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琴况
《溪山琴况》中的“和”之美-2019年文档
《溪山琴况》中的“和”之美一、溪山琴况概述《溪山琴况》是由明末清初的古琴家徐上瀛所著,收于《大还阁琴谱》中,这部著作集中了历代琴学理论之精华,在我国音乐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理论研究价值,是一部十分重要的音乐类著作。
这本著作里所说的“况”,我们可以理解为“况味”。
书中详细对24况进行了分析与说明给后人的音乐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蓝本。
将古琴这件古老的乐器的乐器特色、演奏法、技巧等方法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和”之内涵在现存古籍中,最早谈到“和”的可以追溯到《尚书?尧典》,其中记载“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这里面谈到了“八音”的协调,可以使“神”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
“和”乐的功用之一,是和原始宗教的天、神崇拜分不开的。
而在《溪山琴况》这部著作当中,开篇即写道“和”,原文:“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
其所首重者,和也。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稽考那些古代的圣人,他的心与天地自然相连通,他的品德使神与人都能和洽,他们为了调治自己的性情,并进而调治天下人的性情,于是创造了琴。
而对于琴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和”。
作者要表达的就是琴本身和音乐本体是为了人在自然中和谐的生活、人与天地神能够共同相处、社会中的人能够很好地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
《溪山琴况》关于“和”的内涵又可分为四种,即声和、弦和、意和、心性和。
(一)声和之况味我们从“和”况可以看到,其中主要讲的是“声和”。
琴家徐上瀛言:“和的开始,必须先要正调品弦、然后循徽叶声,识辨之在指,审之在听,此所谓以和感,以和应也。
音乐要想声音和谐,一定要先把琴弦都调准,然后依据徽位来调节各弦的音高,使得各弦的声音互相和谐,并且用指法来辨别,用耳朵来区分音是否和谐。
这说明了如果要“声和”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靠手指的技术,二是靠人的听觉。
(二)弦和之况味文中讲到的弦和,主要分了4步,包括按和、散和、泛和还有散泛按相参这四个步骤。
《溪山琴况》音乐美学思想撷菁
《溪山琴况》音乐美学思想撷菁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博大精深,笔者仅就明末虞山派琴家徐上瀛的琴论专著《溪山琴况》,结合其音乐美学思想,试论“弦、指、音、意”之间的关系对于二胡演奏之今用价值,旨在拓宽演奏者的演奏思路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想象意境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一《溪山琴况》概述《溪山琴况》(以下简称《琴况》)是明末虞山派琴家徐上瀛的琴论专著,也是明清时期较为重要的音乐美学文献之一。
所谓“琴况”即琴乐审美之状况,它继承发展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总结了明末以前琴的表演艺术的丰富经验,并提出了古琴表演艺术的总的美学原则和理想的审美标准。
书中比较注重研究音乐自身的特性和规律,特别是在演奏艺术美学思想的方面,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论述,被琴家视为必读的琴书之一。
它将古琴演奏技艺提高到更高的境界,对清代琴坛乃至今天的传统器乐演奏艺术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琴况》共提出二十四况,分别是:和、静、清、远、古、淡、怡、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
蔡仲德等学者认为,前九况属于古琴演奏的总体精神和审美观念,后十五况则是有关琴的声音和演奏方法的具体审美要求。
其中,“和”况为《琴况》之首,也是全篇总纲,它具有多种意义的内涵。
笔者仅从琴乐演奏中“弦、指、音、意”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二胡演奏艺术的价值体现等方面来探讨。
二解读首况“和”之弦、指、音、意的相互关系《琴况》首推一个“和”字,“和”也是全篇二十四则的总纲。
文中说:“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
