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个人简历范文】校企合作就是充分利用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的不同,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
下面是有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欢迎参阅。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开展校企合作,是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院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 __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顺应江苏两个率先的经济发展和省委、 __关于加快技工教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
二、合作原则1.服务企业原则为企业服务是学院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
学院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则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
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学院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来学校讲座。
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职学校对教师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需求日益凸显。
双师型教师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践操作,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2.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
3.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三、培养对象1.中职学校在编在岗教师。
2.具备一定教育教学经验,愿意从事双师型教师工作的教师。
四、培养内容1.理论知识培养①学习职业教育理论,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③学习教育心理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实践技能培养①参加企业实践,了解企业文化,掌握实践技能。
②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③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教育教学研究①参与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③参加教育教学研讨会,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五、培养方式1.集中培训①组织专家讲座,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和技能。
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在职培训①组织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教育,提高学历层次。
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3.企业实践①与企业合作,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实践技能。
②邀请企业专家到校指导,促进教师与企业间的交流。
六、培养期限1.理论知识培养:1年2.实践技能培养:1年3.教育教学研究:2年共计4年。
七、考核与评价1.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培养过程进行全面监控。
2.定期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评估,对优秀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3.对培养效果不佳的教师,及时调整培养方案,确保培养质量。
八、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双师型教师培养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加大投入,确保培养经费充足,提高培养质量。
建筑工程类高校校企合作的实践及创新
建筑工程类高校校企合作的实践及创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建筑工程类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在与企业合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校企合作是高校实现产教融合、打破人才培养壁垒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获取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人才的重要渠道。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建筑工程类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及创新,希望能够为广大高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校企合作的实践1. 实践基地建设为了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建筑工程类高校通常会与多家知名建筑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某高校与A建筑集团联合建设了建筑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基地内参观实践建筑工程,学习实用技能,并与A建筑集团的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2. 实习就业基地的建立高校还会与建筑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基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某高校与B建筑设计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基地,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建筑设计行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并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3. 专业建设与企业合作为了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建筑工程类高校还会与企业合作,共同开设专业课程,教授企业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
某高校与C建筑公司合作,开设了BIM技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建筑信息建模技术的学习机会。
以上实践案例充分说明了建筑工程类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方式,通过建立实践基地、实习就业基地和专业课程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好地迎合了市场需求,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1. 项目合作在校企合作中,建筑工程类高校与企业可以实现项目合作,共同开展建筑工程项目。
某高校与D建筑工程公司合作,共同承接了一项城市公共建筑设计工程,学校提供设计方面的技术支持,公司提供施工方面的技术支持,双方共同合作完成了这一项目。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建筑工程类高校与企业可以共同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培养学生。
【VIP专享】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双师型” 教师培养途径探讨
