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章 新闻评论 媒体的观点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

合集下载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5.12社论两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5.12社论两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12.社论两篇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瞩.目(zhǔ)耻辱.(rǔ)收讫.(qǐ)不屈不挠.(náo)B.外侮.(wǔ)腐.败(fǔ)拜谒.(yâ)举国欢腾.(tãnɡ)C.崇.高(chónɡ)碣.石(hâ)栖.身(qī)恢.宏气度(huī)D.抵御.(yù)奠.定(diàn)同胞(pāo)巍然屹.立(yì)项,“讫”应读“qì”;C项,“碣”应读“jiã”;D项,“胞”应读“bā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棘手寰宇扬眉吐气优柔寡断B.夙愿联袂如雷灌耳前赴后继C.不懈安祥高瞻远属功垂青史D.哗变睿智壮志难酬真知卓见项,“如雷灌耳”应为“如雷贯耳”;C项,“安祥”应为“安详”,“高瞻远属”应为“高瞻远瞩”;D项,“真知卓见”应为“真知灼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市中小企业局认真落实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帮助转型升级企业解决融资瓶颈问题。

(2)这一成就的取得,与剧本情节的紧凑集中、结构安排的巧妙周到、矛盾冲突的紧张激烈是分不开的。

节选部分就是极好的。

(3)有些人认为,许多社会经济问题都是市场化改革惹的祸。

其实, 问题出在市场化,出在市场化改革不彻底、不完善。

A.机制证明不仅/并且B.体制证明与其说/不如说C.体制佐证不仅/并且D.机制佐证与其说/不如说: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体制: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

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佐证:证据。

不仅/并且:表递进关系,又更进一层。

与其说/不如说:表让步关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云岭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当地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从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山区交通发展的不足。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第14课外国评论两篇讲义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第14课外国评论两篇讲义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外国评论两篇《车文明》这是一篇社会问题专栏文章。

社会问题专栏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对社会生活问题方方面面的报道、分析和评述。

与政论类文章不同,社会问题专栏的文章大多成文自由、文风多变,以批判性文字居多,是深受读者关注的一类专栏文章。

《车文明》一文主旨在于抨击文明社会里的冷漠心理和野蛮行为,感慨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中伦理意识的淡薄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行文间渗透着浓浓的悲哀,透露出深深的人文关怀。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以各种标准定义“文明”一词,如石器文明、青铜文明、宗教文明、科学文明、精神文明等等。

尽管所指不同,但是每一种文明都是与“野蛮”对立的,而对人际关系和伦理的重视,则是文明社会的普遍现象。

这篇评论的标题,作者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和人的野蛮行为解读成一种社会文明,显示了对这类社会问题的莫大讽刺。

《我们一定是疯了》这是一篇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主旨在于批判部分美国人滥用枪支的社会现象,发出警告,引起公众的重视。

