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热潮的传播学解读
《非虚构写作的兴起》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非虚构写作的兴起》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非虚构写作的兴起》_现代文阅读题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文学界出现了一种介于事实与小说之间的作品,数量众多,并且不断引起社会的轰动。
美国学者约翰·霍洛韦尔把这一小说形式定义为“一种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形式”。
他认为,美国五六十年代社会的剧烈变化是这一文学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艺术家缺少能力去记录和反映快速变化着的社会。
美国的这种现象与不同寻常的加速度有关系的。
一切事情好像都在以比过去高十倍的速度变化着,这种状况给文学带来巨尖的困难”,“这一时期里的日常事件的动人性已走到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了”,可以说,非虚构小说的出现是对社会危机的反映与象征。
这很有点像当代中国社会的情形。
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我和几乎完成了西方400年的历史。
在这一巨大的转变下,中国生活经历了犹如过山车般的眩晕与速变。
光怪陆离的现实常让人有匪夷所思之感,比虚幻更为不真实,每个人都身处一种被分裂和被分割的生活中,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几种生活、多元观念同时并存,仅仅是一墙之隔,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和场景。
“小说家经常碰到的困难是给"社会现实’下定义。
每天发生的事情不断混淆着现实与非现实、奇幻与事实之间的区别”,在这个意义上,非虚构文学应运而生,它的要求与写作模式更能够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和生活的内核。
它集中在两点:一是准确性,对现实的无懈可击的准确描述与理解;二是还应该具备只有在小说中才有的情感作用。
在个人的思索和公众的历史、社命之间寻找平衡点。
真正意义的非虚构创作,除了理论上的一些必要条件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与作者灵魂相关的那一部分。
首先是行动,从书斋中,从我们逐渐中产阶级化的生活中走出来,走进你所书写的对象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观念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清楚与正视的一件事情。
不管我们如何真诚,对于我们的书写对象而言,我们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所以我们必须要有真正的深入、真正的行动,不管是主动的卧底,还是被动的“流浪”。
非虚构性写作的形式与意义解读
非虚构性写作的形式与意义解读非虚构性写作,又称为创意非虚构写作或创意非小说写作,是指以真实事件、事实和人物为素材,运用小说技巧和文学手法进行创作的一种文学形式。
与小说不同,非虚构性写作更加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展现出作者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观点。
本文将对非虚构性写作的形式和意义进行解读。
一、形式解读非虚构性写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包括回忆录、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旅行文学、自传体小说等。
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写作方式。
1. 回忆录:回忆录是作者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的一种形式。
通过回忆和叙述,作者可以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更大的历史、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2. 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基于作者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观察和调查,以客观的方式进行叙述和分析的一种形式。
通过对真实事件的报道和解读,作者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唤起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 纪实文学:纪实文学是以真实事件和人物为素材,通过文学手法进行创作的一种形式。
作者可以运用小说的叙事技巧和描写手法,将真实事件和人物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性和情感的冲击力。
4. 旅行文学:旅行文学是以作者的旅行经历为背景,通过对旅途中的见闻和感悟的叙述,展现出作者对于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旅行文学可以帮助读者拓宽视野,增加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
5. 自传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是以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通过虚构的叙述和人物塑造,展现出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观点。
自传体小说的特点在于作者可以通过虚构的手法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
二、意义解读非虚构性写作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反映真实:非虚构性写作通过对真实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和叙述,使读者更加真实地了解和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非虚构文学”亟需面世
袁 凌我是一个长期的非虚构写作者,同时也一直写作非虚构类的小说,另外也涉足严格来说不属于非虚构领域的散文和诗歌。
从个人的写作经历出发,对于国内非虚构写作的源流、现状和前景,非虚构与虚构的关系,非虚构对于文学的意义,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一、我的非虚构写作经历我最初一本严格意义上的非虚构作品是《我的九十九次死亡》,初稿写作年代是在2002年左右,到了2014年出版,其间经历了多次修改。
写作初稿的时候,我并没有听过非虚构写作的概念。
当时我在一家地方报纸《重庆晚报》周末部工作,实际上已经开始写作特写、特稿一类的新闻长报道,但囿于视野,我也没有听说过特稿的概念。
当时“特稿”的概念刚刚在《南方周末》萌芽,第一篇标志性特稿《举重冠军之死》 (李海鹏)也还没有诞生。
