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正弦定理

合集下载

(完整)1.1.1正弦定理(用)

(完整)1.1.1正弦定理(用)
(1)在△ABC中,已知 A=30°,B=120°,b=12。
解三角形.
C 30o, a c 4 3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和角.
例2:在ABC中,a= 3,b 2, B 450,求A,C,c
解:
sin A a sin B
3 2 2
3
b
2
2
Q a b, A B,且00 A 1800 A 600 或A 1200
sin A sin B sin B sin C sin C sin A
2sin A : sin B : sin C a : b : c
(3) a b c sin A sin B sin C

abc
k(k 0)
sin A sin B sinC
或a k sin A,b k sin B,c k sinC (k 0).
(1)当A 600,C 1800 ( A B) 75(0 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
c bsin C 2 6 2 6 2
sin B 2 4
2
2 (2)当A 1200,C 1800 ( A B) 150
c bsin C 2 6 2 6 2

k,由


定理,

a ksinA,b ksinB,c ksinC
代入已知条件,得:
sinA

sinB
sinC
cosA cosB cosC
即 tanA tanB tanC
又A,B,C (0,π),A B C, 从而ΔABC为正三角形。
3.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若b=acos C,试判断△ABC的形状.

版高中数学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1 正弦定理(一)课件 新人教B版必修5.pptx

版高中数学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1 正弦定理(一)课件 新人教B版必修5.pptx
12
跟踪训练1 如图,锐角△ABC的外接圆O半径为R,角A,B,C所对的 边分别为a,b,c.求证:sina A =2R. 证明
13
类型二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例2 已知△ABC,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a=20,A=30°,C= 45°. 解答 ∵A=30°,C=45°,∴B=180°-(A+C)=105°, 由正弦定理得 b=assiinnAB=20ssiinn3100°5°=40sin(45°+60°)=10( 6+ 2), c=assiinnAC=20sisnin3405°°=20 2, ∴B=105°,b=10( 6+ 2),c=20 2.
A.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由sin A=sin C,知a=c,∴△ABC为等腰三角形.
1 2 3 247
3.在△ABC中,已知BC= 5 ,sin C=2sin A,则AB=_2__5___.
答案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 AB=ssiinn CABC=2BC=2 5.
18
命题角度2 运算求解问题
例4
在△ABC中,A=
π 3
,BC=3,求△ABC的周长的最大值.
解答
19
反思与感悟
利用sina A=sinb B=sinc C=2R 或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a=ksin A,b= ksin B,c=ksin C(k>0)能够使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相互转化.
22
跟 踪 训 练 3 在 △ABC 中 , 角 A 、 B 、 C 的 对 边 分 别 是 a 、 b 、 c , 若 A∶B∶C=1∶2∶3,求a∶b∶c的值. 解答
23
当堂训练
25
1. 在△ABC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答案 解析

课件6:1.1.1 正弦定理

课件6:1.1.1 正弦定理

解法三:∵a=5,b=2,B=120°, ∴asinB=5sin120°=5 2 3, 又∵b<asinB,∴此题无解. [点评] 已知三角形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利用正弦定理求解,但 要注意判定解的情况,要注意讨论.
〔跟踪练习 2〕
已知△ABC 中,a=4,b=4 3,∠A=30°,则∠B 等于( D )
预习自测
1.有关正弦定理的叙述:
①正弦定理只适用于锐角三角形;
②正弦定理不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③在某一确定的三角形中,各边与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是一定值;
④在△ABC 中,∠A︰∠B︰∠C=a︰b︰c.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A) B.2
C.3
D.4
【解析】因为正弦定理适用于任意三角形,故①、②不正确;由正弦定理知sianA= sibnB=sincC=2R,三角形确定,则其外接圆半径 R 为定值,故③正确;④显然不正 确,故选 A.
[正解] ∵∠C=30°,∴∠A+∠B=150°.
由正弦定理,得sina
A=sin15b0°-A=
6+ 2 sin 30°.
因此,a+b=2( 6+ 2)·[sinA+sin(150°-A)]=(8+4 3)cos(A-75°)≤8+4 3.
故 a+b 的最大值为 8+4 3.
本课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5.△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若 cosA=45,cosC=153,
21
a=1,则 b=____1_3___.
【解析】由条件可得 sinA=35,sinC=1123,
从而有 sinB=sin[π-(A+C)]=sin(A+C)=sinAcosC+cosAsinC=6635.由正弦定

1.1.1正弦定理

1.1.1正弦定理
(3)已知c=2,A=45°,a= 2√6 3 75°或15° B=_____________. ,则
B
CBD 90, C C c sin C sin C 2R
c O
a
C
c A b 2R sin C a b 同理, 2 R, 2R sin A sin B C/ a b c 2R sin A sin B sin C (R为外接圆半径)
1.1.1 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 所 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a b c sin A sin B sin C
2R
定理结构特征: 含三角形的三边及三内角
剖析定理、加深理解
a b c 正弦定理: sin A sin B sin C
1、A B C 或180 ;


b sin A 3 sin 45 = = 2 ∴ a sin B sin 60
(1)在△ABC中,已知b= 3,A= 45 ,B= 60 ,求a。
a b 解: ∵ sin A sin B
,A= 75 ,B= 60 ,求b。 (2) 在△ABC中,已知c= 3 解: ∵ C 1800 ( A B) = 180 (75 60 ) 45 b c 3 sin 60 3 2 c sin B ∴b 又∵ sin B sin C sin 45 2 sin C
a
B
c sin A 10 sin 45 10 2 得a = sin 30 sin C
b c 由正弦定理 sin B sin C
c sin B 10 sin 105 5( 6 2 ) 得 b= = sin C sin 30

1.1.1正弦定理

1.1.1正弦定理

[评析 (1)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和一边,由三角形 评析] 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和一边 评析 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和一边, 内角和定理,可以先求出三角形的另一角, 内角和定理,可以先求出三角形的另一角,并由正弦定理计 算出三角形的另两边. 算出三角形的另两边. (2)运算过程中, 运算过程中, 要注意三角函数公式的应用, 运算过程中 要注意三角函数公式的应用, 此题中对 105°作了“拆角”处理. 作了“ 作了 拆角”处理.
[评析 (1)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时,解三角形可用正弦 评析] 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时, 评析 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时 定理,关键是准确判断解的情况,可能出现一解、 定理,关键是准确判断解的情况,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 解的情况. 解的情况. (2)在三角形中, 在三角形中, 在三角形中 注意运用大边对大角或大角对大边的性 局限于一个三角形中). 质(局限于一个三角形中 . 局限于一个三角形中
4.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类型及其解的情况 . (1)已知两角与一边,用正弦定理,有解时,只有一解. 已知两角与一边 用正弦定理,有解时,只有一解. 已知两角与一 (2)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用正弦定理,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用正弦定理, 可能有两 一解或无解. 解、一解或无解.在△ABC 中,已知 a,b 和 A 时,解的情 , 况如下: 况如下:
A 为锐角
A 为钝角或直角
图 形
①a= = bsinA< 关系式 bsinA a<b ②a≥b ≥ 两解 解的个数 一解
a< bsinA 无解
a>b 一解
a≤b ≤ 无解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任一边解三角形,基本思路是: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任一边解三角形,基本思路是: (1)若所给边是已知角的对边时, 若所给边是已知角的对边时, 若所给边是已知角的对边时 可由正弦定理求另一角 所对边,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 所对边,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 (2)若所给边不是已知角的对边时, 若所给边不是已知角的对边时, 若所给边不是已知角的对边时 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 理求出第三个角,再由正弦定理求另外两边. 理求出第三个角,再由正弦定理求另外两边.