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探讨邹宁1(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1)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内涵特征的解读,结合本院该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培训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引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到以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突出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教师队伍建设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
高职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这种特殊性,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理论知识、专业发展水平、职业实践经验及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践证明,培养一支结构优化、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动力。
由于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着较大的特殊性,本文重点针对其培养途径进行实践探讨。
1.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特征迄今为止,职教界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尚未形成共识,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3种:一是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二是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提出的“双师型”和“一体化”教师的院校标准;三是有学者提出的“一全”、“二师”、“三能”、“四证”的标准。
不论是那种界定,笔者认为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特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1具备高职教师任教基本条件。
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首先要取得高等教育法定的教师资格证书,具体到各省是通过职业道德、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法规考试,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校企深度融合促中职“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思考
校企深度融合促中职“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思考校企深度融合是当前中职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促使中职“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就校企深度融合对中职“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意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思考。
校企深度融合能够强化中职“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
校企深度融合将学校和企业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能够与企业实际接触,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贴近实际、有用、有价值。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教师能够亲身参与项目研发、生产制造等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校企深度融合有助于中职“双师型”教师的跨学科能力培养。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企业的各个部门、岗位进行合作,需要了解和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的能力,能够将多个学科进行融合,让学生能够全面学习和应用知识。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教师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领域和专业,不断提高自己的跨学科能力。
校企深度融合能够促进中职“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发展。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
与企业的合作也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他们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技术推广等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
校企深度融合还能够促进中职“双师型”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能够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企业也能够更好地参与学校教育,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技术支持等资源,共同促进中职教育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校要积极主动与企业合作,了解企业的需求和问题,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咨询服务,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企业要与学校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实习机会等资源,共同努力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方案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方案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双师型”教师成为越来越多职业院校关注的重点。
本文旨在探讨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方案,为职业院校提供借鉴。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方案》,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方案》篇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而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成为越来越多职业院校关注的重点。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意义1.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通过校企共建,职业院校教师可以深入企业一线,了解行业最新发展,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更好地服务教学。
2. 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促进产学研结合: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可以促进产学研结合,使职业院校更加贴近行业和企业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方案1. 合作模式: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双方可以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2.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能力培训两个方面。
专业技能培训应以行业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为主,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应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学能力为主。
3. 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包括集中培训和实践培训两种形式。
集中培训可以在学校或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必须在企业进行。
