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含解析
2012-2018高考历史真题分解必修一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版)
必修1分课汇总(人教版)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2018年题组1.(2018·北京高考·14)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
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这表明()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的军机处【解析】材料强调是军机处的废除与设置,且根据材料中“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说明其权力弱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加强皇权的措施,并未涉及对地方的统治,故B项错误;军机大臣仅仅是“跪奏笔录,上传下达”,并未获得宰相职位且清朝已经废除宰相,故C项错误;军机处由废除到重新确立,说明适应了当时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有利于加强皇权,故D项正确。
【答案】D2017年题组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解析】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并导致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故A项正确;明朝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故B项错误;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说明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丧失,故C项错误;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7·天津高考·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
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为改变这种状况,明太祖朱元璋的对策是()B.废除丞相C.设三司使D.设军机处,不是明太祖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与此对应的措施是废除丞相,故B项正确;设三司使是宋朝为弱化相权在财政方面采取的措施,故C项错误;设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故D项错误。
2.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
以上变化表明()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终天顺之世,贤为首辅”不能说明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故A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B项错误;即使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内阁也没有取代六部,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专命内阁条旨”表明内阁参与国事决策,故D项正确。
3.明初,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到永乐时期,“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嘉靖时,阁臣“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万历初年,张居正任首辅,“威柄之操,几于震主”。
这一变化过程说明()A.内阁始终不掌实权B.内阁权力逐渐坐实C.皇帝专制得到抑制内阁始终不掌实权”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阁臣“预机务”“列六部之上”“威柄之操,几于,反映了内阁的权力在逐渐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皇帝专制得到抑制,而且内阁本身的出现和存在就是皇权强化的表现,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六部权力尽归内阁,故D项错误。
4.下面为一部史学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著作是() 前言 .................................................................................................................................................................. 第一章国家机构的核心——皇帝............................................................................................................... 第一节大位、大权、大政 .......................................................................................................................... 第二节强化皇权的措施 .............................................................................................................................. 第三节皇权在国家机制中的运作............................................................................................................... 第二章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禁直机构....................................................................................................... 第一节三公三孤 .......................................................................................................................................... 第二节内阁 .................................................................................................................................................. 第三节中书舍人 .......................................................................................................................................... 第四节尚宝司 .............................................................................................................................................. 第五节六科 .................................................................................................................................................. 第六节翰林院 .............................................................................................................................................. 第七节詹事府 .............................................................................................................................................. 第三章分理国家政务的行政机构...............................................................................................................A.《唐代政治史略稿》B.《元朝政治制度述略》C.《明代国家机构研究》,题干中并未提到三省,故A项错误;元代辅助皇,而题干中并未提到中书省,故B项错误;明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机构为内阁,题干中提到内阁,故C项正确;清代雍正时期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为军机处,题干中并未提到军机处,故D项错误。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含答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皇明祖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对此理解符合史实的是()A.成祖罢相,高度集权B.都察御史,行使监察C.权分六部,内阁统帅D.废除丞相,政治清明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自秦以来辅佐天子处理国政的相位,至是废去,遂成绝对君主独裁的局面".对“至是废去”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A.仿效前代末期皇权稳固的做法B.六部名存实亡使皇帝萌生废相念头C.殿阁大学士篡夺相位对皇帝的鼓动D.皇帝认为宰相擅专威福,危及君主3、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徐阶曾说:“人尝谓辅臣(内阁首辅)拟旨,几于擅国柄,乃不然。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首辅A。
