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鲁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课件:《石钟山记》(共42张PPT)
《石钟山记》ppt课件
3.作者对两人的说法持何种态度?有什么依据?
人 物
得名由来
作者 态度
作者依据
郦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
道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人常 大风浪不能鸣也,而
元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疑之 况石乎!
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 之,南声函胡,北音清
渤 越,桴止响腾,余韵徐
歇。
余尤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 在皆是也,而此独以
踪,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
传播 声音
更 加 定语后置
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
表转折 名作动,取名 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段意:提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两种说法, 并表示了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1.《水经注》是谁的作品?他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2.李渤认为石钟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思考:李渤真的可笑吗?苏轼自己考证的过程和结论是完 全科学的、正确的吗?为什么?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 由。
李渤能对郦说指出质疑,并进行考证得 出新的结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且二山石头 声音有差异,可能来自于石中的空腔,说明李 渤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他不应该被嘲笑。
01
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 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
作者简介
《石钟山记》ppt课件
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有何作用?
【手法】
①比喻、拟人摹形—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②比喻摹声—若老人咳且笑、如钟鼓不绝 ③直接摹声—磔磔、噌吰、窾坎镗鞳 ④动静结合—大石侧立;栖鹘惊起 //以动衬静-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⑤高低结合—山上栖鹘;山谷鹳鹤 ⑥侧面烘托—心动、大恐
【作用】①描绘了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
有形有色,十分逼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引人入胜。(景趣) ②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亲身寻访的不易,反映镇静而坚忍的探索精
神。环境艰险,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但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情趣) ③正是这样寂静幽深的环境,为下文写听到石钟山的声音做了铺垫。也为后文批评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2)中心明确,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本文写得很集中。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 来写。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 出结论。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 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 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 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 ”时的对话,这些作者均未写出。又如,只有他“笑 谓迈曰”,而无苏迈的回答,这也是回避不写的。取 舍得当,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使得文章结构显 得很紧凑。
文章作者写了三次“笑”,他在笑什么?
“余固笑而不信也”
“因笑谓迈曰……”
这是因李渤的“击石 得声”之说本不可信, 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 因此觉得可笑。
这是经过惊心动 魄的夜探而弄清 石钟山命名由来 之后的自得的笑。
“叹郦元之简,而 笑李渤之陋也”
对李渤浅陋的说 法和做法的嘲笑。
《石钟山记》ppt课件
超课件
游因——质疑 郦说——人常疑之 李说——余尤疑之
大石侧立
夜游见闻 栖鹘惊飞
游历——解疑
鹳鹤怪叫
肯定命名 水声轰鸣
游感——总评:不可臆断有无
读准字音
彭蠡(lǐ) 郦元(lì) 钟磬(qìng)
桴止响腾(fú) 铿然(kēnɡ) 硿硿(kōng)
栖鹘(qīhú)
磔磔(zhé) 鹳鹤(guàn)
噌吰(chēnɡhónɡ) 穴罅(xià) 无射(wúyì)
窾坎(kuǎn)镗鞳(tānɡtà)
第一自然段:(记叙、议论)对石钟 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本 铁之异”,又“扣而聆之,南音函胡,北音清
探 越,桴止响腾”(李渤《辨石钟山记》),即
究
由此断定,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石声如钟。李 渤的这种考察本身是不全面的,这种结论的得
出过程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推理。正因为如此,
苏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经过实地考察,苏轼
解开了石钟山命名之谜,为他对李渤的嘲笑提
供了有力的依据。
究
本就不能说明石钟山何以得名,李渤说法的漏洞 是显而易见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这里的笑,还含有作
者对李渤说法的清醒认识。他知道李渤的说法已
近乎“权威”。而他却不盲从,不迷信前人的说
法,故他“笑而不信”。
②“因笑谓迈曰”
这里的“笑”是作者会心的笑、得意的
文 本
笑。苏轼夜乘小舟至绝璧下”后亲身探 访、考察,了解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由 来,为自己的巨大收获而感到由衷的高
《石钟山记》PPT课件
为主题。比较阅读苏轼和陆游的诗作,可以感受两位诗人不同的创作主
题和情感表达。
03
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和将领,他的作品以表现民族气节和
忠贞精神为主题。比较阅读苏轼和文天祥的诗作,可以领略两位诗人不
同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地域文化特色挖掘
《石钟山记》所描述的石钟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是 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名山。挖掘石钟山的地域文化 特色,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
宋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时期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 南宋时期则以陆游、文天祥等为代表。
宋代文学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追求自然、清新、豪放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关 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苏轼在宋代文坛地位评述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被誉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
苏轼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散 文等多种体裁,作品风格豪放、 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
提出疑问并寻求解答
疑问1
文章中提到的某些历史典 故和文化背景不太熟悉, 希望能得到更详细的解释 。
疑问2
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生僻字 和难懂的句子,希望能得 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疑问3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了 一些可能存在的文本错误 或矛盾之处,希望能得到 确认和解答。
创新思维训练
训练1
尝试以不同的视角和立场来解读 《石钟山记》,例如从地理学、 历史学、文学等角度进行分析。
就。
苏轼在宋代文坛上具有很高的地 位,他的文学创作对于后世的文
