增加——降低C.坚定——坚决 D.冷淡——热情四、为下列加粗词选择正确义项。

六年级上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

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

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本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特别是用多种方式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有直接心理描写,又有间接心理描写;既有错觉、幻觉的运用,又有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感人至深。

教学时,创设情景,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内容,在此基础上,从内容中想开去,让学生在深挖文本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做到入情入境。

二、教学对象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而本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作者这种高超的艺术技巧对于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揍打、魁梧、倒霉、后脑勺、熬”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的能力。

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目标:在阅读中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四、教学重、难点:(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二)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塞翁失马》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意思。

(3)掌握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讲解、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塞翁失马》的朗读和背诵。

(2)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读。

(2)课文中的寓意和哲理的领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塞翁失马》的作者和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分组展示,讲解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

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寓意和哲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3. 深入研究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并运用到写作中。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塞翁失马初中教案

塞翁失马初中教案

塞翁失马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 学习并掌握相关的词语和句式。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1. 故事内容的理解。

2. 词语和句式的学习。

教学难点:
1. 故事中道理的理解。

2. 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课文《塞翁失马》的文本。

2. 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塞翁失马》的故事产生兴趣。

2. 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二、阅读理解(15分钟)
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三、词语和句式学习(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四、故事道理的探讨(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2. 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1. 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塞翁失马》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阅读《塞翁失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故事中的道理,同时学习了相关的词语和句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塞翁失马导学案

塞翁失马导学案

____七____年级语文导学案______年级____班姓名________ 课题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总课时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主备人授课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感物寓意。

重点①②③难点③导学过程教师点拨学生笔记一、导入明标二、自主学习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④复述课文大意导学过程教师点拨学生笔记三、合作交流①作者写《智子疑邻》这则短小寓言故事的本意是什么?明确: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是正确的,效果也不见得好。

②从《塞翁失马》这则寓言故事的情节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说明道理?明确: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

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潜伏着祸的先机。

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事可以互相转化的。

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

四、品味探究1、生活中是否有“智子疑邻”的现象?请你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谈谈。

明确:在生活中,我们要与人为善,不能以感情的亲疏来决定对事物的态度,判断事情应该客观公正,不可以加入主观因素。

2、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五、总结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含义及用法。

(3)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成语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含义及用法。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实词、虚词的运用。

(2)通过课文理解,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塞翁失马》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字词、句式等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寓意。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造句。

(2)教师选取典型句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成语。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 运用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写一篇小练笔。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采用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 案例分析:选取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成语故事塞翁失马教案

成语故事塞翁失马教案

成语故事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成语“塞翁失马”的由来及寓意。

1.2学会运用成语“塞翁失马”进行造句。

1.3理解成语故事中的哲理,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成语故事。

2.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3.2培养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成语“塞翁失马”的寓意及故事背景。

1.2学会运用成语进行造句。

2.教学难点:2.1理解成语故事中的哲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多媒体展示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1.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塞翁失马”这个成语吗?它有什么寓意?2.故事讲解2.1讲解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2.2分析故事中塞翁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其寓意。

3.成语寓意解析3.1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成语寓意的理解。

4.成语运用4.1让学生结合故事,尝试用成语“塞翁失马”进行造句。

4.2教师挑选优秀句子进行展示,并给予点评。

5.案例分析5.1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成语寓意进行分析。

5.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6.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对成语“塞翁失马”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2.收集其他成语故事,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成语故事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成语“塞翁失马”的寓意。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塞翁失马》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塞翁失马》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塞翁失马》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塞翁失马》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学习内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分析故事情节。

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朗读中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课前自测:(一)初读课文1、填空:这那么寓言选自《》,他的编者是西汉淮南王()。

2、读准字音:善()术者何遽()数()月将()胡骏马而归()()堕而折其髀()跛()读顺句子(用“/” 划出句子句读,划一处即可)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堕而折其髀(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我来读,你来译近塞之人有善术者(近:善:)人皆吊之(吊:)马无故亡而入胡(亡:)居数月(居)其子好骑(好:)死者十九(十九:)2、对照译文,读出原文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前来慰问他。

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强健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

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

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三、研讨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塞翁的“祸”“福”遭遇写了那几件事?在一般人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福事:祸事:2、三读课文,思考: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塞翁?3、再读课文,领悟寓意。

A、从文中你得到哪些启示?B、填空:分久必和,。

,水满那么溢。

4、原文结尾为“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 想一想,你从原文结尾中读到了什么?编者为何去掉结尾?四、布置作业:必做:1.背诵课文。