承担了丞相的职能 B.不享有决策大权C。
制约了皇权的膨胀 D.成为最高行政长官4、雍正八年,始设军机处,以便于处理西北军务;乾隆时期,军机处办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多,职权也比雍正时期更大,“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这表明军机处A.成为牵制皇权的有力机构B.逐渐成为加强专制皇权的工具C。
代行丞相的主要权力职能D。
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5、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逐渐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6、“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在政府里的权任却很高。
因为一切奏章,政事,看详批答,都要经他们手。
"文中“他"的身份可能是A.秦朝御史大夫B.唐朝尚书令C.元朝中书令D.明朝内阁大学士7、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
高中历史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等级提升]一、选择题1.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因政务过多发出了“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的感慨。
引发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 )A.宰相的废除 B.实施八股取士C.内阁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置答案 A解析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皇权高度集中,全国重大政务都要由其决断,因而会发出材料中的感叹,故A项正确。
八股取士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项;内阁设立于明成祖时期,故C项错误;军机处设置于清朝,故D项错误。
2.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答案 C解析材料表明,明朝没有善治,是从明太祖废丞相开始的,这说明黄宗羲认识到宰相制度对君主权力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故选C项。
A、B、D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误解,故排除。
3.黄仁宇在《万历五十年》中说:“一人乾纲独揽,如果没有过人的精力,绝顶的记忆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对政务的练达以及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权力的痴迷,根本无法做到。
”因此,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势必要寻求某种制度补偿性替代。
其所寻求的“制度补偿性替代”是( )A.设立中朝 B.设立殿阁大学士C.设立内阁 D.设立军机处答案 B解析明太祖废丞相后,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但皇帝负担过重,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故B项正确。
汉代设立中朝,故A项错误;内阁正式设立是在明成祖时期,故C项错误;清朝设立军机处,故D项错误。
4.“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
”其中“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的影响是( )A.进一步加强了皇权B.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C.进一步削弱了相权D.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事咨询机构”是指内阁。
课时作业6: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清政治制度的变革主要围绕A.皇权与外戚、宦官的矛盾B.中央政权与边地民族的矛盾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D.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要展示雍正帝的政治改革内容,选择的历史事件最好是A.仿明制设内阁B.创设南书房CC.设置军机处D.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3.明太祖废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是()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4.我国内阁决策制度形成于()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 C.清顺治时D.清康熙时5.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是()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③分散了地方的权力④扩大了各藩王的权力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6.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A.决定军国大事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7.你看过《宰相刘罗锅》吗?号称“贪污之王”的军机大臣和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军机处设置于()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8.宋太祖和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A.设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B.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及权力C.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D.改变选择官吏的方法9.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皇权日益加强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C.皇权代替相权D.皇权与相权协调10.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11当东方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的时候,西方国家正()A.进行反封建的思想革命B.开辟新航路C。
进行政治革命确立民主政体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2.下列现象,哪一项发生于明代?()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作业 4君主专制的增强一、选择题1.“洪武皇帝希望紧紧将权利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单独办理国家大事。
可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没法肩负的,他于是招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构成了一个特其他政府部门”资猜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A.协理奏章B.参加决议C.履行政令D.督查百官分析:从“洪武皇帝单独办理国家大事”能够判断这指的是明初取销宰相制度,君主专制进一步增强。
今后构成的“特其他政府部门”指的是辅助皇帝办理政事的殿阁大学士,他们不参加决议,也不负责履行政令和督查百官,不过辅助皇帝办理奏章。
应选 A 项。
答案: A2.明朝废丞相建立内阁,清代设置军机处。
这两项史实表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A.皇权遇到限制B.君主专制增强C.世袭制度消亡D.地方权利削弱分析:理解废丞相及设军机处的影响是解题重点, A 项与事实相悖,清除;C、D两项与题干没关,且 C 项与史实不符,清除;废丞相增强了君权,军机处的建立是君主专制发展到巅峰的标记, B 项正确。
答案: B3.《明史》记录:“成祖简翰林官直( 值 ) 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抵御前,多出宸 ( 帝王 ) 断。
儒臣入值,备顾问而已。
”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 A.参加机务,批答章疏B.参加决议,传达公函C.参加政务,充任顾问D.参加政事,主管文教分析:依照“参预机务”“备顾问而已”可知,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参加政务,充任顾问。
应选 C 项。
答案: C4.“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势力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
臣备员六年,百儿皆奉吊断,分绝不敢欺凌。
部务尽听主者,分绝不敢与闻。