课件8:1.1.1 正弦定理

课件8:1.1.1 正弦定理
解:令sina A=k, 由正弦定理,得 a=ksin A,b=ksin B,c=ksin C. 代入已知条件,得csions AA=csions BB=csions CC,即 tan A=tan B= tan C. 又 A,B,C∈(0,π), ∴A=B=C,∴△ABC 为等边三角形.
小结
1.正弦定理可建立边角关系,角的正弦越大所对 的边就越长. 2.应用正弦定理得出角的大小时特别要注意是一 个解还是两个解.
【答案】都适用.
2.由方程的思想,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需要多少个 已知条件?哪几个?
【答案】三个,任意两角及其一边或任意两边与其中 一边的对角.
3.在△ABC 中,为什么说 A>B 等价于 sinA>sinB? 解:
典例精析 题型 1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例 1:在△ABC 中,已知 a=10,B=60°,C=45°, 求 A,b,c.
bsinA<a<b a<bsinA
a>b
解的个数 一解 两解 无解 一解
a≤b 无解
题型 3 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例3:在△ABC,若a:b:c =2:3:4,求
2sin A sin B sin C
解:∵sianA=sibnB=sincC , ∴sinA∶sinB∶sinC=a∶b∶c=2∶3∶4. 不妨设 sinA=2x,sinB=3x,sinC=4x(x≠0), ∴2sinsAin-CsinB=4x- 4x3x=14.
6+ 2
2;
当 A=120°时,C=180°-45°-120°=15°,c=bssiinnBC=
s2isni4n51°5°=
6- 2
2 .
综上可知:当 A=60°时,C=75°,c=
6+ 2

1.1.1正弦定理2012.4.26

1.1.1正弦定理2012.4.26

(正确解法 正确解法)解:根据正弦定理, 正确解法
b ⋅ sin A 25 ⋅ sin 133 sin B = = ≈ 0.8311 a 22
0
∵00<B<1800且a<b 而A=1330 ∴这样的三角形不存在! 这样的三角形不存在!
练习:P4 2
正弦定理的另一种证法
证二:如图,圆⊙O为△ABC的外接圆,
0
∴B≈640
错!
∵00<B<1800且a<b ∴B≈640或B≈1160 (1)当B≈640时,… (2)当B≈1160时,… 特别注意!
20 3 变例一:在△ABC中,已知a=20cm,b= 3
cm,A=600,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0,边长精 确到1cm). 解:根据正弦定理,
3 20 ⋅ sin 60 0 b ⋅ sin A 1 3 sin B = = = 20 2 a
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 ABC中 已知a=20cm,b=28cm, a=20cm 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 A=400,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0,边长精确到 1cm) 1cm).
C b A a c B
解:根据正弦定理,
b ⋅ sin A 28 ⋅ sin 40 sin B = = ≈ 0.8999 a 20
π
a C
a = sin A c
B
b = sin B c
c A
b
二、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三角形中的边与角的关系能够通过哪些式子准 确量化的表示? 确量化的表示? 探究一: 探究一:在Rt△ABC中,结合三角函数,探究 △ 中 结合三角函数, 边角关系? 边角关系?
A
a b = sin A = sin B c c a b ⇒ = = c sinC=1 sin A sin B a b c ⇒ = = sin A sin B sin C

1.1.1正弦定理

1.1.1正弦定理

C/
1 1 1 另证2: S absin C = bc sin A = ac sin B ∆ABC = 2 2 2
A
c
B
b
ha
1 证明: S∆ABC = aha ∵ 2
Da 同理 ∴
S∆ABC = absin C = bc sin A = ac sin B 2 2 2
1 1 S∆ABC = acsin B = absinC 2 2 1 S∆ABC = bcsin A 2 1 1 1
D
b c = , 所以AD=csinB=bsinC, 即 sin B sin C
a c 同理可得 = , sin A sin C
a b c 即: = = sin A sin B sinC
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且角 如图2, 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且角 是钝角如图 钝角三角形 且角C是 过点A作AD⊥BC, 交BC延长线于D, 此时也有 sin B =
剖析定理、加深理解
a b c 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 = = = 2R sin A sin B sinC
2、A+B+C=π 3、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大角对大边,
剖析定理、加深理解
a b c 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 = = = 2R sin A sin B sinC
4、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 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 和它们的对边a 叫做三角形的元 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 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 的过程叫解三角形 的过程叫解三角形
a
B
N
一解
已知A、a、b;求B
(1)A < 90°时 d = asin A
d < a < b时

高中数学第1章1.1.1正弦定理课件新人教A必修5.ppt

高中数学第1章1.1.1正弦定理课件新人教A必修5.ppt

思考感悟 正弦定理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 提示:正弦定理对任意的三角形都适用.
课堂互动讲练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任一边解三角形的基本解法 是:若所给边是已知角的对边时,可由正弦定理 求另一边,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 再由正弦定理求第三边;若所给边不是已知角的 对边时,可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 再由正弦定理求另外两边.
方法感悟
1.在△ABC 中,a、b 分别为 A、B 的对边.由 正弦定理:sina A=sinb B,再由大角对大边知 A> B⇔a>b⇔sin A>sin B,即三角形中大角的正弦 值大.
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实质是判断三角形的三 边或三角具备怎样的关系.由于正弦定理非常好 地描述了三边与三角的数量关系,所以可利用正 弦定理实现边角的统一,便于寻找三边或三角具 备的关系式.利用正弦定理判定三角形的形状, 常运用正弦定理的变形形式,将边化为角,有时 结合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如诱导公式、和差公 式),得出角的大小或等量关系.
3.由于正弦定理及其变形形式都是等式,在求 解三角形中的某个元素时,可运用方程观点结合 恒等变形方法巧解三角形.只要涉及三角形的两 角及对边的4个元素知3即可解三角形,即求出另 3个元素.正弦定理的运用非常广泛,包括一些 抽象性很强的平面几何结论,都可用正弦定理进 行分析与证明.
由sina A=sinc C,得
c=assiinnAC=8×sinsin457°5°=8×
2+ 4 2
6 =4(
3+1).
2
【名师点评】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求第三个角
时注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求边时可用正
弦定理的变式,把要求的边用已知条件表示出来