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相关作家作品比较阅读
01
辛弃疾
辛弃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与苏轼的
《石钟山记》课件(共51张ppt)
石钟山位于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 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 面积仅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 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 尤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 寻声探源,并撰写闻名天下的《石钟 山记》而相得益彰。
侧景 夜景
正景
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 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 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 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山上,既 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 如在月色之夜,可谓"湖光影玉壁,长天 一月空"。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络绎不绝 来此山赏景。如唐代李勃,宋代苏拭、 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 曾国藩等。郭沫若留诗《登湖口石钟山》 于此。石钟山从唐代起就有建筑,经历 代兴废,现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 [gàn]园、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 极慈禅林、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 洞、同根树等景点,但多为清代重建。
同糊“至含” 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第得一双段石于潭上旧,里址扣指、而所陈聆在迹之地,,。这
指石钟 山命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韵:指声音。 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徐:慢
的原因。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 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 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 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 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 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铿锵声响的石头, 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 呢?“
兼词 “于彼”
击、拍
把
第一段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石钟山记》ppt课件
01
诗歌散文
苏轼的诗歌和散文成就卓越,作品风格豪放、意境深远。他的诗歌注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散文则善于以生动的笔
触描绘生活琐事,展现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02
书法绘画
苏轼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被誉为“苏派”,与
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绘画则以墨竹最为著名,开创
苏轼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石钟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 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文章主题思想:倡导实事求是的精神,反对主观臆断和盲目跟风。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Chapter
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篇章结构
文章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核心, 通过记叙、描写、议论等手法, 层层深入,揭示主题。
历史地位评价
苏轼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诗歌、散文、书法和绘画成就卓越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他的人格魅力和人生态度也赢得了后人的广 泛赞誉和尊敬。
05
《石钟山记》艺术特色探讨
Chapter
描绘手法运用
细腻入微的自然描绘
通过生动的笔触,将石钟山的自然风 光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 于山水之间。
03
石钟山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
Chapter
石钟山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描述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 口县,长江与鄱阳湖 交汇处
地形地貌独特,山石 多呈钟状,故名石钟 山
自然环境优美,山水 相依,景色秀丽
历史文化背景介绍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古 代文人墨客游览胜地
山上有多处古代建筑和碑刻,反 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
《石钟山记》ppt课件
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
彭蠡(lǐ) 郦元(lì) 钟磬(qìng)
桴止响腾(fú) 铿然(kēnɡ) / 硿硿(kōng)
栖鹘(qīhú)
磔磔(zhé) 鹳鹤(guàn)
噌吰(chēnɡhónɡ) 穴罅(xià) 窾坎(kuǎn)
无射(wúyì) 镗鞳(tānɡtà)
朗读第一段 1、《水经注》是谁的作品?他认为石钟 山是怎样命名的? 2、李渤认为石钟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泛舟赤壁
泛舟赤壁
石钟山上的古寺
背景介绍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 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 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 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 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 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 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 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 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今属河南), 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 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 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 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苏轼(1037-11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北宋文 学家。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苏轼曾任杭州通 判,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地的知州,官至礼部尚书。又 曾被贬黄州、惠州、儋州,北还后的第二年病死于常州。与父 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首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的、乱蓬蓬的 络腮胡须。可是,转而一想,这样说他的胡须似乎 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于是, 仔细端详起来,她终于发现哥哥的额头扁平,了无 峥嵘之感,一副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 远,整体结构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又喜 孜孜地再吟诗一首:
《石钟山记》优质PPT课件
焉:兼词,于此 临:靠近、临近 鼓:激荡、掀起
搏:撞击、拍打 洪:大