”这反应出明朝内阁()A.控制了国家决议大权 B .上涨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利和地位日趋提高 D .是君主专制增强的产物分析:明朝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增强的产物,依据题目中“中有一二势力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取祸部务尽听主者,分绝不敢与闻”,内阁成员均B 项错误;内阁的权利和地位根源于皇帝的个人意向,是君主专制增强的产物,故C项错误;依据前方的剖析,故 D 项正确。
课时作业12: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课时规范练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选择题1.(2018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期中,8)“宰相制度既然仅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的,那么,它一旦能够找到其他替代制度,且这一制度能够更有效维护皇家利益的话,皇帝就会毫不犹豫地废除宰相制度。
”由此可知,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是为了( )A.加强君主专制B.提高六部地位C.限制中书权力D.给予内阁实权2.(2018福建福州毕业班单科质检,6)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官阶只有正五品,无定员,阁员通常由六部尚书(正二品)来兼任,其官衔是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譬如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之类。
这表明( )A.内阁非法定机构B.六部直接行使丞相职权C.大学士地位提高D.皇权受到大学士的制约3.(2018安徽安庆二模,27)《明史·职官志》记载:“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廷元辅……秉笔、随堂视众辅。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内阁制彻底瓦解 B.宦官操纵威柄C.皇权专制的痼疾D.内阁首辅无权4.(2018四川广安三模,27)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
这反映出当时( )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5.(2018广东肇庆三模,27)万历初,张居正为首辅,人称“张相公”,他认为自己“所理者,皇上之事也,所代者,皇上之言也”,“居正请广纳阁员,诏即令居正推。
居正因推礼部尚书马自强、吏部右侍郎申时行入阁”。
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A.皇权高度集中B.内阁首辅大权独揽C.形成君臣共主的理政格局D.内阁拥有国家政治的决策权6.(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5)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
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7.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阁首辅的地位开始突出,倍受大臣们的尊崇,称其为首相,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也多为首辅举荐,他们事事附和首辅,不敢有什么意见。
2018年高一历史人教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
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中央集权C.提高行政效率D.实现权力制衡解析:A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杀掉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丞相制度。
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使六部直接归属于皇帝,以强化君主专制。
2.“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
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 )A.丞相B.殿阁大学士C.尚书令D.军机大臣解析:B 朱元璋为解决“废丞相,权分六部”给皇帝带来的繁重的工作量,设立了殿阁大学士。
3. 《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
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 )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解析:C 从“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可知内阁阁臣参与政务,从“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知内阁阁臣是皇帝的顾问,C 项正确。
4.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曾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
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此材料说明( )A.三省六部的长官负责制B.阁臣作为顾问,对君权与部权都很尊重C.明朝没有宰相之职只有阁臣D.阁臣秉承旨意,提高行政效率解析:B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叶向高认为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一旦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
因此,叶向高在阁六年,对君权、部权都很尊重,B项正确。
5.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
高考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含解析
课时作业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
……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
”文中的“朕”是指()A.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皇权,明太祖以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提高六部的地位,使其直接由皇帝指挥,以期“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2.《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说明了()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内阁权力扩大,拥有决策权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激化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居正为政,以尊主权……”可知,张居正生前内阁职权很大,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情况发生转变,反映张居正之后内阁职权很小,这是皇权作用的结果,故选A项。
只有皇帝才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
明太祖时期已经废除了丞相,故C项错误。
题意没体现内阁与六部的关系,故D项不选。
答案:A3.明以前各个王朝,凡君主年幼,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的人物代为摄政,而明代则规定,皇帝的叔父、兄弟以及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国”。
“之国”的出现()A.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制度B.有助于皇权摆脱支系牵制C.充分体现了分封制的弊端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答案:B4.清代学者赵翼认为,“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
”由材料可见()A.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中国早期议会的基本特征B.议政王大臣会议在清朝前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C.雍正皇帝因为在东北用兵设立了军机处D.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实现了皇权高度集中解析:议会具有限制君权,体现民主的特征,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是受奴隶制末期军事民主合议制的影响,不具有议会特征,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只是能够限制君权,不可能高于皇帝,故B 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是为对西北用兵,故C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D项正确。
2012-2018高考历史真题分解必修一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版)