教学设计7:1.1.1 正弦定理

教学设计7:1.1.1 正弦定理

1.1.1 正弦定理知识梳理1.正弦定理在三角形中,各边与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值相等,即a sin A =b sin B =c sin C. 2.扩充的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c sin C=2R . 3.正弦定理的变形a ∶b ∶c =sin A ∶sin B ∶sin C .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4.正弦定理解决的两个问题(1)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另两边和一角;(2)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求另两角和一边.5.面积公式S =12ab sin C =12ac sin B =12bc sin A . 小问题·大思维1.课本是以锐角三角形为例给出的正弦定理,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适合吗?[提示] a sin A =b sin B =c sin C 适用于任意三角形. 2.在△ABC 中,根据正弦定理,你认为,a >b ,A >B ,sin A >sin B 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 在△ABC 中,由“大边对大角”可知,若a >b ,则A >B ,反之亦成立.由a sin A =b sin B,A ,B ∈(0,π)可知a >b ⇔sin A >sin B .因此,在△ABC 中,a >b ⇔A >B ⇔sin A >sin B . 考察点一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例1.在△ABC 中,已知a =8,B =60°,C =75°,求A ,b ,c .[解] A =180°-(B +C )=180°-(60°+75°)=45°, 由正弦定理b sin B =a sin A, 得b =a sin B sin A =8×sin 60°sin 45°=46, 由a sin A =c sin C,得c =a sin C sin A =8×sin 75°sin 45°=8×2+6422=4(3+1). 规律小结 已知三角形任意两角和一边解三角形的基本思路(1)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2)由正弦定理公式的变形,求另外的两条边.[注意] 若已知角不是特殊角时,往往先求出其正弦值(这时应注意角的拆并,即将非特殊角转化为特殊角的和或差,如75°=45°+30°),再根据上述思路求解.变式训练1.在△ABC 中,已知a =22,A =30°,B =45°,求b ,c .解:∵a sin A =b sin B =c sin C, ∴b =a sin B sin A =22sin 45°sin 30°=22×2212=4.∵C =180°-(A +B )=180°-(30°+45°)=105°,∴c =a sin C sin A =22sin 105°sin 30°=22sin 75°12=2+2 3. 即b =4,c =2+2 3. 考察点二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例2.在△ABC 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1)a =2,b =2,A =30°;(2)a =2,b =2,A =45°;(3)a =5,b =2,B =120°.[解] (1)由a sin A =b sin B ,得sin B =b sin A a, ∴sin B =2sin 30°2=22, ∵a <b ,∴B >A =30°,∴B 为锐角或钝角,∴B =45°或B =135°.当B =45°时,C =180°-(A +B )=105°,∴c =a sin C sin A =2sin 105°sin 30°=3+1; 当B =135°时,C =180°-(A +B )=15°,∴c =a sin C sin A =2sin 15°sin 30°=3-1. ∴B =45°,C =105°,c =3+1,或B =135°,C =15°,c =3-1.(2)由a sin A =b sin B ,得sin B =b sin A a =2sin 45°2=2×222=12, ∵a >b ,∴A >B ,∴B 必为锐角.∴B =30°,∴C =180°-(A +B )=180°-(45°+30°)=105°,∴c =a sin C sin A =2sin 105°sin 45°=2×6+2422=3+1, ∴B =30°,C =105°,c =3+1.(3)由a sin A =b sin B ,得sin A =a sin B b =5sin 120°2 =534>1, ∴A 不存在.故此题无解.规律小结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首先求出另一边的对角的正弦值,由正弦值求角时,需对角的情况加以讨论.已知a ,b ,A 解三角形时我们也可以从图形角度加以讨论:(1)当A 为锐角时,(2)当A 为直角或钝角时,变式训练2.已知在△ABC 中,A =45°,a =2,c =6,解此三角形.解:由正弦定理得a sin A =c sin C, 即sin C =62sin 45°=62×22=32, 因为A =45°,c >a ,所以C =60°或120°,所以B =180°-60°-45°=75°或B =180°-120°-45°=15°.又因为b =a sin B sin A,所以b =3+1或3-1. 所以C =60°,B =75°,b =3+1或C =120°,B =15°,b =3-1.例3.在△ABC 中,ab =603,sin B =sin C ,△ABC 的面积为153,求边b 的长.[解] 由S =12ab sin C 得153=12×603×sin C , ∴sin C =12,∴C =30°或150°. 又sin B =sin C ,故B =C =30°.∴A =120°.又∵ab =603,a sin A =b sin B, ∴b =215.故边b 的长为215.规律小结对于此类问题,一般用公式S =12ab sin C =12bc sin A =12ac sin B 进行求解,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若所求面积为不规则图形,可通过作辅助线或其他途径构造三角形,转化为求三角形的面积.(2)若所给条件为边角关系,则需要运用正弦定理求出某两边及夹角,再利用三角形的考察点三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与正弦定理的应用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变式训练3.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若a =2,C =π4,cos B 2=255,求△ABC 的面积S . 解:cos B =2cos 2B 2-1=35, 故B 为锐角,sin B =45. 所以sin A =sin(π-B -C )=sin ⎝⎛⎭⎫3π4-B =7210.由正弦定理得c =a sin C sin A =107, 所以S △ABC =12ac sin B =12×2×107×45=87. [随堂体验落实]1.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a =4,A =45°,B =60°,则边b 的值为( )A.3+1B .23+1C .26D .2+23【解析】由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 得4sin 45°=b sin 60°, ∴b =2 6.【答案】C2.已知△ABC 中,AB =6,A =30°,B =120°,则△ABC 的面积为( )A .9B .18C .93D .183【解析】∵C =180°-30°-120°=30°,∴AB =BC =6,∴S =12×6×6×sin 120°=9 3. 【答案】C3.在△ABC 中,A =30°,a =3,b =2,则这个三角形有( )A .一解B .两解C .无解D .无法确定 【解析】∵b <a ,A =30°,∴B <30°,故三角形有一解.【答案】A4.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a =3b sin A ,则sin B =________.【解析】由正弦定理得a =2R sin A ,b =2R sin B ,所以sin A =3sin B sin A ,故sin B =33. 【答案】33 5.在△ABC 中,已知a =23,b =6,A =30°,解三角形.解:a =23,b =6,a <b ,A =30°<90°.又因为b sin A =6sin 30°=3,a >b sin A ,所以本题有两解,由正弦定理得:sin B =b sin A a =6sin 30°23=32,故B =60°或120°. 当B =60°时,C =90°,c =a 2+b 2=43;当B =120°时,C =30°,c =a =2 3.所以B =60°,C =90°,c =43或B =120°,C =30°,c =2 3.。