在写作《我的九十九次死亡》时,我想找到一种真实地把家乡人物的生死记录下来,既不同于虚构的小说,又与散文有所区别的写法,主要是叙事上要更节制、简练,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度,尽量排除抒情,传达生死本身的重量和实质。
就这样,我的写作自发地暗合了非虚构的要领,尽管对于国外的非虚构写作潮流和方法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这三个字。
初稿写好以后,因为体裁上的不符常规难以定义,它一直躺在电脑中得不到发表的机会,直到2010年代以后,非虚构和新媒体平台一同兴起,它首先得到了在网易非虚构类公号“真话”连载的机会,其后被理想国编辑罗丹妮注意到,迎来了以“非虚构”名义出版的机会。
到这个时候,《中国在梁庄》已经出版,非虚构迎来热潮,我的非虚构写作也很自然地由自发进入自觉阶段。
实际上在将近2010年的时候,我的另外一本自传性质的作品《从出生地开始》也已完成,体裁是长散文,这在当时也是我的一种自发探索,当迎来出版时,它不由分说地也被纳入了非虚构写作的范畴。
与此大体同时,我的职业写作也由调查报道转为特稿。
这一方面是考虑到媒体调查报道式微的大势,一方面也有我的自觉在内。
我的第一篇特稿《血煤上的青苔》发表于2013年,仍然选择了我最熟悉的家乡题材,关心的是在矿难中瘫痪或者残废的矿工此后的人生,以后渐渐拓展到其他地域和阶层、群体的人们。
非虚构写作新闻案例
非虚构写作新闻案例标题:中国贫困村的咖啡产业:从农民到企业家的蜕变摘要:中国广袤的贫困地区一度面临严峻的经济困境,但自从咖啡产业在这些地方崛起,情况发生了改变。
本文将介绍江西省一贫困村的咖啡种植和加工过程,探讨这一产业如何帮助农民实现贫困脱困,从而成为企业家。
正文:在江西省的一个贫困村庄,曾经一度的贫穷与落后被咖啡产业彻底改变。
这个村庄位于山区,土地贫瘠,农民们依靠种植小麦和蔬菜勉强维持生计。
然而,一位当地农民的创新思维却带来了全新的经济机遇。
农民王大庆在几年前开始尝试种植咖啡,并带领村民学习咖啡栽培和加工技术。
经过艰苦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咖啡树品种。
为了进一步增加经济收入,王大庆决定建立一家咖啡加工厂,将咖啡豆研磨成粉末并包装出售。
王大庆的咖啡加工厂吸引了许多当地农民,他们开始将注意力从传统农作物转向咖啡种植。
有了经验,他们开始合作种植,组成村级合作社,共同分享技术和资源。
不久之后,这个贫困村庄的风景发生了巨大变化。
那些曾经枯燥的农田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咖啡园,农民们的收入也开始迅速增长。
为了进一步推动咖啡产业的发展,王大庆和其他企业家开始对外拓展市场。
他们参加国内外的咖啡展会,与买家进行洽谈,并将咖啡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这个贫困村的咖啡品牌逐渐在国内外市场中打开了知名度。
这个村庄的蜕变也带动了其他贫困地区的咖啡产业的发展。
农民们纷纷前来学习种植和加工技术,并与王大庆合作。
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越来越多的贫困村庄开始走上咖啡之路。
如今,这个贫困村庄已经成为了咖啡产业的中心,孵化了许多咖啡企业。
企业家们逐渐取代了农民的角色,他们不仅出口咖啡豆,还生产并销售咖啡设备和咖啡制品。
这一切都归功于咖啡产业的兴起,它为农民提供了更稳定和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并帮助他们实现了贫困脱困。
结论:这个案例展示了咖啡产业如何在中国贫困地区创造了经济奇迹。
通过创新思维和合作,农民们成功种植出适应当地气候的咖啡树,并建立起咖啡加工厂。
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第一节一、什么是非虚构真实性、叙事性和文学性。
二、类型·游记(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回忆录·个人随笔·历史写作·社会调查·★特稿(新新闻写作)三、特稿——狭义的非虚构写作1.《哈佛非虚构写作课》2.盖伊·特立斯《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3.《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4.欧逸文《野心时代》5.梁鸿《梁庄在中国》四、非虚构的价值A.真实——了解社会的第一条路径B.记录——历史的底稿(最大价值)C.究因——对于一个故事,why就是整个宇宙D.界限——事实与虚构不兼容E.优势——选题决定一切F.最劣——资料价值第二讲选题的价值判断一、如何找到一个好故事?所有的历史都由人推动,故事记录了人类的历史。
A.大事件:那些终将进入历史的故事。
例:9.11 汶川大地震B.延展性:探索人与时代(个人命运在时代背景下的起落沉浮)例:方方的《风景》C.人性:多维与深邃例:电影《教父》D.标准:打动人心1.有正在展开的情节(完整情节、脉络、反转……)2.让受访者向你敞开心扉3.观察者的视角例:《野心时代》二、选题的立意不同的阶级与背景,会关注到不同的意义。
A.意义是故事的本质B.把你的故事跟某种更大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例:《石倚洁》——全球化时代,中国小镇青年三、认知提升A.真相不可穷尽(复杂的人性和社会现实)B.故事反转与打脸四、描写与叙事描写:听、看→写(接近故事本身、小说、客观)叙述:含个人观点,评论家第三讲人物的纬度选择一、为什么叙事离不开人物二、所有伟大的故事中,都有丰富深邃的人性展现三、人的认识论A.对人的认识的二元对立论(正面、反面)B.多向度的人C.人性不可穷尽四、方法论A.性格B.职业(阶层)例:政治理念的不同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之争关于堕胎C.社会例:《中国制造——欲望年代里的干露露们》五、观察人的三个纬度A.政治(即时)对立双方的不同视角,得出不同的结果B.历史(历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人的评价更趋于历史的客观性C.人性(审美)新闻的重点是人,新闻也是人学,人学的至高点就是人性第四讲采访的技巧培训一、如何约到采访对象A.微信号、邮箱前缀、博客后缀→复制粘贴到微信的搜索框里B.找到关键人(牵线)C.找跟他的利害关系更靠近的人(负面,阴暗面)D.人找人E.了解采访对象的个性和喜好,打动他F.在绝望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奇迹就会发生G.找到人后,对方对你的选择1.你所在的媒体(影响力和价值观)2.记者的能力(调看你过往的文章)3.你的采访信函和提纲二、前期准备A.资料梳理1.查看相关的采访(文字和视频)2.和此人相关的作品(文字和视频)3.相关话题的背景材料B.采访提纲1.围绕主题展开问题,要有层次感2.板块状问题设计3.他感兴趣的问题放在首位(暖场)4.也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他5.最尖锐的问题放在最后C.外围采访最好的素材来自于采访写作对象身边的人,而不是采访对象。
美国非虚构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以“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作品译介为例
四、例证分析
以“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的部分获奖作品为例,如《廊桥遗梦》 (Robert James Waller)《安琪拉的灰烬》(Frank McCourt)《穷查理宝典》 (Peter Orner)等。这些作品在中国的译介过程中,通过对其翻译腔调、文化 内涵、文学价值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在中国语境下的传播和影 响。
