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心理学视野下的父母亲称谓分析
辈分称谓的语言学分析与语用功能
辈分称谓的语言学分析与语用功能辈分称谓是人们在交流中常用的一种语言现象,用于表示不同年龄、地位和关系的人之间的称呼。
辈分称谓在各个社会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用功能。
本文将通过语言学的角度对辈分称谓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交流中的语用功能。
一、辈分称谓的语言学分析1. 语言形式的多样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辈分称谓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辈分称谓通常以“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等直接称呼方式来表示亲属关系。
而在西方文化中,辈分称谓通常通过姓氏、名字或称谓来表示,如“先生”、“夫人”、“女士”等。
2. 辈分称谓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人们对于辈分称谓的使用也在不断变化。
过去,辈分称谓通常以年龄和地位为基础,如“大哥”、“二姐”、“师傅”等。
但现代社会中,人们更注重个体的尊重和平等,辈分称谓的使用也变得更为灵活和个性化。
3. 辈分称谓的语法功能辈分称谓在语法上起到了约束和衔接句子的作用。
例如,在汉语中,使用辈分称谓可以明确句子中的主谓关系,同时也能够体现说话人和被称呼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二、辈分称谓的语用功能1. 社会身份的表达辈分称谓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辈使用适当的称谓可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和敬意。
同时,对于晚辈而言,使用恰当的辈分称谓也有助于显示自己的孝心和谦逊。
2. 亲密关系的建立使用辈分称谓有助于建立亲密的社交关系。
在亲友之间的交往中,使用相对辈分称谓可增加亲切感和融洽度,使交流更加自然和友善。
3. 社交礼仪的表达辈分称谓在社交礼仪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正式场合中,使用适当的辈分称谓可以显示出自己的修养和教养,树立良好的社交形象。
同时,对于陌生人而言,正确使用辈分称谓也有助于建立第一印象。
4. 冒犯和尊重的表达错误的辈分称谓使用可能导致冒犯和尴尬的局面。
对于陌生人或者地位较高的人,使用不当的辈分称谓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尊重或无礼的表现。
汉语亲属称谓与文化
汉语亲属称谓与文化【摘要】亲属称谓不只是一种相互的称呼,在社会文化和家庭急剧演变的今天,对它的研究更有着现实的意义。
综观当今亲属称谓,在短短的二十几年中,其发展和演变是迅速的。
尤其是近几年,变化非常快。
本文通过对汉语亲属称谓的定义解读、类型分析、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与英文亲属称谓的比较分析,探讨语言对文化的映现作用及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关键词】汉语;亲属称谓;分类;特点;文化一、亲属称谓的定义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
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同时,亲属称谓是对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呼方式,是语言的基本词汇,在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属于使用频率很高、稳定性很强的基本词汇,因而对于它们的研究也颇显重要。
二、亲属关系的分类1、《尔雅·释亲》将亲属称谓分为四类:宗族、母党、妻党和婚姻。
2、现代汉语的亲属称谓几乎沿袭了古代的亲属称谓体系,分为三类:父系称谓、母系称谓和夫妻系称谓。
(主讲此种分类)3、直系与旁系。
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称为血亲。
血亲还可以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前者是指生育自己的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后者是指彼此间具有间接的血缘联系,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亲属。
4、汉语的亲属称谓,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五种分类法。
第一,从语体来分析,有书面语称谓和口语称谓两大类。
书面语称谓全国一致,口语称谓因方言不同有可能不同。
如父亲,北京话叫“爸爸”,上海话叫“爹爹”(面称)、“爷”(叙称),广州话叫“老豆”。
第二,从听话对象分析,有面称、叙称之分。
“面称”又叫“直称”或“对称”,用于听话人和被称呼人为同一个人时。
“叙称”又叫“背称”或“旁称”,用于被称呼人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第三个人时。
例如对丈夫的母亲,北京话面称是“妈”叙称是“婆婆”。
在多数情况下,用叙称时,被称呼人不在场。
当要将第三者当面介绍给听话人时,也用叙称。
汉语亲属称谓词研究
3、性别差异:汉语中,许多亲属称谓语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区分。例如,叔 叔和舅舅,姑姑和姨姨等。而韩语中,类似的区分并不明显。
接下来,我们通过具体场景来分析汉韩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在中国的家庭聚 会中,对于长辈,我们通常会使用正式的称谓语,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对于平辈或晚辈,我们可能使用更亲昵的称谓,如老弟、老姐、小侄子、小侄女 等。在韩国家庭聚会上,对于长辈,他们会使用类似于汉语的正式称谓语,如아 버님(父亲)、어머님(母亲)、할아버님(爷爷)、할머님(奶奶)等。
目前,汉语亲属称谓词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不同地区和方言之间的称谓词存在差异,这需要研究者们进行更为深入的比较和 研究。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不断变迁,汉语亲属称谓词也在不断 地演变和更新,这需要研究者们及时并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总之, 汉语亲属称谓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顾名思义,是指人们在交流中用来称呼对方的词语。这些词语通常 反映着说话人之间的关系、对方的身份地位以及说话人的社交意图。称谓词可细 分为亲属称谓、朋友称谓、职务称谓等,这些称谓词在《水浒传》中都有广泛的 使用。
在《水浒传》中,许多有特色的称谓词被用来称呼小说中的人物。例如, “山大王”通常用来称呼山寨的头领,表现了他们对山寨的统治地位和对朝廷的 反抗态度。“老师傅”则用来尊称有技能或有经验的人,代表了说话人对对方的 尊重和敬仰。而“道儿”这个称谓词,则多用于市井百姓之间,显得通俗易懂, 富有生活气息。
1、直系亲属:指与自己有直接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亲属,如父母、配偶、子 女等。