第一章1.1 1.1.1正弦定理

第一章1.1  1.1.1正弦定理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1正弦定理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2.能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asin A=bsin B=csin C=2R(R为△ABC的外接圆半径).2.解三角形(1)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2)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正弦定理只适用于锐角三角形.()(2)在△ABC中必有a sin A=b sin B.()(3)在△ABC中,若A>B,则必有sin A>sin B.()答案:(1)×(2)×(3)√2.在△ABC中,若A=60°,B=45°,BC=32,则AC的长为()A.43B.2 3C. 3D.3 2解析:选B.由正弦定理得:32sin 60°=ACsin 45°,所以AC =32·sin 45°sin 60°=2 3.3.在△ABC 中,若a =3,b =3,A =π3,则角B 的大小为( )A.π6B.π4C.π3D.π2答案:A4.在△ABC 中,若a =3,b =5,sin A =13,则sin B =________.答案:595.在△ABC 中,已知a =5,sin C =2sin A ,则c =________. 答案:2 5探究点一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在△ABC 中,A =75°,B =45°,c =32,求a ,b .[解]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C =180°-A -B =180°-75°-45°=60°,由正弦定理可知b =c sin B sin C =32sin 45°sin 60°=23,a =c sin A sin C =32sin 75°sin 60°=26sin 75°,其中sin75°=sin(30°+45°)=sin 30°cos 45°+cos 30°sin 45°=2+64,所以a =26sin 75°=3+3.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任一边解三角形的思路(1)若所给边是已知角的对边时,可由正弦定理求另一角所对边,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2)若所给边不是已知角的对边时,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再由正弦定理求另外两边.1.在△ABC 中,A =30°,C =105°,a =2,求b ,c .解:因为A =30°,C =105°,所以B =180°-(A +C )=45°. 因为a sin A =b sin B =csin C,所以b =a sin B sin A =2sin 45°sin 30°=22,c =a sin C sin A =2sin 105°sin 30° =2+ 6.所以b ,c 的长分别为22和2+ 6.探究点二 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在△ABC 中,已知a =2,b =2,A =30°,解这个三角形. [解] 由a sin A =b sin B ,得sin B =b sin A a =2sin 30°2=22.因为a <b ,所以B >A =30°. 所以B 为锐角或钝角. 所以B =45°或B =135°.(1)当B =45°时,C =180°-(A +B )=180°-(30°+45°)=105°. 因为c sin C =asin A,所以c =a sin Csin A =2sin 105°sin 30°=2×6+2412=3+1.(2)当B =135°时,C =180°-(A +B )=180°-(30°+135°)=15°. 所以c =a sin C sin A =2sin 15°sin 30°=2×6-2412=3-1.综上可得B =45°,C =105°,c =3+1或B =135°,C =15°,c =3-1.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的思路(1)首先由正弦定理求出另一边对角的正弦值.(2)如果已知的角为大边所对的角时,由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的法则能判断另一边所对的角为锐角,由正弦值可求锐角.(3)如果已知的角为小边所对的角时,则不能判断另一边所对的角为锐角,这时由正弦值可求两个角,要分类讨论.2.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1)a =2,b =2,A =45°; (2)a =5,b =2,B =120°.解:(1)由a sin A =bsin B ,得sin B =b sin Aa =2sin 45°2=2×222=12. 因为a >b ,所以A >B ,所以B 为锐角,所以B =30°, 所以C =180°-(A +B )=180°-(45°+30°)=105°, 所以c =a sin C sin A =2sin 105°sin 45°=2×6+2422=3+1, 所以B =30°,C =105°,c =3+1. (2)由a sin A =b sin B ,得sin A =a sin B b =5sin 120°2=534>1, 因此A 不存在,故此题无解.探究点三 利用正弦定理判定三角形的形状在△ABC 中,若sin A =2sin B cos C ,且sin 2A =sin 2B +sin 2C ,试判断△ABC 的形状.[解] 法一:根据正弦定理,得a sin A =b sin B =c sin C ,因为sin 2A =sin 2B +sin 2C ,所以a 2=b 2+c 2, 所以A 是直角,B +C =90°, 所以2sin B cos C =2sin B cos(90°-B ) =2sin 2B =sin A =1, 所以sin B =22. 因为0°<B <90°,所以B =45°,C =45°, 所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法二:根据正弦定理,得a sin A =b sin B =c sin C, 因为sin 2A =sin 2B +sin 2C , 所以a 2=b 2+c 2,所以A 是直角.因为A =180°-(B +C ),sin A =2sin B cos C , 所以sin(B +C )=sin B cos C +cos B sin C =2sin B cos C , 所以sin(B -C )=0.又-90°<B -C <90°,所以B -C =0,所以B =C , 所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将例题中的“sin A =2sin B cos C ”改为“b sin B =c sin C ”,其余不变,试解答本题.解:由正弦定理,设a sin A =b sin B =csin C=2R , 从而得sin A =a 2R ,sin B =b 2R ,sin C =c2R .因为b sin B =c sin C ,sin 2A =sin 2B +sin 2C , 所以b ·b 2R =c ·c 2R ,⎝⎛⎭⎫a 2R 2=⎝⎛⎭⎫b 2R 2+⎝⎛⎭⎫c 2R 2,所以b 2=c 2,a 2=b 2+c 2, 所以b =c ,A =90°.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正弦定理判定三角形的形状的两条途径(1)化边为角:将题目中所有的条件,利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再根据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得到三个内角的关系,进而确定三角形的形状.(2)化角为边:将题目中的所有条件,利用正弦定理化角为边,再根据多项式的有关知识(分解因式、配方等)得到边的关系,如a =b ,a 2+b 2=c 2等,进而确定三角形的形状.3.(1)在△ABC 中,若(sin A +sin B )(sin A -sin B )=sin 2 C ,则△ABC 是________三角形.(2)在△ABC 中,a 2tan B =b 2tan A ,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1)由已知得sin 2A -sin 2B =sin 2C ,根据正弦定理知a 2-b 2=c 2,故b 2+c 2=a 2.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故填直角.(2)由正弦定理得: a =2R sin A ,b =2R sin B. 因为a 2tan B =b 2tan A , 所以sin 2A sin B cos B =sin 2B sin Acos A ,即sin A cos B =sin B cos A, 所以sin A cos A =sin B cos B ,所以sin 2A =sin 2B , 所以2A =2B 或2A =π-2B . 即A =B 或A +B =π2,所以三角形ABC 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1.正弦定理的推广及其变形(1)正弦定理的推广:设△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R ,则a sin A =b sin B =csin C =2R .(2)正弦定理的常见变形①边化角公式: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 ②角化边公式:sin A =a 2R ,sin B =b 2R ,sin C =c2R ;③a ∶b ∶c =sin A ∶sin B ∶sin C ; ④a sin A =b sin B =csin C =a +b +c sin A +sin B +sin C=2R ; ⑤a sin B =b sin A ,a sin C =c sin A ,b sin C =c sin B. 2.正弦定理的两个作用利用正弦定理,一方面可以化边为角,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来解决;另一方面,也可以化角为边,转化为代数问题来解决.3.易误防范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先用正弦定理求出另一边的对角,此时解的个数可能不确定,应注意讨论,如例2及跟踪训练2,这三个小题解的情况分别为两解、一解或无解三种情况.1.在△ABC 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A .a sin A =b sin B B .a cos A =b cos B C .a sin B =b sin A D .a cos B =b cos A 解析:选C.由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csin C,得a sin B =b sin A .2.在△ABC 中,A =60°,a =3,b =2,则B =( ) A .45°或135° B .60° C .45°D .135°解析:选C.由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得sin B =b sin A a =2sin 60°3=22.因为a >b ,所以A >B , 所以B =45°.3.(2015·高考安徽卷)在△ABC 中,AB =6,∠A =75°,∠B =45°,则AC =________. 解析:∠C =180°-75°-45°=60°, 由正弦定理得AB sin C =ACsin B ,即6sin 60°=ACsin 45°,解得AC =2.答案:24.在△ABC 中,a =3,b =1,B =30°,解三角形. 解:由正弦定理,得a sin A =b sin B. 于是sin A =a sin B b =3sin 30°=32.故A =60°或A =120°.当A =60°时,C =90°,c =a 2+b 2=2. 当A =120°时,C =30°,c =b =1.[A 基础达标]1.在△ABC 中,A =30°,a =3,则△ABC 的外接圆半径是( ) A.32 B .3 C .3 3D .6解析:选B.△ABC 的外接圆直径2R =a sin A =3sin 30°=6,所以R =3.2.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a =3b sin A ,则sin B =( ) A. 3B.33C.63D .-63解析:选B.由正弦定理得a =2R sin A ,b =2R sin B ,所以sin A =3sin B ·sin A ,故sin B =33. 3.在△ABC 中,cos A a =sin Bb ,则A =( )A .30°B .45°C .60°D .90°解析:选B.因为sin A a =sin B b ,又cos A a =sin B b ,所以cos A a =sin Aa ,所以sin A =cos A ,tanA =1.又0°<A <180°,所以A =45°.4.在△ABC 中,A =60°,a =6,b =4,那么满足条件的△ABC ( ) A .有一个 B .有两个 C .不存在D .不能确定解析:选C.由正弦定理,得6sin 60°=4sin B,所以sin B =2>1,所以满足条件的B 不存在,因此满足条件的△ABC 不存在.5.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a cos B -b cos A =c ,则△ABC 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确定解析:选B.利用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csin C 化简已知的等式得:sin A cos B -sin B cos A=sin C ,即sin (A -B )=sin C ,因为A ,B ,C 为三角形的内角,所以A -B =C ,即A =B +C =90°,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故选B.6.在△ABC 中,b =1,c =3,C =2π3,则a =________.解析:由正弦定理,得3sin2π3=1sin B,所以sin B =12,因为C 为钝角,所以B 为锐角,所以B =π6,所以A =π6,所以a =b =1.答案:17.在△ABC 中,c +b =12,A =60°,B =30°,则c =________,b =________.解析:因为A =60°,B =30°,所以C =90°,由正弦定理b sin B =c sin C ,得b =12c .又c +b =12,所以c =8,b =4.答案:8 48.(2016·银川一中质检)△ABC 中,a ,b ,c 分别是内角A ,B ,C 所对的边,且cos 2B +3cos(A +C )+2=0,b =3,则c ∶sin C 等于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cos 2B -3cos B +2=0,即2cos 2B -3cos B +1=0,解得cos B =12或cosB =1(舍去),所以sin B =32,由正弦定理得c sin C =b sin B =332=2. 答案:29.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45°,60°,它们所夹边的长是1,求最小边长. 解:设△ABC 中,A =45°,B =60°,则C =180°-(A +B )=75°. 因为C >B >A ,所以最小边为a .又因为c =1,由正弦定理得,a =c sin A sin C =1×sin 45°sin 75°=3-1,所以最小边长为3-1.10.在△ABC 中,若a ∶b ∶c =1∶3∶5,求2sin A -sin Bsin C 的值.解:由条件得a c =sin A sin C =15,所以sin A =15sin C ,同理可得sin B =35sin C .所以2sin A -sin B sin C =2×15sin C -35sin C sin C =-15.[B 能力提升]1.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向量m =(3,-1),n =(cos A ,sin A ),若m ⊥n ,且a cos B +b cos A =c sin C ,则角A ,B 的大小分别为( )A.π6,π3 B.2π3,π6C.π3,π6D.π3,π3解析:选C.因为m ⊥n ,所以3cos A -sin A =0, 所以tan A =3,则A =π3.由正弦定理得:sin A cos B +sin B cos A =sin 2C ,所以sin(A +B )=sin 2C ,所以sin C =sin 2C . 因为0<C <π,sin C ≠0,所以sin C =1, 所以C =π2,B =π6.2.(2015·高考重庆卷)在△ABC 中,B =120°,AB =2,A 的角平分线AD =3,则AC =________.解析:如图,在△ABD 中,由正弦定理,得ADsin B =ABsin ∠ADB ,所以 sin ∠ADB =22. 所以 ∠ADB =45°,所以 ∠BAD =180°-45°-120°=15°. 所以 ∠BAC =30°,∠C =30°,所以 BC =AB =2,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AC sin B =BCsin ∠BAC,所以 AC = 6. 答案: 63.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B =π3,cos A =45,b = 3.(1)求sin C 的值; (2)求a 的值.解:(1)因为B =π3,cos A =45,所以C =2π3-A ,sin A =35,所以sin C =sin ⎝⎛⎭⎫2π3-A =32cos A +12sin A =3+4310. (2)由(1),知sin A =35,又B =π3,b =3,所以由正弦定理,得a =b sin Asin B =3×35sinπ3=65.4.(选做题)在△ABC 中,已知a +b a =sin Bsin B -sin A ,且cos(A -B )+cos C =1-cos 2C .(1)试确定△ABC 的形状; (2)求a +cb的取值范围. 解:(1)在△ABC 中,设其外接圆半径为R , 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A =a 2R ,sin B =b2R ,代入a +b a =sin B sin B -sin A ,得a +b a =bb -a,所以b 2-a 2=ab .①因为cos(A -B )+cos C =1-cos 2C , 所以cos(A -B )-cos(A +B )=2sin 2C , 所以sin A sin B =sin 2C .由正弦定理,得a 2R ·b 2R=⎝⎛⎭⎫c 2R 2, 所以ab =c 2.②把②代入①得,b 2-a 2=c 2,即a 2+c 2=b 2. 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2)由(1)知B =π2,所以A +C =π2, 所以C =π2-A . 所以sin C =sin ⎝⎛⎭⎫π2-A =cos A . 根据正弦定理,得a +cb =sin A +sin C sin B =sin A +cos A =2sin ⎝⎛⎭⎫A +π4. 因为0<A <π2,所以π4<A +π4<3π4. 所以22<sin ⎝⎛⎭⎫A +π4≤1,所以1<2sin ⎝⎛⎭⎫A +π4≤2, 即a +cb 的取值范围是(1, 2 ].。