与美国大多数报纸社论相同,本文也是以批评和攻击为主论调,是一篇典型的批评性评论。

美国的枪支管理问题有着很大的争议,对此问题的批评也屡见不鲜,因此就选题的新颖性和立论的深度而言,《我们一定是疯了》并不是出类拔萃的。

但是本文却在众多新闻评论中脱颖而出,并摘取了1985年美国新闻界最具影响力的普利策新闻奖桂冠,应该是得益于其别出心裁的标题、独特的立论角度、别具一格的批驳方式、直截了当的文字以及尖锐率性的文风。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蹒跚..(pán shān) (2)狙.击(jū)(3)山麓. (lù) (4)浏.览(liú)(5)嗜.好(shì) (6)赃.物(zāng)(7)炭疽.病菌(jū) (8)沼.泽(zhǎo)(9)悚.然(sǒnɡ)(二)多音字1.因词而异(1)拓⎩⎪⎨⎪⎧拓.荒tu ò拓.片t à (2)吓⎩⎪⎨⎪⎧ 恐吓h è吓.唬xi à (3)轧⎩⎪⎨⎪⎧ 倾轧.y à轧.钢zh á (4)嚼⎩⎪⎨⎪⎧ 咀嚼ju é嚼.舌ji áo (5)角⎩⎪⎨⎪⎧ 角斗ju é角.落ji ǎo2.一言辨异(6)象棋中的“车.”(j ū)与我们平时说的“自行车”的“车.”(ch ē)是同一个字。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第14课外国评论两篇讲义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第14课外国评论两篇讲义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外国评论两篇《车文明》这是一篇社会问题专栏文章.社会问题专栏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对社会生活问题方方面面的报道、分析和评述.与政论类文章不同,社会问题专栏的文章大多成文自由、文风多变,以批判性文字居多,是深受读者关注的一类专栏文章.《车文明》一文主旨在于抨击文明社会里的冷漠心理和野蛮行为,感慨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中伦理意识的淡薄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行文间渗透着浓浓的悲哀,透露出深深的人文关怀.自古以来,人们总是以各种标准定义“文明”一词,如石器文明、青铜文明、宗教文明、科学文明、精神文明等等.尽管所指不同,但是每一种文明都是与“野蛮”对立的,而对人际关系和伦理的重视,则是文明社会的普遍现象.这篇评论的标题,作者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和人的野蛮行为解读成一种社会文明,显示了对这类社会问题的莫大讽刺.《我们一定是疯了》这是一篇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主旨在于批判部分美国人滥用枪支的社会现象,发出警告,引起公众的重视.与美国大多数报纸社论相同,本文也是以批评和攻击为主论调,是一篇典型的批评性评论.美国的枪支管理问题有着很大的争议,对此问题的批评也屡见不鲜,因此就选题的新颖性和立论的深度而言,《我们一定是疯了》并不是出类拔萃的.但是本文却在众多新闻评论中脱颖而出,并摘取了1985年美国新闻界最具影响力的普利策新闻奖桂冠,应该是得益于其别出心裁的标题、独特的立论角度、别具一格的批驳方式、直截了当的文字以及尖锐率性的文风.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蹒跚..(pán shān) (2)狙.击(jū)(3)山麓. (lù) (4)浏.览(liú)(5)嗜.好(shì) (6)赃.物(zāng)(7)炭疽.病菌(jū) (8)沼.泽(zhǎo)(9)悚.然(sǒnɡ)(二)多音字1.因词而异(1)拓⎩⎪⎨⎪⎧拓.荒tu ò拓.片t à (2)吓⎩⎪⎨⎪⎧ 恐吓h è吓.唬xi à (3)轧⎩⎪⎨⎪⎧ 倾轧.y à轧.钢zh á (4)嚼⎩⎪⎨⎪⎧ 咀嚼ju é嚼.舌ji áo (5)角⎩⎪⎨⎪⎧ 角斗ju é角.落ji ǎo2.一言辨异(6)象棋中的“车.”(j ū)与我们平时说的“自行车”的“车.”(ch ē)是同一个字. (7)他很坦率.(shu ài)地承认自己的工作效率.(l ǜ)并不高. 二、写准字形(1)⎩⎪⎨⎪⎧ 蹒sh ān 跚zh à栅栏阑sh ān 珊(2)⎩⎪⎨⎪⎧ tu ò拓荒潭zh è柘寺 保y òu 佑 (3)⎩⎪⎨⎪⎧ 暴z ào 躁干z ào 燥 (4)⎩⎪⎨⎪⎧ du ò堕落下zhu ì坠(5)⎩⎪⎨⎪⎧ bi àn 辩护bi àn 辨别 三、近义辨析(1)化妆 化装 例句:王警官经过简单的化妆之后,他化装成为一个“富二代”消失在人群中.辨析:“化装”是通过打扮基本改变原来的样子,使人们看不出原来的模样.而“化妆”是通过打扮使人更好看,并没有改变人的根本面貌.(2)爱好 嗜好例句:今年53岁的老刘酷爱书法,练字是他平生的最大的嗜好.这缘于他小时候,每天看爱好书法的父亲写字培养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感情.辨析:“爱好”,指喜爱,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既可作为名词,也可作为动词,是褒义词. “嗜好”,指特殊的爱好.语义比“爱好”重,一般用作名词,是中性词.四、成语释义1.词义理解(1)深思熟虑:深入反复地考虑.(2)毛骨悚然:身上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3)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却像没看见一样.指对某种现象,不关心,不重视.(4)胆战心惊:形容十分害怕.(5)举步维艰: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2.辨析正误例句:刘慧的丈夫是警察,熟视无睹....,她也养成了个习惯:每次看到不寻常的事,就会多留一个心眼.有了情况该如何作出反应,她总是深思熟虑.....辨析:“熟视无睹”,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应改为“耳濡目染”.“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用在此处恰当.一、结构图解《车文明》《我们一定是疯了》二、语段精读阅读《车文明》,回答问题.1.从全文来看,第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对应考点:分析描写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文章一开头,用纯白描手法简述新闻事件,点明评论的由头.结句处的“特意”,点明了母亲的“用心良苦”.2.第二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对应考点:理解细节描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二段是对当时情形的细节描写:“严密的铁丝网”“清晨微暗的高速公路”“拿着奶瓶”的小孩儿“蹒跚地走着”,三言两语勾勒出一幅凄凉的情境;“时速100公里的汽车”“嗖嗖地”“飞过”,形势的危险和事态的紧急跃然纸上.3.怎样理解“这个孩子的母亲,不是同丢烟头一样,把孩子抛出车外了吗”这句话?[对应考点:理解重要语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个母亲,把自己的亲生孩子,像“丢烟头”一样丢掉,充分暴露了孩子的微不足道.母亲的漫不经心,似乎是信手拈来的一笔,却写尽了世态炎凉.4.第五段引用清厚瑞彦作品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理解论据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第五段引《瑞典神话现代版》的一个故事作为材料论据,佐证本文的论点:这个社会缺乏对人的热情与关怀,到处充满着冷漠与无情.阅读《我们一定是疯了》,回答问题.5.《我们一定是疯了》评论中间模拟枪迷们的口吻说话,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分析语气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模拟枪迷们的口吻,让他们站起来替自己申诉理由,进行辩护,一方面可以直接展示枪迷们的强词夺理,滑稽可笑,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批驳直截了当,富有针对性和说服力.6.“但我们颇感孤独的是,我们的国家在某种意义上说,仍是一个公民在家里万一遭到突袭时需要轻型武器的拓荒地区.”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对应考点: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一句充满了无奈和自嘲,“突袭时需要轻型武器”显然是“枪迷们”拥有枪的“正当”理由.7.在列举了一串休伯特的犯罪事实和数字后,用“解气”来形容射穿他胸膛的子弹,并且说“这样的死法太便宜他了”.还有,“所谓的自我辩护完全是胡说八道”,这样的说法在国内基本上是看不到的.这样的评论有什么好处?[对应考点:分析列举的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种直截了当的评论,使文章更有力量,体现了作者的个性.8.“每天有60个美国人死去——每一天——在这个国家死于手枪下.”对“每一天”的强调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理解关键词语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对“每一天”的强调,体现了深深的悲哀,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并与前文的“熟视无睹”形成对比,在这里,作者不再“玩世不恭”,而是沉重的叹息.三、重点解读1.《车文明》针对的是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为什么取名为“车文明”?明确:《车文明》针对的是所谓文明社会里伦理道德的淡薄或丧失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无情.