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珠中江城市空间协调发展规划0525(文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中江城市空间协调发展规划(2009-2020)
(征求意见稿)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中山市城乡规划局
江门市城乡规划局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二〇一一年五月
目录
前言 (1)
1 发展评估 (2)
1.1 现状特征 (2)
1.2 存在问题 (3)
1.3 发展前景 (4)
2 发展目标 (8)
2.1 建成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珠中江交通运输一体化
(9)
2.2 建成协调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促进珠中江经济一体化 (10)
2.3 建成多层次的休闲游憩空间体系,促进珠中江生态休闲一体
化 (11)
2.4 建成高品质的人文环境体系,促进珠中江生活一体化 (12)
2.5 建成联结区域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珠中江市政设施建
设一体化 (13)
3 总体发展布局 (16)
3.1 空间结构 (16)
3.2 政策分区 (29)
4 重点专项协调规划指引 (31)
4.1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31)
4.2 创新产业体系规划 (39)
4.3 休闲游憩体系规划 (47)
4.4 人文环境体系规划 (55)
4.5 基础设施体系规划 (62)
5 城际规划建设协调地区指引 (70)
5.1 珠海十字门地区 (70)
5.2 珠海唐家湾-中山南朗 (74)
5.3 中山坦洲-珠海前山、南屏 (77)
5.4 珠海西部沿海-江门银洲湖、广海湾 (80)
5.5 江门江海-中山古镇、横栏 (84)
6 实施保障机制 (87)
6.1 专责委员会制度 (87)
6.2 政策支持 (89)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根据《推进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精神要求并落实珠中江三地规划部门签署的《珠中江城市规划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推进珠中江经济圈建设,实现三市空间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包括珠海、中山、江门三市所辖行政区域,陆域国土面积13029平方公里,2009年常住人口约82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946亿元。
规划期为2009-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珠中江经济圈规划协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相关规划和年度计划的依据。
1 发展评估
1.1 现状特征
珠中江都市圈(以下简称“西岸”)倚靠优良的区位、自然和人文等先天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特色鲜明:
(1)区位条件优越。
西岸毗邻港澳,拥有与国际市场的广泛联系;地处珠江口西翼,与阳江、云浮接壤,是泛珠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与大西南开展海河联运的主要通道,是珠三角连通粤西、沟通大西南的重要门户。
(2)土地资源丰富。
土地总面积13029平方公里,占珠三角土地面积的23.7%,适宜建设的土地面积广阔,耕地和未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东岸的深莞惠都市圈(以下简称“东岸”)的1.6倍;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是东岸的2倍,人均耕地面积是东岸的3.8倍,人均未利用土地面积是东岸的2.8倍。
(3)生态系统完备。
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众多,森林覆盖率达43%;水资源丰富,湖泊鱼塘众多,河道水系密集,拥有大小河流数百条,珠三角八大口门有五个在西岸,水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1%;海岸线长,占珠三角海岸线总长的一半以上;湿地生态系统完善,沿海特别是河流出海口分布大量湿地资源;海洋资源丰富,岛屿数量占全省近30%。
(4)人文积淀深厚。
承继中原文明,引领岭南文化发展;近代名人辈出,开中国风气之先河;中西文化合璧,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孕育出香山文化和侨乡文化两大地域文化圈;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广泛,拥有世界级历史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9处,省级历史文化遗产188处。
1.2 存在问题
80年代中期以后,西岸在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与东岸逐步拉大,也低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目前,西岸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城市之间的联系相对薄弱,缺乏带动区域发展的龙头城市,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有待完善;
(2)产业缺乏龙头带动,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引领产业升级与发展转型的内生动力不足;
(3)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程度较低,生态要素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与城市生活的互动有待加强;
(4)文化竞争力相对不足,区域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有待完善;
(5)交通网络通达性不足,集疏运体系不完善,综合运输效率不高等。
1.3 发展前景
1.3.1 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
(1)大力推行新型工业化,提高经济发展效益
以“物联网”和“新能源”为代表的信息化与低碳化发展,作为未来抢占世界级高端产业、促进新兴战略性产业调整的主要方向。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促进物联网技术与生产的结合,形成支柱产业突出、集群化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1)促进知识创新,直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加快企业核心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形成面向大珠三角及粤西地区“产学研”一体的区域创新体系。
2)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相关产业发展档次。
促进物流、会展、创意产业、电子商务等服务业走向智能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动绿能科技和低碳产业发展。
充分利用广东省新能源产业的重新布局,重点开展绿能科技研发与应用,加速传统高碳产业向“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发展。