1.1.1正弦定理

1.1.1正弦定理

1.1.1正弦定理正弦定理是中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定理,它可以用来求解任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大小。

正弦定理是三角形学中最基本、最通用的定理之一,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并且在其他分支学科中也有很多实际应用。

在三角形ABC中,假设BC=a,AC=b,AB=c,∠A的对边为a,∠B的对边为b,∠C的对边为c。

则正弦定理的表述是:$$\frac{a}{\sin\angle A} = \frac{b}{\sin\angle B} = \frac{c}{\sin\angle C}$$其中,a、b、c分别为三角形ABC中BC、AC、AB的边长,∠A、∠B、∠C分别为三角形ABC的内角大小,sin指的是这些角的正弦值。

正弦定理解题的基本步骤有以下几步:(1)确定三角形ABC的已知数据,包括三边和三角度数中的已知数据;(2)应用正弦定理,根据已知数据求解未知数据;(3)特别注意角度的选择,有时需要用到角的补角或余角。

以下是一些正弦定理的应用实例:例1: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夹角,求第三边的长度。

则:由正弦定理,有:即:因为$\sin\angle C\leq 1$,所以:同理,可以求得BC的另一角度∠C。

解:设三角形ABC的第一边为AB=a,角度A为∠A,角度B为∠B,已知数据为a和∠A、∠B,要求的为第二边的长度BC=b。

所以:其中,角B的大小为:其中角C可以用第二个角度公式求得,即:(注:第二个角度公式指的是正弦公式的逆变形式,即给定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夹角,则可以根据正弦公式求得未知角度。

)正弦定理不仅仅在数学中有重要的应用,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领域。

例如,它在建筑学中可以用来计算建筑物的高度和角度;在航空和航海中可以用来计算航线的长度和方向;在地理和地质学中可以用来计算地球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等等。

因此,熟练掌握正弦定理的公式和应用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部分 第一章 1.1 1.1.1 正弦定理

第一部分  第一章  1.1  1.1.1 正弦定理

弦值可求锐角唯一.
(3)如果已知的角为小边所对的角时,则不能判断另一边 所对的角为锐角,这时由正弦值可求两个角,要分类讨论.
返回
π π 3.若把本例中 C=3改为 A=4,其他条件不变,求 C,B,b.
π 解:∵ 6sin4<2< 6, ∴本题有两解. a c csin A 3 ∵sin A=sin C,∴sin C= a = 2 .
且sin 2A=sin 2B+sin 2C,试判断△ABC的形状. [思路点拨] 首先利用正弦定理将角的关系式sin2A
=sin 2B+sin2C转化为边的关系式,进而判断三角形的 形状.
返回
[精解详析]
a b c 法一:设sin A=sin B=sin C=k, (2 分)
则 a=ksin A,b=ksin B,c=ksin C ∵sin2A=sin2B+sin2C. ∴(ksin A)2=(ksin B)2+(ksin C)2. ∴a2=b2+c2. ∴A=90° ,B+C=90° .
6.在△ABC中,若acos A=bcos B,试判断△ABC的形状.
a b 解:由正弦定理,设sin A=sin B=k,则 a=ksin A,b=ksin B, ∴由 acos A=bcos B,得:sin Acos A=sin Bcos B. 即 sin 2A=sin 2B. ∵2A、2B∈(0,2π), ∴2A=2B 或 2A=π-2B 或 2A-π=2π-2B. π 即 A=B 或 A+B=2. ∴△ABC 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A为钝角或直角
图形
关系 ①a=bsin A bsin A<a 式 解的 ②a≥b 一解 <b 两解
a<bsin A
a>b
a≤b
个数