作者取名为“车文明”,首先因为汽车的使用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一种新的文明;其次是新闻事件中的孩子是用车载着像“丢烟头一样”被遗弃在高速公路上,而且“蹒跚”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之间却不被人理会;第三是面对母亲的野蛮行为以及过往行人的冷漠,其“文明”还蕴涵着强烈的讽刺.2.“我们一定是疯了”——这句话在标题、开头和结尾中一共出现了3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1)标题的使用,给人一种新鲜突兀的感觉,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们怎么疯了?”“我们疯在哪里?”以这种形式吸引受众眼光,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关注.(2)导语中再次强调“我们一定是真的疯了”,是对标题的强化,“真的”一词更加深了读者的印象.(3)结尾处再次呼应,既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又让读者对其“疯”的所指有恍然大悟之感.学校请学生干部郊游吃饭唱K引学生家长不满近日,本报接到市民王先生报料称,广州白云区某小学以“奖励学生干部”为由在学期结束前请全校“大队委”等学生干部郊游,中午还一起吃饭、唱K.“这让其他学生觉得做学生干部不但‘威风’,还有很多实惠.”王先生说.到底这种奖励方式对不对?昨日,记者采访了中小学老师及教育专家,大家一边倒批评该校“将对班干部的奖励物质化”“这是成人世界潜规则对孩子世界的侵蚀”……日前,广州市民王先生向本报报料称,他的孩子阿宾(化名)今年9岁,在白云区一间小学读二年级.前几天,阿宾很不开心,王先生一问才知道,原来阿宾从一个担任该校学生干部的同学处获悉,阿宾所在学校日前请该校“大队委”等学生干部郊游,还带着这些小学生去吃饭、唱K,令阿宾感到自己作为普通学生不受学校重视,而学生干部则受到学校的特殊照顾,由此产生挫败感.“据说,学校是考虑到这些学生干部在这一学期起到带头作用,帮了老师忙,所以特意请孩子们吃个饭.”王先生说,老师表示这是一份特别的“奖励”,是学生干部“应得的”.据阿宾说,在席间他朋友还模仿父辈在交际时的表现,以茶代酒敬了老师一杯,老师也没拒绝,和他碰了一下杯,一饮而尽.令王先生意外的是,与学校老师一起共进午餐后,学校的领导、老师还提议来个“下半场”,到餐馆附近一家KTV唱歌.据阿宾的朋友说,过去只是和爸妈去过KTV,和老师一起唱K这是第一次.“大家唱起歌来,比饭桌上更放松了.唯一不同的是我们与老师选歌风格不一样.”[赏析] 本则新闻具有悬念感:干部、旅游、吃饭、唱卡拉OK……乍一看,还以为是哪家机关单位被曝光公款消费问题.仔细一看,消费的主体竟然是一帮小学生干部,这不能不让人倍感错愕.本则新闻具有暗示性:新闻中提到,这次消费是学校“请”的,显然动用的是学校公款.其实,学校不是不可以对学生进行奖励,但必须把握好尺度和方式,更要注重奖励的正面导向.但是,该小学竟然用旅游、吃喝、唱卡拉OK等方式奖励学生,对于这样的行为只能称之为误导,不只是误导小学生对班干部本身的认识,更误导了小学生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他们从小就错误地认为班干部有利可图.(时间30分钟满分28分)一、新闻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美国纪念孔子背后焦波10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 560周年,认可他为世界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做出的巨大贡献.决议说,孔子在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现在的中国山东省曲阜.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世界各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产生了影响并且仍在发挥影响力.决议显示出美国主流社会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孔子倡导自省、自修、真诚和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以在个人和公共生活中实现公正和道义,体现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此外,孔子《论语》中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种道德品行的典范,也能促进人类和谐.”决议还提到,孔子认为,政府应建立在忠诚、尊老和承认家庭重要性的基础上,而政界人士必须成为诚实和道德的模范.这些都提醒着人们,要以至高荣誉和尊重履行自己的职责.众议员格林认为,源自中国的儒家思想给全球许多国家带来了深远影响,韩国、日本、越南等地,都看得到孔子思想的潜移默化.他此前在得州休斯敦的选区竖立了孔子铜像.“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案,纪念并且赞扬被称为中国最伟大教师的孔子的诞辰,非常合适.”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共和党首席议员罗斯·雷提南及其他一些议员认为,很多美国学者受到亚洲文化与儒家思想影响,使美国的社会与文化更趋于多元,这对科学、法律、医药、工程、艺术等领域都有重大意义,所以美国国会应当通过决议案,纪念中国这位至圣先师.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讨论中认为,重振孔子学说,能够帮助全人类应对21世纪的挑战.“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种看法在美国也正在得到更多认可.孔子已成为中美文化沟通的桥梁.美国首家孔子学院——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刘全生说,其实美国和西方对孔子学说并不陌生.早在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的许多古代哲学思想,特别是孔子思想,就已经通过传教士传到西方,受到思想界高度重视.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有识之士认识到中美合作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性.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资深研究员李成认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在世界上影响力增长,是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的重要背景之一.同时,在许多公开表态中,包括总统、众议院议长和国务卿在内的很多重量级人物都表示尊重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们更多地认识到了中国对世界各个领域的贡献,表达出希望以平等方式与中国进行对话的姿态.这是此决议通过的另一重要背景.此外,此次国会通过这一决议和美国华裔地位上升、华人团体逐渐壮大也有很大关系.比如,奥巴马内阁有两名华裔部长,这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国会华裔议员也在增多,国会也日益认识到华人团体的力量.在中美关系迅速发展的今天,美国国会能够通过这个决议,预示着中美能够在文化价值观念领域找到更多共同点.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此事不仅表明中国“软实力”日益增长,也体现了文化价值观念的交流对中美关系的有力推动,还显示出了美国政界对中国发展和中国文化的日益尊重.至于实际意义,则包括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有助于改变历来西方宗教和世俗社会对中国人的误解等.同时,也有人“冷”眼看美国的孔子“热”.“毕竟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本身就很注重对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尊重和吸收.对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兼收并蓄,正是美国文化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文化包括很多文化,不仅有英国文化、法国文化,还有西班牙文化、墨西哥文化等等.孔子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只是其一.”还有人认为,孔子被美国人所推崇是“迟早的事儿”.放眼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是上自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等美国上层智库和下到一些大学研究机构、民间研究机构的共同目标.(选自《中国文化报》,有改动)1.新闻评论讲究“一实一虚”,“实”指新闻,“虚”指评论,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中“实”的主要内容和“虚”所体现的主要观点.(每句不超过2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实”:美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 560周年.“虚”:美纪念孔子诞辰虽“冷”犹“热”(或:美纪念孔子诞辰彰显文化多元与对话期待).2.请分条陈述文中提到的关于这一新闻事件产生的背景.(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孔子思想本身的先进性对当代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力.②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在世界上影响力增长,使美国渴望与中国对话.③美国华裔地位上升、华人团体逐渐壮大使美国日益认识到华人团体的力量.(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3.