是:这 以:把 置:放 虽:即使 鸣:使动,使……发出声音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 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 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始:才 访:寻访 遗迹:旧址,陈迹。指所在地 得:找到 扣:敲打 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 的经过。
1.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这一段又写了几种说 法?在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寺 僧
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 一二扣之,硿硿焉。
笑而不信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 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
哉?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
石钟山记
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
士、铁冠道人。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
走 近
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苏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
轼
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焉,涵澹澎湃而为此(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如钟鼓不绝)也。
笑谓迈曰
苏 轼
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 非常自信
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实地考察 目见耳闻
二者相应,如乐作焉。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 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 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ppt课件
思 1 、 结 合 课 下 注 释 全 文 , 批 注 重 点 字 词 。 ( 板 书 , 不 会 的 打 问 号 ) 2、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 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 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 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 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 鹳鹤也。”
展
3、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 由来?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叹 (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
——缺乏对考察结论的具体阐发
讽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缺乏去实地考察的决心勇气
惜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缺乏阐明真相的文化素养
笑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结
写作目的:借游释疑,探索石钟山的得名原因。 贯穿线索:以“疑”为线索,而不是游踪。 写作方法: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文章在登临山水的兴致中,始终围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由
小事入,由深理出。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那样先记游后 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 “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层层深入,全文首尾 呼应,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主旨概括: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 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 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直接绘声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比喻拟声
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衬托出亲 身探访的不易,暗含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 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
《石钟山记》ppt课件
《水经注》是谁的作品?他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李渤认为石钟 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的?作者对两人的说法持何种态度?
人物
郦 道 元
李 渤
得名由来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作者 态度
人常 疑之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 止响腾,余韵徐歇。
余尤 疑之
作者依据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 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 时候),却(听到)巨大的声音 从水面上传来,声音洪亮像(击) 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船夫 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 原来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 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波浪涌 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产生 这种声音。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①,有大石当②中流③,可坐百人,空中④ 而多窍⑤,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kǎn镗tānɡ鞳⑥tà 之声,与向之 噌chēnɡ吰hónɡ者相应,如乐yuè 作⑦焉。
森然①:阴森、恐怖的样子。 搏②:抓、扑。 栖鹘③:宿巢的老鹰。 磔磔④:鸟鸣声。 或⑤:不定代词,有的人。
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 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 鬼怪,阴森森地想要向人猛扑过来 (似)的;而山上栖息的老鹰,听 到人的声音也受惊飞起来,喋喋地 在高空中鸣叫;还有像老人在山谷 中边咳边笑(似的)声音,有人说 这是鹳鹤鸟。
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他的 独到发现是什么?
① 缘由:“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 得兴尉”。
② 原因:深夜泛舟江面。 ③ 发现: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
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请找出文中描写月夜绝壁之景的句子,分析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石钟山记》ppt课件
钟磬 qìng 硿硿 kōng 鹳鹤 guàn 穴罅 xià 镗鞳 tānɡtà
再读文本,感知内容
石钟山记 苏轼
议论
游因
(第1段)
记叙
游历
(第2段)
议论
游感
(第3段)
第1段
疏通文意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彭蠡:鄱阳湖的别称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 焉:兼词,于此。
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 以为:认为
更何况是石头呢!
而:递进,更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 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 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始:才 访:访寻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得:找到
而:连词表承接
函胡:通“含糊” 越:高扬
桴:fú,鼓槌
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 临:靠近
石乎!