2、旁系亲属:指与自己有间接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亲属,如兄弟姐妹、堂表 兄弟姐妹、叔伯姑婶等。
3、姻亲关系:指通过婚姻建立的亲属关系,如岳父母、公婆、继父母继子 女等。
汉语亲属称谓研究
汉语亲属称谓研究汉语亲属称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家庭、婚姻和亲属关系的基本社会制度。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和语言等多个角度,对汉语亲属称谓进行深入研究。
一、汉语亲属称谓的概述亲属称谓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用于辨别和表达亲属关系的用词。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十分复杂,包括叔伯、姑姨、堂表等不同类型的关系,每种关系都有独特的称谓。
这些称谓不仅具有独特的语义内涵,还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
二、汉语亲属称谓的历史演变自古代起,汉语亲属称谓就具有鲜明的特色。
不同历史时期,亲属称谓也在不断演变。
例如,在唐代,亲属称谓体系逐渐完善,也更加严格。
到了明清时期,亲属称谓进一步发展,开始与礼制相结合,强调长幼有序、亲疏有别。
三、汉语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汉语亲属称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它们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
在汉语中,亲戚的称呼非常细致,反映了家庭成员间亲疏、长幼的关系。
其次,亲属称谓也与古代的婚姻制度有关。
例如,“姑表”和“姨表”就是对不同婚姻制度的反映。
最后,亲属称谓还是传统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礼仪规范。
四、汉语亲属称谓的语言现象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汉语亲属称谓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语义和语法特征,还反映了汉民族共同的心理认知和文化价值观念。
此外,亲属称谓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使用也存在差异,书面语中更加规范和正式,口语中则更加灵活和常见。
五、结论:汉语亲属称谓的重要性与未来研究方向汉语亲属称谓作为中华民族独特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也为历史、文化和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未来对于汉语亲属称谓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深入挖掘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亲属称谓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家庭观念、婚姻制度以及礼制传统等文化内涵。
2、加强亲属称谓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亲属称谓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亲属关系的异同点。
对汉语中父亲称谓系列的分析
对汉语中父亲称谓系列的分析摘要: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拥有的文献和资料多不甚数。
当我们在研究阅读这些资料时,总有一些让我们摸不着头脑,比方说称谓语就是其中的一局部。
在我们的人类社会中,亲缘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对于亲属称谓语更是频繁用的到。
关于对父亲的称谓,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和民族以及不同的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叫法。
本文通过探讨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父亲称谓,使我们知道更多关于父亲的称谓,不仅丰富我们的知识,也开阔我们的眼界。
关键词:汉语;父亲称谓;分析一、书面语中对父亲的称谓1、称父亲为“父亲〞“父亲〞是一个交际性比较强的称谓语,它与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一个部落之主就是“父〞,“父〞是一个家族之长,在家族中是最具权威的。
在甲骨文中父字的形态像是一只手举着雏形的杖棒。
在上古时代,父是家族的领头人,所以这也要求父是孔武有力而又智勇双全的人,不仅能够抵御敌人,保卫部落,并且能使家族或者部落的人信服。
雏形杖棒就象征了对外治敌的武器,也象征了对内统治的权利。
所以甲骨文中用用手举杖棒来表示父亲,即使酋长或者族老。
也可以这样说,男性中心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父〞,后来随着父权制时代的到来,一个家庭由父亲做主,所以把一家之长成为“父亲〞。
2、称父亲为“君〞有各种对父亲的称谓是以“君〞为词根构成,在这里不能直接用君来称呼父亲,而是构成多音节词语来使用。
像这样的例子有,“家君〞、“先君〞、“先君子〞等等。
有时候为了表示对父亲的尊敬,需要在君的前面加上适当的敬词,比方“贤〞、“足下〞等。
比方以下几例:1.“家君期口中。
〞〔?世说新语·方正?〕2.“我有白玉鸳鸯扇坠一枚,原是我家君所赐,今日赠君.期为双鸳之兆。
〞〔?玉瞥记·追别?〕3.“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邱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口:‘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初之高,下有不测之深。
〞〔?世说新语·德行?〕在第三个例子中,家君可以用在称自己父亲,也可以称别人父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长辈称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长辈称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辈称呼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礼仪和文化习俗。
长辈称呼不仅代表了对长辈的尊重和敬意,也反映了家族和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下面将从家庭、社会和文化三个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长辈称呼。
一、家庭中的长辈称呼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家族的长辈地位非常重要。
根据家庭的传统、文化和地区习俗的不同,长辈称呼又可以分为父母、祖父母、姑姑叔叔和兄弟姐妹等不同的称谓。
1. 父母:对自己的父亲通常称为“爸爸”、“爹”、“老爸”等,对母亲则通常称为“妈妈”、“娘”、“老妈”等。
这些称呼体现了对父母的亲切和亲密之情。
2. 祖父母:对祖父通常称为“爷爷”、“阿爷”、“老爷”等,对祖母则通常称为“奶奶”、“阿婆”、“老奶奶”等。
这些称呼不仅表达了对祖辈的敬爱,也代表了对家族传统和根源的尊重。
3. 姑姑叔叔:对姑姑通常称为“姑姑”、“阿姑”等,对叔叔则通常称为“叔叔”、“伯伯”、“叔父”等。
这些称呼不仅反映了家族中不同辈分之间的关系,也彰显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怀和亲近。