塞翁失马教案教学设计

塞翁失马教案教学设计

塞翁失马教案教学设计塞翁失马教案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状元与乞丐》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学习课文有很多种办法,但是都必须以读为先。

下面我们先各自用三分钟大声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下面考考你们的字词的读音怎么样。

看大屏幕单个字注音,找生读。

下面请男女生各派一位代表,比比谁读得好。

找生评价。

师范读,生齐读屏幕上投出抽掉标点的故事原文,请同学们朗读。

让同学用心记住课文的停顿,学会文言文句读,感悟文言虚词作为停顿标志,揣摩句意。

三、合作探究:字词解决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小组来合作一下,用六分钟时间自由探究课文,课件出示:1、借助课下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清全文意思。

学生听老师讲故事后回答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划出关键词语,并能用正确的音调读出来学生借助工具书串译课文内容环节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3、这篇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些情节?4、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明白之处可以提出来讨论。

)师把握:先四分钟各自探究,再用两分钟四人小组交流。

师检查探究的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解释。

看来大家对字词的理解十分到位,下面请谈谈对课文初步探究的结果。

板书:失马--得马--折髀--相保祸--福--祸--福这些情节之间是不是独立存在的呢?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得马的原因是由于失马,正是因为马跑到了胡人的住地,才能带回来胡人的骏马,正是因为塞翁的儿子爱好骑马才折了髀,如果没有胡人大入塞,父子俩还用保命吗?所以说这祸福之间的转变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也就是说这篇寓言的寓意是:板书:祸与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变的。

有谁能猜一猜老师刚上课时为什么要讲那个故事吗?福与祸、好事与坏事的.互变是有先决条件的。

故事中的阿大勤奋苦读才战胜了命运,阿二不思进取才落得可卑下场,所以,我们面临挫折、困难和失败时,一定要相信它们只是暂时的,努力会改变这一切;顺利时也不要沾沾自喜,不努力有可能变坏事。

四、讨论总结:五、布置作业:把《塞翁失马》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签名。

塞翁失马学案.doc

塞翁失马学案.doc

》,《淮南鸿烈》是西汉时淮南 》,本书以()家思想为主,糅 传说,因而保存了一部分珍贵的神学习目标阅读课:《塞翁失马》学案授课人:单位:授课时间:学生姓名:年班:初一编号:1.我要了解有关作者、作品的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字词;2. 我要熟练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梳理故事情节,了解寓言的特点;3. 我要感悟寓意,学会辩证看问题,培养正确对待福祸的思想。

一、自主学习(预习案):1•独立自学(初知):(1)作品知识:《塞翁失马》选自《 王( )召集其门客集体编著的,又名《合儒、法、阴阳等思想,论理时常常引述古代神话、 话资料,内容丰富,文笔优美学习重点 疏通文意,感悟道理。

学习难点 寓意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C2)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其马密()胡骏马而归此何遽()不为福乎此独以跛( )之故,父子相保。

堕( 丁壮者引弦( )而扼()其锂( ) )而战。

C3)解释加下划线的词: 马无故直( )而入胡 M c )数月 其子妊( )骑 人皆虽( 其马密( ) 死者十九( )之胡骏马而归 )(4)练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C5)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可以组内寻求帮助) 2•合作探究(精读):重点探究: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展示交流(展示案): 3.分组展示(深化):(熟读课文,组内自由分析课文,准备展示)4.质疑解析(提升):我的疑问:5•拓展延伸:学生任选一题完成C1)讲一则寓言故事,说说寓意及寓言特点。

C2)“福祸相依,乐极生悲”,你能讲一个这样的故事吗?三、检测反馈(巩固案):6.对标巩固:C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6分)密领()密兵()将进酒()要塞()塞牙缝()阻塞() (2)试解释下列词句(12分)近塞:善术者:福:祸:居:吊:何遽:堕而折其髀:大入塞:十九:引弦而战: (3)解释加粗字的意思(6分)马无故直而入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堕而折其體( ) (4)翻译句子(4分)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塞翁失马导学案教案设计 (7)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塞翁失马导学案教案设计 (7)
塞翁失马导学案
班级:姓名:
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
课题:塞翁失马课型:新课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
2.合作探究,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寓言寓意。
3.了解我国古代寓言,提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师生笔记
生字词注音:
近(塞)上之人其(父)曰何(遽)跛
(堕) (折)其(髀)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文言词语积累
近塞:将
故:富
亡:十九
吊:胡人大入塞
贺:堕而折其髀
何遽:引弦而战
福:此独以跛之故