”即如何正确处理乐器、演奏技巧、音乐形式美、想象、风格、表现内容、意境、情趣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使之熔铸成一个整体。
“和”即“合”,是孔子首倡的一种以“中庸”为本的美学观念,《琴况》之“和”意为协调一致,彼此协和。
1 弦与指合:即指法必须符合琴弦的客观性能。
弦有一定的特性,要顺应它,合乎它自身的规律,这样才能很好地运指,而不同指法的运用要适应弦的特性。
溪山琴况翻译
第一段原文:“《乐志》曰:‘琴有正声,有间声。
其声正直和雅,合于律吕,谓之正声,此雅、颂之音,古乐之作也;其声间杂繁促,不协律吕,谓之间声,此郑卫之音,俗乐之作也。
雅、颂之音理而民正,郑卫之曲动而心淫。
然则如之何而可就正乎?必也黄钟以生之,中正以平之,确乎郑卫不能入也。
’按此论,则琴固有时古之辨矣!”释词:“理”:整治。
这里与“动”词,指演奏。
“雅、颂”二句,语出《史记-乐书》。
“就”:归向。
“平(PIAN阳平)”:治理,节制。
“黄钟”三句,语出杨雄《法言》。
译文:《乐志》说:“琴有正声、间声之别。
凡是声音正直合雅、合于律吕的,叫做正声,这就是雅、颂之音,古乐演奏出来就是如此;凡是声音错杂繁促、不合律吕的,叫做间声,这就是郑卫之音,俗乐演奏出来就是如此。
雅、颂之音传播了,民风就端正了;郑卫之音流行了,民心就放纵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音乐走向正道那?必须用黄钟来产生音律,用中正来加以节制,使郑卫之音无从混入其中。
”由此可知,琴是本来就有时、古之别的。
解说:这段主要说明正声与间声的不同:正声-正直和雅-合于律吕-雅颂之音-古乐之作;间声-间杂繁促-不协律吕-郑卫之音-俗乐之作。
由此可见,在古代琴曲的雅俗是和古代律吕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段原文:“大都声争而媚耳者,吾知其时也;音淡而会心者,吾知其古也。
而音出于声,声先败,则不可复求于音。
故媚耳之声,不特为其疾速也,为其远于大雅也;会心之音,非独为其延缓也,为其沦于俗响也。
俗响不入,渊乎大雅,则其声不争,而音自古矣。
”释词:“大都”:大致。
“媚耳”:犹娱耳。
“会心”:使心有所领会。
“败”:败坏,放纵,不合律吕。
“渊”:源,以。
为根源。
译文:大致来说,声音繁促而悦耳的,我知道它是时调;音律平淡而会心的,我知道它是古曲。
而音调是由声音组成的,声音先败坏了,音调也就不可能好了。
所以悦耳的声音,不只是四度快,更重要的是远离大雅;会心的音调,不只是速度慢,更重要的是远离时俗。
解析《溪山琴况》中的“远”况
M IM 解析《溪山琴况》中的“远”况®起後後<学教育2。
19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摘要:古琴,圣王之器。
徐上瀛先生就曾为它迷倒,写下了《溪山琴况》。
“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二十四况是他对古琴的琴心。
文章从“达远之意(何谓 远)”、“造远之境(为何远)”、“通远之道(如何远)”三方面出发分析“远”况,写出“远”况之意,通“远”之道。
关键词:远溪山琴况徐上瀛摘、踢、抹、挑,素手一转,琴曲 悠然。
古琴,古今不少学者为它痴 迷。
著名的汉学专家高罗佩在《琴 道》中从琴制、琴曲、琴名、琴声等 众多方面,分析了古琴的由来以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从他的 分析中可知,古琴属于中国文人推 崇的高雅的文化形式,寄托着文人 的精神追求。
琴学专家许健编著的 《琴史初编》梳理了琴乐艺术的发 展历程,写出了每个时代下的代表 性琴人和琴曲,每个时代都有新的 古琴流派出现,反映出了一方水土 养育一方人的特色。
徐上瀛先生也 写下了《溪山琴况》,“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二十四况是他对古琴的 琴心。
古琴身上的魅力让众多学者 痴迷。
本文试图从徐上瀛先生的 “远”况人手,分析“远”况之意,写 出通“远”之道,揭示出古琴蕴含的 独特魅力。
一.达远之意泛舟江上,琴曲悠悠。
是谁惊 扰了鸥鹭?又是谁敲响了离人的 心?是人耳的音符吗?不是,应该是 那悠远的琴意吧。
徐上瀛先生在《溪山琴况》中这样提及“远”:“远与迟似,而实与迟异,迟以 气用,远以神行,故气有候,而神无 候。
会远于候之中,则气为之使;达 远于候之外,则神为之君。
至于神 游气化,而意之所之玄之又玄。
时 为岑寂也,若游峨眉之雪;时为流 逝也,若在洞庭之波,倏缓倏速,莫 不有远之微致。
【明清音乐】《溪山琴况》与《乐府传声》.doc
【明清音乐】《谿山琴况》与《乐府传声》徐上瀛在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以前写的《谿山琴况》是一篇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琴的表演艺术美学原则的著作,它总结了明末以前琴的表演艺术的丰富经验,并有所发展。
《琴况》全篇共二十四则,系据北宋崔遵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见解,推演发挥而成。