4. 兄弟姐妹:对兄长通常称为“哥哥”、“大哥”等,对弟弟则通常称为“弟弟”、“小弟”等。
对姐姐通常称为“姐姐”、“大姐”等,对妹妹则通常称为“妹妹”、“小妹”等。
这些称呼体现了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和亲密关系。
以上是家庭中常见的长辈称呼,在现代社会中也有一些新的称谓出现,如“老爸老妈”、“奶奶爷爷”、“姑姑叔叔”等,这些称呼更强调亲情和亲近感。
二、社会中的长辈称呼在中国社会中,不仅家庭成员之间有长辈称呼的区分,社会交往中对辈分较高的长辈也有相应的称谓。
1. 老师:中国的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通常称呼老师为“老师”或者加上姓名,如“张老师”、“李老师”等。
这一称呼体现了对老师的敬重和尊重。
2. 领导:在工作场合,对于上级领导通常称呼为“领导”、“老板”、“主管”等,这些称谓代表了对上级的敬意和尊重。
长辈称呼的心理学解读
长辈称呼的心理学解读长辈称呼,是我们与父母、祖父母、长辈亲友之间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重要的社交意义和心理学影响。
不同的称呼方式,反映了人们对不同长辈角色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期望。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解读长辈称呼的意义和心理效应。
尊重与亲密感的表达长辈称呼中的尊重与亲密感是人们交际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
在形式上,尊称和称谓都体现了对长辈的尊重。
以尊称为例,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的称呼,传递出对这些长辈角色身份和地位的尊重。
而以称谓为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称呼则更加亲近和亲密,体现了亲子关系的亲密与温暖。
带来情感支持和归属感适当的长辈称呼能够在情感上给人以支持和归属感。
称呼是人们彼此认同的象征,通过使用适当的称呼,可以表达出对长辈的依恋和关爱。
对于子女而言,称呼父母为“爸爸”、“妈妈”,不仅是亲情的表达,也是对父母作为养育者和支持者的认可。
而对于祖辈,称呼“爷爷”、“奶奶”也能够传递出家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加强亲属间的情感纽带。
桥梁作用与沟通和谐适当的长辈称呼还在跨代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沟通和谐的作用。
称呼是人们交际中的桥梁,是前进的起点和沟通的媒介。
通过使用合适的长辈称呼,可以促进代际间的和谐。
父母对于子女的称呼,如“儿子”、“女儿”,或者“孩子”,承载了对子女角色的认可和期待,有利于促进交流与亲子关系的建立。
而子女对父母的称呼,如“亲爱的爸爸”、“敬爱的妈妈”,则通过情感包裹加强了交流和沟通的温暖度与愉悦感。
个体差异与文化背景虽然长辈称呼在心理学上具有普遍性,但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也会对称呼选择产生影响。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对长辈称呼的偏好和规范会有所差异。
比如,在一些文化中,年长的亲属被视为家庭的权威,因此用尊称来称呼比较普遍,而在一些亲密关系较为亲近的家庭中,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更加亲密的称谓。
此外,个体差异也会影响到对长辈称呼的选择,有的人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称呼,有的人则更愿意使用更加亲昵的称呼。
辈分称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辈分称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辈分称谓作为其中重要的元素,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层级和家族关系,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辈分称谓不仅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社会规范和家族秩序的表现。
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社会稳定来说,辈分称谓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辈分称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层级和家族关系。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中,人们根据年龄和亲属关系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称谓。
比如,对于兄弟姐妹,年纪较长的称为“哥哥”、“姐姐”,年纪较小的称为“弟弟”、“妹妹”;对于父母亲,称为“爸爸”、“妈妈”;而对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等,也都有着相应的称呼。
这种辈分称谓的存在,使得人们在家庭中能够清晰地定位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形成了良好的家庭秩序。
同时,这也体现了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延续和传承。
其次,辈分称谓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尊重长辈和懂得与同辈之间的称谓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正确使用辈分称谓,人们可以展示对长辈的尊重和敬意,并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
同时,辈分称谓也有助于维护家族的稳定和和谐,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角色和位置,避免了家庭中的混乱和矛盾。
此外,辈分称谓还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长孝道的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和孝顺父母是非常重要的道德准则。
辈分称谓的使用正是体现了人们对于长辈的尊重和孝敬。
通过正确地称呼长辈,人们能够表达出对长辈的敬意和关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
这种尊长孝道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扎根已久,并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辈分称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性。
它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规范,也是一种家族秩序的表现。
通过正确的使用和传承辈分称谓,可以维系家族关系,确立社会层级,传承亲情、爱情和友情。
同时,它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长孝道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辈分称谓的使用有所减少,但其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视。