三、注重译本的推广与传播
在寒山诗的译介过程中,美国翻译家不仅注重翻译的质量,还十分注重译本 的推广与传播。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如书籍、举办讲座、参加文学节等方 式,积极推广寒山诗的译本。这使得美国读者对寒山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 识,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学西传”的进程。
总之,寒山诗在美国的成功译介,既是一次成功的文学交流,也是一次成功 的文化传播。它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学西传”译介模式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其 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和规律,也可以更 好地推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和推广。
1、增加跨文化交流:通过更多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增进美国读者对中国文 化的了解,从而减少因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
2、强化多元化的传播手段:除了传统的物和推广活动外,还可以利用互联 网、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扩大寒山诗在美国的传播范围。
3、非主流声音:鼓励和支持更多来自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译者、研究人 员和艺术家参与到“中学西传”的活动中来,让更多的声音被听到和。
“中学西传”之译介模式研究:以寒山诗在美国的成功译介为例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中学西传” 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指的是中国文化通过翻译、诠释和传播, 被西方世界所接受、理解和欣赏。其中,寒山诗在美国的成功译介就是一个典型 的例子。
文学作品的虚构和非虚构
文学作品的虚构和非虚构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产品,蕴含着人类的智慧、情感和历史。
其中,虚构和非虚构是文学作品的两种分类方式,也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和技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文学作品虚构和非虚构的意义及其相关问题。
一、重构历史与现实虚构和非虚构作品通常都涉及到历史和现实的重建或再现。
历史小说、历史剧、历史散文等虚构作品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情节,描述和塑造了历史上的人和事,带领读者走进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世界。
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虚构人物不仅突出了官宦家族的生活,也表现了一个古代公子和小女孩的情感纠葛;《百年孤独》中通过虚构的布恩迪亚家族,展现了哥伦比亚的历史和文化。
而文学的非虚构作品通常以记实方式呈现,描述真实的人和事件,如历史纪实、传记、报告文学等。
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和现实中的人和事,感受到作者深刻的思考和观察。
如《朝花夕拾》等散文作品,描述作者亲身经历和见闻,真实细腻,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动。
二、塑造人物形象虚构和非虚构作品都离不开人物的塑造。
非虚构作品通常通过刻画真实的人物形象,展现其性格特点、思想精神和社会背景。
传记、自传等文学形式,往往重视人物的真实形象和历史地位,如《毛泽东传》等作品,呈现了中国现代政治历史的重要人物和影响。
而虚构作品则可以在基于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塑造与创造。
虚构人物允许作者在创作上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刻画更加丰富、生动的形象,形成能够更好地表现和强化主题的符号形象。
通过虚构人物的逐渐发展和改变,呈现人物在情感、生活、思想上的变化和成长,如《琅琊榜》中梅长苏的刻画,就是一个成功的形象创造案例。
三、反映和探究社会现象虚构和非虚构作品都是文学作品在反映和探究社会现象方面的重要手段。
非虚构作品通常以批判的眼光,反映和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不公,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探索了苏联工业化的真相,揭示了压迫和剥削的制度本质核心。
而虚构作品则以寓言的方式,探究问题和人性的本质,如《动物农场》中的相关题材,对人性的探究及制度批判已经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非虚构写作”对传统媒体转型的意义
“非虚构写作”对传统媒体转型的意义作者:魏成华朱希来源:《媒体融合新观察》2019年第03期对于传统新闻工作者而言,2015年白俄罗斯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自从技术推动人们进入“拇指阅读时代后”,长稿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一直是新闻界讨论的话题。
然而近年来“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为这个问题找到了一个折中的解决途径,不同于特稿、报告文学的功能性,“非虚构写作”以一种可读性更强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事件,在兼顾事实底线的同时用更细腻的笔触记录这个时代,也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提供了另一条出路。
一、“新新闻主义”对“非虚构写作”的影响“非虚构写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新新闻主义。
最早提出该主张的是有“新新闻主义之父”之称的汤姆·沃尔夫。
1959年,沃尔夫第一次在报道中尝试了小说的技巧,由此为“新新闻主义”奠定了基调:用文学的手法进行新闻写作。
其實在“新新闻主义”诞生以前,新闻与文学就已经“互通有无”,最直观的证明就是诸如卡尔维诺、海明威等文学巨匠都有“记者”这另一重身份。
《老人与海》的素材来源于一位古巴老渔民的真实经历,在回忆如何创作出这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时,海明威的一句话点出了新闻与文学的最大区别:“我开始写作,并非按照他的故事写,而是根据他的叙述创作我的小说”。
既然新闻与文学之间的界限在于是否真实,那么在界限之内,新闻当然可以从文学中吸取营养。