首则“和”是全篇总纲。
“和”就是“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
“弦与指合”,就是指法必须符合琴弦(包括琴)的客观性能。
“指与音合”首先要取音准确,要做到每个音、每个乐句乃至全曲必须节奏清楚、层次分明;而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反映客观世界的“心”,使吟猱绰注、轻重缓急与“音”相适应,使曲调能表达出情感。
至于“音与意合”,徐上瀛认为:“音从意转。
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将众妙归焉”。
的确,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境,必须驾驭与技巧紧密结合的“音”;而“音”又必须服从“意”,表达“意”,这样才能引人入胜。
《琴况》认为“音”必须讲求形式的美,做到“纡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使“音”的精义与“意”的深微相一致。
但《琴况》并未停留于此,它进而还强调了“得之弦外者”的重要性。
它认为有了弦外之音,包括想象、风格等等,才能使艺术家的表演臻于出神入化的境界:“与山相映发,而巍巍影现;与水相涵濡,而洋洋徜恍。
暑可变也,虚堂疑雪;寒可回也,草阁流春。
其无尽藏,不可恩议”。
这才是“音”与“意”的真正统一。
由此可见,《琴况》所谓的“和”,实即如何正确处理乐器、演奏技巧、音乐形式美、想象、风格、表现内容、意境、情趣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它们溶铸成一个整体。
“和”并不是《琴况》最先提出的,《琴况》的贡献,就在于它继承了先秦道、儒两家和嵇康、崔遵度等人的见解,从”弦”、“指”、“音”、“意”(包括弦外之音)四个方面,探索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古琴表演艺术的总的美学原则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琴况》非常注重内容美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它认为“古雅”是内容美的最高典范,“静”、“远”、“淡”、“逸”是臻于“大雅”的关键。
《溪山琴况》审美价值论简析
《溪山琴况》审美价值论简析
《溪山琴况》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它描绘了一幅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深情。
它的审美价值在于它的语言表达,以及它所表达的情感。
首先,《溪山琴况》的语言表达极具艺术性,诗人用精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诗中“溪流潺潺”、“山色翠翠”、“林声婆婆”、“琴声悠悠”,这些描写自然的词语,把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令人心旷神怡。
其次,《溪山琴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深情。
诗中“溪流潺潺”、“山色翠翠”、“林声婆婆”、“琴声悠悠”,这些描写自然的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他把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心旷神怡。
此外,诗中“溪山万古静”、“林声带愁绪”,这些描写自然的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他把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深沉而又悠远,令人心醉神迷。
总之,《溪山琴况》的审美价值在于它的语言表达,以及它所表达的情感。
它的语言表达极具艺术性,把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令人心旷神怡;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深情,把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心醉神迷。
从《溪山琴况》中看中国古琴音乐美学思想
从《溪山琴况》中看中国古琴音乐美学思想1 徐上瀛与《溪山琴况》《溪山琴况》一书,是明末吴派民间琴师徐上瀛所著。
徐上瀛不仅是明末著名古琴家,而且精通琴理、学贯乐味,著述除《溪山琴况》外,另有《万峰阁指法阴笺·凡例》及谱中所收《大还阁琴谱》六卷和《弹琴规范五则》。
其中《溪山琴況》)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古琴表演理论的重要琴乐美学专著。
