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中的互补——论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异质性与同构性
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 与中国饮食方式形成鲜明 对比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 餐,即把所有食物一一陈 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 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 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 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 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 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 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 人聚餐的情调。
宗教信仰的差异
• 中国以儒学为核心,以佛教为宗教癿文化体系 和西方以基督教为核心癿文化体系带来了丌同 癿文化特色。 •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癿历史,人们相信 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丐间癿一切,不此有关 癿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丌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 美,人们信奉基督教。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 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共享 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 从形式上形成了一种团结、 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 肴放在一桌的中心,它既是 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 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 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 相互加菜,在美好的食物面 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 重、礼让的美德。
日常交际中的差异
• 西方人直率而东方人谦让, 因而在对待称赞方面,东 自我感觉上的差异(蓝色表示西 西民族癿反映互丌相同。 方,红色表示东方人) 在西方,人们能大方地接 叐赞扬。由亍中国人长期 叐儒家教育癿影响,便养 成了谦虚谨慎癿秉性,对 待别人癿称赞和表扬常采 叏自谦或自否癿态度,丌 然就有骄傲自大之嫌。
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经历了一 个由抵触到认识到学习再到主动吸收 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 19丐纪二三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开 眼看丐界,师夷之长以制夷癿思想,主张学习 西方癿船坚炮利,接着冯 桂芬在《校宾庐抗议》 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以中国之伦 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癿主张。 到洋务运劢中,则収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就是说在对三纲五常、封建君主制度以 及正统儒学决丌触劢癿前提下, 吸收西方文化 中可以利用癿部分。用中学来包融西学。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中西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首先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概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并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找出两者差异所在.我们应该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找到互补之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二)西方文化概况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以来,以希伯来宗教理想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从古典奴隶制向中古封建社会迈进,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当时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思想文化领域,后来,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冲突和融合,文艺复兴阶段形成.文艺复兴后的两百年间,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始终处于矛盾的冲撞之中,彼此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二、中西文化的差异(一)儒道两家的思想传统与基督教的宗教情结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相适应,对国民的思想渗透非常深刻,给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仍是一脉相承的.先秦儒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理论架构,其核心是“仁”,包含极为丰富的政治和伦理内涵.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在自我修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传统教育中,德教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诸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民本思想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也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道互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内容.多个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着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则是以信仰为基础,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为指导和召唤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精神渗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2]这种精神境界作为宗教精神的真谛和精华渗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中,使得宗教作为一种信念去培养和启发人的感情,协调了人际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禁锢了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到处充斥着愚昧和野蛮,文化成为宗教的附属品.文化的发展缓慢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二)天人合一与驾驭自然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为和自然运行的统一两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融洽相处.