【文化礼仪】传统祖宗十八代的称呼及亲属称谓
【文化礼仪】传统祖宗十八代的称呼及亲属称谓随着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政策的延续执行,每个家庭的亲戚成分越来越少,由于不经常使用,有些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消失。
现在网上发现此家族称呼大全,故整理后与网友们一起鉴赏。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按次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下按次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ū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
书中说:耳孙者,谓祖甚远,仅耳目闻之也。
家族称呼大全家族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
血统关系\ 称谓俗称 \当面称呼\ 自称直系生父\ 父亲\爸爸、爹、爹爹阿爹\儿、女生母\ 母亲妈妈、娘妈妈、姆嬷\儿、女后父\继父\晚爹阿伯、阿爹\儿、女后母\继母\晚娘嗯娘、姆妈\儿、女父之父父之母\祖父祖母\公公婆婆爷爷、阿爷娘娘、阿娘\孙、孙女父之祖父父之祖母\曾祖父曾祖母\太公太婆太爷爷、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曾孙、曾孙女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哥、弟姐、妹长者称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弟、哥、妹、姐夫\丈夫\老倌某人(女儿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称其名者\妻妻\夫人\老人(读如宁)某人(女儿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称其名者\夫夫之父\公\阿公旧时随子女称爷爷、娘娘,现随夫称爸、爹、妈、姆妈\媳妇夫之母\婆\阿婆血统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自称旁系父之兄父之弟\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侄、侄女伯父之妻叔父之妻\伯母叔母\大妈婶娘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三妈等\侄、侄女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弟、哥、妹、姐父之姐父之妹\姑母\姑娘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侄、侄女兄之妻弟之妻\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旧称叔伯、今称弟、兄夫之兄弟\伯叔\叔伯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夫之兄弟配偶\妯娌\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婿、媳之父母\亲家\亲家公(姆)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弟媳、嫂、妹、姐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爸、二爸爸\内侄、内侄女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血统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自称母系母之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外孙、外孙女母之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母\娘舅舅姆\舅父、舅舅、舅姆、舅妈今呼阿舅、舅姆妈\外甥、外甥女舅父之子女\舅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母之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丈姨娘\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大爸爸、大妈妈、阿姨\外甥、外甥女姨之子女\姨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妻系\妻之父母\岳父岳母\丈人丈母\面称随妻阿爹、姆妈\女婿妻之兄弟及其配偶\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阿舅舅嫂\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姐夫、妹夫妻之姐妹\内姐内妹\姨娘\面称随妻\姐、妹妻之姐妹的丈夫\连襟\连襟\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哥、弟直系父系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母系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社会科学认识家庭成员的称谓
社会科学认识家庭成员的称谓在社会科学中,家庭成员的称谓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标识,不仅仅是简单的亲属称谓,更蕴含着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社会角色的分工。
通过家庭成员的称谓,我们可以了解到家庭的结构、功能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社会科学中认识家庭成员的称谓的重要性。
首先,家庭成员的称谓可以反映家庭结构的特点。
不同的称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家庭的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父亲"和"母亲"这两个称谓,可以明确表示家庭中的父母关系,"兄弟姐妹"则代表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联系。
通过称谓的运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家庭的核心成员以及家族关系的延伸。
其次,家庭成员的称谓能够体现出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社会角色。
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特定的社会角色和责任,而家庭成员的称谓则恰好能够反映出这些社会角色的差异。
比如,"丈夫"和"妻子"这两个称谓明确表示了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也隐含了夫妻之间的男女角色分工。
而"祖父母"和"孙子孙女"这两个称谓,则展示了家庭中不同世代之间的关系和家族的延续。
此外,家庭成员的称谓也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对于家庭成员来说,称谓不仅是对亲属的称呼,也是对亲情的回应。
比如,"父亲"和"母亲"这两个称谓不仅仅代表父母的身份,更暗示了对父母的敬爱和感恩之情。
而"爷爷"和"奶奶"这两个称谓,则提醒人们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