《琴况》一书,是徐上瀛在长期的琴乐实践、揣摩的过程中,借鉴、吸收和总结前人琴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琴乐演奏与审美中的4个命题,对古琴有关内外、主客、心物、形神等关系问题,以种属概念逻辑关系系列,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和不同类别作出了周密的阐发。
故《琴况》并非是一部音乐美学专著,而是以古琴的演奏技艺为其切入点,以自己独特的音乐审美观为统领,从实践到理论,由具体到抽象,兼收并蓄,内外兼论,合多为一,自成体系,从而使《琴况》的诸多命题形成了巨大的理论整体整合力,极富启发诱导性,这正是此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和独特价值所在,故况可谓集中国古琴美学思想之大成。
《溪山琴况》的审美《琴况》美学思想的立论基础,其书开宗明义曰:“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为琴。
其所首重者,和也。
”即以琴乐之情理陶冶人之性情,净化人之心灵,调协社会之人际关系,使之天下归于“和”。
对于此“和”,本文以为,是泛指一般意义之“和”,具体的则是指“中和”。
如《琴况》在论“润”况时所言:“凡弦上之取音,惟贵中和”,“润之为妙,所以达联盟其中和也。
”在论“轻”况时又说:“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和为主”等等。
这显然是以儒家传统中和之美为准则。
但除主中和之美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琴况》还贯穿着对“希声”境界的追求和对时古之辨、雅俗之辨的强调。
那么何为“希声”?《琴况》说,“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通乎杳渺,出有入无”,又说“调古声淡,渐入深渊,……此希声之引伸也”、“疏疏淡淡,其音得中正和平者,是为正音”。
溪山琴况加注解完成
溪山琴况中国古代古琴巨作。
作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
“琴况”,即琴(琴音、琴乐)之状况、意态(形)与况味、情趣(神)。
徐上瀛根据宋崔尊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原则,按照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溪山琴况》是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清代琴论与古琴艺术有很大影响。
1作者介绍2二十四况▪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明末琴家徐上瀛,别署青山。
武举出身,曾参与抗清,后改名珙,号石帆,隐居吴门。
徐上瀛是琴学虞山派的后继者,就他与虞山派创始人严徵的关系而言,后人认为“天池严氏以清、微、淡、远为宗,徐青山继之”(《琴学丛书·琴学随笔》),也看到:“天池作之于前,青山述之于后”,“青山踵武其后,稍为变通”(《诚一堂琴谱·序》),仍然承认了徐上瀛在前人基础上“稍有变通”。
这是就虞山派琴学理论的基本原理而言。
但是,从琴学理论的系统性来说。
若将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与今存严徵的琴学理论就相比较来看,徐上瀛的琴学理论以其完整和系统而可称得上是古代琴学理论的集大成者。
徐上瀛,号石帆,明末清初琴家。
约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卒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
万历年间曾从陈星源、张渭川学琴,并与严征等交往,后发展虞山派“清、微、淡、远”的风格,并兼收各家之长而别创一格,成为明末清初着名琴家,虞山派代表人之一,时人誉为“今世之伯牙”。
[1]2二十四况编辑徐上瀛所著《溪山琴况》是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讲述琴乐表演艺术理论的专著,也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这部著作在总结前人琴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古琴表演艺术的24个审美范畴,即所谓“二十四况”。
这二十四况是: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
徐上瀛仿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而提出“二十四况”,并且通过对24个琴乐审美范畴的阐发,较为完整而精到地探讨了古琴演奏美学中的许多重要问题。
由《溪山琴况》引发的古筝审美思考
上瀛认为“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辨之在指,审之在听”。
《溪山琴况》中将古琴调弦方法分为“散和”和“按和”。