[3]尽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但它们在相对互补、融合与发展中所呈现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倾向是清楚的,其终极观点都是一致的,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谋求驾驭自然、征服社会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认为自人类出现以后,人不仅应当独立于神,而且独立于自然,人与自然分为两极并且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主要从人与自然对立的立场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主体,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体,认为提倡认识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从而发展出科学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与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对大自然、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三)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强调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整个家庭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从家族本位出发,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个体的欲望和价值以群体的欲望和价值为转移,个体的利益和需求通过整体的发展来满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两重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对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纽带,由家而国、家国一体,进而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对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人性,束缚了人们民主思想的发展,压抑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忽视了个人的权益,萎缩了民族的进取精神.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个体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个性开始于古希腊时代,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其个人本位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具体表现,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讲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4]三、中西文化的交融(一)中国文化的西传及影响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开放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域外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力,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向四周扩散.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最早的是物质文化.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道,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至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军对西方的军事征服,中西人员往来频繁,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5]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在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行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中国文化的西传,使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传入西方,成为西方某些启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二)西方文化的东渐及其影响与中国文化西传和对西方的巨大影响不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除了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不可避免的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挑战.印度佛教文化最早传入中国,成为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首先是基督教文化的传入,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6-18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这个时期,中国虽然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发展极为缓慢.伴随着来华传教士的增多,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传入了中国,从输入内容来看,主要是西方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同时兼有宗教、历史、法政等内容,它们对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制度层面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之后,立即吸引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有利了推动中国的天文、数学、地图测绘等方面的进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层文化即器物文化形成猛烈冲击,加速了近代中国文化的转型步伐.但是也不能忽略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等,因此产生了不同的精神成果,它们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只有在交流与碰撞中才可以发展与壮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很大程度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也是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国的文化观念的建构必须立足于中国正在变化的现实和世界大趋势,在反思、鉴别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完成从改良性修补到批判性重建的任务.[6]我们要理清这两种文化的发展脉络,抓住本质,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剖析和比较,找出其优势和差异所在,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促进中西方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有机结合,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求得一定程度的融合,全力建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喜福会》——母女纠葛中的文化碰撞在这一书中,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是作者一直着重描写的一对矛盾。