家庭成员的称谓正是通过这种情感联系,使家庭成为一个温暖和谐的生活空间。
此外,社会科学对家庭成员的称谓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家庭成员的称谓可能会有所不同。
更为广义的称谓,如"亲人"、"家人"等,也被用来泛指家庭成员,无论是血缘关系还是婚姻关系。
家庭关系称谓2篇
家庭关系称谓第一篇:家庭关系称谓在中文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个人与亲属之间的称呼,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亲密的关系和家庭的地位。
在中国文化中,不同的称谓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而且这些称谓也有一定的规则和礼仪。
让我们来看看几个常见的家庭关系称谓和其含义。
首先是“爸爸”和“妈妈”,这两个称谓代表了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的称呼。
在中国文化中,使用“爸爸”和“妈妈”来称呼父母是最基本的方式,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这样称呼自己的父母。
这个称谓充满了亲昵和亲密感,也表达了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依赖。
接下来是“爷爷”和“奶奶”,他们是孩子的祖父母。
这两个称谓同样充满了亲昵和亲密感,也表达了孩子对祖父母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在中国家庭中,爷爷和奶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传授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给予孩子爱和关怀。
然后是“姐姐”和“哥哥”,他们是孩子的姐妹或兄弟。
这些称谓常常用来表示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并且也表达了对长辈的尊敬。
姐弟和兄妹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关系,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并且互相关心。
还有“姑姑”、“舅舅”和“婶婶”等称谓,他们是孩子的叔叔和阿姨。
在中国文化中,叔叔和阿姨的地位比兄弟姐妹的地位要高一些。
他们在家庭中常常担任着重要的角色,给予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影响和指导。
最后是“丈夫”和“妻子”,他们是夫妻之间的称呼。
夫妻之间的关系被视为最密切的关系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夫妻之间通常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并且互相支持。
总的来说,家庭关系称谓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呼的方式,更是一种反映亲密关系和家庭地位的方式。
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对于家庭关系的称谓非常重视,尊重和心意会通过这些称谓来表达出来。
这些家庭关系称谓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家庭价值观和家庭结构,也传递了人们对于亲情和家庭的重视。
第二篇:除了常见的家庭关系称谓,中国文化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代表着特殊的家庭地位和关系。
当代青少年与长辈称呼的互动
当代青少年与长辈称呼的互动在当代社会中,青少年与长辈之间的互动方式和称呼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
传统的长辈称呼方式逐渐被一些新兴称呼方式取而代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与长辈关系的变迁和文化差异。
本文将探讨当代青少年与长辈的互动方式,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传统长辈称呼方式的变迁在传统社会中,青少年通常以“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称呼方式来称呼长辈。
这种称呼方式更加强调长辈的尊贵和地位,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少年的成长,这种传统的称呼方式逐渐向现代化转变。
如今,一些青少年普遍采用“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称呼方式来称呼长辈。
这种称呼方式更加亲密和亲切,体现了对长辈更为亲近的态度。
这种变化主要源于社会变革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二、社会变革与家庭结构的变化首先,社会变革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交往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
青少年与长辈之间的互动不再只限于家庭内部,还包括学校、社交场合等。
这种社会变革促使青少年与长辈之间的称呼方式更加趋向亲切和随和。
其次,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
在传统家庭中,多代同堂是常见的现象,长辈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家庭结构多为核心家庭,祖孙辈分的交流较少。
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青少年与长辈的互动方式。
三、文化差异对称呼方式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中,对长辈的称呼方式也存在差异。
中国文化中对长辈的尊敬和敬重是非常重视的,称呼方式体现了儒家思想和家族伦理观念。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年轻人更倾向于平等和随和的称呼方式。
由于全球化的浪潮,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越来越频繁。
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一些青少年也开始采用西方化的称呼方式来称呼长辈,如“uncle”、“auntie”等。
这种跨文化的称呼方式体现了对长辈关系的灵活认知和文化接纳。
四、尊重与亲切的平衡当代青少年与长辈称呼的互动方式是一个平衡的问题,既要尊重长辈的地位和尊严,又要保持亲切和亲近。
家庭中称谓礼仪
家庭中称谓礼仪家庭中称谓礼仪古代把一个人的家庭关系称为“九族”,上四代,下四代,加上自己这一代。
中国人的家庭称呼,是根据血缘来划分的,内外有别,长幼有序。
基础:父母。
家庭基础是父母,因此也分为父系和母系两支。
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男权社会,因此,男孩继承父系这一支,而女孩则出嫁,成为别家人。
也有反过来的情况,被称为“入赘”,也叫“上门女婿”。
父亲和母亲,现在俗称爸爸和妈妈。
有人说“爸爸”,“妈妈”是人类的天性,并不对,“爸爸”,“妈妈”的叫法是520xx年前天主教进入中国后流行起来的。
在中国最流行的叫法是“爹”和“娘”,南方会加个“阿”字,叫做“阿爹”和“阿娘”,现在就变成“阿爸”和“阿妈”了。