学习研讨
按时间顺序,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文中所叙述的四个情节。
从这一系列变化中,们可以看出什么来或者说有哪些启示
拓展探究
师生笔记
1据课文内容展开合适的联想讲一讲塞翁失马的故事
2谈谈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
测评反馈
A解释红色的词语
1居数月2家富良马3死者十九4人皆吊之
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6马无故忙而入胡
B翻译句子
1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3丁壮者引弦而战。
C写出出自本课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恒威学校制作,不得翻印】七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24 期制作人:安素言审核人:签批人:《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导学案【学习目标】1.背诵、翻译文言文,积累文言文字词。

2.理解寓言的寓意。

3.能够学会合理合适地说服别人。

自主学习1《塞外翁失马》用来说“ ”(《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

成语”就来自这个故事。

3.韩非及《韩非子》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国人,著名。

他著有《》一书,共20卷,55篇。

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

其中许4. 《塞翁失马》节选自《》。

《淮南子》,又名《》。

(1)雨墙坏()、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不筑必将.()有盗、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②翻译其邻人之父亦云。

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⑷归纳精练暮而果大亡.其财()不筑,必将.有盗。

()望亡将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其邻人之()父亦云之人皆吊之()⑸点拨理解①《智子疑邻》的寓意:②《塞翁失马》的寓意:③归纳成语《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合作探究①想一想《智子疑邻》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②想一想你是否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想一想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③.《塞翁失马》中的父亲面对福祸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他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态度?(4)对相同的正确的意见,宋人为何智子疑邻?背写智子《疑邻》【恒威学校制作,不得翻印】七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24 期制作人:安素言审核人:签批人:。

塞翁失马教案

塞翁失马教案

24 成语故事二则塞翁失马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本课“贺、灾、跌”三个字,能正确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3.联系生活实践体会故事中所蕴涵的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分析把握故事情节。

难点:研究并运用故事中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抢答成语。

(井底之蛙、狐假虎威、刻舟求剑……)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它也是一个寓言故事,它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3.板书课题:塞翁失马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词语安慰焦急祝贺灾祸跌断瘸子保全居然果然(2) 齐读课文。

三、看图说故事1按故事情节.出示图片1、2、3、42.分析故事情节。

(1)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这些事情在邻居看来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坏事。

塞翁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

(3)说说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学生汇报交流。

(1)《塞翁失马》这则成语故事讲了四件事,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丢失马→带回马→跌断腿→保性命。

(2)邻居们听说塞翁的马失踪了,都跑来安慰他,塞翁却并没有因此而焦急,反而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后来,塞翁丢失的马回来了,还带回一匹好马,邻居们纷纷来祝贺,塞翁并不认为这就是一件好事;老人的独生儿子骑马时摔下马跌断了腿,成了瘸子,邻居们又来安慰,塞翁觉得这不一定是件坏事。

发生了战争后,因为塞翁的独生儿子是瘸子,不能当兵,留在家里,保全了性命。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引出坏的结果。

四、联系生活,运用哲理1.联系生活,诊断实例。

请你诊断:考试成绩公布了,小明是最后一名。

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小明相信坏事会变好事,下次一定能考好。

他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五、课堂小结学生看《塞翁失马》的动画,回顾总结。

板书设计24 成语故事二则塞翁失马丢失马→带回马→跌断腿→保性命(坏事)(好事)(坏事)(好事)寓意:好事、坏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课时作业搜集成语故事,明天我们来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

塞翁失马导学案

塞翁失马导学案

塞翁失马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译文 (2)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6)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这则寓言,我们要理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深刻寓意,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两面性,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好事。

要能够分析故事中的转折点,探讨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从而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要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学会在面对困境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未来的可能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种智慧,以更加成熟和理智的态度应对各种挑战。

通过达成这些学习目标,我们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塞翁失马》这则寓言的内涵,还能将其中的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塞翁失马》是一则关于________的故事,通过讲述塞翁对马失而复得、儿子因祸得福的经历,传达了事物具有两面性的道理。