事实上,汤姆·沃尔夫将新闻文学化的手法很快就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大量的场景建构、对话还原、“新新闻主义”下的新闻不再仅仅是传递信息,它具有了更高一层的审美价值。
尽管在80年代因为杰妮特·库克编造儿童吸毒者并借此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一事,“新新闻主义”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度被边缘化直至销声匿迹,但短短十年后,“新新闻主义”重新兴起,尽管记者们改用了“文学性新闻”“亲近性新闻”“创造性非虚构写作”等名词,但大量采用对话、场景设置、刻画生活细节等写作方式却是和“新新闻主义”一脉相承。
《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兴起的多维因素》阅读答案
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兴起的多维因素①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在我国快速发展,佳作频现,媒体热捧,读者欢迎,掀起了一股浪潮。
②所谓“非虚构写作”指的是一种基于“事实”的文学创作活动,它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与虚构性写作基于“想象”的特点不同,非虚构写作是围绕“采访”建构“真实性”。
真实事件、真实经历、真实体验是非虚构写作的基本要求。
③严谨的非虚构写作活动要求写作者要有细致扎实的采访过程。
为了写作《像我这样的黑人》,霍华德•格里芬乔装成黑人进行浸入式体验,甘冒危险乘坐公共汽车穿越密西西比州等种族主义倾向较严重的区域。
为了写作《出梁庄记》,梁鸿跟踪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跑遍全国十一个省市,访谈了340余人,把他们在城市的居住地、工作地都一一记录下来。
④非虚构作品与虚构文学有不同的阅读价值,后者偏向超越与审美,前者重在挖掘社会历史真相。
从近年来全球媒体的非虚构写作实践来看,非虚构写作者重视宏大叙事下忽略的一些边缘题材,喜欢写作主流媒体忽视的焦点,例如不被广泛关注的社会底层、边缘人物等。
非虚构作家何伟认为,中国是非虚构写作的“富矿”,因为“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几乎完成了西方400年的历史,在这一巨大的转变下,中国社会经历了犹如过山车般的眩晕与速变。
光怪陆离的现实常让人有匪夷所思之感,比虚幻更为不真实,每个人都身处一种被分裂和被分割的生活中,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几种生活、多元观念同时并存,仅仅是一墙之隔,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和场景。
”⑤面对剧烈变革的中国社会,传统作家来不及发现、洞悉、分析、沉淀、总结和提炼现实生活,由此造成文学在及时、鲜活、生动、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表现乏力。
正如美国学者约翰•霍洛韦尔所说,当一切事情以比过去高十倍的速度变化时,“日常事件的动人性已走到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了”。
即使是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报告文学,近二十年来也因调查技巧单一、表达手段单一,无法满足当代读者对事实深层次的追求而走向衰落,甚至有一部分报告文学沦为宣传文体,成了“吹捧文学”“推销文学”,失去现实主义批判性,遭到读者的厌弃。
不应该对非虚构写作中部分“新闻失实”报以宽容 反方立论
不应该对非虚构写作中部分“新闻失实”抱以宽容谢谢主席,问候各位。
开宗明义:“非虚构写作”是指基于“事实”前提展开的写作活动,强调现场感和真实性;“新闻失实”是指文章中事实不准确或通过刻意遮掩、篡改等其它方式使新闻面貌发生改变。
如今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的实践,更多是作为新闻创意写作的一种形式,我方认为,出于非虚构写作自身发展和其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考量,不应该对非虚构写作中部分“新闻失实”报以宽容,理由如下:首先,真实性是非虚构写作存在的基础和核心价值。
而“新闻失实”损害了非虚构写作存在的基础,贬损了其核心价值,也就消解了建构在非虚构作品上的意义。
非虚构写作之所以区别于虚构类作品,之所以能更大程度上引起读者关注和响应,正在于其特有的真实性。
纵观国内各大非虚构写作平台,不论是公众号“呦呦鹿鸣”,“大家”;还是传统媒体《南方周末》、《新京报》。
以及例如《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员外郎王林清》……这些刷爆朋友圈,引发大量关注和讨论的非虚构作品。
他们的创作目的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吸引大众对新闻和社会热点的关注,二是通过报道针砭时弊并传递价值观,但是,如果非虚构写作中出现了新闻失实,那受众接收到的事实不成立,被引导去关注的东西也是不存在,或是被放大的假象。
作者基于“新闻”传递的价值观,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非虚构写作中部分新闻失实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弊害。
在非虚构写作的社会影响力巨大,自媒体发展日趋成熟的当下,新闻失实会带来的恶劣影响十分巨大。
《一个寒门状元之死》发布后,其中对于阿里新入职毕业生两年升职为技术专家引发了网友对于阿里人事考核制度的广泛质疑,阿里迫于名誉受损不得不出面辟谣。
《新京报》对重庆坠江女司机根据不足的猜测,给女性驾驶员带来了极恶劣的网络暴力。
柴静的《穹顶之下》中使用大量片面甚至杜撰的数据以制造爆点博取眼球,既误导了大众,也对国有能源企业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掌握着社会话语权和舆论引导能力的媒体人,如果不尽到自己的调查义务就发表文章,甚至罔顾真相捏造失实新闻,不光会给被报道者带来伤害,更会向大众传递错误的认知和价值观,其恶劣影响与谣言无异。
新媒体语境下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征研究——基于“腾讯谷雨”文本分析
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抖音平台此次转播世界杯是短视频融入体育赛事传播实践的重要尝试。
抖音通过智能科技的加持,满足了用户的观赛体验,保障了平台的内容水平,大大提升了人们对本届世界杯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助力了全民体育的发展。
但是也要看到其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优化传播策略,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我国体育赛事传播的质量与水平。