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一观点带给你的启示.(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示例)这句话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①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要盲目更新,要懂得坚守,传承好民族的、本土的文化才能让传统之树枝繁叶茂.②开放的世界,使得文化渐趋多元,文化上的吐故纳新,已成潮流,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在“送去”之余还要学会“拿来”.③当我们的文化有朝一日属于世界时,我们的优越感会越来越少,当别人在我们灿烂的文化里大步前行时,我们不能只对祖先磕头上香,还要学会运用先进的文化引领生活、温暖人生,而不是让它成为一堆故纸与饭后谈资.二、新闻实践(16分)4.根据下文传达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的新闻.(不超过20个字)(4分)华裔作曲家谭盾在国际古典音乐领域中以其融合各文化元素的交响乐、歌剧和多媒体创作而独树一帜,为电影《卧虎藏龙》而作的原创音乐更是他的一部成功佳作.在连续获得比利时佛兰德原创音乐奖、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大奖和台湾金马奖后,近日该作品又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及主题曲提名.对此,谭盾表示:“作为一个作曲家,我的梦想是让音乐成为无国界、跨领域的艺术.现在这个梦想和这份努力经由奥斯卡金像奖,经由‘东西方大家庭’中的观众而广泛传扬,真是让人欢欣不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谭盾作品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提名.5.阅读下面一篇新闻,回答问题.(12分)据新华社电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据3月21日晚最新统计,在这起事件中,共有18名无辜群众被残害致死,382名群众受伤(其中重伤58人),242名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在值勤中伤亡(其中牺牲1人、重伤23人),烧毁民房120间,毁损车辆84台,焚毁砸抢商铺908家,7所学校、5家医院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近2.5亿元.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这起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的,是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请根据以上新闻事件,写一段批评性评论.要求旗帜鲜明,语气强烈,态度坚定,200字以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示例一)社会稳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掉.西藏的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就没有西藏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任何人任何势力妄图破坏西藏的稳定,都是不得人心的,包括西藏各族群众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决不答应.(示例二)在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西藏正处于历史上发展和稳定的最好时期.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反对分裂,是西藏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分裂不得人心,破坏必遭失败.我们坚信,在祖国的大家庭中,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同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携手前进,必将迎来西藏更加美好的明天.新闻导语的作用一、考点阐述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紧接在消息电头的后面,一般以简要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导语具备的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结果如何.精彩的新闻导语,应该是用准确的文字,开门见山而又生动活泼地把所报道的最主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和通篇的主题思想表达出来.导语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独有的结构语言.导语在写作上要求凝练、醒目、明快、生动,突出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也可以提出问题,或制造悬念,以吸引读者.导语要简短,冗长的导语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二、考题印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刘翔的抉择万众欢呼、万众揪心、万众瞩目、万众……目瞪口呆!在短短不足五分钟的时间里,鸟巢内万分兴奋的观众就经历了从华美天堂到冰冷地狱的“心情坠落”.目睹着刘翔转身走向运动员通道的那一刻,还有几个中国人能控制住面部随意肌的自如,能控制住言语理性的逻辑?为了这一个短短的13秒,中国人等了很久,那一刻每一位观众的脸上都是失望与惊愕,但那个镜头中的主角——他一瘸一拐地走向通道的背影更是让人“不忍卒睹”!如果可以,刘翔不会退出!如果可以,他一定想用所有的荣誉换取在鸟巢跃上巅峰的那个瞬间!没有人比刘翔更看重这场比赛,一场“命中注定”的比赛,一场被“命运”主宰的比赛……大约10分钟前,同样被排在第2道的美国名将特拉梅尔在跨过第一个栏后就突然减速退出了比赛,他痛苦而失望地捂着自己的大腿,肌肉在最不恰当的时候拉伤了,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实力不强”的其他选手冲过终点,人们惋惜着,惋惜三天后的决赛上,刘翔少了一个够分量的对手,可那个时候,谁又能知道10分钟之后还将发生什么呢?刘翔进场时所引发的欢呼,丝毫不亚于任何一场大赛决战后,人们献给胜利者的赞美!这是刘翔自己赢得的.四年前,他创造了一段历史,书写了一段传奇,对于他所带来的冲击、自豪、骄傲和自信,任何言语的夸饰都不过分!如果做一个调查,可能大部分中国人都愿意用10块奥运会其他项目的金牌换取刘翔的这块110米栏的金牌……同样的第2道,刘翔做着热身,可是,同样是在跨越了一个栏架之后,刘翔的表情突然变得非常痛苦,他弯下腰,用手捂着自己的右脚跟腱位置,突然间,现场还在兴奋的观众的心也狠狠地沉了一下!刘翔显得非常难过,站起身的他几乎是一瘸一拐地慢慢走回了起跑点……他不断揉着自己的跟腱,希望可以缓解尖锐的疼痛,但蹙紧的眉头再也没有舒展开过!人们的心也随之不断地下坠,但是,大家还是希望刘翔能够咬牙坚持这“短短”的110米,只要挺过了预赛,他就能多出一天的时间来恢复,也许,奇迹就会发生在那24个小时里……刘翔做好起跑姿势,金色的战靴这个时候已经无法帮助他飞翔,他要做的就是咬紧牙关,完成这“漫长”的110米,跨越这“高高在上”的十个栏架……如果顺利起跑,也许刘翔还可以坚持,但枪响后,其他运动员的抢跑让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冲出赛道的刹那,刘翔已经清楚地知道,意志力并不能解决肢体上真实存在的伤……他想坚持,愿意坚持,甚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地坚持,但他的身体根本不允许他这样做!刘翔没有再准备第二次起跑,他站起身走回了运动员通道,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是的,所谓的“期望”在那一刻成为了泡影……可是,刘翔的决定是伟大的,在“不抛弃、不放弃”成为时代精神的时候,他努力之后的放弃同样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在永远不能再痊愈的伤病加奥运金牌和一个健康、依然可以给我们笑容和未来的刘翔之间,我相信,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会选择后者!刘翔,依旧是我们的“飞人”,我们的英雄!(有改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则新闻开头两段的大意,并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大意:刘翔在鸟巢退出比赛,观众感到震惊、沮丧.作用:概括了本篇新闻的要点,用充满感情的话引导读者,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为后文设置悬念、做铺垫、渲染气氛等).三、方法总结分析导语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作答:1.设置悬念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上面的题目也可以从这个角度作答.2.一语破的好的新闻导语为了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第14课外国评论两篇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第14课外国评论两篇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14课 外国评论两篇小草,把绿色献给春天,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