2. 塞翁在丢失马匹后,并没有过分沮丧,反而认为“此何遽不为福乎”,表现出他的________心态。

3. 故事中的转折点在于塞翁之子因骑马摔断了腿,然而这也使他________,避免了战争的残酷。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最能体现《塞翁失马》中的哲理?()A. 因果报应B. 祸福相依C. 命中注定D. 善恶有报2. 塞翁失马后,他的邻居们对他的态度是()A. 同情B. 嘲笑C. 敬佩D. 无所谓三、简答题1. 请简述《塞翁失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 你认为塞翁为什么能够在遭遇不幸时保持乐观的心态?这种心态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四、阅读理解题1. 《塞翁失马》中的“塞翁”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得失与福祸的?请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分析。

2.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的理解。

三、译文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前来慰问他。

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塞翁失马教案初中

塞翁失马教案初中

塞翁失马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文言文《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2. 能够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 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理解其寓意。

2. 学会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故事内容、成语和典故的解释。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成语和典故,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塞翁失马”这个成语吗?它是什么意思?二、新课内容展示(2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跟随故事的发展,理解其中的道理。

2. 学生听故事,注意理解故事中的细节和寓意。

三、成语和典故的解释与运用(15分钟)1. 教师讲解故事中的成语和典故,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并解释它们的意思。

2. 学生通过例句来学习和掌握这些成语和典故的运用。

四、小组讨论与辩证思维培养(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抄写《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加强记忆。

2.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成语和典故,写一篇小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塞翁失马》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成语和典故的来源和用法,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辩证思维培养,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课堂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故事来领悟人生哲理,培养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2)懂得珍惜和感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寓意。

(2)学会通过故事来领悟人生哲理,培养思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跟随教师学习。

2. 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学习。

3. 相关故事素材: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塞翁失马》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领悟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 讨论与思考:(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思辨能力。

4. 应用与拓展:(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或写作练习。

(2)教师提供相关故事素材,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拓展视野。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塞翁失马导学案教案设计 (2)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塞翁失马导学案教案设计 (2)

《塞翁失马》导学案一、自学文学常识并展示(作者、选自及体裁)。

《塞翁失马》是一篇(体裁),选自,作者是西汉淮南王等编写的。

二、互助合作疏通文意。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组长汇总各组问题)1、给加点字解释,给加阴影的字注音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找找课文中的多音字。

3.翻译下列句子。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2).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3).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5).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三、质疑解答1、各组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2、疏通文章大意(组员展示)四、展示朗读: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五、合作探究品析寓意(小组展示围绕“祸福”,了解大意)1、祸福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体现在哪里?提示:(塞翁遇到了事,人们纷纷去,遇到事,人们纷纷去。

)2、那塞翁遇到了什么祸事,人们纷纷去安慰他;他又遇到了什么福事,人们纷纷去祝贺他呢?请大家自己来读读课文,然后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分别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故事情节。

(1)塞翁遇到的第一件祸事是,用两个字来说就是:。

(2)塞翁遇到的第二件祸事是,用两个字来说就是:。

(3)塞翁遇到的第一件福事是,用两个字来说就是:。

(4)塞翁遇到的第二件福事是,用两个字来说就是:。

3、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各部分容、、、。

4、1)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讨论)讨论总结:2)、在我们生活中,你认为好事(坏事)能变成坏事(好事)吗?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应该用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六、朗读指导:对于塞翁的邻居朋友们来说,丢失马、儿子摔断腿是两件祸事,所以要去好好安慰塞翁,而带回好马、保全性命是两件福事,值得好好庆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准确翻译课文。

背诵课文。

3、明白福祸相依的道理,要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准确翻译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了解学习目标
1、请学生读学习目标
2、老师讲解学习目标
三、了解《淮南子》的由来(学生预习掌握)
四、朗读课文(学生预习掌握)
1、熟悉字音其父曰何遽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引弦而战2、把握节奏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五、⑴小组合作:根据以下八副图把课文分成8各部分,文字和图片互相对应好后,翻译每一幅图对应的文字;
⑵选出本组发言人。

班内交流答案时,本组配对了课文可加一分,可以自选其他任意小组来翻译,他们翻译错误的话,你们可优先纠正带来的加分。

每个小组不重复被选来翻译。








六、理解课文
1、学生复述课文,幻灯显示结构图
2、引导学生得出本寓言的寓意。

3、思考:祸与福、得与失相互转换是需要条件的。

二者相互转换的关键是什么呢?你看过、听过或读过的哪一个故事可以证明你的观点呢?小组交流组员意见,选出最精彩的生活智慧故事和全班分享。

八、作业
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