培训期间,企业应提供必要的师资和技术支持,确保培训质量。
4. 培训对象:培训对象应包括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计划——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计划——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成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我深知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旨在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了解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掌握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
通过与企业沟通交流,我们可以更加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需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可以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际技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关键因素。
我们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开展实践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我们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保障。
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和新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应用层出不穷。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工民建专业《建筑施工技术》
对于今后 的专业教 学会有很 大帮助 。 为社会 培养 了一大批 有知识和职 业技 能的 高素 质劳动者 , 有 践培训具有重要意 义. 二、 提高模拟施工现场 的实训教学 比重 力地改善 了我 国劳动力队伍的素质结构 。特别是知识 结构和 实训是 职业技 能 实际训 练的简称, 是 指在 学校控制 状 态 技 能结构得 到 了强有 力的改善 。促进 了我 国产业结构 的调整 和 各 行 各 业 的发 展 . 促 进 了劳 动 就 业和 社 会 稳 定 。 下, 按照人才培 养规律 与 目标, 对 学生进行职业技 术应 用能力 训练的教学过程 。 通过 实 训 可以将理论 与实践有效地融合 , 而 且也 可以进一 步加 深对理论知识 的记 忆和 理解。在 这一过程 中, 教 师虽然扮 演的是导演的角 色。 但是在整 个实训过程 中可 能会 出现各种各样 的问题 . 那 么分析 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过程也 是提 高 自身实践 能力的一个很好 的途径。所以不断加大 实训 点 它是 以建筑工程施工技 术的一般 规律 、 各工种工程 的施 工 原理和 工艺流程 、 新技术和新 工艺的发展 为研 究对 象的课程 ; 课程 的比重是很 有必要 。同时也 能解决教 师深入施工现场难 目的是使 学生掌握 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 、 基本理论 , 使 学 的 问题 。 生具有 独立分析 和解 决建筑 工程施 工技 术问题 的初 步能力 , 三、 积极 参加各种专业培训 为 学生进一 步学 习有关工程建设知识 。进行科 学研 究及 毕业 不断地进行理论更新也是培养“ 双师型” 教 师的重要途径 后 从事 工程 实践 打下 良 好 基础 。所 以, 在教 学 当中如何提 高、 套成熟 的、 科 学的、 有效 的施 工方法 . 必须经过从 理论到 实 实施 实践教 学就 显得 尤为重要 这不仅要求 专业教 师具有 扎 践 , 然后再 回到理论进行 完善这一过 程。 所以及时地 了解并最 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 同时还 必须具备 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 终掌握 新的理论 .不仅 对于教 师 自 身专业水平 的提 高有 重要 1 9 9 8 年 国家教委在《 面向 2 1 世 纪深化职 业教 育改革的意 作用 , 而且在课 堂上也可 以对教材作一补 充, 使 学生能够及 时 见》 中提 出了职业 学校要加 强“ 双师型” 教 师队伍建设 的要 求。 了解施 工现场 的动 态, 以利 于毕业后迅速的融入现 场。 在 过去 我认 为 . 针 对工 民建专业 “ 双 师型” 教 师的培 养应从 以下几个 的几年 中. 我 参加过 由住房 和城 乡建设部质量安全 司举 办的 方 面进 行 : 建筑施 工特种作 业人 员师资培训 、辽 宁省职业教育教 学资源 深入建筑施工现 场 。 不断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信 息化建设项 目师资培训和 中职骨干教师 国家级培训 等。通 《 建 筑施 工技 术》 是 一 门实践性很 强的专业课 , 必须将理 过培训对 当前的建筑施 工现场 的实际情 况有 了更进 一步的 了 论 与 实践有效地 结合 才能有好 的效果。不断提 高 自身的 实践 解 ,同时更熟 悉了各工种 的施工 工艺流程 ,使 自己 在 专业技 能力可以通过几 下几条途径 : ( 1 ) 不断地 深入现 场。为 了提 高 能、 课 堂教 学能力上有 了很 大的提 高。
培养“双师型”教师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 要 】 学是一 门实践性很强 的学科 , 摘 建筑 艺术院校 的建筑 学专业跟普通 工科 院校又有所不同。 本文结合 艺术院校 的特点 , 从师资队伍 的 培养、 外实习基地的建立 、 程改革与校 内实践教学等方面分析 了在建筑学专业实践教 学过程 中的一些举措 , 课 课 以期望对实践教学有所帮助。 【 关键词 】 艺术院校 ; 建筑学 ; 实践教 学
一
3 提 高实践教学能力
3 注重 实践环节 , . 1 建设实习基地 , 走产 、 、 合作之路 学 研 作为- t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 - ] 建筑学专业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是促 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手段 像法 国、 国都允许教授 同时开设 德 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这从根本上保证 了建筑学教师的工程实践 我 国目前还没有开放个人设计事务所 , 但可以院 1 期 7
S IN E&T C N L G F i A IN CE C E H O O YI O ̄ITO N
O高校讲坛 。
科技信 息
培养“ 双师型" 教师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王洪 书 ( 山东工 艺美术 学 院建筑 与景观 设计 学院 山东 济南
20 0 ) 5 3 0
建筑 教育家 、两院 院士吴 良 先生曾说 :建筑 学是 一种致用之 镛 “ 因此 , 随着市场的改变 . 竞争加剧.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已渐渐暴露 学, 这决定 了建筑教育要做到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 综观建筑学科 的发 出诸多问题。 。 如学生动手能力差 、 与社会接触过少等 基于艺术设计专 展历史 , 大的学科分类来讲 , 从 建筑学是一 门应用科学 , 是一 门实践性 业 的学科特点 以及 设计 教育 目前所处 的时代背 景 . 建立新的以“ 实践 很强的学科 。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 无论课 内还是课外 , 都有许多实践教 型 ” 为核 心.创 造性 ” “ 为导 向的艺术设计 人才 培养模 式是教育发展 的 育环节。可以说 , 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种 实践教育 。 必然 。 首先 . 艺术设计专业学科性质来说 . 从 建立新的艺术设计人才培 1 目前存在 的问题 养模式符合该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 。 次 . 当前所处 的时代背景来 其 从 建立 新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 是对知识经济时代艺术设计 也 美国政府的国家研究委员会 曾有一个研究成果 . 总结 出建筑 看 。 研究 人才需求 的有效回应。 没有求异独创 、 推陈出新 . 就没有新 的发展原动 学专业下列三个“ 重点关注 ” 的方面 : 创新程度越高 , 价值也越高。 么创新又从何而来? 那 当然是从 实践 1 大多数建筑毕业生理解设计过程和设计概念 的能力很强 . . 1 但他 力。 所谓实践 出真知。知识经济时代不仅要求艺术设计 人才具 备相 们缺乏建造与技术方面的实际知识 , 其中包括设计 预算 知识等。