鼓:振动
搏:撞击,拍
译文:《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 洪:大
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 是:这 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 以:把
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 钟磬:古代打击乐器
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 虽:即使 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 鸣:使……发出声音,使动
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它 像一座玲珑剔透的石钟耸立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的江西九江市湖口县 双钟镇。
自古有上下石钟山之分,其南临匡庐,北镇长江,俯瞰鄱阳湖, 烟波浩淼;眺望长江,白浪滔滔,江湖交汇,水分两色,天然汇成了 一幅壮观奇妙的〈泾渭图〉,天工造化,叹为观止。
《石钟山记》课件(共42张PPT)
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 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 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 写了这篇文章。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chēnɡhónɡ 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方:正 心动:内心惊恐 噌吰:形容钟鼓的声音 钟鼓:名作动,敲钟击鼓 绝:停止 舟人:船夫
译文:我正内心惊恐想要回去(的时候),却(听到) 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声音洪亮像敲钟击鼓一样连 续不停,船夫非常害怕。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徐:慢慢地 察:细看,观察 之:代发声处
则:同乃,原来是 罅:裂缝 焉:兼词“于此”
涵澹澎湃: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为:形成
石钟山简介
石钟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这座 山包括两部分,县城南的叫上钟山,县城北的叫下钟山。 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石钟山 志》将两山合称为“双钟山”,又叫“双石”。在地质 构造上,双钟山属石质小山。两山外貌上尖下圆,状如 伏钟。两山相比,下钟山比较奇峭,又临大江,号称 “江湖锁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使:派
而:连词,表修饰
扣:同叩,敲击,敲打 独:单独,独自
硿硿焉:硿硿地响
绝:陡峭
固:仍旧,还是
译文: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 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硿硿地响,我仍旧笑笑, 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 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
《石钟山记》ppt课件
明请, 即在简 可此单
,处说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水经》说:“鄱 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 山在那里。”郦道元认 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 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 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 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 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 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 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 头呢!
自
一 自以为得之矣(自己 代词)
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 介词)
多 义
焉
崆崆焉(相当于“然” 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是” 即“到那里”)
石钟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
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 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 之美的感受。
朗读全文
课堂总结
苏轼《石钟山记》不只是一篇游记,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 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将情趣和理趣融为一体,其 中体现的质疑、求实和求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 这是为什么呢?
思
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 考
由来各有什么说法?
探
作者为什么对二人的说法提
究
出质疑?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
道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二于 体 , 处
繁 琐
于内容 是不必 添加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
,,过具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段注 文 于 体
意 版
2024《石钟山记》课件
《石钟山记》课件•引言•石钟山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石钟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石钟山记》作者苏轼生平及创作背景•《石钟山记》内容解析与欣赏目录CONTENTS•《石钟山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跨学科视角下的《石钟山记》研究•课件总结与展望目录CONTENTS01引言课件背景与目的背景随着中文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古典文学的教学需求逐渐增加。
《石钟山记》作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古典散文,其教学价值日益凸显。
目的通过本课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石钟山记》的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石钟山记》简介作者苏轼,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写作背景苏轼在游览石钟山时,对山石草木、水声鸟鸣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写下了这篇以石钟山得名的记游散文。
主要内容文章通过描写石钟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艺术特色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钟山的山水之美,同时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妙的艺术境界。
课件内容与结构内容本课件主要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原文欣赏、词语解释、句子翻译、艺术特色分析等部分。
结构课件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进行编排,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再引导学生欣赏原文,理解词义和句意,最后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02石钟山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及交通路线地理位置石钟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它因山石多隙,水石相击,发出如钟鸣般的声音而得名。
交通路线从九江市区出发,可乘坐公交或自驾前往。
公交路线包括乘坐旅游专线或长途汽车至湖口县,再转乘当地公交或出租车到达石钟山。
自驾路线则可沿长江大道或九景高速公路前往。
历史沿革与名称由来历史沿革石钟山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游览胜地。
在唐代,李渤曾在此山筑舍读书,并撰写《辨石钟山记》。
鲁教版必修一《石钟山记》ppt课件
苏轼平生最讲究实际,早年他针 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 要求革新弊政。神宗时代,他认为熙 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一边 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 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 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 留新法的合理内容。即使遭贬,也不 “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 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溽中,也体现 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 阐发。《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查 后总结的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 苏轼画像 臆断其有无,可乎?”
石 钟 山
石钟山
石钟山
山底巨大石洞
泛舟赤壁
石钟山上的古寺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所阐发的人生哲理,学习 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2.积累文言常用词语,了解文中的 词类活用现象。
3.背诵全文。体会文章语言之美。
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 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 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 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 新法而求 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 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 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 州。北还后 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身如已灰之木, 心似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 “他太伟大关,于有苏资格轼待人温文和蔼。
他单纯真挚,向来不喜欢装腔作态。 他活在纠纷迭起的时代,难免变成政 治风暴中的海燕、昏庸自私官僚的敌 人、反抗压迫人民的斗士。一任一任 的皇帝私下都崇拜他,一任一任的太 后都成为他的朋友。难怪他快快活活, 无忧无惧,像旋风般活过一辈子。”
2022—2022高中语文鲁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课件:《石钟山记》(共42张PPT)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三分。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 也,窽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 也!”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三分。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比较本文 与《游褒
禅山记》
在内容、 结构、写 法等方面 的异同。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三分。
古今异义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古:往,到。今:适合,舒服。 2、空中而多窍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三分。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 能知!