“散和”在古筝中较常见,即“不按而调,右指控弦,迭为宾主,刚柔相济,损益相加”。
在古筝定弦中,一般采用右手弹奏纯八度或纯四度、纯五度等音程性质进行调弦,而左手可以通过移动琴码来进行调节音高,或者借用琴扳手来松紧琴弦,以此达到音的高低值。
当然,这种调弦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耳朵以及对音高的熟悉度,因此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大量视唱练耳训练。
在具备基本要求之后继而来谈论有关古筝的技巧之美。
(一)运指之音理徐上瀛言:“夫弦有性,欲顺而忌逆,欲实而忌虚。
”对于弦和指,弦属于客体,指是主体。
对于弦要顺而不能逆。
《溪山琴况》中这样表述到“若绰者注之,上者下之,则不顺”,因此要做到“细辨其吟揉以叶之,绰注以适之,轻重缓急以节之”。
“欲用其意,必先练其音”,对于左手的吟揉要做到恰到好处,中间没有任何滞碍,使乐曲“迂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
《琴况》言:“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固有分数以定位”,若“混而不明”,难以出“和”,只有合律才能达到“和”,在古琴里通过左手按弦来把握音的准确度,古筝与其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作为中国民族弦乐器,古筝记谱子定弦是传承古时的民族五声调式,没有4和7,因此在遇到4和7或变音时需要通过左手压弦深浅来控制音高,压弦太深容易使音高过高,压弦浅则又会使音高偏低,从而无法达到“和”。
这些都是用最精细的音理来表现出最深微的心绪,此则“细辨其吟揉以叶之”。
而“绰注以适之”,每一个音应该用什么样的指法是尤为重要的,也是需要习琴者细细揣摩的,这就需要表演者具有一定的音理储备。
在拿到一份新的乐谱时,我们不仅要对乐谱中的音和节奏,乐句气口等基本要素进行把握,更需要掌握的实为每个音的指法。
当演奏者编排指法时,需凭借乐句进行编排,而非单独的音,以此来促成指序的连贯性。
在弹奏快板时,指法显得更为重要,若不能将指序编排好,则容易影响手指独立性从而影响快板的速度以及音色,使手指不能在琴弦上灵活地运动。
明徐上瀛:《溪山琴况》(二十四况)——习琴必读
明徐上瀛:《溪山琴况》(二十四况)——习琴必读徐上瀛,号青山,明末清初琴家。
约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卒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
万历年间曾从陈星源、张渭川学琴,与虞山派創始人严澂為同門師兄弟,继严澂之后,发展虞山派“清、微、淡、远”的风格,并兼收各家之长而别创一格,成为明末清初著名琴家,虞山派代表人物之一,时人誉为“今世之伯牙”。
《溪山琴况》作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
“琴况”,即琴(琴音、琴乐)之状况、意态(形)与况味、情趣(神)。
徐上瀛根据宋崔尊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原则,按照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溪山琴况》是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清代琴论与古琴艺术有很大影响。
一曰“和” 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
其所首重者,和也。
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辨之在指,审之在听,此所谓以和感,以和应也。
和也者,其众音之款会,而优柔平中之橐答乎?论和以散和为上,按和为次。
散和者,不按而调,右指控弦,迭为宾主,刚柔相剂,损益相加,是为至和。
按和者,左按右抚,以九应律,以十应吕,而音乃和于徽矣。
设按有不齐,徽有不准,得和之似,而非真和,必以泛音辨之。
如泛尚未和,则又用按复调。
一按一泛,互相参究,而弦始有真和。
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和至矣。
夫弦有性,欲顺而忌逆,浅实而忌虚。
若绰者注之,上者下之,则不顺;按未重,动未坚,则不实。
故指下过弦,慎勿松起;弦上递指,尤欲无迹。
往来动宕,恰如胶漆,则弦与指和矣。
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固有分数以定位。
若混而不明,和于何出?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肯,音理甚微。
若紊而无序,和又何生?究心于此者,细辨其吟猱以叶之,绰注以适之,轻重缓急以节之,务令宛转成韵,曲得其情,则指与音和矣。
音从意转,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将众妙归焉。
故欲用其意,必先练其音;练其音,而后能洽其意。