而许 中来 , 也要求其具备 高度 的创 新能力 . 而这一切都需 要 多工程毕业生对设计 工程的知识很少 . 乏解决特定设计 问题 的能 关过硬的技能素质 . 缺 以实践作为基础 力。 1 大多数工程师与建筑师离开学校时 .对技术在建筑职业 中的角 . 2 色认识不足 。尤其是在一些不注重技术运用 . 热衷于传授设计观念的 院校 中. 情况尤为严重。 应用技术包括建造方法和材料 等内容 , 在很多 学校 . 技术课程中大幅度减少 了工程课程 . 而仅仅把课程集中在物理 、 数学和一些基本工程原则 上 1 大多数建筑与工程学生在离开学校 时 . _ 3 还缺乏商务 、 经济 以及管 理方面知识。因此 , 不利于他们影响业主 、 理解雇主关心的问题 , 也不 利 于他们获得管理项 目的职位 资格 。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带动了建筑业 的复兴 作为建筑业一部分 的建筑设计 . 也呈现迅猛发展势头 。 但作为培养 、 输送设计人才 的建筑 院校 , 却碰到 了难题 。一方面 。 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多 , 就业率却 逐年下降 。 据有关部 门统计 。 有的学 校就业率不到 1%。 0 毕业 即失业 。 已成为大多数毕业生难以回避 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 , 各用人单位普遍 反映优 秀人才难觅 。以建筑设计单位 为例. 无论是在 国内设计 院还是 境外设计单位 . 管理者都深感国内优秀设计人才缺乏 。如果单纯招聘 般绘 图建筑人才 , 市场上 并不缺 . 要找能独立贯 穿整个项 目的设计 人才就有些 困难 .而具备更高一级管理能力 的人才更是可遇不可求 。 在跨 出校 门短时期 内. 建筑系培养的本科生到研究生都难 以胜任设计 实践工作 . 缺乏驾驭实际工程的能力。
中职建筑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建筑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建筑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有着培养和输送建筑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
为了更好地培养中职学生成为具备一定建筑素养的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中职建筑人才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学基础、工程材料学、建筑构造学等基础课程,以打好学生的专业基础。
2. 技术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经济、建筑装饰等技术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管理等实际技能。
3. 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实训、工程实践、学科竞赛等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并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己。
4. 通识教育:包括语言文化、数理化、思想道德等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二、实践教学1. 实习实训:学生在学期间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训,通过跟随实际工作环境进行技能训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2. 项目实践:安排学生参与实际建筑项目,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和督导,让学生亲身参与项目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建筑类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方法。
2. 实践与理论并重: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探究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师资队伍建设1. 提高师资水平: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
2. 实践经验分享:鼓励教师参与实际建筑项目,积累实践经验,并将其分享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践技能。
3. 多元化教师结构:建立由行业专业人士和高校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既能保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能提供学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高职建设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高职建设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摘要]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由于行业收入差异和高校与企业人才难以双向正常流动,当前高职建设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面临严重困境。
要破解这一困境,高职院校人事管理部门应立足校本培养,通过“稳固—提高—开发”的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稳定教学团队;要致力“筑巢引凤”,吸收骨干力量;要选择人才相对集中的建筑类企业,以“互利双赢”的原则进行深度合作,开拓专兼职教师招聘市场。
[关键词]高职建设类专业双师型随着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高职建设类专业发展喜人。
截至2013年,全国开设建设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含举办高职高专教育的本科院校)达1163所,在校生近104.15万余人。
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但是,当前高职建设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着困境。
如何破解高职建设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这一人才管理的难题,已成为一个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高职建设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困境所谓双师型师资队伍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双师素质,即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化;二是双师结构,即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
许多高职院校,尤其是一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类专业,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一批建筑企业的优秀工程师到学校任教,安排专业教师到建筑企业顶岗实践,或通过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在校内外兼任学校的教学工作,形成了适应职业教育需求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但是,大多数高职建设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仍然面临十分棘手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行业收入差异导致建设类专业师资日益匮乏教育行业与建筑行业收入的差异性,直接导致高职建设类专业师资的日益匮乏。
尽管有学者认为招聘建设类专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补充高职教学团队的做法应该尽快结束,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由于行业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建设类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不愿到高职院校任教,建筑企业的优秀工程师也难以被吸引到学校来做专任教师。