译文:(那些)读书做官的人终究不愿驾小船 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所以没有人能够 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三分。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译文:(至于那些)渔夫(和)船工,即使知道(这 些)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 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三分。
苏轼平生最讲究实际,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 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神宗 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 派一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 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 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 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溽中,也体现 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 《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查后总结的事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振动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 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是:这 以:把 置:放 虽:即使 鸣:使……发出声音
译文: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把钟 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 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始:才 聆:仔细听 访:寻访 函胡:通“含糊” 得:找到 徐:慢 扣:敲打 得……潭上:介后句 而:连词表承接
郦 道 元 李 渤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人 常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疑 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 聆之,南声函胡,北 音清越,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余 尤 疑 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而 此独以钟名,何 哉?
课文结构
郦说 ——人常疑之 游因——质疑
苏 轼
石 钟 山 记
石钟山
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 界文化景观。她像一座玲珑剔透的天然美景耸立在鄱 阳湖与长江交汇的江西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 自古有上下石钟山之分,其南临匡庐,北镇长江, 俯瞰鄱阳湖,烟波浩淼;眺望长江,白浪滔滔,江湖 交汇,水分两色,天然汇成了一幅壮观奇妙的〈泾渭 图〉,天工造化,叹为观止。 现开放的下石钟山,海拔57米,全山面积为九万 平方米,是喀斯特熔岩,第四纪冰川遗迹,控江扼湖, 为“八省通衢”,集亭、台、楼、阁、塔、榭、舫、 廊等20多种古典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联 合国专家称石钟山集风光、古迹、名胜、园林于一身, 堪称世界之最。
苏轼的生平成就[二]
但又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再次知杭州。哲 宗绍圣元年(1094),变法派得势,苏轼再 遭打击,被一贬再贬,由英州(广东英德)、 惠州一直远放到儋(dān)州(海南儋县), 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才遇赦北 还,次年病故于常州。谥文忠。 苏东坡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有多方面创作 才能的大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 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 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 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 辛”。他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苏轼的生平成就[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 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幼 年承受家教,深受父亲苏洵的熏陶。嘉右二 年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 识。他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 不同意王安石推行变法,出为杭州通判(筑 苏堤)
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 因被人告发作诗讽刺新法,以“谤仙朝廷”罪被捕下狱, 这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被贬 为黄州团练副使。元右元年(1086),宋哲宗继位,起 用反变法派司马光为相,苏轼再入朝,任中书舍人、翰 林学士等职。
译文: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遗留下来的 踪迹,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一敲,听听它们 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 块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 (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 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之: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的原因 然:但是 以:用 是:这 名:命名 独:惟独 石……有声者:定后句
正音:
蠡(lǐ ) 郦( ) 桴(fú ) Lì mù qīhú ) 铿(kēnɡ) 莫( ) 栖鹘( 磔磔(zhé zhé ) 噌吰( chēnɡhónɡ )
罅(xià ) 窾坎( kuǎnkǎn ) wú yì 镗鞳(tānɡtà)识(shì ) 无射( )
研习、思考
得 由 名 来 作 者 态 度 作 依 者 据
石钟山上的古寺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时 。
蒌 蒿 满 地 芦 芽 短 ,
春 江 水 暖 鸭 先 知 。
竹 外 桃 花 三 两 枝 ,
惠 崇 《 春 江 晚 景 》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译文: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 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能铿锵地发出声音的 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 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 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 所谓石钟者。 因:因而 自:从 舟:用船。名为状 得:能够 适:到……去 译文:元丰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 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 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 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
李说 ——余尤疑之
看法 ——因声命名
记 游历——解疑
方法 ——实地考察
游感——结论: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 如洪钟。
焉:于之,在那儿 临:靠近。 搏:撞击
译文:《水经》上说:“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 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下面紧挨着深水潭, 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像大 钟一样。
文人骚客和石钟山
石钟山在历史上使儒家的圣地,是佛 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 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 宝钟寺修持多 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 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 苏轼、苏辙、黄庭坚、陆 游、朱熹、文天 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提诗、攥文, 以记胜抒怀。
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