清泉,把它的甘醇流淌入干渴者的心田,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

红日,把它的温暖传递到严寒的隆冬,使它的生命变得精彩。

花开不是为了凋谢,而是为了结果;结果也不是为了终结,而是为了新生。

生命亦是如此!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赏美文生命的历程近年来,报纸经常刊载中小学生突遇一点挫折、打击,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解决方式的报道。

校园暴力、残害动物之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这些,都折射出当今部分青少年情感的淡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

这一问题应当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也应当引起每一个青少年的深入思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健康存在,需要每一个个体不断去改善自己的生命,不断为生命所处的社会环境尽一份责任。

因此,当代青少年应理解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人的生命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

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指出:“生命是有尊严的,就是说,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它。

”第二,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

第三,人的生命的基础性,没有了生命的存在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所有的活动。

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爱护和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与我们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自人类诞生以来,灾难和挫折就伴随着人类生命的历程。

现代社会的进步使人类在享受自身发明创造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

生态环境遭破坏,资源日益枯竭,恐怖活动猖獗,局部战争不断,贫困、犯罪、饥荒、瘟疫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同时,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生存压力和精神困惑。

在压力和困惑面前,人们往往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处于成长阶段,心理发育相对稚嫩、脆弱的青少年,也大多生活在追求成功的沉重压力下。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第14课外国评论两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第14课外国评论两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一、结构图解 《车文明》
《我们一定是疯了》
二、语段精读 阅读《车文明》,回答问题。 1.从全文来看,第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对应考点:分析描写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文章一开头,用纯白描手法简述新闻事件,点明评 论的由头。结句处的“特意”,点明了母亲的“用心良苦”。
日前,广州市民王先生向本报报料称,他的孩子阿宾(化名) 今年 9 岁,在白云区一间小学读二年级。前几天,阿宾很不开 心,王先生一问才知道,原来阿宾从一个担任该校学生干部的 同学处获悉,阿宾所在学校日前请该校“大队委”等学生干部 郊游,还带着这些小学生去吃饭、唱 K,令阿宾感到自己作为 普通学生不受学校重视,而学生干部则受到学校的特殊照顾, 由此产生挫败感。“据说,学校是考虑到这些学生干部在这一 学期起到带头作用,帮了老师忙,所以特意请孩子们吃个饭。” 王先生说,老师表示这是一份特别的“奖励”,是学生干部“应 得的”。
第第 五 14 章课
明背景 夯基础 析文本 悟佳作 勤动笔 新闻考点透析(四)
第 14 课
外国评论两篇
《车文明》 这是一篇社会问题专栏文章。社会问题专栏涉及内容比较广 泛,包括对社会生活问题方方面面的报道、分析和评述。与政论 类文章不同,社会问题专栏的文章大多成文自由、文风多变,以 批判性文字居多,是深受读者关注的一类专栏文章。 《车文明》一文主旨在于抨击文明社会里的冷漠心理和野蛮 行为,感慨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中伦理意识的淡薄和人际关系的 冷漠,行文间渗透着浓浓的悲哀,透露出深深的人文关怀。
[赏析] 本则新闻具有悬念感:干部、旅游、吃饭、唱卡拉 OK……乍一看,还以为是哪家机关单位被曝光公款消费问题。 仔细一看,消费的主体竟然是一帮小学生干部,这不能不让人倍 感错愕。本则新闻具有暗示性:新闻中提到,这次消费是学校 “请”的,显然动用的是学校公款。其实,学校不是不可以对学 生进行奖励,但必须把握好尺度和方式,更要注重奖励的正面导 向。但是,该小学竟然用旅游、吃喝、唱卡拉 OK 等方式奖励学 生,对于这样的行为只能称之为误导,不只是误导小学生对班干 部本身的认识,更误导了小学生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他们从 小就错误地认为班干部有利可图。

教育最新K12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章 新闻评论 媒体的观点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教育最新K12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章 新闻评论 媒体的观点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间.或(jiān)夹.杂(jiā)懿.旨(yì)栩.栩如生(xǔ)B.演绎.(yì)憎.恨(zèng)暴躁.(zào)熟视无睹.(dǔ)C.轴.线(zhòu)炭疽.(jū)倾轧.(yà)万马齐喑.(yīn)D.痞.子(pǐ)敷衍.(yǎn)蹒跚(pán)响彻寰.宇(huán)项,“间”应读“jiàn”;B项,“憎”应读“zēng”;C项,“轴”应读“zhó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夙愿华裔棘手喜气扬扬B.吞嚼振愤嗜好兵荒马乱C.携带不懈刹车迎韧而解D.爆发噩耗都督至理名言项,“扬扬”应为“洋洋”;B项,“愤”应为“奋”;C项,“韧”应为“刃”。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2)一到单位,你就又吵又闹,并扬言要绝食示威,是谁你这么干的?(3)中泰两国重启“大米换高铁”项目是一个双赢的项目,这次重启没有什么的。

A.乞求指使隐晦B.祈求指使隐晦C.乞求指示隐讳D.祈求指使隐讳:请求给予。

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指使: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

一般不是公开的。

指示: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隐晦:(意思)模糊,不明显。

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B.《经济时报》称,中国经济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仍将是全球投资者向往的地方。

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5.13短评两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5.13短评两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

13.短评两篇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回銮拷问躬顺日新月异B.懿旨动辄侮辱厚古薄今C.愚昧导至指目窃窃私议D.网罗戊戍两码事情何以堪项,“躬顺”应为“恭顺”;C项,“导至”应为“导致”;D项,“戊戍”应为“戊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大学生片面地认为,现在就业压力那么大,与其坐在教室里按部就班....地上课、自习,还不如出去实习,将来为自己的简历“添砖加瓦”。

B.事实上,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一直在各自的领域安之若素....,日益电子化可能是未来的阅读趋势,而纸质书籍的优良属性也难以被取而代之。

C.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D.“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这句话洞察幽微,入木三分....,既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历史问题的重视,也是对南京大屠杀否定论者的警戒。

项,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用在此句中不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宫墙里全部是果树和庄稼,郁郁葱葱,整整齐齐,仿佛在暗示着失去的繁华和喧嚣,让人从树影婆娑中隐约感受到历史的嘈杂和一代枭雄指挥若定的风姿。

B.我国古代城池的北门常常被称为玄武门,我想这可能是因为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历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所以统治者有意用张牙舞爪的龟蛇状的玄武来威慑外敌。

C.在文理分科大讨论中,高中教师、学生及家长多赞成维持现状,大学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则倾向于取消分科,出现了“当事者”赞成分科、“旁观者”取消分科的情况。

D.只有新闻工作者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挖掘到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采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报道。

项,“感受到”与“风姿”搭配不当。

C项,成分残缺,可在“旁观者”后加“主张”。

D项,语序不当,“新闻工作者”应在“只有”前面。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第14课外国评论两篇讲义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第14课外国评论两篇讲义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外国评论两篇《车文明》这是一篇社会问题专栏文章。

社会问题专栏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对社会生活问题方方面面的报道、分析和评述。

与政论类文章不同,社会问题专栏的文章大多成文自由、文风多变,以批判性文字居多,是深受读者关注的一类专栏文章。

《车文明》一文主旨在于抨击文明社会里的冷漠心理和野蛮行为,感慨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中伦理意识的淡薄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行文间渗透着浓浓的悲哀,透露出深深的人文关怀。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以各种标准定义“文明”一词,如石器文明、青铜文明、宗教文明、科学文明、精神文明等等。

尽管所指不同,但是每一种文明都是与“野蛮”对立的,而对人际关系和伦理的重视,则是文明社会的普遍现象。

这篇评论的标题,作者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和人的野蛮行为解读成一种社会文明,显示了对这类社会问题的莫大讽刺。

《我们一定是疯了》这是一篇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主旨在于批判部分美国人滥用枪支的社会现象,发出警告,引起公众的重视。