四对母女之间的矛盾存在着对立和冲突,到最终还是融合到了一起。
母亲们是来自中国的传统女性,她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都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充分体现和代表。
但是女儿们是出生在美国的新女性,总有新思想,所以母女之间即使是有亲情的纽带进行维系,但是她们之间仍然存在代沟,仍然充满着矛盾。
母女双方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思想和美式的价值观念,所以她们陷入了僵局——到底应该如何生存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对她们施加了许多的影响,以“这都是为了女儿好”的心态和中国传统思想进行教育。
但是女儿们明显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想冲破束缚,想要取得自我独立的权利,母女双方的紧张形势一触即发。
这里可以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新式价值观念的一种文化冲突。
但是,当女儿们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磨难的时候,母亲们都会以自身的亲身经历进行开导,帮助女儿们明白自身的处境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同时母女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化解,并走向了融合和和谐的道路。
这四个家庭就像是一个大环境下的小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浓缩了中美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并融合的过程。
女儿从母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逐步确立了自己的来源和价值,在美国这个新环境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正确地找到了如何对待文化冲突的方法,即肯定自己的根源和传统文化,并在新环境之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所以谭恩美女士通过艺术地描写两代人的文化冲突、融合、碰撞展现出了中美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融合的过程。
二、《吃一碗茶》——第三空间的挣扎父子由于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导致他们在文化上存在明显冲突。
父辈的这些男人们,“早年间,李恭和华贵两个年轻小伙子一道坐麦迪逊总统号船来到美国,在埃利斯岛的隔离室中共处”。
虽然他们移民到了美国,但他们的故土永远都是中国,对他们而言,对祖国的情感与忠诚是植根于心的,儒教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浅谈中西方文化得差异与融合中西方文化在其各自长期发展得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得特色,带有本民族得精神烙印。
把传统民族文化中最优秀得东西与西方文化得积极成果进行融合,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得新文化,对于调节改造中国文化,建设面向未来、符合全人类发展前进方向得中国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西方传统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与探讨,更好地吸收西方文化得优秀合理部分, 促进中西方文化积极因素得有机结合。
探索中西文化得建设性融合方式,其前提在于了解这两种文化得具体特点,并通过比较把握其精义,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宗教、伦理、政治、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得观念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维方式得不同中西文化最大得区别在于思维方式得不同,而且这种差异自日趋明显。
而不同得思维方式导致了不同得行为方式。
中国人得思维方式就是立体型,讲究瞻前顾后,瞧到胜利时还会回头瞧瞧失败,试图从失败中寻找出一些教训来,所谓“失败就是成功之母”就就是此种思维方式得表现。
再观西方人却就是一向勇往直前,不但不顾后面,连前面有多少障碍都很少顾及,所以说西方人得思维方式就是线型得。
而此种思维方式得不同绝非地域差异与人种不同,就是在于中国人与西方人得灵魂深处有其不同得宗教信仰,或者说就是因为各自得宗教信仰不同,进而导致文化不同,从而决定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传统上比较重直觉得感悟,相对轻理性思维,而西方重理性思维,相对轻直觉感悟———归纳而言,中国文化传统大致就是一种伦理型得,西方文化主要就是科学性得或者就是理智性得。
(二)对待自然得态度不同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就是中西方文化得基本差异之一。
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得与谐统一。
中国文化主要就是从人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得自然产物、人就是自然界一部分得立场来认识人与自然得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不可分离,即“天人合一”。
中国文化中包含不少对自然得客观认识,但主要方面不就是提倡认识自然得本质与客观规律,而就是体验人与自然界万物得息息相通,与谐交融。
浅析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浅析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1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所谓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相对于外国人而言汉语教学就成为了一种外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并培养外国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便于其在中国或在与中国人交流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证观点的认同;对于那些以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对外汉语教学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文化传播也即文化融合,指的是异质文化之间的彼此交流、相互接触、相互融合和推陈出新的过程。
文化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必经融合,并且融合也在互惠和互补中不断寻求一种平衡。
文化演进和发展的主流就是文化的融合。
由它所体现差异文化间的同一性在促成文化和谐以及相互依存中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积聚大量能够使得异质文化互相吸取、互相利用的一些利于自身的发展因素,更加决定着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同文化间的融合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看似简单的汉语教育,其传授的不仅仅是如何识字说话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输送,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五千年文化。