产教深度融合下高职建筑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产教深度融合下高职建筑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导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对于培养高水平、适应市场需求的建筑类专业人才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模式逐渐成为了高职建筑类专业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从产教深度融合下高职建筑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助力。
一、产教深度融合的背景与意义产教深度融合是指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结合,联合育人,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高校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产教深度融合的理念在于,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培养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高职建筑类专业中,产教深度融合更是必不可少。
建筑行业与市场联系紧密,专业要求也较高。
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掌握实践技能,并且能够更好地领悟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产教深度融合对于高职建筑类专业的意义重大。
二、高职建筑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1.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培养学生,企业提供实践基地和实践指导,学校则提供理论教学和实习安排。
这种模式下的学生实习不再是简单的岗位实习,而是在企业的实际项目中参与,学习并参与到真正的工程建设中。
在实践中,学生们将学到更多的实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延伸和深化。
在高职建筑类专业中,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
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搭建实验室、模拟项目等实训基地,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和训练。
在实训基地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建筑专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双师型”教师申报培养计划表
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收“双师型”教师申报培养计划表年月日姓名刘强专业建筑工程施工参加工作时间2012.9毕业学校名称石家庄经济学院主要任教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制图与识图年龄26“双师”目标已有教育系列职称本人与“双师”目标有关基本情况1.本人现正在“中国农业大学—远程教育”学习本科学历。
2.本人准备在明后两年内考下“二级建造师”等级证书。
目前正在备考。
3.工作态度:热爱学生,关心同学;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热情,踏实肯干。
4.工作志向:做一名学生、家长喜欢的老师,同时也是领导、同事认可的教师。
5.工作能力:在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有较强的教育教育工作能力6..个性特征:比较要强,在教学刚面自信心强,对学校、学生有很强的责任感,在个人发张中有很强的进取心达到“双师”目标的措施和具体时间安排三年发展规划:(一)阶段目标1、2015年:参与中级职称评定,由助理讲师职称上升为讲师职称。
2、2016年:参与重庆市中级“双师型”教师评定,由初级“双师型”教师上升为中级“双师型”教师。
3、2017年: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示范学校建设相关工作,参与完善和形成我校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能指导专业教师学习并应用新的教学模式。
(二)达成措施1、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多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动向,更新教育理念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多订阅一些学习资料,从中汲取营养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做好摘录写出心得。
2、认真参加每一次教育理论学习,珍惜每一次教师培训;积极参与行业企业实践,加强自身专业实践技能培养。
3、养成反思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除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外,应重视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争取做到每天有反思,反思自己在每节课中教学的点滴,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不断的从教育教学反思中吸取教训,积累成长素材,充实教学。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为适应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学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现结合我校师资实际,经校委会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和山东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教师能力为本位,强化措施,多层次培养,不断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专业建设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二、组织机构为加强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组织和实施,学校成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对象选拔、培训项目安排、培训经费落实和考核评估等工作。
组长:陈爱峰成员:张志民、黄培军、谯健三、“双师型”教师的条件具备以下三条、经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评议认定后确认。
1、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教师职称的专任教师。
2、结合专业课任教情况,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1)获得本专业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证书。
(2)取得非教师系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国家承认的中级技术职称。
(3)主持本专业实践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并有可供推广的研究成果。
3、教师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得市级三等奖以上或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得市级二等奖以上。
四、“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1、凡符合“双师型”资格条件的教师,应于评定年度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2、学校组织评审、考核,每年6月份评审一次。
3、“双师型”教师资格一般3年内有效,3年后需重新评审认定。
五、总体目标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在未来的2-3年内,“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专业教师队伍的70%以上,同时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基本素质: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对所任教的科目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能应用于各种教学环节。
浅谈高校“双师型”兼职教师管理
建议。
3 . 1 实 现校 企双 赢 现如 今 , 毕 业 生面 临 就业 难 问题 , 企 业 想招聘 经验 丰 富的 员工也存 在 困难。对于 刚毕业 的学 生来 说 , 学 习的知 识 大 多 只停 留在理 论 阶 段 , 实践 的机 会 不多 , 多半 需要就 业后 进行 二次 培训 。 对于 企 业来说 , 理 想