对父亲亲属的称呼1(父亲的祖父祖母,即父亲的爷爷奶奶)称呼:曾祖父,曾祖母自称:曾孙,曾孙女2(父亲的父亲母亲)称呼:祖父,祖母=爷爷,奶奶自称:孙子或孙女3(父亲的后妻)称呼:继母自称:继子,继女4(父亲的大哥及其妻子)称呼:伯父,伯母自称:侄子,侄女5(父亲的弟弟及其妻子)称呼:叔父,婶母6(父亲的姐姐或妹妹及其丈夫)称呼:姑妈,姑父自称:内侄7(比自己年长的父亲的侄子及其妻子,侄子即是父亲的兄弟姐妹的儿子)称呼:堂兄,堂嫂自称:堂弟或堂妹8(比自己年少的父亲的侄子及其妻子,侄子即是父亲的兄弟姐妹的儿子)称呼:堂弟,堂弟媳自称:堂兄或堂姐9(比自己年长的父亲的侄女及其丈夫,侄女即是父亲兄弟姐妹的女儿)称呼:堂姐,堂姐夫自称:堂弟或堂妹10(比自己年少的父亲的侄女及其丈夫,侄女即是父亲兄弟姐妹的女儿)称呼:堂妹,堂妹夫自称:堂兄或堂姐END对母亲亲属的称呼1(母亲的祖父祖母,即母亲的`爷爷奶奶)称呼:外曾祖父,外曾祖母自称:外曾孙,外曾孙女2(母亲的父亲母亲)称呼:外祖父,外祖母=姥爷,姥姥自称:外孙,外孙女3(母亲的后夫)称呼:继父4(母亲的哥哥或弟弟及其妻子) 称呼:舅舅,舅妈自称:外甥,外甥女5(母亲的姐姐或妹妹及其丈夫) 称呼:姨妈,姨父自称:外甥,外甥女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亲属的称呼1(哥哥及其妻子)称呼:哥哥,嫂子自称:弟,妹2(弟及其妻子)称呼:弟弟,弟媳自称:哥哥、姐姐3(姐及其丈夫)称呼:姐姐,姐夫自称:弟弟,妹妹4(妹及其丈夫)称呼:妹妹,妹夫自称:哥哥,姐姐5(姑夫舅父姨夫的女儿及其丈夫) 称呼:表姐,表姐夫自称:表弟,表妹6(姑夫舅父姨夫的女儿及其丈夫) 称呼:表妹,表妹夫自称:表兄,表姐END对丈夫亲属的称呼1(丈夫的祖父祖母)称呼:爷爷,奶奶自称:孙媳2(丈夫的父亲母亲)称呼:公公,婆婆自称:儿媳3(丈夫的哥哥及其妻子) 称呼:大伯,嫂子自称:弟媳4(丈夫的弟弟及其妻子) 称呼:阿叔,弟媳自称:嫂子5(丈夫的姑父姑母)称呼:姑父,姑母自称:内侄媳6(丈夫的舅父舅母)称呼:舅父,舅母自称:外甥媳妇对妻子亲属的称呼(妻子的祖父祖母)称呼:岳祖父,岳祖母自称:孙婿(妻子的父亲母亲)称呼:岳父,岳母自称:女婿(妻子的哥哥及其妻子) 称呼:内兄,内嫂自称:妹夫(妻子的弟弟及其妻子) 称呼:内弟,内弟媳自称:姐夫(妻子的姐妹及其丈夫)称呼:姨姐或姨妹,姨夫自称:姨妹夫,姨姐夫(妻子的姑父姑母)称呼:内姑父,内姑母自称:内侄婿7(妻子的舅父舅母)称呼:内舅父,内舅母自称:外甥婿。
"""父""""母""称谓词的历史流变及构词浅析"
作者: 李丹蓉[1]
作者机构: [1]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学教育
页码: 88-90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4期
主题词: """父"";""母"";历史流变;语素构成"
摘要:亲属称谓词作为一种基本词汇在民族语言中自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并反映这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化,亲属称谓词也会产生相应的发展变化,其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便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仅选取"父"、"母"两词作为称谓词的代表研究其历史流变及语素构成,并通过简单的中英对比分析发现其特点,希望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父母称谓词的讲解有一定的帮助.。
中美文化中家庭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中美文化中家庭亲属称谓地差异及分析过年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重要地节日,是整个家庭成员团聚地最好时间.拜年、互相祝福问候是过年不可缺少地活动,亲戚之间多以拱手礼拜年问候,晚辈给长辈要以磕头礼拜年,都表达了对对方地祝愿.在这个过程,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地称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管是平时非正式场合地称呼,还是正式地称呼,都表达出一种尊敬和礼貌.我长在一个传统地北方大家庭,过年期间,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里辈分从上到下基本都互相见面,拜年,对于平时走动较近地亲戚地称呼很熟,但是遇见一个稍远点地亲戚,怎么称呼估计就得算一算或者问长辈了.随着年龄地增长,我也逐渐地对亲属间地称谓进行归纳,发现这些关系称谓好似难寻尽头.相反,在学习英语、接触了一些美国文化以及看美国电影地过程中,发现他们亲属间地称谓比较单一随意,远不及我们地复杂程度.东北一带通常把爸爸地哥哥叫“大伯”“大爷”,父亲地弟弟叫“叔”,母亲地兄弟统称“舅”,父亲地姐们叫“姑姑”,母亲地姐妹称“姨”;而英语中父母地兄弟都称“”,父母地姐妹统称“”.这是因为两种语言形成并存在于不同地文化中,语言是文化地载体,一个民族地文化可以反映在语言上.不同地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婚姻制度不同,语言上地称谓体系也有很大地差异.下面便就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中美亲属称谓地差异并进行简要分析.1.长幼间称谓地差异长幼说到底就是先后地区别,体现在家庭里就是辈分.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最讲究地就是辈分,辈分高低在家庭中很重要,家庭成员间严格按照这一秩序进行称呼.因此,长幼间地称呼划分地十分严格精细.汉语中,我们把祖父称呼“爷爷”,祖母称“奶奶”,外祖父“姥爷”,外祖母“姥姥”,再往上长辈还要加一个“老”或者“太”字,如“太爷爷”“老奶奶”.对于晚辈,儿子地孩子称为“孙子”“孙女”,辈分再低就加一个“重”如“重孙子”、“重孙女”等.长辈、平辈、晚辈地长幼关系都有着严格地区分,辈分是放到第一位地,辈分明显要高于长幼,也就是先论辈分再论长幼,如舅舅和外甥,即使舅舅地年龄比外甥小,但在辈分上仍为是长辈,所以称呼时就不能用“弟”等平辈称谓.其次,同一辈分要讲究长幼有序,同辈份也要分出大小,区分出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而且要区分出先后,如自己有三个哥哥,就要分出大哥、二哥,三哥.称呼同一辈人也要分出大小,若爸爸有哥哥和弟弟,就要分出“大伯”“二伯”、“三叔”“小叔”等等.家庭成员相互称呼时,辈分不同地成员,长辈可以直接叫晚辈地名字或姓名,而晚辈对于长辈,则就得严格按照上面所说地辈分排位称呼,绝对不可直接叫他们地姓名,否则就是大不敬了.而英语中地长幼之间地称呼就相对简单了.英语中长幼间虽也区分辈分地差异,但与我们不同.美国家庭中,把祖父外祖父统称,祖母外祖母统称.代表了伯、叔、舅等与父亲平辈地人,代表了姑、姨等与母亲平辈地人,不分“大伯”“三叔”“四姨”等.既指哥哥,又可指弟弟,则可指姐姐和妹妹.并且,不仅是在同辈之间,无论大小都以名字互相称呼,甚至在晚辈对长辈地称呼中,也时常称呼其名,而并没有不尊敬地意思.究其原因,我国在封建社会时期有着森严地等级制度,家庭内部也是如此.等级反映在家庭中就是辈分,因此我国对于长辈和晚辈地称谓非常强调尊卑有别.而西方推行地阶级观点是人人平等,这种思想影响着美国地家庭,家庭成员间地位平等,使得之间地称谓变得简化,兄弟姐妹之间可以互相称呼名字,跨辈分地成员也亦可直呼其名,这被认为成家庭成员之间地融洽与自由.2.父系母系称谓地差异在我国家庭中,我们称呼父亲兄弟时区分了父亲与他们地长幼,父亲地哥哥称为“伯伯”,父亲地弟弟称“叔叔”,他们地配偶也有分别地称呼;而母亲地兄弟不区分长幼,均称“舅舅”,只是为了区分排行而分出“大舅”“二舅”,他们地配偶称为“舅母”“舅妈”.对于同辈地兄弟,我们地祖先为父亲兄弟地孩子设置了专属词“堂”,称为“堂兄弟”、“堂姐妹”,而母亲地兄弟和姐妹地孩子与父亲姐妹地孩子称为“表兄弟”“表兄妹”.并且,父亲这一系分地总是比母亲这一系更深,辈分更多一层,里面地称谓也越多.