1)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以及新能源生产设备和新能源应用产品的制造。
2)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水平。
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建立起集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四位一体的循环型经济体系;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完善区域环境保护一体化体制机制。
引导人口与经济要素同步集聚。
以信息化促进生产要素更加高效和无障碍地流动,不断强化对外部生产要素的集聚,提高参与更大区域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同时,促进区域内部新兴专门化服务功能的扩散与重新集聚,最终形成具有高度功能整合度和空间流动性的一体化城乡区域。
(2)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人口素质和城市化质量
通过扩大就业、促进消费模式转变和强化公共物品供给,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区域整体发展质量的提升。
加强就业培训。
扩大就业渠道,实现“生产型就业”与“服务型就业”并重发展,培育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现代服务业集群;依托西岸优质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联盟式的区域就业培训体系,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培养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
实现消费模式升级。
促进“产品消费”与“休闲消费”并重发展,充分保护和发掘多元文化资源,营造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城镇景观风貌和社区生活空间;发展高品质、复合型的商业消费和购物方式,推动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商业区、特色商业街等设施建设;整合区域内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注入休闲、商业、娱乐等现代生活功能,构建高品质、多元化的现代休闲旅游体系。
实现公共物品的全面供给。
促进“基本保障”与“享受保障”并重发展,实现区域社会设施一体化,推动公共服务社区化和区域共建共享,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
促进多种运输的协调与衔接,建设高效率、低能耗、多层次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以公共交通为先导,引导城市集约紧凑发展;引导绿色设施向“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建设方式转变,划定区域绿地并实施严格保护,完善健身、游憩等配套设施,实现公共开敞空间的综合利用;实现区域市政设施一体化,采用低冲击开发理念,探索建立多元、持续、协调的水资源安全管理体系和清洁、安全、高效的一体化能源供应体系,保障区域水资源、能源供应安全。
1.3.2 推动区域中心职能分置化与城市中心职能特色化,形成不均衡的区域多中心发展格局
随着珠三角九市与港澳的不断融合发展,大珠三角城镇群内部不同城市将形成特色化的城市中心职能,并不断融入全球网络形成世界级的专业职能。
作为大珠三角城镇群重要的组成部分,珠中江都市圈要结合自身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
同时,积极疏解广佛肇都市圈和深莞惠都市圈密集的人口和经济要素,促进高端资源的集聚,形成不均衡的多中心发展格局。
1.3.3 建立实现区域内外资源的高度集聚与高效流动的空间支撑体系
为支撑各城市特色化的中心职能,利用港珠澳大桥、广珠城际轨道等的建设,打通大珠三角穗港“两极拉动”的新通道,不断建立起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生产和营销网络。
在区域内部,通过完善区
域公交网、区域物联网、区域绿道网、区域水道网和公共安全网等“互动网络”,并在重要节点上重点打造“区域性功能区”,建立起支撑一体化城乡区域形成与发展的流动空间支撑体系,重点解决城市之间网络及设施整合度不高等问题(详见3.1空间结构)。
2 发展目标
为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实现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应结合珠中江都市圈自身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禀赋,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高端发展资源的集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业和商贸物流业,重点培育金融、商业服务、总部经济、创意和文化产业以及高端商务休闲等重要职能,进一步加速珠海横琴新区、中山翠亨新区和江门滨江新区等重点新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将珠中江都市圈打造成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休闲旅游胜地,承载粤港澳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空间以及珠三角面向粤西及东南亚的重要窗口。
到2015年,珠中江三市人口规模达到1000万左右,其中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分别为220万人、310万人和470万人;到2020年,珠中江三市人口规模达到1280万左右,其中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分别为350万人、400万人和530万人。
远景人口不突破1700万人。
珠海: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海洋资源和教育资源,通过与澳门共同构筑沟通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转运枢纽和港口城市,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广东省重要的高新技术和新能源产业基地,以及具有国际影响的亚热带滨海商务休闲度假胜地。
中山: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发展基础,利用深中通道建设的契机,打造连通珠三角三大都市圈的陆路交通中心;打造珠三角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新能源应用产品制造基地;建设以香山名人文化、伟人故里、岭南水乡为特色的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
江门:依托北接广佛、东联珠中、辐射粤西的区位优势以及独特的五邑侨乡文化优势,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服务珠中江、辐射粤西、大西南地区的门户型枢纽城市,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广东省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以及粤港澳地区以侨乡文化和生态休闲为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