与美国大多数报纸社论相同,本文也是以批评和攻击为主论调,是一篇典型的批评性评论。

美国的枪支管理问题有着很大的争议,对此问题的批评也屡见不鲜,因此就选题的新颖性和立论的深度而言,《我们一定是疯了》并不是出类拔萃的。

但是本文却在众多新闻评论中脱颖而出,并摘取了1985年美国新闻界最具影响力的普利策新闻奖桂冠,应该是得益于其别出心裁的标题、独特的立论角度、别具一格的批驳方式、直截了当的文字以及尖锐率性的文风。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蹒跚..(pán shān) (2)狙.击(jū)(3)山麓. (lù) (4)浏.览(liú)(5)嗜.好(shì) (6)赃.物(zāng)(7)炭疽.病菌(jū) (8)沼.泽(zhǎo)(9)悚.然(sǒnɡ)(二)多音字1.因词而异(1)拓⎩⎪⎨⎪⎧拓.荒tu ò拓.片t à (2)吓⎩⎪⎨⎪⎧ 恐吓h è吓.唬xi à (3)轧⎩⎪⎨⎪⎧ 倾轧.y à轧.钢zh á (4)嚼⎩⎪⎨⎪⎧ 咀嚼ju é嚼.舌ji áo (5)角⎩⎪⎨⎪⎧ 角斗ju é角.落ji ǎo2.一言辨异(6)象棋中的“车.”(j ū)与我们平时说的“自行车”的“车.”(ch ē)是同一个字。

高中语文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5.14外国评论两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高中语文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5.14外国评论两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作用:(1)作为标题使用,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让人摸不着头脑:“我 们怎么疯了?”以这种形式吸引读者的目光,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关注。 (2)开头“我们一定是真的疯了”,是对标题的强化,“真的”一词更 加深了读者的印象。(3)结尾处“我们一定是疯了”给读者留下更 多理性思考的空间,引导人们对困扰美国多年的枪支管理的顽症进 行关注,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让读者对其“疯”的所指有恍然大悟 之感。
第五组联想对比:富士山麓冷不过小汽车里的人性,人性的冷漠是 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值得一提的是题目《车文明》和评论的内容也形成鲜明对比,作 者的观点“小汽车文明,造成了品性的堕落”就更突出了。
1234
3.“我们一定是(真的)疯了”在《我们一定是疯了》一文中出现 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提示:“我们一定是(真的)疯了”这句话在标题、开头和结尾 中一共出现了三次。
1234
第三组联想对比:母亲“丢烟头一样,把孩子抛出车外”的行为和 小汽车里的一系列品行堕落行为的比较,告诉我们小汽车里已不仅 仅是人性的冷漠,揭示出小汽车里普遍的危及人性的丑陋。
第四组联想对比:一辆辆疾驰而过、对被抛弃孩子不闻不问的汽 车,书中“负伤的人”倒在路边无人救助的故事,告诉我们冷漠的 人性不仅仅存在于故事里,现实里就有赤裸裸的例证,铁证如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34
1.有些评论常常用描写或叙述性文字营造画面感,激起人们的 情感共鸣。《车文明》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提示:《车文明》中叙述描写了一系列极有画面感的镜头:拦着 严密的铁丝网的高速公路上,被弃的三岁孩子“拿着奶瓶,蹒跚地走 着”的背影,能不让人心酸吗?“嗖嗖地从孩子身边飞过”的一辆辆汽 车能不让人感到人心之冷漠吗?“争车速、出丑态、吐痰、丢烟头” 等小汽车里做出来的事情,不让人鄙弃吗?“同丢烟头一样,把孩子抛 出车外”的母亲与禽兽何异?路边“负伤的人”直等到第220辆车,得 到的却是“去他的!”一句冰冷的话语。作者列出这一系列震撼人心 的画面,在每个画面的前后只做一两句点评或者干脆不评论,直接 让这些画面去冲击人们的视觉,撼动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或同情 或愤怒的强烈感情,对日本汽车“文明”的道德危机发出无声的呐喊。 我们不得不承认,形象生动的描写和简洁精练的叙述带来的效果有 时候远远超过逻辑性强的评论文字。

高中语文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5 第五章新闻评论

高中语文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5   第五章新闻评论

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本章说明教学目标一、了解新闻评论的文体特征,体会新闻评论情理结合、语言准确生动并富于鼓动性的特点。

二、学习阅读社论、短评等主要新闻评论类型。

三、能够抓住评论所依据的新闻事实,弄清作者的主要观点。

四、学习依据新闻事实撰写简短的新闻小评论。

教学设想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评论就是议论文。

由于学生已经广泛接触并重点学习过议论文,教学不妨由此导入。

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篇比较典范的议论文与课文作一些比较,讨论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的不同,这样学生对新闻评论的特点就可以了然于心了。

二、新闻评论被称为“新闻媒体的旗帜”,这主要体现在报纸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中,可以引导学生任选一份报纸,通过其社论和评论员文章,了解报纸的立场和态度。

也可以结合下边相关资料中的提示多作一些阐述。

三、本单元的每一课都有两篇评论,像12课、14课可以分别进行比较阅读,因为它们或性质、内容相近,或写作风格接近。

12课的两篇社论则最能体现新闻评论的特点,可以结合评论的文体特征,进行重点学习。

四、过去的评论,如果脱离了写作时的现实背景,在今天的读者看来,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议论文,13课《奴隶与盗贼》一篇即是如此,放在本单元进行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回归作者写作的时期,发现触发作者写作动机的新闻事实,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它作为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价值所在。

五、14课是两篇外国评论,不妨让学生课下阅读并作简单评析,课上任选一篇进行交流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

六、新闻评论的语言特色也应在本单元教学中多予关注,并能引导学生应用于评论写作的实践。

七、学习本单元,要提示学生留意近期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中的新闻事件或评论,为最后的写作实践做好准备工作。

相关资料一、关于新闻评论(一)什么是新闻评论关于新闻评论的概念,解释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新闻评论泛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所刊发的具有新闻性的评论文章。

(吴庚振《新闻评论学通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新闻评论,从广义上说就是对新闻事实发评论,就是评说一件事情、一个问题。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阶段质量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阶段质量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时间60分钟满分56分)一、新闻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一篇新闻评论,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春节文化消费:热现象的冷思考鲁元珍出境游超越境内游,墙外花儿为何红[数据]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信息,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 651亿元。

北京、天津、承德、秦皇岛等39个重点旅游城市,共接待游客1.12亿人次,其中过夜游客为2 172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9 000万人次。