3 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自从80年代以来,中国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外语教学法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下列主要的教学法倾向: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力求正确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加强文化内容的教学;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继续贯彻实践性原则;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语言教学的规律,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正确处理语言的结构、意义和功能的关系,把结构和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汉语和学生母语的关系,有控制地使用学生的母语或媒介语。
4 对外汉语教学遇到的问题即文化冲突以及解决办法作为文化融合前的必经阶段,文化冲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形态各异,特征鲜明,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会遇到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信仰,因而不可避免的会有思想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就对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文论的“异质性”与“同构性”问题
一 首先,关于“中国文论”、“中国传统文论”范畴的所指问题。
笔谈作者在“中国文论的异质性”这一命题之下,所使用的“中国文论”、“中国传统文论”范畴,所指仅限于中国古代文论,而未包括中国现当代文论在内。
就是说在他们的观念里,“中国文论”等于“中国传统文论”等于“中国古代文论”。
这从一般逻辑关系上看,显然是以偏概全。
但在这里实质上又并不完全是逻辑层面上的问题,就是说论者不是由于逻辑上的不明了或者疏忽,而是出于某种“故意”,其中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学术观念问题。
从一些论者一贯的学术观念看,他们本来就不承认有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论,因为在他们看来,20世纪中国文论已经“失语”了,而这种“失语”了的文论,或者根本就算不上文论,或者至少不能归入“中国文论传统”的范畴。
在他们的中国文论视野里,除了中国古代文论传统别无其他。
这种观念在当今文论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比较赞同朱立元先生的看法: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不完全等同于其古代文化,中国文化和文论的传统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一个是19世纪前的古代文化、文论传统,一个是百年以来、特别是五四以来逐步形成的现当代文化、文论新传统。
(注:朱立元《走自己的路》,《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我们姑且承认中国现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之间存在着某种断裂与质变(这当然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异质性”),其中较多吸纳了外国文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论)资源,但并不能因此而完全否认二者之间的继承关系,并不意味着这就改变了中国文论的性质,更不能笼统地说这是“失语”而否认它是中国文论传统的一部分。
总之,“中国文论”之所指,理应包含中国古代文论和中国现当代文论,中国文论传统应当包括古代与现代两个传统,至于对后者该如何认识评价,完全可以进行讨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显然不宜从整体上对它视而不见或完全否定排斥,完全逐出“中国文论”的视野和论域。
讨论中国文论异质性问题,这是首先需要确认的理论前提。
中西文化差异与融合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 圣 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
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 。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 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 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 燃着圣诞蜡烛。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 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 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 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 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 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 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 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 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由数以千计 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 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铺展异常庞大。
西方人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 提。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潮,特别强调养生, 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住房 差异
江南古镇 法国的香榭丽舍大道
西方建筑
西文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 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 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 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哥特式、巴 洛克式 。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采 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 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
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 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 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 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 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 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 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 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 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 特色。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 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 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一、引言在各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历史根源和所属性质等各方面的差异,文化碰撞的事例屡见不鲜。