1.1.1正弦定理课件(PPT)

1.1.1正弦定理课件(PPT)

sin C
同理 a 2R, b 2R
sin A
sin B
C/ 能否运用向量的方法
a b c 2R 来证明正弦定理呢? sin A sin B sin C
向量法
利用向量的数量积,产生边的长与内角 的三角函数的关系来证明.
在直角三角形中
A
c
b
B
a DC
在锐角三角形中
B
jc
a
A
b
C
证 明 : 过 点A作 单 位 向 量j垂 直
1.在ABC中 (1)已知b 12, A 300 , B 120 , 求a; (2)已知c 10, A 45 ,C 30 , 求b, SABC .
(3)已知A 300 , B C 600 , a 2,求c.
1.在ABC中 (1)已知b 12, A 300 , B 120 , 求a; (2)已知c 10, A 45 ,C 30 , 求b, SABC .
b c, sin B sinC
图1 D
C
同理可得 a c ,
sin A sinC
即: a b c sin A sin B sinC
3.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且角C是钝角如图2, 过点A作AD⊥BC,交BC延长线于D,
此时也有
sin B
AD c

sin(
C)
AD b
sinC
仿(2)可得 a b c
一解
ba
作三角形
案例小结!
C
(1)A为锐角 C
b
a
ba a
A
B
a = bsinA (一解)
C
b
A B2
B1
bsinA<a<b

1.1.1 正弦定理

1.1.1  正弦定理

a b c 1.正弦定理 sin A sin B sin C
它是解三角形的工具之一. 2.应用正弦定理可以解以下两种类型的三角形: (1)已知两角及任意一边;
(2)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拓展提升】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的两种方法
(1)边化角 a c b 根据sin A= ,sin B= ,sin C= 化边为角(其中 2R 2R 2R R为△ABC外接圆的半径).
(2)角化边
根据a=2Rsin A,b=2Rsin B,c=2Rsin C化角为边(其中R
为△ABC外接圆的半径).
O a b B c A` A
一、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a b c . 即 sin A sin B sin C 注意:(1)正弦定理指出了任意三角形中三条边与对应角 的正弦之间的一个关系式.由正弦函数在区间上的
单调性可知,正弦定理非常好地描述了任意三角形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正弦定理只适用于锐角三角形.( )
(2)在△ABC中,等式asinA=bsinB总能成立.(

(3)在△ABC中,已知a=30,b=23,A=130°,则此三角形
பைடு நூலகம்
有唯一解.(

提示:(1)错误.正弦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都适用. (2)错误.由正弦定理得asinB=bsinA. (3)正确.由A=130°>90°,a=30>b=23.根据大边对大角 知,三角形有唯一解. 答案:(1)× (2)× (3)√
) C. 无解 D. 不确定
B. 两解
解答:b>c,一解
3.(2012·福建高考)在△ABC中,已知∠BAC=60°,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1.1.1 正弦定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1.1.1 正弦定理