如右之抚也,弦欲重而不虐,轻而不鄙,疾而不促,缓而不弛;左之按弦也,若吟若猱,圆而无碍(吟猱欲恰好,而中无阻滞),以绰以注,定而可伸(言绰注甫定,而或再引伸)。
《溪山琴况》琴三个境界作文
《溪山琴况》琴三个境界作文琴声里的溪山。
你听,那琴声就像溪水潺潺,轻松自在地流淌着,仿佛在跟你
唠家常。
这琴声啊,就像山里的风景,看得多了,也就觉得亲切了。
啊,不对!这琴声突然变了,变得激烈起来,就像山间的狂风
骤雨,让人热血沸腾。
这琴,弹得真是太有劲了,听得人血脉贲张,仿佛整个人都跟着音乐舞动起来了。
哎呀,琴声又变得轻柔了,就像是夜晚的微风拂过山林,静谧
而祥和。
这琴声真是有魔力啊,听得人心旷神怡,仿佛整个世界都
变得安静而美好了。
浅论《溪山琴况》之“静”对生命的关照
浅论《溪山琴况》之“静”对生命的关照【摘要】《溪山琴况》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其中“静”成为生命的关照之源。
静与生命息息相关,它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能够使人心灵得到净化。
静的哲学内涵深远,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静的状态中,人们可以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拥有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通过静,人们可以得到启迪,感受到正能量的注入,同时也能得到对人生的指引。
静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宁静和安宁,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体悟。
在纷繁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学会静心,体验“静”所给予的种种益处。
通过《溪山琴况》中“静”的描绘,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宁静之美,领悟生命中静谧的力量。
【关键词】《溪山琴况》、静、生命、关照、哲学、内涵、人生、境界、修身养性、心灵净化、启迪、正能量、指引1. 引言1.1 介绍《溪山琴况》《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极具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其作者是唐代大诗人王维。
这部作品以琴为载体,描绘了作者在山水之间弹琴的情景,展现了深邃的思想和内心世界。
在《溪山琴况》中,“静”是一种重要元素,贯穿始终,贡献了作品的深邃与灵动。
作品通过描绘“静”来表达作者对于自然、人生以及心灵的深刻思考,引导读者进入宁静的境界,感受到大自然中那种静谧而又神秘的力量。
通过琴声与山水的交融,王维在《溪山琴况》中展现了生命的奥秘和宇宙的无限。
这部作品既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又暗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引领着读者审视自我内心,探寻生命的真谛。
《溪山琴况》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凝练的意境,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珍品,也为我们探讨“静”对生命的关照提供了宝贵的思考素材。
1.2 探讨文中的“静”《溪山琴况》是一部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静”的内涵。
探讨这部作品中的“静”,不仅可以深入探讨生命的意义,还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在《溪山琴况》中,“静”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它不仅仅是停止动作的状态,更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浅论《溪山琴况》之“静”对生命的关照
浅论《溪山琴况》之“静”对生命的关照《溪山琴况》是明代文士唐寅创作的一篇文章,该文描述了一位琴者在溪山之间弹奏琴曲的情景。
文章着重描绘了“静”的氛围对生命的关照,表达了对宁静、安宁的追求和对人生中瞬息即逝的美好时刻的珍视。
文章开篇即以“闲人忘归不解愁,登山步罡泽神游。
”描述了主人公在远离尘嚣的溪山间遗忘了烦恼,心情愉悦地攀登山崖,欣赏自然风景。
这一景象无疑展现了“静”的关照,给予人们心灵的抚慰和放松,使人们暂时忘却了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和困扰。
在文中的描写中,作者重点将目光转向主人公弹奏琴曲的情景。
当琴声自溪流边传出的时候,几只小鸟飞舞起来,流水激起波纹,整个山林仿佛被一股恬静的力量笼罩。