2012-2018高考历史真题分解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版)C.传统政治制度的维持与社会机制密切相关D.君主制的长期存在是一个谜团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的复杂性解析】文章指出,“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是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病之一,但仅仅认为君主“私天下”就能解释君主制长期存在是不合理的,实际上君主制的长期存在与社会机制密切相关,说明君主专制制度的复杂性,故C项正确;A项只是文章的一个论述,不是重点;B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没有表达文章的核心意思;D项也只是文章的一个论述,不是重点。
答案】C二、___答题1.(2017·全国卷Ⅰ高考)请简述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海禁政策及其影响答案】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是指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实行的禁止民间私船出海的政策。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海禁”政策,并将其加强。
这一政策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限制了民间贸易和海外联系,使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相对封闭;二是促进了海上走私和海盗活动的猖獗,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威胁。
2.(2018·全国卷Ⅰ高考)请简述清代的“科举制度”及其作用。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科举制度及其作用答案】清代的“科举制度”是指清朝实行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乡试、会试和殿试的考试选拔出贡生和进士,进而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供了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官员的机制,使人才得以充分发挥;二是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控制科举考试来掌控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三是促进了社会稳定,因为科举制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向上流动的途径,使社会上层人士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从而减少了社会矛盾和不满。
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宋代开始出现了乡约制度,其主要功能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
明清时期,乡约制度逐渐发展,宣讲“圣谕”成为了最重要的内容。
课时作业10: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1.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理解,最准确的是()胡惟庸案大捕杀A.法治的加强B.中央权力的加强C.皇权的强化D.中央机构的调整2.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A.内阁B.军机处C.三司D.中书省3.关于明朝内阁的性质,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B.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C.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D.相当于元朝的中书省4.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5.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面时,我们知道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 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B.皇太极在位期间C.康熙帝亲政时期D.雍正帝在位时期6.“机构精简,行政效率提高,遇事不互相推诿,能迅速处理军国大事。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机构设置的作用()A.清初内阁B.中书省C.军机处D.清初六部7.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
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
”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D.清代的军机大臣8.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和珅等人都是军机大臣。
这些A.必须是高级军事将领出身B.都是皇帝亲自“钦定”的亲信大臣C.其实际官职就是丞相(宰相)D.处理军政大事有独立的决策权9.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它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北宋设中书门下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清朝设置军机处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10.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资料记载(见表)时期全国人口(丁) 官员官民之比西汉 5 959万7 500人1∶7 945唐高宗时 5 238万13 465人1∶3 927元成宗时 5 816万22 500人1∶2 613清康熙时 2 459万27 000人1∶911图一唐朝中央机构图二明朝中央机构图三清朝军机处内景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
课时作业18: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 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C. 相权重新得以恢复D.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2.明朝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一直是一级行政区最高长官。
尽管自宣德年间开始出现总督或者巡抚等职,但明朝总督与巡抚一般仅为军事长官且为临时性,一般不能干涉布政使与按察使的工作。
可见,三司制度的设立()A. 使君主专制得以实现B. 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C. 使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加强D. 缓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3.《国史大纲》载“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
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
然能治国,不能服人。
法度虽严,非议四起”。
“非议四起”主要是由于()A. 自身不正贪污腐化B. 不善理财入不敷出C. 阁臣弄权不合制章D. 世俗日下嫉贤妒能4.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阁首辅的地位开始突出,倍受大臣们的尊崇,称其为首相,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也多为首辅举荐,他们事事附和首辅,不敢有什么意见。
材料中的现象()A. 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B. 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C. 说明内阁首辅取得决策权D. 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5.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B. 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C. 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 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6.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认为:“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
”这一机构是()A. 内阁 B. 南书房 C. 军机处 D. 文渊阁7.下表为官方统计的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的部分时期官民之比信息。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时期西汉唐高宗时元成宗时清康熙前期全国人口(丁)5959万5238万5816万2459万官员7500人13465人22500人27000人官民之比1∶7945 1∶3927 1∶2613 1∶911A. 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B. 官员的增加大大提高行政效率C. 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D. 专制和集权导致行政成本增加8.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课时作业2: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