2.1 建成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珠中江交通运输一体化
在交通需求管理的引导下,以构筑完备的区域公交网和区域物联网为方向,尽快搭建起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骨架,为区域空间发展提供支撑。
到2015年,城市居民的公交出行率达到30%以上,综合交通枢纽平均换乘时间低于6分钟;到2020年,城市居民的公交出行率达到40%以上,综合交通枢纽平均换乘时间低于5分钟,形成西岸“一小时交通圈”。
(1)珠海:加强东西向交通通道建设,强化海空枢纽建设,完善集疏运系统,与澳门共同构筑珠三角西岸地区的转运枢纽。
(2)中山:以西部沿海高速铁路、深中通道等的建设为契机,
加强与东岸都市区及中部都市区的陆路交通联系,打造连通三大都市圈的陆路交通中心。
(3)江门:加强大中运量公交走廊建设,提高居民公交出行率,打造紧密联系珠三角西岸地区与粤西、大西南地区的门户型枢纽。
2.2 建成协调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促进珠中江经济一体化
依托不断完善的区域物联网,实现科技与创新资源共享,壮大海洋经济,引导临港产业向低碳化、高端化发展,限制钢铁、造纸等高能耗产业的发展规模,禁止电镀、水泥等高污染产业进入,建立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的创新产业体系,打造“一体化经济圈”,为珠中江都市圈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支撑。
到2015年,研发(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3%,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5吨标准煤/万元左右,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达到45%,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达4.5万人左右;到2020年,形成要素完备、支撑有力、开放包容的自主创新环境,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8%,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45吨标准煤/万元左右,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达8万人左右。
(1)珠海: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和水平,成为华南地区重
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依托高栏港中海油南海油气陆上终端等项目,不断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条;创建一批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成为珠三角重要的新能源配送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利用与港澳跨界教育合作的政策优势,建设粤港澳跨界教育合作基地和产学研一体化中心。
(2)中山: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中国信息化技术转化基地和物联网经济示范区;依托中海油干管形成区域重要的能源配送基地,成为新能源研发及应用产品制造基地;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建设以科技创新和技能培训为特色的教育名城。
(3)江门:建立起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区域生产力联盟,成为面向西岸及粤西的信息化技术转化基地和珠三角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绿色光源、环保产业等先导产业,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和广东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重点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打造中等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全国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和广东省教育强市。
2.3 建成多层次的休闲游憩空间体系,促进珠中江生态休闲一体化
以区域内山脉、水系为骨干,以山、林、江、海、田为要素,构建有机衔接的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的区域绿道网,打造“复合生态圈”,串联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等绿色开敞空间。
到2015年,每平方公里绿道长度达到0.3公里,森林覆
盖率达到50%;到2020年,实现珠中江都市圈任意地点半小时可达绿道的目标,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满足城乡居民的休闲游憩消费需求。
(1)珠海:依托山、海、城一体的资源禀赋,突出亚热带海滨城市的绿化特色,建设滨海花园城市。
(2)中山:依托独特的森林和湿地资源,打造独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
(3)江门:依托丰富的森林和温泉资源,打造以森林为核心的国家生态城市和以“温泉之乡”为品牌的生态旅游名城。
2.4 建成高品质的人文环境体系,促进珠中江生活一体化
充分挖掘滨水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人文环境品质,促进文化设施共建共享;通过水道网串联滨水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创新创意产业园和城镇公共文化中心等,引导人文风情区建设,建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打造珠中江“优质生活圈”,实现城乡休闲消费模式升级。
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00亿元,接待过夜游客数量达3500万人次,每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1.5册;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00亿元,接待过夜游客数量达4160万人次,每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2册。
(1)珠海:推进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创意珠海,浪漫之
都”;携手港澳发展商务、会展、休闲旅游等高端休闲服务功能,打造国际化亚热带滨海休闲度假基地。
(2)中山:以“中山故里,博爱名城”为城市名片,成为以香山名人文化、伟人故里、岭南水乡为特色的旅游中心城市。
(3)江门:依托开平碉楼等文化品牌和森林、温泉等自然资源优势,塑造“五邑侨乡,温泉之都”城市特色,打造粤港澳地区以侨乡文化和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
2.5 建成联结区域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珠中江市政设施建设一体化
以低冲击开发为导向,依托区域供水网、区域能源网络、区域供排水通道以及区域防灾避难通道,通过协调城际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和复合通道布局,建设一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建成联结区域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保障珠中江都市圈整体安全运行,支撑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和宜居城乡生活。