AC 等于( )
A.4 3
B.2 3
C. 3
3 D. 2
【解析】由正弦定理可知,sAinCB=sBinCA,
所以 AC=BCsisniAnB=3
2× 3
2 2 =2
3.故选 B.
2
【答案】B
3.在△ABC 中,sinA=sinC,则△ABC 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课堂小结: 1.对正弦定理的理解 (1)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值为三角
形外接圆的直径 2R.即sianA=sibnB=sincC=2R.
(2)结合(1)的结论由正弦定理可得如下变形: ①a=2RsinA,b=2RsinB,c=2RsinC. ②sinA=2aR,sinB=2bR,sinC=2cR. 由变形①②可以实现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相互转 化.这是正弦定理除了用于求边、角之外的另一重要功能.
c=assiinnAC=2 s3ins3in03°0°=2 3. ∴B=60°,C=90°,c=4 3或 B=120°,C=30°, c=2 3.
变式训练 2:在△ABC 中,A=60°,a=4 3,b=4 2,
则 B 等于( )
A.45°或 135°
B.135°
C.45°
D.以上答案都不对
【解析】由sianA=sibnB,
2.解三角形
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和它们的_对___边__叫做三角形 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_其__他__元__素___的过程叫做解
三角形.
典例探究 类型一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例 1:在△ABC 中,已知 a=8,B=60°,C=75°,求
A,b,c.
解:A=180°-(B+C)=180°-(60°+75°)=45°.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1正弦定理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1正弦定理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1 正弦定理学习目标 1.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2.能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知识点一 正弦定理思考1 如图,在Rt △ABC 中,a sin A ,b sin B ,csin C分别等于什么?答案a sin A =b sin B =c sin C=c . 思考2 在一般的△ABC 中,a sin A =b sin B =csin C 还成立吗?答案 在一般的△ABC 中,a sin A =b sin B =csin C 仍然成立.梳理 在任意△ABC 中,都有a sin A =b sin B =c sin C,这就是正弦定理. 特别提醒:正弦定理的特点(1)适用范围:正弦定理对任意的三角形都成立.(2)结构形式:分子为三角形的边长,分母为相应边所对角的正弦的连等式.(3)刻画规律:正弦定理刻画了三角形中边与角的一种数量关系,可以实现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互化.知识点二 解三角形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 ,B ,C 和它们的对边a ,b ,c 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1.对任意△ABC ,都有a sin A =b sin B =csin C.(√)2.任意给出三角形的三个元素,都能求出其余元素.(×) 3.在△ABC 中,已知a ,b ,A ,则三角形有唯一解.(×)类型一 正弦定理的证明例1 在钝角△ABC 中,证明正弦定理. 考点 正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正弦定理的理解证明 如图,过C 作CD ⊥AB ,垂足为D ,D 是BA 延长线上一点,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知,CD b =sin ∠CAD =sin(180°-A )=sin A ,CD a =sin B . ∴CD =b sin A =a sin B . ∴a sin A =bsin B. 同理,b sin B =csin C .故a sin A =b sin B =c sin C. 反思与感悟 (1)用正弦函数定义沟通边与角内在联系,充分挖掘这些联系可以使你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2)要证a sin A =bsin B ,只需证a sin B =b sin A ,而a sin B ,b sin A 都对应CD .初看是神来之笔,仔细体会还是有迹可循的,通过体会思维的轨迹,可以提高我们的分析解题能力.跟踪训练1 如图,锐角△ABC 的外接圆O 半径为R ,角A ,B ,C 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证明:asin A=2R .考点 正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正弦定理的理解证明 连接BO 并延长,交外接圆于点A ′,连接A ′C , 则圆周角A ′=A .∵A ′B 为直径,长度为2R , ∴∠A ′CB =90°, ∴sin A ′=BC A ′B =a 2R ,∴sin A =a 2R ,即asin A =2R .类型二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例2 在△ABC 中,已知A =30°,B =60°,a =10,解三角形. 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解 根据正弦定理,得b =a sin B sin A =10sin 60°sin 30°=10 3. 又C =180°-(30°+60°)=90°. ∴c =a sin C sin A =10sin 90°sin 30°=20.反思与感悟 (1)正弦定理实际上是三个等式:a sin A =b sin B ,b sin B =c sin C ,a sin A =csin C ,每个等式涉及四个元素,所以只要知道其中的三个就可以求另外一个.(2)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已知两角一定可以求出第三个角. 跟踪训练2 在△ABC 中,已知a =18,B =60°,C =75°,求b 的值. 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解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 =180°-(B +C )=180°-(60°+75°)=45°. 根据正弦定理,得b =a sin B sin A =18sin 60°sin 45°=9 6.类型三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例3 在△ABC 中,已知c =6,A =45°,a =2,解三角形. 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解三角形解 ∵a sin A =c sin C ,∴sin C =c sin A a =6sin 45°2=32,∵C ∈(0°,180°),∴C =60°或C =120°. 当C =60°时,B =75°,b =c sin B sin C =6sin 75°sin 60°=3+1; 当C =120°时,B =15°,b =c sin B sin C =6sin 15°sin 120°=3-1. ∴b =3+1,B =75°,C =60°或b =3-1,B =15°,C =120°. 引申探究若把本例中的条件“A =45°”改为“C =45°”,则角A 有几个值? 解 ∵a sin A =c sin C ,∴sin A =a sin C c =2·226=33.∵c =6>2=a ,∴C >A .∴A 为小于45°的锐角,且正弦值为33,这样的角A 只有一个. 反思与感悟 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的方法:首先用正弦定理求出另一边所对的角的正弦值,若这个角不是直角,当已知的角为大边所对的角时,则能判断另一边所对的角为锐角,当已知的角为小边所对的角时,则不能判断,此时就有两组解,再分别求解即可;然后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最后根据正弦定理求出第三条边. 跟踪训练3 在△ABC 中,若a =2,b =2,A =30°,则C =________. 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解三角形 答案 105°或15°解析 由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得sin B =b sin A a =2sin 30°2=22.∵B ∈(0°,180°),∴B =45°或135°,∴C =180°-45°-30°=105°或C =180°-135°-30°=15°.1. 在△ABC 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A .a sin A =b sin B B .a cos A =b cos B C .a sin B =b sin AD .a cos B =b cos A考点 正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正弦定理的变形应用 答案 C解析 由正弦定理a sin A =bsin B ,得a sin B =b sin A ,故选C.2.在△ABC 中,sin A =sin C ,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 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解三角形 答案 B解析 由sin A =sin C 及正弦定理,知a =c , ∴△ABC 为等腰三角形.3.在△ABC 中,已知a =8,B =60°,C =75°,则b 等于( ) A .4 2 B .4 3 C .4 6D .4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答案 C解析 易知A =45°,由a sin A =b sin B 得b =a sin B sin A=8×3222=4 6. 4.在△ABC 中,a =3,b =2,B =π4,则A =________.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解三角形 答案 π3或2π3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sin A =a sin Bb=3×222=32, 又A ∈(0,π),a >b ,∴A >B ,∴A =π3或2π3.5.在△ABC 中,已知a =5,sin C =2sin A ,则c =________. 考点 正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正弦定理的变形应用 答案 2 5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c =a sin Csin A=2a =2 5.1. 正弦定理的表示形式:a sin A =b sin B =csin C =2R ,或a =k sin A ,b =k sin B ,c =k sin C (k >0). 2. 正弦定理的应用范围(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其余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和其余两角.3. 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的方法 (1)首先由正弦定理求出另一边对角的正弦值.(2)如果已知的角为大边所对的角,由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的法则能判断另一边所对的角为锐角,由正弦值可求唯一锐角.(3)如果已知的角为小边所对的角,则不能判断另一边所对的角为锐角,这时由正弦值可求得两个角,要分类讨论.一、选择题1.在△ABC 中,a =5,b =3,则sin A ∶sin B 的值是( ) A.53 B.35 C.37 D.57 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解三角形 答案 A解析 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A sin B =a b =53.2.在△ABC 中,a =b sin A ,则△ABC 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考点 正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正弦定理的变形应用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有a sin A =b =bsin B,则sin B =1,又B ∈(0,π),故角B 为直角,故△ABC 是直角三角形. 3.在△ABC 中,若sin A a =cos Cc ,则C 的值为( )A .30°B .45°C .60°D .90° 考点 正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正弦定理的变形应用 答案 B解析 由正弦定理知sin A a =sin Cc ,∴sin C c =cos Cc,∴cos C =sin C ,∴tan C =1, 又∵C ∈(0°,180°),∴C =45°,故选B.4.在△ABC 中,若A =105°,B =45°,b =22,则c 等于( ) A .1 B .2 C. 2 D. 3 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答案 B解析 ∵A =105°,B =45°,∴C =30°. 由正弦定理,得c =b sin C sin B =22sin 30°sin 45°=2.5.在△ABC 中,a =15,b =10,A =60°,则cos B 等于( ) A .-223 B.223 C .-63 D.63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解三角形 答案 D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15sin 60°=10sin B ,∴sin B =10sin 60°15=10×3215=33. ∵a >b ,∴A >B ,又∵A =60°,∴B 为锐角. ∴cos B =1-sin 2B =1-⎝⎛⎭⎫332=63. 6.在△ABC 中,已知A =π3,a =3,b =1,则c 的值为( )A .1B .2 C.3-1 D. 3 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解三角形 答案 B解析 由正弦定理a sin A =bsin B,可得3sinπ3=1sin B ,∴sin B =12,由a >b ,得A >B ,∴B ∈⎝⎛⎭⎫0,π3,∴B =π6. 故C =π2,由勾股定理得c =2.7.在△ABC 中,B =π4,BC 边上的高等于13BC ,则sin A 等于( )A.310B.1010C.55D.31010 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综合 答案 D解析 如图,设BC 边上的高为AD ,不妨令AD =1.由B =π4,知BD =1.又AD =13BC =BD ,∴DC =2,AC =12+22= 5.由正弦定理知,sin ∠BAC =sin B ·BC AC =225·3=31010.8.在△ABC 中,若A =60°,B =45°,BC =32,则AC 等于( ) A .4 3 B .2 3 C. 3 D.32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答案 B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BC sin A =AC sin B ,即32sin 60°=AC sin 45°,所以AC =3232×22=23,故选B.二、填空题9.在△ABC 中,若C =2B ,则cb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利用正弦定理、三角变换解三角形 答案 (1,2)解析 因为A +B +C =π,C =2B ,所以A =π-3B >0,所以0<B <π3,所以12<cos B <1.因为c b =sin C sin B =sin 2Bsin B =2cos B ,所以1<2cos B <2,故1<cb<2.10.△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os A =45,cos C =513,a =1,则b =_____.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答案2113解析 在△ABC 中,由cos A =45,cos C =513,可得sin A =35,sin C =1213,sin B =sin(A +C )=sin A cos C +cos A ·sin C =6365,又a =1,由正弦定理得b =a sin B sin A =2113.11.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分别是A ,B ,C ,并且A >B .则下列三个不等式中成立的是______. ①sin A >sin B ; ②cos A <cos B ;③sin A +sin B >cos A +cos B . 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利用正弦定理、三角变换解三角形 答案 ①②③解析 A >B ⇔a >b ⇔sin A >sin B ,故①成立. 函数y =cos x 在区间[0,π]上是减函数, ∵A >B ,∴cos A <cos B ,故②成立. 在锐角三角形中,∵A +B >π2,∴0<π2-B <A <π2,函数y =sin x 在区间⎣⎡⎦⎤0,π2上是增函数, 则有sin A >sin ⎝⎛⎭⎫π2-B ,即sin A >cos B , 同理sin B >cos A ,故③成立.三、解答题12.已知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c =10,A =45°,C =30°,求a ,b 和B .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解 ∵a sin A =c sin C, ∴a =c sin A sin C =10sin 45°sin 30°=10 2. B =180°-(A +C )=180°-(45°+30°)=105°.又∵b sin B =c sin C, ∴b =c sin B sin C =10sin 105°sin 30°=20sin 75° =20×6+24=5(6+2). 13.在△ABC 中,A =60°,a =43,b =42,求B .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解三角形解 由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得sin B =22, ∵a >b ,∴A >B .∴B 只有一解,∴B =45°.四、探究与拓展14.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 =x ,b =2,B =45°.若△ABC 有两解,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0,2)C .(2,22)D .(2,2)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解三角形答案 C解析 因为△ABC 有两解,所以a sin B <b <a ,即x sin 45°<2<x ,所以2<x <22,故选C.15.已知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判断三角形是否有解,有解的作出解答.(1)a =10,b =20,A =80°;(2)a =23,b =6,A =30°.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解三角形解 (1)a =10,b =20,a <b ,A =80°<90°,讨论如下:∵b sin A =20sin 80°>20sin 60°=103,∴a <b sin A ,∴本题无解.(2)a =23,b =6,a <b ,A =30°<90°,∵b sin A =6sin 30°=3,a >b sin A ,∴b sin A <a <b ,∴本题有两解.由正弦定理得sin B =b sin A a =6sin 30°23=32, 又∵B ∈(0°,180°),∴B =60°或B =120°.当B =60°时,C =90°,c =a sin C sin A =23sin 90°sin 30°=43; 当B =120°时,C =30°,c =a sin C sin A =23sin 30°sin 30°=2 3. ∴当B =60°时,C =90°,c =43;当B =120°时,C =30°,c =2 3.。