■注释:[1]《2022年智能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发布,三大新趋势引关注[J].青年记者,2022(17):47.[2]李沁.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1.[3]程明,周亚齐.从流量变现到关系变现:社群经济及其商业模式研究[J].当代传播,2018(02):68-73.[4]喻国明.跨界与混搭:中国传媒业当前发展的一道景观[J].新闻与写作,2011(01):1.[5]HAMPTONJA,AINAB,ANDERSSONJM.The Rumsfeld Efect.The Unknown Unknow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ming,Memory.andCognition,2012,38(2):340-355.[6]戴永辉,魏农建,袁莹,戴伟辉.基于广义生态群落的跨境电商软性供应链仿真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03):107-117.(作者:赵慧慧,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李文召,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责编:周蕾非虚构写作又被称为“特稿”,源于西方新新闻主义的新闻领域,最初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文学化的写作手法,描述真实事件的一种新闻叙事方式。
在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集中在两个场域,即文学场域和媒体场域。
20世纪80年代,非虚构的概念被引入我国文学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国青年报》开设“冰点”专栏,开始刊登特稿作品;2010年,国内文学期刊《人民文学》设置“非虚构”专栏,标志着非虚构写作的兴起。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分析
20205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近年来,“非虚构”一词成为新闻界的热词,并愈演愈烈,非虚构写作席卷新旧媒体,成为一大批新闻媒体热捧的报道形式。
互联网时代,虽然人们生活在信息充斥的环境中,但是信息的机械化和同质化让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出现疲态,所以新的报道形式应运而生。
非虚构写作就是其中显著发展的一种,它因为可读性强、感染力强等赢得了受众的关注。
但与此同时,对非虚构写作的争议也持续不断,它以文学笔法报道新闻事实,与传统的新闻客观性相悖。
关于非虚构写作的讨论不少,但是其研究相对滞后,本文就非虚构写作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这一主要问题进行展开,以期获得对两者及其关系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诞生于西方的文学领域,后来新闻领域开始引入这一写作形式。
随着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的盛行,我国也开始学习西方这一新闻实践。
在新闻领域中,非虚构写作又称为特稿、叙事新闻等,是一种新的新闻报道形式。
综合中外学者对非虚构写作的概念界定,我们可以知道,非虚构写作指的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文学创作方式,通过采访建构报道的真实性,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的人物和事件。
非虚构写作注重对场景、对话、心理等细节的表达。
因此,非虚构写作具有内容真实性、表达文学性、形式叙事性与采访深入性等特点。
新媒体时代,非虚构写作不同于即时性、碎片化的信息,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含量和深刻关怀,与社会神经和个人命运相贴近,在新闻实践中掀起了一股热潮。
腾讯新闻的“谷雨故事”、澎湃新闻的“镜相”、网易的“人间”等许多平台争相推出非虚构写作作品。
二、非虚构写作的客观性争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
同样地,随着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非虚构写作的观念和方法违背了新闻的基本规律,对新闻客观性造成了冲击。
新闻客观性是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产物,它强调分辨事实与价值。
[1]根据童兵在《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的论述,新闻客观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论新闻领域中非虚构写作和新闻真实性原则之间的冲突
论新闻领域中非虚构写作和新闻真实性原则之间的冲突作者:杜莉华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2期摘要:非虚构写作自诞生之日起就和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强调非虚构,它和文学仍有着很多共通之处。
因此新闻领域在引入非虚构写作的概念的时候,必然面对非虚构写作与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冲突。
除了非虚构写作与生俱来的真实性、文学性和一定的主观性,商业逻辑对于新闻领域非虚构创作的影响也是导致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
只有了解这种冲突,才能更好地促进非虚构写作在符合新闻规矩的框架内创新发展。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新闻业;文学性;主观性;真实性;商业背景一、非虚构写作源于新新闻主义“非虚构写作”是舶来品。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处于混乱的状态中,各地兴起争取民权和反战的运动,撕裂的社会环境之下,新闻业和文学界做出调整,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主义”由此产生。
“新新闻主义”主张将文学创作与新闻写作相结合,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把文学的写作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由此产生的作品被称为“新新闻报道”,或者是“非虚构小说”。
此时的非虚构小说代表作《冷血》(In Cold Blood),是作者卡波特采用了新闻报道的手法写作,历时多年在六千多字调查笔记的基础上完成创作的。
二、非虚构写作在中国:文学与新闻的新领地在中国,非虚构先在文学领域兴起,后被引入新闻领域。
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在一些学术期刊中出现,但大多是在学术讨论的层面。
在此之际兴起的报告文学、新写实小说、纪实文学等,虽然没有冠以“非虚构写作”的概念,但实际上与后来流行的非虚构写作的文体大同小异。
[1]非虚构写作概念被广为人知是因为《人民文学》杂志社在 2010 年的一系列举措。
2010 年,《人民文学》特别开辟“非虚构”栏目,并举办“非虚构:新的文学可能性”研讨会,发起“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
其后,一些高校还开设了非虚构文学写作课程,文学界掀起了一股非虚构写作的热潮。
非虚构写作与新闻报道
非虚构写作与新闻报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报道成为人们获取实时资讯和了解社会动态的重要途径。