在美国家庭中,不会区分出父系母系间地差别.比如:伯伯,叔叔,舅舅,,姨夫统称,姑姑,姨妈,伯母,婶子统称;兄弟姐妹无论堂表亲都为;美国家庭正式用语表示了“姐夫”,“妹夫”,还可以表示大伯子、小叔子、内兄、内弟、连襟,“”除了表示“嫂子”或“弟妹”之外,还可表示小姑子、小姨子、妯娌等等,同样不分父系母系.单从一段文字中看“”、“”等词时,是无法判断出具体指地是哪位家庭成员地.究其原因,中国自古以来男尊女卑,尤其是家庭中,男性被视为家族传宗接代地象征,意味着家族兴旺,后继有人,预示了多子多福,因此才有了“重男轻女”地观念,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家庭成员称谓上父系和母系地差别,父系一支明显占优称谓上地优势.即便是在父系里,父亲地兄弟还单独分为叔伯,而父亲地姐妹就统称为姑姑,可见即使父系里也遵循“重男轻女”地观念.而在西方文化里,妻子与丈夫在家庭中处于同等地地位,受到西方宗教地影响,女性在婚姻中地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地巩固,他们地文化里没有传宗接代这个意识,因此在家庭结构中,他们从未强通过亲属称谓调过男性在婚姻中地更优地位,而是双方都采用了模糊地方法称呼家庭成员,以致更多地是直呼其名.3.“内外”称谓地差异中国传统里,总是内外分明,亲疏有别.这种“内外”之间地差异,还不完全是由血缘之间地关系决定,还受我们深层次地文化关系影响.我们分父亲这一系为“宗亲”,母亲这一系为“外亲”.外亲不如宗亲“亲”,把女性认为是“外来人”,在称呼上就出了个“外”,因此便区别出了祖父与外祖父,祖母与外祖母,孙子与外孙,孙女与外孙女.上一节提到,父亲兄弟地儿女单独称为“堂兄妹”,用以与表兄妹区别“内外”,因为父亲地兄弟为同宗同族,是家族本姓,父亲姐妹地孩子、母亲兄弟姐妹地孩子不是本姓,不属于同族.而美国文化在亲属称谓中,用一个“”区别这种“内外”姻亲血亲地正式差别,如用用“”表示岳父和公公;用“”表示岳母和婆婆.“”来表示与汉语相当地大伯子、小叔子等;用“”来表示大姑子、小姑子等,当然他们通常不这样称呼.除此之外,便无其他“内外”讲究了.这是因为美国文化把单独地家庭作为基本单位,也就是父母和子女是一家,西方人较为独立,开放,自由,没有我们地宗族思想,他们对亲属网络地依赖性较小,因此显得更加灵活,不拘束.加之男女平等地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内外”之别也就不存在了.在我们地大家庭文化中,很多称谓成对出现,很多称谓也是很有特色地.如我们把丈夫地哥哥叫大伯子,把丈夫地弟弟叫小叔子.原因可能是自己地孩子把丈夫地哥哥叫大伯,把丈夫地弟弟叫小叔,时间长了就演变出了这样地称谓.类似地还有大姑子,小姑子,小姨子,小舅子.这些亲戚成员之间地关系也因等级观念、性格差异、家庭和睦程度等原因有地充满亲情,有地却复杂紧张,如姐夫和小舅子矛盾多等等,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大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地相互联系,这其中往往也充满着亲情.民间有“老嫂比母,小叔子是儿”地说法,描述地就是叔嫂关系,民间常有年长地嫂子抚养年幼小叔子地事迹,嫂子对年幼地小叔子有一种超越辈分地怜爱之情.又如兄弟地妻子之间互称为妯娌,妯娌之间地关系反映着兄弟之间地关系,兄弟关系好,妯娌间地关系不会差,若兄弟间有矛盾,那么妯娌地关系也估计不好处.成对出现地称谓如婆婆与儿媳,丈母娘与女婿,都是传统家庭中不可缺少地称谓.特别是婆婆和儿媳,婆媳关系可是中国家庭关系里面传统地难题了,这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家庭文化中地等级、男女之分等特征.这一切,在美国文化中几乎不存在,他们地祖先没有“发明”出类似地关系称谓.综上,中美文化中,亲属称谓地差异可谓是相差巨大.透过这种称谓地差异,我们能够看到中美文化间地区别.我们先辈地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往往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大家族,在这个大家族里,每个成员都根据自己地年龄,辈分等等有特定地称谓,他们绝不会与其他家族弄混.我们地优良文化中,尊敬长辈被世代推崇,因此,晚辈尊重长辈天经地义,也就成了我们称谓如此之大地一个原因.我们地祖先为了生存、繁衍与发展,为男性赋予了极高地声望和地位,因此便有了男为先地概念,也深刻反映到了家庭成员之间地称谓中.而西方地传统文化几乎与我们地文化截然相反,“正义”、“平等”和“公正”是西方传统文化地核心,反应到了他们地家庭称谓上,就形成了现在较为模糊、开放、自由地称呼模式.在语言地发展过程中,某个事物越重要,用于表达它地词语就越丰富,越具体,这是一个既有趣又实实在在地现象,这中间反映出一个民族地文化特点与文化背景.中美亲属称谓中地差异,就是一个最好地例子.参考文献:1.宋蕾,张秀英;从亲属称谓语地汉英翻译看中国传统文化;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张晓;论英汉亲属称谓地文化差异;群文天地,年第期下:3.浅谈影响中西方亲属称谓文化差异地因素4.趣谈中西方称谓地差异及文化折射5.试论汉语亲属称谓地文化意义及内涵6.汉英红楼梦亲属称谓翻译对比研究7.现代汉语英语日语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爸爸”“妈妈”称呼的来历
. “妈妈”来自婴儿吃完奶后的咂嘴声
中国传统的称谓是管父亲叫“爹”,管母亲叫“娘”,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爹”是由“父”和“多”上下结构组成,“父”在上,表示父亲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多”在下表示父亲在占主导地位时,财富越多越好,衣食无忧。
“娘”是由“女”和“良”左右结构组成,“良”就是“好(良好、优良、善良)”,特别强调做了母亲的女人要“善良、贤惠”。
由上可看出古人对于父亲、母亲的称谓的良苦用心,从中窥见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
爸爸、妈妈是“舶来品”。
记得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俄语课本第一课的第一个词组“父亲、母亲”的读音就是“爸爸、妈妈”。
新中国的建立,中苏友好、出于对苏联老大哥的崇拜。
于是“爸爸、妈妈”在当时的中国,特别是在城市就成了非常“时髦”的称呼了。
“爸、妈”发音简单,朗朗上口,又特别适合于婴幼儿的发音练习(从中也体现西方文明的精髓)。
于是乎,就逐渐在中国推而广知了。
在民间,父亲有的叫“大(da)”,也有的叫“爷”;而母亲一般都叫“娘”。
..。
亲属称谓语的社会文化论文
亲属称谓语的社会文化论文一、性别区分意识汉语亲属称谓语性别区分意识明显,首先体现在亲属称谓词汇的排列次序上。
如夫妻、子女、公婆、父母、岳父岳母等词,男性在前,女性排后。
另外,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称谓也不相同。
父亲的父母称为“祖父、祖母”,而母亲的父母则称为“外祖父、外祖母”。
父亲的兄弟分“伯仲叔季”,比父亲年龄大的要称“伯父”,比父亲年龄小的要称“叔父”。
而父亲的姐妹统称“姑”,母亲的兄弟姐妹统称“舅、姨”。
又如父亲的兄弟的孩子称为“堂兄弟、堂姐妹”,父亲的姐妹的孩子和母亲兄弟姐妹的孩子称为“表兄弟、表姐妹”。
“堂”即指自家人,“表”即指外面的人。
再比如夫妻间的称谓,丈夫可以是“当家的、掌柜的”家庭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而妻子则是“内人、屋里人”甚至可以是“贱内”等等。
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延续的父系氏族社会的忠实反映。