这种静谧的氛围透过琴声传递给周围的一切,如同一缕微风吹拂而过,抚平了周围世界的纷繁和嘈杂,将人们带入到一种完全放松和平静的状态中。
文章中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在弹奏琴曲的过程中,主人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山林的宁静与宽广,内心变得宁静而安详。
这种静谧的状态让主人公更加平静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生命中瞬息即逝的美好时刻。
通过音乐的力量,主人公超越了现实的束缚,获得了一种深刻的内心体验和生命境界的升华。
文章的结尾,则展现了主人公在“静”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回到尘嚣的世界中,主人公依然带着内心的宁静和快乐,世界上的一切变得微不足道,无法干扰内心的宁静。
这种宁静不是死寂和孤单,而是一种深刻内心触动的宁静,一种可以与周围环境共鸣的宁静,一种生命中真正的自由和豁达。
这一描写突出了“静”对生命的关照的重要性,教导人们通过寻找宁静、感受内心的平静和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在喧嚣和繁忙的现实生活中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满足。
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刻,因为它们转瞬即逝,不会再回来。
只有在宁静中,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感受到自我与世界的和谐共鸣。
浅论《溪山琴况》之“静”对生命的关照
浅论《溪山琴况》之“静”对生命的关照《溪山琴况》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古典文学作品,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静”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它对生命的关照更是深刻而独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溪山琴况》中“静”对生命的关照。
“静”在《溪山琴况》中代表了一种内心的沉静和平静。
这种沉静和平静,并不是指物质生活的安静,而是一种对内心的澄明和平和。
在《溪山琴况》中,作者通过描绘溪水潺潺、山林幽静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心的抚慰。
这种“静”是一种内心的宁静,是对生命的一种超然的态度。
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喧嚣和烦扰只是世俗的表象,而内心的清静才是最为宝贵的。
“静”在《溪山琴况》中还代表了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感悟。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一种对生命、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思考。
《溪山琴况》通过沉静的自然景色,呈现了生命的无穷广袤和深邃,让人不禁沉思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在这种深沉的思考和感悟中,人们会发现生命中的琐碎和纷扰,并不值得过多的关注,而真正值得关注的,是生命中那些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是对于生命的感悟和领悟。
“静”在《溪山琴况》中还代表了一种对生命的拯救和救赎。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内心的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超然自得的生命态度。
这种态度告诉我们,生命之美在于内心的宁静和清净,在于对真理和美的追求。
而这种追求正是对世间烦恼和苦难的一种解脱和救赎。
在这种“静”的状态中,人们可以摆脱世间的纷扰和烦恼,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拯救自己,救赎自己。
《溪山琴况》中的“静”并非单纯的静态景色,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关照。
它代表了一种内心的沉静和平静,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感悟,还代表了一种对生命的拯救和救赎。
这种关照让人们看到,生活的真谛并不在于物质的表象,而在于内心的深处。
生活中的喧嚣和烦恼只是暂时的,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内心的宁静和清净,是对真理美好的追求,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关爱。