也进 行 了实践动 手操作 , 就业 后 能够 独 立完 能。 所以 , 高职 院校 的许多“ 双师型” 教师都是在企业有职务 , 到了理论知 识 , 除 此之 外 , 企业也 更乐于接 受这种 上 岗就 能够 并 兼职 在高校 授课的兼职教 师。 因此兼职 教师 的管理 和教学 成工作任务 。 独 立操作 的优秀人 才。 教 师的专 业技 能得 以提升 , 学生在 培 训 中可 以更好 的规 划 以后的职 业生涯 ,企业也 可 以节省 二 2离职院校在兼职教师管理与聘任中存在的问题 的时间。 真正 实现 了企业 、 教 师和学生 的三 方获利。 高等 职业 教育 只有 和社 会和 企业 接 轨 ,才 能为社 会 、 次培训l 4优秀兼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为企 业 提供 更 优 秀 的人 才 ; 才 能树 立高校 的 品牌 : 才 能 立 4 . 1 具 备 良好 的职 业 道德 兼 职 教 师是 带领 学 生进 入 于不 败之地 。与社会和 企业 接轨 自然 少不 了“ 双 师 型” 的兼 行业 、 职业 领域的导师, 这要 求 兼职 教 师不仅 教 授 学 生 专 职 教 师。 兼职 教 师来 自不 同行 业和 岗位 , 具 有丰 富 的工作 素质 提高是现如今高校所面临 的一个 重要 问题 。
(完整版)中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完整版)中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介绍本文档是关于中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完整版。
该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培养计划,帮助他们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在建筑工程领域取得成功。
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建筑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内容1. 建筑工程基础知识- 建筑材料与结构-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测量与绘图-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2. 建筑工程实训- 建筑机械操作- 建筑施工工艺实训- 建筑施工安全实训- 建筑质量检测实训3. 建筑工程实- 在建筑公司、施工现场等实,进行实际工作锻炼和经验积累。
4. 专业选修课程- 建筑造价与预算- 建筑装饰设计- 建筑工程管理- 建筑环境与能源5. 实践创新项目- 参与实际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实践性的研究和创新实验。
培养模式1. 学校教育- 授课教育- 实验教育- 实教育2. 企业合作- 与建筑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提供实机会和校企合作项目。
3. 跨校合作- 与其他相关中职学校进行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和学生交流活动。
考核评价1. 日常考核- 课堂表现- 实验报告- 作业完成情况2. 实考核- 实单位评价- 实报告3. 学期考核- 期末考试- 实践创新项目评价优化与改进1. 定期客观评估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2.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根据行业需求不断优化培养方案;3. 鼓励教师参与业界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结束语中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培养计划,使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优化和改进,该方案将不断适应行业需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培养方案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为了培养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知识,能够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管理和技术操作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能够熟练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能够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的技术操作和管理工作;2. 具备独立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提出改进方案的能力;3. 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效地组织协调各项工作;4. 具备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建筑施工中的一些基本工程操作;5. 具备一定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二、培养内容1. 建筑施工技术知识: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工艺、工程材料、机械设备使用及维护等知识;2. 施工管理知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等知识;3. 安全生产知识:主要包括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等知识;4. 实践技能培养:主要包括施工现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如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砌筑等技能。
三、培训方式1. 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够熟练应用到实际施工中;2. 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实际的建筑施工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的施工流程和操作技巧,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3. 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建筑施工中,更好地了解建筑施工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模式。
四、培养环境1. 实验室: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实验室,配备各类建筑施工设备及模拟施工场景,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场地和设备;2. 实训基地:与建筑施工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施工现场借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中参与实际操作,了解建筑施工的实际流程和操作技巧;3. 企业实习:积极与建筑施工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实习更好地了解建筑施工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
校企合作下如何做好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2019年文档资料
校企合作下如何做好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学结构的一部分,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对双师型教师需求量日渐增加。
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培养效果并不明显,如何更好地培养双师型教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校企联合培养与“双师型”教师概念入手,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瓶颈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旨在为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校企联合培养与“双师型”教师概念(一)校企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培养主要是指一种将培养教师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作为基础,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环境等资源优势,采取学校传授基础知识与参加企业实践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培养学校需要、综合素质高、且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的模式[1]。