而在当今全球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国应主动了解他国文化,在相互交流中理解包容,从而融会贯通。
电影《刮痧》便是文化冲突典型,该故事以亲情为主线,讲述了许大同一家在美因“刮痧”而引起误会,导致原本幸福的家庭破碎不堪,显示了中美双方未化的差异与碰撞,并以此将故事推向高潮。
但由于双方的善良、对文化的包容,许大同一家最终得以团圆,中美文化也因此得到了和谐共存与发展。
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圣路易斯。
主人公许大同是一位小有成就的电脑程序设计师,他来美八年、辛苦打拼,终于在美国创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并因此将父亲从中国接来养老。
电影伊始便定位在许大同的颁奖典礼,许大同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发自肺腑地说: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随后许父因为小丹尼斯肚子疼,看不懂药品的英文使用说明的他便运用中国传统的刮痧为小丹尼斯缓解疼痛。
但一次意外使得小丹尼斯撞破了头部被送进了医院,于是小丹尼斯背后的“伤痕”被医院的大夫发现后,大夫们十分慌张,立即联系了儿童福利局。
因此,许大同被指虐待儿童,不得与儿子丹尼斯相见。
但最终在朋友昆兰的帮助下,“刮痧之谜”解开,许大同得以与儿子重聚。
二、电影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哲学观点在电影中的法庭辩论环节,许大同为了辩护不得不运用“七经八脉”“丹田”等中国传统医学术语向法官解释“刮痧”的原理,但对中医丝毫没有了解的法官却是一头雾水,对许大同的说辞并不信服。
而身处美国的许大同也很难从美国的教科书中找到中国传统疗法刮痧的原理解释,因而深陷困境。
电影的这一部分十分联盟鲜明地映射了中西方文化的在医学方面的潜在文化差异。
从本质上来说,中西医学思想都受到了各自哲学观点的影响,因而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跨文化交际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关于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一些观点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外——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班级:11级英语教育03班姓名:王婷婷学号:12950112811摘要:什么是文化?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文化就是人化的自然,凡是被人类染指的所有一切都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的行为,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必然会有差异,怎么去理解这些差异,并促进中西方文化融合,便成为了一个值得去深入探讨的话题。
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总是与一个国家,民族优久的文化背景,风俗民情,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下,存在着多方面的思维差异及翻译上的不同之处。
1、个性化差异。
东方文化崇尚集体和团体精神,人们的倚赖性较强。
而西方文化崇尚独立和个性自由。
比如,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品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人品是建立在关心国家,热爱集体,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之上。
他们崇尚个人自由,不愿受到来自政府,教会或其他组织的干涉,喜欢我行我素。
在家庭中,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自立自强的观念。
青年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尽量早独立,摆脱父母的管束,他们不希望过分的倚赖家庭,倚赖父母,否则,他们将失去自由,失去别人对他们的尊重。
再这一点上,中国文化则有所不同。
家庭是中国人最重视的生活集体。
父母对孩子倍加珍惜,恨不能一切都为孩子想到,以致于当孩子长大成人,结婚时要给孩子大操大办,当孩子有了孩子后,还要牺牲自己的晚年来照顾自己的孙子,即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又过分的照顾孩子,结果使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甚至于在中国今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职工极不情愿丢掉铁饭碗/这种倚赖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
对现代人的文化观念影响深远。
2、人际交往方式差异。
中外文化差异与融合
中外文化差异与融合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精神财富,它是民族的魂祭,是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来源。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融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探讨。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源远流长,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社会制度、信仰宗教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1.世界观不同中西方的视角和价值观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竞争、自由、人权、利益最大化等,是以人为中心的视角;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群体主义、合作、忠诚、道德、和谐等,是以家庭和社会为基础的视角。
2.语言文字不同中文和英语是世界上最为常用、影响最大的两种语言。
中文表达思维过程复杂,注重语言学习和文化内涵的熟练掌握;而英语则比较注重实用性和信息传递效率。
中文和英语的表达方式、词汇运用、语法结构以及语言文化内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3.文化艺术不同中西方文化艺术不同。
中西方艺术风格明显不同,中式绘画以线条表现形态,追求潜在的意境和空灵之美;而西式绘画则强调色彩变化、透视效果和形象的真实感。
此外,中西方音乐、戏剧、舞蹈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二、中西方文化融合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中逐渐融合。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文化融合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文化融合有助于加强文化互鉴,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促进全球文化的和谐发展。
下面就从语言、艺术、思维、产业等方面来探究中西方文化融合。
1.语言中西方语言融合是大趋势。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汉语和英语的融合,不仅在商业、文化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语言教育方面也开辟了新的方式。
2010年,全球普通话日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它将汉语、普通话、文化相结合,把中华文化介绍给世界。
2.艺术中西方艺术融合加快了文化的国际交流。
中西方艺术相当差异,但又同样富于吸引力。
在艺术融合的过程中,中西方艺术相互汲取近千年的文化积淀,藏品、展览、演出等方面融合趋势明显。
浅谈中西方文化理论的交流与融合