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D.实现权力制衡答案 B解析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留下上述祖训的皇帝是() A.唐太宗B.宋太祖C.明太祖D.清世宗答案 C解析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至此,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3.“奏章票拟,主之内阁。
”这种情况开始出现于() A.明宣宗时B.明英宗时C.顺治时期D.康熙时期答案 A解析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明宣宗时,内阁取得票拟权。
4.康熙帝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下列图示正确的是()答案 B解析康熙帝时期,清朝中央机构主要是议政处、内阁、南书房,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5.中国古代设立军机处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答案 D解析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材料二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课时作业5: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1.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
”为解决此问题,朱元璋①三分相权,集权于一身②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③增设军机处,组织内阁④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大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明成祖时的内阁与清雍正帝时的军机处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负责日常事务C.掌管军事,担任安全保卫D.参与政务,没有决策权力3.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4.下列各项对下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拟票者类似皇帝的机要秘书B.最高命令出自拟票官员C.皇帝无权亲见各地官员奏折D.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5.“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它说明军机大臣职能主要是A. “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B.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C. 与皇帝“共治国事”D.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6.黄宗羲说:“有明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7.《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B.明朝宰相虽有其名却无其实C.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8.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
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课时作业25: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会导致“天下骚乱”。
由此可知,朱元璋废丞相主要是因为()A.宰相胡惟庸乱政B.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C.朱元璋性格多疑D.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解析材料“‘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会导致‘天下骚乱’”体现了朱元璋废丞相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故B项正确。
答案 B2.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 160件。
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 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
为解决这样一问题,明太祖()A.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C.设立内阁分理政务D.设立宰相分理政务解析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与材料中“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相符,故A项正确。
答案 A3.(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按旧例,明代内阁除密奏君主的文书外,“凡有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
这说明明代内阁()A.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B.阁臣权力有限C.提升了政府办事效率D.深受皇权控制解析由材料“凡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说明明代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故A项正确。
答案 A4.(2018·河南洛阳模拟)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洲贵族参与处理军国大事的制度,遵循“从来国家政务,惟宗室协理”的原则,其中的亲王皆是太祖、太宗子孙,他们成为皇帝依赖的群体,也是清朝前期皇权的重要分享者。
由此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A.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B.表明清初满洲贵族享有民主权利C.恢复了西周的宗法体制D.是清朝集权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解析根据“从来国家政务,惟宗室协理”、“亲王皆是太祖、太宗子孙”等信息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故A项正确。
课时作业4: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基础巩固1.“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B.宰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答案 B解析明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以加强皇权,B项正确,D错误。
胡惟庸是当时的宰相,朱元璋制造胡惟庸案的真实目的在于通过此案,达到废除宰相制度的目的。
宰相制度被废除,加强了皇权。
2.关于明朝内阁的性质,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B.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C.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D.相当于元朝的中书省答案 C解析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A、B、D三项错误,选C项。
3.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
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
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D.清代的军机大臣答案 C解析从材料“本无相名”、“票拟”、“六部”从中可推断出其为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4.康熙说:“天下大权当统于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
”康熙帝为此设南书房,雍正帝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军机处。
由此可见,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是()A.国家统一的需要B.政令统一的需要C.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D.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答案 C解析康熙帝的话明确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要求,雍正设置军机处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