该培养模式能够有效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作为一种新型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还能够更好地在教学中为学生指点迷津,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主要是指在专业院校从教,具有特殊素质和能力的教师,在提高职业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双型师”教师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能够立足于当下社会发展现状,紧随产业发展,创新新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适应能力、良好的交际能力及创新能力,具备上述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目标。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瓶颈首先,企业参与度不高。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度关注经济利益,难以与学校实现良好的合作,错误地认为参与培养过程,不仅浪费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周期,增加企业成本,另外,部分企业具有前瞻性,仅将目光集中在与名校合作上,并将目标设定在技术等方面,忽视对教师的培养。
其次,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就目前相关法律制度来看,对职业教育实践方面的内容具有明确规定,但是,对于教师的培养却没有针对性制度,使得培养工作无据可依,由此可见,加强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十分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4ShiXun Lun Tan师训论坛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
针对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校企合作”教师培养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提高中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本文就以建筑施工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 “双师型”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对提高职业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而就目前现状来看,中职教学队伍教学能力较低,尤其是缺乏教学实践能力、实训指导能力,无法适应当前“理实结合、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改革;中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校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只有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理论扎实、专业技能水平能力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
二、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双师型”师型”教师的成长。
据调查,校企合作模式下,普遍存在学校热情而企业冷漠的状态,导致合作没有产生实际效果,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双师型”教师,是我们当前应该重视的问题。
四、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与措施1.营造争当“双师型”教师的良好氛围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包括岗前培训、政治学习、座谈讨论、参观考察等,提高教师的思想认知,使他们达成一种共识,激发专业教师争取做“双师型”教师的意识,结合企业的认真指导,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更有利于培养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2.鼓励并要求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项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学校可根据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特点,有计划、有方向、有步骤地培养中、青年教师。
学校要鼓励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鼓励教师理论、实践“双肩挑”,负责理论学习和相关实习实践指导,让理论教学深入实践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进行“双师型”人才培养学校可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建筑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校企合作模式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中占有很大优势:建筑企业负责学生实习工作安排及选派指导教师;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方面的支持,企业派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向教师分享实践经验。
4.实施专业教师到建筑企业实践制度学校鼓励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教师到建筑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一方面,教师可以学习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积累实践经验。
在每年暑假的时候,学校安排教师到建筑企业,教师通过挂职顶岗的方式,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企业文化和技术工艺,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强化实践技能同郑竟适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摘 要:文章立足于贯彻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精神,从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入手,教师与企业交流及实践是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教学能力,从而带动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将知识变为一种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师是指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艺术,又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能胜任教学和建筑施工领域的复合型教师。
1.教师素质教师在建筑施工技术学科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良好的品德、教书育人的高尚品质,有指导学生参加建筑行业管理和参加建筑企业生产活动的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2.职业素质“双师型”教师具备深厚的建筑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能力,具备把建筑行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融入教学过程的能力,具有丰富的施工、设计经验,能够在建筑施工专业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创新能力教师掌握创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善于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了解新观念,组织并且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创新活动。