而非虚构写作与新闻报道,则是两个以不同方式传递信息和呈现事实的文体,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非虚构写作是指基于现实事实并运用文学手法进行创作的一种文体。
它索取真实素材,透过作者的自我表达和思考,将现实的事件通过文字呈现给读者。
非虚构写作以真实为基础,强调真实感和真实效果,力图通过文字展示生活的多维度和深层次。
相对而言,新闻报道的特点则更加注重客观公正和即时性。
新闻报道以真实事件为依托,通过客观、中立、简洁的语言描述事实,以求准确传递信息和触动读者的情感。
新闻报道固守新闻规范和伦理,追求事实真相,不望拔高,更不会偏离真实。
在表达方式上,非虚构写作可以更自由地运用文学手法,例如诗意的描写、夸张的修辞、跳跃的时间线以及多角度的叙述等。
这些手法在回应现实的同时,也强调了作家的主观感受和解读。
而新闻报道则更为直接简洁,追求言之有物,垂直于现实,注重突出事件的要点和背后的真相。
对于非虚构写作而言,它更注重凝练文字的精神内核,通过个人的情感和思考,呈现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而新闻报道则更注重传递真实事件的事实性和客观性,追求准确、及时地向公众提供信息。
虽然非虚构写作和新闻报道在表达方式和目的上存在差异,但二者也有着一些共同之处。
首先,它们都力图呈现真实的事件和事实。
无论是通过个人情感表达的非虚构写作,还是通过客观叙述的新闻报道,都对事件进行了还原。
其次,两者都需要精心的观察和调研。
无论是为了更好地展示主观感受,还是为了提供准确的信息,都需要作者或记者付出深入的调查和观察。
最后,无论是非虚构写作还是新闻报道,都需要经历编辑和审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而言之,非虚构写作和新闻报道虽然在表达方式、目的和呈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承载了传递真实事件和信息的重要角色。
非虚构写作通过文学手法展现创作者的主观感受,而新闻报道则追求客观、准确地传递事实。
非虚构文学创造性与权威性的理解
非虚构文学创造性与权威性的理解简单说来"非虚构文学"是相对于虚构文学、以现实元素为背景创作的一种新兴写作文体。
追根溯源,"非虚构"一词系舶来品,起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
那时,杜鲁门卡波特基于新闻报道的手法创作的小说《冷血》,被称为"非虚构小说",又称之为"新新闻报道"。
实际上,在国内上个世纪80年代的学术期刊上,已有学者振臂高呼,全面开展非虚构文学探索与研究,可惜这个学术研究未能走出高校的围墙。
2010年2月《人民文学》率先推出"非虚构作品"栏目。
自此,国内众多重要文学刊物竞相效仿,"非虚构文学"逐步成为汉语写作的重要力量,并一跃而成与"虚构文学"两相呼应的文学类型。
同样,有关非虚构文学的研究也出现井喷状态。
与传统文学创作相比,非虚构文学(小说)写作的时间深度和空间维度都更加开阔,更直面于目前整个世界的喧嚣与躁动,更触动当代人类的心灵根基,更聚焦社会现象的批判,因此显示出极具创造性和震撼力的文学生命力。
在"非虚构写作"愈演愈热的2016年,其创作和影响丝毫不亚于文学期刊和文学出版,甚至于有点三足鼎立的架势。
对读者而言,"非虚构文学作品"读之更加引人入胜,有些非虚构作品因其真实生动和震撼,让读者爱不释手,一开始阅读便不能自拔,非一口气读完不可。
最明显的当属美国作家威廉曼彻斯特闻名世界的《光荣与梦想》。
"非虚构文学"的要义:广义上说,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均可称之为非虚构文学创作(或归类为"非虚构小说")。
这一概念首先被西方文学界所引用;亦被称之为"第四类写作"。
这种文学形式因其特殊的叙事特征和真实的历史背景及人物性格,被誉为新的文学创作构架和种类。
非虚构写作中的真实性问题
非虚构写作中的真实性问题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真实性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
尤其是在非虚构写作领域,真实性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以真实事件为基础的文学形式,其真实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非虚构写作中的真实性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非虚构写作的定义。
非虚构写作是一种通过记叙真实事件和事实来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文学形式。
与虚构写作不同,非虚构写作要求作者忠实地呈现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以便读者能够获得真实的体验和理解。
然而,由于人类的主观性和记忆的不可靠性,非虚构写作中的真实性问题常常引发争议。
一种常见的真实性问题是作者的记忆失真。
人们的记忆往往会受到时间、情绪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作者在回忆过去事件时可能会出现失真的情况。
这种失真并非作者有意欺骗读者,而是人类大脑的自然特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可以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和采访来核实事件的真实性,并尽量避免对记忆过于依赖。
此外,作者可以在文中明确指出自己的记忆可能存在的不准确性,以提醒读者保持谨慎和批判的态度。
另一个真实性问题是作者的主观性介入。
即使是最客观的作者,也无法完全摆脱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价值观。
这种主观性介入可能会导致作者在呈现事件时有意或无意地进行选择和删减,从而影响读者对事件的真实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可以尽量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并尽量呈现多个不同观点和角度。
同时,作者也可以在文中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主观性介入。
除了作者的主观性介入,还有一些非虚构写作作品存在着明显的夸张和夸大现象。
这种夸张和夸大可能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作品的娱乐性和吸引力。
然而,这种夸张和夸大往往会导致读者对事件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可以通过提供详细的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描述。
此外,作者还可以在文中明确指出自己的夸张和夸大行为,并解释其目的和意图。
最后,非虚构写作中的真实性问题也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有关。
非虚构写作报道
非虚构写作报道
非虚构写作的概念来源于新闻领域和文学领域,从广义上包括了传记、报告文学、游记、散文等写作样式;而狭义上专指美国60年
代兴起的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 novel)、新新闻报道(new journalism)、历史小说(history novel)等新的写作样式或体裁。
郭庆光老师认为,非虚构写作,也被称为“叙事新闻。
即在保证真实的基础上,运用文学手法来进行新闻报道的创作手法。
非虚构写作以其特有的深度与广度,波澜起伏的情节,多样的叙事方式和逼真的细节刻画呈现出了社会的复杂性,赢得了读者的青睐。