以前,提起春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回家过年。

如今,一家人旅游度假开始成为过年的时尚选择。

近年来,春节旅游人数不断增长,特别是以家庭亲子为主题的休闲旅游产品迎来了消费高潮。

据某旅游网站发布的大数据信息,春节期间周边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三倍多;在线预订自由行占比98.7%,创历年新高;古镇旅游、冰雪旅游、乡村游、温泉养生游等主题的旅游产品备受青睐。

不过相比之下,出境游的火爆更引人注目。

据各大旅游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近六成的春节游客选择出境旅游。

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春节出境游人数预计将达到570万到600万,如果以人均旅游相关费用1.5万元计算,中国游客春节出境花费或将达到900亿元。

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许多国家推出的“中国年”活动别具风情:日本、韩国、泰国等周边国家的庆典活动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悉尼歌剧院点亮了“中国红”,英国伦敦安排了舞龙舞狮、书法展示等一系列迎春活动……异国情调的新奇,旅游服务的到位,整体气氛的平和安静,都在吸引我国游客的目光。

可以看出,许多国家抓住了中国的旅游市场。

我国游客越来越喜欢出国过年,由此反观,国内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值得反思。

传统民俗年味浓,何处寻觅不一样的“年味儿”[案例] 来自四川的张先生今年第一次留在北京过年,逛一逛北京的庙会是他期待已久的新春“节目”。

“早就想感受一下老北京的年味儿了。

”张先生说,几天时间里,他和朋友逛遍了地坛、八大处、陶然亭等公园的庙会,既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民俗表演,又品尝了迥异的各地小吃。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章 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课时跟踪检测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章 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课时跟踪检测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新

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时间:30分钟满分:28分)一、新闻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新闻评论,完成后面的题目。

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有权威人士日前表示,文理分科降低民族整体素质,导致国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

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是否真的到了必须取消的地步?在高中教育阶段围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高考制度以及高校录取等方面,我国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系列化举措。

其中,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更是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对此,一直有观点认为,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

类似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但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已显现出个性差异。

这一时期的学生,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等多方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已开始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职业意识,这种意识会影响其对未来社会角色做出尝试性选择。

而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考虑,又很大程度上会体现在学科学习上;加上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指引,对文理学科各有所偏好和侧重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而从人的智能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个体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能结构。

这也意味着,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多元智能是有差异和偏向的。

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已有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点和内在目标。

忽视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育,绝不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在这一点上,全社会也已达成了基本共识,党和政府也多次发文强调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明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

就现实的教育情况来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有非常大的区域性差异。

特别是在一些农村高中,课程、教学、教师等资源明显不足,客观上带来了学生在文理学科学习上的选择偏向。

如果完全取消文理分科,在现有教育资源尚不均衡、不完善的情形下,我国高中教育体系的内在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影响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章 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阶段质量检测(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章 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阶段质量检测(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

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A卷能力素养提升)(时间:60分钟满分:53分)一、新闻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雷锋精神的当代性每年3月5日前后,各地都会举行一些学习纪念雷锋的活动,今年似乎比前些年“热”得早些,声势也来得更大些。

原因或有很多,但其中之一在于,在当代,我们仍然需要雷锋精神,它折射着人性的真实需求与普遍的道德情感。

内涵丰富的雷锋精神,曾在不同的年代获得不同的阐释,并为不同的人们各取所需。

笔者以为,雷锋精神是最高道德与最低道德的奇特结合,它似乎具有一定的“神性”,但更有丰满的“人性”。

实践证明,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整地复制或呈现雷锋精神,但这丝毫无损于雷锋精神的恒定价值。

作为一个巨大的客观存在,雷锋精神至少表明人在道德实践中可以而且已经达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而雷锋精神感人至深的地方,正在于它体现了一个普通人所可抵达的道德境界。

雷锋不知疲倦、永不满足地做好事,成为好人的代名词和指南针。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此类形象的过往流行语所指代的图景,至今仍使人心驰神往。

在世俗化的层面,雷锋精神实可化为永不停歇的向善、行善,而这正是可以超越社会形态和人作为历史性存在的道德精神与道德实践。

因此,雷锋精神无可置疑地具有当代性,而人人皆应、皆可学雷锋,不过是现实中人的内在需要与客观诉求。

然而,在今天,学雷锋做好人好事却仿佛会遭遇“道德风险”,甚至被得到救助的人反咬一口,不得不寻求法律手段来解决道德层面的问题。

这自然不是雷锋精神的尴尬,不过是当下人们道德状况的一种反应。

所谓道德风险,可能因个别公共事件被放大,却未必是纯然的想象之物。

古往今来,积德行善的人得到的回报并不总是鲜花与掌声。

即以雷锋而言,由于经常舍己为人,当时便有人说他是“傻子”,但如果不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雷锋也就不成为雷锋。

也许,在雷锋精神的烛照下,现在的人们更需要的是审视自己的内心,改善对他人的道德预期,不因喧哗而动摇向善的意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间.或(jiān)夹.杂(jiā)懿.旨(yì)栩.栩如生(xǔ)B.演绎.(yì)憎.恨(zèng)暴躁.(zào)熟视无睹.(dǔ)C.轴.线(zhòu)炭疽.(jū)倾轧.(yà)万马齐喑.(yīn)D.痞.子(pǐ)敷衍.(yǎn)蹒跚(pán)响彻寰.宇(huán)项,“间”应读“jiàn”;B项,“憎”应读“zēng”;C项,“轴”应读“zhó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夙愿华裔棘手喜气扬扬B.吞嚼振愤嗜好兵荒马乱C.携带不懈刹车迎韧而解D.爆发噩耗都督至理名言项,“扬扬”应为“洋洋”;B项,“愤”应为“奋”;C项,“韧”应为“刃”。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2)一到单位,你就又吵又闹,并扬言要绝食示威,是谁你这么干的?(3)中泰两国重启“大米换高铁”项目是一个双赢的项目,这次重启没有什么的。

A.乞求指使隐晦B.祈求指使隐晦C.乞求指示隐讳D.祈求指使隐讳:请求给予。

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指使: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

一般不是公开的。

指示: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隐晦:(意思)模糊,不明显。

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B.《经济时报》称,中国经济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仍将是全球投资者向往的地方。

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在专家看来,信息传达、人流预估、人流疏导三个关键环节的失守使得上海外滩踩踏惨剧最终发生。

项,句式杂糅,“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改为“由此发生的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或“由此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