到2015年,清洁电源装机比重达到25%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清洁电源装机比重达到40%以上,居民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80%以上,珠中江三市逐步实现电力、天然气同网同价,工业废水排放完全达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1)珠海:提倡节约用水,加强磨刀门水道、黄杨河水道等主要水源的保护与利用,重点完善横琴、珠海西区等供水系统建设,逐
步建成“江水为主、库水为辅、江库联通”的供水系统;适度超前,建成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市能源输配系统;开展前山河等跨界河涌治理,完善污水处置设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珠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2)中山:统筹西江干流等水源保护和利用,合理利用多种水资源,建成“优水优用、一水多用”的供水系统;依托现有能源输配网络,逐步建成现代化电网和天然气一体化管网;整治石岐河等内河涌,改善前山河等跨界水体水质。
(3)江门:合理保护和高效利用西江、潭江水源,开展珠中江三市区域水资源合作,努力建成“江库联通,江水补库、库水调咸”的供水体系;依托电力能源生产基地,加强区域骨干电网建设,建成覆盖城乡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整治江门河等内河涌,改善污水处置设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表2-2 指标体系汇总 目标
指标 2015年 2020年 属性 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2.5 — 预期性 信息化与工业
化融合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
业增加值的比重(%)
23 25 预期性 单位GDP 能耗(吨标准煤/
万元)
0.6 0.5 约束性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95 100 约束性 绿能科技和低
碳产业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率(%)
90 100 约束性 人口与经济要
素同步集聚 人口规模总量(万人) 1000 1280 预期性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45 60 预期性
加强就业培训
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万
人)
4.5 8.0 预期性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
值比重(%)
8.5 10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4000 6800 预期性
实现消费模式
升级
接待过夜游客数量(万人
次)
3500 4160 预期性每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
(册)
1.5
2.0 预期性
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
(%)
30 45 预期性
综合交通枢纽的平均换乘
时间(分钟)
≤6 ≤5 预期性
每平方公里绿道长度(公里)0.3 —预期性
实现公共物品
的全面供给
森林覆盖率(%) 50
—预期性
3 总体发展布局
整合区域生态、文化和产业资源,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为珠三角西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开放性的空间载体。
3.1 空间结构
集聚区域内外部发展资源,构建区域公交网、区域物联网、区域绿道网、区域水道网和公共安全网等“互动网络”,并在重要节点上重点打造“区域性功能区”。
3.1.1 依托多层次、广覆盖的“区域公交网”,协调“区域服务中心区”布局
依托由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和城际快速公交为骨干的“区域公交网”及重要的公交枢纽,利用全省推行城际轨道站点综合开发试点项目的契机,发展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区域服务中心区,强化其生产、集散、管理和创新等现代服务功能。
通过打造四大综合性生产服务中心区,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培育五大专门化新兴服务中心区,促进地区产业升级;建设十三个城郊型生活服务中心区,提升地方化生活品质(详见专栏3-1 区域公交网与区域服务中心区重点项目)。
珠中江城市空间协调发展规划(2009-2020)
图3-1区域公交网与区域服务中心区规划图
17
专栏3-1 区域公交网与区域服务中心区重点项目高速铁路西部沿海高速铁路及其支线建设。
城际轨道江恩城际轨道、开平-台山-珠海城际轨道、广珠城际轨道珠海机场延长线、中莞城际轨道、广佛江珠城际轨道,与现有的广珠城际轨道及江门支线等共同形成“三横两纵”的城际轨道网络。
区域公交
网
城际干线道路珠海西部新城-海泉湾地区、中山火炬-三乡-珠海唐家湾、中山南朗-三乡-珠海斗门、台山主城区-广海湾、珠海斗门-江门广海湾等五条城际快速公交线路。
综合性生产服务中心区珠澳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成为珠澳同城化的先导区、“大珠门庭”的重要一极、珠中江都市圈的商务服务中心。
珠海香洲核心城区综合服务中心:发展成为面向粤港澳的休闲生活服务中心。
中山石岐-东区综合服务中心:成为面向珠三角的城市假日休闲地、珠中江都市圈的区域性产业服务中心。
江门蓬江北新区综合服务中心: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成为西江流域的商贸物流中心和侨乡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专门化新兴服务中心区珠海唐家湾科教服务中心:加强与中山南朗错位发展,打造成服务珠中江都市圈及粤西的创新服务平台和科教研发中心。
珠海西部新城产业服务中心:成为珠中江都市圈沿海产业带的专业化产业服务中心和智力创造高地。
中山翠亨新区滨海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加强与唐家湾的合作,成为面向粤港澳的区域性高端休闲旅游服务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中山火炬科技服务中心:发展成为面向珠中江都市圈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打造面向科技中小型企业的创业服务中心。
中山小榄商贸会展服务中心:成为面向珠中江都市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化生产与展示中心。
中山三乡休闲旅游服务中心:成为面向澳门的粤港澳休闲旅游合作示范区。
江门开平城区侨乡旅游服务中心:成为粤港澳地区知名的侨乡文化遗产旅游服务中心。
区域服务中心区
城郊型生活服务中心区珠海富山新城生活服务中心:完善社区生活服务配套,建设宜居宜业产业配套服务中心。
珠海平沙游艇休闲生活服务中心:发展农业观光、游艇休闲、商务办公和高端商住等,为高栏港经济区提供生活配套服务。
珠海三灶航空城生活服务中心:发展专业展览、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