其写作的特点有三:多样的叙事方式、个性化的细节呈现、复杂性的故事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组织传播·信用风险·危机管理(五篇)主持人:王 静(西北政法大学商务信用风险研究所所长)主持人语:舆论风险的管控一直以来是各个国家重要的战略,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自媒体的活跃度越来越高,自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平台愈发地成为很多新闻事件发生的重要传播途径及手段,自媒体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新闻事件的时效性,使人们可以更快地关注到身边发生的事件。
但自媒体的活跃性越高,传播中存在的风险也就会越大,自媒体在提高了传播速率的同时也给某些恶意的传播者提供可乘之机,给社会的稳定及团结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对待自媒体在给社会发展带来便利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风险及危害,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适当地调整及管控自媒体的传播,把控自媒体传播中的风险,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从而使其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各专家学者也对风险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舆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曾在中国应急管理学会舆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题为《舆情数据、风险预判与危机传播》的主题演讲,演讲中通过案例深刻分析了舆情传播中的舆情数据、风险预判和危机传播之间的关系,本刊开办“风险研究”栏目,也希望能为高风险社会下的风险传播及舆情管控提供些许参考。
“非虚构”写作热潮的传播学解读李淑华(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摘 要:非虚构作为文学创新的一种写作模式,自《人民文学》倡导以来,就引起了学界对其探讨的热潮。
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其在当今的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表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传播学特征,分析非虚构写作利用这种融合趋势进行发展的特点对于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传播学的传者和受众角度对非虚构写作热潮进行解释说明,赋予其在传播学语境下新的含义。
通过梳理非虚构写作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对非虚构写作意义层面进行了传播学的解读。
关键词:非虚构;媒介融合;传播者;受众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3-0055-03收稿日期:2017-01-18作者简介:李淑华,女,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传播与文化研究。
一、“非虚构”写作内涵自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倡导非虚构写作以来,非虚构这一写作文体在中国大地迅速生根,且作为一个话题不断被提起。
近年来,文坛更是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非虚构作品,无论从创作题材方面、还是表达方式方面,这些非虚构作品都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
关于非虚构写作的含义,恐怕连《人民文学》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李朝全先生也只是为非虚构写作提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倡导:“我一向主张写作者们要善于打破报告文学的边界,提出一种宽泛的‘大报告文学’的文体,一种跨文体边界的非虚构写作。
[1]”非虚构指的是一种写作态度,是写作者对真实生活的如实叙述,不经过主观意愿的加工,只是如实记录和复制现场。
“我只是强烈地以为,现在的文学不能局限于那个传统的文学秩序,文学写作正在向四面八方延展,而文学本身也应该去容纳多姿多彩的写作范围,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只是先把这个题目挂出来,至于非虚构是什么、应该怎么写,这有待于去思量、推敲和探索。
[2]”二、当代媒介融合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认为:“媒介其实就是穿插在传播进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3]。
对于文学而言,媒介的发展影响着其传播速度、物化形态、文本内容,甚至塑造了新的文学活动、文学形态和文学观念。
“没有媒介,文学也就不存在”[4],正如王一川所形容的,“媒介不仅仅是文学的外在传输渠道,而且是文学本身的重要构成维度之一,它不仅具体地实现文学意义的信息传输,而且赋予文学以一种新的意义”[5]。
随着当下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非虚构写作所处的媒介环境也发生了改变。
新媒介提供的技术支持是非虚构文本媒介发展的决定因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卫星电视、网络媒体、手机等媒介新技术在全面得到推广和普及,互联网更是将整个世界联系起来,实现了麦克卢汉真正意义上“地球村”预言。
新媒介技术的产生和普及,对社会的媒介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波兹曼指出,“技术变化不是附加的,它是生态学的。
一种新媒介不是增加了什么,而是改变了一切”[6]。
正是传播空间的改变,使得非虚构写作的媒介环境产生了独特性。
首先,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性。
麦克卢汉曾指出,最具价值的不是各个时代在媒介传播过程中的内容,而是各个时代媒介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所开创的各种可能性。
在媒介融合时代下,非虚构写作不仅实现了写作题材的多元化选择,在传播方式上更是为其文本载体的传播提供了多种路径。
数字出版的兴盛,使得更多的非虚构作品从纸质版本扩展到电子版本,非虚构作家们亦能够利用自身的微博、微信等新型电子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和扩散。
其次,为非虚构写作注入了即时的时效性。
一件事、一部作品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大大促进了其传播的效率。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拥有在网上发言的权利,一件事情会在短期时间内形成高度的“聚合效应”。