教师能根据建筑专业的特点,采取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先进人才,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目前,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成熟,合作的层次较浅,不稳定、效益性的短期合作较多,这样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今后的就业。
学校引进有经验的教师有一定的难度,受教师资格证、公开招聘制度、学校待遇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难以吸引和引进优秀的建筑企业技术人才,而学校培训模式仍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没有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这样传统的模式不适合“双ShiXunLun Tan师训论坛时,提升自身的素质。
后期教师返校后应及时地向其他教师反馈现场的新技术以及新工艺,从而提高课堂的效果和效率。
通过多种培训形式,让专业教师深入建筑企业一线,全面系统地掌握建筑施工技术流程,强化操作技能,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5.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积极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将生产实践与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并选聘高素质的建筑企业专业人员为兼职老师,引进理论基础高且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企业不仅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更是学校聘任专业兼职教师的来源地。
对现有的专业老师有计划地开展各类专业培训,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培训,力争在短时间内让相关专业教师获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拓展校内外实训室,增加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及实践课程,让学校教师、企业教师同时对学生进行教学,实行“双导师”课程,同时也在增加学校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五、“双师型”教师的奖励及有关待遇1.建立合理激励机制在评选新进专业教师、职称晋升、骨干培养等方面,若是相同条件下学校应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
针对一些具有潜力的教师,学校有计划并合理地安排外出培训,全面地提高他们的“双师”素质。
“双师型”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或者学习实训方面,指导学生参加国赛、省赛、市赛等各类技能大赛的或者自己参加重要比赛取得好成果的,岗位奖金可适当提高。
2.对已认定的“双师型”教师每年给予一定奖励被评选为优秀“双师型”教师当年被给予一定奖励。
学校应鼓励“双师型”教师参加学校或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各种进修培训,报销差旅费、学费,并每天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应该发挥不可或缺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以及合适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己,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应该有各自的重点和关键,抓住重点和关键,才能使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更有利于推动中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1]李丛巧.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探索和思考[EB/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7).[2]张 丽.数控专业“双师型”专家教师培养途径趋向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作者单位:福建商贸学校)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资助项目(XJK014BZXX041)。
王晓慧(1966—),女,湖南澧县人,常德财经学校教师教务科科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教师发展、语文教学。
王晓慧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摘 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制约学校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对以湖南省常德市的中职学校的教师为样本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了解了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明确了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主要障碍,得到了几点启示,可供关注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仁们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专业认知;专业态度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中职学校的教师以个人成长为主线,以实现教师幸福人生为目标,以实现教师的心理品质和知识、技能、情感等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完善的专业成长过程。
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定成为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质的重中之重。
为了找到更好地促进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我们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展开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研究结果,可以给予中职学校管理者和中职教师一些启示,更深入完整地思考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研究概述1. 研究工具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内容涉及:教师基本信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包括个人发展目标与规划、专业认知、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与情感;个人专业发展满意度与幸福感;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专业发展的困惑与障碍。
以上几个方面的调查内容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中需要涉及的具体因素、内容、途径,是基于中职学校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经历及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经验,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以及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工作对中职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制定。
选项设定为“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确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五项。
2.抽样情况我们以常德市4所公办职业中专学校的一线教师为对象,其中市直学校2所,县属学校2所,每校分专业、学科与年龄段按比例选出50名教师参加调查。
2015年6月进行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6份,有效问卷186份。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