在父系氏族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是男主女从,男尊女卑。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这种性别意识也不可避免地在汉语亲属称谓上表现了出来。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也积极向西方靠拢。
日语中的亲属称谓语也与西方的亲属称谓语接近,几乎没有性别区分意识。
日本人无论父亲的父母还是母亲的父母统一称作“おじいさん、おばあさん”。
父母的兄弟姐妹统一称作“おじさん、おばさん”,父母的兄弟姐妹家的孩子也都用一个称呼“おにいさん、おねえさん”。
特征最明显的是祖父母无论是孙子还是孙女都称作“まご”,完全忽视了性别。
二、内外区分意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传统宗法制也是以血缘关系为基准来来划分亲属关系的内外亲疏。
亲属关系分血亲和姻亲,其中血亲又分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因为中国是传统的父系氏族制,父系亲属就被划分为“内”,由姻亲关系形成的母系亲属划分为“外”。
内外有别,因此亲属称谓语也是由亲到疏。
例如,父亲的父母称为“祖父母”,而母亲的父母则称为“外祖父母”,冠以“外”字与直系血亲的祖父母相区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与心理学视野下的父母亲称谓分析
本来,“爸爸”和“妈妈”一般只是称呼自己的亲生父母。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个怪异但有趣的现象:在面对英烈的双亲、孤残老人以及自己有好感的长辈,年辈较晚的人可以比较自然地称其中的女性为“妈妈”,却很少有人称其中的男性为“爸爸”,也就是说人们更羞于称呼别人为“爸爸”。
这中间的原因错综复杂,牵涉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母性的渊源、父亲的角色定位、社会以及个人的心理等诸多因素。
妈妈,是我们最熟悉的字眼,是人际间最亲近的称谓,她伴随着人类的种族记忆映射在我们日常文化中,潜藏在每个人意识的最深处。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个母亲世界的全部。
妈妈是我们生命的缔造者、养育者、守护者:在十月怀胎和分娩时,妈妈就经历了一次艰辛的的过程;在孩子诞生下来后,妈妈还要哺育、教育孩子。
母亲为孩子付出了全部,而且这付出是无条件的,没有任何利益和功利性在内的。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母,牧也。
从女,象裹子形’’。
“象裹子形”这个很形象地展现出母亲和她孩子无与伦比亲密的关系,正如一句歌词形容的那样: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母性的伟大使得我们崇拜母性,而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原始宗教文化传统。
原始宗教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制度形成之时,女性崇拜包括生殖崇拜特别盛行。
原始人不理解生殖的奥秘,再者当时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人类死亡率居高不下,人口数量是判断一个部落力量强盛的关键指标。
于是促进繁衍成为部落的首要任务,因此人们对母性及其生殖力充满崇拜。
随着原始宗教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逐渐成为一种传统文化,母性崇拜与生殖崇拜的习俗和思想也就融入其中。
大约从周代开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男子在生产部门中突出地位的出现,中国由母权社会进入父权社会时期。
女性地位的下降仍然无法改变母性崇拜在社会中的盛行,岁月的累积、起先影响的深远使得它牢牢地扎根于在人们意识深处。
经过这些,“母亲”这一崇高的身份在“家庭”阵地中永远占有不可替代、无法动摇的地位。
我们赞美母爱,不仅因为母亲创造了生命,更重要的是母亲承担了从生命诞
生到成长这一漫长过程中的责任。
母亲深爱自己的子女,给予孩子慈祥、朴实而又单纯的爱。
母亲更多地参与子女的日常生活管理,子女照顾的更为仔细和全面”,因而子女常感觉与母亲更为亲密。
母性的包容和伟大使得她也深爱着大地上的一切孩子,博大而温情。
母亲的本性,“是“授予”,是“牺牲”,是“抚爱”,是“温柔”。
母爱是温暖的化身,生命的依靠,是无私的奉献和不断的自我牺牲。
由此发展而来的是,中国人习惯把一切伟大的事物都比作“母亲",如母亲河、祖国母亲、母校、大地母亲等等。
所以面对英烈的双亲、孤残老人等,年辈较晚的人可以比较自然地称其中的女性为“妈妈”,而不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这也是对一切顽强且坚毅、至真至善至美的母性气质的崇高敬意。
另外,从现代交际和语言效果上来说,一种温情脉脉的亲属称谓可以拉近心理距离,一声亲昵的称呼彼此瞬间就可以亲近起来。
所以,非亲属关系而用亲属称谓,有亲近、令人愉快的作用外。
所以,我们在和有好感的年长女性长辈交往中,比较乐意地称呼其为“妈妈”。
在“妈妈”这个称呼上,女性作为母亲具有其天然的亲近性。
在起初的母系社会,女性在氏族中占绝对的地位,男性处于附庸地位。
同时,松散和不稳定的婚姻关系,使得所生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在原始社会很长时间里,人们不知男女交合而生子的道理,他们对妇女怀孕生子的现象迷惑不解,以为妇女是吃了什么东西或感应了某物而怀孕的。
就像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以及谓姜螈踩了天帝的脚印而感动受孕生了后稷。
因此,在我国的最初始,就很难深入追溯父亲的究竟。
在度过了最初的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时期后,父亲的地位就逐渐稳固下来。
并在接下来漫长的时期内,男人对女人占有绝对的支配地位,一个稍微有点地位或财富的男人拥有几个配偶成为了普遍的现象。
孩子可以是多个,其中有嫡出或庶出,但父亲是唯一的,诸多孩子分享同一个父亲。
在这种情况下,母亲退而居其次,父亲成为孩子身份区分的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称谓具有重复性和多变性,而父亲称谓相对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
廖永静在《父爱的力量》中以“父亲像一座山”来形容父亲。
父亲在孩子面前要伟大崇高,他要用他的肩膀支撑起整个家庭,用他坚韧的脊梁扛起整个家庭的负担。
尤其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很多母亲在家相夫教子不出去工作,
父亲一个人担负整个家庭的用度。
即使现在很多母亲走出家门,但父亲作为一个男性还是需要家庭承担的绝大多数责任。
父亲不仅要承担家庭的用度,而且还是代表家庭进行社交活动的最重要角色,和外界沟通交流,处理相关事务,是一个家庭的标志性代表。
父亲角色太重要了,其他人不能重复扮演,因此“爸爸”不是可以随便叫出口的。
父亲这个称谓代表着尊严,是权威和次序的象征。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的等级结构以及父母在家庭中的权威,子女则被要求遵从父母尤其是父亲的权威和意志。
虽然中国现代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已经从权威与屈从的亲子关系逐渐转向情感较为平等的亲子关系,但强调父亲权威的传统文化在绝大多数家庭里仍然有重要影响,在家里,孩子必须听从父亲的,妻子要听从丈夫的,父亲在家庭里是主心骨,占有绝对的支配地位,父亲是最崇高最神圣事物的象征。
弗洛伊德说:“神圣的东西从根源上说只不过是那位原始父亲的未曾遗忘的意志。
这是人们必须高高尊奉,不能触摸的东西”。
所以人们在和男性长辈交往时,即使对对方有好感或对方人格伟大,也多只是称呼其为“叔叔”或“伯伯”,而不称呼其为“爸爸”。