B项,结构混乱,去掉“不会减弱”。

同时,“中国经济”是“投资者向往的地方”,主宾搭配不当。

C项,歧义,“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以有两种理解:“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古人写评论,大致三类。

一、二、三、这三类,未必赅全,但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即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兴致有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

①读了好诗文、好词曲、好小说,逢着妙处,就忍不住批解一番,后来整理出来,好教别人也知道妙在何处,②为所编的作品集写一些说明,或出于情谊而替别人的书写推荐文字,③创作之余,有些敝帚自珍的心得、体会,或不得不吐,或值得总结,或欲与友人交流,④于是借书简、诗词、短论而发。

⑤是为点评。

⑥是为序跋类。

A.①⑤/②④/③⑥B.②⑥/③④/①⑤C.③④/①⑤/②⑥D.①④/②⑤/③⑥趣”“偶然”即可看出内容的顺序。

二、阅读鉴赏(5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9分)经学自古就是独立的学科彭林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文明中,经学始终是中国学术中最重要的学科门类之一,这是不争的事实。

经学是以儒家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最早是“五经”,唐为“九经”,到宋朝增益为“十三经”。

经学研究有自己的话语体系,两汉有师法、家法,古文、今文;其后有笺注、正义,读若、读如等等,并且形成了以文字、音韵、训诂为主体,旨在为解经服务的“小学”,学科边界清晰。

众所周知,历代的科举考试,无不以经学为主要科目。

1905年,晚清政府废除科举,采用西方教育体制,但在许多学校依然有经学与“小学”的课程。

朱自清撰《经典常谈》,认为对国民进行经典教育依然有必要。

早在两汉,中国学术就萌生了以经、史、子、集四部为大纲的独特的学科体系,这是中国文化自发形成的,反映了本位文化的面貌。

到清代修撰《四库全书》,经、史、子、集成为中国传统学术的定式。

时至今日,日本有些著名大学的图书馆,依然沿用四部分类法。

经、史、子、集四部,不是并驾齐驱的关系,经学处于主导地位,是领军的学术。

儒家经典的主旨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走向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儒家提倡的道德伦理的学说、礼乐兴邦的理念、仁爱义利的思想等,主导了古代中国思想界的发展方向,并且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层面,无论读过书还是没有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不受其影响的。

历史上最著名的史家,如司马迁、班固、欧阳修、司马光等,受儒家思想浸润尤深,他们的史著写谁不写谁,如何褒贬臧否,背后都有儒家的价值体系在左右。

历史上的迁客骚人,其作品文风不同,妙趣各异,但大多不脱儒家的人文情怀。

可以说,不了解经学,就不能透彻地读懂古代的史著乃至文学作品。

甚至还可以说,不了解经学,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

既然经学是自古就独立存在的重要学科,我们就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就应该在学科体系上给它以应有的位置。

当年提出“打倒尊孔读经”,取消经学,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如今,那种令人痛心的背景已经不复存在,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为越来越多的民众所认识。

在学术层面,北京每五年举办一次纪念孔子诞生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规模盛大,国家最高层领导必接见与会学者。

近几年,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

凡此皆表明,尊孔,已经不再是问题,上下都认同。

读经,社会中近些年累积的共识日益厚重,有些大学将“四书”“五经”作为必修课,就是最好的例证。

既然在尊孔与读经的问题上,上下都在回归理性,尊重前贤,在学科体系上恢复经学的学术地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选自《经学应该成为独立的学科》)6下列关于“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经学是中国学术中最重要的学科门类之一,它以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越来越丰富。

B.经学是由自成话语体系、学科边界清晰的“小学”发展而来的,“小学”的主体是文字、音韵、训诂,旨在为解经服务。

C.经学是历代科举考试的主要考查科目,对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起了重要作用,在科举废除后对学校教育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D.经学自古以来就独立存在,在中国文化自发形成的以经、史、子、集四部为大纲的学科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是领军的学术。

,两汉有师法、家法,古文、今文;其后有笺注、正义,读若、读如等等,并且形成了以文字、音韵、训诂为主体,旨在为解经服务的‘小学’,学科边界清晰”。

即“小学”是在研究经学的过程中出现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体现了儒家道德理性的要求,是儒家经典的主旨。

B.因为儒家提倡的道德伦理的学说、礼乐兴邦的理念、仁爱义利的思想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层面,所以最终成了中国思想界的发展方向。

C.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十分广泛,即使平民百姓,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儒家提倡的道德伦理等思想的影响。

D.北京每五年举办一次纪念孔子诞生的国际研讨会,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这些都表明尊孔已成社会共识。

思想等,主导了古代中国思想界的发展方向,并且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层面”。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晚清政府废除科举,采用西方教育体制,但在许多学校仍然设置经学与“小学”的课程,可见人们对于新事物有排斥性。

B.不了解经学,就不能透彻地读懂古代的史著乃至文学作品,是因为历史上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大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C.当年取消经学,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今天有些大学将“四书”“五经”作为必修课,也是时代发展使然。

D.倡导在学科体系上恢复经学的学术地位,体现了现代人尊重前贤的思想,是对尊孔与读经问题的理性认识。

,原文只是说“朱自清撰《经典常谈》,认为对国民进行经典教育依然有必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24分)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有权威人士曾表示,文理分科降低民族整体素质,导致国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

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是否真的到了必须取消的地步?在高中教育阶段围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高考制度以及高校录取等方面,我国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系列化举措。

其中,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更是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对此,一直有观点认为,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

类似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但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已显现出个性差异。

这一时期的学生,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等多方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已开始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职业意识,这种意识会影响其对未来社会角色做出尝试性选择。

而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考虑,又很大程度上会体现在学科学习上;加上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指引,对文理学科各有所偏好和侧重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而从人的智能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个体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能结构。

这也意味着,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多元智能是有差异和偏向的。

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已有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点和内在目标。

忽视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育,绝不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在这一点上,全社会也已达成了基本共识,党和政府也多次发文强调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明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

就现实的教育情况来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有非常大的区域性差异。

特别是在一些农村高中,课程、教学、教师等资源明显不足,客观上带来了学生在文理学科学习上的选择偏向。

如果完全取消文理分科,在现有教育资源尚不均衡、不完善的情形下,我国高中教育体系的内在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影响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分科性的专业人才仍是社会的主要需求,同时也是最能见成效的培养对象。

此外,文理分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高中学生集中精力为大学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刀切”式地取消文理分科,尽管学生接触到的学科知识会更广,但也可能导致“浅而不深”,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与发展。

概言之,并不能说取消分科,就能完全改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

如果硬要改动,势必连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以及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也要一起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