溪山琴况
溪山琴况作者小传:徐上瀛,号石帆,明末清初琴家。
約生于明万歴十年(1582),卒于清康煕元年(1662)年。
万歴年間曾従陳星源、張渭川学琴,并與嚴徴等交往,后發展虞山派“清、微、淡、遠”的風格,并兼收各家之長而別創一格,成爲明末清初著名琴家,虞山派代表人之一,時人誉爲“今世之伯牙”。
《溪山琴况》作于崇禎十四年(1641)年。
“琴况”,即琴(琴音、琴樂)之状况、意態(形)與况味、情趣(神)。
徐上瀛根据宋崔尊度“清麗而静,和潤而遠”的原則,按照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溪山琴况》是古琴音樂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對清代琴論與古琴藝術有很大影響。
和静清遠古淡恬逸雅麗亮采潔潤圓堅宏細溜健軽重遅速一曰“和”。
稽古至聖心通造化,徳協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爲琴。
其所首重者,和也。
和之始,先以正調品弦、循徽叶声,辨之在指,審之在聴,此所謂以和感,以和應也。
和也者,其衆音之款会,而優柔平中之橐答乎?論和以散和爲上,按和爲次。
散和者,不按而調,右指控弦,迭爲賓主,剛柔相劑,損益相加,是爲至和。
按和者,左按右撫,以九應律,以十應呂,而音乃和于徽矣。
設按有不齊,徽有不准,得和之似,而非真和,必以泛音辨之。
如泛尚未和,則又用按復調。
一按一泛,互相参究,而弦始有真和。
吾復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與指合,指與音合,音與意合,而和至矣。
夫弦有性,欲順而忌逆,淺實而忌虚。
若綽者注之,上者下之,則不順;按未重,動未堅,則不實。
故指下過弦,慎勿松起;弦上遞指,尤欲無迹。
往来動宕,恰如膠漆,則弦與指和矣。
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固有分数以定位。
若混而不明,和于何出?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肯,音理甚微。
若紊而無序,和又何生?究心于此者,細辨其吟猱以叶之,綽注以適之,輕重緩急以節之,務令宛轉成韵,曲得其情,則指與音和矣。
音従意轉,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將衆妙歸焉。
故欲用其意,必先練其音;練其音,而后能洽其意。
如右之撫也,弦欲重而不虐,輕而不鄙,疾而不促,緩而不弛;左之按弦也,若吟若猱,圓而無碍(吟猱欲恰好,而中無阻滯),以綽以注,定而可伸(言綽注甫定,而或再引伸)。
浅论《溪山琴况》之“静”对生命的关照
浅论《溪山琴况》之“静”对生命的关照《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该词以描绘自然山水景观为主题,其中一个关键主题是“静”。
这首词通过描述自然界的宁静与安详,以及与人类生活的联系,表达了静对生命的关照和启迪。
词中的“静”主要表现为溪山的宁静、景色的静谧和人心的静定。
词的开头便描述了“楚天千里远,白云杨柳春醪”中的宁静和安详,有如一幅宁静的画卷。
接着,苏轼将目光转向山水之间的点滴,如“梅子黄时日日晴”和“小溪泻边风日晴”,都展示了清幽雅致的景色。
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观,词人将读者的想象力引向一种静谧而宁静的状态。
这种静谧的景色进一步与人类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了静对生命的关照。
苏轼在词中写道“少小虽非才,老大觉来迟”,这是词人对自己生命经历的反思。
年轻时的他过于浮躁,没有好好珍惜时间;而当他年老时,才意识到时间的宝贵。
通过反思,词人认识到了生命中宁静而安详的重要性,这种宁静不仅可以赋予人以安慰和舒适,同时也能够让人深刻体验到生命的真谛。
词中还描绘了静对人心的疗愈和启迪。
苏轼在词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描绘了他对乡愁的思念。
在现代快节奏和压力重的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到疲惫和压抑,这时,一份宁静和清静的心境就变得格外重要。
如苏轼在词中所言“混忘了,若闻琵琶说”,在静谧的环境下,人们可以放松自己,远离纷扰和烦恼,静静地欣赏自己内心的琴弦,感受生命的美好。
《溪山琴况》中的“静”通过描绘自然的宁静和人心的静定,展现了静对生命的关照。
词人将读者带入一种宁静而安详的状态,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喧嚣和浮躁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启迪,珍惜宁静,感受生命的美好。
“静”对于生命的关照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