浅谈中西方文化理论的交流与融合作者:李慧欣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6期摘; 要: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西方的文学理论第一次有了实质上的交点,两方开始有了初步的交流与对话,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自五四运动伊始至80年代初,中国一直处于社会的动荡期,文学理论始终要受到政治高压的限制,也缺乏对外输出的动力,导致两方的文学理论研究方向也背道而驰,直至90年代开始,中西方的交流通道变得更加通畅,同时中国文学理论的目光从内在研究转向文化研究,中西方才开始正式有了交流,对彼此的文学理论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文学理论;融合;交流;中西方[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011、中西文学理论的发展自20世纪伊始,中西方的文学理论都处于确认自身主体性的阶段,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在于,两方文学理论关注的问题与发展的方向恰恰背道而驰,虽然在这期间两方的文学理论已经有了传达的渠道,但是缺少平等交流的基础,当时中国文坛几乎西化,与此同时一部分人也开始挣扎着寻求自身主体性。
在这段时期,中西文学理论始终处于冲突与纠葛之中。
不过,这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融合,而是为日后打下基础。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饱受战火的洗礼。
中国人民需要启蒙,也需要自救,这也是中国文学理论背负着的沉重任务,使其在近百年间始终寻找应对方法,让自身完成蜕变,走向现代,也在挣扎中确认了自身的主体。
在20世纪开端,中国的文学理论有了两种发展路线。
王国维受到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提倡文学回归本源。
他提出,文学应该远离政治。
在中国的历史中,文学家与政治家的身份往往是重合的,致使文学缺乏独立性。
王国维的论说试图通过把美学思想注入中国的文学理论,进而将其从过往古代文论的束缚中引入现代化的领域,这标志着文学理论的目光第一次聚焦于自身。
与之相对的则是康有为的主张,他认为文学应该服务于社会,提倡“文以载道”,将小说定义为可以启蒙人民的地位,但是这种论说过于政治化,最终逐渐走向灭亡。
中西文化的对比和交融
中西文化的对比和交融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灵魂,代表着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和习惯。
中西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和历史,然而,随着世界的全球化和社会的交流,这两种文化之间产生了一些交融和融合。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探讨中西文化之间的一些对比和共同点,以及它们如何互相影响和改变。
中西文化的对比饮食:中国饮食追求口感的多样性,更偏向精致的食品。
而西方饮食则追求营养均衡和方便实用。
例如,中国人吃饭时喜欢围着一桌吃饭,各种菜肴放在一起共享,但是西方人比较喜欢个人独享,自己点自己的菜。
服饰:中国古代讲究色彩、材料和形式的搭配,西方则更重视时装的新颖和创意。
在中国,长袍、靴子和腰带是传统服装的典型代表;而在西方,西装、高跟鞋和领带则是典型的职业装。
礼俗:在中国,年长的人通常比较注重传统礼节,例如拜年和送礼。
西方人则注重礼貌和诚实,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觉得没有必要过分讲究礼仪。
艺术:中国的艺术通常以细腻、含蓄和注重细节著称,相信阴暗的色调可以表达深沉的内涵。
而在西方,绘画、音乐和舞蹈通常都比较激烈,追求情绪的宣泄与表达。
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尊重老年人和团结一致的精神是最重要的。
在西方,独立和自由、奋斗和创造、个人追求和自我表达是被重视的。
中西文化的交融语言:中文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美国,中文逐渐成为第二外语的重要选项之一。
中文学习有助于帮助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
美食:西方的快餐文化正逐渐侵入中国,但是在同时,中餐在西方越来越受欢迎,例如中国的火锅和麻辣烫,就成为了在全球范围内的美食文化。
时尚:中西文化之间的流行已经逐渐产生了影响,如今年银河之旅:星际迷航,带有中国的特色和国际范儿的设计深受欢迎。
科技: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众多中西文化的交融极大的促进了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医疗科技和物流方面。
结论虽然中西文化不同,但是它们之间的交融会产生新的文化形式和新的价值观念。
如果我们把这两种文化体验简单融合,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它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适应和融入到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
文学交流 探索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文学交流探索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背景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流派和风格。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也在文学领域有着独特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文学交流的影响。
一、相互借鉴的文学题材与思想观念中西文化的碰撞使得文学题材和思想观念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中国古代将诗歌视为最高的艺术形式,而西方文学中以小说为主流。
在中国,随着对西方文学的接触,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受西方小说启发的现代小说作品。
例如,早期现代小说流派中的《狂人日记》和《白痴》就明显受到了西方心理主义小说的影响,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而在西方,尽管小说发展较早,但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翻译也对西方文学带来了影响。
比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曾受到杜牧和杜甫诗歌的影响,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和哲学。
二、文学语言的互动与交融中西文化的碰撞直接影响了文学语言的发展,促进了中西语言之间的互动与交融。
中西方文化对比中最直观的差异在于汉字和拉丁字母的使用。
汉字作为独特的书写形式,被认为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而在西方,拉丁字母由于其简洁、规范和易学易用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文学交流中,中西方作家常常通过翻译和创造性的语言运用,使得不同的文化语境在作品中享有平等的地位。
比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在西方读者中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这主要得益于翻译家梁实秋对中西语境的巧妙转换和文化解读。
三、文学主题的共识和争议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不仅促进了文学题材和思想观念的借鉴,也引发了一些共识和争议。
例如,现代主义在20世纪前后在西方文学中兴起,对中国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和胡适等一批作家通过对西方文学的研究和亲身体验,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然而,对西方文学的借鉴也引发了关于文化传统保护和自主创新的争议。
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对西方文学的影响表示担忧,认为这种碰撞和融合可能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
中国文论的“异质性”与“同构性”问题
一首先,关于“中国文论”、“中国传统文论”范畴的所指问题。
笔谈作者在“中国文论的异质性”这一命题之下,所使用的“中国文论”、“中国传统文论”范畴,所指仅限于中国古代文论,而未包括中国现当代文论在内。