1.1.1正弦定理 课件(人教B必修五)

1.1.1正弦定理 课件(人教B必修五)

引导学生回答所提问题,理解正弦定理成立的条件、特征及 由正弦定理可求解的三角形的类型; 通过例题与练习让学生在应 用定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定理及其作用, 以强化重 点.
课 标 解 读
1.掌握正弦定理及基本应用.(重点) 2.会判断三角形的形状.(难点) 3.能根据正弦定理确定三角形解的个数.(难点、 易错点)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1 在△ABC 中,∠A=60° ,sin B=2,a=3,求三角 形中其他边与角的大小.
1 【思路探究】 (1)由 sin B=2能解出∠B 的大小吗?∠B 唯
一吗? (2)能用正弦定理求出边 b 吗? (3)怎样求其他边与角的大小?
【自主解答】
1 ∵sin B=2,∴∠B=30° 或 150° ,
【答案】 A
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
π 在△ABC 中,若 a=3,b= 3,∠A=3.求∠C.
【思路探究】 (1)由已知边 a,b 及边 a 的对角 A,能否用
正弦定理求得 B 呢? (2)求出 B 值后,怎样求∠C 呢?
【自主解答】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 3 3× 2 sin A 1 sin B=b a = 3 =2. π ∵a>b,∴∠A>∠B,∴∠B=6, π π π ∴∠C=π-3-6=2.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学习,经历数学探究活动 的过程,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通过本节学习和运用实践,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 价值,学习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进而领会数 学的价值,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2.对于锐角三角形中,问题 1 中的关系是否成立? 【提示】 成立. 3.钝角三角形中呢? 【提示】 成立.

正弦定理知识点

正弦定理知识点

1.1.1正弦定理课上讲解: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sin sin abAB=sin cC==2R其中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2.正弦定理的基本作用: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可以求其他边,如sin sin b Aa B=; 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求其他角的正弦值,如sin sin a A B b=。

一般地,已知三角形的某些边和角,求其他的边和角的过程叫作解三角形。

3.常用变形: ①π=++C B A②C B A C B A sin )cos(,sin )sin(=+=+ ③C ab S abc sin 21=∆题型一:已知两角和一边(唯一确定)例1. 已知在B b a C A c ABC 和求中,,,30,45,1000===∆.变式练习1:1.已知ΔABC ,已知A=600,B=300,a=3;求边b=():A.3B.2C.3D.2 2.已知ΔABC 已知A=450,B=750,b=8;求边a=()A.8B.4C.43-3D.83-8 3.已知a+b=12,B=450,A=600则a=_____,b=_____题型二: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两种情况,由y=sin x 的性质决定) 例2.在C A a c B b ABC ,,1,60,30和求中,===∆变式练习1:C B b a A c ABC ,,2,45,60和求中,===∆变式练习2:0135,ABC a A b B ∆===中,求变式练习3: 在ABC ∆中,已知角334,2245===b c B ,,则角A 的值是 A.15 B.75 C.105 D.75或15变式练习4:在ABC ∆中,若14,6760===a b B ,,则A= 。

题型三:外接圆问题 例3. 试推导在三角形中A a sin =B b sin =Ccsin =2R 其中R 是外接圆半径变式练习1:在△ABC 中,kCcB b A a ===sin sin sin ,则k 为( A 2R B RC 4RD R 2(R 为△ABC 外接圆半径)变式练习2:在ABC ∆中,5,40,20===c B A oo ,则R 2为 ( )A 、3310 B 、10 C 、25 D 、210变式练习3:在ABC ∆中,=+A Rb B R a cos 2cos 2 ( ) A 、B A sin sin + B 、)sin(B A +C 、)sin(B A -D 、)cos(B A -变式练习4: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且已知AB =4,∠C =45°,则R =________.题型四:比例问题 例4.在ABC ∆中,已知,cos cos cos a b cA B C==判断ABC ∆的形状.变式练习1:已知∆ABC 满足条件cos cos a A b B =,判断∆ABC 的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 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a sin A b sin B c sin C
思考: 正弦定理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思考: 正弦定理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可 以求其他边,如
a b sin A sin B
思考: 正弦定理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可 以求其他边,如
a b sin A sin B
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 的对角可以求其他角的正弦值,如
sin A a b sin B
解三角形: 一般地,已知三角形的某些边
和角,求其他的边和角的过程叫作
解三角形.
讲解范例: 例1. 在△ABC中,已知A=32.0 , B=81.8 ,a=42.9cm,解三角形.
A C B
讲授新课
思考1:
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 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讲授新课
思考1:
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 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两种情况.
讲授新课
思考2:
还有其方法吗?
讲授新课
思考2:
还有其方法吗? 用向量来研究这问题.
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 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o o
练习: 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 形(角度精确到1 , 边长精确到1cm):
o
(1) A=45 ,C=30 ,c=10cm;
(2) A=60 ,C=45 ,c=20cm.
o o
o
o
讲解范例: 例2. 在△ABC中,已知a=20cm, b=28cm,A=40 ,解三角形(角).
1.1.1正弦定理
复习引入
如图,固定△ABC的边CB及∠B, 使边AC绕着顶点C转动.
A
C
B
A C
B
复习引入
如图,固定△ABC的边CB及∠B, 使边AC绕着顶点C转动.
思考:
∠C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的长度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A C B
A C
B
复习引入
如图,固定△ABC的边CB及∠B, 使边AC绕着顶点C转动.
o
练习: 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 形(角度精确到1 , 边长精确到1cm):
o
(1) a=20cm,b=11cm,B=30 ;
(2) c=54cm,b=39cm,C=115 .
o
o
思考: 在△ABC中,
a sin A b sin B c sin C
k ( k 0),
这个k与△ABC有什么关系?
课堂小结
1. 定理的表示形式:
a sin A b sin B c sin C abc sin A sin B sin C k ( k 0)
课堂小结
2. 正弦定理的应用范围: 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两边及 一角;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求另一 边的对角.
思考:
∠C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的长度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的长度随着其对角 ∠C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 A
A C B
C
B
复习引入
如图,固定△ABC的边CB及∠B, 使边AC绕着顶点C转动.
思考:
∠C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的长度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的长度随着其对角 ∠C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 A 能否用一个等式把 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 C 来?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