实行中央集权是国家统一和政令统一的需要,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5.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会在“军机处”景点看到这样的文字说明:“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跪受笔录,上传下达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答案 A解析材料中军机处的办事程序是“阅读奏折——请皇帝旨——拟皇帝旨意——皇帝过目确定——下发旨意”,从中可以看出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或地方部门去执行。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2018·河南濮阳一模]《明书》记载:“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未有。
”与这一记载异曲同工的明代实行的举措是( )A.营建北京并迁都于此B.废丞相,权分六部C.设内阁,辅助皇帝理政D.令地方大臣密折奏事2.明初,朱元璋在废除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
这一举措( )A.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B.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C.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D.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3.明朝宣德年间,内阁有了官属,“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凡奏章和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
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将条旨呈交皇上“批红”,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
阁权进一步强化。
明英宗时期,内阁票拟权逐步完善。
明朝中枢机构的这些变化说明( )A.内阁具有制度化的参与决策权B.标志着明代宦官专权的开始C.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工具D.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4.1572年,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
对此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六部演变为内阁下属机构B.内阁权力扩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C.内阁成为国家法定决策机构D.内阁首辅成为实质上的宰相5.[2018·河北衡水模拟]清朝初年,沿袭满洲贵族议事的旧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
康熙帝亲政后,加强皇权,议政王大臣会议权限逐渐被削弱。
由此可知( )A.清朝初年,君主权力受到较大制约B.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六部权力C.议政王大臣会议避免了决策失误D.康熙帝的做法削弱了满洲贵族权力6.“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失当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2018·某某某某一模]《明书》记载:“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未有。
”与这一记载异曲同工的明代实行的举措是( )A.营建并迁都于此B.废丞相,权分六部C.设内阁,辅助皇帝理政D.令地方大臣密折奏事2.明初,朱元璋在废除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
这一举措( )A.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B.扩大了六部权力X围C.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D.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3.明朝宣德年间,内阁有了官属,“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凡奏章和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
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将条旨呈交皇上“批红”,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
阁权进一步强化。
明英宗时期,内阁票拟权逐步完善。
明朝中枢机构的这些变化说明( )A.内阁具有制度化的参与决策权B.标志着明代宦官专权的开始C.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工具D.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4.1572年,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X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
对此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六部演变为内阁下属机构B.内阁权力扩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C.内阁成为国家法定决策机构D.内阁首辅成为实质上的宰相5.[2018·某某某某模拟]清朝初年,沿袭满洲贵族议事的旧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
康熙帝亲政后,加强皇权,议政王大臣会议权限逐渐被削弱。
由此可知( )A.清朝初年,君主权力受到较大制约B.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六部权力C.议政王大臣会议避免了决策失误D.康熙帝的做法削弱了满洲贵族权力6.“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失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6·广东湛江调研)“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
……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
”文中的“朕”是指(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皇权,明太祖以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提高六部的地位,使其直接由皇帝指挥,以期“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2.(2016·河南六市联考)《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说明了( )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内阁权力扩大,拥有决策权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激化
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居正为政,以尊主权……”可知,张居正生前内阁职权很大,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情况发生转变,反映张居正之后内阁职权很小,这是皇权作用的结果,故选A项。
只有皇帝才有决策权,故B
项错误。
明太祖时期已经废除了丞相,故C项错误。
题意没体现内阁与六部的关系,故D项不选。
答案:A
3.(2016·石家庄一模)明以前各个王朝,凡君主年幼,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的人物代为摄政,而明代则规定,皇帝的叔父、兄弟以及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国”。
“之国”的出现
( )
A.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制度
B.有助于皇权摆脱支系牵制
C.充分体现了分封制的弊端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答案:B
4.(2016·吉林质检)清代学者赵翼认为,“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
”由材料可见( ) A.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中国早期议会的基本特征
B.议政王大臣会议在清朝前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雍正皇帝因为在东北用兵设立了军机处
D.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实现了皇权高度集中
解析:议会具有限制君权,体现民主的特征,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是受奴隶制末期军事民主合议制的影响,不具有议会特征,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只是能够限制君权,不可能高于皇帝,故B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是为对西北用兵,故C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D项正确。
答案:D
5.康熙年间的衙门旧习,在朝廷税收定额之外,另行“加耗”一成,用于维修县衙等公共设施。
雍正元年,一位省级官员奏准实施“火耗归公”:“知县征收钱粮,可加征百分之十的附加税,并将加征所得,大部分留在地方政府,作为行政经费。
”各级地方官员依职务高低,从中收取份额。
“加耗”合法化的政策( )
A.使清朝腐败问题进一步加剧
B.旨在解决基层官员薪俸问题
C.有助于减少地方官扰民现象
D.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