就是说在他们的观念里,“中国文论”等于“中国传统文论”等于“中国古代文论”。
这从一般逻辑关系上看,显然是以偏概全。
但在这里实质上又并不完全是逻辑层面上的问题,就是说论者不是由于逻辑上的不明了或者疏忽,而是出于某种“故意”,其中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学术观念问题。
从一些论者一贯的学术观念看,他们本来就不承认有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论,因为在他们看来,20世纪中国文论已经“失语”了,而这种“失语”了的文论,或者根本就算不上文论,或者至少不能归入“中国文论传统”的范畴。
在他们的中国文论视野里,除了中国古代文论传统别无其他。
这种观念在当今文论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比较赞同朱立元先生的看法: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不完全等同于其古代文化,中国文化和文论的传统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一个是19世纪前的古代文化、文论传统,一个是百年以来、特别是五四以来逐步形成的现当代文化、文论新传统。
(注:朱立元《走自己的路》,《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我们姑且承认中国现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之间存在着某种断裂与质变(这当然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异质性”),其中较多吸纳了外国文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论)资源,但并不能因此而完全否认二者之间的继承关系,并不意味着这就改变了中国文论的性质,更不能笼统地说这是“失语”而否认它是中国文论传统的一部分。
总之,“中国文论”之所指,理应包含中国古代文论和中国现当代文论,中国文论传统应当包括古代与现代两个传统,至于对后者该如何认识评价,完全可以进行讨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显然不宜从整体上对它视而不见或完全否定排斥,完全逐出“中国文论”的视野和论域。
讨论中国文论异质性问题,这是首先需要确认的理论前提。
学术交流报告范文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学术交流报告范文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学术交流报告范文: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的分析,探讨其对学术交流的影响。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首先,在价值观念方面,中西文化在道德、伦理、家庭观念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取向。
例如,在中西方的道德观念中,尽管都强调亲密关系的重要性,但中西方在亲密关系的定义上存在差异。
另外,在教育观念上,中西方在强调传统文化传承和个人发展上有着不同的偏重。
其次,在社会习俗和礼仪方面,中西文化也存在差异。
中西方在人际交往、礼节礼仪、交际方式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例如,在沟通方式上,中西方的表达形式和目的有所不同,中西方在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上也有着差异。
最后,在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上,中西文化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的思维模式和逻辑推理方式存在差异,影响着人们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式。
例如,在对待问题的思考方式上,中西方有着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意识。
二、中西文化的融合尽管中西文化存在差异,但也正是这种差异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在学术交流中,中西文化的融合可以促进新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有助于知识的创新和学术研究的进步。
首先,中西文化的融合可以使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审视问题,产生创新的思考方式。
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激发学者们的思维活力,从而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观点。
其次,所谓“碰撞才有创新”,中西文化的融合也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创新。
中西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开辟学术研究的新领域。
最后,中西文化的融合还有助于消除文化隔阂,增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与友谊。
通过学术交流,中西两个文化之间能够建立起互相尊重和合作的关系,进一步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三、对学术交流的影响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融合对学术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得学术交流更加丰富多样,能够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获取新的知识和理念,丰富了学术研究的内涵。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文):宋体四号加粗(外文):Times New Roman 斜体四号加粗学科部:宋体四号加粗专业:宋体四号加粗学生姓名:宋体四号加粗学号:宋体四号加粗指导教师:宋体四号加粗2012年 5 月22 日目录(二号宋体居中)1.引言 (1)2.供应商选择 (3)3.供应商及其作用 (4)4.............................................................................................................5 5.............................................................................................................7 6.............................................................................................................9 7. (10)8.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二号宋体居中)摘要:在当今社会, 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与研究已经成为文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于中西方文化各自特点与相互之间的联系的正确把握, 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从中西方文化的四个典型差异, 即思维方式、价值观、宗教信仰、饮食观四方面入手, 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各自特色, 寻求中西方文化的相通融合路径,从而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与鉴别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加强对两种文化更深层次的认识。
(小五号宋体,单倍行距)(不少于400字)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融合1.引言(三号宋体)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随着各国文化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引发了跨文化研究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