正如新闻的时效性一样,在大众传播的影响下,媒介融合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便捷、即时的传播环境。
最后,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持续的活力。
新媒介融合技术拥有以往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互联互通等特性,同时,非虚构文本的表达方式相较以往有了更多的选择;传播“空间”更加宽广和多元;“人”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
作家或者作者,由文本的创造者身份拓展为媒介传播者。
读者,也承担了接受者、反馈者甚至是主导者。
这些都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更多的活力与生命强度。
在之前,媒介主体、传者和受者之间是有明确界限的甚至是角色分离。
作者处于主动地位,受者处于相对被动。
文学是作家权力意志的象征,受众则分布在书写文化的底层。
并且,传者可以转化为受者,但受者则很难转化为传者。
而媒介融合时代,技术不仅赋予了传者全面和丰富的传播工具和手段,更赋予了受者更大的自主选择权。
受者开始摆脱其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被动的角色定义,他们不仅可以选择文本的内容,还可以选择收听方式,甚至可以左右文本的创作。
这也正可以看作是受传者“否定之否定”地对媒介融合时代传播的干涉。
三、“非虚构”写作热潮兴起的原因1.传者角度:回归现实的思考21世纪初,大部分“虚构”作家开始出现想象力枯竭的现象,思维固化和迟钝,社会现状的光怪陆离已然超出了文学家的想象。
长期封闭,徜徉于自我虚构的世界,致使作家们丧失了对现实生活的介入、关注和思考。
作家不能写出新意、新颖的作品,也就很难得到受众的支持。
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让作家们感到前路的迷茫,并逐渐迷失在社会现实的海洋中,丧失想象力。
早在1991年,吴炫就在《作为审美现象的“非虚构”文学》一文中指出:“非虚构”文学的诞生,主要是建立在虚构文学与我们生活之间的长久的理性关系之上。
[7]”当生活中的事实比文学家的“虚构”更精彩时;当事实真相一再打破我们对于生活的本质、人性的见解时;文学能否一直秉持理性精神?能否保持“虚构”与生活本质间的理性关系?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所谓的“虚构”的危机、“想象力的枯竭”折射的正是文学现实主义的危机。
同时,非虚构写作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它重新彰显了文学回应现实的能力。
孙惠芬在著作《生死十日谈》开篇中曾经写道:“我一直以为我在堕落,作为一个作家,我的心灵在衰退。
当一个人觉得健康活着比创作更重要,那一定是心灵衰退的表现。
[8]”不难想象,正是这样一批有理想的作家重回文学的召唤,得以拯救了文学和作家的双重边缘化。
非虚构呼唤高高在上的作家重回生活,重拾理想,拉近自己与现实的距离,重新获得写作话语权,而这也正是李敬泽一再强调的非虚构栏目的设立动机。
2.受众角度:技术催生的觉醒大众电子媒介的兴起,催生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重新观望。
当出现比“虚构”的场景更加精彩的真实生活时,“虚构”文学再一次陷入了灾难之中。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文学大师奈保尔,有着25部非虚构作品。
他表示,虚构小说的时代已然过去,只有非虚构写作方能抓住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9]。
2001年,学者龚举善也指出,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下,一个正努力迎着现代化潮流而上的发展中国家,想要对世界范围内的非虚构纪实倾向视而不见,似乎不太可能[10]。
56从信息模式来看,我们的日常生活,大都是由间接信息建构的“拟态环境”。
处在信息泛滥的社会,人们面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已经达到随手拈来的地步,对现实生活的欲求也就更加强烈。
电子媒介更使这种非虚构趋势从文学文本蔓延至一切电子文本。
尤其是私人阅读时代的到来,碎片化阅读时代让受众更加依赖电子产品和片段化的阅读。
全民参与的意识不断增强,微博、博客以及微信朋友圈的火热,使人们更加“疯狂”地去追逐真相。
随着大众传播的盛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阅读习惯都发生了一些改变,读者阅读习性的变化使文学不得不进行反思,甚至是做出转变。
大众对文学阅读的实质性介入,让非虚构写作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审美。
它不再因外在的观察以及超越的想象而成为某种孤立的虚构,而是立足当下每个人生活的此时此刻,感知“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事情的重要性”,并以“内在的视角”,“赋予其多种意义的思考”去对待这些事情[11],从而让生命本身的丰富性得到文学化的呈现。
四、“非虚构”写作的传播学意义著名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谈及传播,指出“社会行为中的任何行动,文化中的任何模式,无论其意义对否明显,皆涉及传播”[12]。
传播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乔治·米勒认为:“传播的意义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13]。
传播就如同水、空气、阳光一样,人类与之共生共存,并且对其有深度的依赖。
由此可见,研究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文学创新的非虚构写作,研究其传播对整个文学的发展有着启示性的借鉴意义。
非虚构写作的传播者是写作者,即记者或作家。
作为新闻文本的传承者,记者对于中国非虚构写作的传播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甚至有学者说,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来看,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
新闻是历史的记录员,文学同样也是如此,作家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将它们一一呈现在文字中。
当下的传播环境催生并哺育了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文本的介质载体是书籍,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甚至新闻等都是非虚构写作文体的传播介质。
传播意识的进步和传播目的的纠正,使得非虚构写作重新回归文学传播的主流并形成一股热潮。
如果说过去的受众与文学的关系是“接受式”的,正如传播学中的“魔弹论”所讲——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所传递的信息对于受传者来说,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能够引起直接的反应;它可以左右人们的态度,甚至直接支配人们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